(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 中国女性发展的 哲学反思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 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 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 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 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 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 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 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探究女性发展中的 突出问题,为女性进一步发展做应有的努力。 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着力研究女性的发展问题成为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一项 重大的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使原有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的变化,使女性问 题更加突出,并发生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女性在受教育方面能否享受到平等的权 利问题、女性在择业、就业范围内能否平等合理的获得工作的机会问题、女性在参与政 治生活中所面临的“被边缘化”问题。 女性的发展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 不是仅仅从一个方面和层次就可 以阐释清楚的,具体表现为:第一,女性被压迫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人不但具 有自然的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的属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存在。女性被压 迫现象的产生并不是从古代社会就存在着的,而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关。早期的生产力 发展需要劳动者付出较多的体力,而女性在体力上的先天弱势,导致女性无法在生产中 发挥主角的作用;生产力继续向前高速发展,打破了以体力占优的模式,这对女性来说 是有利的,因为这使得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大范围的提升。这也就是说,生产力发展的程 度决定了女性地位的高低。第二,女性的发展受制于性别分工。这种分工主要规定了男 性和女性的生产、生活范围,男性可以在广阔的天地间任意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女性则 被局限于家庭这块四方的小环境中自怨自艾。这就剥夺了女性接触社会的机会,使得她 们成为一个只有机体的“木头人” 。第三,父权文化给女性带来的毒害。二千年来女子 深受儒教的制约,不仅“蔽聪塞明” ,而且还要尊男人为天,维护男性家长在社会和家 庭中的主宰地位,使得女性根本没有发展可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主气氛下,我国开始对 女性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反思,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中国女性发展所存在的理论误 区。闻名于全球的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就是,女性是“第 二性”的,是“他者” 。因为女性对自我的定义不是从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出发,而是以 男性的各项标准来衡量自己,使得女性长期处于客体的地位。另外,由于社会性别分工 依然残存在人们的观念中,并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习惯性的定型思想将会阻碍女性向前 快速发展。第二,女性自身的因素。在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中,认识到女性对社会发展的 贡献是巨大的,但是从女性的身心特征来看,女性始终要受到“物种”的控制,主要体 现在女性的生育这个特殊的方面;从女性所具有的素质来看,女性相较于男性缺失对整 个社会的控制能力等,这些都为女性的从属地位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 通过对女性发展问题的根源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使女性走出发展困境 的途径。第一,完善制度实施保障,优越的社会制度是女性生存的根本保障。构建具有 保障性、系统性的妇女权益,制定具有特殊性质的保护政策。第二,把握“男女平等” 的基本国策。在教育方面使女性拥有平等而公平的教育;创新发展男女平等的就业新模 式;实现妇女参与政治活动的平等性。第三,更新观念,增强女性的主体性。以自身知 识的提高带动自我认识感;强化女性的主体意识;构建男女平等话语。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并且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还处在低级阶段, 加之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等社 会现实,要满足女性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这项任务是任重而道远 的, 需要我们不断的站在广大女性的角度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需要付出我们百倍的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女性发展;社会性别;社会分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the theory of marxist view of women, in light of chinas special conditions, explore the problems of women in development, for women there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ment efforts.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studied womens development issues to be set before human society on a major topic.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 market economy makes original of social life occurs major of changes, makes women problem more highlight, and occurs has new of changes, specific performance for: women in by education area can enjoy to equal of right problem, and women in careers, and employment range within can equal reasonable of get work of opportunities problem, and women in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life in the by faced of is edge of problem. women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above problems from multiple sources, not just from one area and level can be explained clearly, in the form of: first, female oppression is a product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who not only has natural properties, but also has community property, people can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social and the environmental. womens oppression is not there from the ancient community,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require workers to pay more of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of early physical and congenital weakness of womens physical, cause the female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production; continued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breaking with manual priority mod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women, because it makes promotion of the status of women was widespread. in other words,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advancement of women.