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pdf_第1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pdf_第2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pdf_第3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pdf_第4页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论文)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解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目前,现代园林在“大地景观化”理念的指引下,在对“生物圈”、“文化圈 日益 重视的氛围中,更加青睐于具有改善“生境”、创造“画境”、提升“意境”这些特殊作 用的园林植物。而植物文化作为“文化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突显出其于 园林建设中展现地方特色、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园林植物构成、 将其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至关重要,也能为我们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文化提供_ 些理论指导。 经文献查阅,发现对于传统园林植物构成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研究尚属空缺,故本 文创造性地将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融入园林植物构成研究,运用系统分析、实例分析 等方法,就文化模式的形成、整合及其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构 成进行了解析。 研究在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北京、苏州典型园林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点” 的形式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主体进行选取、以时间为纵轴将其贯穿成 “线”、同时综合造园客体的文化选择形成“面”,创造性地提出我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 的文化模式为“守旧型”、“传承型”和“拓展型”。此基础上,对多重文化影响下文化 模式的整合深入分析,得出“经济型”和“文化型”。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探讨了植 物构成的文化模式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认为其表现为“天生适应”与“天生对 立”。 关键词文化社会学;文化模式;植物构成;植物文化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a tp r e s e n t ,u n d e rt h e g u i d a n c e0 ft h ei d e ao f ”m ee a r t hl a n d s c a p i n g ”,a n di ns u c ha n a t m o s p h e r et h a tp e o p l ep a ym o r ea n dm o r ea t t e n f i o nt 0 ”b i o s p h e r e ”a n d c u l i u r a ls p h e r e ”,t h e m o d e r n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l e c t u r ep r e f e r s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 sw h i c hw i l li m p r 0 v e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i , c r e a t e ”t h el a n d s c a p el i k eap j c t u r e ”,a n dp f o m o t ep e o p l e ss p i r i t u a lc o n d i t i o n s a sa ne s s e n t i a l p a r to ft h e c u l t u r a ls p h e r e ”,t h ec u l t u r e0 fp l a n t sa l s op l a y si t s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d i s p l a y i n gt h e r e g i o n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g a r d e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c a r r y i n gf 6 r 、 ,a r dt h ec u l t u r a li r a d i t i o n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i m p o n a n tf o ru st os t u d y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a n df u s ei ti n t ot h e c u l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t h es o c i e t y ,r e g a r d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u r b a np l a n tl a n d s c a p e i t w i l lp r o v i d eu sw i t hs o m et h e o r e t i c a li n s t m c t i o n si n i n h e “t i n ga n dc a r r y i n gf o n v a r dt h e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c u l t u r e 趟e rc o n s u l t i n gt h er e f e r e n c e s ,i ti s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t h e r ei ss t i l la v