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平面性探索的体会.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平面性探索的体会.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平面性探索的体会.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平面性探索的体会.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平面性探索的体会.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现代的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环境中,动漫影响着 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我们也更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与思 想状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卡通化 倾向的作品越来越 多也越来越成熟,不止是在绘画领域,各艺术门类的“泛卡通化 现 象都日益声势壮大。 中国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可以与世界上任 何优秀的艺术形式相媲美。几千年来中国画形成了他特有的程式法 则,各种技巧技法都发展完备,自成一派。但任何的艺术都是需要不 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始终保持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国画创作 而言,“泛卡通化”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当代试验水墨这一领域中,而 用工笔与二维漫画相结合的形式还很罕见。本文中从几个方面分析了 中国工笔画平面性特征的形成和延续的原因。中国工笔画是从立意、 构图、用线和用色等各个方面体现其平面性的,而平面化也是漫画主 要的特征之一,两者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平面化的外在形式也是可以 拥有深刻内涵的,漫画不想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只能表述当下流行文 化、消费文化,它们同样也适用于社会、现实、政治、青春等等各类 题材,反而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更能准确的传递给观者最本质的寓 :屯 恧。 所谓“艺术 ,除去他审美的高度和精神品格之外,技巧对于表 现这些内在神韵和画家情感的意义仍然十分重大。无论任何形式的艺 术表现方式,只有在借由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法时才能最大限度 的体现其内在精神。所以有了好的想法还要付诸实践,在画面上把它 呈现出来,什么样的技法形式才能更完美的表现?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 探索、反复实验的过程。而我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和 在融合后产生的意外效果。也希望把漫画世界中的单纯与美好带入现 实,这是最初的梦想也希望是最终的景象。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卡通平面性比较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o fm o d e r nv i s u a lc u l t u r e ,c o n s u m e rc u l t u r e a n dc o n s u m p t i o nc u l t u r e ,a n i m a t i o na f f e c t st h el i v e sa n dw a y s o ft h i n k i n go fo u rg e n e r a t i o n ,w ec o n c e r nm o r ea b o u to u ro w n s u r v i v a la n ds t a t eo fm i n d w h e t h e ri nd o m e s ti co r i n t e r n a ti o n a la r e n a , m o r ea n dm o r ew o r k sh a v eat e n d e n c yt o c a r t o o na n db e c o m em o r ea n dm o r em a t u r e ,n o to n l yi nt h e p a i n ti n ga r e a ,t h e t r e n dt o w a r d s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ap a n c a r t o o n i z e 钆 i nv a r i o u sa r t sc a t e g o r i e si sg a t h e r i n g m o m e n t u m a sa na n c i e n tk i n do fp a i n t i n g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h a se x i s t e d 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i tc a nb ec o m p a r a b l ew i t ha n yo t h e r p e r f e c tf o r mo fa r t i nt h ew o r l d f o rt h o u s a n d so fy e a r s ,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h a sf o r m e di t su n i q u ep r o g r a mr u l e s ,av a r i e t y o ft e c h n i q u e sh a v ef u l l yd e v e l o p e da n dc o m p l e t e dt h e i ro w n c a t e g o r i e s b u ti ta l s oh a si t sn e g a t i v es i d e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ya r ti sn e e dt oc o n s t a n t l yi n j e c tf r e s hb l o o di no r d e rt o a l w a y sm a i n t a i n t h ev i g o r ,f u l lo fv i t a l i t y o nc h i n e s e p a i n t i n g ,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 p a n c a r t o o n i z e 。e x i s t sm o r ei n t h ep r e s e n te x p e r i m e n ti n ka r e a ,b u tt h ef o r mo f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t w o d i m e n si o n a la n i m a ti o na n ds k e t c hisv e r yr a r e t h is m 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c a u s e so ft h ep l a n ec h a r a c t e r is tic so f c h i n e s es k e t c hf r o m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w h il et h ep l a n eiso n eo f t h em a i nf e a t u r e so fac a r t o o n ,t h e r ea r em a n ys i m il a r i t i e s b e t w e e nt h et w o t h ee x t e r i o rf o r mo fp l a n ei sa l s oc a nh a v e p r o f o u n dm e a n i n g ,m o s tp e o p l et h i n ka n i m a t i o nc a no n l yb e e x p r e s s e da s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o p u l a rc u l t u r ea n dc o n s u m e rc u lt u r e , i nf a c ta n i m a t i o na r en o tl i k et h a t t h e ya r ee q u a l l ya p p l i c a b l e t ov a r i o u st o p i c ss u c ha ss o c i e t y ,r e a l i t y ,p o l i t i c s ,y o u t ha n d s oo n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b e c a u s eo ft h ed i v e r s e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t h e yc a nd e l i v e r yt h em o s te s s e n t i a li m p l i c a t i o nt ot h ev i e w e r m o r ea c c u r a t e t h es o c a l l e d “a r t ”。g e tr i do fh i sah i g hd e g r e eo f a e s t h e t i ca n d s p i r i t u a lc h a r a c t e r ,t h e s k i l l sf o r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t h e s ei n h e r e n tc h a r ma n de m o t i o n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a r t i s t sa r es t i l lv e r yi m p o r t a n t r e g a r d l e s so fa n yf o r mo f 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 ,o n l yb yt h ep e r f e c ta r t i s t i ce x p r e s s i o n a n dt e c h n i q u e s ,t h e ya r ea l b et om a x i m i z er e f l e c tt h e i r i n t r i n s i cs p i r i t s o ,w es h o u l dp u tt h eg o o di d e a si n t op r a c t i c e , r e v e a li to nt h ep a p e r ,w h a tf o r mo ft e c h n i q u e sc a nb em o r e p e r f e c tp e r f o r m a n c e ? t h i sisan e e df o rl o n g t e r me x p l o r a ti o n a n dt h