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论文)基于风水理念的小城镇风貌设计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摘要 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加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小城镇风貌不断转换、雷 同,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人们已无法对缺乏个性的整个小城镇乃至小城镇之间的 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导致“千镇一面的现象突出。如果再任由盲目的无差别的 掠夺性开发,小城镇的风貌特色将会被不断破坏,令人神往的小城镇特色空间将不断 消失,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将无法延续。因此,我们急切地需要对小城镇风貌设计进 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历代传统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都存 在风水规范,广阔的聚落和各式的民居,也都存在风水的约定俗成,风水曾经在中 国传统城镇、村落中创造出优美的风貌和适合居住的环境。在当代,在我们力求创 造出美好的小城镇风貌的时候,重新审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对我们 将大有裨益。 本文在研究我国传统风水学的基本流派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八大风 水学的精华理念。再对小城镇风貌设计的要素、原则、类型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实 例说明风水在我国古村落风貌中的体现及运用。最后,将风水理念结合现代设计的 科学方法和我国小城镇的实际情况,归纳出整体性、延续性、意象性、引导性四大 可行的小城镇风貌设计的方法。以期通过风貌设计完善城镇风貌网络体系,体现鲜 明的场所和强烈的特征感,从而更好地提高环境的空间品质与文化品位,实现有效 的保护、更新与开发、创造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的小城镇风貌,引导其走上可持 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风水理念小城镇风貌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i 页 a b s t r a c t t h ea p p e a 瑚c eo fs m a l lt o w ni sb e i i l g6 h 锄g o 正i d 酬c a lc 0 删删y 锄dt e 球i st 0 u n 砒l i r i l i t ) ro nm es t y l ew i mm e 删e f a t e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m es m a nt o w n 趾dt l l e 泖i d i i l l e l a :t i o no f 也ep o 叫a 6 0 ni i lo u rc c u n t r y ,w k c hc 撇”o n ea p p 瑚i r 2 m c eo f 也0 u s a n d s t o w 啮”p h 饥o m e n o n0 l i t s 胁d i n g i fl 朗诵n gm eb l i n d 觚d 协d i s t i i l c d v ep r e d a t 0 巧 d e v e l o p i n 饥tk e e po 玛l ec _ h a 豫c t e r i s t i c 锄d 仕l ea p p e 乏呦c eo fn l e 锄a 1 1t o w n 、蕊ub e d e 咖y e dc 0 璐t a l m y ,吐l ec h a 姗e dc h a 础耐s t i cs p a c eo fs i i l a l lt o w - i ld i s a p p e a rc o i l s _ t a i l 廿y 锄dm ec :h a l 铆蜥s t i cc l l l t u r eo ft l l e 懿n a l lt o w n 、加l lb eu n a b l e 由oe x t e n d s o ,w er l e e dt o 如r m e ri n v e s t i g a t e l ep l a n 锄d a p p e a 珊m c eo fs m a l lt o w n 昀g e d yd 耐n gm ep r o c e ! s so f m ei i l v c s t i g a t e ,n l en o r i t lo fg e o m a 以co m e 玛t l l ec o i l l m l l l l i t ) ro fr 0 0 力血e s sa n dc o n 硎v e , 州o u st y p 鼯o fl o c a l s t y l ed w e l l i i l gh o l l s e sl 擒:v eb c c mf o u i l d 丘o mm e 伽i t i o n a lu 而锄 p l a l l 锄da 删搬知r a ld e s i 印i i l 龇c o 懿s i v e 蛳t i 铬o f0 1 i i l aw 1 1 i c he 对s t e db ym e s t i p u l 撕o n 觚dp r a 甜c eo fm eg e o m a l l t i co m e i lt h em 。0 巧o fg e o m a l l 畦co m 肌h 嬲 a t e dm eb e 删觚访删s 觚d 朗v 的m e n ts u i 讪l e 衙h v 吨i l l 仃a d i t i o n a lc i 廿e s 锄d t 0 w n s ,v i l l a g eo fc = 1 1 i n ao n c e c c n t 既耻) r a w h e i lw em a d ee v e 拶e 肋r tt 0 锄锄e b 翩埘i 觚印p 翩r a m c eo fs m a l lt o w 玛i ti so fg r e a ta d v 锄t a g e 衙u st 0s c r u 痂【l i z ea 粤r l i l l 廿l e v d l w l b l el e g a c 秒l e rb yo u r 缸i a 舭 t t l i s 枷c l e e x p l a i r 塔廿l e 唧b o d i m 饥ta n dc x e m o no fg e o m a 而c0 i n 髓近m e a p p e a m c eo f 锄c i e m 啊1 l a g ei no u rc o 蛐仃yb yi n s 切n c e s b a s e s 册i m 岱t i g a 血gn l eb a s i c g m r e 锄dm e 0 硎c a ls y s t e mo fg 咖锄d c o m e ni no u rc c m l l 咄如r d l e r 吼衄m a r i z c sm e s e v 锄e ) 【c e l l e n t 饮o t 耐c 舔o fg e o m a l l t i c 嘶吼删c hc 趾b eu s e df o rr e 胁l c ei n t om e p l 眦o f a p p e a 例1 1 c eo f m e 锄a 1 1t o w 玛锄d 锄m su pm e 删q u eo f m ep l a i lo f m e a p p e a m c eo f m e s n l a l lt 0 、) i ,i l 删c hi sh o l i s t i c 锄d 础u 。