a c a n c yi nt h er e s e a r c h o n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i nt h es o c i a lc u l t u r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 r e f o r e , t h i sa n i c l ec r e a t i v e l ya p p l i e s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 so fc u l t u r a ls o c i o l o g yt ot h er e s e a r c ho f t h ec u l t u r eo f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 ,a n de m p l o y ss y s l e m a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t h em e t h o do fa n a l y z i n g e x a m p l e st oe x p l o r e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t h ec o n f o m l i t yo fc u l t u r ep a t t e m ,a n dt h ei n n u e n c e f t o ms o c i a lc u l t u r ee n v i r o n m e n tr e l a t i o n st ot h ec o n s t i l u l i o no fc h j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l a n d s c a p e p l a n i t h er e s e a r c hi sd o n eo ni h eb a s eo f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o ft h er e l e v a n tr e f e r e n c e s ,a sw e l la s o n t h e - s p o t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t h et y p i c a lb o t a n i c a lg a r d e n si nb e i ji n ga n ds u z h o ua n ds e l e c t st h e m a i nb o d i e s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g a r d e n sf r o md i f f e r e n tc h i n e s eh i s i o r i c a lp e r i o d s ,l i n k i n gt h e mt o al i n eb yu s i n gt h et i m ea st h eo r d i n a t ea x i s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i st h e s i sc r e a t i v e l yp r o p o s e s t h ec u l t u r ep a t t e r no fo u rc o u n t r y sc r a d i t i o n a ll a n d s c a p ep l a n t si s ”c o n s e a t i v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 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 b ys y n t h e s i z i n g t h el a n d s c a p eg a r d e n i n go b j e c t st of b ms i d e s i n f o u n d a t i o n ,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s e so b t a i n s e c o n o m i cp a i t e m ”a n d c u l t u r a lp a t t e m ”t h r o u 曲 a n a l y z i n gt h ec o n f b n n i t yo fc u l t u r ep a t l e r nu n d e ri h ei n f l u e n c eo fm u l t i p l ec u l t u r e 。i na d d i t i o n , i th a sa l s od i s c u s s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c u l t u r ep a t t e r no fp l a n tc o n s t i t u t i o na n dt h e s o c i a lc u l t u r ee n v i r o n m e n t ,b e l i e v i n gi tp e r f b n n sa s ”i n b o ma d a p t i n g ”a n d i n b o mo p p o s i n g ” 1 ( e y w o r d sc u l t u r a ls o c i 0 1 0 9 y ;c u l t u r ep a t t e r n ;p l a n tc o n s t i t u t i o n ;p l a n tc u l t u r e 1 绪论 t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园林植物以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和蕴含的文化内涵一直深受世人的喜爱,同时也是园 林景观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造景所特有的 美感一直倍受推崇。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思想意识都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在谈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时还不时地表现出无 限的憧憬与向往,但当今社会大流量的人群所需要的游憩空间与古时的私家宅院毕竟不 可同日而语。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小学生都能掌握的交流手段的今日,国家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也 越发便捷化了。