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市场对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设计专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类院校发展起来但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设计 教育质量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急功近利之风着实令人担忧设计教育的成败直接 影响着一个国家设计的发展和设计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 本文从和谐的角度出发以设计素描的教学研究为切入点通过笔者在 教学实践与设计实践中的体会 结合设计市场中存在的共同现象 从 设计艺术 设计艺术教育和和谐教育的本质入手透析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和 研究提出了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新认识进而提出了对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新构 想在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从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基础课 程设置设计教学行为设计教学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 教学的建议 当前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和谐发展观”的认同已经成为全球 的共识设计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 今天急功近利的倾向已给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蒙上令人担忧的阴影设计有很 大部分变成了市场至上的形式游戏如不加以注意这种倾向会给整个设计 界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而设计基础教学作为设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直接影响着设计教育的质量与发展 我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 也在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设计教育模式 如何从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基础课程设置设计教学行为设计教学关系四个方 面来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不但成为了设计教育的重要问题也成为了制约 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是人类最强有力的手段便会成为毁 灭人类的力量因此只有从设计艺术本质去挖掘设计艺术教育的真正含义从 市场的需求去探寻设计人员的 角色定位 从和谐的角度去体会和谐教育的 超 越性持续性与全面性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 关键词设计教育设计基础教学和谐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ers is steadily expanding along with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ic market-oriented economy. designing department springs up like mushrooms in all kinds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but in the mean time, it is apprehensive that the good and the bad quality of designing education are intermingled. especially the general mood of seeking short-term success and quick profits are increasingly acute that makes people worried about. not only do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designing education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ndard of one countrys designing, but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ign of the level of one countrys civilization. this article proceeding from the view of concordant development, taking the study in teaching of designing sketch as the point of contact to expound the essence of the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authors understand of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designing experience with the common phenomenon in designing market, the author made a penetrating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set forward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a concordant developed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the author expounds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designing and modeling based on the practice and study in teaching designing sketch courses. then the author poses a new proposition in designing basic curriculum. on the other hand, the writer 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 a concordant developed designing education that based on his understanding in teaching experience. the suggestions are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designing teaching surroundings, basic designing curriculum, the study in designing teaching behaviors and relationships in designing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view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lready become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world along with the uninterrupted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beings. alongsid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esigning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life. but today, the trend of seeking short-term successes and quick profits in chinese designing education makes people worried about. quite a number of designing place the market the highest. if we do not take this trend seriously, it will cause unimaginable consequences in designing circles. and the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is a key link in designing education. it has the direct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effect on the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ing education. designing and design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ts beginning stages. while learning and using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we still constantly found the designing educational pattern that fit for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how to construct a concordant developed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at are mentioned above is not only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in designing education, but also become the key factor that restrict human developing and society advancing. if education were not the most powerful means of human beings, it would become the power which can destroy human beings. so one should get the true meaning of designing from its essence and one should found his position based on the needs of market. one also should