ep r o c e s so fr e p e a t e de x p e r i m e n t s ia p p r e c i a t e dt h e 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t w oa n dt h eu n i n t e n d e d i v e f f e c t sp r o d u c e da f t e rt h ef u s i o nd u r i n gt h ec r e a t i v ep r o c e s s a n dia l s oh o p et ob r i n gt h es i m p l ea n db e a u t i f u lt h i n g si nt h e a n i m a t i o nw o r l di n t or e a l i t y ,t h i si st h ef i r s td r e a ma n dih o p e t h i si sa l s ot h eu l t i m a t ep i c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 c a r t o o n p l a n a r i t yc o m p a r i s o n v 图录 图1 - 1c l a m p ( ( 圣传( 7 ) 图1 2c l a m p 圣传( 7 ) 图1 3 上海电影制片厂大闹天宫( 9 ) 图1 4 藤子f 不二雄哆啦a 梦( 9 ) 图1 - s c o s g r o v eh a l lf i l m s 怪鸭历险记( 1 0 ) 图1 - 6p o l y s c o p e 巴巴爸爸( 1 0 ) 图1 7 蒂姆波顿僵尸新娘( 1 2 ) 图1 8 蒂姆、波顿僵尸新娘( 1 2 ) 图1 - 9 “果冻时代”展览作品( 1 5 ) 图1 1 0 个人创作线稿局部一( 1 6 ) 图1 1 1 个人创作线稿局部二( 1 6 ) 图2 1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1 9 ) 图2 - 2 村上隆“百目妖怪( 2 3 ) 图2 3 十八描之一一减笔描( 2 6 ) 图2 4 十八描之一一铁线描( 2 6 ) 图2 5 战国人物龙凤图( 2 7 ) 图2 - 6 战国人物御龙图( 2 7 ) 图2 7 李公麟维摩诘像( 2 9 ) 图2 8 阎立本步辇图( 2 9 ) 图2 - 9 张萱捣练图( 3 3 ) 图2 1 0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3 3 ) 图2 1 1 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3 8 ) 图3 1 游素兰倾国怨怜( 4 4 ) 图3 2 c a c r y l i c 无题( 4 4 ) 图3 3 鲁琼棺( 4 5 ) 图3 4 鲁琼夜幕( 4 5 ) 图3 5 宫崎峻风之谷( 5 4 ) 图3 - 6 宫崎峻天空之城( 5 4 ) 图3 7 宫崎峻龙猫( 5 5 ) 图3 8 宫崎峻干与千寻( 5 5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论文不合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 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端j )切卜年厂月 胡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鸢舀、 日期:弘扣年夕月7 日 导师签名锄柳嘲:弦o 年m 7 汕 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绪论:主流与边缘 一座江南小镇,如果你有机会在宋代时看到它,可能是一派青山 如黛,小桥流水。到了明朝,也应该至多增加了些许瓦房街巷和往来 如织的行人。六十几年前它却突然变成了人间炼狱,处处只见残砖破 瓦,尸山血海还有血流成河。而再往后,变更的速度就如被按下“快 进”键的电影胶片一般,渐渐的也许只需要一年未见,那些林立着的、 似乎是瞬间竖起的高楼就会让人怀疑是否走错了时空。 从古至今,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拥有现代社会这样飞速的发 展,更没有哪个国家追赶发展的脚步快得过中国,而这发展,自然不 会仅仅体现在经济或是城市的发展上。 1 、现代艺术影响下的中国工笔画 工笔画在古代是“画之本法”,也是中国画最早成形的形式,很 长一段时间作为中国绘画的主要形式占据了中国美术史上大段的时 间。但后来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绘画活动中,发挥其在诗文、书 法上的长处,倡导以书入画,重意轻形、遗形取神,由此逐渐导致了 减弱绘画性而倾向书法性的水墨写意画。大部分士大夫和文人的文化 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并且掌握了话语权,这种时候他们的喜好就 会对全社会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倾向产生影响,由此工笔画开始逐渐 衰弱,尤其自明清以来,工笔画拥有的势力范围不断缩小,受众也渐 渐减少,像陈洪绶、恽南田这样人物的出现实是难得至极。这种现象 在2 0 世纪初本来应该随着传统文人阶层的解体得到改变,但历史又 是如此的具有戏剧性从事美术教育的画家大多钟情于写意画,真 硕士学位论文 心喜欢也好利益所趋也罢,直接导致了写意画成为主流中的主流,而 工笔画仍然遭受冷遇和漠视。 期间不是没有人有所作为,仅我所知就有金城、康有为等提出学 习宋代、以工笔院体为“正轨”的主张,并涌现了刘奎龄、陈之佛、 张大干、陈少梅、徐燕孙、谢稚柳等一大批长于或兼善工笔的画家。 新中国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工笔特别是工笔人物画向年画、连环画 的形式靠拢,虽然转向通俗大众化,但同时也拓展了题材与表现手段。 