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两汉时并州刺史部风俗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两汉的并州刺史部位于汉王朝的北部边疆,东据太行,南通怀、孟,西薄于河,北 边沙漠,形式完固,易守难攻,特有的地理位置,吸引着北方游牧部落和游牧民族蜂拥 而至。在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自不同地域的不同族群互相接触和交往,在草原文化 与农耕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推进着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整合。多种异质文化长时间的相 习相染,使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呈现出以华风为主沾染胡俗、异于内地的多元风俗文化。 本文分三章来探讨汉代并州的风俗: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综述前人对两汉时并州地区风俗的研究成果和本文选题的意 义、论题的界定、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概述并州两汉时的概况,从其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人口这三个主要影响风 俗的因素来要概括并州的特点,为下一章并州风俗的论述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利用了大量出土的金石资料,主要有汉代 的画像石、画像砖、汉墓壁画及古代岩画,结合历史史料来探究汉代并州的风俗。这一 章又分成九个小节: 第一节主要简述风俗的地域性和移民对风俗的影响,主要突出汉代并州刺史部作为 汉王朝的西、北部边陲,其风俗的地域特征及其明显,其次,两汉的并州刺史部作为汉 王朝的一个经济开发新区,因而,作为风俗的始作俑者和传承者的居民多为移民,这些 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对当地风俗的形成和改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至第九节从八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当时并州民问的养马骑射之风、尚武任侠之 风、信神之风、隐逸之风、重孝之风、娱乐之风、体育习俗和节令风俗,并重点分析了 这八种风俗在汉代并州流行的的原因和表现,突出并州作为民族斗争和融合的前沿阵地 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民风的影响。 结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汉代并州风俗的地域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两汉并州风俗 a b s t r a | c t t h es t a t eo fb i n gl i e di nt h en o r t hf r o n t i e ro fh a nd y n a s t yd u r i n gt h eh a nd y n a s t i e s i tr e a c h e d m o u n tt a i h a n gi nt h ee a s t ,h u a ia n du e n gi nt h es o u t h ,t h el a r g ed e s e r tt ot h en o r t h ,a n di tw n s ag o o dp l a c et h a ti tw a se a s yt og u a r d ,b u tv e r yh a r dt oo f f e n db e c a u s eo fi t ss p e c i a lg e o g r a p h y p o s i t i o n ,i ta t t r a c t e dm a n yn o r t ht r i b e s t h eh i s t o r yt h a tw a si nt h ea n c i e n tt i m e s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c o m i n gf r o mi nt h ep r o g r e s sd i s s i m i l a r i t yr e g i o no fd i s s i m i l a r i t yt h ee t h n i c i t yb em e t u a lc o n t a c t a n da s s o c i a t i o n i nt h es t e p p ec u l t u r e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c u l t u r eo ft h ec o l l i s i o nb l e n d ,p u s hf o r w a r d r a c eo ff u s i o na n ds o c i e t yo fi n t e g r a t i o n t h ev a r i e t yd i f f e r e n c e sc u l t u r el o n gt i m eo fm u t u a l l y t h ex im u t u a l l yd y ea n dm k et h el o