正当我们面对传统设计思想和造园手法满足不了现代园林的功能要求而 彷徨、徘徊的时候,国外的一些新思潮却早已“随风潜入夜”了大面积的草坪、各 种修剪造兰的植物等一些国外常用的规则式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被国内的设计师们广泛 地应用到我国城市植物景观设计中,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乐此不疲地竞相效仿。 当然,其中不乏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和人文文化的优秀例子,但一些生搬硬套的设计作 品在市民“新鲜”过后,更多的还是让人“不知其所云”。当一阵阵所谓的“欧陆风 情”风刮过,人们在“硕大”的草坪上顶着炎炎烈日“恣意”徜徉的时候,对此厌倦了 的一些人又开始怀念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独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 造景中特有的静谧、幽远的美学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过,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变化的同 时,现代社会中对于园林设计的功能要求与以往相比却是大相径庭。当然,设计者们不 能一味地是古非今,对于国外的一些设计手法和理念也不能盲目地吸收或一味地排斥, 故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融入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中,使其具有中国气 派、展现地方特色,对于其向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的多元化发展至关重要。 1 2 研究现状 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国内的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艺术 美学和植物文化两个方面。 1 2 1 艺术美学 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苏雪痕先生在其所著植物造景一书中提出:“一个好 的植物景观应该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 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 生的意境美。”【1 】在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往往偏向于艺术美 学方面,认为“园林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而植物又为园景提供了主要的视觉欣赏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象:”【2 】而作为视觉艺术形式的一种,园林势必受到同时期的绘画风格的影响,张兰就 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传统园林景观为对象,对山水画与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之间的联 系进行系统总结,认为山水画及山水画论中关于植物配置形式的概括对中国传统园林中 植物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画论中一本之穿插掩映,还如一林;一林之倚让乘 承,宛同一本就准确的指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的辨证关系及配置原则。”【3 】 此外,虽也有学者提出“从诗歌中探求园林植物景观艺术,从景和人所处的植 物空间的角度去分析植物景观艺术。”1 4 j 但可借鉴的诗歌往往以描绘景物为主,实则 山水画的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田园诗、山水画、园林可谓同源异质,都是视觉艺 术的一种展示媒介。于是,在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探究中,学者们便很自然地倾 向于植物配植形式的研究,目的是学习如何通过合理地配置植物来营造唯美的视觉艺术 氛围。 1 2 2 植物文化 经文献调阅,发现国内对植物文化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以民族植物学、文学等学科开 展的。而园林植物文化作为植物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民族植物学、文学与园林学等功能 学科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型文化类型。本节主要就植物文化在民族植物学、文学 领域内的发展及园林植物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1 2 2 1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当地 植物的一门科学。它被认为是一门较新但广博的学科,是植物学、人类学、植物化学、 社会学、医学和农学等的综合。”【5 】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民族植物学是以“植物 意象【6 1 、植物禁忌【7 1 、“植物崇拜【8 1 1 1 、“植物母题【1 2 】及“植物利用【1 3 ,1 4 】等为 主要研究方向。其中,也有学者是以某些特定植物种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的,由参考文献 【1 5 ,1 6 】可知。 关于“植物意象”方面的研究,黄鹤在客家山歌的情恋母题与植物意象探析一 文中指出“在与爱情相关的客家山歌中,经常出现诸如藤、莲、竹、梅、 茶等植物意象。在客家山歌中,这些意象主要是爱情的隐喻与象征。”【6 j 在“植物 禁忌”方面,王立在其文中国古树神禁忌母题及其文化传播意义中曾言:“表现树 神生命线易受伤害的母题,很可能来自域外。伤树血出往往预示着人类社会其他灾祸的 出现,于是人们隐约意识到人与树木共通的利害关系。树木厄运又使人联想起生命被摧 折的忧恐,开创了恒久的抒情主题。可以说,树神母题是中国古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 经验结晶。”【7 j 民族植物学中对于“植物崇拜”的研究主要反映了早期社会人们自然观中“征服自 然”、“支配自然”的强烈愿望及早期人类的生活、生产与生存方式。如关传友认为“竹 崇拜是中国南方民族普遍的文化现象。它反映了原始人类的思维水平,是当时人们自然 观的集中表现。”【1 1j 徐增莱和陈重明于莲的民族植物学一一经济与植物文化价值 1 绪论 中,“从民族植物学的角度考察汉语中关于莲的语汇,介绍莲的民间应用。