d 锄d 椭硒s t 觚d l e a d m g b y n e 乎蛐g 廿1 es c i 朗廿f i ct ec _ h 1 1 i q u eo f m o d e n l i s d cd e s i g n 锄dm e 角c t u a lc o n d i t i o no f l e s m a l lt o w no f o u rc o u n 略e x p e c t i i 唱t 0c o m 砌加m a t em e s 骖舡= l i lo f t l l ea p p 既嘞c eo f m e t o w n 锄dc i t ) ,b y l ep l a no f a p p e 猢c e ,r e n e c t l ed i s t i i l c tp l a c 销a 1 1 ds 缸o n g c h a r a c = t c 丽s 6 cs e i l s e s ,i i i l p v et l l es p a c e q l l a l i t ) ro fm ee l :m 肌t 锄dc u l t u r a l 罂a d e b 眦盯,e 氐e 嘶v e l y 删i z et 0 肿) 蛾毛u p 伊a d ea i l dd e v e l o p ,c 删e 1 e 印p r 髓c eo f 锄a n t o w nm 咄g i l 乏删b e a 咐锄d 枷丘c i a lb u 坝l e a di tt 0b eo n l ew a yt o 叫随a i l l i i 坞 舐r e l o p m 锈l t k e yw d r d s :t h ee x o t e r i c ao fg e o m 枷co m e n :s l n a l lt o w n ;t h ep l 趾o fa p p e a r 习m c c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南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日期:娜哞l s 关于论文使用和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该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该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看巍矽 导师签名: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 页 1绪论 1 1相关概念界定 1 1 1风水 风水又称堪舆,是我国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风水是一门综合了地球物理 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 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的自然科学。风水在我国古代被称为某种数术, 虽其中有不少的迷信色彩,但也充满了探索、解释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及人与 环境之关系的科学成分,且特别注重实践。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 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1 。它是中华民族在神州大地上经过五千多年的生 产生活斗争实践所累积的宝贵的文化结晶。 1 1 2 风水理念 山环水抱、“天人合一 的环境是一种理想的风水宝地。这种理想的风水 模式是一个标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在现实中也有变化,各地情况 不尽相同,或平原、或高原、或山地、或水乡,实际地形往往与这个标准有差 异。人们在风水观念的指导下,对非理想环境进行了修补和改善,使人们在心 理上、视觉上达到“理想境界 。于是就出现了人工山、河、湖、井、池、桥、 塔、楼、庙、牌楼等人工风水风貌,这些人工风貌与自然山水共同构起了人类 居地整体风水风貌,体现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这种整体风水风 貌是人们文化观念的物化,凝结了深厚的文化信息,是不能再生的。保护整体 风水风貌不仅是保护现存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保存了历史文化信息。从客 观上看,我们的祖先在风水理念指导下营建的城市、宫室、园林、陵墓等,曾 经是那样的光彩夺目,独树一帜。本文所指的风水理念就是指风水中优秀的、 精华的指导思想及理论。 1 1 3小城镇 “小城镇”通常是指由部分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员聚居而形成一定服务功能 的社区,是其辐射所及之农村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心 。 从内涵上讲,小城镇有两层含义:一是小城镇属于城镇之列,具有城镇的 一系列特征: ( 1 ) 社会要素的集中性,即人口、资本、生产资料、建筑设施、社会需 求、社会活动等要素集中在小城镇有限的地域内。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 页 ( 2 ) 社会结构的非农性,即生产力结构、行业结构、就业结构等都以非 农性为主。 ( 3 ) 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即具有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 运输中心、信息传递中心、社会服务中心等多种社会功能。 二是小城镇是城镇体系中最低层次,数量最大的群体。小城镇具有如下显 著特征: ( 1 ) 人口少,规模小。小城镇人口一般在2 千到2 0 万之间。 ( 2 ) 地方性强。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各地矿藏、资源、地理、人 文等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具有很强的地方性。 ( 3 ) 周围是农村。小城镇周围通常被乡村田野和自然山水所包围,城镇 和乡村自然风貌连为一体,相互交融。小城镇的居民与周围农民之间有着割舍 不断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小城镇就是周围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4 ) 较低消费水平。小城镇在物质生活方面较大城市简单,数量也较少, 费用较低1 。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实际操作中不必拘泥于行政 建制的差异。