c a lc u s t o m so ft h a tr e g i o np r e s e n tr e g a r dh u ab r e e z ea sp r i n c i p l e t a i n tw i t ht h eb e a r db ev u l g a rd i v e r s ei n c l i n et o t h i st e x tc o m b i n e st ot h r e ep a r t st os t u d yt h ec u s t o m so fb i n g z h o ui ni i a i ld y n a s t i e s : c h a p t e rlo v e r v i e w sp e o p l eo ft h ep a s tw i t hm a i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p a r tt ot w oh a nc o m b i n ec u s t o m s i nt h es t a t er e g i o no f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a n dt h i ss e l e c t e dm o r k so fm e a n i n g , t h e o r yo fd e f i n e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a n di n n o v a t i o np o i n t c h a p t e r2a l ln a yc o m b i n es t a t et w oh a no fg e n e r a ls i t u a t i o n 。f r o mi tg e o g r a p h yp o s i t i o n , e c o s y s t e m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p o p u l a t i o nt h i si st h r e em i ni n f l u e n c ec u s t o m so ff a c t o rt ow a n tt o g e n e r a l i z ec o m b i n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t a t e ,i sn e x tc o m b i n es t a t ec u s t o m so fd i s c u s sm a k e f u l lo fc u s h i o n c h a p t e r3i sat e x t u a lc o r ep a r t t h i sp a r tm a i n l ym a k e su s eo fag r e a td e a lo fs p r o u to fg o l d s t o n ed a t a , m e i nh a v et h ep o r t r a i ts t o n e 。p o r t r a i tb r i c k ,l h nl a s th o m eo fh 锄d y n a s t yt h em r a l a n da n c i e n tt i m e sr o c kp a i n t i n g ,c o m b i n eh i s t o r yh i s t o r i c a ld a t at oc o m et ol l a nd y n a s t y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c o m b i n es t a t eo fc u s t o m s t h i sa g a i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e i g h tp a r t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s e a r c ha tt h a tt i m ec o m b i n es t a t eo ff o l k ss o c i e t yv o g u e ,b e l i e v ei nc u s t o ma n ds w i mt h eb r e e z e o fs k i l l ,l a ye q u a ls t r e s so np o i n ta n a l y s i sv a r i o u sc u s t o m sf o r m a t i o no fr e a s o n ,o u t s t a n d i n g c o m b i n et h es t a t eb ear a c ef u s i o no ff r o n tf o l l o wt h es p e c i a lg e o g r a p h yp o s i t i o no fb a t t l e f i e l d , i t sc u s t o m st a k et oh a v eb e a r db r e e z eb e c a u s eo fb e i n gs u b j e c t e dt oi n f l u e n c eg r a d u a l l yo fh o r d e , d i f f e rw i t ht h ed i v e r s ec u s t o m sc u l t u r eo fh i n t e r l a n d k e y w o r d s :l i a n g h a nb i n g z h o u c u s t o m s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汉代并州刺史部风俗研究现状 汉代( 公元前2 0 6 年一公元2 2 0 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强大的封建王朝, 历时四百多年,国家一统,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进步。