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dwg
零件图.dwg

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3套夹具】【9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001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7-29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30
积分
关 键 词:
连接 支架 工艺 夹具设计 cad图纸
资源描述:

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32页 150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夹具装配图.dwg

数控夹具.dwg

电火花夹具底板.dwg

电火花夹具的销子与压板.dwg

电火花夹具芯轴.dwg

电火花夹具装配图.dwg

磨工夹具装配图.dwg

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零件三维模型.dwg

零件图.dwg

目  录

摘要 ……………………………………………………………………………1

第1章 绪论……………………………………………………………………3

  1.1 简介………………………………………………………………………………… 3

  1.2 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发展………………………………………… 3

第2章 零件图分析……………………………………………………………5

  2.1 零件材料分析……………………………………………………………………… 5

  2.2 零件工艺性分析…………………………………………………………………… 6

     2.2.1 外圆 ………………………………………………………………………… 7

     2.2.2 内孔 ………………………………………………………………………… 7

     2.2.3 其他重要加工部分 ………………………………………………………… 8

     2.2.4 倒角等 ……………………………………………………………………… 9

  2.3 零件总体分析……………………………………………………………………… 9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10

  3.1 设计要求……………………………………………………………………………11

  3.2 工艺顺序的安排……………………………………………………………………11

  3.3 加工计划……………………………………………………………………………13

  3.4 主要加工部分余量计算……………………………………………………………14

  3.5 基准的选择…………………………………………………………………………17

     3.5.1 设计基准…………………………………………………………………… 17

     3.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5.2.1 粗基准的选择……………………………………………………… 17

         3.5.2.2 精基准的选择……………………………………………………… 17

第4章 夹具设计与分析………………………………………………………19

  4.1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的要求…………………………………………………………19

   4.2 连接支架工艺中对夹具的要求………………………………………………… 19

  4.3 工艺中典型专用夹具设计分析………………………………………………… 20

     4.3.1 60号工序磨工夹具………………………………………………………  20

        4.3.1.1 定位要求……………………………………………………………20

        4.3.1.2 定位元件的设计……………………………………………………21

        4.3.1.3 夹紧元件的设计……………………………………………………21

        4.3. 1.4 定位误差分析………………………………………………… …21

      4.3 .2  90 号工序数控夹具………………………………………………………22

          4.3. 2.1  定位要求………………………………………………………… 22

          4.3. 2.2 定位元件的设计……………………………………………………23

          4.3. 2.3 夹紧元件的设计…………………………………………………  23

          4.3. 2.4 定位误差分析……………………………………………………  23

      4.3 .3  110 /12 0 号工序数控铣工 /电火花夹具…………………………… 23

          4.3. 3.1 定位要求……………………………………………………………24

          4.3. 3.2 定位元件的设计……………………………………………………24

           4.3. 3.3 夹紧元件的设计……………………………………………………25

          4.3. 3.4 定位误差分析………………………………………………………25

结论…………………………………………………………………………  26

参考文献………………………………………………………………………28

致谢…………………………………………………………………………  29

附录……………………………………………………………………………30

摘要

   简要回顾国内外机械工艺和夹具发展历程, 讨论国内外机械制造和工艺水平的人差异,展望现在全球机械工艺和夹具的发展 趋势。分析零件“连接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和一些重要加工面的加工要求, 对该零件进行工艺规程方面设计和制订,包括基准的选择,工件加工工艺顺序的安排,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加工余量的计算和一些其它加工参数的确定。 针对工艺规程的相关工序设计专用夹具,由夹具的定位方式来确定夹紧元件和定位元件, 对夹具的定位误差来进行分析。介绍同学们在毕业设计中经历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阐述在“ 连接支架”的机械工艺和相关夹具设计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 重点为对零件“ 连接 支架”工艺规程及其相关的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夹具,机械制造

ABSTRACT

A brief review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 and fixture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chinery manufacture and process level difference, looking now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 and fixture. Analysis of the parts "bracket"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some important machining surfac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parts for process plann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referenc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orkpiece processing order, the calculation of process dimension chain, the calculation of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ome oth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 view of the special fixture related process design procedure, by positioning way to determine the clamping fixture components and positioning components, for the fixture positioning error for analysis. Introduc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mechanical process of "bracket" and related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in the design of fixture and th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key for the parts "bracket" process and related rules of fixture design. 

Key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fixtur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机械加工工艺及相关夹具设计方面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个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既可很好地考查我们大学四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让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将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使我们学的更深更多。

   机械制造产品加工工艺包括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它的指导思想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经型(包括经济效益和理论)和高生产率 [1] 。其研究的重点为工艺过程,同时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它是实际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构思和想法,同时又是实在的手段和方法,并落实在由刀具、夹具、机床、工件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所以它包含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需要多门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持,同时工艺又和实际生产联系密切。而夹具是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因此,夹具的设计是机械加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上广泛的使用着大量的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等方面工艺装备。这些工艺装备的制造过程总称为机械制造,生产这些工艺装备的工业即是机械制造业。机械 制造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各种工程材料的加工的技术,研究其工艺 ,并设计和制造各种工艺装备。

1.2  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发展

   从 1949 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和一定技术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其机械加工和夹具也有 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质量不够高,机械加工设备科技含量不够高 ,加工工艺过程不合理,夹具和先进设备的配合应用也比较少,造成加工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出来的产品也不能达到国际高水平要求。4.3.3.3夹紧元件的设计