当年潘滋等打出“复兴工笔画”的口号,声势浩大的建立了国家与地 方性的工笔画会,致使工笔画家和工笔作品数量剧增。画家们广泛借 鉴日本画和各种现代各种流派各种主义绘画甚至是设计的观念、材料 和手法,工笔画的题材内容和形式风格显得空前丰富,中国主流艺术 势力范围的划分也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 以当前宽松的文化环境与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一方面为工笔画 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丰富资源,我们可以从观念、方法、媒材等 各个不同角度上获取新的可能和进行新的尝试,另一方面因为过度的 无序、无规则使场面容易混乱,导致许多工笔画作品失去了文化品格 上的追求。不论是沉溺古典和肤浅摹仿的工笔画,还是挪用西方绘画 语言或参杂日本绘画元素的工笔画,或是脱离中国画意象为最高境界 而以追逐视觉生理极限的工笔画,再或是媒介实验和形式解构,将制 作设计充当艺术创造的工笔画,都从各个方位上催化着这种无序的程 度。现在图像文化高度发达,人的神经系统倾向视觉化,极大地妨碍 了人们对于艺术境界和文化品位的体认,使工笔画更难超越“媚 俗”、“匠气 的技术层面而建构其精神高度和人文理想,这种现状 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当代工笔画的发展。 平面的深度一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但如果从中国画发展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目前或在不久的将来 能够超越历史的,可能并不是当下占主导地位的写意画,而恰恰会是 虽然情况反复、但确实是在日趋复兴中的工笔。如果我们能在反刍传 统的基础上,利用时代的良好机遇和条件,相信中国工笔画必定会延 续中国美术史辉煌的篇章并开创出拥有更美好前景的未来。 一直以来卡通( 在亚洲习惯称为漫画,西方英文名为“c a r t o o n , 而在日本则早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c o m i c ) 都被归类于边缘艺术之 列,所谓的主流与次艺术( 或者叫做边缘艺术) 之分只不过是这些所 谓的主流艺术圈的人们所划分的一个范围和定义。和现在社会上很多 被衍生意义曲解误用的词语一样,“卡通”在艺术领域也与他最初中 性的词性相去甚远。稍有些年纪的无论是艺术家或者批评家一见到 “卡通 二字就会露出一脸鄙夷,还生怕表态晚过他人而与媚俗二字 沾上半点干系。可是艺术原本无谓贵贱,艺术品也没有好坏。运用“卡 通 这一元素你可以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当然也有可能画出来的 只是一堆妍丽漂亮的垃圾,抑或更甚,但谁又能保证那些成天画着“高 贵”的古典油画或文人画的画家们,随时都在创作着传世之作? 人同 此理,事同此理。 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卡通虽然所占市场份额很大,可是始终不能 和已形成千百年的国画、油画等相提并论,也始终被归类为大众、流 行文化的产物,而大众的在他们眼里显然是通俗的且与精英文化所对 立的。 在现代的视觉文化、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环境中,动漫影响 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及思维方式,我们也更关注的是自身的生存与 。卡通一词是由英文单词c a r t o o n 音译而来,在现代人的语境当中,漫画、动画、带有漫画 倾向的插图等等都可以被归类为卡通。在下文中提到的卡通,动漫和漫画等其实是一个概念 硕士学位论文 思想状态。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卡通化 倾向的作品越来 越多也越来越成熟,不止是在绘画领域,各艺术门类的“泛卡通化 现象都日益声势壮大。“泛卡通化现象的出现从社会以及心理层面 来解析也可以解释为对成人世界虚伪的厌倦以及对儿童国度纯真的 向往,面对与预想不相符合的世界,我们会恐惧、彷徨、无意识的逃 避。我们希望把漫画世界中的单纯与美好带入现实,这是最初的梦想 也希望是最终的景象。 美国著名批评家杰夫戴奇曾说:“每一次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 伟大的艺术家们都会及时地反映并帮助定义那些由社会吸收了科技 的、政治的和社会的变化,促成新的性格模式,而这种性格模式将诞 生崭新的文化。”这崭新的文化里必定也包括了崭新的艺术和艺术 形式。特别是在近现代历史中,每个时期都会有许多名目的“主义”、 “画派 不断涌现,有的昼开夜败,快得你还没来得及记住就已经消 逝于历史长河之中,但也有的影响至今。原来艺术也是有所谓物竞天 择的。在8 5 新潮、政治波普、玩世艺术、艳俗艺术热闹喧嚣过后, 在上世纪9 0 年代中,以黄一瀚为代表的“卡通一代”正式粉墨登场, 他们提出了“卡通一代 的观念,并将之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在 题材的上选择,也更多是从表达个人生存体验的角度去表达他们的价 值理想、精神追求与人文关怀。更多新兴艺术家则是把“卡通 这一 形势当作“母语 进行对自己的表达。这些艺术家们拥有各自不同的 生活经验、生存的态度,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去揭示、展现 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而他们也乐在其中,并歌颂他们 视觉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 d b i c d h t t p :s c h o l a r i l i b c n a q c o d e - - - j h x k 2 0 0 6 0 2 0 1 0 h t m l 。