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 本文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情况。实验一中采用生态 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条件下,使用故事形式考察小学四、六年级和初二年级学生的情绪是否影响 其外显记忆,并在情绪影响外显记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包括情绪标签( 有和无) 、年级( 小 学四、六年级和初二年级) 、性别( 男和女) 和实验材料的内容( 有关自我,有关他人) ,结果发现 学生们的情绪促进了其外显记忆,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情绪标签和自我因素。实验二中使用影片 和介绍自己的高兴、伤心事诱发学生的积极和消极情绪,采用情绪词的词干补笔方法,间接测量了 学生们的内隐记忆,考察了心境一致效应,结果发现:小学四、六年级初二年级学生的情绪促进了 其内隐记忆,在内隐记忆过程中存在心境一致的记忆现象。实验三基本同实验二程序,以初二年级 1 6 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心境依存记忆是否在内隐记忆过程中存在,结果发现:学生们的情绪促进 了其内隐记忆,在内隐记忆过程中存在心境依存的记忆。这些结论对前人的研究起到了补充和证明 的作用。 关键词:情绪外显记忆内隐记忆心境一致心境依存 第1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a b s t r a c t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e f f e c to fp u p i l s e m o t i o nt ot h e i re x p l i c i ta n d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 w eh a v ed o n et h r e e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m e n t s i ni “e x p e r i m e n t ,t a s ko fs t o r i e sr e c a l1w a s e x a m i n e dt op u p i l si nt h ef o r t h ,s i x t ha n de i g h t hg r a d e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ef o u n de m o t i o n a f f e c t se x p i i c i tm e m o r y t ot h es a m eg r a d es a m p l e ( p u p i l si nt h ef o r t h ,s i x t ha n de i g h t hg r a d e ) , r e c a l lo fe m o t i o n a lw o r d sw h i c hi sam e t h o dt om e a s u r e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w a se x a m i n e di n 2 ”e x p e r i m e n t w ef o u n de m o t i o na f f e c t s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a n dm o o d c o n g r u e n tm e m o r ye x i s t s i n 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 i n3 “e x p e r i m e n t w ef 0 1l o w e dt h ep r o c e d u r e1i k et h e2 “6 e x p e r i m e n t a n d f o u n de m o t i o n o fp u p i lsi ne ig h t hg r a d ea f f e c t si m p l i c i m e m o r y a n dm o o d d e p e n d e n tm e m o r ye x i s t si n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 t h e s ec o n c l u s i o n sa r e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t ot h ef o r m e r s k e y w o r d :e m o t i o ne x p l i c i tm e m o r y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m o o d c o n g r u e n tm e m o r y m o o d d e p e n d e n tm e m o r y 第2 页共4 8 页 甲小学生的庸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引言: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一t l , 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认知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象、临床心理学家 和社会心理学家对情绪和情感与记忆的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成为当今情绪研究的热点之一。 ( 一) 情绪的涵义和功能 一、文献综述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与情绪结下了不解之缘。婴儿一落地,便嗷嗷待哺,情绪是他们 在掌握语言之前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婴儿是通过情绪与成人交往、表达各种需要和要求,他 们饿了、渴了就哭,吃饱了、舒服了就笑。人们的一生都在无时无刻地体验着内心世界的喜悦、悲 哀、得意或悔恨等自身的感受,也经常观察到他人的愤怒、忧虑、快乐或烦恼等情绪反应。 