并着重从俗 文化、佛教文化和儒文化三方面分析莲的文化价值。认为莲的植物文化应与上古植物崇 拜有关。”【1 5 】此外,学者还常常将“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 联系起来,作为原始文 化研究的一个部分,如廖明君于植物崇拜与生殖崇拜一一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 ( 中) 中提出“植物崇拜体现了壮族先民对于植物与自身未来的探求和信仰。而植物 崇拜作为壮族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的文化内涵,乃在于人类对于生殖的崇 拜。【8 】 1 2 2 2 文学 、 文学方面,主要以“植物古汉名”【1 7 】、“植物隐语”【1 8 ,1 9 】等研究为主,而这些研究 又多和中国早期文学著作相关联。如高明乾等以例析形式阐明“植物古汉名”命名的几 种主要类型“源于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功能效用;外域植物”【1 7j ;郑宏指出 “植物隐语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一出现就暗示着诗歌一定的主题。”【1 8 】此外, 在文学领域内对植物文化的研究中也不乏对某些植物种的深入探析,见文献【2 0 ,2 1 】。 1 2 2 3 园林植物文化 在园林中,植物文化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植物配植展现的。于此,学者们多以传统文 化为背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配植形式进行分析,由参考文献【2 2 3 2 】可知。其 中,主要就不同历史时期园林植物配植所体现的文化意蕴及不同地域范围内植物造景的 风格和特色进行评析。 除具体的配植形式外,植物种类的选择也是传达园林植物文化的重要媒介,一些学 者就此也做了相关的研究,见参考文献【3 3 3 8 。不过,研究主要集中在花卉文化方 面,如毛静和王彩云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菊花文化中对“菊花文化”的探讨、马 倩和孙霞在莲荷与中国文化一文中对于“莲荷文化”的解析、刘伟龙在中国桂花 文化中关于“桂花文化”的研究等等。由上述文献可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民族植物学中“植物意象”、“植物崇拜”等思想对我国传统园林植物文化的发展影响较 大,在植物材料的选择起到了某种禁锢和制约作用。 1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与其相关的专著却甚少,如明代郑元勋在 园冶题词中曾言:“古人百艺,皆传之于书,独无造园者何? 日:园有异宜,无 成法,不可得而传也”。而流传于世的关于园林的论述也大都出现在建筑学相关书籍的 某些章节中或历代文人的游记和诗词歌赋中。 就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而言,相关的著作也大都是栽培和观赏园艺方面的,如明 代的群芳谱、清初陈溟子的花镜。计成的园冶和文震亨的长物志相对来 说,所谈植物配置形式稍多一些,但大都是描述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式”。 除上述的理论著作外,就现存的园林来说,大多是明、清以后的作品。随着中国历 史的不断发展,这些园林往往也经历了由废弃到重修的过程,多已难见最初的植物配植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原貌。所以,若依据这些传统园林的现状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进行研究怕也存在着 很大偏差。 虽然存在史料的匮乏与实例的演变这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学者们对于中国传统园 林植物构成的研究工作在艺术美学方面的探讨却较为深入,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往 往局限在某些植物的象征寓意或仅就植物图腾崇拜进行分析,缺少系统性,空白与重复 研究的现象屡见不鲜。 1 4 研究的范围界定 “构成”原指物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搭配和排列的关系。在本文题目中,“植物构 成 一词所涵盖的范围则不仅是作为园林空间组成部分的“植物”,经“搭配 和“排 列 后所呈现的具体的配植形式;同时也包括其作为造园要素在园林文化中处的位置及 起到的构建作用。 在研究的范围界定上,本文将“植物构成”置于中国传统园林的环境中,试图运用 文化社会学的某些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植物构成”。 1 5 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诸如建筑学、生态学、生理学、遗传 学、文学等学科都与园林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 规划卷中对园林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出:“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传统园林学中对于园林植物,主要是研究应用植物来 创造植物景观。在掌握园林植物的种类、品种、形态、观赏特点、生态习性、群落构成 等植物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植物的形象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植物与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结合、相互衬托的方法等。”【3 引 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园林作为和京剧、书法等并存的文化遗 产,已不仅仅处于需要保护的地位,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园林工作者们深入地研究和妥 善地传承。目前,现代园林在“大地景观化”理念的指引下,在对“生物圈”、“文化 圈”曰益重视的氛围中,更加青睐于具有改善“生境”、创造“画境”、提升“意境”这 些特殊作用的园林植物。