   110、120 这两道工序是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刀具垂直于工作台。零件轴线也垂直于工作台。工作台上有可倒置放入螺钉的 T 形槽,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主要依靠螺钉 螺母连接固定夹具。在夹具底板上设计两个对开的 U 形槽,可以使用螺钉螺母固定底板。在实际安装时,先将心轴安用四个螺钉固定在底板上,再将底板固定于加工中心工作台上。

   夹具固定工件也是通过螺钉与心轴上的内螺纹固定。将工件装入心轴后,旋转工 件,对正工件上底部的孔和心轴上的槽,用销钉穿过工件底部的孔 (三个孔任意一个即可),插入槽内。然后从工件上部放入压板,用内六角螺钉压住压板即可。压板压在两内孔相交处 此位置为工序中设计的固定位置。   第一阶段是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之前,我很少在图书馆或网络等各种渠道查阅专业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到了一些快速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的 方法。这对以后的工作学习的帮助非常大。同时,为了更加了解机械工艺及相关夹具设 计的相关知识,我翻阅了以前学过的一些书籍,也看了一些关于国内外机械制造和工艺 水平的介绍让我感触非常大。一是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太 少太窄了,二是觉得国内外 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差距还是非 常大。

   第二阶段是毕业设计实习。经过老师的多次努力,我们有了这次珍贵的毕业设计实习,这次实习让我们真切的了解到加工现场是如何加工出一个个零件的,工艺规程是如何编写又如在车间中被加工出来,也认识了很多我们毕业设计需要用的设备。无论是在毕业设计上,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第三个阶段是连接 架加工工序和相关工序夹具的确定。这个阶段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设计。直到动起手来我们才感觉到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工艺规程是产品加工的指导文件。所以需要我们考虑非常周密,不能有一丝错误。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高加工的效率,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企业的效益。在设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各种标准件的利用,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切削用量的计算,基准的选择......几乎时刻都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而因为以前对这些知识掌握不够,所以只有再翻阅以前的书籍出来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我还是必须通过与老师交流,查阅各种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英文不好的我在国内资料缺乏的情况下甚至还查找了一些英文资料 ,通过词典慢慢翻译出来。最后经过一步一步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工艺和相关夹具的设计

   第四个阶段是完成连接支架加工工序和相关工序夹具说明书。在经历了上一个阶 段后,说明书的完成就相对轻松许多了,但是中间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经过写说 明书时的思考,也发现了工艺规程中和夹具的设计中的很多问题。这才发现自己的考虑 还是不够周全慎密。另外在使用word 软件时也遇到了很多格式的问题,比如目录的生成,页码的标示等。Office 软件是 我们以后经常要用到的办公软件,毕业设计在提高我们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更加熟练。

   从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到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 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事实上,在设计过程中,我也想过使用一些更专业、水平更高的软件来完成设计,也想过在一些工序中 使用更先进的设备,但是这些想法对于我来说都没有足够的知识铺垫,包括国内现在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无疑是很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促使我们充满激情的去研究,去创造。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能不断地解 决问题,在毕业设计中的不足和遗憾不会让我灰心,它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进,今后我更会利用各种资源,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和发展,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 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好的发挥我对社会对国家的作用,从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以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 到了一次很好的训练,在情绪上也是有苦有乐。在毕业设计过的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有时候令我心情低落,但当我打起精神一步一步解决这些问题后,便感觉很有成就感,更有学到东西的愉悦,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和决心。   

参考文献

[1] 王光斗,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孟少农主编. 机械 加工工 艺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3] 赵如福主编.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 王启平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5] 关慧贞,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 3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 2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7] 陆建中,孙家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 5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刘晋春,白基成,郭永丰.特种加工(第五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 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0] 徐学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 2 版)[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1] 张琳,乐精华. 耐蚀阀门用蒙乃尔合金[J ].兰州 :兰州高压阀门厂 ,2002.

[1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 《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 李鑫 .重视工艺迎接挑战 [J].甘肃  白银 :白银公司动力厂 ,2003.

[14] 陈家元. 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安徽六安: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三地质队,2012.

15] 陈国新,雷先明.对我国机械工艺的几点讨论[J].湖南邵阳:邵阳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2001.

[1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S].北京:1999.