1 情绪韵定义 关于情绪的定义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人对事物的关系或主观态 度的体验,而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 a m o l d ,m b ,1 9 6 0 ) 认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 为有害的东区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 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拉扎勒斯( l a z a r u s ,r ,1 9 8 5 ) 提出与阿诺德类似的定义,口情绪是 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 价,他强调评价的作用。扬( y o u n g ,p t ,1 9 7 3 ) 认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 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乖j 柏( l e e p e r , r w ,1 9 7 3 ) 主张倩绪是一种具有动 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他强调情绪的动力性。与他持相同看法的有伊扎 德( i z a r d ,c e ,1 9 7 7 ) 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联系而模式化。我国心理学 家孟昭兰认为情绪是多成分组合、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 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上述几种有代表性的情绪定义,展示了情绪这一心理现象的概括特点,情绪至少包括表情、 体验和生理这三种成分,是区别与认知活动的、带有十分显著特异性的心理过程。在横向上,它同 知觉、认知相对分离,又相互作用:在纵向上,它起源于种族进化,从而把情绪的适应性和社会化 联系了起来,体现了情绪的复杂特性。 2 情绪的功能和作用 第5 页共4 8 页 甲小学生妁睛绪对其外显耳几内臆记忆影响的聊 袋 情绪是个体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早在1 0 0 多年前,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所著的人和动 物的表情一书中,提出情绪是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是人类遗传和适应的结果。人类祖先在捕猎、 搏斗或防御时,会有愤怒的表情,这有助于战胜猎物或敌人:在认识和探索环境的过程中,兴趣和 好奇情绪驱使他们趋向新异事物:而恐惧情绪则提醒他们回避危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社会价值、社会规范、社会观念也睫之不断变化,这就使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发生了圃难。如果不能 用已往有效的方式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就会出现某种情绪的困扰,长期不靛解决,就不能适应正 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不仅影响到活动的效率,还会有损身心健康,如过多的焦虑、压抑会引 发偏头疼、高血压、胃溃疡、神经症和精神疰等心身疾病。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人们往往通 过调节情绪来应付目趋复杂的工作和入际关系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的发泄, 既有利于人们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詹绪对其他心理过程有着重要的组织作用。情结可以调节认知的加 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妇情绪宫身的操作可以影响知觉中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阻 止工作记忆,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解决。因此情绪可以驾驭行为,支配有机体同环境相协调,使 有机体对环境信息馁出最佳处理。情绪以情绪事件对有机体的意义,通过体验快乐或悲伤、愤怒或 恐惧而起作用,又因为情绪具有动机的作用而能激活有机体的能量,腻而制约认知和行动。就诧而 言,情绪就像是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调节着其他的心理过程。 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我们知道,动机是引发并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由动 枕;f 发、维持的行为是有组织、有目音守、有方向的活动,而情绪是激励人f 勺活动,是提高人的活动 效率的动力因素之。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 任务。研究证明,透当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的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 注意到情绪有时也有干扰作用。当入的行为受阻而产生消极情绪对,这种情绪会干扰有序的动机性 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活动的效率。 情绪是入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情绪和语言一样,在入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的这种功能主要是通过它的外部表现一袁情来实现的。表情由面部肌内、声调的变化和身体姿 态的变化等所构成。人们在情绪反应和情感交往中,通过这三种表情的整合活动,来实现信息传递 和达到相互了解,因而,情绪成为了人际通讯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胰情绪的功能总体来看,情绪是其自然的适应性同社会联结的整合,是有机体古老的脑( 旧皮 质和丘脑系统) 和现代的脑( 新皮质) 共同的活动,是人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具体人发生影 响的交织。它既簧动人的自然本性,又驱使入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整个人活动的生动而灵活 多变的动力。