understand the transcendentalism, the continu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education from educations origin. then we can really construct a concordant developed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key words: designing, education, fundamental, designing education, concordance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1 1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市场对于设计人才 的需求激增设计艺术专业也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类院校中发展起来但与此 同时良莠不齐的设计教育质量尤其是愈演愈烈的急功近利之风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在建国五十余年来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设计基础教学 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其中一直存在着重设计技能培养轻设计理论研究和思维 训练的倾向 自20世纪以后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迁集中体现在和谐发展 观的提出和谐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 国际社会的大力推动和谐发展观这种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面对全球问 题的困惑所做出的必然选择而作为自古就崇尚天人合一的和谐发展观的华 夏民族和谐发展观本来就是对我们文化传统的最好诠释回到现实世界设计 基础教学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实施保证如何适应人类文化价值观的变化 使我们的设计基础教学和谐发展是保证设计教育从根本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关 键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们对设计基础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大多数是通过学习和 借鉴西方国家的设计教育经验如何在设计基础教学中体现东方文化中整体观念 和整体思维的特点从设计的本源出发结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营造符 合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这是本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所在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的理论构架在以美术学相关理论知识为主的前提下辅助以教育 学相关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学和设计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实证对比文献分析归纳五种研究方法在行 文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侧重点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本文从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结合对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市场 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实例来说明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基础作 为提出论点的基础和支持所以对于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教育”和“和谐教育”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2 的概念的分析和阐述必不可少另外由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和谐教育 的内涵” 以及“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概念的对研究设计教育的规律有直接 的关系所以对它们进行辨析是必要的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上主要内容为构建 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论述的重点落脚在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与构建和谐的设计基 础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小见大从设计素描教学为切入点以和谐的教学环境和 谐的教学关系和谐的教学行为和谐的课程设置四个方面来阐述构建和谐的设 计基础教学对于设计教育和设计的重要意义 1.2.2 研究思路 服务于本文的研究目的首先在问题的提出之后对设计艺术设计 艺术教育及和谐教育的相关理论及概念进行研究和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 对设计基础教学和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根源所在再以设计素 描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以和谐教育为指导思想从而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相 应的思考和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 为绪论简单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等第二部分第 二三章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为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教育以及和谐教育的相 关理论的论述第三部分第四章为现状研究与分析部分主要对设计基础教 学和设计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第五章为对 策建议部分针对前述研究出来的问题等提出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 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部分 1.3 论文的创新与重点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本论文研究在定位上选择设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设计素描作为突破口 在分析了当前设计基础教学与设计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的基础上从和谐发 展的角度来提出对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2本论文从设计素描实践出发提出了对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新认识以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从设计的本质和市场的需求上来分析和考虑设计基础课程的设 置和安排是对设计基础教学的大胆的思考和假设 3本论文在对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上将设计基础教学分 为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基础课程设置设计教学行为设计教学关系四个方面 来论证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 3 1.3.2 论文的重点 1对设计基础课设置的思考与建议 2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教学环境设计基础课程设置设计教 学行为设计教学关系 3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对于设计教育和设计的意义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4 2 设计艺术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设计艺术的概念 所谓设计艺术从内涵上说就是从技术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出 发以功能效用与宜人性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运用一定的 艺术手段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构想筹划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使用功能外在形 态人机关系以及文化意味的实用品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艺术的外延较为广泛 涉及衣食住行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从其功能与审美并重的 根本属性看它既包括功能性较为突出的实用品设计也包括审美性较为突出的 观赏品的创作从其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发展属性来看它既包含以手工艺术为 媒介的传统设计又包含以工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设计 2.2 设计艺术教育的概念 所谓设计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说就是通过有关设计艺术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的传授通过设计能力设计意识的培养通过设计方法设计技能的训练 培养具备创新素质与持续性发展潜力能够胜任设计创作教育研究生产 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 从宏观上看设计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一种行业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 设计经验的传承与发展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一种建立于 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 