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subjected to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ur. this division primarily provides for a range of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of men and women, men can play in any of the vast world of your own, this quartet of women being confined to the family in a small environment with pity. which denied women access to social opportunities, makes them become one only body of wood. third,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brought to women by poisoning. restriction of women deeply confucian in 2000 years, not only to blot out the congsaiming, but also respect for the men for days, maintain male dominance of parents on social and family, women have no development to speak of. under the driv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 hundred flowers, contention of democratic atmosphere, china began to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embodied in two aspects: first, the chinese women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errors. is famous in the world of the france women writers ximengna de bo v made a famous baby idea is that women are second nature, is the other. because the definition is not from their own women on self-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eding, but rather to male standards are measured, making womens term in the object position. in addition, because of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ur still remains in peoples thinking, and plays a leading role, this habit of stereotyped thinking will hamper rapid development of women. second, women its factors. in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f process in the, awareness to women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ribution is huge of, but from wome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features view, women always to was species of control, main reflected in women of birth this special of area; from women by has of quality view, women phase more yu male missing on entire social of control ability, these are for women of secondary status provides has possibilities of condi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oot causes of womens development issue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raised female out of the way of development. first, improve the system of safeguards, superior social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the existence of women. building out social, systemic and interests of women, developed with special nature protection policy. second, grasping the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policy. in education so that women have equal education; new modes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employment; on equal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rd, update their concepts, enhance female subjectivity. sense of self-knowledge-driven self-awareness-rais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last, we should awareness to in china of socialist also is is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t, its most significantly of features is productivity of development also in low-level stage, coupled with social consciousness has its relative independence, social reality, to meet women development by needs of conditions also needs after long-term of struggle, this items task is any heavy and road far of, needs we constantly of station in general women of angle shang for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needs pay we times of efforts. keywords: marxs view of women; women in development; gender 目 录 引 言 . 1 一、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状况 . 2 1、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提出 . 2 ()历史上女性发展被忽略 . 3 ()女性解放从静态理论到动态发展的兴起 . 3 ()当今女性发展的突显 . 4 2、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中国化 . 5 (1)妇女理论的基本结构 . 5 (2)妇女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成果 . 6 3、中国女性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6 ()女性教育问题 . 7 ()女性就业问题 . 7 ()“被边缘化”的女性参政问题 . 8 二、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根源剖析 . 8 1、女性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 . 8 ()女性被压迫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 8 ()女性压迫地位形成于私有制和阶级的确立 . 9 2、女性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性别的分工 . 9 ()社会性别的涵义 . 9 ()对社会性别分工的解析 . 10 ()具有等级性的社会性别分工制约女性发展 . 11 3、封建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 . 11 ()父权制的涵义及形成 . 11 ()中国封建父权文化抑制女性全面发展 . 12 三、对中国女性发展的反思 . 13 1、中国女性发展的理论误区 . 13 ()“女性是他者”的观念 . 13 ()传统性别分工模式的习惯定型 . 14 2、女性自身的因素 . 15 ()女性的身心特征 . 15 ()传统的性别观念依然扎根于女性的头脑中 . 15 ()女性主体意识薄弱 . 16 3、女性的发展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 16 四、促进女性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 17 1、完善制度设施保障 . 18 ()加快发展生产力,为女性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18 ()构建具有保障性、系统性的妇女权益 . 18 ()制定具有特殊性质的女性保护政策 . 19 2、把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 19 ()在教育方面使女性拥有平等的教育 . 19 ()创新发展男女平等就业的新模式 . 21 ()实现具有平等意义上的妇女参政 . 22 3、更新观念,增强女性的主体性 . 23 ()以自身知识的提高带动女性自我认识感 . 23 ()强化女性的主体意识 . 23 ()构建男女平等话语 . 24 结 语 . 25 参考文献 . 27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8 致 谢 . 