特别是情绪对认知的调节和控制对于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第6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我们对于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应开展研究,本研究将对清绪与记忆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 二) 外显和内隐记忆的涵义和功能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练习过的动作,体验过的情感等,在事情经 历之后,其印象并不完全消失,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经验在人脑中保持,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 恢复。这种在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保留和恢复的过程就称为记忆。近1 0 0 年来,记忆研究一赢是认 知心理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近l o 年来内隐记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传统的记忆研究诸如自由回忆、线索回忆以及再认等,这些方法都要求被试参照具体的学习 情境将所识记的内容有意识的、准确无误的提取出来,因而它们所涉及的只是被试明确的意识到的, 并能够直接提取出来的信息。用这类方法所测得的记忆即外显记忆,外显记忆( e x p l i c i tm e m o r y ) 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的或主动的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记忆。然而,被 试在学 - 3 中所获得的信息并不一定都能明确的意识到。有些信息尽管不能在回忆与再认这类测验中 表现出来,但可以在完成其它任务中表现出来,诸如残词补全、词干补笔、词汇判断等。这些测验 的指导语并不涉及学习内容,不要求被试有意识的提取信息。如果被试在完成这种任务时受到了先 前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或者说由于先前的学习使得完成这些任务更容易了,那么就可以认 为内隐记忆在起作用。内隐记忆( i m p l i c i tm e m o r y )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 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s c h a c t e r , 1 9 8 7 ) 人们通过知觉从外界获得信息,再在记忆中储存下来,由此,人得以积累知识并在后来加以运 用。记忆作为认知这个基本心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突出的地位。从知 觉到情绪情感以至个性都离不开记忆的参与。在知觉中,人的过去经验有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的 参加,人就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事物。在解决问题时,由记忆提供的知识经验,起着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研究越来越重视,原因也在此。 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人们要发展动作的技能,如行走、奔跑和各种劳 动技能,就必须保存动作的经验。人们要发展语言和思维,也必须保存词和概念的经验。另外,一 个人某种能力的出现,一种好或坏的习惯的养成,某种行为方式的培养,也都是以记忆活动为前提 的。由此可见,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没有心理的发展。 记忆将人的心理活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个整体,使心理发展、知识积累和个性形成得 以实现,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学生凭借记忆,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不断增长自 己的才干。演员凭借记忆,才能准确的表达各种情感、语言和动作,完成各种精彩的艺术表演。正 第7 页共4 8 页 出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坦和内隐1 己忆影响的研究 如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失去记忆的人仿佛永远处于新生儿的状态下,防佛什么都学不会什么都 掌握不了,他的行为只能由本能采决定。 在内隐记忆提出之前,有关记忆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针对学习材料的有意识提取,理论上也主要 集中在对有意识提取所反映的记忆数据的解释之上,然而,8 0 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在 没有觉察或有意识提取记忆的情况下,早先经验的影响也能够表现出来。内隐记忆的提出无疑扩大 了记忆研究的内涵,开拓了与传统记忆( 即外显记忆) 在实验观察上可分离、也可能存在显著的本 质差异的个全新领域。内隐记忆的研究,对无意识现象提出了新见解,这也为人类最终探明意识 和无意识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从一个侧面讲,这也是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新挑战。内隐记忆的研 究,对人类潜能的开发提出了新思路。人类有相当一大部分知识、技巧是内隐的,它们无时无刻不 起作用,却又无法被表征出来,或无法被随意提取出来,这也是目前智能机器不能做人所能做的 切的关键。内隐记忆的研究对确定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以及预测疾病的进程相当有价值。有人通过研 究遗忘患者记忆能力发现大脑联络皮质( a s s o c i a t i v ec o r t e x ) 可能同内隐记忆有关。内隐记忆的研究 也带来了研究方法上的日新月异。间接测量的方法,使我们发现了内隐记忆。方法学上的进步,我 们也仿佛上升了一级台阶,可以去探索前未有过的事物。可以肯定的说,内隐记忆是当今记忆研究 的一大热点,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岁月中,伴随着这股研究的热潮,人类对记忆乃至整个心理的 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和全面。 ( 三) 情绪与记忆关系的论述 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在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展开的争论已进入公开阶段。其 实,人们在这个时期之前就开始从不同方面开展了把情绪和认知联系起来的研究。沙赫特、曼德拉 和拉扎勒斯等认知派所持的是情绪是认知的结果或功能的观点,特别是曼德拉等系统地运用认知心 理学对信息加工的分析,都试图把情绪和动机结构纳入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做法,代表着使这一研 究工作从认知方面向着同情绪接近的倾向。伊扎德等则持感情一认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观, 代表着这一研究工作从情绪方面向着同认知接近的倾向。目前,不少情绪心理学家已经在理论探讨 和实际研究中卷进情绪一认知相互关系的研究。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 言语等心理过程,记忆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正如我们在前面记忆作用的叙述中表述的那样,记忆与 其它心理过程密切联系,对其它心理过程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记忆研究历史久远,研究方法多种 多样,研究记忆过程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必经途径。目前,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情绪与记忆的关系,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研究已成为情绪研究的热点之一。 第8 页共4 8 页 中1 、学生的漕绪对其外届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1 阿诺德的情绪评价- 兴奋理论( e x c i t a t o r yt h e o r yo fe m o t i o n ) 第一个在情绪理论中明确提出记忆的是可诺德( m a g d ab a r n o l d ,t 9 5 0 ,1 9 6 0 ,1 9 7 0 a 1 9 7 0 b ) , 她继承和接受了当时情绪心理学的全部成果,总结了詹姆士( wj a m e s ) 和坎农( w , c a n n o n ) 的争 论,从众多的生理学派、行为学派、本能学派的情绪心理学家重脱颖而出,提出了一个真正的情绪 理论我 f 1 称之为情绪的评价兴奋理论。如果詹姆提出的情绻学说披称为“第一代”情绪学说, 那么阿诺德的理论就应被看作是“第二代”情绪学说。 与先前的理论比较,阿诺德提出:情绪的激活一方面是条件和无条件刺激的机械联合,另一 方面也是条件和无条 牛反应的联合。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一评估一情绪,即从刺激的出 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所有新的情绪体验都需要记忆作为评估的基础 ( a r n o l d ,1 9 7 0 b ) ,也就是说,情绪体验在任何感官的所有体验中,不仅能唤醒对过去体验到的相似 事件的记忆,同时也能唤醒相应的情感,即“对一个人或一件东西的喜好就是过去我经历过的相似 事件的再现。”( a r n o l d ,1 9 7 0 b ,p 2 6 4 ) 。此外,有关记忆的情境也能促使被试对将来的可能结果进行预 期,因为记忆和想象是对情绪刺激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阿诺德( 1 9 7 0 a ) 提出,在解释一种情境时, “我们回忆过去与我们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是如何影啊我们的,我们过去傲了什么,然后想象它 这次如何影响我们,并且评估一下它是否有害。”( e m o t i o n a la d d e d ,p 1 7 4 ) 。我们感官出现的对于记忆、 期望和信息的结合就是a r n o l d ( 1 9 5 0 ) 命名的“对情境的心理评估”或“初评估”。这种“对自己 是好或是坏”的初步评价就产生了对所评价事物的接近或远离( a r n o l d ,1 9 7 0 a 。p 1 7 4 ) 。阿诺德( 1 9 5 0 , p 1 9 ) 把这种冲动命名为“情绪态度”,例如愤怒、恐惧或厌恶,它们都能在意识层面上被感知到 ( a r n o l d ,1 9 7 0 a ,p 1 7 4 ) 。接着,被感知到的情绪态度就会使神经冲动从皮层到丘脑,同时还会激 发起相应的情绪表达模式和相应的外周变化,即情绪产生了。 我们总结一下,阿诺德是从情绪产生的角度阐述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情绪的产生以记忆为基 础,又会反过来影响对过去相关事件和相关情绪的记忆。阿诺德的理论作为早期的认知评价理论, 假设的成分很大。她首先在情绪问题上提出评价的 既念,并认为记忆和想象是评估的基础,但对于 评价的心理学机制或过程,如记忆和想象,并没有给与完满的说明和实验的证实。 图一阿诺德的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 第9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疆和内隐记兄影响的研究 图二鲍维尔的联合语义网络模型 2 鲍维尔的联合语义网络模型( b o w e r a s s o c i a t i v es e m a n t i cn e t w o r km o d e l ) 鲍维尔( 1 9 8 1 ) 是第一个提出情绪记忆模型的人。他的模型被称为联合语义网络模型,而不 是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 c o l l i n s l o f t u s ,1 9 7 5 ;c o l l i n q u i l l i a n ,1 9 6 9 ) 。这个模型是由一系列有联 合关系的节点( n o d e ) 组成的。节点代表概念或事件,命题( p r o p o s i t i o n ) 是由具体联合连接起来 的节点的一部分组成的。当命题或一部分组成命题的节点被激活时,一个事件就回忆起来了。 根据鲍维尔( 1 9 8 1 ) 的模型,每一个基本情绪( 如高兴、愤怒或恐惧) 都是由记忆网络中的 一个节点代表。复杂情绪是几个基本情绪的节点被同时激活时产生的。每一个基本情绪的节点都和 其它的节点有联系,如表达的行为、自动化的模式、被唤醒的评估或口头的标签,图二中显示了鲍 维尔的模型结构。 根据激活的扩散原理,当一个情绪节点被激活的时候,有关的节点也会被激活。因此,当愤 怒的节点被激活的时候,相应的血压增加、皱眉、握紧拳头等节点都会被激活。