而植物文化作为“文化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突 显出其于园林建设中展现地方特色、发扬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园林植 物文化、将其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将文化社会 学的方法论引入园林植物研究,换一种视角来探究园林植物,或许能够为其拓建一个崭 新的视域空间,对植物景观设计在继承传统的美学思想与设计理念、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的同时,与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需求和审美观念相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对现 代和未来园林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配植植物以体现园林文化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理论 上的指导。 2 总体方案设计 2 1 概念阐释 2 总体方案设计 2 1 1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是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性质与社会作用的一门科 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诞生主要归功于德国的社会学家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在 研究方向上,德国的文化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精神文化范畴;而美国则是建立在文化 人类学发展的基础上的研究原始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文化人类学转向研究现代社会生活 而形成的学科。 2 1 2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指不同文化的构成方式及其特征。”其将每一种文化都视为独立存在 的个体,通过分析文化系统内在结构的主导性特征来解释文化模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 价值,是文化诸因素相互协调组合而成。虽然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而 作为文化选择的产物,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反过来也会制约文化选择的行为。 2 1 3 文化整合 “整合”一词在文化社会学中是用来说明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各种社会力量、价 值观念调和吸收、融会贯通的现象。所谓“文化整合”,则是指一种文化在由简至繁的 每一个层次上都按照一定的秩序在结构上相互关联、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的过程,本尼迪 克特在其所著文化模式一书中就将文化整合现象同文化模式的构成紧密联系起来, 提出“文化是文化模式整合的产物。在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文化模式对文化整合起 到定向的作用,文化整合的状态和程度反映着文化模式的完善状态”。【4 2 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一些理论研究常用的系统分析法和实例分析法外,还 尝试性地借鉴了文化社会学的方法论。 2 2 1 系统分析法 通过调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中国传统园林的相关书籍、著作,运用系统整体性原 理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社会学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2 2 2 实例分析法 选取与本文相关的具体实例,结合北京、苏州地区典型园林的实地调查对中国传统 园林植物构成进行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2 3 文化社会学方法论的借鉴 园林学与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迥然有别,但中国传统园林作为 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某些方法对其同样适用,而且植物构成 的研究也的确需要文化的力量,因为“文化研究可为我们提供了种与传统的研究全然 不同的、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4 2 1 。 将文化社会学引入园林植物研究,关键在于方法论的借鉴。源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 学的文化社会学,在方法论上虽继承了二者的精髓,但二者不同的方法论往往也使得文 化社会学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过,这些差异对于园林植物 构成的研究却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引领研究者游走于园林植物构成的不同层面,便于 构建一个更为系统而深入的理论体系。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尝试性地运用了社会学中研究者观察问题的视角对中国传统 园林植物构成进行重新审视,并将文化人类学中研究社会文化模式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 园林植物构成的研究中来。 2 2 3 1 社会学方面 在社会学方面,本课题在研究中主要就其观察问题的视角进行借鉴,具体阐述如 下: 一、陌生人视角。其主要是要求研究者不要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而要有社会学的 想象力,将植物文化的研究活动与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对熟悉的植物文化现象用 “陌生”的眼光来审视。 二、群体性视角。其要求研究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超越植物单体而研究与其相关的 社会群体的结构、区位环境及其特性对植物单体的影响和制约,将单体放在群体的背景 中进行解析。 三、透视性视角。其要求研究者在研究植物文化时,透过表面的、虚伪的、复杂的 现象,了解其隐性功能、及与其相关的人们的活动和社会的另一个侧面,掌握园林植物 构成中真实的、实质的因素,最终把握其规律性。 2 2 3 2 文化人类学方面 可将文化模式的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引入园林植物研究,就其文化构成的时 伺、空间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例如,对于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进行研究,可通过对 造园主体和客体的文化选择进行分析,理清不同主、客体的文化选择所确定的园林植物 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和整合脉络,及其表象特征与社会文化模式之间的关系等。