在这样一个相对长期稳定 的社会环境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包涵着各地的民俗和民风。 探讨汉代的民风民俗,是我们了解汉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可谓 硕果累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对汉代画像石、画象砖及汉墓壁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许多专家和学者应用这些堪称“汉代生活实录”的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对汉代的 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进行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涉及到两 汉并州刺史部风俗的文章或著作也多了起来。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文献资料的论及 有关两汉时全国民风习俗的史料和论著主要有: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1 有西汉时社会民风世俗情况的记载,是研究汉代并州风俗的 重要参考材料。 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2 和东汉崔寰的四民月令3 对汉代的农俗作了较为详 尽的论述。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4 书中记述了不少东汉时期的社会风俗,涉及到一些当时并 州刺史部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和民风民俗。 东汉王充的论衡5 也是一部反映和保存汉代民俗资料较多的书,对研究汉代并州 地区的风俗也有参考价值。 汉代风俗制度史。、中国风俗史7 之两汉部分、汉代婚丧礼俗考。、历代 风俗事务考的有关汉代部分、中国风俗史2 之东汉卷等,这些论著均从不同方面论 述、总结了两汉时的世风世俗,但针对并州刺史部区域风俗论述涉及的不多。 l 汉 桓宽:盐铁论,北京图书馆j ;版社,2 0 0 2 年版。 2 汉】汜胜之;汜胜之书,万国鼎辑释:汜胜之书辑释,农业出版社1 9 8 0 年版。 3 汉 崔实:凹月民令,缪启愉辑释:叫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 9 9 5 年版。 4 汉 戍劭:风俗通义,卜海古籍 f ;版社,1 9 9 0 年版。 5 汉 j :充:论衡,j :海人民出版社1 9 9 3 年版。 6 髑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北f 广业书社,1 9 2 8 年版。 7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商务印书馆,1 9 1 5 年版。 8 杨树达:t 汉代婿雀饨俗考,商务印书馆,1 9 3 3 年版。 二、利用金石资料的论述 利用丰富的可堪称为汉代生活真实写照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资料并结合文献史 料来论述汉代民风民俗并与并州刺史部风俗有关的著作主要有: 中国秦汉习俗史3 一书利用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的资料,论述了汉代的服饰、饮食、 居住、交通、婚姻、丧葬等民风民俗。 中国风俗通史( 秦汉卷) 广泛引用汉代画像石资料,从风俗和日常生活角度较 为系统地讨论了秦汉时的饮食、服饰、居住、出行、婚姻、卫生保健、丧葬、农业生产、 信仰、节日、游艺交际和社会风尚等,对研究汉代并州刺史部的民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5 一书全面系统地收集了考古资料,同时引用大量的文献 资料,旁征博引,图文并茂,对汉代文物中所见的乐器、歌舞、百戏作了深入完整的研 究,是一部研究汉代娱乐习俗的专著。 孙机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6 是一部将汉代的物质文化以图说的形式编辑而成 的著作。书中按其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的特点,分成若干项,每项之下按照各种物品的制 作技术和用途分成若干子目,每目之内举出典型的物品加以介绍。将文史、考古和农业、 手工业、军事、衣食住行及娱乐等各种专业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部了解汉代物质 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名著。 吴曾德的汉代画像石7 一书围绕画像石,从九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汉画像石 产生的历史背景,画像石中的生产劳动、建筑、天象、乐器、舞蹈、杂技、蹴鞠、鬼神 迷信、历史故事及剥削阶级的尘活,其中不乏对汉代社会风俗的论述。 