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专业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 捅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走向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新问 题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一。因此,深入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本 文研究了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转移方式、供求结构和流向方面呈现的变化特 征,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头连着城镇,推动着第 二、三产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村,对农民就业增收有现实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带来 了新问题,如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问题,就业不充分、收入不稳定和权益需要保护 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尽合理,经营较粗放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问题;甚至 有的农户就退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笔者认为要提高非农产业技术,促进农村劳动 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 质和技能;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 中文文摘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我国走向城市 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 展阶段。农业税的减免、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推进,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我国的特殊实情,国内外许多学者 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劳动力配置结构变化进行了 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机制和作用 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为我国政府制定合理的劳动力配置政策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现象,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 过去2 0 多年,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也带来 了许多新的问题,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 发展。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 义。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研究。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 概念的界定入手,认为用劳动时间来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是比较合理的,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回顾了对于工 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的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马克思关 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概述了我国 许多学者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对劳动力转移进行的一般性分析和描述,并集中于 经济因素、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因素、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所做的大量研 究。 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近年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 巨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五个统筹 政策的出台、 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行、国家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这 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出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农村劳动力资 源的流动和配置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转移动机中包含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与现有生存 状态的矛盾,农村生产消费环境的挤压效应,城镇生存环境的吸纳效应:转移方式上有 传统转移,有就地转移,还有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条件下的转移;在农村劳动 i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力资源的供求和流向中,既存在城市吸纳农村庞大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又有“民工荒 现象的出现和高级技工的走俏,还有部分具有经济实力的劳动力回归农村创业和部分不 适应城市的劳动力回流农村。 第三部分分析了转移劳动力对农村的新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头 连着城镇,推动着第二、三产业发展:一头连着乡村,对农民就业增收有现实的作用。 这一转移关系我国从农业、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向非农就业、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 化国家的过渡。当然,新农村建设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也 带来了新的问题,如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问题,就业不充分、收入不稳定和权益需 要保护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尽合理,性别结构、年龄组合构成失调,知识型人 才流失严重,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缓慢的问题;经营较粗放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 出率的影响问题;因进城务工和在农村经营农业的收入存在差距,农业的比较效益还比 较低,新一代转移农民工有明显的永久迁移特征,部分农户退出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 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的问题,等等。 第四部分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的对策思路。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谋划,合理采取措施,才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发展带来压力的不断加大,应该促进农村劳动力 的就业,这样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 新技术,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加强自主技术创新,提高非农产业技术,来促进 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加快农业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向农户转移,促使农业技术成 果向农村延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通过促进基础教育、 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加强就业 技能培训,加快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塑造劳动力品牌,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劳 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建立城乡衔接的福利保障制度和公平自由的劳动就业制度,从制度 和政策上保障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 转移方式、供求结构和流向方面呈现的变化特征,指出引起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分 析了转移劳动力对农村的新影响。