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 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设计艺术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设 计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之需并在此基础上提 高人的生存质量完善人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健康合理的发展从而实现更 多人的创造力的开拓 2.3 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 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使用性科学性和社会性质的特殊艺术创造活 动自古有之但是作为一种设计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形式设计艺术教育却是 近现代社会的产物 我国的设计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 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第 1 页 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 月版 第 1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5 当时的设计教育老师都是日本人因此我国的设计教育从一开始就受到日本 的影响之后我国的设计教育也随着现代设计艺术运动的兴起受到西方文化的 影响 但是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是建立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物质文化消费文化 民族产业基础之上的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民不聊生社会的物质消费衰落 民族工业除了少量的轻纺工业外几乎是一片空白工业品市场多被“洋货”占领 工艺美术设计尤其是工业产品设计正处于相当落后甚至是蒙昧的状态直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人生观念人们 也有了新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全国掀起的工业化热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设计文 化的发展我国的设计教育也迎来了它萌动的春天从五十年代起全国各地相继 创办了许多层次不同专门从事设计教育的学校和专业培养了我国第一代设计 艺术家与此同时国家也十分注意维护以手工艺为主的工艺美术教育保护了 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并逐步将过去以师傅带徒弟的设计艺术的师承传授方式 转为正规科学的学校教育同时积极开展对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掘和研究工 作并将此作为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腾飞和国门的重新开放我国 的设计教育开始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教育经验逐步建立起我 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框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一是现代设计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基础二是设计教育现今已经不仅仅是单纯 的技能培养而应该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 以现代工业生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生产中设计活动的艺术内涵科学内涵文化内 涵的实现为主线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三是中国设计教 育起步较晚现还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设计教育经验的同 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设计教育模式从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本国的传统文化 以及民族特性是设计教育重要议题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6 3 和谐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3.1 和谐教育的概念 在设计素描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一个看似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学生 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学生如果讨厌 他的老师则可能讨厌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讲的一切学生对于父母或其他人的 关系也基本如此其实成年人也有类似的心理倾向只是比孩子多一些理智罢 了由此可见和谐的关系对于教育非常重要由此笔者体会到我们在进行 设计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关系都必须 遵循和谐的宗旨因为只有和谐的事物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才是经 得住时间验证的诚如绘画大师毕加索所说在和谐中一切都是可能的同 样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的 和谐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观点一切成功的 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对于教育的和谐发展的理解我们需从对和谐教育的 概念和内涵开始 什么是和谐教育,只有理解了它的内涵,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和谐教育是一 种公平的教育,法治的教育,也是诚信的教育和人文的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 一个重大课题上世纪末,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并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但素 质教育是否解决了教育的问题? 专家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关注人的全面 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而和谐的社会 和谐的教育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因此, 提倡和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教育体制的和谐教育管理的和谐教 育环境的和谐以及教育竞争的和谐才是和谐教育得以真正实现的保障从和谐教 育的规定性出发,其概念可以界定为: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 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调控教育场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的节奏符合学 生发展的节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 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 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等等)与 学生身心发展(发展需求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 很好地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 产生 和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 何传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j载社会科学家2005 年 s2 期第 294-295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7 发展的和谐,即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具体讲, 实施和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 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 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出 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 和谐教 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 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 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 动的效率和效益 实施和谐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 最近发 展区,并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学校各种教育要素的结 构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育教学活 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发展所以,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 性,是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它教育模式的本质性 3.2 和谐教育的内涵 关于和谐教育的内涵首先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的教育,法治的教育,也是 诚信的教育和人文的教育我们可以从六个层面来理解和谐教育的内涵 1生理和谐教育人的生理和谐包括眼耳鼻舌身等身体各个器官 的和谐,机体功能的协调一致,脑和体的协调整合,等等虽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对人的生理和谐影响极大,但这方面仍然应当作为教育的重要目的予以强调 其教 育内容可从体育的各个科目的设置中窥见一斑 