内容简介: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号: 2010962919 姓名: 李滔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吴继春老师 系主任: 刘柏希老师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了解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发展,进行详细的连接支架工艺性分析,明确连接支架的工艺规程设计,进行夹具的设计与分析。 基本要求:在满足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前提下完成连接支架的工艺规程,选用合适的夹具对零件进行定位。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连接支架的工艺规程; 夹具的设计与分析。 三、进度安排序号 各阶段完成的内容 完成时间1 熟悉课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第1-2周2 方案设计 第3-5周3 总体设计、设计计算第6-7周4 绘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第8-10周5 撰写说明书、翻译资料、准备答辩第11-13周678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光斗,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 2 孟少农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3 赵如福主编.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 王启平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5 关慧贞,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 3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 2 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7 陆建中,孙家宁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第 5 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刘晋春,白基成,郭永丰特种加工(第五版)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 李益民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0徐学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 2 版)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11 张琳,乐精华. 耐蚀阀门用蒙乃尔合金J .兰州 :兰州高压阀门厂 ,2002. 12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 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13 李鑫 重视工艺迎接挑战 J.甘肃 白银 :白银公司动力厂 ,2003. 14 陈家元. 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安徽 六安: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三一三地质队,2012. 15 陈国新,雷先明.对我国机械工艺的几点讨论J.湖南 邵阳:邵阳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2001. 16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S.北京:1999.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学号 2010962919 姓名 李滔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选题1.是否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2.难度、份量是否适当;3.是否与生产、科研、社会等实际相结合。能力1.是否有查阅文献、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2.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是否具备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4.是否具备一定的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5.工科是否有经济分析能力。论文(设计)质量1.立论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合理;实验是否正确,设计、计算、分析处理是否科学;技术用语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统一,图表图纸是否完备、整洁、正确,引文是否规范;2.文字是否通顺,有无观点提炼,综合概括能力如何;3.有无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有无创新之处。综合评 价 本设计选题综合性较强,符合机械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题目难度适中,与工业生产实际结合紧密。该生具有较强的查阅文献和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综合应用本科所学知识能力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英文水平及应用不错。 论文立论正确,论述比较充分,整体结构尚可;设计与计算科学,技术用语准确,图纸完备,引文规范。论文文字通顺,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意参加答辩。评阅人: 2014年 月 日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 学号: 2010962919 姓名: 李滔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47 页 图 表 18 张论文(设计)题目: 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内容提要: 从1949 年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和一定技术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其机械加工和夹具也有很大的发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质量不够高,机械加工设备科技含量不够高,加工工艺过程不合理,夹具和先进设备的配合应用也比较少,造成加工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出来的产品也不能达到国际高水的要求。 现在,德国、日本等制造水平最先进发达国家都把制造技术视为当代科技发展为,活跃的领域和国际间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制定了一系列振兴计划、建立世界级制造技术中心,纷纷把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我国在近几年也迅速崛起,更加视制造技术的发展。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发展迅猛。机械加工工艺以各个工厂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加工的规程也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国际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已突破已往死板模式,随着情况的不同具有更加合理的工艺过程。也使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篇论文在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前提下,详细指出了连接支架的工艺规程,与相应的夹具设计与分析,还对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现状提出了意见看法及对未来的展望。