李发林的汉画考释和研究8 是近年来考释汉画内容的力作。该书对汉画像石中的 现实生活、神怪故事、祥瑞、历史人物故事、自然景物作了详细考证,全书共计近三百 个条目,其丰富的内容、翔实的资料对研究汉代并州刺史部的风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志远的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1 收集了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的图片资料, 辅之以其它出土文物,并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从政治生活、农业生活、城市、商业与 1 尚秉和:历代风俗事务考,商务印书馆,1 9 3 8 年版。 2 邓子琴:中国风俗史,巴蜀出版社,1 9 8 8 年版。 3 岳庆平;中国秦汉习俗史,人民 l j 版杜,1 9 9 9 年版。 4 彭p ,李振红:中国风俗通史,上海丈艺f i i 版社2 0 0 2 年版。 5 萧克选:汉代乐舞订戏艺术研究,文物“i 版社1 9 9 1 年版。 6 孙机:汉代物质史化资料图说,文物i i 版十l ,1 9 9 1 年版。 7 吴曾德; 汉代嘞像“,文物:| i 版社,1 9 8 4 年版。 8 李发林:汉岫考释和研究。中国文联i l ;版社,2 0 0 0 年版。 2 水陆交通、地主官吏的生活、乐舞百戏、神话题材六个方面对汉代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初 步的研究和探讨。 三、地域性的史料和论著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从天文、地理、人事等多方面、多角 度综合分析了风俗所形成的地理、社会等因素,体现了风俗的地域性特征,在货殖列 传中,司马迁把全国划分为九个民俗区,有的民俗区又分出几个民俗亚区,并分别论 述了各民俗区内的民俗风情。根据司马迁的划分,并州刺史部大体属关中民俗区中的西 北六郡民俗亚区和赵地民俗区。 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把当时全国进一步细分为十三个民俗区,十七个民俗 亚区,论述了风俗与地域的关系,并分别总结了各民俗区划的风俗特征。按班固的划分, 并州刺史部当属秦地民俗区中的西北六郡民俗亚区,赵地民俗区中的三个民俗亚区:钟、 代、石北民俗亚区,定襄、云中、五原、燕门民俗亚区。 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2 中的山西篇汇集了大量的历代并州的风俗资料, 但只是历代并州相关方志或诗文中提及的风俗的汇总而已。 周振鹤先生在秦汉风俗地理区划3 一文中把汉书地理志篇末的民俗资料加 以重新组合,把两汉民俗区分为塞上塞外、黄河中下游和淮汉以南三大风俗区域和二十 来个次一级的风俗区,有些风俗区还进一步细分为若干风俗亚区,并且论述了各个风俗 区域、风俗区、风俗亚区的基本特征。按周先生归结的“塞上边郡是以华风为基础而习 染胡俗”风俗区属汉代并州风俗范围。 王大建的两汉民俗区研究l 文中把全国分成四个民俗区,其中长城民俗带属两 汉并州民俗研究范围,“这一地带的民俗有浓烈的军事性,民人粗犷剽悍,崇尚武力,以射 猎为生。” 史建群先生在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特征5 一文中论述了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诸因 素对于不同地区社会风尚的影响,文中从气候因素的角度出发把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特 征加以概括为:“不同的气候条件作用于人类社会,形成了三大温度带世风的不同特征。 中温带的游牧民族重利轻义,贱老弱,贵壮健。亚热带的楚越士人好勇轻死。庶民百姓 崇信巫鬼重淫祀。暖温带的中原民众则重义轻利,尊老爱幼又重厚忠朴。”按史先生的 i 刘志远: 2 胡朴安: 3 刷振鹤: 4 乇人建: 5 史建群: 四川汉代i 嘶像砖与汉代社会,文物i l j 版社,1 9 8 3 年版。 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北人民 j 版社,1 9 8 6 年版。 秦汉风俗区划浅汉,历史地理第十三辑,上海人民m 版社,1 9 9 6 年版。 阿汉民俗选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 0 0 4 年第3 期。 战国秦汉世风的区域特征,中国史研究,1 9 9 6 年第2 期。 3 划分,中温带的游牧民族“重利轻义,贱老弱,贵壮健”风俗应与汉代并州地区少数民 族的民俗大体相当。 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一文从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 的影响角度出发,论述了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 四、分类探讨 还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应用汉代的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进行 了分门别类的探讨,其中对并州刺史部风俗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章或论述主要有: 汉画像石中的庖厨图2 、浅析汉画中的酒文化3 、试论汉画中的饮食文化1 、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饮食文化的特点5 等文章利用汉代画像石资料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的 两汉的饮食风俗。 