研究 过程中,须调阅大量的史料及文献资料,搜集相关书籍、著作,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和 方法,尽可能深入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植物构成的影响,并进行系统地分析;同 时,选取典型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的整合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模式,从而对中国 传统园林的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作出比较系统的解读。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3 1 造园主体的文化选择 任何社会群体都表示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文化却有着不同的感知 和选择能力。无论是皇家园林抑或私家园林,往往都因作为“个体”的园主不同的社会 地位、受教育程度、阅历等所形成的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对于园内植物有不同的文 化选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造园主体以“天子”和“贵族士大夫”为主。 3 1 1 园主的社会属性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3 1 1 1 天子与中国皇家园林 “秦始皇二十六年( 公元前2 2 1 年) 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大 帝国,由过去的贵族分封政体转化为皇家独裁政体。园林的发展亦与此新兴大帝国的政 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4 3 j 此时的秦王赢政十分懂得集众 美于身,他造阿房宫,“写放”六国宫室于一宫,收集昆山之玉、隋和之宝、明月之 珠、夜光之璧等,使阿房宫成为荟萃六国精华而又呈现出风格各异、多姿多彩面貌的宫 苑。他的“大咸阳规划”的二期工程虽因其暴卒而未能全部完成,但规模却也相当可 观。秦汉时的关中地区,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再加上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最 适宜于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因而关中地区植被很好,树木花草品种繁多,甚至南 方的些植物也可以移栽在此生长。 汉武帝刘彻凭酷爱音乐,还写得一手好辞赋,堪称“风流天子”。他借封建大帝国 的强盛和稳定,融入儒道互补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加热衷于皇家造园活动。他所扩建的 上林苑不仅保留了原来“林麓泽薮连亘”,还另由人工栽植了大量的树木,鉴于文献记 载的有松、柏、桐、梓、杨、柳、榆、槐、檀、楸、柞、竹等用材林,桃、李、杏、 枣、栗、梨、柑橘等果木林以及桑等经济林。西京杂记中提到汉武帝初修上林苑 时,群臣远方进贡的“名果异树”就有三千余种。可见,当时的上林苑无异于一座大型 的植物园,既保留了蓊郁的天然植被,又大量栽培了名木异卉,其中不少引自南方,例 如槐、守宫槐、柳等一直繁衍至今,成为关中著名的乡土树种。 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律,经其润色并填词的婆罗门曲便是后世天籁“霓裳 羽衣舞”。他尤好书画,即皇帝位后,“始置翰林院,密迩禁廷,延文章之士,下至僧、 道、书、画、琴棋、数术之工皆处之,谓之待诏”。天宝六年( 公元7 4 7 年) 其扩建 “骊山汤”,改名“华清宫”。苑林区不仅保留了天然植被,还进行了大量的人工绿化种 植,如张洎贾氏谈录中所载“天宝所植松柏,遍满岩谷,望之郁然”。所用的品种 见于文献记载的有松、柏、槭、梧桐、柳、榆、桃、梅、李、海棠、枣、榛、芙蓉、石 榴、紫藤、芝兰、竹子、旱莲等近三十多种,还生产各种果蔬供应宫廷。 宋徽宗赵佶能诗书善丹青,酷爱奇石名卉。同时,他也是造园艺术大家,其亲自营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画构筑了我国写意山水园的典范艮岳。正如曹祖艮岳百咏诗中所描摹的? 苍苍 森列万株松,终日无风亦自风;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风。”园内按景分区, 许多的景区、景点都以植物为主题。艮岳记中登录的植物品种就有:“枇杷、橙、 柚、橘、榔、柑、橘、荔枝之木,金蛾、玉羞、虎耳、凤尾、素馨、渠那、茉莉、含笑 之草”。全园已知的植物共数十个品种,其中不少自南方的江、浙、荆、楚、湘、粤引 种驯化而来。 康乾盛世不仅造就了两位杰出的帝王;同时也留给后人丰富的园林遗产。康熙不但 保留着其祖先驰骋山野的豪迈情怀,对汉文化也颇为崇尚。在位期间,他曾礼聘江南造 园家主持皇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把江南民间园林的意趣引进宫廷。康熙其所著避暑山 庄记中指出造园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 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方甸为助。无刻桷丹楹之费, 喜泉林抱素之怀。”他所主持兴建的畅春园和避暑山庄在园林的成熟期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避暑山庄中就注重大片的绿化和植物配植成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起来,以自 然风景融汇于园林景观。 乾隆则喜诗词、善书法,在造园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其所著静明园记中 “若夫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加之岩斋溪阁,芳草古木。物有天 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离宫别苑,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追求的自然天成之 美;塔山西面记载“室之高下如水之有波澜,故水无波澜不致清,山无曲折不致 灵,室无高下不致情;然室不能自有高下,故因山构室者,其趣恒佳”中对于大规模造 山的见地等无不彰显出其艺术家的灵慧。