指导教师评语 李滔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为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设计原理基本正确,结构设计基本合理。但完成图纸质量较好,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楚,设计基本正确,文字基本流畅。整个毕业设计工作量饱满。 同意其参加答辩,建议成绩评定为良好。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简要情况及评语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4年5月20日 目 录摘要 1第1章 绪论3 1.1 简介 3 1.2 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发展 3第2章 零件图分析5 2.1 零件材料分析 5 2.2 零件工艺性分析 6 2.2.1 外圆 7 2.2.2 内孔 7 2.2.3 其他重要加工部分 8 2.2.4 倒角等 9 2.3 零件总体分析 9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10 3.1 设计要求11 3.2 工艺顺序的安排11 3.3 加工计划13 3.4 主要加工部分余量计算14 3.5 基准的选择17 3.5.1 设计基准 17 3.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7 3.5.2.1 粗基准的选择 17 3.5.2.2 精基准的选择 17第4章 夹具设计与分析194.1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的要求19 4.2 连接支架工艺中对夹具的要求 194.3 工艺中典型专用夹具设计分析 20 4.3.1 60号工序磨工夹具 20 4.3.1.1 定位要求20 4.3.1.2 定位元件的设计21 4.3.1.3 夹紧元件的设计21 4.3. 1.4 定位误差分析 21 4.3 .2 90 号工序数控夹具22 4.3. 2.1 定位要求 22 4.3. 2.2 定位元件的设计23 4.3. 2.3 夹紧元件的设计 23 4.3. 2.4 定位误差分析 23 4.3 .3 110 /12 0 号工序数控铣工 /电火花夹具 23 4.3. 3.1 定位要求24 4.3. 3.2 定位元件的设计24 4.3. 3.3 夹紧元件的设计25 4.3. 3.4 定位误差分析25结论 26参考文献28致谢 29附录30 摘 要 简要回顾国内外机械工艺和夹具发展历程, 讨论国内外机械制造和工艺水平的人差异,展望现在全球机械工艺和夹具的发展 趋势。分析零件“连接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和一些重要加工面的加工要求, 对该零件进行工艺规程方面设计和制订,包括基准的选择,工件加工工艺顺序的安排, 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加工余量的计算和一些其它加工参数的确定。 针对工艺规程的相关工序设计专用夹具,由夹具的定位方式来确定夹紧元件和定位元件, 对夹具的定位误差来进行分析。介绍同学们在毕业设计中经历的过程和遇到的困难,阐述在“ 连接支架”的机械工艺和相关夹具设计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提升的能力。 重点为对零件“ 连接 支架”工艺规程及其相关的夹具的设计。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夹具,机械制造 ABSTRACT A brief review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 and fixture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machinery manufacture and process level difference, looking now glob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echanical process and fixture. Analysis of the parts bracket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some important machining surfac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parts for process plann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reference,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orkpiece processing order, the calculation of process dimension chain, the calculation of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ome oth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In view of the special fixture related process design procedure, by positioning way to determine the clamping fixture components and positioning components, for the fixture positioning error for analysis. Introduc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mechanical process of bracket and related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in the design of fixture and the ability to improve. The key for the parts bracket process and related rules of fixture design.Keywords: mechanical processing, fixtur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29 第 1 章 绪论 1.1 简介 机械加工工艺及相关夹具设计方面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个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既可很好地考查我们大学四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让我们在毕业设计中将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使我们学的更深更多。 机械制造产品加工工艺包括零件的加工和装配,它的指导思想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经型(包括经济效益和理论)和高生产率 1 。其研究的重点为工艺过程,同时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它是实际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构思和想法,同时又是实在的手段和方法,并落实在由刀具、夹具、机床、工件所构成的工艺系统中,所以它包含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需要多门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持,同时工艺又和实际生产联系密切。而夹具是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因此,夹具的设计是机械加工工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国民经济的各条战线上广泛的使用着大量的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等方面工艺装备。这些工艺装备的制造过程总称为机械制造,生产这些工艺装备的工业即是机械制造业。机械 制造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各种工程材料的加工的技术,研究其工艺 ,并设计和制造各种工艺装备。 