30 1 中国女性发展的哲学反思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努力保持社会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保持环境能够 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国家的共同认识,这也就显示出男性和女性在参与社会发展方面 拥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意味着人类社会把性别平等纳入公共政策的主流,并成为人们 的自觉行动, 但是由于历史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 还无法完全实现事实上的 “男女平等” 。 虽然,男女平等的道路很艰辛,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制定符合女性自身情况 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使女性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较快的发 展,同时也有辉煌的成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实践的基 础上探索解决女性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女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困惑等心理 状况,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女性发展的步伐能够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二、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女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问题有女性的教育、就业、参政 问题。研究学者们以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着重研究和探讨女性发展中所出现的热点问 题的原因、对策等。在这一时期中, “实用性”是女性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且问题庞杂, 使得女性研究缺乏一个系统的主题,从而不能做到全面的分析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 后,西方的女权主义在我国得到广泛地传播,研究女性发展问题的学者们纷纷偏向西方 女权主义理论,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的指导性思想,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现了多 种类型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这种状况对女性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是不能起到正确的指引 作用的。 国外学者把研究中国女性问题作为一项主要内容。从 70 年代的刚刚起步到新世纪 的全面、深入研究,国外的研究范围广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文化传 统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性、本土性的倾向。西方女性主义发 展历史悠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给国内学者很大的启发。 三、研究价值 女性发展的研究是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究这些 内在联系是否是改变社会和推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创新性的从另外一个 视野角度来分析女性在发展中的问题。以往学者主要是从理论阶段研究,本文在前者的 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女性问题作了理 论尝试。当今社会,女性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现实价值,女性发展问题的解决, 不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创新之处 2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不同于先前学者对女性发展困境的探究,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角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不少学者所研究出来的现有成果进行总结与 分析,深入探讨了女性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系统的论述了女性问题出现的根源;区别 于以往学者在女性发展问题上的横向研究,本文从原始时期、奴隶时期、封建时期三大 阶段纵向研究了女性发展问题,为促进女性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 野。 进入 21 世纪,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我们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而有关女性发 展的学科建设成了更加令人关注的事情。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理念,就是 女性迫切需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这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随 后,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重申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和政府明确把“人的全面发 展” 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开幕式庄严承诺: “中 国政府一向认为,实现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大 妇女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 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 随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相 继出台,可以反映出成为我国新世纪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女性能够得到的全方位的发 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关注女性发展这一重要课题。 一、 中国女性发展的现实状况 虽然, “男女平等”已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是,在当今中国的实际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性别不平等仍然存在着,社会的主流文化依然是以男性为主 导的,社会发展当然就是作为主角的男性的发展。由此反映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与女性的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甚至是有所冲突。 1中国女性发展问题的提出 自 20 世纪以来,中国妇女解放和女性思想的萌芽多次在运动潮流中出现,但都没 有像英美等国那样形成女性文化的气候。一方面,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虽然积累 了对女性的认识, 但是有关女性的记载只是零星的散见于各种文化产品中, 把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斗争批判的对象,她们还没有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男性与女性 所存在的不平等待遇与表现。解放后,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 妇女已经解放, 妇女问题交由妇联组织负责, 而妇联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帮助女性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对社会经济多做贡献。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意义上有关妇女理论的资源十分匮乏,人们的思想仅限于男 女平等、女人能顶半边天的女权阶段,在这种男女已经实现平等的概念的掩盖下,在中 彭佩云: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推动妇女发展1999 年 12 月 7 日 3 国的理论界对真正的女性发展问题是不可能引起关注。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在思想解 放、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社会大环境下,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东 西方文化相遇和所形成的宽松语境为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引进、生长提供了机遇和土 壤,于是,真正具有当代世界意义的女性主义文化思潮成功步入中国。 进入 21 世纪,女性理论从早期的启蒙式理论逐步走向具体行动。这些具体行动主 要表现为:女性网站的建立与完善、女性栏目的策划与运作、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调查 和培训的开展、性别平等与女性意识的推广及宣传等。这一切具体行动都表明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真正开始从书本走向社会,从象牙塔走向民间。 (1)历史上女性发展被忽略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历史进入父系氏族以后,女性的发展进入一个漫长的失落时 代。由渔猎时代转入畜牧时代,采集业退出了生产舞台,犁耕农业成为当时人类生存的 主要手段,因劳动强度大,而男子拥有体力上的天然优势,农业生产逐步由男子承担, 变成男子独占的事业了。