每一种情绪的节点 都会和事件的命题表征有联系,在该事件中这种情绪是曾经被经历过的。 鲍维尔( 1 9 8 ”的模型组成了实验研究发展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个研究的重点是:情绪是 如何影响记忆的,而不是验证模型中的情绪表征或记忆加工的有效性。提出了两种现象:心境一致 的记忆( m o o d - c o n g r u e n tm e m o r y ) 和心境依存的记忆r m o o d - - d e p e n d e n tm e m o r y ) ( b o w e r & c o h e n ,1 9 8 2 ) 心境一致的记忆是指:信息的性质和编码者当前心境性质一致的时候,信息在记忆中就容易 被编码。例如,在积极心境中比在消极心境中能够更好的记忆积极信息。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情绪 事件激括了它相应的情绪节点。情绪节点的激活加强了表征情绪和事件的不同节点和命题之间的联 系。 心境依存记忆是指:个体记忆和回忆信息时的心境是一样时,被编码的信息更容易回忆。对 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当对信息进行编码时,在被激活的节点之间就已经建立了联系,包括个体心 ,一 境的情绪节点。在回忆的过程中,和编码时相应的心境的情绪节点就成为了有利于信息回忆的附加 线索。 第l o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啊的研究 鲍维尔( 1 9 8 1 ) 的模型和心境依存记忆、心境一致记忆对抑郁这种情绪失丽进行了解释:一 个处在抑郁心境下的个体会有选择的回忆有抑郁性的信息,这种信息反过来会激活记忆中的抑郁节 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建立积极的反馈循环。 鲍维尔( 1 9 8 1 ) 的情绪记忆模型是第一个试图解释情绪在记忆中是如何表征的,情绪事件在 记忆中是如何储存的。正像所有的第一个尝试一样,这个模型存在很多缺点并成为了批评的对象 ( t e a s d a l e ,1 9 9 3 ) 。有的认为:这个模型为不同的要素如心理反应、情绪事件的特征或个体的主观感 受的表征编码是一样的;有的认为:这个模型不能说明已经被证明了的激动情绪( h o t ) 和冷淡情绪 ( c o l d ) 之间的差异。在鲍维尔的模型中,一旦一个情绪节点被激活了,由于扩散原理,其它的结构都 会被自动激活:第三个批评是这个模型对有关情绪的语义知识和情绪体验的情景表征只提供了唯一 的记忆结构。事实上,鲍维尔的模型是语义记忆模型在情绪领域的直接应用。现在的研究证明了语 义记忆和情景记忆是不同的加工过程,是不同的结构进行组织的( w h e e l e r s t u s s ,t u l v i n g ,1 9 9 7 ) 。 3 情绪和记忆的动机理论( m o t i v a t i o n a lt h e o r yo f e m o t i o na n dm e m o r y l 动机理论认为记忆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系统,而不是一个联合网络中静态的节点 ( m c a d a m s ,1 9 8 8 ) 。被恢复的记忆能够维持、改变或加强一个人的心境、目标和计划( s i n g e r & s a l o v e y , 1 9 9 6 ) 。这个理论同时还认为情绪不对记忆有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具有动机价值,而对记忆产生 影响。 以这个动机理论为基础,辛格( s i n g e r ) 假设:与重要记忆有关的情绪反应,它反映的是对于 是否达到理想目标的记忆之间的联系( s i n g e r 一1 9 9 0 ;s i n g e r m f f i t t 1 9 9 1 - 1 9 9 2 ) 。通过一系列对自 传式记忆和生活目标的研究验证了这个假设,发现:一个人在回忆事件时的情绪性质( 例如快乐或 不快乐) 取决于这些事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这个事件与自己的理想目标一致,回忆时的 情绪就是快乐,反之就是不快乐;对快乐或不快乐的情绪内容的回忆也是由同样的动机作用来选择 的,拿一个运动员训练的事情做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他既可以通过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来鼓励自己, 也可以回忆过去失败的经历使自己泄气( s i n g e r s a l o v e y , 1 9 9 6 ) 。 在这个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卡森( c a r l s o n ) 等人认为情绪的自我调节在动机影响记忆的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处在快乐心境时仍然想保持快乐,在悲伤心境时,力图改变这种悲伤的 情绪而变得高兴,这两种动机是“积极心境维持”和“负性情绪的修补”( c a r l s o n m i l l e r , 1 9 8 7 ;c l a r k & i s e n ,1 9 8 2 ) 。由于这两种动机的存在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在快乐的心境中比在悲伤的心境中更容 易产生心境一致回忆和心境依存回忆的现象( s i n g e r & s a l o v e y , 1 9 9 3 ) 。虽然情绪自我调节能够解释 帕若特( p a r r o t ) 和萨宾( s a b i n i ) 在1 9 9 0 年所做的实验中悲伤的被试会出现的心境不一致回忆的 现象,但却无法解释快乐被试也会出现心境不一致回忆的现象( 例如,c l o r e ,s c h w a r z , c o n w a y , 第1 1 页共4 8 页 甲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丝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1 9 9 4 ) 。 睛绪和记忆的动机理论把动机作为情绪与记忆相互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情绪对记忆通过动 机间接起作用。这个理论还认为人们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产生了不同的动机趋向,这样记忆的内 容和成绩就有了显著的变化。但这种理论在解释心境一致和心境依存记忆的现象中还存有问题,需 要进一步改进。 