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躲殴可以 聊繇球撕艺_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登 垫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躲眨列帆 黜彳:夕氓扶砣 签字日期:2 0 0 年月 日签字日期:2 0 0 年 月日 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向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 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1 9 9 9 年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就业率下降,毕业生就 业难问题凸显。本文试从劳动市场供给的角度阐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 就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就业 、“大学生就业”等概念做出了界定,并简 单的介绍“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历史、 现实两个维度详细介绍和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状况,这一部分是研 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对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扩招 的状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阐述高校 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包括:使第一劳动力市场与第二劳动力市场 上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对比发生变化,激化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矛盾; 放大了原有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间的差距,激 化了大学毕业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没有缓解第二劳动力市场大学毕 业生供不应求的矛盾。 第三部分提出要理性的看待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间的关系以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既不能因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陷入恐慌, 停止扩招,也不能漠视问题的存在。 第四部分从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制度层面 包括:适当控制高校扩招的规模、速度,规范高校扩招行为;调整高 校专业设置结构,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积极拓 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领域;采取优惠激励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 和西部地区就业;完善和有效利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劳动力市 场信息网络建设。观念层面的对策及建议包括:转变大学毕业生的“精 英就业观 ;转变家长“大学生= 高收入”的观念;用人单位应取消 歧视性招聘条件。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就业高校扩招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 分类号:g 6 4 山东师范人学硕j :学位论文 s t u d yo n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 e m p l o y m e n tp r o b l e m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u n d e r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 c o l l e g ee x p a n s i o n a b s t r a c t a l o n gw i t ht h ee m p l o y m e n ts y s t e mo fg r a d u a t e st r a n s f o r mu n i f i e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h i c hb et h es a m ew i t ht h e 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yt o t h e i n d e p e n d e n tc h o o s i n gp r o f e s s i o nw h i c hb ef i tt o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o u r c o u n t r yh a sf o r m e dt h en e we m p l o y m e n tm e c h a n i s m ,w h i c ht a k i n gt h e m a r k e ta st h eg u i d a n c e ,r e g u l a t e db yt h eg o v e r n m e n t ,r e c o m m e n d e db y s c h o o l ,p r a c t i c i n gg r a d u a t ea n de m p l o y e rt w o w a yj o bc h o i c e a f t e r19 9 9 ,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a r t e dt o e x p a n di n c u r s ,t h en u m b e ro fu n i v e r s i t y g r a d u a t e sr a p i di n c r e a s e ,t h ee m p l o y m e n tr a t ed r o p ,i tb e c a m ev e r y d i f f i c u l tf o rt h eg r a d u a t et og e te m p l o y e d t h es t u d yt r i e st oe l a b o r a t et h a t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e x p a n d s i n c u r sh a si n f l u e n c e dt h ee m p l o y m e n to f 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f r o mt h el a b o rm a r k e ts u p p l i e sa n g l eo fv i e wa n d p r o p o s et h es t r a t e g i e sa n dt h es u g g e s t i o ni nt h i sf o u n d a t i o n b e s i d e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e r ea r ea n o t h e rf o u rp a r t si nt h es t u d y t h ef i r s tp a r tf i r s t l yl i m i t st h ec o n c e p t so fe m p l o y m e n ta n dt h e e m p l o y m e n to fg r a d u a t e s ;b yt h es a m et i m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t h ee m p l o y m e n to fg r a d u a t e ss i m p l y a f t e rm a k i n gt h eb a s i cc o n c e p t c l e a r , i ti n t r o d u c e s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t h ee m p l o y m e n to f 3 山东师范人学硕l 学位论文 g r a d u a t e s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t h eb a s eo ft h es t u d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t h ek e yp a r to ft h es t u d y i tf i r s t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a n da c t u a l i t y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e x p a n d si n c u r s ,t h e ne l a b o r a t e s t h a tt h eu n i v e r s i t y e x p a n d si n c u r sh a si n f l u e n c e dt h ee m p l o y m e n to f 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i ti si n c l u d i n g :m a k i n gt h et o t