a r t d a 卡通一代艺术档案网【d b c d 】h t t p :w w w a r t d a c n w w w 4 2 2 0 0 9 - 0 2 1 3 3 4 2 h t m l 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所拥有的或正在尽情享受的自我的生活方式。 在日本,村上隆提出的“超平面 ( s u p e r f l a t ) 这一现代艺术理 念在世界范围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欧美艺术家借用这一形式的也数 不胜数。 就国画创作而言,“泛卡通化现象更多的存在于当代试验水墨 这一领域中,而用工笔与二维漫画相结合的形式还很罕见,而我就将 结合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体会来浅析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在融合后产 生的奇异景象。 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梦想与现实 1 1 最初的选题 虽然还没到可以写回忆录的年纪,但我却时常会回想当初是怎样 开始学习绘画。每每读到或听到别人的从艺经历是如何坎坷艰辛或是 如何天赋异禀难自弃,我都会汗颜得不敢再发声,我的际遇应该纯粹 是个可爱的误会。 别人都说我小时候听话的很,可是即便再乖觉也毕竟还是个孩 子,学习素描的枯燥过程和那一根根机械排列着、毫无生命力、乏味 透项的线条简直让人痛不欲生,坚持了半年后我就毅然逃课了。不去 上课却也不能自打嘴巴马上回家,在街上闲逛了几日之后终于让我找 到了一个长期庇护所一一学校附近的租书店。在当年这个行业还并 未兴盛时,那满架的小人书简直比堆满巧克力的商店更能引人犯罪。 从此我每个周末都会窝在店里的角落着迷地看着漫画书,还和老板混 得烂熟。最后当然会被被精明的妈妈发现,恨铁不成钢的母亲在打骂 过之后也负气地不再逼我去上课了,我也乐得逍遥,可是这时画画却 似乎已经变成了习惯。我生性不好动,兴趣也不如别人广泛,涂涂写 写正好能填补我大把的空闲时间。漫画里的人物当然很美,自然也就 成了我整日描摹的对象。河内由加利,游素兰,齐藤干穗,这些名字 在我幼小的心里简直比“雷锋叔叔”之类崇高千万倍。自此几乎所有 的课堂都成了我练笔的绝佳时间。 小女孩爱美是天性,除了喜爱漂亮衣裙和照镜打扮之外,还喜欢 画美人。若是我还能保留着幼年时信手涂鸦的游戏之作,大概十之有 平面的深度一中国工笔面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九画的都是古装美人吧,她们都应是环佩叮当,发髻高耸,衣阙飘飘 的。就连平时过家家的内容也大多是玩丫鬟小姐那一套把戏,而今当 然早就不再那般幼稚,但画的依然还是美人。现今于网络各大论坛之 中,“美人”早已不是美丽女子的专属名词,外表俊俏长相精致的男 子也都被人以“美人”称之,而出现在我画中的人物,除了纤细削瘦 的身体和柔软的头发之外,刻意回避了其他的女性特征。最初的形象 原本是位女性,可当我越画越多、他的面目也越来越清晰时,突然觉 得“少年”这个名字更合适。少年,几乎就是敏感、赤诚、纤细的的 代名词。他们敏于花开花落和春秋交替诗意的变更,他们敏于周围事 物最最细微的变化和身边人们情绪的起伏,仿佛世间一切微妙的变化 都逃不出那双清澄纯净的眼睛。 圉卜1c l a m p 圣俜连戢漫自固卜2c l a m p 圣传连载漫画 “阿修罗西( 图l 一1 、卜2 ) 是一个美丽的名字,而我第一次对 。阿咎罗一词是是梵文的音译,汉译佛经中还译为阿须罗阿索罗、阿苏罗、阿素落 阿须伦,阿须转等等意译则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种它们是佛国六连众之一, 天悬八部众神之一说它是天神,却没有天神的善行,和_ 鬼蛾有相戗之处说它是_ 鬼蛾, 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说它是人,虽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蛾的威力恶性 因此,它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舟于神、鬼人之问的怪物佛经还说阿傍罗本性 善良,但因其常常带有嗔t 艮之心,执著争斗之意志,终非真正曲善类男阿咎罗干备道中, 常常兴风做浪,好勇斗虢,于诸天中,不对攻打无王,阻谋夺位女阿侈罗航美时常琏 惑众生,使难馨行 硕士学位论文 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是缘于高中时期看到的日本漫画团体c l a m p 的取 材自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圣典梨俱吠陀的畅销漫画圣传,那 个荡气回肠的、惨烈的、史诗般的、伤亡率达9 5 的故事让我至今记 忆深刻。 印度教神话中的阿修罗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他们好勇善斗, 毕生以战斗为目标,而那些惨烈的战场则被人们称之为“修罗场” 并且沿用至今。很多作家的笔下少年的心也最是残忍的,而那些残 忍只因为还未学会像爱护自己一样去善待别人。他们就像那些美丽的 阿修罗一样肆无忌惮,毫不在意就摧毁一切。但他们也是矛盾体,有 时候的残忍是害怕受到伤害,但他们并不知道过于敏感脆弱和过分的 自我保护只能使自己更加受伤。香港畅销作家亦舒也曾写过一本名为 阿修罗的中篇小说,书中的小女孩自幼拥有惊人的美貌和超乎常 人的异能,过早洞悉世事让她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过的并不快乐,她 渐渐被所有人隔离和疏远,其中包括至亲父母。所有人断定一切不幸 的事情都是因为没能随她所愿而被她的念力所诅咒,所以就连同父异 母的弟弟生病,大家都只知道去请求她手下留情而不是送去医院救 治。大人们可以把一切都推脱得一干二净,就连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自 己究竟是不是修罗转世,但其实她只不过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而 已。