4 情绪和记忆的建构和背景理论( c o n s t u c t i v i s ta n d c o n t e x t u a l i s t t h e o r yo f e m o t i o na n d m e m o r y ) 建构主义者和背景理论者都认为:情绪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回忆线索,它也是被经历或被回忆 事件的背景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它帮助对事件进行编码和回忆。举个例子来说,小强是一个正 在紧张做论文并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天他错过了每天去学校的那辆公共汽车。他可能会想:“我 没能赶上公车,我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研究,我肯定不能完成论文,也无法毕业了。”在这 个例子中,一种消极的心境导致把一件小事解释为“救命的稻草”。另外,回忆时的情绪也可能再 次对这个事件做不同的解释。当小强最终完成论文,并快乐地参加毕业典礼时,他会回想错过公车 的那件事:“我知道我一定能做好每一件事,即使遇到困难也是暂时的,我从不怀疑我今天的成绩。” 在巴特利特( b a t t l e r ,t 1 9 3 2 ) 、艾森( i s e n ,1 9 8 4 ,1 9 8 7 ) 、罗斯( r o s s ,1 9 8 9 ) 格莱斯派( g i l l e s p i e , 1 9 9 2 ) 、和莱维斯( l e w i s ,1 9 9 7 ) 等这些对记忆持建构观点的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现在的建构主 义者认为对于事件的记忆不仅仅是个体对编码项目的回忆过程,更是一个以编码和回忆时期背景为 基础的建构过程,背景中情绪占重要地位。 情绪和记忆的建构和背景理论从建构的角度解释了情绪与记忆关系,认为记忆是一种依靠情 绪进行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既包括对编码过程的建构,也包括对回忆过程的建构,即一个人 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他记忆过程中的编码项目和回忆项目。需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者假设认为存 在一种结构对记忆的编码和回忆进行建构,但这种结构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和理论解 释。 5 情绪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理论( n e u r o p s y c h o i g d i c a lt h e o r yo f e m o t i o n a lm e m o r y )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关于情绪记忆脑结构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成为了研究情 绪和记忆相互关系的重要方面。利道斯( l e d o u x ,1 9 9 2 ,1 9 9 3 ,1 9 9 6 ) 和戴玛斯( d a m a s i o 1 9 9 4 ) 各自提出了情绪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模型,他们都把情绪作为一种记忆加工,先前编码过的信息能够 引发情绪反应。 这来两个模型都对“情绪记忆能独立于陈述性记忆的意识加工过程吗? ”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利道斯( 原文) 认为:情绪记忆是能够独立于有意识的陈述性记忆的特殊加工过程,不需要意识。尽 管在情绪记忆系统和陈述性记忆系统中存在着独立的假设,但利道斯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杏仁核和海 第1 2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嗣的葡 究 马回之间的儿条通路而存在交互作用( p h i l i p l e d o u x ) 。海马是一个暂时的叶? 扶结构,它也是陈述 性记忆的核心,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已经显示:海马负责同忆过去复杂事件( m c c l e l l a n d ,m c n a u g h t o n & o r e i l l y , 1 9 9 5 ;s q u i r e ,1 9 9 2 ) :根据在小白鼠身上做的恐惧条件作用的大量研究利道斯认为:情绪 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可能是杏仁核。因此,杏仁核和海马回之间的通路可以使情绪信息和有关过去事 件的复杂背景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这个过程就解释了当一个人正在考虑过去的情绪情景时,情绪 是如何被引发的了。 以大量脑损伤病人的情绪行为研究为基础,戴玛斯提出了一个能在主要和次要情绪系统中进 行区别的情绪理论,他并没有明确提出假设的情绪记忆系统和陈述性记忆之间的依赖问题,但通过 对主要和次要情绪的解释,我们不能看出情绪记忆与陈述性记忆的关系。主要情绪是由生物性决定 的对刺激的基本知觉特征进行的情感反应。例如,一些类似于爬行的动作会自动产生消极的情感状 态。主要情绪的激活取决于杏仁核和前扣带回( a c c ) 。次要情绪是习得的情绪反应。它们依赖于 前额皮层中部( m e d i a lp r e f r o n t a lc o r t e x ) 的神经表征。根据戴玛斯的观点,神经表征的内容是过去 事件和相应的情感意义的联系。换句话说,次要情绪依赖于神经结构的激活,这种神经结构促使一 个事件和这个事件的情绪结果( 快乐或不快乐) 建立联系。这些表征是在个体发生过程中,通过对 连续事件及事件的情绪结果在记忆中进行储存而形成的。 这两个情绪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理论都在本质上解释了情绪与记忆的关系,他们把情绪本身看 作是一种记忆加工,存在独立的情绪记忆系统,并且这种记忆系统独立于陈述性记忆系统,但二者 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脑结构和神经结构相互影响。情绪记忆系统是否存在,在大 脑中定位,以及它与陈述性记忆系统在结构上的联系还需在实验上进一步的证实。 ( 四) 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 我们在考察情绪和记忆关系,尤其是情绪对记忆影响的这个领域的时候,一般都是从两个基 本方面考虑:一个是把情绪作为记忆材料的一个特征,一个是把情绪作为记忆者的一种心理状态特 征。