试析南阳汉画中的祥瑞图案、汉代车骑出行羽化升仙画像石葬俗论略7 等文 章论述了汉代的葬制和葬俗。 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5 、从汉画像看四川、山东、陕北的汉代农业9 研究了 两汉的农业风俗。 汉画像石中的田猎风俗”对汉画像石中的游猎习俗进行了研究;信立祥的汉 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一文对画像石的车骑出行图进行了研究。 有关两汉民间信仰和辟邪风俗的文章大致有: 从汉画像石看汉代民问信仰习俗1 2 、从汉画看汉代祈雨风俗”、试论汉画中 的北斗星画像、从南阳升仙画像石看汉代民俗心理的扭曲与分裂“、汉代的四灵信 仰1 5 、原始宗教的遗绪一试析汉画像中的巫术、神话观念、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 俗1 6 、试论汉画中铺首的渊源1 ,原始宗教的遗绪一试析汉画像中的巫术、神话 i 陈业新: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社会科学辑刊 ,2 0 0 1 年第1 期 2 杨爱国:汉i 卿像石中的胞尉酗,考古) ,1 9 9 1 年第l i 期。 3 牛天伟、李真玉:浅析汉i m i 中的酒文化,南都学坛 ,2 0 0 0 年第3 期。 4 魏仁华等:试论汉固中的饮食文化,南都学坛,1 9 9 9 年第5 期。 5 徐颖、刘文平:从汉画像看汉代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汉皿j 学会第几届年会论文集( 下) ,2 0 0 4 年版。 6 曾宪波: 从汉嘶试析汉代的丧葬礼俗,汉岫学术文集 ,河南荧术出版社,1 9 9 6 年版。 7 刘克:代车骑出行垌化升仙画像石葬俗论略,文博,2 0 0 4 年第5 期。 8 李真玉: 从汉画图像看汉代农俗, 农业考古,2 0 0 5 年第3 期。 9 壬玉金:从汉硇i 像看到j i l 、山东、陕北的汉代农业,南都学坛 ,1 9 9 0 年第5 期。 i o 康兰英;汉画像石中的田猎风俗,文博,1 9 8 6 年第3 期。 l l 信奇:祥:汉代画像中的车马h i 行图考,东南文化,1 9 9 9 年第l 期。 1 2 周保平:从汉画像右看汉代民何信仰习俗,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 ( 下) ,2 0 0 4 年版。 1 3 韩玉样:汉闽学术文集,河南美术 f 版社,1 9 9 6 年版。 1 4 刘克:从南阳升仙i 画像石看汉代民俗心理的扭曲分裂,中国道教。2 0 0 2 年第4 期。 1 5 贾艳红:汉代的四炙信仰,济南人学学报,2 0 0 3 年第1 期。 1 6 王玉金:从汉画看汉代辟邪风俗民俗研究,2 0 0 0 年第2 期。 4 观念2 、陕北汉代画像石秤话题材3 、汉代鬼神。世界、浅论升铷汉画5 、昆 仓山与升仙图、等8 学术论文,分别考察了汉代民间的各种民间信仰及迷信思想。 周汛、王强7 等人论述了汉代画像石中汉代人的冠、衣裳、袍服等服饰和头饰等衣着 习俗;程健君8 、陈长山9 等论述了汉代画像石中所反映的汉代婚姻习俗;刘绍明、王春 玲的从汉画看两汉时期的生殖信仰”,张德水的远古图腾的遗绪一汉画像所反映 的图腾生育信仰“等文章探讨了汉代民间的生殖信仰之风。 其次,学者利用汉画像石( 砖) 等资料,对两汉的游艺习俗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主要文章有:汉画的乐舞艺术”、论汉画百戏“、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 中的角抵戏的考察“、试论汉画中的体育运动“、汉画像石在体育史研究中的价值 “、汉画像乐舞百戏中的民俗文化底蕴”、汉代百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等文章分 别考述了汉代的乐舞百戏之娱乐和体育习俗。 通过以上简要的学术史回顾可以看到:古今学者对汉代风俗的探讨和研究可谓详 尽,虽然不乏对两汉并州刺史部的民风民俗的涉及,但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深入的文 章或论著去详细而具体地研究汉代这一地区的风俗,可以说,目前还缺乏系统探讨汉代 并州刺史部风俗的研究。 第二节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古人往往把风俗正邪与国家的兴衰相提并论,所谓“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 1 谭淑琴:试论汉面中铺首的渊源,中原文物,1 9 9 8 年第4 期。 2 李宏:原始宗教的遗绪一试析汉画像中的岖术、神话观念,中原文物1 9 9 1 年第3 期。 3 孙周勇:陕北汉代脚像右神话题材) ,考古与文物,1 9 9 9 年第5 期。 4 仆1 林巳奈失:汉代鬼神。世界,东方学报( 京都版) ,第4 6 册,1 9 7 4 年舨。 5 孙蓐恩:浅论升仙汉, w i ,汉代唧l 像右研究,文物出版社,1 9 8 7 年版。 