因此可按研究问题的地域的不同进行选用,关键是要把握小城镇 的实质,即小城镇是一个由乡村地区逐步向城市地区转化过程中的阶段,呈现 出初步的城市化地域风貌。但同乡村相比,小城镇是一种发展和进化了的高级 形态,是一种以非农业产业入口和非农业产业活动为主体组成的社区,在地域、 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既同乡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又同乡村有着明 显的区别。同城市相比,小城镇又明显地保留着更多的“乡村性 ,其经济的 集聚程度、结构的现代化程度、集聚所导致的效应均不如城市明显,但从一般 意义上说其自然生态风貌优于城市。 结合上述分析,确定本文将小城镇的研究范围确定为一一小城镇主要是指 人口在2 0 万以下的县城和建制镇,专指镇区范围。 1 1 4风貌 风貌是是民俗民风、文化传统与地形地貌、地理特征的融合,是依托城镇 物质形态而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是自然和人文风貌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结 合,是地域文化在人居环境上的展现。 小城镇风貌的概念侧重于主体对小城镇意义整体感受与体验。而小城镇景 观则是审美主体对于小城镇具体审美对象的审美知觉。“风 是对小城镇社会 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概括,“貌 则是对小城镇总体物质环境硬件特征综合的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 页 把握。“景观 既反映出城镇实体的景物形态,又涵括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兴( 观 感) 。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文认为:小城镇“风貌 比小城镇“景观”更偏重于 总体感受,小城镇“景观比小城镇“风貌 具有更为明确的审美意识。我们 谈“风貌 ,一般重在描述小城镇整体区别于其它小城镇的“自明性 ,而“景 观 则显然关注对具体物质空间的审美评价。由于这种审美意识的明确性与空 间对象的具体性,小城镇景观也是城市中首先产生艺术美的部分。 因此,小城镇风貌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广义的小城镇风貌包罗万象, 几乎涉及城镇领域内的所有范畴,它的建构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大系 统工程。 1 1 5风貌设计 风貌设计是涉及空间构成、土地利用、景观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脉以 及社区生活模式的多维空间设计,是培育小城镇特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小城镇 风貌设计是小城镇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城镇规划设计的补充与深 化,是建筑设计的指导和依据。对自然环境独特,人文资源丰富的小城镇及其 重要地段,应单独编制风貌设计。 1 2 选题的动因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小城镇建 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加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小城镇风貌不 断转换、雷同,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人们已无法对缺乏个性的整个小城镇乃 至小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导致“千镇一面”的现象突出。如果再 任由盲目的无差别的掠夺性开发,小城镇的风貌特色将会被不断破坏,令人神 往的小城镇特色空间将不断消失,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将无法延续。目前法定的 城乡规划工作程序中,较多注重小城镇的土地使用性质、布局结构、开发强度 等物质功能性的控制,对于小城镇风貌特色塑造问题虽有所涉及,但缺乏系统 的研究和有效的规划控制引导。城镇建设进程中风貌特色缺失,景观雷同现象 突出。在新世纪小城镇建设中,小城镇形象的美化和小城镇文化的延续显得尤 为重要1 。 小城镇风貌设计是小城镇建设的延续与深化,是高水平的小城镇建设管理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 页 与高质量小城镇发展的必要前提与保障,对小城镇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现代 化的文明小城镇,除了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等硬件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软 件,以表现出鲜明、独特、优良的城镇风貌,展现出区别于其他城镇特有的魅 力和光彩。因此,我们急切地需要对小城镇风貌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 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历代传统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都存在风水规范,广阔 的聚落和各式的民居,也都存在风水的约定俗成,风水曾经在中国传统城镇、 村落中创造出优美的景观和适合居住的环境。在当代,在我们力求创造出美好 的小城镇风貌的时候,重新审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对我们将大 有裨益。 1 3 研究的国内外水平 1 3 1 风水研究的国内外动态、水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风水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基本上是禁区,在台湾、香 港、新加坡等地区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以前风水学的继承,很少有创新和在当代 规划及建筑上的应用。国内规划建筑界真正开始研究风水始于改革开放以后, 初期因为比较敏感,著作不多;九十年代以后,著作的数量和深度都有较大的 进步。然而研究时间毕竟有限,人们对风水的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还基 本没有达到将风水应用到当代规划设计的深度,更不用说由风水推导出一套可 以应用于当代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手法。值得欣慰的是,近来,国内学术界许多 敏感的学者也开始对这种长期被斥为“封建迷信 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文 化现象进行了反思,开始对传统风水进行深入研究。