此外,他在惠山八景诗序中还提到“略仿 其意,就天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的造园思想及方法,并将其付之造园实践。在设计 构思皇家宫苑之时,他还曾模仿、再现了名山大川和各地名园的风采,但仍是因地制宜 的“意构”,可谓艺术的再创造。如颐和园昆明湖一带的景物布局就是借杭州西湖、潇 湘烟雨和江苏吴苑水乡风光( 如图3 1 、3 2 ) ;“谐趣园”习无锡的寄畅园( 如图3 3 、 3 4 ) ;“苏州街”仿苏州虎丘的山塘街( 如图3 6 ) 。可以说。乾隆正是以其高度的文化 艺术修养和特殊的地位,使皇家园林集南秀北雄于一园,促进了南北园林艺术的交融。 图3 一l 昆明湖( a )图3 - 2 昆明湖( b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 - 3 谐趣园( a )图3 4 谐趣园( b ) 图3 - 5 苏州i 街( a )图3 - 6 苏州i 街( b ) 3 1 1 2 “贵族士大夫”与中国私家园林 中国私家园林的“主人”主要是官僚、贵戚和文人、名士。虽然二者都有着较高的 文化修养和优越的经济条件,但其所构建的园林在内容和风格上并不完全一致。另外, 一些富商也有在民间造园的。 一、贵戚私园 在中国,“王侯将相”所拥有的私园往往可与皇家园林媲美。这不仅仅由于贵族们 显赫的地位与雄厚的财力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都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 位,同时有机会利用权势与财力结交文人画家、招募能工巧匠。 如“西汉初期汉景帝之弟、梁园主人粱孝王刘武,在其母窦太后的溺爱下,权 可敌国。他爱好文学,尤其喜欢招揽天下文士,当时,著名文士枚乘、邹阳、司马相 如、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都参加梁园唱和,宾主相得,文酒高会。”1 4 4 j “东汉梁冀为开国元勋梁统的后人,顺帝时官拜大将军,历事顺、冲、质、桓四 朝。其家世显赫、高官厚禄,在当政的二十余年间先后在洛阳城内外及附近千里的范围 之内,大量修建园、宅供其享用。一人拥有园林数量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均为前所未 见者”1 4 引。梁统列传中的“园圃和菟园堪称东汉园林的精品,其中“深林绝涧, 有若自然”,具备浓郁的自然风景。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嘉靖年间进士梁梦龙,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他所建园林却朴实无华、野趣横 生。到清初,已演变成一处公共园林。园内栽培的牡丹、芍药在当时的北京城可谓广富 盛名,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前来游赏。日下旧闻考中“京师卖花人联住小南城,古辽 城之麓,其中最盛者日梁氏园。园之牡丹芍药几十亩,每花时云禁布地,香冉冉闻里 余,论者疑与古洛中无异。即当时的真实写照。 武清候李伟,明神宗的外祖父,可谓皇亲国戚,他所建的“清华园”是当时特大型 的私家园林。虽然“清华园”的“园主”身份显赫,但其园却不同于一般的贵族私园, 而与“文人园 更贴近,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品位。园内的花卉大片种植的比较多,以牡 丹和竹而文明: “乔木千记,竹万记,花亿万记,阴莫或不接。”( 春明梦余录) “堤旁俱植花果,牡丹以千记,芍药以万记。京国第一名园也。”( 日下旧闻考 引泽农吟稿) “园中牡丹多异种,以绿蝴蝶为最,开时足称花海。”( 日下旧闻考引燕都游 览志) 清代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砷,虽为遗臭万年的“巨贪”,家产超过了大清帝国年收入 的十倍,然其满腹诗书、文武双全。清才子袁枚就曾赞和坤:“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 军。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其入住恭王府花园后,大兴土木,甚至复制寿宁宫的 模型,仿圆明园蓬岛瑶台的景物布局,将自家私园营造得与皇家园林一般富丽堂皇。由 于其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植物配植上也颇具匠心,“到眼春光照玉山,雨停风过静娟 娟,百年老树含生意,一抹朝阳上紫棉”就是当年赞“醉红渚”的诗,园内栽种的植物 有檐桧、梧桐、紫玉兰、海棠、紫丁香、芭蕉、竹、萱草等多种植物( 如图3 7 、3 8 、 3 9 ) 。 图3 - 7 恭王府( a ) 二、文人园 图3 - 8 恭王府( b ) 于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控制来说,最具影响力的群体组织系统莫过于“文 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喜好风雅、追求独立的人格,往往对现实社会不满但却洁 身自好,希望在园林中体味人生百态、脱尽世间尘俗,于是,这种群体逐渐形成。与其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社会群体相通的特征是,他们往往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对于文化的控制和抑 制能力都相当强。对某些植物文化、植物配植形式的扬弃,他们具备着超强的控制力i 不但深谙植物习性、同时对意境的不懈追求更加迫使这个群体更加紧密团结,共同创造 “无我之境”,从而形成了对于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独特的文化控制。 在中国私家园林中,由文人、雅士所建的“文人园”可谓中国私家园林中的典范, 这些文人骚客大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此在腐朽的官场中常常抑郁而不得志。因 此,他们寄情山水、大隐于“市”,希望遁入诗情画意的园林中。 作为汉代“群儒之首 的董仲舒、丞相曹参等都建有私园,但相关的文献资料甚 少。淘渊明的归园田居、潘岳的闲居赋和谢灵运的山居赋中所展示的山庄 别墅,都是当时文人隐遁思想的一种真实写照。那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植 物配植方法,往往更能够体现自然山林的野趣。 实际上,唐朝才可真正算是文人园林的兴起,因为此时文人出身的官僚真正融入到 造园,他们的造园思想“立意”与工匠的造园技艺技术才真正开始了初步的结 合。至于其渊源,则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辋川别业、庐山草堂等都是其烂 觞之作。 中唐诗人白居易热衷于造园,曾先后营建过四处私园。他喜好盆景,并对山石情有 独钟,此外其对蟠扎、组景、叠山、铺苔等艺术也有独到的见解,在其所编辑的白孔 六帖和所著诗文中均渗透着精辟的造园理论。同时他也将这些理论融贯到其亲自选址 所建的“庐山草堂”和履道里宅园中。