6 h 曾布川宽:昆仓山与升仙图,东方学撤( 京都版) ,第5 册,1 9 7 9 年版;向昆仓山的升仙 ,中央公论社,1 9 8 1 年皈:汉代岫像石中的升仙幽淆系,东方学报( 京都版) ,第6 5 册,1 9 9 3 年版。 7 捌汛等:中国古代服饰习俗 。块西人民i | i 版社,1 9 8 8 年版;王强:从汉画看汉代服饰 ,南都学坛,1 9 9 9 年 第5 期。 8 程健君:南阳汉画中的伏蓑女蜗图考 ,南都学坛,1 9 8 8 年第2 期 9 陈长山:高祺画像小考,考古与文物1 9 8 7 年第5 期。 l o 刘绍明、王春玲:从汉岫看两汉时期的生殖信仰,中原文物( 增刊) 。1 9 9 6 年舨。 1 1 张德水:远古图腾的遗绪一汉画像所反映的图腾生育信仰,汉画学术文集) 。河南美术出版社,1 9 9 6 年版。 1 2 冯振琦:汉鲥的乐舞艺术,南都学坛,2 0 0 4 年第6 期。 1 3 廖奔:论汉刨百戏汉代俩像右研究,文物i i ;版社1 9 8 7 年版。 1 4 孙世文:汉代角抵戏初探一对汉哂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东北师,k 学报 。1 9 8 4 年第4 期。 1 5 王五金:试论汉画中豹体育运动轧汉岫研究。1 9 9 1 ( 创刊号) 年版。 1 6 刘秉果:汉网像“谯体育史研究中的价值汉脚研究,1 9 9 2 年第2 期。 1 7 冯建志:汉岫像乐舞玎成中的民俗史化底蕴,汉文化研究。洲南人学i ;版社,2 0 0 4 年版。 1 8 张宝强、马竹英:汉代玎戏中的体育活动初探,成飙帅拒学院学报,2 0 0 6 年第3 船。5 认为“若不修其风俗,而纵之淫辟,乃随之以刑,绳之以法,虽残贱无下弗能禁也。” 因而,“广教化,美风俗”2 成为统治阶级施政之大端。统治者往往以为只有这样才能 巩固江山社稷,“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3 。可见,民俗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它还 与治国安邦息息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占有尽可能详细的考古材料和文献资料,来考察汉 代并州刺史部的民风土俗,力争再现两汉时汉王朝北部边陲民间的风俗全貌,这对于我 们今天的移风易俗,倡树社会主义新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新农 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两汉时的并州地区作为胡、汉军事争夺 的焦点,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绳结区域”。在风俗习惯上,各民族相互影响,求同存异, 列宁就曾指出“只要各个民族住在一个国家里,它们在经济上,法律上、生活习惯上便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8 因而形成了“以华风为基础而习染胡俗”的独特的多元风俗文 化。探索汉代生活于北部边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 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谐共处。另外,风俗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探讨两汉并州的民 土风情,对于今天开发边境的民俗旅游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的时间限于两汉时期,地域限于汉代的并州刺史部和朔方刺史部辖境,内 容限于探讨生活于汉代并州刺史部居民的普遍的具有共性的社会风尚、信仰习俗、体育、 游艺和节日风俗等内容,由于时问和篇幅有限,汉代并州地区人们的衣食风俗、居住之 风、服饰风俗、礼仪风俗、交通出行风俗等内容,不在本文的考察范围;其次,汉代, 生活于并州境内的匈奴、龟兹、鲜卑、乌桓、羌和狄等众多的游牧民族各自独特的民族 习俗,也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大量的工作只能俟来同继续补充和完善。 鉴于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汉代并州地区的土风民情作专门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两汉风俗的基础上,对汉代并州刺史部的地域风俗作一全面的考察和研 究,力图再现一部汉代北部边陲的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为此,作者尽量吸收和借鉴前 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考古金石资料有机结合,互相印证的方 式,图文并茂,全面具体地论述汉代并州刺史部的各种风俗。 9 本文作为一篇论述两汉并州刺史部风俗的尝试之作,尽管笔者尽了种种努力,但由 于本人学识、学养以及时问、资料所限,仍存在很多疏漏乃至错误之处,有待于进一步 完善,恳请各位导师和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以便提高论文的质量和笔者的科研能力。 l 汉 刘安等:淮南子泰族,燕山出版社,1 9 9 6 年版。 2 王先谦:苟了集解,一卜海书店,1 9 8 6 年版,第1 0 8 贝。 3 汉书卷五一t 贸山传,第2 3 3 6 贞。 6 第二章两汉并州刺史部概况 第一节汉代并州刺史部的地理位置 一、地理方位 并州刺史部是西汉武帝于元封五年( 前1 0 6 年) 设置的十三州部之一,地处汉王朝 的西部和北部边陲,乃“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1 的。