如由王其亨主编的风水 理论研究中就汇集了有关风水研究及评介的论文2 3 篇,广泛涉及了风水渊 源沿革,流派宗旨,哲学、美学和科学内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较早的还 有由程建军、孔尚朴编著的,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风水与建筑,还 有由亢亮、亢羽编著的风水与建筑、风水与城市及何晓昕的风水探源 等等。 倒是一些国外学者以局外人的身份,先中国人一步,在1 9 世纪就开始了 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对风水加以研究。1 8 8 3 年出版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伊特尔 ( e 啪e s tj e v i t e l ) 的著作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就是这时期一部 系统分析中国传统风水理,并把它介绍给西方读者的典型著作。时隔一个世纪 不到,被伊特尔审判为随着科学发展注定要消亡的中国古老的风水,非但没有 为现代科学所湮没,而恰恰是在国外,再次兴起了风水研究热,他们批判地研 究,并予以很高评价。不少国外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洋洋洒洒地论说风水,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 页 溢美之辞,屡见不鲜:“在风水下所展开的中国风景,在曾经存在的任何美妙 风景中,可能是构造最为精美的。”“( 风水) 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中 国的田园,庐舍,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可籍此得到说明。 日本的郭中瑞 先生说:“中国风水实际是融合了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 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3 。美国当代城市规划权威凯文林奇也说“风水理 论是一门前途无量的学问 。可见,风水学是具有其科学内涵和现实价值的。 1 3 2 小城镇风貌设计研究的国内外动态、水平 小城镇风貌设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环境、生态 的日趋重视,在一些经济发达小城镇的带动下,广泛开展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 治、小城镇形象建设、小城镇美化工程,拓路、添绿、治水、建广场,在中国 大地掀起的小城镇美化运动方兴未艾 。 目前,国内开展的小城镇风貌设计有以下几种方式: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 的专项设计,如深圳总体规划中包括“特区城镇设计引导专项设计;也有将 其作为独立的专项设计项目;有的小城镇建立了相应的科研课题,对小城镇风 貌特色进行研究和控制。 国外开展风貌研究比我国较早。远在1 2 世纪,意大利、瑞士的一些城镇 为整顿无控制的城镇市容,设立了“都市美化委员会 机构。西方国家大规模 开展城镇美化运动起始于1 9 世纪末,特别是二战以后,随着战后恢复建设、 城镇更新,许多城镇的环境和面貌有了新的改观,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城镇 风貌设计,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方面,更趋于成熟,开展了各个层次的城镇风貌 设计实践。有从城镇宏观层面上开展的小镇风貌设计。美国旧金山都市规划局 的城镇设计小组在1 9 6 7 1 9 7 0 年完成了旧金山市整体城镇设计,它是全美的 第一个城镇设计,作为各地区的指导纲要。也有从中观层面进行的城镇风貌设 计,如西雅图市避开高架设施干扰,贯穿较大范围的城镇带状公园,以其大手 笔的气魄创造了一个闹市中的步行者的天堂。更多的则是微观层面上的城镇风 貌设计实践,如城镇中心区、公园、商业步行街或某些建筑群的综合环境设计 扫蟹 4 口o 1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传统风水扎根于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诞生之初的目的就是为 了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不论是从人民接受的程度或者实践使用的可 操作性,还是整个理论体系的针对性的角度来分析,风水学都是具有很高价值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 页 的。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具有相当务实精神的民族。风水学本着从我国的现 实国情( 包括地理气候等等的物质国情,也包括了人文和哲学等等精神层面的 国情) 出发,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所以是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而对小城 镇风貌设计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恢复小城镇旧面貌、摒弃城市的现代化设施和文 明的城市生活、不在于鼓动人们的怀旧情结,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发掘和继承 发扬小城镇( 旧区) 的风貌特色,改善城镇设施,改善旧城区城市居民生活面貌; 分析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指导小城镇新区的风貌建设。本课题就着 重强调进行基于风水理念的小城镇风貌设计的研究,基于本土文化来进行本土 设计,尊重自然,融人工于自然,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风貌独 特、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从而赋予小城镇风貌设计更深层次的内涵。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 页 2 中国传统风水概述 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村寨乃至城镇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 理论。中国古代建筑、城镇建设成就瞩目,但其建筑美学、规划设计等思想缺 乏深层次理论,不成系统。恰恰是风水的术学中记载了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 和方法,为中国建筑及城市建设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古 时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 风学的基本取向,特别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 ,即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主张“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功。