书中在最后说到,每一个人的少年时期都是阿修罗,回想各自的 那段岁月,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否认这一说法。 1 1 1 国内外动漫的影响 已经记不清最早看到的动画是哪一部了,总之应该是国产影片。 外公一直喜欢听京剧,据说小时候我也会搬着小板凳学外公一样跟着 电视里的角j l i f 哼哼唧唧,大闹天宫( 图1 - 3 ) 中不论是从人物造 平面的深度一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型还是配乐方面都大量借鉴了京剧中的元素,孙悟空、二郎神那戏剧 化的脸谱和背景音乐里节奏明快的鼓点都使得这部影片在国内外获 奖无数轰动不已,自然也在我这个伪戏迷的脑中印象深刻。接下来的 图1 - 3 大嗣天官( 二维动画) 上海电影制片厂( 当代) 田卜4 哆啦 梦( 二雉动旨 藤子f 不二雄( 日本) 牧童、小蝌蚪找妈妈、鹩蚌相争等也都借中国传统的艺术形 式水墨画来作为表现手法,与大闹天宫的热闹华丽不同, 自有一派浑然天成和宁静疏朗的意境。而后日本动漫开始进入中国市 场,但好的国产作品还是不少,带有神话和传奇色彩的天书传奇、 哈哈镜花缘等都是我小学时期最爱看的几套动画。接下来的日子, 就连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风光不再了,中国的动画就进入了一个平 缓停滞倒退的发展时期。在日本或是欧美,大量动漫的受众 不仅仅是孩子,而是有消费能力的成人,迪斯尼的动画电影每一部的 票房几乎都能排在当年排行榜的前十位。而现在中国的动画别说是成 人,就连稍微有点审美意识的孩子都不愿意去看,我想如果有一天所 有的小朋友都觉得蓝猫红兔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动画片时,那才是 中国素质教育悲剧的开始。壤近这十年来的动画不仅剧情幼稚说教, 就连人物造型也是难看得无以复加,这些本应是为孩子们造梦的动画 从业者们似乎都不曾考虑过自家的小孩也有可能受到由他们所制造 的垃圾的侵害,梦中会被这些奇形怪状的角色们吓醒。原本最该接触 硕士学位论文 美好事物的年纪,却只能被迫地接受大人们想像力贫乏的产物,日复 一日被这些信息垃圾洗脑而晟终只能认定这就是美。我只庆幸自 己出生在那个资讯不那么发达但想象力尚存的年代,感谢它让我拥有 那么难忘的童年时光。 日本动画最早进入中国应该是手冢治虫的作品,铁臂阿童木 和森林大帝相信这一代人都会记得,二战以后日本工业迅猛的发 展,而那一时期的日本动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描述的科技和工业对人 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再接着就是女孩子都爱看的花仙子和美 少女战士了,梦幻的场景和人物造型还有故事中朦胧诗意的爱情都 显得那么吸引。至今仍然长盛不衰的多啦a 梦( 图1 4 ) 、灌篮 圈1 - 5 怪俘历险记( 二维动画)田卜6 巴巴爸爸( 二维动西) c o s g r o v eh a l if i i m s ( 英国) p o t y s c o p e( 法国) 高手和名侦探柯南更不用提,里面的剧情比任何一篇课文都让 人记忆深刻。 当记忆之门慢慢打开,突然发现我的少儿时期看过的优秀动画其 实数量并不少,除了国产和日本的之外,还有并不常被人们想起的捷 克制作的鼹鼠的故事,里面憨态可掬的小鼹鼠就像默片里的主角 一样没有一句对白,只有唧唧的叫唤声代表了一切喜怒哀乐。由古老 传说中吸血鬼德库拉伯爵事迹改编的德国动画怪鸭历险记( 图卜5 ) 是我几乎每年都会拿出来重温的经典,身为吸血鬼但又胆小善良的鸭 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伯爵和他古堡内典型的英国管家和女佣,总会让日子变得精彩又温 情。还有人物设定天马行空的巴巴爸爸( 图1 - 6 ) 、就像人类社会 写照的海底小精灵的世界,在这么多年后还闪耀着水晶搬的光芒。 1 1 2 哥特电影艺术 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吸血鬼传说中的诡异气 氛,喜欢他们终年苍白消瘦的脸和他们高贵忧郁的神情。小说和影视 剧中的吸血鬼们通常都站立在哥特大教堂的彩色玫瑰窗上方或是十 字架的顶端,冷冷的俯瞰在夜幕笼罩之下的世界。而他们的身影多半 隐秘在夜色之中,只留给人们一个黑色天鹅绒披风迎风飘扬的孤傲剪 影。甚至还曾一度疯狂地幻想,在哪个月圆之夜也让我被吸血鬼变成 他们的同类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迷恋多半 是源于青春期无法排遣的孤独感,这几乎也是每个现代人都会面对的 精神困境。在存在主义学者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和沟通是 根本不存在的,现代人都将陷入这一尴尬局面,谁都不会是特例,而 当时的我怎么会懂得。幸好哥特电影适时的出现了。故事里的主角并 不一定非要是吸血鬼,但这种孤独感必须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缠绕住所 有灵魂,贯穿始终。很多人在跟随主人公情绪起伏的同时其实也是在 审视自己内心的伤痛。 电影导演中能把哥特风格贯穿始终的恐怕得首推蒂姆波顿了, 这个被世人称之为“鬼才”的导演在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与宫崎峻不 相上下,风格上天差地别的两人又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联,每一部 作品都让人着迷不已。据说在好莱坞有一种说法,喜欢蒂姆波顿作 品的人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生性孤僻和童年的伤痛记忆让他以后的 每一部电影都透露出浓烈的孤独感,但是即便如此,在他作品怪诞诡 硕士学位论文 异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背后,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那颗如孩 童般纯真的心和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人类的终极恐惧其实是源于对自 我的恐惧,真正的哥特电影应该是隐藏在阴冷面具下一颗至情至性的 心,所以有人也说蒂姆波顿的电影都是成人童话。