也被认为是古九州之一。 周礼职方记载:“东南日扬州,正南日荆州,河南日豫州,正东日青州,河东日 兖州,正西日雍州,东北日幽州,河内日冀州,正北日并州”。汉以前的并州,只是一 个泛地域和地理方位名称。汉代的并州,初设时乃一监察区域,至东汉,逐步演变成一 级行政区划。汉代的并州辖境大约相当于今山西中部、北部、陕西、宁夏、内蒙古各一 部分及河套地区2 ,其地形主要占有今天内蒙古高原的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土默特 平原以及黄土高原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形势东有恒山、太行之险,西有 大河为之襟带,北有大漠、阴山为之外蔽,关山险固。形势高峻,易守难攻,可以“拊 天下之背而其扼其吭也”3 ,汉时乃一“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 四战之地,攻守之场”。 二、所辖之郡 汉武帝初置十三州刺史部时,并州刺史部包括太原郡( 辖境相当今今山西内长城以 南,离石、灵石、晋阳等县以北地区) 、上党郡( 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等县以南 沁河流域以东地区) 、雁门郡( 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等县以北到内蒙 古一部分地区) 、代郡( 辖境相当今山西阳高、浑源等县以东,河北怀安、涞源等县 以西的内外长城间地及内蒙古兴和县地) 、定襄郡(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长城以北的清水 河、和林格尔、桌资等县地) 、云中郡(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 、西河郡( 辖 境相当今陕西华阴市以北,黄龙县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 、朔方郡( 辖境相 当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 、五原郡( 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以东、阴山以南、 包头市以西和达拉特准格尔等旗地) 、北地郡( 辖境相当今宁夏贺兰山、青铜峡、苦水 河以东及甘肃环江、马莲河流域) 、上郡( 辖境相当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 1 史记卷一五帝奉纪注,第2 4 页。 2 谭其骧主编:中国肌史地幽册第二册秦西汉东汉时期,中国地l 璺l 小舨社,1 9 8 2 年版。 3 顾柑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九山两。 4 后汉书卷二八冯衍传,第9 6 8 页。 7 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 ,这十一个郡,而朔方刺史部则由并州界内分置1 。 图i 西汉并州刺史部、朔方刺史部2 地图 i 辛德勇:两汉州制新考文史,2 0 0 7 年第l 期。有关两汉的并州刺史部和朔方刺史部的设置及范围一直成 为史学家争议的焦点:史学大家顾颉刚、谭j e 骧及周振鹤先生均认为并州和朔方足两汉时两个独札的瓶察区,西 汉豹并州刺史部辖六郡:云中、定褒、雁门、太原、1 :党、代郡。朔方刺史部辖五郡:朔方、两河、五原、北地、 上郡。这一结论。早已成学术界普遍认h 的定论”;参见顾颉刚:西汉州制考,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 所集刊外编蔡兀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北f ,1 9 3 4 年版,第8 5 5 9 0 2 页;又见谭j e 骧:两汉州部, 中国人百科伞书中国历史卷,人百科全书 f i 版社,1 9 9 2 年版,第5 8 1 5 8 3 页。但我认为辛德勇的结论似乎更 合理,放本文从辛说。 2 谭儿骧主编:中周历史地图册第一二册,中国地图小版社,1 9 8 2 年版,第1 7 一1 8 页。 8 至东汉,并州刺史部的辖境有所减小,北地郡划归凉州,代郡归属幽州,只领有太 原郡、上党郡、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西河郡、朔方郡、五原郡、上郡,共九 郡。至献帝建安十八年( 2 1 3 年) ,曹操复禹贡九州,省并州入冀州,并州之名消失 于两汉王朝的历史舞台。实际上,早在东汉灵帝中平中,由于黄巾起义,加之羌胡大扰, “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汉王朝便逐渐丧失了对并州北 部地区的控制权和管辖权,这一地区基本为塞外匈奴、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占有。 图2 东汉并州刺史部地图2 、 i 晋书志第删地理志i :,第4 2 8 页。 2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 生| 册第一二册,中国地图出版桂,1 9 8 2 年版,第5 9 - - 6 0 页。 9 第二节汉代并州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条件 汉代并州刺史部大部分郡县为汉王朝的西北部边郡,尤其是边塞地带,所处纬度较 高,因而气温较低。