2智力和谐教育智力和谐包括智力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和谐以及德与智的 和谐,如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 和谐发展其教育内容可从各科教学上反映出来 3身心和谐教育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的身心和谐有不同的表述但一般认 为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理与欲的和谐智与体的和谐德与体的和谐身心和谐发 展是和谐教育的核心内容 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以后,重视人文知识而弱化 宗教统治,重视实用科学而使教育逐步走向世俗化 功利化,重视音体美教育,打破 宗教的禁欲炼狱等摧残人的身体的做法可以说人们对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对 人文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后续的一系列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 响 何传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j载社会科学家2005 年 s2 期第 294-295 页 参见宗树兴论和谐教育内涵的发展及启示j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 年 06 期 第 6 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8 4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而社会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和谐 互动公立教育和公民培养充分证明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5学科知识之间的和谐教育从教育发展史上看, 各科知识以及不同类型 的知识在成为教育内容时并不平等 例如宗教知识占统治地位时,其他知识都要向 宗教知识附会,宗教解释一切,以至于经院哲学盛行;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文科占 优势地位,自然科学不被教育界承认;直到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实用知识才获得与 古典文科知识的平等地位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才获得均衡和谐 6知识和能力间的和谐教育在封建社会,知识大都起到装饰作用,空疏流 行,经院泛滥受教育者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被重视,因为受教育者绝大多数是宗 教和上层人士的子弟,其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都有人替他们来做 所以教育忽视实际 能力的培养,大脑袋小身子的人比比皆是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由 于对劳动力的培养取代了狭隘的培养目标,所以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才是现代 社会需要的人才 7知识与爱好的和谐教育斯宾塞乌申斯基等人都曾指出过和谐发展应 当包括个人爱好的培养知识和爱好共同发展才是一个和谐的人学校课外活动 的设置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的重要性 8学科内部的和谐在一个学科中,有多方面类型的知识,受教育者应当对 整个学科进行全面掌握,达到学科知识内部和谐均衡发展如语文的听说读写自 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及动手能力等等,都要兼顾,不可偏废 另外从我们的特殊的国情出发和谐教育的现实表现又体现在以下三个层 面 一是从宏观层面看,和谐教育应该是指教育发展的区域和谐与教育发展的城 乡和谐 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相对发达,西部地区 的教育相对落后;城市的教育相对发达,乡村的教育相对落后这些教育上的差距 与不均衡不仅反映在教育的投入和办学条件上,反映在教育的发展规模上,也反映 在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以及教育质量上如何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发 展步伐,缩小它们与发达地区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是我们建设和谐教育的首要 任务 二是从中观层面看,建设的和谐教育是指我们要努力缩小城市中优质学校与 薄弱学校的差距,实现校际间发展的和谐;各地根据具体条件为民办教育发展提供 适当的空间,实现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和谐;国家在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 也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 发展的和谐;国家还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职业 教育的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发展的和谐 三是从微观层面看,我们要建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9 设的和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不 仅要适当的缩小班额,使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发展水平处于高低两 端的学生得到教师的特殊培养;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 克服只重点选拔培养一部分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和只关注学生的应试素质培养训练 等教育问题 和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实 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3.3 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 1和谐教育基于教育整体观 整体教育观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整体思想方识 认识和研究教育的一种教育观 和谐教育将教育看作与社会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提 高教育质量绝非一个校长一个老师拼死努力就能达到的它的实现必须通过 学校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使学校教育在社会或本地区的文明进步发展中的 重要地位得到认可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教育部门内部则建立适合 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人际关系物理环境和组织恰当的工作进程 与此同时把教育工作看作一个系统看作一个有层次有次序的结构它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教 育部门内外协同工作的整体效应是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效应在教学过程中是知 识技能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协调在知识传授中基础知识与引申知识之间的 协调以及教法与学法的协调等都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有序关系只有通过有针对 性的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转化工作实现他们之间的和谐才能从根本上稳步地提 高教育质量 2和谐教育吸收了当代心理学的合理内核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确实越来越有利于解释并指导人类的社会行为人本 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 价值肯定人具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而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 尽管人本主义心理学基于资本主义个人本位思想它不能圆满解释人与社会生活 的关系但是它毕竟把人看作是与社会有密切关系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 他们反对压抑学生反对无视学生心理特点而空谈传授知识和发展潜力突出强 调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倡师生之间真诚积极的情感交流 和谐教育正是确信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强调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 胡俊娟和谐教育及其理论的探讨 j载 北京教育1994 年 z1 期第 3 页 同上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10 位强调从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物理环境入手这些都是把学生看作有自尊 有情感有主动精神的人而不是机器不是动物不是奴隶和谐教育认为 从情感教育入手学生一旦把自己看作学生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潜力具有信心 再加上外部和谐的情境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转化不和谐因素的 工作学生会迸发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会成为其内在所需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接收新知识时会在原有认知结构即指人头脑 中知识结构与智力技能结构中寻找有关旧知识只有正确地找到有关旧知识 才能实现正确的理解这个过程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和谐教育注重在创设和谐的情境之后教师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 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帮助学生从自己头脑已有认知结构中准确找到有关知识 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或提示旧知识或弥补知识漏洞只有在对知识反复 