妇女虽然仍继续参加农业生产,但由于生育和照顾老人,及其 家务劳动的拖累,无力完全承担劳动强度大的农业生产,在谋取生活资料和生产中,她 们逐渐降到了次要地位,成为了男子的副手。在生产这个领域中,男子自认为是最有权 力支配的人,认为由男子劳动所得到的东西,理所应当地由男子所有,家庭财产继承权 也归男子。此时的女子既没有钱财,也没有权势,迫不得已地抛弃过去那段自立而光荣 的历史,踏上了屈从的道路。 在奴隶时代,男人就是天神,是主人,而女人就是奴隶,是囚犯,这个世界时男人 独占的世界。多少世纪以来, “女子”这两个字包括一段极长的悲哀历史。正如田汉的 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 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 进入封建社会,女子的人格完全丧失,彻底被男人所征服。在法律面前,男女是绝 对不平等的;在经济财产方面,妇女只能分得一点嫁资,没有继承家权。可以说在整个 封建时期,中国妇道观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化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彻底扭曲了中 国男女的正常关系。 (2)女性解放从静态理论到动态发展的兴起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思想在戊戌维新时期开始生根发芽。 19 世纪末, 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者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幻想用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手段,改造封建主义的政治和 社会,以开辟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在维新派中首先提出男女平等思想的是康有为,他 在大同书中,多方面阐述了“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之权” ,女子的权利是“天予人 之权” ,谁也不得剥夺的主张。 戊戌维新激起了知识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热情,她们独 立创办了女学报 ,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男女平等”的大旗,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 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 ,三联书店出版 1982 年版,第 28 页。 康有为: 大同书 ,古籍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127 页。 4 开端的重要标志。 1903 年,清末革命者金天翮的女界钟一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阐发妇女解放的 专门论著, 是中国第一部论述社会性别平等地专著。 该书猛烈抨击了奴役女性的旧思想、 旧制度,以男女平等为主旨,鼓吹男女平权,作者认为女子不应成为深居闺阁的大小姐 而是参加革命,并肩从事革命,并对“新女性”提出规范。呼吁受教育的女性应成为: 高尚纯洁完全天赋之人;摆脱压制、自由自在之人;思想发达、具有男性之人等。该书 一经出版立即引起广大妇女的共鸣,极大鼓舞了女子参与社会的信心,使古老黑暗的中 国看到了一丝阳光。 1911 年, 辛亥革命爆发,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者号召男女同心协力推翻清朝的封建统 治,她们从闺阁到学校,从学校迈向社会,积极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洪流中,争 取男女平等权利,争取妇女的入学权、交友权、婚姻自由权等,曾经一度形成具有相当 群众性的妇女运动,涌现出了一批妇女运动先驱,形成了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 盛况。 1919 年,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期间,妇女走 向社会,高喊“反帝放封建”的口号,与男子一同作战。她们反对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 主张“社交公开” “大学开女禁”等思想。 在世界改造的风潮下,在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妇女解放的声浪不绝于耳。 五四运动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快速传播,妇女解放的问题引 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 中国女子在五四运动中得联合、 奋起抗争表明女子觉醒的新态势, 她们摆脱配角地位,成为运动的主力之一。 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有着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密切注意并组织妇女参加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他们认为妇女是不可或缺的革命力量,运用马克思的有关理论 探讨中国妇女解放问题,探索救国救民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从而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中国 妇女界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培养妇 女的领导理论方面做了一定的准备。这一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呈现出一个空前活跃的局 面,迎来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纪元。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整个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 新的历史阶段,妇女运动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不断向前演进。 (3)当今女性发展的突显 20 世纪 90 年代,在我国改革开放形式的推动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民 主空气中,我国妇女理论研究的热潮在全国兴起,促进了女性的成才和发展,开创了我 国女性人才辈出的新局面。进入 21 世纪,中国女性发展事业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 展,女性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把社会的需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积极投入现代化进 刘巨才: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43 页。 刘巨才: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 ,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2 页。 5 程,充分展现女性的优势,女性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党的十二大指出: “妇女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女性及其人才是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天然主力军 我们的社会历经几番改革,无法避免地带有旧社会的各种痕迹。历史证明, “男尊 女卑” 、 “三从四德”等封建遗毒和“金钱至上” 、 “贪图享乐”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的 影响,受其害最深的是女性。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给她们带来了生理上的痛苦 和心理上的压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女性及其人才成长、发展的获得进一步解 放的迫切要求和特殊需要。因此,我们说,女性及其人才是抵制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天 然主力军。 第二,女性及其人才在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主导作用 在个体家庭中,女性扮演着多重角色,她们是连接社会与家庭生活的纽带,所以, 女性对于社会的稳定、家庭的稳定、调节家庭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自己的 特殊力量。妇女的精神文明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精神文明程度,其中妇女的精华 女性人才, 在家庭中更有权威性, 从而她们的影响也更大, 其主导作用也更为明显。 第三,女性及其人才在培养下一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由父母组成的家庭是婴幼儿第一个天然的课堂,父亲和母亲是婴幼儿的启蒙 者。其中,妇女是孩子的母亲,孩子与母亲最为贴心。由此,母亲的素质对孩子成长, 往往影响更大,是第一位的。其次,妇女是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站在人类未来事业的摇 篮边。从这个方面说,人类的未来掌握在母亲女性的手中。 第四,女性及其人才在人际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传播作用 首先,在职缘关系中的传播作用。目前,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女性的生理特点 和心理素质,绝大多数女性都在服务、教育、医疗卫生行业中工作。由于这些职业面向 社会的原因,因而女性与行业内外发生广泛的联系,并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其次,在地 缘关系中得传播作用。我国人民历来有着邻里相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女性及其人 才的精神文明水准如何,还直接或间接影响邻里和地域的文明风气。 