a lq u a n t i t yo ft h el a b o r f o r c es u p p l i e sc h a n g eb e t w e e nt h ef i r s tl a b o rm a r k e ta n dt h es e c o n dl a b o r m a r k e ta n di n t e n s i f y i n gt h e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s u p p l ya n dd e m a n dt o b e 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 ; e n l a r g i n g t h e d i s p a r i t y b e t w e e n s p e c i a l i z e d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u n i v e r s i t ya n dt h ed e m a n do ft a l e n t e d p e r s o n f o r e c o n o m i cs o c i e t yd e v e l o p i n g ;h a sn o ta l l e v i a t e d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w h i c h t h es e c o n dl a b o rm a r k e tf a l ls h o r to f 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p r o p o s e st h a tp e o p l es h o u l db er a t i o n a lt oc o m p r e h e n d t h er e l a t i o n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e x p a n d si n c u r sa sw e l la st h ee m p l o y m e n to f g r a d u a t e sa n dt h ef a c ti ti sd i f f i c u l tf o rt h e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t ol o o k i n g f o rt h ew o r k t h ef o u r t hp a r tp r o p o s e st h es t r a t e g i e sa n dt h es u g g e s t i o nf r o mt h e s y s t e ma n dt h ei d e aa n g l eo fv i e w t h es t r a t e g i e sa n d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p r o p o s e df r o mt h es y s t e ma n g l eo fv i e wi n c l u d e :c o n t r o lt h es c a l ea n dt h e s p e e do ft h eu n i v e r s i t ye x p a n d ss u i t a b l ya n ds u p e r v i s et h eb e h a v i o ro f u n i v e r s i t yw h i c he x p a n d si n c u r s ;a d j u s tt h es t r u c t u r eo ft h es p e c i a l i z e d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i nu n i v e r s i t ya n ds t r e n g t h e n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f o r m ;b r e a kt h e d u a ld i v i s i o ni nl a b o rm a r k e t ,e x p a n dt h ed o m a i no fe m p l o y m e n tf o rt h e 4 山东师范人学硕l j 学位论文 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a d o p t f a v o r a b l ea n d i n s p i r i t i n gp o l i c y a n d e n c o u r a g e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t ol o o kf o rj o bi n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w e s t e r n a r e a ;e s t a b l i s h e s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n e t w o r ka b o u te m p l o y m e n tf o r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sa n dp e r f e c t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n e t w o r kf o rl a b o rm a r k e t t h es t r a t e g i e sa n dt h es u g g e s t i o np r o p o s e df r o mt h ei d e aa n g l eo fv i e w i n c l u d e :t r a n s f o r mt h ev i e wt h a t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g r a d u a t e s a r ea l l o u t s t a n d i n gp e r s o na n dt h e ys h o u l dg e tg o o djo b ;a n dt r a n s f o r mt h ei d e a o fp a r e n t sa b o u tc h i l d c a r eg r a d u a t e df r o mu n i v e r s i t ym e a nh i g hi n c o m e ; t h ee m p l o y e rs h o u l dc a n c e lt h ep r e j u d i c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g r a d u a t e s k e yw o r d s :e m p l o y m e n t ;e m p l o y m e n to fu n i v e r s i t ys t u d e n t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e x p a n d si n c u r s ;l a b o rm a r k e td u a ld i v i s i o n 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1 9 9 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受到很大 的冲击,各国的货币纷纷贬值,造成这些国家的外贸产品相对便宜, 而我国为了制止金融风暴毅然选择了汇率不降低。这种做法无疑会造 成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下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受挫,于是人们 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瞄向了高等教育事业。所以很多人认为 1 9 9 9 年高校扩招的主要目的是:拉动内需,减缓就业压力,实现高 等教育大众化。 不论动机如何,造成的事实是:高校招生规模迅速膨胀,使大学 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2 0 0 1 年1 1 5 万人,2 0 0 2 年1 4 5 万人,2 0 0 3 年2 1 2 万人,2 0 0 4 年2 8 0 万人,2 0 0 5 年3 3 8 万人,2 0 0 6 年4 1 3 万人, 2 0 0 7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 9 5 万,比去年多8 2 万。与此同时,大学毕 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 一直在7 0 左右徘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问 题。在高校扩招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并不突出,而伴随着 高校连续地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问题逐渐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是与高校扩招相伴 而生的现象。因此,没有人能否认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但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的原因是复杂的,绝不仅仅因为高校扩招 导致的。事实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探讨研究已经有很多,而且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明和 解决,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例如,高校扩招究竟对大学毕 业生就业有怎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如何起作用的? 