在此基础上,并就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取得资料 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提升,从而形成既具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的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的对策思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n e wp r o b l e m sa r i s i n gf r o m t h es h i f to fr u r a ll a b o r s a b s t r a c t n l es h i f to ft h er u r a ll a b o ri st h eo b j e c t i v el a wf o r t h es o c i a l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 , a n d t h ei n e v i t a b l ec u r r e n tf o ro u r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i n d u s t r i a l i z a t i o na n d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 n o w a d a y s , w ea r es t i l lf a c i n gt h eb i gp r o b l e mo fr u r a ll a b o r ,a n dt h en e wp r o b l e m ss t e m m e df r o mt h e s h i f to fr u r a ll a b o rh a v eb e c o m et h eb o t t l e n e c kf o rr e s o l v i n gt h ei s s u eo f “c o u n t r y s i d e , a g r i c u l t u r e ,p e a s a n t ,t h a ti st os a y , t h et h r e ea g r i c u l t u r ep r o b l e m sa n db u i l d i n gt h es o c i a l i s t n e wc o u n t r y t h e r e f o r e ,t op r o f o u n d l yr e s e a r c ht h en e wp r o b l e m sa b o u tt h es h i f to fr u r a l l a b o ri ss t i l ls i g n i f i c a n ti no u rm o d e ms o c i e t y t h et h e s i sh a sl o o k e db a c kt h er e l a t e dt h e o r i e sh o m ea n da b r o a d 、 ,i t l lt h eb e g i n n i n go f t h ec o n c e p t i o no fr u r a ll a b o r i tt a k e sad e e pr e s e a r c hi n t ot h en e w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m o t i v e , t h ew a y ,t h es u p p l ya n dd e m a n ds t r u c t u r e ,a n d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r u r a ll a b o rs h i f t ,a n a l y z i n gi t s d e e p - s e a t e dc a u s e s 1 1 l es h i f to fr u r a ll a b o r ,o no n eh a n d , p r o m o t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e c o n d a r ya n dt e r t i a r y i n d u s t r yw h e nc o n n e c t e d 丽t l lu r b a n ;o nt h eo t h e rh a n d ,c o n t r i b u t e st o e n h a n c i n ge m p l o y m e n ta n di n c r e a s i n gp e a s a n t s i n c o m ew h e nc o n n e c t e d 、 ,i t l lc o u n t r y n e s h i f to fm r a ll a b o rh a sb r o u g h tn e wp r o b l e m s ,t h a ti s ,t h ep r o b l e ma b o u tt h er u r a ll a b o r s q u a l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k i l l ,a b o u tt h ei n e f f i c i e n te m p l o y m e n t , t h eu n s t a b l ei n c o m e ,t h en e c e s s a r y s a f e g u a r do fr i g h t sa n di n t e r e s t s ,a b o u tt h ee x t e n s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 si n f l u e n c et o t h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l a b o rp r o d u c t i v i t y ;a n de v e ns o m ep e a s a n t sh a sr e t r e a t e d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f i e l d 舡细a si a mc o n c e r n e d ,w es h o u l de i l l l a n c et h e n o n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t e c h n o l o g yt oa c c e l e r a t et h es h i f to fr u r a ll a b o r ;i m p r o v et h e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t oe n h a n c er u r a ll a b o r s e m p l o y m e n t ;d e v e l o pt h ee d u c a t i o no nl a r g es c a l et o e n h a n c el a b o r s q u a l i f i c a t i o na n ds k i l l ;a n ds a f e g u a r dt h el a b o r s r i g h t sa n di n t e r e s t st o p r o m o t et h es h i f to fr u r a ll a b o r sm o r eh e a l t h i l ya n dw e l l - o r d e r e df r o mt h ep o l i c ya n ds y s t e m l e v e l k e y w o r d s :r u r a ll a b o r s h i f tn e w p r o b l e m 祸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 姓名) 萤盅筵学号鱼i q 墨q 2 专业亟渔经渣堂所呈交的论文( 论 文题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 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了解福 气i 建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的学 位论文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基誉金嘻汐气、 签名目期 兰型呈:21 三 指导教师签名曼:二羔! 左龟,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经济学研究的角度看,其实是农村劳动力自身资源的种优 化配置。由于受制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特点以及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农村劳动力资源 的这种再配置不仅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在行业之间和空间上的移动,同时还需要转移的农 村劳动力为这种转移支付巨额成本( 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 ,而且这种成本的支付 如果不能实现转移的目的,则对转移者来说又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可以把农村劳 动力的转移看成是,农村劳动力通过投入自己的劳动力以及支付转移所需成本,从而获 得更多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特指农村劳动力从农村 转移到城镇从事非农活动的经济现象。 1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 1 研究的背景 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 意味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在发达国家,扩大 就业和减少失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从某种意义 上说,就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中最突出的一个现 象就是农业劳动力就业不足。