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RD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RD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RD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RD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高技术产业RD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高技术产业是依靠高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进行高技术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产 业部门。自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高技术产业凭借其耗能低,附加值高,以及 高投入,高回报,高渗透性等特点,对世界的经济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空前的 影响。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将高技术产业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高技术产 业发展及其重要的环节- - - r & d ( 研究与开发) 水平的高低,不仅是高技术企业 获利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高技术产 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在现实中存 在的一些技术、资金、人才、公共支持等要素投入和效率的问题,而国内外学 术界中仅针对高技术产业r & d 所面临问题的专项研究相对甚少。因此本文认为 可以针对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 & d 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从而能为我 国高技术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和比较结合法说明了高 技术产业r & d 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的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系统梳理了有关r & d 相关理论,界定了高技术产业的范围和特征。 阐述了r & d 活动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从而明确了强调重视高技术产业r & d 发展 的意义;首次将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的相关投入进行国际比较,得出我国高技 术产业r & d 经费投入不足、r & d 强度偏低、人员投入相对量少等结论。在文章 最后一部分,本文结合政府、企业两者的特点,从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提出 一些相关的对策将以,来突破高技术产业r & d 的瓶颈问题,从而提高高技术产 业整体水平。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r & d 强度,r & d 国际比较;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w h i c hr e l y i n go nh i g h t e c hr & d ( r e s e a r c h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p r o v i d e s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h i g h t e c hp r o d u c t sa n ds e r v i c e s s i n c et h e t h j r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r e v o l u t i o n ,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h a v eh a da n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 i m p a c tt ot h ew o r l de c o n o m ya n dp o l i t i c sb yi t sl o w - e n e r g y 、h i g h - v a l u e - a d d e d 、 h i g h - i n p u t 、h i g h - y i e l d i n ga n do t h e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h e n c e ,c o u n t r i e sa r o u n dt h e w o r l dp u tt h e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o nag r e a ti m 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 a sai m p o r t a n tl i n k s o ft l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 r & d i sn o to n l ya n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so fp r o f i tf o r e n t e r p r i s e s ,i nt h em e a n w h i l ei ti sa ni m p o r t a n ti n d i c a t o ro fe c o n o m i cs t r e n g t h 。 a f t e rm a n yy e a r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 t h o u g hc h i n a s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h a sa c h i e v e d r e m a r k a b l es u c c e s s ,w es t i l lc a ns e et h e r ea r ean u m b e ro fp r o b l e m s s u c ha s t e c h n i c a l ,f i n a n c i a l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p u b l i cs u p p o r t ,i n v e s t m e n te f f i c i e n c ya n ds o o n h o w e v e r ,t h e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s p e c i a lp r o b l e m so f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r & di s r e l a t i v e l yf e w t h e r e f o r e ,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i sa r t i c l ei st oa d d r e s so u rh i g h - t e c h i n d u s t r y sr & dp r o b l e m s ,t h e np r o p o s ep o l i c i e s ,w h i c hc a np r o v i d eh i g h - t e c h i n d u s t r ys u s t a i n a b l ea n ds t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t h i sa r t i c l e ,a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e o r e t i c a l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c h a r t a r eu s e dt oi l l u s t r a t e st h ed r a w b a c k so f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o nr & d t h ea u t h o ra l s o g i v et h ed e e p l ye x p l a i n so ft h ep r o b l e m s 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t h i sr e s e a r c ha s f o l l o w s :s y s t e m a t i cr & d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t h ep r e c i s ed e f i n i t i o na n dt h es c o p eo f 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sw e l l d e s c r i b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r & d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 ,i no r d e rt oe m p h a s i z e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r & d ;f o r t h ef i r s tt i m et oc o m p a r ec h i n a s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r & di n p u tl e v e lt ot h e i n t e m a t i o n a l ,g o tc o n c l u s i o n st h a to u rh i 曲一t e c hi n d u s t r yr & df u n di si n a d e q u a t e , r & d i n t e n s i t yi sr e l a t i v el o w e r , r & ds t a f fi ss h o r t a g e i nt h el a s tp a r to ft h i sa r t i c l e , w ec o m b i n e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g o v e r n m e n tw i t h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 s u p p l y i n gs o m e p o l i c i e s f r o ma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t h e o r yp o i n to fv i e w t h e s ep o l i c i e si n c l u d e e c o n o m i co n ea n dn o n e c o n o m i c ,t h ea u t h o rh o p e st h a tt h ep o l i c i e sc a nb r e a k i l a 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t h eh i g h - t e c hi n d u s t r yr & db o t t l e n e c k s ,s oa st oe n h a n c et h el e v e lo f 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a sa w h o l e k e yw o r d s :h i g h t e c hi n d u s t r y , r & di n t e n s i t y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m p a r i s o n i i i 独创性声明 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 原封不动引用他人已发表和正在研究而尚未发表的研究成果。与我一 同研究并对本研究做出贡献的同行及其研究成果,本人均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说明并表达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高砌年协月必e l n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云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云 南财经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 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白期:w 谢年z - j 日够e l 导师签名:甚洗 签字日期:如8 年亿月 乎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其 竞争的焦点己由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转向人才、技术、信息 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各国誉为“朝 阳工业 ,各国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并积极参与高技术产 业的竞争以激活本国经济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 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尤其是人类已进入知识 经济时代,高技术产业更是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研究与开发活动( r e s e a r c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缩写为r d ) 作为持续创新 的坚实物质基础,决定着创新能力的高低,而由企业创新引起的技术进步已经 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高技术产业是当代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 而r d 活动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加快高技术 产业的r & d 发展,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 根本途径。o e c d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成员国、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把政府 r & d 投入占g d p 的1 ,全社会r & d 投入占g d p 的3 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以实 现科技兴国的目的,以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上世纪8 0 年代 作为四小龙的韩国开始崛起,经济保持了1 0 以上的增速,而科技投入更超过 g d p 的增速,r & d g d p 从0 5 左右提高到2 8 ,竞争力迅速提高,r d 的快速 增长是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 兴工业化国家,均十分重视r & d 投入,重视科技研发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将其作为衡量本国国际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指标。 