还有哪些因素 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采取怎样 的应对措施? 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决定围绕“高校扩招对大学 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 二) 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伴随者高校扩招而来的,在扩招前,大学 生的就业问题并不突出,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大学毕业生就 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是1 9 9 9 年后才逐渐多起来。通过文献检索发 现: 国内出版的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著作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高 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应聘技巧等应用方面,理论探讨的著作并 不多。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有关高校扩招、大学 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治理对策、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方面的著作和 论文也开始多起来,包括:2 0 0 6 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高等 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作者刘文依 据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分析,她认为大学 生就业难是“中间性制度的安排 的结果,即政府作为制度安排的主 体,既沿袭传统资源配置的方式,又部分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两种 制度互相干扰,使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出现“偏离”;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的,邬大光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研究;2 0 0 6 山东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进才、甘德安著运用资本市场推 进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资本市场关系研究;教 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谢维和等著从分配到择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 状况的实证研究) 等。这些著作围绕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大学 生就业等问题展开论述,视角新颖、论据充分,对本文具有重要启发 意义。 通过论文检索发现:与本文有关的和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论文包 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失业( 赖德胜) 、教育,劳动力 市场与收入分配( 赖德胜)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 对策( 赖德胜) 、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 曾湘 泉)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莫荣) 、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 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 李健民) 、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 惹的祸吗( 周骏宇) 、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 析( 邢志杰) 、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 文东茅) 、高 等教育发展与高校扩招问题研究( 薛天祥等) 、关注失业:高等教 育深化过程的核心问题( 林毓铭) 、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分析( 曹殊)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陈岩松) 等, 受篇幅限制,不能一一列举。这些研究总体上可归纳为一个争论的三 方观点,即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无必然联系的争论的三方: 教育部发表公告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 此可视为正方,理由是相对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 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劳动者上大学要就业,不上大学也要就 业,高校扩招并没有使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加。n 1 反方认为高校扩 招是引发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高校扩招使大学毕业生供给 迅速增加,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稳定增长,于是,大学毕业 生供求失衡,就业难问题由此产生。心1 此外,还有第三方,即回避上 述问题,直接讨论大学生“就业难”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 事实上,网络上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更是激烈,2 0 0 7 年6 月2 2 日,在东北教育网上,发布的大学生就业难不能与高校扩招划等号 一文就是支持正方的,认为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难没有必然联系, 是推脱责任的做法;也有很多人并不参与争论,但做出了很多有益的 分析和判断,如天涯学术网上,发布的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中国人才 结构培养失衡、学习资料网经济怪现状:大学生就业怎么不难。 虽然,网路上的文章学术水平不高,但是更具时效性,对本文的写作 也很有借鉴、参考意义。 数据资料主要是参考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 0 0 5 年和2 0 0 6 年的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属于内部资料。 通过以上文献检索及对检索结果的分析总结,笔者对目前有关高 校扩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和讨论有了大致的认识,并基于这些 认识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笔者认为,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之 间有必然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因此,探寻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种种因素,并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 对策,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 三) 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 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的新的就业机制。特别是自1 9 9 9 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迅速增加,使高校出现了毕业 生就业难问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一难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摆在人们面前。本文即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 提供思路和参考。 1 理论意义: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 或者说从理论上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本文对大学就业状况进行了历 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的分析,从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角度阐述了高校 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客观的梳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丰富 了关于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关系的认识。 