1.2 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的发展 从 1949 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工业中具有相当规模、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和一定技术基础的产业部门之一,其机械加工和夹具也有 很大的发展,但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机械产品质量不够高,机械加工设备科技含量不够高 ,加工工艺过程不合理,夹具和先进设备的配合应用也比较少,造成加工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出来的产品也不能达到国际高水平要求。 现在,德国、日本 韩国等制造水平最先进发达国家都把制造技术视为当代科技发展为活跃的领域和国际间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制定了一系列振兴计划、建立世界级制造技术中心,纷纷把先进制造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我国在近几年也迅速崛起,更加视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发展迅猛。机械加工工艺以各个工厂的具体情况不同,其加工的规程也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国际先进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已突破已往死板模式,随着情况的不 同具有更加合理的工艺过程。也使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制定加工工艺虽可按情况合理制定,但也要满足其基本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并在充分利用本工厂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经验。要保证操作者良好的劳动条件。但我国现阶段还是主要依赖工艺人员的经验来编制工艺,多半不规定工步和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也凭经验来确定,十分粗略,缺乏科学依据,难以进行合理的经济核算。 长期以来,加工工艺编制是由个工厂工艺人员凭经验进行的。如果由几位工艺员各自编制同一个零件的工艺规程,其方案一般各不相同,而且很可能都不是最佳方案。 这是因为工艺设计涉及的因素多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CAPP将是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它不仅提高了工艺设计的质量,而且使工艺人员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去考虑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问题。我国现阶段还对此技术不够重视,使用条件也不够成熟,还须增加各方面 配套设备,提高技术水平。 在全球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现代机床各种夹具的设计也随之快速相应的发展 。现代机床夹具发展的基本趋势2为: 1)高效化 高效化的夹具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工件加工的加工时间和辅助工具的夹紧定位等时间,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例如,使用电动虎钳在铣床上装夹工件,工作效率可提高约 5 倍;使用高速三爪自定心卡盘在车床上装夹工件 ,可保证卡爪在试验转速为9000r/min 的超高速下仍能牢固地夹紧工件,这样可以使切削速度大幅度提高。目前,除了在生产流水线、生产自动线部分配置相应的高效、高自动化程度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多轴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以及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 ,充分发挥了和提高了数控机床的效率 。 2)标准化 现代机床夹具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也就使其必须具有通用化和标准化的特性,而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已有关于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 :GB/T2148T225991 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 ,降低生产总成本。 3)柔性化 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类似 ,它们都是指机床夹具通过组合 、调整 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生产批量、工序特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等。近年来出现的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中小批量生产、多品种的需要,提高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本来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4)精密化 机床夹具的制造和定位精度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精度 ,而现在随着机械产品对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必然也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有很多类型,例如多齿盘,在用于精密分度时,其分度精度可达0. 1;用于精密车削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 为5m。这些精密化的夹具为以后零件加工的精度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 2 章零件图分析 2.1零件材料分析 按零件图要求,连接支架采用Monel alloy K-500合金。这是一种性能好,造价的价格昂贵的进口不锈钢材料。 Monel合金是 Ni-Cu 系耐蚀合金,最早是由美国的国际镍公司 (International镍公 )开发的,其典型成分为 70Ni 和 30Cu,它是镍基耐蚀合金应用最广泛的合金3 。Monel合金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又具有优良的抗还原酸及强碱介质和海水等腐蚀的性能。因此通常用于制造输送氢氟酸(HF)、盐水、中性介 质、碱盐及还原性 酸介质C23的设备。Monel合金也适用于干燥氯气、氯化氢气 、高温氯气(425 ) 及高温氯化氢(450)等介质 ,但不抗含硫介质和氧化性介质(如硝酸,含氧量高的介)的腐蚀,因为镍与硫和氧有剧烈反应,易形成Ni3S2和NIOC Monel 合金有两种类型:加工强化型,有 Monel 400、404、R405 等牌号;沉淀硬化型,有Monel K-500、502 等牌号,常用 Monel alloy K-400 和 K-500,Monel alloy K-500 合金继承了 Monel alloy K-400 合金优良耐腐蚀性。通过在镍铜基内添加铝和钛,并在一定条件下加热使Ni3(Ti,Lv)粒子沉淀为晶体,又使其比Monel alloy K-400、合金有更大的强度和硬度。在各种酸、碱介质中,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与石油化工、核工业、国防工业等尖端工业上,作为其中的重要零件部件,另外还在其他高强度、高耐度高耐磨性的复杂环境条件下使。Monel alloy K-500合金产品的典型应用时链条和电缆船用紧件固件及弹簧;化学处理泵和阀门部件;手术刀和造纸业使用的刮刀;油井钻铤和仪器、泵轴、叶轮;非磁性外壳;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石油的安全电梯和阀门;传感器和其他电子组件。 Monel alloy k-500 合金 化学成 分如表 1.1: 表 2.1 Monel alloy K-500 合金化学成分表4C Mn Si S Cu Fe Ni 其他 0.25 1.50 0.50 0.01 余 0.02 63.0-70 Al2.5-3.5 Ti0.35-0.85 2.2零件工艺性分析 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该零件内外圆及两端面都须较复杂的加工,且加工精度较高 。零件外形 如图 2.1 所示: 图 2.1 连接支架三维图 下面分析了零件主要的几个加工部位。