从2 0 世纪8 0 年代,西欧1 8 国为发展高技术制定了“尤里卡计划”,到美 国为夺取战略优势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以及英国的“连接计划等高技 术的所取得的成果,使得高技术的r & d 开始备受世界关注。2 0 0 7 年6 月财富 杂志公布了全球前5 0 0 强企业的名单,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高技术产业中的企业, 第一章绪论 如德国的西门子电子、美国麦克森公司、惠普公司,韩国三星电子及日本的日 立电器。这些跨国性公司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优势地位,不仅在于它们拥有雄 厚的资本、精湛的工艺设备、科学的组织管理和老到的营销手段,更重要的是 它们拥有雄厚和持续不断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r & d 能力。各国政府争先 恐后的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计划,并掀起了一股全 球r & d 的潮流。 国家发改委公布2 0 0 7 年公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中明确 指出,在“十一五 期间要重点发展、组织实施的八大产业和九大专项工程, 并提出到2 0 1 0 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 d p 的比重提高到1 0 左右的目标,对高 技术、信息产业的大力扶持措施将逐步得到落实。由此可见,在“十一五”以 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将以高技产业为主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技术产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不仅在规模上日益壮大,其产值占g d p 的 比重也不断增加,已初步具备了进行国际竞争的能力。但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无论从强度上,还是r & d 产出能力上,都不及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这使得 高技术产业的总体发展和壮大受到制约。因而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活动的研 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弗里曼早在他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中提到了“企业及其研究开发的作用”。 他在1 9 8 7 年研究日本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 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为辅线,经过几十年就使日本成为了工业大国。他概括 了日本创新系统的几个重要特色:第一,政府的重要干预作用,尤其是通产省 的重要作用;第二,企业研究开发的作用,尤其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创新; 第三,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作用;第四,独特的产业结构,尤其是企业集团的重 要作用w 。在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中,国家创新系统的功能是提高国家 f r e e m a n ,c 19 8 7t e c h n o l o g yp o l i c ya n de c o n o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l e s s o n sf r o mj a n p a n l o n d o n :p i n t e r 2 第一章绪论 竞争力,其构成可用图1 - 1 来表示。 政府政策 l 企业的r & 。 教育培训 ,j 、 产业结构 图卜1 弗里曼的国家创新系统构成图 弗里曼对于构成国家创新系统框架中的四个因素给予特别的关注:政府政 策的作用,企业及其r & d 的作用,教育和培训的作用以及产业结构的总用。弗 里曼更强调创新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调整其社会经济范式以适应技术经济范 式的要求和可能性的能力。 到上世纪9 0 年代起,作为技术创新源泉的r & d 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c o e h e l p m a n ( 1 9 9 5 ) 利用以色列和2 1 个o e c d 国家 1 9 7 1 1 9 9 0 年的数据,发现国内和国外的r & d 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 响。在进口比重大的国家,国外r & d 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更大;而在工业 化七国集团,国内r & d 活动比较重要。美国的乔治泰奇在研究与开发政策的 经济学中提出,一个不断成长的、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经济必须具有强大的 和多样化的r & d 能力;拉克和谢里曼的研究证明( 使用制造业1 9 1 家样本数据) 发现研究r & d 在格兰格因果关系意义上导致资本投资,在现代工业经济中商业 第一章绪论 r & d 是企业获取技术信息的最主要途径w 。w a k e l i n ( 2 0 0 1 ) 研究英国制造业 1 9 8 8 - 1 9 9 6 年间r & d 经费与产出的关系得到,每增长1 促进产出增加0 2 7 0 5 , r & d 投入对产出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 u e l l e c ( 2 0 0 4 ) 通过对1 6 个o e c d 成 员国的固定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了企业r & d 经费、公共部门r & d 经费和国外r & d 经费每增长1 分别带动生产率增长0 1 3 0 5 、0 1 7 0 5 和0 4 6 0 5 的结果。 t h o e a f n i s p m a e s ( 1 9 9 9 ) 对高技术产业中r & d 的公共财政投入的溢出效应进行 了探索分析,认为r & d 中公共财政投入过多反而会带来低效率。 ( -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就国内研究情况来看,从8 6 3 计划实施开始至今,国内学者对于高技术产 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本文将所搜集到的文献总结和归纳,发现国 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1 高技术产业化的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是从产业关联及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剖析制约高技术 发展的各种瓶颈因素,其中虽提及到了r & d 的重要作用,但其更注重站在产业 的角度上,研究如何将高技术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如:刘富( 1 9 9 4 ) 认为 要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样可以加快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促进国民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廖珍玉( 1 9 9 5 ) 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两种途径,一是高技 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二是高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李炼、阂嘉国、余剑 英( 1 9 9 7 ) 等认为大中型企业应该成为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但是,任浩( 1 9 9 9 ) 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主体应该是中小科技企业。