也就是说,人要以 自然为本,人类只有选择了适合自的自然环境,才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风水不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整 体,且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协调。这种整体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 心,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 2 1我国风水流派及内容 风水究其大成者有形法、理法、日法与符镇四大流派,其中有物质的、精 神的、文化的、意识的,把显形因素与隐形因素纠葛在一起。唐宋以来,风水 术大致可分为两派,即形派和理派。其中形派讲形势、形法、峦体,曾经主要 活动在江西,故又称赣派,唐杨、箔松被认为是其宗师:理派强调方位和“生 克 时运,重视风水“巫术 拆成,理派创始人是陈传、王仍,开始活动于福 建,故又称其为闽派1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形派和理派。 2 1 1形派 形派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 为主要内容,因而懂得传统地 理,并加以现代化,进行相应的现代地学分析,便很容易得其要领 。 2 1 1 1 觅龙 觅龙是寻求山脉的延伸趋势,山脉排列起伏如龙脉,从太祖山、祖山、少 祖山、父母山延伸到龙脉生气凝聚之处,山前台地可为阴宅穴位,封闭或半封 闭的面积不大的明堂适于建庙观,而封闭或半封闭的面积更大的明堂适于营建 村镇,甚至城镇等1 。怎样分析中国的龙脉形势,中国龙脉走势传统以纬向 龙脉分析为主,发端于葱岭( 帕米尔高原) 分五支向东延伸,即“葱岭五出说 。 从现代地学来看,还存在着经向龙脉,包括南北走向的正经向,以及新华夏走 向( 北北东向) 、华夏走向( 东北西南向) 等。经纬向龙脉交汇处的“结点 作为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 页 “祖山”形势特佳,像东西向的燕山与南北向的太行山交汇形成东北西南向的 军都山和西山,即为北京祖山结点。泰山作为中国纬向龙脉弱二支( 自北而南 数) 和中支东延隔望中分的最高“浮点”,成为东部重要的,特别是山东的“祖 龙”。与此同时,从经向龙脉来看,东部经向龙脉分为东西两支,同发端于大 兴安岭,东支经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至渤海海峡潜伏,在山东半岛出露 于是鲁中拱脊形成泰山大大加强了泰山的“祖龙”位置。( 如图2 一1 ) 总之,觅龙可以上述中国龙脉背景分析为基础。配以当地卫星照片和地势 地形图一起解读,注意山脉延伸方向、山脉交汇处的结点、潜龙“浮点”等即 可“察形觅龙”。 2112 察砂 察砂是指在尼脉背景分析基础上,寻求“安定”的阳宅和阴宅指峦头起 伏形势,风水术士以沙堆拨山形加以说明,有如军事沙盘,今人称立体地盘也 为沙盘,察砂强调寻求一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神兽结构, x 称四神砂结构,即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小、中、大“盆地”。四神砂结构可 以是重的也可以是- 重的。中间部分称为明堂,朱雀方向近为案山,远为 朝山,案山更多要求有孤丘作为照壁,朝山既可为真山,也可为按象数法类推 的平野或河湖海面等( 如图2 2 ) ,前者即为封闭结构,后者即为半封闭结构。 如前所述,阴宅穴位,庙观、村镇、城镇在四神砂结构中有不同的要求,这种 f i g2 图2 一l我国的山脉走向和分布 t h etr e n da n dd ls t r i b u t l ft h e n t sino u r c t f v 图片来源:地理园教学资源网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 页 封闭和半封闭结构常强调向阳背风,其中分线,即风水分金线,或称风水 轴线,这时与气候轴线一致,可促进生活更为安定,而封闭和半封闭环境从防 御角度来看相对有利,也有利于隐定1 。 图2 2最佳的风水宝地1 f i g 2 2 t h em o s tv a l u a b i es p a c eo fg e o m a n t j co m e n 2 1 1 3观水 观水包括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观察,看其对阴宅与阳宅的“利害 关系。 风水术强调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反映四神砂结构作为藏风 之地,若缺水则不宜于阳宅生活,不宜于阴宅的地气流动河流地貌学与水文学 对于判定地表水对明堂和穴位关系很有意义,水文地质学可以判别地下水的流 动性和品质。风水术士缺乏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他们要搞清风水结构的水文 情况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强调潜水( 地表地下水) 的流动性,强调流速大的活水 的意义,活水更替快,更多为淡水,停滞水多为含盐度高,水质恶化,不适于 饮用,并对棺木有腐蚀性。停滞的接近地表的潜水可导致发生土壤盐碱化 。 如前所述,过去强调水是生活的必须资源,并且需要是活水。现在,风水 也意示铁路和公路是带来生财之道的活龙,相当于活水。活水引导生活和生产: 交通活龙引导财源。 2 1 1 4 点穴 形法的目的是定点,对阴宅来说是点穴,对阳宅来说则是选址( 如图2 3 ) ,科学在这方面强调景观生态意义,风水术则强调福荫意义,寻求这两方面 的统一是相当困难的,但在土地和物业开发方面,寻求这种统一却是最有实践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 页 意义的研究方向。 i 阴抱一 膏山面河 图2 3选穴选址n 1 f i g 2 3p o i n ts e l e c t i o na n ds i t es e i e c t i o n 纷 尼 v 2 1 1 5 定向 定向即选择朝向。一般指与建筑基础垂直相对的方向,方向是按照八卦, 五行学说判定凶吉,与三元法结合。它具有矢量性,同一物体随着参照物的不 同其方位也有所不同在风水术士进行选址,或对建筑物进行定向分析时,就 是对穴场进行一些逻辑性的、适用性的分析和评价。看其周围的环境是否能够 满足“聚气 的要求,即整个穴场是否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 2 1 2理派 风水的理派强调方位和“生克 时运,重视风水“巫术 拆成,理法和日 法是其要领。理派创始人是陈传、王仍,开始活动于福建,称之为闽派。理法 之关键是定向,四神砂的风水分金线是一种固定的峦头定向,基于“天人感应 的理法定向是一种福荫观念的深化,强调将人的命相同宅的卦象或时空构成结 合考虑。日法的关键是定时,除了风水择吉外,还有风水福荫的时运流行周期 预测等等1 。其中为大众所熟知的具体内容就是阴阳、五行、气场与八卦。 2 1 2 1 阴阳 阴阳学说将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认为一切事物的形成发展与 变化,全在于阴阳两气的运动与转换。