2.2.1 外圆 1) 右端( 左右均以零件图为准,下同)76.2外圆加工面,加工面长120.6mm,公差0.025mm,精度要求较高,加工时还须考虑其定位误差,尽量一次装夹加工 多个待加工面 。此外圆轴线 作为多处加工部位的基准,必须保证此处精度。2) 该零件外圆切槽处较多,有4处槽。其中左端第一个为退刀槽槽宽2mm,是加工螺纹退刀所用,精度要求不高。第二处和第四处槽在零件图中有局部放大图,如图2.2。槽宽均有0.2mm公差要求槽壁有 010的斜度,且转折处均须分别倒圆弧角R0.8和R0.15,槽内各处粗糙度须达到 Ra0.8,另外第二处槽还须满足以A为基准的同轴度要求。这两处加工要求较多,编写加工工艺时须谨慎考虑。第三处 图 2.2 4.8 毫米槽槽宽2 0. 20.1,此槽精度要求也比较高,槽宽有公差要求,须保证圆70.4,还要保证以 A 为 基准的同轴度要求,此外,外圆轴线也是作为 T 型槽的 基准,必须达到各精度要求。 3) 左端须加工出一个美制短牙梯型螺纹 33/8-8 STUB ACME,查资料得: 33/8-8 STUB ACME 参数5 d =85.725 d2 =84.772 d3 =83 .3 12 max p =3.175 a=29螺纹轴线须保证 A 为基准的同轴度要求,为满足螺纹的精度要求,可将其工序靠后设计。另外按照零件图指示,需要设计工序铣除不完全螺纹。2.2.2 内孔 两端内孔大小分别为60.5, 40,两孔结合处为 120角 ,保证左端孔117mm 长和结合处 120角,间接保证右端孔的长度,所以须先加工左端较大孔再加工右端较小孔 。左端须加工72.5 内槽,加工出两对称110 、72.5 圆弧 。此处要特别注意,圆弧头尾处是直线而不是弧形,不能由铣床铣刀直接加工完成,又由于不 是完整圆弧,也不能由车床加工,所以必须采用特种加工。 右端要加工76.2 的台阶,此台阶精度较高,尺寸的公差为 0.025mm,同轴度公差为 0.05 ,此处应尽量与外圆 76.2处一次装夹加工。 图 2.4 T 形槽 图 2.3 内孔对称圆弧 2.2.3 其它重要加工部位:1) T 形槽,T 形槽的宽度有 0.1 的公差要求。而且相对外圆轴线有对称度要求。为了加工T形槽,设计者在70.46外圆上设计了一个与T形槽等高的平面便于刀具进退 ,如图 2.4。2)在右端外圆上须加工三个8的通孔,三孔并不是均布的,角度分别为 105,135,120,零件图中对三个孔还有 0.05 的位置度要求,如图 2.5。3)在零件外圆最大处98.4,均布了三个宽6mm,深 4.45mm 的槽。4).在外圆98.4左边的台阶边沿上还要加工一个螺钉孔,螺钉孔螺纹为美制粗牙 内螺纹 1/4-20 UNC-2B 如图 2.6。螺纹参数为: 1/4-2 0 UNC-2B 参数6D= 6.35minD1= 4.9784D2 =5.5245D = 6.35minP = 1.27a=60 图 2.5 孔(非均布) 图 2.6 螺钉孔三维图 为了不影响内孔,零件设计者将此螺钉孔设计为平底,设计加工工艺和实际加工时应注意。这几个加工部位位置比较复杂,分别加工的话,定位和加工都比较困难,可以考虑使用特殊的设备和工装对其进行加工。2.2.4 倒角等 详见零件图,如图 2.7。2.3 零件总体分析该零件设计为大批量生产,采用材料为 Monel alloy K-500 合金进口不锈钢,零件图中对硬度无要求,无需热处理。零件总长 197 0.2mm ,外圆最大处 98.4 。粗糙度要求两槽内各处粗糙度 Ra0.8,其余 Ra3.2。螺纹加工处两处,一处为外螺纹,一处为螺钉孔。根据零件图2.7分析,该零件主要设计基准为0.075外圆轴线和左右端面 。 图 2.7零件图主视图及剖视图 第 3 章 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一项重 要而又严肃的工作。 它的作用7有: 1)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 包括技 术准备 ); 2) 它是生产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 新建或扩建车间( 或工段 ),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3.1 设计要求 “连接 支架” 的工艺规程 设计要 求如下 : 1) 生产上的安全性 注意保证工人操作时有良好而安全的劳动条件。在工艺方案上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措施,以减轻工人繁杂的体力劳动,保证生产安全。 2) 质量上的可靠性 必须保证机器零件的加工质量,达到零件图图样上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3) 经济上的合理性 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选择经济上最合理的方案,使产品的能源、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最低。 4) 技术上的先进性 在经济合 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做相关试验和研究,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3.2 工艺顺序的安排 工艺顺序安排应满足下列原则8; 1) 先加工基准面,再加工其它表面; 2) 一般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 3) 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 4) 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该零件主要设计基准76.2外圆轴线和左右端面。因此,先粗车76.2处外圆和右端端面,然后掉头以76.2外圆为基准A,粗车左端面及右端外圆,钻镗内孔。再次掉头钻镗内孔。此处之所以多次掉头是因为两端内孔精度要求都较高,既有尺寸误差要求,又有形位误差要求。为了保证尺寸要求,防止镗孔时跳动大,加工时不能以毛胚为为基准进行加工,应先加工基准面。后续还安排了数控精加工和磨削加工以达 到零件图所要求精度 。 在外圆和和内孔(除右端内孔外)大致轮毂精加工完成后,安排加工右端的两个槽。这里槽的设计公差较大,可安排普通车床。槽都有以A为基准的同轴度公 ,在左端用软爪夹紧的同时,还设计了一个堵头以顶尖顶住右端,保证其同轴度误差。此道工序中 4.8mm 槽槽内粗糙度要求较高,达到Ra0.8。车床加工后还需要使用砂纸打磨槽内各面使其达到粗糙度要求。为了符合基准统一的原则,在30号工序后没有再掉头加工内孔,在完成左端的加工后掉头精加工右端内孔。下一步的工序使用了四轴立式加工中心加工零件图上要求的孔,T形槽,螺钉孔和 6mm 均布槽。使用四轴立式加工中心配合专用夹具(后续章节将介绍),可以高效的完成此工序的加工。此处加工螺钉孔之前应用铣刀铣出一个小平面,再用平头钻钻出平底孔。上述加工会产生很多毛刺,应安排去毛刺工序,同时攻螺钉孔的内螺纹。在零件图中不规则圆弧的加工上设计了两道工序,一道在立式加工中心上用铣刀 铣处圆弧,一道使用电火花机床去除铣刀产生的刀具圆弧。这样设计一方面充分利用普 通加工设备,提高效率和精度;一方面不须特别设计电火花机床加工用的电极,节约成本。当然,这两道工序都需使用到专用夹具定位,在后续的章节中将介绍 。为了避免螺纹在其它工序中损坏,保证螺纹的尺寸和位置精度,将右端外螺纹的加工安排在电火花加工后。零件图要求去除不大于270的圆周上铣去不完成螺纹并锐边倒钝,所以在螺纹加工完成后还需安排数控铣加工去除不完整螺纹。完成机械加工后须再次安排去毛刺工序去除之前工序产生的毛刺。后续还按要求 设计了标印,检验,清洗,包装工序。标印要求如下:标印内容:零件号、版次、订单号、顺序号、制造商代号;标印方式:电腐蚀标印;标印字高:3mm。包装要求如下:1) 用洗涤汽油清洗零件并晾干 2)先将零件用 350X350 的汽泡膜包裹装入内腔尺寸为105X210的纸筒 ,(出口用),并在两端填满软性填充物,用胶带纸封口,在纸筒外表面贴上内标签 ,标明零件号,版次号,序列号,订单号,订单项,供应商 不符合报告号(按需 ) 3) 将已贴好内标签的单件包装装入尺寸为 320X320 X220 外包装箱内.每个外包装箱内装 9 个单件包装箱,然后把装有合格证的文件袋平放于外包装箱内用胶带封口,并加固成#字形 . 4) 在外包装箱的一个侧面的右上角贴上外标签,标明订单号,订单项,零件号,版次 号,零件名称,数量,制造商,发运及到岸地址,并用胶带固紧. 