葛宝山、卢艳秋( 1 9 9 8 ) 对高技术产业化中风险投资的宏观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王燕梅( 2 0 0 0 ) 分析了 高技术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条件和资金需求特点,结合我国现有融资环境下 的资金来源,提出了解决高技术产业化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张德刚( 1 9 9 9 ) 首 次对高技术产业化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探讨;陈昭锋、韩健( 1 9 9 9 ) 认为政府推 动是高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和前提;魏羡慕( 2 0 0 0 ) 认为高技术产业化是世界产业 赫尔普曼经济增长的秘密 m 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7 :p 5 4 4 第一章绪论 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并指出我国在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采取的有效对策;吕乃基( 2 0 0 0 ) 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技术 创新之路,认为要以技术创新为桥梁,一头联系高技术产业化,另一方面应联 系传统产业改造,从而实现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三方的共 同发展w 。陈昭锋、徐国祥( 2 0 0 1 ) 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化创新中“政府失灵 的表 现;贺军,毕先萍等( 2 0 0 1 ) 认为政府要发挥在高技术产业化中的微观规制、宏 观调控和产业扶植等职能。 2 r & d 与t f p 关联研究。 通过r & d 活动引发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带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刺激生产 率增长,生产率增长将进一步导致经济的集约型增长。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增长 方式是良性经济的显著特征之一,即经济增长更多的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 t f p ) 的增长,较少的依赖于劳动力和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投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 风靡,我国学术界上出现了对r & d 与t f p ( 全生产要素效率) 关联研究的定量 分析。李明智、王娅莉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高技术产业及 各行业的t f p 。其研究结果显示:r & d 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共部门的r & d 活动是现阶段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在我 国高技术产业的部分行业,技术创新存在大量模仿,企业自身r & d 活动的水平 不高,r & d 投入的效益也不高;对外开放和一系列改革政策及其带来的变化, 明显地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效益增长吲。邓翔等在内生技术进步的生产率测算 研究中,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两个主要模型,产品品种增加模 型和产品质量升级模型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特别地他还分析了两个模型的 生产函数和生产率测算公式。两种模型都揭示出经济中的r & d 对t f p 的影响, 并为政府有关r & d 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启示。王英伟( 2 0 0 5 ) 采用国际统计标 准,选取了数据质量可靠的r & d 相关数据,对我国t f p 增长的r & d 因素、经济 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对r & d 经费的作用进行了合 吕乃基高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改造的桥梁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 j 科技进步与对 策,2 0 0 0 ( 1 1 ) :p 3 6 3 8 李明智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科技进步与对策,2 0 0 6 ( 1 2 ) 第一章绪论 理的估计,指出t f p 是反映经济发展投入产出效果综合性指标。通过对实证结 果的分析他认为,r & d 活动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t f p 增长的两个 最重要的因素;同时,r & d 对t f p 的作用不断在增强,在1 9 9 7 2 0 0 2 年r & d 对 t f p 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w 。刘建翠( 2 0 0 7 ) 采用定量分 析,运用c 咖生产函数,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讨论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不仅包括本国的研究与发展投 入,还包括国外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并估算了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 论是,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的t f p 对产出增长起了主要作用,企业的r & d 投 入是促进t f p 增长的主要因素吲。 此外,国内还有少数学者采用定量分析来证明r & d 投入对技术进步和经济 增长作用:朱春奎( 2 0 0 4 ) 对上海市的研究显示,1 9 8 5 - 2 0 0 1 年r & d 投入与经 济增长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罗佳明和王卫红( 2 0 0 4 ) 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 与g d p 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出1 9 5 3 2 0 0 1 年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对我国g d p 增 长的贡献是1 7 6 。 3 、跨国公司r & d 的研究 对这一部分的研究综述我们在r & d 的国际化研究中具体讨论。 ( 三) r & d 的国际化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关于r & d 的国际化研究逐步成为国内外 理论界关注的热点。r & d 国际化是指r & d 资源和活动的跨国界行为。从行为主 体上看主要表现在个人、政府和企业三个层次,而各国企业( 尤其是跨国企业) 在推进r & d 国际化的进程中表现最为活跃,其直接表现为跨国公司在母国外设 立的r & d 机构,进行r & d 的海外投资。 