阴阳概念,最早时来自阳光的向背,物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页 体向阳的一面叫阳,背阳的一面叫阴,继而不断引申,进一步广泛解释自然界 的所有现象。阴阳概念成为阴阳学说是周朝以后,特别是易经对阴阳进行 了全面概括,成为系统、完整的阴阳学说。 这可以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它,比如说,正负两力相互作用创造了以 电的形式存在的能量。阴和阳就代表了这两种运动不息的力量,它们都试图占 据主导位置。其中任何一种力占据主导地位都会产生不平衡,所以当一种力过 强时,它的力量就会衰减,而另一种力开始趋于强大。比如,静水为阴,洪流 为阳。假设一条缓缓流淌性质为阴的河流,当它撞击岩石又回落下来时,就成 为了急流,此时它的速度提高了,性质转变成了阳性:当它流入湖中时,它的 速度又减缓了,就又成了阴性。阴阳是相对的,但是又是两个互相储存的概念, 正如没有冷我们又如何解释热呢。当阴阳达到极点时便会互相转化:严寒可以 使人生病发热,酷暑也会使人中暑打颤,转化它们可使两者之间达到平衡0 1 。 2 1 2 2五行 到商代的时候,五行的观念形成了。最早提出五行的典籍是尚书洪范, “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 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爱稼墙,润下作感,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 稼墙作甘。这是原始的唯物论,力图用五种不同的物质( 金、木、水、火、土) 来概括世间万物的本原,用它们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衍生。五行相生 相克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如图2 4 ) 在风水中,五行不仅代表东、 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后来还被引申代表五色、五音。 到了汉代,盛行五音相宅法。这是一种建立在古代音韵学和五行生克理论 基础上的相宅方法。将宅主人姓氏的读音按宫、商、角、微、羽分为五类,其 五音的具体分法是:若其姓的发音在舌为微姓,发音在齿为商姓,发音在牙为 角姓,发音在喉为宫姓,发音在唇为羽姓。五音与五行的对应是:商,金也( 西 方) ;微,火也( 南方) ;角,木也( 东方) ;宫,土也( 中间) ;羽,水也( 北方) 。比如说, 属微姓的人的住宅之门不能朝北开,因为微姓属火,而北方属水,水克火;属 商姓的人的住宅门不宜朝南开,因为商姓属金,南方一属火,火克金,但商姓 门可东开、北开,因为木、水均不克金,这一做法在后世甚至发展成商人的住 宅都不南向开门,这一点在徽州古村落中有集中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和人的命相相关的一套理论: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四柱排命等等。这些具体做法是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2 页 五行生克观念的一种衍生,但己经背离了五行学说的初衷,其中掺杂了很多迷 信色彩和一些玄异唬弄人的东西。 嬲缓缈纩” 貔;施氛,磊缘施“一,菇彩彩磊二? m 弘,黑方,渺,糟麓 图2 4 五行生克图1 f i g 2 4 t h ed e r i v a t i v ea n dc o n t i n e n c eo ft h ef i v ee i e m e n t s 2 2 2 3 气 气论思想首先与阴阳结合,后来在阴阳二气的基础上发展出“生气 论。 “气 的概念在中国由来己久,最先有文献提及始于西周,最初可能来源于人 们在农业生产中的朦胧总结,后成为古代中国科学和哲学的重要观念。气与养 生术结合,产生了气功;气与医道结合,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中医;风水也可以说 是气与择地建造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哲学把物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形 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另一部分是“气 ,看不见,摸不着,认为“聚则成形, 散则化气 ,这与现代物理学证明的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 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实 体和感官不能察觉的“磁场 ) 有相通之处。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风水中的 “气 可能与现代物理学中的“场 相类似n2 1 。 这正是风水研究中可以大力借鉴运用于实践中的部分,它对我们的现代设 计学领域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有研究开发价值的。 2 2 2 4 八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起源,称中国文化为“河洛文化 。据说远 古的伏羲时代,有一神奇的龙马背负一张神奇的图出现在孟水水面上,象征吉 庆,称之为“河图。在大禹治水的年代,有一神龟背负着另一张神奇的图浮 出洛水,后世称为“洛书 。由“河图推演出的八卦称“先天伏羲八卦 ,由 “洛书 推出了八卦顺序及六十四卦,称“后天文王八卦。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13 页 2 2 风水学中的八大理念 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 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也是“通过对 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 与繁荣的艺术n 1 。”正是基于这一追求,在风水及其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也通过理论思维,吸收融汇了古今中外各门科学、哲 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等方面的众多智惫,最终形成了内涵丰 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的体系。概括起来,有八大理念可以运用于实 践之中。 2 2 1注重整体理念 风水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 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 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 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 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 若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整体理念是风水学的总理念,其它理念都从 属于整体理念,以整体理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风水学的基本点。 