5) 在含有合格证的外包装箱封口面中线一侧贴上内含文件字符的标签,并用胶 带固紧. 3.3 加工计划 为了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加工计划如下: 表 2.1 加工计划表 序号 工序名称设备名称设备序号 主要内容 0 领料 选料101.6 10 下料 锯床 GB4240X 锯为2021mm 20 车工普通车床 CW6163C 车外圆78 30 车工普通车床 CW6163C 掉头平端面粗车外圆98和98.4 粗钻,镗内孔57 40 车工普通车床 CA6140 掉头平端面粗钻,镗内孔35和59 50 数车数控车 床 TK40A 平端面精车外圆76.4精镗40和62 60 磨工外圆磨床 MG1432C 磨外圆 70 车工普通车床 CA6140车4.8mm宽槽和20.2mm宽槽 车30度锥度 80 数车数控车床 CK7525 平端面 精镗60.5内孔 切7mm槽 90 数控立式加工中心 VC-130 切3-6mm均布槽 铣T形槽及对应平面 钻螺钉孔 钻3-8mm非均布孔 100 钳工 去毛刺 攻螺纹 110 数控立式加工中心 VC-130 铣72.5不完整对称圆弧 120 电火花电火花机床 HCD500K 加工出圆弧端部直角 130 数车数控车床 CK7525 精车外圆其槽 加工螺纹 140 数控立式加工中心 VC80 铣去不完整螺纹 150 钳工 去毛刺 160 标印零件号,版次,制造商代号 标印方式:电腐蚀标印 标印字高:3mm 170 检查 180 清洗 190 包装 3.4 主要加工部位余量计算 余量计算方法为: Z0 =Z1+Z2+Zn= 式 3.1式中 N0:加工总余量 Zi:工序余量 n:机械加工工序数目 在工件中各主要加工部位的总余量分别为: 右端外圆: Z =101.6-76.2 =25.4mm 左端外圆: Z=101.6-89.9=11.7mm 总长度: Z=200-197=3mm 左端内孔: Z =60.5mm 右端内孔: Z=40mm 为了保证各尺寸加工精度,便于加工和测量,需要根据工序计算各工序加工余量大小。表3. 2 计算了主要加工部位各工序加工余量。 表 3.2 主要加工部位余量计算 加 工 余量大小 部 尺寸关系图 位 a 23.6 右 b 1.6 端 外 圆 C 0.2 左 d 11.6 端 外 圆 e 0.1 左 端 f 3.5 内 孔 右 端 g 5 内 孔 h 2总 i 1.5 长 J 0.5 度 K 1 3.5 基准的选择 基准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工艺基准有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下面针对零件“连接支架”做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分析。3.5.1 设计基准 在第一章节中的零件图分析中已经确定该零件主要设计基准为76.2外圆轴线和左右端面。3.5.2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 要工作之一,定位基准的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零件主要的设计基准为76.2外圆轴线和左右端面。在定位基准的选择上,要尽量以设计基准,或以与设计基准有位置关系的位置为定位基准。在设计的工艺规程中,除使用专用夹具外,大部分都是以卡盘上软硬爪固定定位,定位基准一般为两端外圆和两端面。在使用专用夹具时,都以400.03内孔为基准,此内孔有以定位基准 A 的同 轴度要求。3.5.2.1 粗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粗基准时,一般遵循下列原则9 : 1) 保证相互 置要求原则; 2) 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 3) 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 4) 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 为了保证所有加工表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选用加工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准,不要用同一尺寸方向上。在本次工艺规程设计中,加工毛胚时,掉头两次,都是为了选择加工余量小的表面作粗基 准,且不重复使用粗基准。3.5.2.2 精基准的选择 在选择精基准时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设计技术要求的实现以及装夹准 确、可靠、方面,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一般遵循下列原则10:1) 基准重合原则; 在多处精加工时都选择了零件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2) 统一基准原则; 在粗加工胚料后,紧接着就半精加工,精加工设计基准76.2外圆,为了使后续的工序均以它为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 3) 互为基准原则; 4) 自为基准原则; 5) 便于装夹原则。 在工件工艺规程的设计中,尽早就地把精基准加工出来了,并且还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后续的工序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以它为基准。四道使用专用夹具的工序时以40轴线为基准,而它与76.2外圆都是一次装夹加工的,两者同轴度误差小,所以不会影响零件加工的定位误差和加工精度。 第 4 章夹具设计与分析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有 一个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 4.1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的要求 机床夹具最早出现在 18 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 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国际生产研究协 的统计表明,目前国际上的实际生产中,中、小批多品种生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生产纲领的主 趋势。现代生产要求企业经常要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以适应科技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 ,国内一般企业仍然习惯于大 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专用夹具的数量超过数千甚至近万套;另一方面 ,在企业的多品种生产模式下,每隔 34 年就要更新 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并不大,仅为 1020 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成组技术、 数控 机床、加工中心 、柔性制造系统( FMS)等新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11: 1)能更加适用于精密加工; 2)对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可通用或通过小型调整即可使用; 3)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6)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4.2“连接支架”工艺中对夹具的要求 在“连接支架 ”零件工艺规程制定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 、刀具、量具之外。零件生产纲领为大批量生产,生产时还需要用机床夹具。机床夹具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所以机床夹具设计是工艺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工艺规程设计和加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之 一。在生产中,机床夹具的功能12应包括:1)保证加工精度;2)提高生产率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3)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为了保证夹具的功能得到满足,在机床夹具设计应达到如下要求13;1)保证加工精度,夹具应满足零件定位要求;2)总体方案与零件大批量生产的生产纲领相适应;3)安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4)排屑顺畅;5)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结构工艺性。4.3 工艺中典型专用夹具设计分析 在零件“连接 支架 ”的加工过程中,要用到三套专用夹具,分别是 60 号工序磨 工夹具90 号工序数控 夹具,110/120 号工序数控铣工/电火花夹具。另外还需要用到 一个堵头。下面分别对三套专用夹具进行说明。4.3.1 60 号工序磨工夹具4.3.1.1 定位要求在 60 号工序卡上标示着以左端面固定,以 400.03内孔定位,以右端内孔台阶 为支靠面。需要限制5个自由度,如图 4.1 。工件在磨床上加工,设备上两端为顶尖,零件夹具安装在磨床上,应两端被磨床顶尖顶住定位。 