2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学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妇女解放的条件、道路等基本问题所作的科学阐 释。 ”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是“工人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 那么,妇女作为无产阶级的一份子,理所当然是马克思研究不可或缺的方面。 (1)妇女理论的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 20 世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潮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25 页。 6 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主要阐述了妇女地位的演变;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 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主要说明了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的关系;第三,参加社会劳 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指出了妇女解放与经济独立的关系;第四,妇女解 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认为妇女解放历程伴随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进程; 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特殊贡献,具有伟大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是真正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的。他们并不是单纯的在妇女领域来开展妇女解放运动,考察妇女问题,而且还从女 性发展的角度研究分析女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妇女的完 全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是全人类解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二者是相辅 相成的。由此可见,必须以马克思的妇女理论为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妇女的解放。 (2)妇女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成果 在中国, 妇女理论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传入的。 19 世纪末随着对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深入理解,一些先进认识开始尝试着结合马克思著作中的方法论,分析、解释中 国女性所出现的问题。诸如: 女子解放论 、 第四阶级的妇人运动等等。这一时期 的马克思主义只集中在诸如妇女研究者这些小范围内流传,直到五四运动时期,才被更 多人所认识,并得到广泛地传播,这使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能够进一步理解并运用 有关妇女理论的内容。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被称之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对中国妇女 解放问题的宏观把握。 毛泽东在其中阐述了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毛泽东立足 于中国的现实,实事求是的站在妇女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有关妇女理论的相关内容分 析了压迫在妇女身上的阶级制度和经济制度,并提出了妇女应如何解放,成功地立足于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现存的妇女观有效的结合起来。 继毛泽东之后,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了中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国际困境和国内矛盾, 提出一切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改革开放则是解决社会主义发展所遇问题 的关键所在。邓小平所提出的观点为女性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为中国女性的发 展指明了道路。 江泽民同志在国际劳动妇女节上具体的、详细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涵。 江泽民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对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 妇女理论的高度概括,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3中国女性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女性的命运十分坎坷。几千年来,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因素,人们普遍存在的观 念是,妇女的角色主要是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孝顺老人这样的传统社会角色,亲爱、 韩贺南: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概论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9 页。 韩贺南、张健: 女性学导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0 页。 7 和睦的女性无法享受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 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就性别而言, 女性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恶俗陋习和国外 渗透进来的腐朽落后的性别观念,与我国历史上的封建传统思想观念,都在社会上产生 着不可低估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将处于生理弱势和文化技术素质偏低的 女性抛向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这就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女性教育问题 教育是使人获得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形成一定的品德和个性,成为 社会所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以男尊女卑,男女完全不平等为重要特征的社 会,这在女性接受教育的方面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理论上讲,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男人是人,可以接受教育,而女人亦是人,应与男人同样的受教育,在理论上就应该如 此。但是在现实社会中,这种观点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真正的实现。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女人跟男人一样共同承担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女人可以顶起 “半边天” 。这一形势的改变,促使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女性的教育问题,并相继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起到保护女性的合法受教 育权益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女性可以跟男性一起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女性一直期盼 能够就收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 各种教育层次上的女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增大,妇女的基础教育有了历史性的 进展,女性的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女性在接受从小学到高等教育上已经慢慢向男性 靠拢。由于历史因素及有关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女性在接受本科教育、硕士教育, 甚至是博士教育的高等教育领域中,与男性相比就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我国教育既有长 期“重男轻女”传统文化的积淀,又存在着由于经济水平对教育支撑力较弱、义务教育 尚未普及的现象,这就更增加了女性教育普及的难度。 (2)女性就业问题 就业,是劳动力资源进入职业岗位的过程,是劳动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一定工作单 位、一定岗位上结合的状态。女性就业,是指女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份职业并 获得报酬。女性就业是女性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诚如恩格斯指出: “妇女解 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 ,鲁迅在关于妇女解放 一文中说过: “受人一饭,听人使唤” , “所以一切女子,倘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