2 2 2 尊重客观环境理念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地域 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 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 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 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楼下空着或养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 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 而迁徒。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 具体条件而创立的,从而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风貌特色。 2 2 3 选址分析理念 每一个建筑、村镇乃至城镇建设的伊始都是从选址开始的,其中包含讲究 山水环境理念和讲究周边环境的形与势理念。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4 页 2 2 3 1 讲究山水环境理念 风水学中讲的依山傍水,即是讲究山水环境的理念。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 基本的理念之一。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朴素的山水观,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 的聚居史,人类的栖居总是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近便的水源是人类日常饮 水、清洗和觅食的保障,但常常泛滥的洪水也给人类带来了威胁,而山则可以 在洪水来临时为人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其间生存的动植物可以成为人们的食 物,树枝、洞穴可为人类遮风挡雨,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四川省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腹心,沱江中游,幅员面积1 7 2 5 方公里,全 境属浅丘陵地带。资中占城位于沱江北岸,背靠盘峰山、重龙山、一龙山,整 个城镇依山傍水,为群山簇拥,城市用地顺应山水格局,呈东西向沿江发展, 如一艘大船浮于沱江之上,故民间有“大赐资中一船城”之说。 2 2 3 2 讲究周边环境的形与势理念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 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 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 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类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 像臣僚簇拥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趣屈之情。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 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 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 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道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 机能状态所决定的。 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镇,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 厂,都应当先考察山川大环境观形察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先后顾之忧, 而后富乃大。 2 2 4 场地分析理念 场地分析大致分为地址检验、水质分析、“气 影响分析、环境感觉分析、 小气候分析等五个方面。 2 2 4 1 地质检验理念 风水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 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地质对人体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 页 第一、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铂、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 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第二、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 湿腐败这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宣建宅。 第三、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 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 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第四是有害波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 米以下 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 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 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 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 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的土质、水质,俯身贴 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2 2 4 2 水质分析理念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 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 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 的放射性元素。