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1 3 亿总入口的5 6 左右,目前全国拥有卜6 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 5 - - 2 亿。n 1 近2 0 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5 0 0 万亩左右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 0 0 0 万左右递增, 加之新型农业品种、技术、生产管理模式的采纳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这样农业 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减弱。在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 长快和农业对劳动力吸纳作用减弱的双重作用下,直接导致我国约有3 亿多农民就业不 充分,隐性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2 0 0 5 年全国农村外出就 业劳动力总数达到1 0 8 2 4 万人,比上年增加5 6 4 万人,约增长5 5 。而在农村劳动力中,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极为少数,在2 0 0 5 年新转移的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教育培训 的仅占1 9 2 。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型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 村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加之,由于长期存在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变得十分困难。 当前,农业税的减免、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推进,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另外,党的“十七大 报告也指出:“要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 1 2 0 0 6 年全国和各地区1 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 2 0 0 5 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推算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党和国家 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关的。城市化就是 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个国家( 或地 区) 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旌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 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过程也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观念的转变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很大。 1 1 2 研究的意义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为积极的一个因素,作为劳动力要素丰富的发展中大国,劳 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劳动力就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我国 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以及在新的贸易格局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也在 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三农 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进程。“三农片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 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 办法,有的还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这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出现了加快转移步伐, 提前进入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人员, 出现“民工荒一的现象。殊不知,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 健康有序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针对我国的特殊实情,国内外许多学者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由 此引起的社会劳动力配置结构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改 革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机制和作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为我国政府制 定合理的劳动力配置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复杂长 期的现象,尚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过去2 0 多年,经济发展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 转移,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也带来了新问题如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问题,就业不 充分、收入不稳定和权益需要保护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结构不尽合理,经营较粗放对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问题;甚至有的农户就退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农村劳 动力转移现象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农村劳动 力转移新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 2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 ) 农村剩余劳动力 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将剩余劳动力看作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 的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是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过剩的人日。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 2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必然导致一部分劳动力失业 成为相对过剩人口,即剩余劳动力。马克思将相对过剩人口分为流动的过剩人口、潜在 的过剩入口和停滞的过剩人口,其中潜在的过剩人口就是剩余劳动力。 另一种观点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零值边际生产率 学说,刘易斯于1 9 5 4 年 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如果从农业部门抽出一定数量的劳 动力,没有降低农业总产量,那么这部分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即边际生产力为零的 那部分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删 还有一种是我国著名学者郭熙保提出的“地一劳比率一学说。郭熙保针对刘易斯的 “零值边际生产率 定义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不符的缺陷,提出了农业 剩余劳动力新的定义标准:“当一个国家( 或地区) 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 趋势时,我们认为该国( 或地区) 存在农村剩余劳动( 力) 一。他指出这一新定义重在强 调人均耕地变动的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 四川大学何景熙教授在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实质农村 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产业的流动和再就业。