有时候大人比孩 子更容易受伤,可是当年纪渐长,成年后我们能去哪里寻求理解和庇 佑? 没有人生就喜欢黑暗,只是因为黑暗意味着安全。蒂姆波顿一 直致力于建立属于自己的黑暗王国,在他的电影中尽管气氛阴郁、满 是不幸,还有神经质的主角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但在故事的最终 蒂姆波顿总是会转过身来对我们微笑,原本以为会跌入无尽深渊的 观众最后也会被带往美好的光明世界。 图i - 7 僵尸新最( 二维动画j 蒂姆渡顿( 美目) 图卜8 僵尸新娘( 二维动吾) 蒂姆波顿( 美国) 圣经中说“施比受有福”, 尽管成长阶段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关 爱,蒂姆波顿仍然在影片中表明爱的本质是以牺牲为基础而不是索 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僵尸新娘( 图卜7 、卜8 ) 里的维 克多由最初的惧怕到后来几乎放弃生命自愿成为骷髅新娘在地狱的 伴侣,而骷髅新娘也在最后因为对维克多的爱而放手让他回到人间, 得到解脱的灵魂也化蝶而去。当真正拥有了爱之后,还有什么可畏惧、 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113 日本死亡美学 平面的深度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哥特风格多少与死亡有关,这也是哥特艺术包括文学、音乐、 电影等各方面在不断探求的方向。而在东方特别是在日本,这种 对未知的死亡的迷恋不仅体现在近代日本文学和动漫作品当中,更是 根植于日本整个民族的内心深处,成为大和民族最明显的烙印,但我 们今天暂不深究其民族性。日本人最崇拜壮丽绚烂之美,就像只有七 天花期的樱花一样,即使在凋零的那一刻都必须是高洁神圣而壮烈 的。死亡有时候像是黑洞,你只要朝他望上一眼,就好像有一股无形 但又不可抗拒的力量将人整个吸住,不断向下拉。很多人都认定在死 亡的阴影之下、在黑暗的包裹之中,隐藏着真正的大智慧,但并不是 人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死亡和黑暗都象征着人类未知的世界,也许 探究的最终结果会是无解,但我想我们至少对它必须保持足够的敬畏 之心,当黑暗真正来临,人类能做的恐怕只有退避三舍了。 从日本的文学史来看,不论是紫式部、川端康成还是三岛由纪 夫,这些取得巨大文学成就的作家们,无论是作品还是自己本身都充 满了悲剧气质。尼采说“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 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这也是少有的 几个把悲剧和死亡赋予美的悲剧理论之一。 世间一切有机的生命必定将走向死亡,而一切已经死去的事物 也都曾经拥有鲜活的生命,生与死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伴随着这世上的 一切,甚至也包括这个世界。蒂姆波顿在电影中也曾反复探寻死亡 和生命两者的辩证关系,并试图在电影背后实现两者的沟通、交融。 村上春树也说:“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他的一部分。 对于这未知领域的不断探求,也许恰恰表明了人类对生命的热 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冀。 。【德】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9 :8 1 1 3 硕士学位论文 不论是儿时经历,还是在成长过程中影响过我的各种流派的文 学艺术,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我今后在绘画领域里的审美标准和终 极追求。也许他们看上去有点消极,但人的情绪总是需要寻求出口, 我选择把他们画在纸上,这也能更好的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更加希望 能像宫崎峻和蒂姆波顿那样把可能只存在于想像中的美好传递给所 有人。 1 2 从雏形到成熟 记得大学时某位英语老师曾说:“湖南师范大学,h u n a n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这个n o r m a l 当然不是通常我们知道的普通的意 思,那不就变成了湖南普通大学了嘛。它在这儿的意思是规范, 标准。师范大学,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一个个标准件,好让你们 去把将来的学生规范成又一个个的标准。 语毕,台下一阵哄 笑。当然是戏言,但却直指本真。也有可能是自己弄错了,师范大学 本就不该是培养艺术家的地方,而是中学美术老师成形的模具车间。 从本科入学到分专业学习之前的这两年间,我们几乎蜻蜒点水式的游 遍了美术范畴里各个学科,从绘画到设计挨个轮转。当然不能说那是 在荒废时光,至少我到现在仍对每科都还残存了些许印象,而我对于 “学习在于自身”这个道理亦明白的相当透彻。可是真没觉得有多大 收获,课程和任课老师走马灯似地换,刚觉得有点儿意思了马上又被 一个叫做“教学安排”的流水线拖到下一个加工区。 在那两年,我们接受了一系列的基础教育,传统的绘画语言和表 现方式( 只是不知道这些“基础和传统”都是从何沿承而来,中国的 传统自然不是如此,要说是俄罗斯或是欧美的恐怕也不太恰当) 。在 当时我想现在应该也依然是这样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是有 平面的深度一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套既定标准的,比如结构是否准确,色彩是否协调而富于精妙的变 化,形体是否符合比例而不至于出现近小远大或者1 l 头身等等。看 着同学们按部就班地开始起稿动笔直至习作完成,人生中第一次感到 悲凉,打从心底。