在情绪材料方面,情绪被看作是需要记忆的信息;例如,一个词有一个受人欢迎的内涵或者一 种生活经历很令人痛苦;情绪的心理状态方面,在情绪状态影响记忆方面一定要要划分两个时间段: 记忆的形成时期( 编码) 和记忆被回忆的时期( 回忆) ( 第三个方面是编码和回忆之间的中间时期, 被称作储存,但是一般从心理表征而不是回忆遗忘方面来研究) 。总之,在研究情绪影响记忆时主 要有三个方面:被记忆材料的性质,编码信息时个人的心理状态和回忆信息时个人的心理状态。这 三个方面虽不能穷尽情绪和记忆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概括了情绪对记忆本身影响所涉及的方面。 第1 3 页共4 8 页 我们可以用图三的情绪记忆的三角关系图来表示: 记忆的情绪内容 串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致记忆 一致记忆 编码时的情绪状态心境依存记忆回忆时的情绪状态 心境不依存记忆 图三情绪对记忆影响的关系图( 出自参考文献3 4 )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情绪对记忆的影响过程中,学者们一般沿着三条道路去研 究心境一致的记忆、心境依存的记忆和情绪内容对记忆的影响。 1 心境一致的记忆 正如我们在对鲍维尔的联合语义网络模型介绍中指出的那样,他做了许多实验支持这种观点, 其中一个经典的实验就是其1 9 8 1 年的研究。实验中要求被试读一故事,故事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是 悲伤的,一个是愉快的。阅读前,被试通过催眠诱发出愉快和悲伤的心境,阅读之后,在一个中性 心境中回忆故事,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有很大不同,在阅读中处于悲伤心境的被试,更多的认同悲伤 的角色,认为他是故事的主角,并且记住了其更多的细节,而阅读时处于愉快心境的被试则更多地 认同愉快的角色。利用鲍维尔的联想网络模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情绪事件激活了它相应的情绪节 点。如果这一节点已经被一种心境激活了,那么情绪事件的激活作用就会加强这种情绪节点的激活。 这种双重激活会加强表征情绪和事件的不同节点和命题之间的联系。 然而,另外一些实验却取得了相反的结果,即情绪也能增强心境不一致材料的回忆,这是网 络模型所不能解释的。最近的研究中,有人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即被试个体问的差异,从而使得这种 不一致的结果得以融合。斯密司和帕锑( s m i t h p e t t y , 1 9 9 5 ) 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实验中,关于消极 情绪的心境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效应都依赖于个体的自尊状况。实验中让被试看一段描写一患癌症的 男孩的录相,从而诱发出被试的消极情绪,然后给被试一中性图片,让其根据图片内容写一故事。 通过判断故事所表达的情绪发现低自尊的被试所描写故事的情绪与诱发出的心境是正相关时。而高 第1 4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自尊被试相反。即当引入一个消极情境时,低自尊者表现出心境一致的回忆,但高自尊者并非如此, 高自尊者越是感受到消极情绪,则越表现出积极的认知即产生心境不一致的回忆。遗憾的是斯密司 的实验只是在消极情境中进行,没有关于积极心境的研究。 2 心境依存的记忆 鲍维尔的联台语义网络模型也对于心境依存记忆做了详细的阐述,值得指出的时,是不管记忆 材料本身的情感背景如何,只要编码和回忆时的心境一致,对于事件所有方面都会发生记忆增强现 象。这方面的研究也是从鲍维尔等( 1 9 7 8 ) 的实验后迅速扩展开的。这项实验是让被试在悲伤的情境 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当心境匹配时,被试的回忆成绩明显好于不匹配时,这是对心境依存记忆的 强有力的证明。后来的许多实验也都证明了心境依存记忆的存在。利用鲍维尔的联想网络模型对这 种现象的解释是当对信息进行编码时,那时被激活的节点之间就已经建立了联系,包括个体编码时 的心境和新的信息时的情绪节点。在回忆的过程中,和编码时相应的心境的情绪节点就成为了有利 于信息回忆的附加线索。 但是几年后,当鲍维尔和梅耶( b o w e r & m a y e r ,1 9 8 9 ) 试图避一步扩展1 9 7 8 年的实验时,其六个 实验中却有五个没有发现心境依存现象。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心境依存? 心境依存的产生 是否还需要其它的条件? 2 0 世纪7 0 年代,莫瑞斯特( m o r r i s e t a 1 ) 等提出的“适当迁移加工”( tap ) 理论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思路。tap 理论认为记忆成绩由于在事件回忆过程中从事的认 知操作反映了在编码过程中从事的那些操作而受到易化。因此如何辨别出情感关联加工或受心境影 响的认知操作,以及使用这些m i 的编码和回忆任务是相当关键的。一种观点认为,心境与编码和 回忆的事件的仅仅一起发生这种简单的联系,不足以产生心境依存效应,一个必要的条件是被试必须 觉察到这个事件是引起其当前心境状态的原因饵o w e r ,1 9 8 7 、1 9 8 9 ) 。这种观点与费纳德和格兰伯格 ( f e m a n d e g l e n b e r g ,1 9 8 5 ) 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在场依存记忆的研究中,指出在一个特定的物理环 境中( 如教室或操场) 经历的事件不一定就会和这个地点有联系,除非被试认为这个环境是引起或使 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一点为鲍维尔和梅耶( 1 9 8 9 ) 的六个实验中的唯一表明心境依存的一个实验所证 实。此实验中那些用来引起特殊心境的材料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被作为目标事件出现,此目标事件 可以被看作是引起被试心境的原因,而不是和被试的心境一起发生的。另一观点( e i c h & m e b c a l f e ) 认 为经过内部心理操作( 如论证、想象、解释) 而产生的事件要比那些由外部根源指导加工的事件更与 个人当前的心境密切联系,或被当前的心境染上更深的色彩,因此更易产生心境依存效应。根据是, 自由回忆( 依赖于内部产生反应) 的记忆测验应比线索回忆测验或新旧识别记忆( 依赖于外部提醒) 更 第1 5 页共4 8 页 可能揭示心境依存性。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 这两方面的实验都支持了心境依存记忆的tap 观点,当被试从事的加工对心境敏感时( 编码 和回忆一样) ,心境影响对事件的回忆,当事件的源泉是内部时,情感关联加j 二易于发生。 