对于园林植物造景,他也十分重视,如白居易 集中所提到的观赏树木和花卉就有柏、樱桃、紫藤、桐、竹、枣、桂、松、桔、杜 梨、水柽、凌霄、丹桂、荔枝、杏、杉、桑、桃、李、槐、梨、枇杷、石榴、石楠、牡 丹、莲花、白莲花、菊花、萱草、杜鹃、木莲、白槿花、紫薇花、木兰花、蔷薇、芍药 等。此外,他曾写牡丹芳推崇牡丹的天姿国色,撰养竹记、竹窗抒爱竹情 节。 北宋时“独乐园”园主司马光、筑“梦溪园”的沈括,都是当时学术界知名的学 者。“元四家之一的大画家倪云林,亦工诗曲,一生不愿意做官,流连于山光水 色,他散巨款广造园林,诸如清闷阁、云林草堂、朱阳馆、萧闲馆等,以清闷阁最富盛 名,阁前植梧桐,四周环列奇石,辅以平冈残阜,疏林瘦竹,疏淡简朴,与其清远萧散 的画风相类,对明清叠山家张琏、戈裕良影响很大。:1 4 4 】 可以说,文人园的兴盛期在以天然、雅致为造园风格的宋朝。在植物配植方面,主 要以大面积的丛植或群植成林为主,林间会适当留出空地,以此虚实相称,于幽奥中见 旷朗。再者,由于宋代文人画以“竹”为主要题材,所以在洛阳名园记中所载园林 便大多以竹成景,如“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此外,宋人也特别喜欢赏花,园林 中花木繁多,菊花、梅花也成为当时私家园林中广泛栽植的植物。有的园中还设药圃、 蔬圃等,甚至有专门种植培育花卉的“花园子”。由此可见,宋代园艺技术的发达与当 时对植物造景的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3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文化模式的形成 明清时期“文人园”的规模越发缩小,但蕴含的精神却越来越丰富了。“壶园”、 “芥子园”、“残粒园”、“勺园”、“半枝园”等大量出现,+ 其中包含了文人们的社会理 想、人生观、审美观等。苏州的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主人是明代嘉靖时 的御史王献臣,不仅为官刚正不阿,还十分博学、喜好诗文,堪称学者型人物。参与拙 政园设计的文徵明是明代苏州诗、书、画三绝的巨匠,他为拙政园设计了三十一个景 点,绘制了拙政园图,并为每个景点配诗,亲撰王氏拙政园记一文,其中大多以植 物造景作为景点的主题,如“荷风四面亭”、“藕香榭”等等。苏州的艺圃( 原名药圃) ( 如图3 - 9 、3 1 0 ) ,是文徵明的两位曾孙文震孟和文震亨的杰构,两人都是书画艺术 家,文震孟为天启状元,“书迹遍天下,一时碑版署额,与待诏( 文徵明) 埒。”其弟文震 亨则是著名的造园家。清初的李渔,集造园家、文学艺术家于一身,建“伊园 别业和 “芥子园”。 图3 9 艺圃( a ) 三、富商私园 图3 - 1 0 艺圃( b ) 在中国私家园林中,除了皇亲贵戚堪与皇家园林比肩的豪华私园和文人骚客宁静致 远的“半亩”宅院,一些富贾以其雄厚的财力往往也营建出当时私园中的佳作。 西京杂记记述了汉武帝时之茂陵富人袁广汉所筑私园的情况: “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亡| j 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 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 兕,奇兽怪禽,委积其问。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 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 移植上林苑中。” 可见,在“重农抑商”的西汉,富商在民间营造的园林已类似皇家园林的规模和内 容了。虽然“园主”仅仅是当时社会中世人所“不屑”的商贾,然而,他们所构建的园 林已然成为当时的奇葩。其中,对于植物配植,往往也讲究“新”、“奇”、“特”,如上 文“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可见一斑。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1 2 园主的个人喜好对植物构成的影响 除园主的社会属性对于中国传统园林植物构成的影响之外,园主的个人喜好往往也 直接反映在其营建园林的植物构成之中。尤其是私家园林的“园主”们为了“引遁”、 “下野”,往往倾尽毕生积蓄构建私园,而其中的植物构成,“园主 的个人偏好往往更 加重要,因为这些私园正是他们寻求“武陵之幽”的畅神之所,所以一切布置就更要 “随心所欲”。而“园主”的偏好又常常受到并反作用于“植物人格化”的影响。 3 1 2 1 “植物人格化”概述 中国自古以来受到本土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潜意识里将花木视为与自身 一样富有生命的活物。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三种产物即为“人”、“禽兽”、“花木”,它们 的生命形式具有本质的同一性。区别不过在于“人顺生,草木倒生,禽兽横生”1 4 引。这 种将生命类比的运用主要得于庄子的“抱一为天下式”、“万物与我为一”及宇宙一统同 质同构的有机政体观。何小颜在其所著花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对于古人将花木人格化 的原因解释为:“人虽为万物中最有灵气者,但与其他生命相较只是等级上的差异,这 种差异究竟有多大,古人并未明白,因而毫不奇怪,他们会进而怀疑,花木是否与人一 样,也有知有识? 这一东方式的思维推演,长久以来激发着人们对花木生命力的想像, 并每每以人的情感世界去关照花木的世界,赋予花木以人格的内涵。”【4 5 j 于是,在我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植物便凭借着其特有的生态习性和独特的形态特 征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许多花木被人们人格化了。如众所周知的“岁寒三友” ( 松、竹、梅) 、“四君子”( 梅、兰、竹、菊) 、“雪中四友 ( 迎春、梅花、山茶、水 仙) ;宋朝张景修的“十二客”之说( 以牡丹为贵客、梅花为清客、菊花为寿客、瑞香 为佳客、丁香为素客、兰花为幽客、莲花为净客、桂花为仙客、茉莉为远客、蔷薇为野 客、芍药为近客、酞酿为雅客) ;曾端伯则有“十友”之说( 以酷酿为韵友、茉莉而雅 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桂花为仙友、海棠为名友、菊花为佳友、芍药为艳友、 梅花为清友、桅子为禅友) ;清代的张潮还将植物与人一一对应称“知己”( 菊以渊明为 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涟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 董奉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以灵均为知己,莼 鲈以季鹰为知己,蕉以怀素为知己,瓜以邵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