图 4.1工件定位要求图4.3.1.2定位元件的设计 在夹具的设计中,定位元件的选择有4条原则14; 1) 定位元件要有较高的精度 ; 2) 定位元件要有较高的耐磨性; 3) 定位元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 ; 4) 定位元件要有良好的工艺性。 在“连接支架”的此道工序中,外圆为待加工面,内孔定位,所以可使用心轴定位。为了装卸方便,使用间隙配合制度,心轴定位处尺寸为40 。磨床的夹紧方式为两端顶尖顶住两端中心孔夹紧夹具,所以定位处轴心须与两端中心孔有同轴度误差,设计同轴度误差为0.02mm,在加工心轴时必须以两端中心孔为 基准,保证尺寸要求 。 工件右端台阶处为支靠面,夹具右端也有一处台阶与其接触,夹具支靠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0.8,防止刮伤工件。在定位面和支靠面转角处还须加工一个1x1 的斜槽,便于零件与夹具的配合如图 3.2。 图 3.2 心轴退刀槽 4.3.1.3 夹紧元件的设计 选择夹紧元件主要有下列原则15: 1) 夹紧元件结构要简单,制造要容易,体积小,重量轻 ,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 ; 2) 夹紧动作迅速,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有足够的夹紧行程和装卸工作的空间 ; 3) 夹紧力要适当。 在工序卡中,工艺规程设计固定表面为左端面,因此在夹具中,可设计一垫板用螺母压住左端面。为了装卸方便,在压板上开一 U 形槽,如图 3.3所示。4.3.1.4 定位误差分析 零件使用心轴定位,心轴与零件定位面为间隙配合,这可使工件定行不准产生定位误差,最大间隙为: 图3.3压板 =Dmax -dmin =+x +g 式 4.1 Dmax:定位孔最大直径(mm) dmin :定位心轴最小直径 (mm) :心轴与孔的最小间隙(mm) x:心轴的公差 g:孔的公差 由于定位心轴与孔之间有间隙,零件安装时,孔中心可能会偏离心轴中心线,其偏 离的最大范围是以为直径、以心轴中心为圆心的圆。若定位时让工件始终紧靠心轴的一 侧,即定位以心轴的一条母线为基准,工件的定位误差仅为: =g因此,在此工序中定位误差仅为0.03 mm,满足加工要求。4.3.2 90 号工序数控夹具4.3.2.1 定位要求与60号工序磨工夹具类似,90号工序卡上也是以左端面固定,以40 0.03 内孔定位,但以右端面为支靠面。 工件加工需要限制 5个自由度。工件在四轴立式加工中心(如图 4. 4)上加工,设备刀具在上方,右端 为联动旋转卡盘,左端使用顶尖顶住夹具左端中心孔。因此定位时以夹紧位置75为基准。夹具定位处应保证以夹紧位置为基准的同轴度误差。 图 4.4 四轴立式加工中心 1-心轴 2-M30 螺帽 3-压板 图 4.5数控夹具4.3.2.2定位元件的设计 此道工序中,外圆多处待加工,以内孔定位,定位元件和方式可同60号工序磨工夹具 。 与 60 号工 序不同的是,本工序以右端面为支靠面,夹具右端为夹紧位置。夹具支靠处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 0.8,防止刮伤工件。在定位面和支靠面转角处还须加 工退刀槽,便于夹具的加工,也使 零件与夹具的配合更顺利。4.3.2.3 夹紧元件的设计同 60 号工序磨工夹具, 以螺母压紧压板夹紧工件,装至加工中心即可。夹具如图 4. 5。4.3.2.4 定位误差分析此夹具定位误差分析与 60 号工序磨工夹具相同,此处不再复述。4.3.3 110/120 号工序数控铣工/电火花夹具 图 4.6数控/电火花定位要求 图 4.7数控/电火花心轴4.3.3.1 定位要求如图 4.6 所示,在 110/120 号工序卡片中,零件以右端面(在此工序中为下方端面)为支靠面,以400.03定位,在两内孔相交处的 120锥度处定位。夹具须限制工件6个自由度。4.3.3.2 定位元件的设计 这两道工序的定位位置与之前介绍的两道工序同为400.03 内孔,同样也可采用心轴定位。心轴上方设计一个 M20 的螺钉孔,下方有四颗M8的内六角螺钉将其固定在底板上如图。因 110 号工序在加工时,工件对铣刀的受力不均匀,加工时可能会产生 Z 向转动,故须另外设计销钉限制它的转动。工件上在90号工序 时加工了三个非均布 孔,可在心轴 上加工一个8.05m m 的槽,定位时用一销钉插入已加工好的孔内,再插入心轴上的槽,这样就进一步限制了Z轴方向的转动,使夹紧定位更可靠。销与槽为间隙配合,每件工件加工 前插入定位即可。心轴轴线有以底板端面为基准的 垂直度要求,防止零件加工时出现偏向的误差。心轴通过四个螺钉连接在底板上,底板上表面为工件的支靠,与工件直接接触,设计粗糙度值Ra1.6,防止其损坏零件表面。另外作为支靠面,底板上表面还有以底板端面为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 1-螺钉 2-底板 3-销子 4-心轴 5-压板 6-螺钉 图 4.8 数控/电火花夹具4.3.3.3夹紧元件的设计 110、120 这两道工序是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刀具垂直于工作台。零件轴线也垂直于工作台。工作台上有可倒置放入螺钉的 T 形槽,夹具安装在工作台上主要依靠螺钉 螺母连接固定夹具。在夹具底板上设计两个对开的 U 形槽,可以使用螺钉螺母固定底板。在实际安装时,先将心轴安用四个螺钉固定在底板上,再将底板固定于加工中心工作台上。 夹具固定工件也是通过螺钉与心轴上的内螺纹固定。将工件装入心轴后,旋转工 件,对正工件上底部的孔和心轴上的槽,用销钉穿过工件底部的孔 (三个孔任意一个即可),插入槽内。然后从工件上部放入压板,用内六角螺钉压住压板即可。压板压在两内孔相交处 此位置为工序中设计的固定位置。4.3.3.4 定位误差分析零件定位表面与之前叙述的两套夹具一致,定位误差分析基本相同,此处不再复述。 结论 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阶段最后一次非常重要且难得的学习机会,它是我们毕业前 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训练,也是对我们大学四年学习效果的考查。通过这次完整的机 械工艺及相关夹具设计,我开始逐步有了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中的能力。毕业设计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 同程度的提升 。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在毕业设计之前,我很少在图书馆或网络等各种渠道查阅专业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到了一些快速查阅所需要的资料的 方法。这对以后的工作学习的帮助非常大。同时,为了更加了解机械工艺及相关夹具设 计的相关知识,我翻阅了以前学过的一些书籍,也看了一些关于国内外机械制造和工艺 水平的介绍让我感触非常大。一是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太 少太窄了,二是觉得国内外 的制造水平和工艺水平差距还是非 常大。第二阶段是毕业设计实习。经过老师的多次努力,我们有了这次珍贵的毕业设计实习,这次实习让我们真切的了解到加工现场是如何加工出一个个零件的,工艺规程是如何编写又如在车间中被加工出来,也认识了很多我们毕业设计需要用的设备。无论是在毕业设计上,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次实习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第三个阶段是连接 架加工工序和相关工序夹具的确定。这个阶段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设计。直到动起手来我们才感觉到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工艺规程是产品加工的指导文件。所以需要我们考虑非常周密,不能有一丝错误。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提高加工的效率,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企业的效益。在设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含义。各种标准件的利用,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切削用量的计算,基准的选择.几乎时刻都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而因为以前对这些知识掌握不够,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连接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3套夹具】【9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0018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