2 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大学生就业状况、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 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要理性对待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并试着 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从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对 策是笔者借鉴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工作经 验得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也有一 定参考价值。 ( 四)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 研究思路 本文旨在讨论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由于大学生就业有其自身独 特的地方,所以本文首先对“就业 、“大学生就业等概念做出了 界定,并简单的介绍“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 上,笔者将从历史、现实两个维度详细介绍和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状 况,这一部分是研究的基础。本文的重点是阐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 业的影响,笔者首先对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背景及扩招的状况,进行 客观的介绍,然后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角度,阐述高校扩招对大学生 就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三部分,笔者提出要理性的看待两者间的 关系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最后,笔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 合自身多年的高校工作经验,从制度和观念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和 建议,以期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数据分析法。 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文献资 料,包括书籍著作、报刊杂志、文件、汇报总结等,这些主要是通过 借阅、网上查阅等方式进行的,此外笔者还广泛的浏览网上相关的报 道和文章。 数据分析法:本文主要依据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 0 0 4 、 2 0 0 5 、2 0 0 6 年的山东省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数据,对当前大学生的 就业心态,就业理想城市、单位,期望收入,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因素 等各项目进行量化分析,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为本文 观点的阐述和论证提供实证依据。 一 一、大学生就业概述及现状分析 ( 一) 概念界定 为更好地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有必要明确“就业 、 “大学生就业”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范围和研 究价值。 1 “就业 及其特点 “就业”一词,时代不同,理解也不同。“就业 一词在现代汉 语词典( 2 0 0 2 年版) 中的解释是“得到职业,参加工作”,传统观 点认为“就业”是指劳动者获得特定的社会工作岗位并从事一定的社 会劳动的过程。但这种解释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随 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自由职业、自主创业,他们不仅有 自己稳定的事业,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而且还是社会岗位的创造者。 因此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就业”是指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 相对稳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社会报酬的过程。这一观点包括两层含义: 一层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相对稳定的社会劳动:第二层 是就业必须取得社会报酬。社会报酬是劳动的社会价值体现,它将就 业同义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似的劳动区分开来,从而又从实质上限定 了就业的范围。“就业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b 1 ( 1 ) 社会性。就业的社会性首先是职业的社会性,职业的发展 是社会劳动分工目益发达的产物,社会劳动的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结果。一定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 决定这一时期职业选择的种类、数量和就业状况等。其次,就业的社 会性表现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以及 生产资料的状况都是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第三,就业 的社会性表现为劳动价值的商品性,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 的农业生产虽然也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相对稳定的劳 动,但这种劳动不是社会劳动,其生产的产品不是商品,其劳动没有 得到社会报酬,因而这种劳动不能称作就业。就业的社会性决定了人 们在实现就业进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 起来,将择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 需要的关系。 ( 2 ) 稳定性。是指劳动者同一定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关系保 持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它可体现为生存依赖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等 形式。就业的稳定性使它同一般偶然性取得社会报酬的劳动区分开 来。随着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劳动者职业的变 换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劳动 者从一个岗位转向另一个岗位,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这种变 动在现代社会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使这样,职业的变化丝毫不能否定 就业的相对稳定性。 ( 3 ) 目的性。就业的目的性是指就业主体就业的目的和动机。对 于多数就业者而言,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以满足自 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精神财富也是就业者追求的一个重要方 面。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仅要有物质追求,而 且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自我价值的实现是 其择业和就业的一个重要目标。 2 “大学生就业 及其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知识性,可塑性,开拓性 等特点。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包括所有具有本专科学历的社会成员:狭 义上大学生仅指一般本、专科在读学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读学生, 包括高职技校等。本文探讨大学生就业是从狭义上讲的,只考察一般 在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主要是针对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在 他们即将结束学习生涯,走向社会之际的职业选择和落实情况。因此, 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其即将结束学业完全 进入社会之际实现同一定的生产资料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n 3 大学 生就业具有一般就业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1 ) 知识性。大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 的工作能力。