阳1 这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入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实现“身份 转变的过 程,实质是“农村人口的非农化 。从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看,农村人口的非 农化包括人口、就业、产业结构和经济总量等方面的非农化,不仅是指从事非农产业的 非农人口的增加,非农职业的转换和非农产值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比重的提高,而且 更重要的在于使原来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口能逐步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物质成果和精 神成果,其中包括农村入口自身的生活方式( 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社会 3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杜,1 9 8 9 :1 4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 加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 9 9 8 5 何景熙。不充分就业: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核心与本质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新探” m 调研世界, 2 0 0 0 ,9 :争一l l 6 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 m 北京t 中国经济出版社,z 0 0 5 :6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交往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农民的知识化、技术化,工作的组织性、协作性,观念的现 代化、科学化) 、思维方式( 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 、价值标准及 接受现代文化传播和教育的程度等各种因素在内的变化,其实质就是农村地区生产力结 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 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城乡融合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1 2 2 马克思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条件从历史和逻辑 相统一的角度作过深入的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劳 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首先表现为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因竞争而破产的手工业劳动者 丧失生产资料的过程,其次还表现在农业劳动者与土地的分离过程。 现代工业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个国家( 或地区) 以农业为主 的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的转移,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农 业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游离出来,提供了充足的现代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资本,他们 的生活资料现在变成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被驱逐出来的农民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 资本家那里,以工资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但为工业的 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商品,也为工业产品开拓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一部分农村居民 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同时也建立 了国内市场。当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时,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性就很 难打破,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难以提高;只有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 现代工业才有更广泛和更加稳固的农村市场。随着以前的自耕农的被剥夺以及他们与自 己的生产资料的分离,农村副业被消灭了,工场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的过程发生了。只有 消灭农村家庭手工业,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获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范围 和稳固性。 7 1 1 2 3 西方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理论 刘易斯( 1 9 5 4 ) 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模型,姐3 他认为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 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即二元经济模 型的一端是存在大量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劳动力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 的现代城市工业。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决定的,但农 业部门的劳动力价格并不是按边际产品价值原则决定的,在农村几乎保留着“无限供给 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现代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农 民收入水平,只要劳动力的流动不受限制,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必然涌向工业部门, 随着工业部门投资和生产扩大,农村将源源不断地向城市工业部门输送劳动力,直到传 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全部吸收。工业资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而农业只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 7 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阻 北京s 人民出版社2 0 0 5 :8 1 6 8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阻 北京一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 9 9 8 4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乔根森( 1 9 6 1 ) 建立了一个二元经济模型,叫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 但不同于刘易斯的是,乔根森放弃了农业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假设,认为农村并 不存在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乔根森认为只有农业发展了,农业部门才有可能向工 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工业发展不取决于资本规模大小,而取决于有没有农业剩余,农业 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并且认为农业剩余规模越 大,劳动力转移规模就越大,两者是同比例增长的。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n 们他们认为,人口增长与生产率 增长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两个关键变量,控制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只具有长期效果, 而生产率的提高在短期内就能对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如果农业剩余不能满足工业扩张 后新增工业劳动力对农产品对需求,劳动力转移就会受到阻碍。 托达罗( 1 9 6 9 ) 在修正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提出了 新的解释,1 他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 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认为在任一时期,迁移者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与 现代部门新创造的就业机会成正比,与城市失业人数成反比。