的认知过程中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及时反馈使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形 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 3和谐教育引用心理美学观点 心理学美学研究重点从传统注重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和心理体 验 和谐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美感和谐教育强调 主体对和谐事物的主观体验这对于差生来说具有特别意义这是因为他们 自我的差生意识容易障碍其对和谐事物的感受然而只有当人们实际察 觉到与客体之间的和谐时才能产生愉悦舒适惬意畅快满足等主观体验 才能有助于他们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和谐教育既是有效地实现全体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保证 也是他们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意识形态根本途径 而将和谐教育的理解融入设计基础教学既是设计和设计教育发展的根本需 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胡俊娟和谐教育及其理论的探讨 j载 北京教育1994 年 z1 期第 4 页 同上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和设计市场现象的分析 11 4 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和设计市场现象的分析 4.1 设计基础教学现状 建国 50 多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设计 人员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设计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设计艺术类专业 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在各类院校中建立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只至 2001 年在 全国 1080 所本科院校之中已有 597 所院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 市场对设计人员的大量需求造成了设计专业的空前火暴在看似繁荣 的设计专业扩招背后设计教育的质量保障受到了质疑不断扩大的考生队伍 与各类院校不断开设的设计艺术专业看似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平衡但却促使了 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这对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的发 展必然是百害而无一利这种功利性思想对设计教育的第一个环节设计基础教 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现实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在目前大 部分艺术类专业刚刚起步的学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无论是从图书资料还是各种 教学需要的工作教室都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部分高校教学条件的严重不足办学 条件的局限制约和影响了正常教学计划的进行另外从软件角度上看存 在着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师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从教师个体角度分析一些教 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置疑体现在教学投入不够热衷于 经济创收例如考前班任课和艺术工程等对自己专业的教学研究投入太少责 任心和自我提高意识淡薄 2设计基础教学设置很多院校缺乏对设计艺术专业的调研对于我们目 前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笔者认为表现为五个缺乏的特点一是缺乏系统性 和连贯性二是缺乏重复认识性三是缺乏设计理论和设计思维的培养四是缺 乏民族特性五是缺乏学科交叉和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艺术学理论家尹定邦 教授说现代设计既不是纯艺术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是多种学 科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这番话指明了艺术设计学科的本质如何培养一个真 正的设计师是我们应该在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中体现的问题 3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属于一种社会互 动的过程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授能力掌控能力 转引自谷彦彬对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考j载内蒙古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m2002年2月第15 卷第1期第32页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和设计市场现象的分析 12 应变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四个方面就 教学方式而言目前我们的设计基础教育在教学方式上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的 灌输式家长式以传授技能为主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缺乏启发式缺乏对话 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独立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从教学目 标的角度看设计基础教学的目标定位应该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对所需设计技 能和理论知识培养二是对正确的设计思维设计习惯和设计观念的培养三是 对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培养目前在设计基础教学上反映出来的问题 是我们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局限于第一个层面即是对技能和相关理论知 识的培养而对第二和第三层面的目标较少涉及而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 研究显得相对单一教师对于其研究多侧重于学术和专业层面对于学生心理和 意识形态的关注和培养显得相对匮乏 4设计教学关系设计教学关系主要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两个方 面的关系长期以来, 我们的设计教学主要以技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教学, 缺 乏以学生的情感意志及心理健康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更缺乏对和谐的教学关系的 培养和谐的教学关系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正如中国古代圣哲孟子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如何构建和谐的设计教学关系是设计 基础教学重要议题 4.2 设计市场现象分析 中国的设计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 与国外设计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存在很大 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市场缺乏规范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良性发 展二是设计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设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究其原因从社会发 展角度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是正在进行时这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价值观念和 社会心态必然存在明显差异加速了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的萌生从国民性 方面分析实用主义精神的浸淫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儒学佛学道 学被世俗化了很多时候仅仅肤浅地表现为个人生活中因境遇不同而按需所求的 应急的精神药方另外设计教育与设计发展的不和谐也是制约设计发展的重要 因素 回到现实中 今天急功近利的倾向在设计市场中显得十分明显拿来主义 的设计已成为应付市场需求的急就章结合笔者在各类平面设计及室内设计 公司进行设计实践的体会将设计人员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缺 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大多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无论是从设计创意 形式甚至颜色搭配上都必须参考和借鉴一些成功的案例好似缺少了参考 就无法设计二是学科交叉能力不高文化底蕴匮乏很多设计人员除了在专业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设计基础教学现状和设计市场现象的分析 13 上的技能知识其文学造诣和文化底蕴十分匮乏例如有些设计人员在进行室 内设计的时候其能独立做出一套全面设计图纸从施工图到效果图的表现 但在面对设计文案的时候却一筹莫展三是理论知识结构匮乏很多设计人员没 有了解到理论的重要性对设计的本质没有根本了解这样不但影响了其设计水 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其今后的发展四是基本功根基不牢固在今天电脑多媒体 技术互联网的出现给设计和设计教育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投机 取巧复制拷贝等负面影响电脑软件只是设计的工具而现在很多设计人员对 于电脑的依赖和崇拜却越来越明显没有了电脑就不会做设计成为了 