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 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含有大量的氰化酸、 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 泉水点1 5 9 0 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 6 5 处。广 西风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泉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 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一眼一平方米的味泉,泉水有像鲜啤酒那种酸苦清甘 的味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硫等矿物质, 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 境,这种理念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2 2 4 3 “气 影响分析理念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使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6 页 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 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 怎样辨别生气呢? 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 水。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赓希雍在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辨识 生气,“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抽留,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 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测,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 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凋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 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1 。 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 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乘生气。只有得到生 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 2 2 4 4 环境感觉分析理念 环境感觉分析是指视觉、听觉、嗅觉的分析。这些在风水中也是很有讲究 的,这里以视觉为例:蓝色性属水,绿色性属木,五行中水生木,属吉。通俗 的来说蓝色与绿色搭配让人感觉和谐宁静,在色彩搭配上属于相近色系搭配。 红色性属火,五行中水克火,属凶。换言之,红色与蓝色搭配让人感觉恐慌、 不安稳,在色彩搭配上属于对比色系搭配。 2 2 5 讲究朝向理念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 北纬2 3 度2 6 ) 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从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 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房比北房的温度高1 2 度;二是参 与人体维生素d 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预防拘搂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 杀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为季风 型气候。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 定。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云:“平阳原不畏风, 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 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宿州市立医院招聘编外人员4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HLX26-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江苏盐城工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13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激光扫瞄显微镜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长城钻探工程公司春季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房产买卖协议表
- 广州课件配音服务平台
- 2025年吡咯并吡咯二酮类项目建议书
- 2025湖北武汉市通城县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美妆行业全球市场健康美肤潮流趋势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幼儿园中班科学语言《望着月亮吃大饼》课件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颞下颌关节肿瘤
- 素质的课件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学生奶采购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标)
- 抗生素耐药性对策与新策略-全面剖析
-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第4版)》思政素材-第4章 混凝土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