大学生的这一特点决定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 对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也影响大学择业就业的目标选择、择业就业 观念、择业心理和择业过程等。 ( 2 ) 群体性。大学生就业不是个别现象,它是以群体形式出现的, 目前我国每年有两三百万名大学生第一次进入社会就业,相应地则有 两三百万名大学生要落实就业岗位。成批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 入社会,这既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同时,对他们就业的合理安置又成 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精心组织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安排,需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响应。 ( 3 ) 时效性。大学生就业有一个时效期,一般情况下,毕业生在 毕业离校之前应落实工作单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 “双向选择 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时效期也发生 了变化,大学生择业的时间延长,甚至可以到毕业后两年之内。 ( 4 ) 政策性。大学生就业思想和就业状况不仅要受国家总的宏观 政策的影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指导方针和政策对大学生就业 更是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大学生就业要遵守有关的就业方针 和政策,努力适应社会制度尤其是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变化。 ( 5 ) 法制性。大学生就业必须依法进行。大学生必须履行相应的 法律义务,同时大学生就业又受法律保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大学生自主择业需要各方面法制建设的相应完善。 ( 二)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历史回顾 1 9 4 9 年以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基本上是自谋生路的,和今天的高 校毕业生就业有相似之处。而在建国之初,伴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 度的确立,逐步形成的是与之相适应的以“统招、统包、统配”为特 征的高校毕业生招生分配制度。1 9 8 0 年以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高校毕业生的统配制度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 需要,从而引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具体包括: “双向选择 、“并轨招生、缴费上学”两个阶段。 这一历史过程具体的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山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 1 ) 新旧制度过渡阶段1 9 5 1 年以前 建国之初,各项经济、政治制度都还没有建立健全,“统招、统 包、统配”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也还没有建立,此时,政府的基本 政策是:“对毕业生一般地应该说服争取他们服从政府的分配,为人 民服务。其表示愿白找职业者,可听由自行处理 陆3 ( 2 ) “统招、统包、统配”制度的确立、巩固阶段1 9 5 1 年 到19 8 3 年 1 9 5 1 开始,高等教育适应过渡时期国家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 的需要,按照苏联模式设置专业和课程,有计划按比例培养各种专门 人才。1 9 5 1 年1 0 月1 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 作由政府分配”。这一历史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特点包括: 首先,大学生一般都是计划招生,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入学 后有城市户口,享有公费医疗待遇,毕业后由政府按照计划分配到与 专业相对口的各部门工作,毕业生工作后都是“干部 身份( 研究人 员、教师也属于干部编制) 。 其次,高等学校各专业设置划分很细,学生所学的内容与专业, 大多数是按照行业的具体产品,甚至按照产品的零部件和具体的工艺 环节来设置,针对性极强,但适应面很窄。一旦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 变化,这些毕业生就很容易失业,但是,由于此时我国实行的是劳动 力配置的计划手段,所以,即使所学知识跟不上经济社会自身的发展 要求,也不会失业,最多不过是隐性失业,不会有衣食之忧。 第三,这一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校规模 很小。1 9 4 9 年到1 9 6 5 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为1 5 5 4 4 万人,1 9 6 6 年到1 9 7 8 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累计为1 3 9 2 万人。陷1 毕业生一参加工 作就能够得到重要的岗位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人才 成为社 会普遍承认的规则。 1 9 7 7 年恢复高考,1 9 8 1 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统招本科毕业生就 业,国家也就此恢复了毕业生统一计划分配制度。应该说,“统招、 统包、统配”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合理的, 它符合当时的国家需要,也符合当时的人才规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 养了大批有用之才。 , ( 3 ) “双向选择”阶段1 9 8 4 年到1 9 9 2 年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也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 需求也呈上升趋势。1 9 8 4 年中央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高 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改革开始起步。1 9 8 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大学招生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 配的办法,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在国家计划 外招收少量的自费生。这一方案取消了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代之 以指导性计划,扩大了学校的自主权,实行学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 的双向选择办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有了较大的选择自由,改变了 以往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 ( 4 ) 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1 9 9 3 年至今 山东师范火学硕 :学位论文 1 9 9 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长远目标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除了对师范学科、艰苦行业和边远地 区的毕业生实行一定范围的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 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同年,部 分高校就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1 9 9 7 年全国高校全部 并轨。这就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由“旱涝保收 的计划体制走向了 市场调节的劳动力市场,其就业状况、工资水平将由市场来决定。 1 9 9 9 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 的关注,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 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现实分析 从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和各种研究部门对高等学校毕业 生的就业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到大学生就业状况日益严峻。 首先,就业率下降。在我国施行“统招、统包、统配”制度时期, 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可以说是1 0 0 的就业率,而现 在我国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 自1 9 9 9 年起,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 生的人数逐年增加。