特别强调农村和农业部门 的发展的重要性,认为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来 实现的,而是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 小,最终使二元性完全消失。 1 2 4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许多学者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 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是对劳动力转移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和描述,主 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二是集中于农 村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三是集中于研究制度因素对农村劳 动力转移的影响。 ( 1 ) 经济因素 高国力( 1 9 9 5 ) 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 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 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 越高。“妇因为从微观个体转移的经济原因分析,每个人转移的经济动机总表现为从经济 条件差的地区向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转移,因此研究区域间劳动力转移必须考虑区域间经 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因素,另一方面从广义上讲,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动机除了追求高 收入外,追求理想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就业机会除了与经济增长速度有关外, 主要依靠当地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区域经济 9 乔根森另一种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的检验 j 经济发展的理论与设计,1 9 6 6 毕世杰发展经济学 蜘北京t 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 :1 4 5 一1 4 7 1 0 费景汉。拉尼颠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 m 北京z 华夏出版社,1 9 8 9 李晓澜,宋继清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评述 j 山西经济大学学报,2 0 0 4 hl 一2 0 1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 v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9 z3 2 7 - 3 4 2 1 1 2 高国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 j 南开经济研究,1 9 9 5 ,2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结构的差异也是研究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变量。“外来农民工 课题组( 1 9 9 5 ) 的研究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蔡防( 2 0 0 0 ) 从另一个角度,即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 这一角度出发,得出相对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n 3 1 但 他后来的另一项研究( 蔡叻,2 0 0 2 ) 则得出最具有转移意愿的既不是最穷的地区也不是 最穷的农户的结论。n 钉 ( 2 ) 个人特征因素 赵耀辉( 1 9 9 9 ) 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 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农村劳动力偏爱于当地的非农劳动,而不是 转移。n 日朱农( 2 0 0 2 ) 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对女性则没有。 性别是转移决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赵耀辉( 1 9 9 9 ) 发现有5 5 3 的女性不愿意转 移,这也许反映了城镇地区的劳动力需求状况即主要需要男性。婚姻状况是转移决策中 的另一重要因素。赵耀辉( 1 9 9 9 ) 认为已婚的农村劳动力和平均水平相较有3 7 6 的人 不愿意转移。朱农( 2 0 0 2 ) 发现婚姻状况对转移决策有显著的负影响。 年龄是转移决策中的又一重要因素。赵耀辉( 1 9 9 9 ) 发现转移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 加而降低。 ( 3 ) 制度因素 蔡防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分成两个 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就是农村劳动力迁出农村的过程,第二个阶段就是转移者在城 市定居的过程。并分别考察了我国传统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 过程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 为,正在惊醒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障 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 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n 举例来说,城乡之间的预期收入很大,以至于贫 穷的农户有强烈的转移愿望,即使他们的社会网络和工作合同帮助他们在城市找到工作, 也是不可能做出转移决策的。而且,由于城市歧视政策的存在,转移者无论受教育水平 如何,只能在脏、累、差的工作岗位就业,这肯定会降低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年轻人 的转移意愿。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对未来就业的考虑比受教育水平低的人要多。因此,在 中国,社会网络的可获得性这一因素对转移决策的影响比其它诸如收入和人力资本的因 素更为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改革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 1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3 1 研究思路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 1 3 蔡叻劳动力流动对市场发育、经济增长的影响 j 人口世界2 0 0 0 ,6 1 4 蔡防,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燕含义检验相对贫困假说 j 中国人口科学,2 0 0 2 4 1 5 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j 经济研究1 9 9 9 ,2 1 6 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赵耀辉发言 1 7 蔡畴劳动力迁移与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j 中国经济学。1 9 5 ;6 6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转移方式、供求结构和流向方面呈现的新特点,指出引起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了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带来了新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的对策思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1 3 2 研究方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特点,具体采用了以下分析方法: ( 1 )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论文阐述了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就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取得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提升,从而形成既具普遍性又具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 2 ) 比较研究和归纳概括相结合 论文从三大产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实际,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的对策思路。 ( 3 )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论文在进行定性分析的同时,运用一定量的数量分析,力求分析研究的准确性。 7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第2 章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 近年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着巨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五个统筹 政策的出台、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 实行、国家协调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一系列战略措施的出台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 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2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和方式 2 1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 ( 1 ) 农民消费层次的提高与现有生存状态的矛盾 随着农村生存环境的变化,农民的消费层次也会提高,也就是不满足于现有生存环 境下的生存状态,渴望达到更高的生存状态,渴望消费的多样化。比如食物消费方面, 农民一旦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就会追求营养的补充,想改善消费结构,由以消费蔬菜为 主转为消费肉类为主,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支出用于食品消费上面。而在农村这些支出 的来源只能是农产品的出售,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低廉,就需要用大量的农产品来支撑少 量高层次的消费。比如一千克肉可以与六千克大米的价格相抵,这样农民就需要种植六 千克大米来换取一千克肉的消费。所以农民在农村生存如果想消费更多的肉就需要额外 种植重量是所消费肉量的六七倍的大米,这就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这是与当前农业生 产能力相违背的,因为目前农业生产的效率还很低,生产技术差,农业产量有限。从更 深层次上讲,这种情况是由农村的生存环境决定的。农村的生存环境决定农民的生存只 能依靠农业,但农业的生产水平导致农民只能维持这样一种较低的生存状态,该生存状 态满足不了农民的比较高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会出现农民的消费需求与现有生存状态的 矛盾。由于改善现有农村生存环境不是朝夕就可以实现的,所以农民选择的解决办法只 有迁移出现有农村生存环境。 ( 2 ) 农村生产消费环境的挤压效应 生产和消费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制约着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进而不利于农民生存状态的提高,也不符合理性 经济体对更高效用的追求,这样就对生存其中的农民的生存形成了一定的环境压力。 生产环境 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尤其是农业可用耕地的减少。对于农村劳动力来说,农业自 然资源的禀赋尤其重要,与之相关的自然资源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 资源和海洋资源等。农业气候资源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农业容纳劳 动力和承载人口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提 高土地的单产,从而可为更多的入口提供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农产品,承载更多的入 口。 农业人口数量大,劳动力多。农村入口基数大,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 3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上升,由传统农业 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农业自身的特点。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最 基本的生产资料。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下。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环境。 消费环境 农村市场越有利于交换过程的顺利实现,就越能满足农民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帮助 农民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为农民提供便利、节省时间和费用。但是,目前 农村消费环境已成为农民消费层次提高的“瓶颈 。受到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抑制了农民 消费需求,农村基础设施的欠缺,也严重影响着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 3 ) 城镇生存环境的吸纳效应 环境的吸纳效应产生的动力是经济体对更高经济预期收益的追求,所以不管是生产 还是消费方面,城镇生存环境对广大农村劳动力都存在一定的吸纳效应。相对于农业生 产环境而言,城镇生产环境也就是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环境。消费结构的变化或者需求 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商品的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提供工业 品、服务品的第二、三产业则有了发展的潜在空间,这就引发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工业 部门和服务部门。随着经济发展和时间推移,工业和服务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创 造更多的国民收入,吸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来,也就是城镇生存 环境对农村劳动力具有极大的吸纳效应。 根据表2 1 数据分析,从增长速度看,第二、三产业远高于第一产业;从增加值看, 第二、三产业也远高于第一产业。 表2 - - 11 9 9 6 - - 2 0 0 6 年三大产业增加值( 亿元) 和增加指数( 上年= 1 0 0 ) 年份国内第一 第二第三国内生 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 生产产业产业产业产总值业增加业增加业增加 总值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指数值指数值指数值指数 1 9 9 67 1 1 7 6 61 4 0 1 5 43 3 8 3 5 02 3 3 2 6 21 1 0 01 0 5 11 1 2 11 0 9 4 1 9 9 7 7 8 9 7 3 01 4 4 4 1 93 7 5 4 3 02 6 9 8 8 i1 0 9 31 0 3 51 1 0 51 1 0 7 1 9 9 88 4 4 0 2 31 4 8 1 7 63 9 0 0 4 23 0 5 8 0 51 0 7 81 0 3 51 0 8 91 0 8 4 1 9 9 98 9 6 7 7 11 4 7 7 0 04 1 0 3 3 63 3 8 7 3 41 0 7 61 0 2 81 0 8 11 0 9 3 2 0 0 0 9 9 2 1 4 61 4 9 4 4 74 5 5 5 5 93 8 7 1 4 01 0 8 41 0 2 41 0 9 41 0 9 7 2 0 0 11 0 9 6 5 5 21 5 7 8 1 3 4 9 5 1 2 34 4 3 6 1 61 0 8 31 0 2 81 0 8 41 1 0 3 2 0 0 21 2 0 3 3 2 71 6 5 3 7 05 3 8 9 6 8 4 9 8 9 8 01 0 9 i 1 0 2 91 0 9 8 1 1 0 4 2 0 0 31 3 5 8 2 2 81 7 3 8 1 76 2 4 3 6 35 6 0 0 4 7 l l o o i 0 2 51 1 2 71 0 9 5 2 0 0 41 5 9 8 7 8 32 1 4 1 2 77 3 9 0 4 36 4 5 6 1 3儿o 11 0 6 31 1 1 11 1 0 1 2 0 0 5 1 8 3 8 6 7 92 3 0 7 0 48 7 3 6 4 67 3 4 3 2 91 l o 41 0 5 21 1 1 71 1 0 5 2 0 0 62 1 0 8 7 1 02 4 7 3 7 0 1 0 3 1 6 2 08 2 9 7 2 01 1 1 11 0 5 01 1 3 01 l o 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7 ) 这十一年来,第一产业的产出在g d p 中的比重总体上呈现了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 产业产出比重相对比较稳定,近年来稳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增长异常缓慢,。九五辩 9 福建师范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 期间呈上升态势,“十五 期间又升降不定,但总体看是上升趋势,2 0 0 6 年比1 9 9 6 年上 升了6 6 个百分点。见表2 - - 2 。 表2 21 9 9 6 - - - 2 0 0 6 年我国三次产业g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