王英伟我国r d 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定量分析 j 科技管理研究2 0 0 5 ( 6 ) :p 3 9 4 2 刘建翠r & d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定量分析 j 工业技术进步,2 0 0 7 ( 5 ) :p 3 2 黄鲁成罗亚非r & d 国际化研究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6 :p 1 0 2 6 第一章绪论 我们可以用传统的理论来解释r & d 国际化的现象。海默( 5 h h y m e r ) 提出的 垄断优势理论( 1 9 6 0 ) 的基本结论是:垄断与优势的结合构成跨国公司对外投 资的基本动机。按照这一结论的逻辑来推理,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源之一就 是企业的r & d 活动,企业要想维持长期的垄断优势,就在要牢牢控制住r d 中 心环节,不能轻易地将r & d 活动转移到国外。这样分析似乎垄断优势理论不能 解释跨国公司r & d 全球化现象,但有些学者则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情况 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国际化经营,跨国公司进行海外r & d 投资正是为了 强化自己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跨国公司海外r & d 投资的部分原 因。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1 9 7 7 年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认为跨国 公司是否对外投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方向是所有权优势( n e r s h i pa d v a n t a g e ) 、内 部化优势( i n t e r n a l i z a t i o na d v a n t a g e ) 和区位优势( l o e a t i o n a la d v a n t a g e ) 三项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解释跨国公司r & d 全球化方面,折衷理论有一定 的解释力。邓宁将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动机归纳为三种类型:市场导向型动机、 资源导向型动机和效率导向型动机。邓宁认为跨国公司海外r & d 投资也遵循这 三种动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以技术本土化为目标的r & d 机构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目的是占领东道国市场,并针对东道国市场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资源导向型既r & d 投资则表现为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r & d 资 源或技术,如跨国公司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r & d 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利用 这些国家低成本的r & d 人力资源。效率导向型r & d 投资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之 间的相互投资,相互利用对方的r & d 设施和科技基础,从技术专业化中受益, 形成国际性的技术创新中心。 库莫勒i - t b e b b a 理论( 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增长理论) 。h b e 型 对外r & d 投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在母国创造的技术优势,因为技术创 新具有初次投入大,而边际使用成本小的特点,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r & d 机构 正是利用了母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垄断优势来开展对外投资的,将母公司的 现有技术知识在东道国进行本土化改造后,直接用于生产,开拓国际市场,创 造更大的效益。h b a 型对外r & d 投资则是旨在从海外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增 7 第一章绪论 强母公司的技术存量,从而提高母公司在全球竞争中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的理 论,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投资决策时,h b e 型投资主要关注:( 1 ) 在东道国进行 生产的区位条件;( 2 ) 相关产品的配套能力;( 3 ) 工艺技术的区位适应度。相应 地,h b a 型r & d 投资更多地关注:( 1 ) 核心产品的创新能力;( 2 ) 核心产品的专业 化支撑情况;( 3 ) 工艺创新性。 m a r i o c ( 1 9 9 0 ) 结合瑞典的跨国公司和其海外机构及东道国的相互关系, 认为母公司的研发强度、职员的技能水平、海外分支机构的进出口倾向和对象 以及东道国的市场潜力、人均收入水平和对研发的扶持力度是影响跨国公司进 行海外r & d 活动的主要因素。n a g e s h ( 1 9 9 9 ) 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 的海外r & d 投资,认为主要是东道国广阔的市场、大量低廉的科研人员和对r & d 的投入力度吸引了跨国公司r & d 投资掣。 我国学者从2 0 世纪9 0 年代末期开始关注跨国公司r & d 全球化问题。魏然 ( 2 0 0 0 ) 在分析企业集团跨国r & d 战略联盟的特征和和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 了跨国r & d 战略联盟的四大成因:市场开放的必然结果:寻找海外市场技术领先 地位的必然选择;企业集团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技术投资 增大的必然结果。并且,他还提出了跨国r & d 战略联盟的四种实现途径:共同组 建联合研发机构;资产充足,购并国外研发机构;地区性研发及信息采集中心 型;r & d 培训中心型 。贾殿村等( 2 0 0 4 ) 通过分析跨国公司r & d 战略联盟的现状、 趋势,以及r & d 联盟中的风险类型,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范、控制风险的 方法和措施:正确认识和评价联盟r & d 的利弊;加强本企业核心技术的保护;甄 选联盟伙伴,明确双方的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制定双边和多边信誉约束机制; 整合企业文化模式吲。 国内的黄鲁成( 2 0 0 6 ) 认为,一个国家的规模以及它的商品和资本市场的实 力和开放程度,对于其作为生产和r & d 中心的国家化程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他 李竹英跨国公司对华r & d 本土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 0 0 7 :p 5 6 郭红斌跨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与我国的技术创新 j 沿海企业与科技,2 0 0 7 ( 5 ) 魏然企业集团跨国r & d 战略联盟的成因、途径及对策 j 中国软科学2 0 0 0 ( 9 ) 贾殿村企业战略联盟中竞争情报的风险防范研究 j 情报科学2 0 0 4 ( 1 1 ) 8 第一章绪论 将外商直接投资占g d p 的比列作为指标,用来衡量外国企业对所在国经济做出 的贡献。