1 9 9 9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8 4 7 6 万人, 2 0 0 1 年1 15 万人,2 0 0 2 年1 4 5 万人,2 0 0 3 年2 1 2 万人,2 0 0 4 年2 8 0 万人,2 0 0 5 年3 3 8 万人,2 0 0 6 年4 1 3 万人,2 0 0 7 年毕业生人数达到 4 9 5 万,比去年多8 2 万。在“十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 已经累计1 0 9 0 万人,年均增幅2 7 ,就业压力前所未有。 1 大学生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人数逐年增加,且增幅很大,但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却是一路 下滑,大学生失业人数不断上升。见下图 12 0 0 0 1 0 0 o o 8 0 o o 6 0 0 0 4 0 o o 2 0 0 0 0 0 0 2 0 0 1 8 0 1 6 0 1 4 0 1 2 0 1 0 0 8 0 6 0 4 0 2 0 0 q 删7 1 0 一- * - - 8 5 6 8 0 处啦蛐4 7 0 啕瞵卅5 0 箩梦萝萝萝梦梦梦萝 图1 大学生初次就业率 1 8 “4 8 4 “0 6 j ? 5 1 1 9 ,盆么麓舻 , 一一 擎擎萝擎梦萝萝萝萝梦 图2 大学生失业情况统计( 万人) 数据来源:1 9 9 6 年一1 9 9 8 年初次就业率数据来自于中国教育报,1 9 9 9 年一2 0 0 5 年 数据来自于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探讨,2 0 0 6 年数据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分析就业问题 及政策建议一文。1 9 9 6 年- 2 0 0 3 年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数据来自于中国教育年鉴 1 9 9 7 2 0 0 4 ) ) ,2 0 0 4 年一2 0 0 6 年数据来自于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和教育部学生司有关文件。大学 生失业人数则根据每年毕业生数与初次就业率计算所得。 1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时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数据也显示,2 0 0 2 年大学生首次毕业分 配时只有7 0 n 匕够就业;2 0 0 3 年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 0 :2 0 0 4 年为 7 3 ,此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持续低迷,一直在7 0 左右徘徊。随3 其次,职业搜寻时间延长、就业成本增加。在精英教育时代,大 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安排,根本不存在找工作的问题。现在,在高校 学习的最后一学期,大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寻找工作上,基本不上课。 此外,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派遣,就业成本可以 忽略不计,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调查显示,2 0 0 0 年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花费在 2 0 0 元以下的2 8 ,2 0 0 5 0 0 元的占1 0 3 ,5 0 0 - 1 0 0 0 元的占1 7 9 , 1 0 0 0 1 5 0 0 元的占1 0 3 ,1 5 0 0 2 0 0 0 元的占4 2 ,2 0 0 0 元以上的 1 0 。7 。旧1 与五年前相比,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大大 增加,就业费用肯定也增加了许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包括社会、学校的原因,也包 括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社会的角度看,首先,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进行重大的改革,私 有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以及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 的就业形势;第二,从过去的“统招、统包、统配”到今天的“双向 选择”“自主招生”,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负面效应也深刻的影响了大 学生就业,“扩招”制度一实施,毕业生人数增加,结果使“卖方 市场变为“买方 市场,由于社会的岗位需求是一定的,当毕业生数 量和结构严重偏离它时,阵痛就会越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难就会越严 重,这是市场经济运行不可避免的;第三,近几年来,我国新增劳动 力数量庞大,加上农民工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三峰 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第四,部分政策性障碍 也阻碍了毕业生的就业,如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不够完善和深入,存在 “壁垒 现象,只进不出,只上不下,随着发展的需要,该进的进不 来,该走的却走不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阻,还有户籍、社保等配 套措施不完善,给通往私营、个体,通往基层、农村和西部以及通往 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制造了障碍。据山东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 心对山东省1 0 所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实证调查显示,有2 1 5 的用人 单位和3 9 8 的大学生认为在招聘毕业生和面向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时面临户籍障碍。当前部分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和广大农村以及我国 西部发展潜力很大,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对大学毕业生的需 求也很迫切,但由于户籍、保险等原因,毕业生对它们始终有顾虑。 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性质也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而学校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滞后于社 会发展和市场需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引起高校全面的应急 反应,几乎所有高校都进行着外延式的发展,但不少高校忽视或更为 确切地说是无暇顾及内涵的发展,学生“量 上去了,“质 没上甚 至下了。突出地表现为部分高校在“扩招 过程中,“育人为本 的 重心发生了倾斜,“教学核心”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学校的“规模”、 “层次 成了众多高校追逐的目标。再加上“扩招 基本是在原有学 科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就业困难。还 有很多学校忽略市场需求,仅以学校条件为依据设立专业,如一些工 科和理科专业由于缺乏基本实验条件而无法“扩招”更多的学生,而 一些文科专业却大幅“扩招”,造成学科结构性失衡,为以后的就业 留下隐患。 而家庭和学生个人方面,主要是观念和心态的问题,如很多大学 生和家长都持有“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想法,“非 正式部门不去”的观念,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总体数量上的、宏观上 的描述,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应当细化的分析,例如,不 同学历层次之间的就业率存在显著差异,根据有关研究部门的调查显 示,专科的就业率较低,一般在4 0 左右,相比较而言,本科生的就 业率一直维持在7 0 左右,虽然比起精英教育时代的就业率是下降了 不少,但是从横向上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是很低,大部分国 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伴有毕业生就 业难度大的困境,例如印度和韩国。而且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 就业率一直在8 0 和9 0 以上,同时,高级技工等灰领、蓝领人才还 存在巨大的缺口。n 训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不仅存在数量上 的反差矛盾,还存在着深刻的结构失衡问题。 山东师范人学硕一j 二学位论文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