那时候是抵死也不认的,但现在我能向自己坦白: 我画不来学院素描那些精巧的明暗块面,画不来培训班式千人一面的 冷暖色彩,我画不来。神经再粗的人现在也该有羞愧了吧,而羞愧之 后只知道逃避。于是,渐渐地画室像班房,画笔像手铐脚镣,连提起 都觉得心惊。 但我能觉察到从优美的鼻梁、眉宇、颈项到嘴唇的那一条条婉转 灵动的曲线,我也能看得见那些或细密连绵或疏朗俊逸的根根衣褶, 并把它们描绘的有时甚至比国画系的学长们更美好,恍惚间又觉得自 己也许并不是一无是处,也许我也能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画来。 在大四准备毕业创作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究竟用什么样的形 式才能够更好的表现我所要传达的讯息,通过两年系统的中国画的学 习我发现工笔画这一形式与卡通的表现方式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经 过大量的草稿和实验阶段之后最终确定了基本的形式。在决定从事中 圈1 - 98 0 后艺术家在“果本时代”展览上毗卡通形 式出理的作品 国画创作技法与研究这一 方向之后,一直在思考什 么样的形式能更直接的表 述自己内心,从最初的到 最终的确立既偶然却又显 得水到渠成。在这期间也 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疑 惑,但是各位专业老师给 硕士学位论文 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让我受益至今。那时候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对当 前艺术界的许多事物甚至一无所知,殊不知九十年代卡通的风潮早己 吹到了匦坛,我还在为国画到底能不能表现这一形式而苦恼。通过大 量资料的搜集我知道了“卡通一代”的艺术家们是通过艺术创作以各 自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存的态度去揭示、展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社 会现象,而在他们之后又涌现了更加年轻的“新卡通”( 见图卜9 ) 们,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们与我年纪相仿,看着他们自如的运用各自熟 悉的载体去挥洒表现所感所知,这让我像找n t 组织一般亲切温暖。 我也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自得其乐的去歌颂各自所拥有的或正在尽情 享受的自我生活方式。毕业刨作的经历让我难忘,而在这期间我所收 获的也令我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走的更加稳健、坚定。 如果说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创作( 图卜1 0 、卜1 1 ) 是一个初具 雏形的起点的话,那么整个研究生阶段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自我绘画语 田卜1 0 个人创作线稿局部一图卜1 1个人创作线稿局部二 言的挖掘开发和完善的阶段,也是一种延伸。我想在以后的很长一段 时间之内我都会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下去,毕竟未知的和值得人们 研究的地方还太多太多。 平面的深度一中国工笔画与卡通的平面性比较及个人创作体验 第二章平面的深度 2 1 中国工笔画和卡通的平面性特征 2 1 1 中国画的平面性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中国画具有平面性的特征,这一提法是相较 于西方绘画的立体形象而言的。在传统的西方绘画里更注重刻画对象 的体积感,并从结构、明暗和光线变化等各个角度出发,利用科学的 方法分析对象的骨骼肌肉,研究色彩和光影的变化以及透视原理。从 而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中国画则重视“以形写神”、对意象的 表达和绘画的装饰性。我们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西洋表现立体感的绘 画应该是在明万历九年( 1 5 8 1 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广 州,再下南京,又几经周折来到北京以后,于万历二十八年( 1 6 0 0 年) 利玛窦给万历皇帝献上了天主像和天主母像。利玛窦向中国皇帝献天 主像的目的是在于传教,而并不是推广绘画艺术,但是却可以使中国 一部分画家文人见到了欧洲的绘画。 后来明代很多画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欧洲油画影响,他们中应 当首推“波臣派 ,以曾鲸为代表人物和其中的其他一些画家。从曾 鲸现存的作品来看,以他在人物面部刻画上和在结构方面的把握,用 西方绘画的标准来说算是比古人和同代人要准确,而且立体感也增强 多了。“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与阴阳远近不差锚黍。所画人物、 屋树皆有日影。其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阔而狭,以三角量 之,画宫室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 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中国画注重写神,西画重在 写形。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绘画材料的不同,技法、作风、思想意 硕士学位论文 识上种种不同,形式内容也作出两样的表现。中国画常常在表现形象 中,重主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