现在很多设计人员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基础的手绘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五是缺乏对设计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因为学科交叉能力和文化底蕴的限 制大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大多只能从形式与功能的角度去思考 设计对于设计的人文价值和文化传承上则很少涉及另外由于缺少对于设计 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很多时候在设计中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人定胜天的人 类统治自然的理念这完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观念背道而驰所以在设 计中体现出的对环境的关照自然凤毛麟角了 从对设计市场的现象分析凸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除了受社会特 殊发展阶段与国民素质的因素之外 更主要的因素应该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基础教学中这些不和谐的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设计教育和设计的发 展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设计教育者的重视与思考另外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 了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必要性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对构建和谐发展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4 5 对构建和谐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5.1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市场作为设计教育与设计之间的纽带也是检验设计教育质量的试金石 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设计人员的素质高低 与好坏直接制约和影响了设计的发展对市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和 思考设计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天在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变化影响下市场 对于设计的要求越来越明细和系统化这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 设计人员如何真正符合市场的要求对于设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的要求笔者从以 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现代设计的范畴非常广泛几乎已经涉及到了人 类各个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设计不仅仅提供人类以良好的人 机关系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人类以方便的工具 同时也是促进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能够方便自然交流的重要手段所以对设计师 提出了很高的综合能力要求设计在今天不只是形式与功能的关系除了美学 人机工学社会学消费心理学传播学甚至伦理学等相关学科都是我们要研 究和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不只在本专业上有足够的造诣在其他各个 学科上都应该具备全面的综合素养和理论积淀换个角度来看在当今的社会发 展趋势中一种称为“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悄然诞生我们可以在很多领域都发 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在各自领域获得成功的人们当他们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 的时候除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以外他们在思维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 们都不约而同的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或者思维方式运用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 上从而产生了令人预想不到的成功这也证明了中国那句传诵千年的古语“他山 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所在所以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而产生的火花和动力 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现代设计需要的设计人员是在各个方面知识均有了解和研究 并有很强的解决各种矛盾能力“全材”这也对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2思维也就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2006 年 2 月美国 一位学者提出了一个十分颠覆的理论他认为 21 世纪“知识已经不再是力量”他 认为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去获得自己想获得 的知识而知识改变命运的局面即将打破而真正可以改变并且让人们获得成功 的是他是否具有新颖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是否可以打破常规在归纳和分析的过程 中寻求新的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也许这样的观点在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得到 人们的认同而在设计中设计人员的思维是决定设计的开始过程和结果的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对构建和谐发展的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15 接因素也是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思考能力的体现堪萨斯大学教授维克多.巴巴 纳克victor papanek在他的为真实世界的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hu-man ecolcgy and social change 2nd edition, academy chicago publisher, 1992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设计定义的第三个论点就是“设计是有机智的努力” 表示设计除了冷静的思考意识之外还应该具有机智过人的灵感 笔者将一个设计师的思维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a 观察力 洞察力 对 世界的观察与感受客观b心理感受力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哲学范畴 c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世界的思考思维方式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正好体现 了一个设计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爱心一个好的设计人员除了独特的思维和全面的综合能力还有一个很 重要的要素就是爱心这里的爱心不是指个人或者物体而是指的对人类社 会和自然的爱就是一种博爱的精神今天的设计是在制造科技和文化实在创 造人类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有创造力是新的诗意的充满感情的更是美的 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有一个好的过程 好的设计应该是有逻辑并有公众效应的艺术 只有一个对美好生活和生命十分向往和热爱的人才可能做出好的设计同样 也只有一个对自然社会人类都有着博大爱心的设计人员才可能有强烈的责任 感和责任心才可能在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对环境和自然的关照今天的设计人员 在整个社会经济和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时候设计人员 可能是一个冒险家一个探索家或者是哲学家现代设计人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 和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因此博爱的精神必不可少 4责任心和团队精神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定义 今天的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在制造科技和文化的同时实在创造人类 的生活方式对于设计和设计教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宣传广告合同范本
- 美业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老房改造售卖合同范本
- 耐火涂料采购合同范本
- 联展服务采购合同范本
- 股份转让对赌合同范本
- 装修增项合同补充协议
- 装修工程转手合同范本
- 象盒找房合同服务协议
- 财会人员聘任合同范本
- 电厂的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内容及试题答案
- 《揭开情绪的面纱-情绪气象站》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全册
-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症状详解及护理方法
- 2025新版纪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煤矿智能掘进员安全技术规程
- 5.1走近老师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上册
-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DB51T 3316-2025 碳资产管理服务指南
- 2024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 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