3 情绪内容对记忆的影响 一些研究认为情绪行为比非情绪行为更容易回忆,即情绪能够促进记忆。我们来回顾些这个 方面的实验研究。泼兹( p o t t s ,m o r s e ,f e l l m a n ,a n d m a s t e r s l 9 8 6 ) 等指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 态会影响对故事中情绪信息的学习和记忆。米勒( m i l l e r & s p e r r y l 9 8 8 等) 发现:当个人记忆的重点在 有关情绪的记忆上时,发现小孩子的记忆也是相当好的。丽维格( l i w a ga n ds t e i n l 9 9 3 等) 要求2 岁6 个月和6 岁大的孩子们回忆4 个能产生强烈情绪的情节,这些情节是发生在孩子自己身上的,并且 是在父母报告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这些事件集中在孩子们体验和表达高兴、气愤、悲哀和恐惧情绪 的事例上。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孩子们都记住了,孩子们也能做情绪标签,尽管这些标签有时候和父 母报告的不完全一样( 孩子们有可能把恐惧和气愤标签成悲伤) ,但小孩子对这些事实信息的记忆 是十分不错的。戴费:i 弛( d a v i d s o n 和j e r g o v i c l 9 9 6 ) 等的研究也指出,背景中最容易记忆的信息经常有 情感性因素在其中,他们发现:故事中的行为在基本的故事情节中打断了,即出现了情节的中断, 这样会引起更多的有关情绪的结果( 例如:他打翻了一箱鸡蛋,一片狼藉,他陷入了困境) ,这种情 况比有较少情绪结果的情节中断( 例如:他掉了一个苹果,苹果滚到桌下,他捡起了苹果) 更有利于 孩子去回忆。丹尼斯( d e n i s ed a v i d s o n ,z u p e il u o ,m a t t h e wj b u r d e n 2 0 0 1 ) 等在实验中发现: 所有小学儿童回忆故事中的情绪行为都比非情绪行为多,即情绪能够促进记忆。 另外,什么因素使情绪内容影响记忆过程呢。有学者认为情绪标签对记忆过程起作用。什么是 情绪标签呢? 举个例子来说,“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很高兴。”其中“我考试的了一百分”是一个 能引发情绪的情绪行为,而“高兴”就是相应的情绪标签。实验发现:给小孩子情绪标签,能够使 他们容易了解情绪的可能原因和结果( t r a b a s s o ,s t e i n ,& j o h n s o n ,1 9 8 1 ) 。有研究也显示通过它的背 景来标签情绪可以帮助孩子对情绪的理解( g n e p p ,m c k e e ,& d o m a n i c ,1 9 8 7 ) 。丹尼斯( d e n i s e d a v i d s o n ,z u o e il u o ,m a t t h e wj b u r d e n 2 0 0 1 ) 等认为:对情绪行为给与标签有利于回忆。因此, 小学生们可以使用情绪标签来回忆情绪行为。尽管情绪标签可以帮助回忆情绪行为,但标签本身却 被看作是多余的,而不能被很好的回忆( l i w a g s t e i n ,1 9 9 5 ) 。同样,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可能也是 其中的影响因素。年龄因素,即发展性差异,在情绪信息和非情绪信息中都应该存在,这是建立在 小孩子的情绪知觉可能会促进他们编码和回忆情绪信息这种可能性上的。丹尼斯( d e n i s ed a v i d s o n , 第1 6 页共4 8 页 中小学生的情绪对其外显和内隐1 己| 乙影响的鄙f 究 z u p e il u o ,& m a t t h e wj b u r d e n 2 0 0 1 ) 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对于短小的故事和只有几个项目的记 忆作业,一、三和五年级孩子对情绪行为回忆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反,大孩子比小孩子回忆了更多 的非情绪行为。在较长的、较复杂的故事中,大孩子比小孩子回忆更多的情绪行为。性别差异一直 是情绪领域的一个比较持久的令人感兴趣的研究点,它包含着特异的生物、社会、文化的差异。一 般来说,男性会感受更多的消极情绪,而女性正相反:男性对正情绪有更多的忽视和抑制,女性对 正情绪有更多的重视和宣泄,对负情绪也有更多的宣泄,那么性别差异在情绪影响记忆过程中的作 用也是值得探讨的( 黄敏儿,2 0 0 1 年) 。 进一步来说,实验材料中故事的内容在情绪影响回忆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 这在以往的情绪与 记忆关系研究中涉及的较少。小孩子对自我和他人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省金华成泰农商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含答案
- 2025浙江金华市武义县司法局招聘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楚雄州禄丰市教育体育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0人笔试含答案
- 初高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学校暴力问题
- 船舶货物运输事故调查规定
- 如何引导初高中学生正确应对生活挑战
- 2025四川内江市法院系统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120人考试含答案
- 2025年四川宜宾兴文县第一次考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适配性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 人员外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单选题51-100试题含答案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危险品管理台帐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 一年级上《人与自然》
- 高等有机化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 教学课件·固体物理基础(第2版)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新教材上册实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