如表1 - 1 所示: 表1 - 1 2 0 0 1 年主要工业化国家r d 与生产的国家化 r & d 支出 各国在美国企业r & d 支出额 国家 各国国内r & d 支 外国企业r & d 支出 以及占各国国内r & d 支出总额 出总额( 百万美 所占的比例( ) 的比例 元) ( 百万美元)( ) 美国 2 0 9 9 5 5 1 4 91 9 4 0 29 4 欧盟1 2 0 1 2 79 41 7 6 5 71 4 7 日本7 6 4 5 53 93 4 7 44 5 德国 3 8 0 3 62 6 56 0 1 0 1 5 8 法国2 1 9 2 01 6 43 2 1 51 4 7 英国1 9 7 9 63 9 44 7 6 22 4 1 加拿大 1 0 0 0 73 1 6 2 2 1 8 2 2 2 瑞典7 6 8 03 4 14 0 85 3 挪威 5 0 7 82 1 51 6 2 73 2 瑞士4 1 4 04 1 6 21 0 0 5 芬兰3 3 2 51 4 21 6 24 。9 从表中可以看到,一般拥有较高外商投资比例的国家往往证明也拥有较高的 外国跨国企业r & d 支出。以德国为例,衡量外商直接投资占g d p 的比例2 3 3 ,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可以看到外国企业在德国的r & d 国际化程度较高,对德国 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鲁成还指出,跨国企业r & d 国际化的另一个衡 量指标是各国企业在美国的r & d 支出额占各国国内r & d 支出总额的比例。从上 表中我们不难看出,像瑞士这样的小国家,也热衷于r & d 的国际化w 。 我国经济学界对跨国公司在华r d 情况也有了研究:江小涓、冯远( 2 0 0 0 ) 通过调研经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4 8 户外商投资的高技术企业,分析 黄鲁成罗亚非r & d 国际化研究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6 :p 1 0 4 9 第一章绪论 了跨国公司全球分工战略与r & d 投资行为的差异,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浅度 一体化战略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主要从事适应性为主的r & d 活动,而采用深度一 体化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r & d 活动则不定;薛澜、王建民( 1 9 9 9 ) 、吴贻康( 2 0 0 0 ) 、 利用实证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分布的行业差异及影响因 素,指出了跨国公司在华的独立研发机构的行业分布特征受到行业研发本土化 需要和市场竞争程度的共同拉动作用,以及中国本土科研人才和专门知识供应 水平的推动作用的双重影响,同时探讨了环境因素对跨国公司r & d 投资的影响; 杜德斌( 2 0 0 1 ) 对跨国公司r & d 全球化区位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创性地提 出了跨国公司海外r & d 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式,并对跨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的现 状作了分析,提出中国应对跨国公司抢滩中国的对策和措施;郭席四( 2 0 0 3 ) 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 & d 的动机,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的形式与特点, 并讨论了跨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李安方( 2 0 0 4 ) 探讨跨国 公司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母国和东道国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影响; 喻世友、万欣荣、史卫( 2 0 0 4 ) 对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9 6 家规模较大的r & d 机 构进行分析,归纳了跨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的特征,并提出了应对跨国公司在 华r & d 投资的政策建议。肖威( 2 0 0 6 ) 认为跨国公司进行海外r & d 投资主要是为 了应对技术更新加速导致的竞争压力、分散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适应产品 本土化和获取低廉的人力资源。东道国引进研发投资则是出于利用其积极的技 术溢出效应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考虑。魏龙、张娟( 2 0 0 6 ) 以跨国公司在 京和上海设立的主要研发机构为例,由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跨 国公司在华r & d 投资的供求动力模型,认为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 & d 机构受跨国 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全球研发战略优势( o i s 优势) 和东道国的资 源、经济环境、政策( r e p 平台) 的共同影响。 从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无论是高技术产业的r & d 的研究还是整个科技 活动中的r & d 研究,毫无疑问的一点是r & d 的投入与经济增长或是科技成果的 产出都是正相关的。这也是各国纷纷重视r & d 活动能力,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 r & d 能力的重要原因。国内外学者们要么是将r & d 提升到单个产业角度之外, 从宏观经济整体角度出发,强调r & d 的各种问题;要么即采用定量分析来验证 r & d 投入对于产出和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发展高技术产业r & d 问题缺 l o 第一章绪论 少定性的理论分析。鉴于此,有必要从高技术产业单个产业角度出发,对其r & d 活动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这对于突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瓶颈、提高我国高 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都不无借鉴意义。 本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第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法。本文采集到大量的数据,绘制了各类图表 来阐述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的现状。由于高技术产业r & d 涉及到许多经济因素 和指标还不能精确定量,因此本文也采用了较为简化的定性分析法来说明r & d 存在的问题。 第二、规范分析法。本文在充分肯定了了高技术产业r & d 活动的重要性之 后,以其r & d 现存问题为出发点,提出解决其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 讨如何才能突破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r & d 活动的制约因素。 第三、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本文在r & d 活动的国际比较中采用大 量的统计数据来说明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的发展现状,并用图表来进一步的表 述其发展趋势,比较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 二)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其结构层次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出综述,最后指出研究的方法、结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部分是高技术产业和r & d 相关理论的介绍。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一个 特殊的产业概念。在本章中首先明确“高技术 的定义,进而界定高技术产业 范围以便于此后的研究和论述。之后,对r & d 相关概念及特点做出介绍,以便 更好的理解高技术产业r & d 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三部分是我国高技术r & d 的现状及其国际比较。在这一部分中本文先后 将我国高技术r & d 经费、r & d 强度、以及r & d 人员投入与世界上主要工业国间 进行了比较,为下一部分的问题提出做出铺垫。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第三部分中的比较,我们得出了我国高 技术产业r & d 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失严重等阻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 并在这一部分中深刻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 第五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的对策分析。本文分别针对第四部分 中提出的制约高技术产业r & d 发展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提出企业和政府 应努力改善的对策。如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高技术企业r & d 经费的筹 集开拓更多的渠道,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在r & d 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改善 绩效考核机制和指标等等。 ( 三)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 、初次系统的讨论了高技术产业r & d 的基本特征。 2 、首次利用图表将高技术产业r & d 的投入进行了国际比较,直观而简洁的 看到我国高技术产业r & d 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成因一一剖析。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 1 、将r & d 的发展问题细化到高技术产业中来是需要非常严谨的理论支持,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进行相关问题的阐述时,尚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 、在提出解决高技术产业r & d 对策建议时,尚不够具体实际。 1 2 第二章高技术产业与r & d 的概述 第二章高技术产业与r & d 的概述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人们对“高技术 最早的认识起源于2 0 世纪6 0 年代。第三次产业革命之 后现代科技得到迅猛发展,至2 0 世纪8 0 年代时“高技术”已得到西方国家的 普遍认可。“高技术”这一名词在1 9 8 3 年被正式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三版 新国际辞典增补9 0 0 0 词,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 生物工程技术等等。随着高技术产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学术界上普遍 出现“高新技术”的概念。“高新技术的概念是由“高技术”衍生而来,我们 之所以称之为“高新技术 ,是因为相对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领域中所取得的成 果而言,某些高技术领域中我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高技术产业中的领 域对我国而言也是新兴的发展领域( 如海洋技术产业) 。在本文中将统一采用“高 技术 这一名词,并将它定义为:建立在最新科学技术成就上的技术,并且对 国防和经济意义重大的技术,或能形成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当然,我们 对“高技术 的理解不能狭隘的认为它某项技术项目本身,我们在讨论其时是 要联系到某种产品或是产业,它是对产品或产业中技术含量和水平的认可w 。 ( 一) 高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 “高技术产业”顾名思义,即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对 高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是研究高技术产业各种问题的基础。然而,由于高技 术产业依托于高技术,而人们对高技术的认识往往还不能达成一致,这使得目 前业界对于高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技术产业范围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是r & d ( 研 究与开发) 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 包 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 占总员工数的比重。此外,产品的主导技术必 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 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 m 中国经济出版社2 0 0 5 :p 1 5 1 3 第二章高技术产业与r & d 的概述 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高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 料技术三大领域。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e c o n o m i c c o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0 e c d 基于产业方法对高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也 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性的。1 9 8 6 年,0 e c d 用r & d 强度作为界定高技术产业的 标准,第次正式给出高技术产业的范围。0 e c d 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国际标准产 业分类( i s i c ) ,选择2 2 个制造业行业,依据1 3 个比较典型的成员国( 这些国 家r & d 活动之和占o e c d 相应总量的9 5 以上) 1 9 7 9 - - 1 9 8 1 年有关数据,通过加 权方法( 权重采用每个国家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数值) 计算了这些行业 的r & d 经费强度。最后,将r & d 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 类产业( 航空 航天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定义为高技术产业,见表 2 1 所列。 表2 - 1o f ! c d 界定的6 类高技术产业 产业名称 i s i c 代码 r & d 经费强度( ) 航空航天制造业 3 8 4 52 2 7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3 8 2 51 7 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 8 3 21 0 4 医药制造业 3 5 2 24 8 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3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