尤其冬季在蒙古高压控制下,寒潮侵袭频繁、天气尤为寒冷。同时, 这一地区又深居大陆内部,常年降水稀少,且分布严重不均,时有风沙出现。史书和和 汉代诗歌中中提及汉代并州边陲气候苦寒的诗文特别多,如: “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边郡山居谷处,阴阳不和,寒冻裂地,冲风飘卤,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2 “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3 “涸冰冻寒,君子不存。”“积水不温,北陆苦寒。霜宿多风,君子伤心。”4 以上这些史料和诗歌形象地记述了当地的酷寒、霜冻、扬沙、大风等自然景观,反 映出当地气候条件的恶劣。 二、植被概况 汉代并州刺史部主要占有今天的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太原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及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处温带草原和荒漠草原的过渡区,有山地、丘陵、高原、沙漠、 台地多种地貌形态,过渡性的生态地带使季导系统内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密度提高,有 利于物种变异和进化,往往构成人类生存活动的“理想生境”。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是早期人类生存的理想地域,可耕、可牧、可渔、可猎,容易形成多元性经济。主 要植被为温带从生禾草草原,即典型的干草原,间有少量森林。干草原植物种群是冷蒿、 长芒草、帽头刺、狭叶锦鸡:荒漠草原的植物群落是苓蒿、胡枝子、沙生针茅:草甸草原 的植物群落有友菠草、角果碱蓬、海乳草。乔木、灌木的分布范围比较小,仅限于水土 条件较好的小区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筱麦、谷子、玉米、高粱、土豆、胡麻等:饲 养牛、羊、马、驴等家畜动物。盖山林先生自1 9 7 6 年以来对阴山山脉的西段一狼山地区 的岩画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在己调查的阴山一狼山地区岩画中,动物题材约占全部画面 的9 0 。阴山一狼山地区岩画中的动物共有4 0 余种:狐、狼、虎、豹、黑熊、家犬、野 马、野驴、家马、岩羊、盘羊、北山羊、羚羊、藏羚羊、黄羊、绵羊、梅花鹿、马鹿、 糜鹿、驼鹿、驯鹿、袍、白唇鹿、大角鹿、野牛、家牛、耗牛、羚牛、双峰驼、单峰驼、 l 汉书卷叫九鞑错传 ,第2 2 8 4 页。 2 盐铁论卷三轻蕈。 3 汉书卷五五带去病传中描写汉军弓匈奴作战,曾经遇到的沙尘天气,第2 4 8 4 页。 4 陈良运:焦氏易林诗学【制释,再化洲文艺出版社,2 0 0 5 年5 月版。 1 0 野猪、野兔、跳鼠、蛇、草晰、龟、驼鸟、鹰、扇形海螺、锥形海螺等等1 。这些岩画中 的动物,应是当时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反映,因为它们是当时游牧民的猎捕对象和 生活来源,作者对他们所描绘的野生动物的形象特征十分熟悉,能够准确地刻划出某些 细微结构。由此看来,并州地区,当地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史载阴山“东西千余里, 草木茂盛多禽兽”,祁连山“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 凉,宜畜牧。”敕勒歌唱出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幅水草丰茂、 牛羊遍野的草原牧畜图,就是汉代并州生态的写真。内蒙古森林也说,今内蒙古自 治区在刚刚进入人类历史初期阶段,从贺兰山地、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山系,直到大兴 安岭山地,全都覆盖着原始森林,适合人类畜牧养殖和狩猎4 ( 见图3 ) 。但至春秋战国时, 人口剧增,各部族、诸侯之间争夺自然资源及生存空间的战争连年不断,从而揭开了大 规模破坏森林的序幕。 三、经济状况 到了汉代,政府大规模地在并州推行移民实边政策,掀起了农业开发的高潮。武帝 时,从元朔二年( 公元前1 2 7 年) 到元封初( 约公元前1 1 0 年左右) 持续扩大农垦二十年, 竞已“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5 。眩雷塞在西河郡西北边,约当今伊盟杭锦旗东部。杭 锦旗东部今天已属农牧过渡地带,以西边不能再从事农耕。可见,当时的农垦区已扩展 到了自然条件所允许的极限。事实上,汉代并州的土地大部分已是贫瘠,在当时是不太 适宜发展农业的。在跨黄河南北两岸地区、一些河流、井、泉附近及受高山冰雪融化灌 注的山麓地带,因这些地方依山傍水、气候适宜,而拥有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那罩水 草丰美,树木滋生,宜于发展畜牧业。因而并州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沿长城一带,一直 处于早地农业和畜牧业两种经济交错分布的状态,j 下是由于汉代这里的人口骤增,过渡 的采樵和砍伐,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草场缩小,大面积的天然植被改变为人工栽培 植被,这里的气候已经开始恶化,气温急剧下降,森林草原向灌木草原转变,农业衰退、 南移。畜牧业经济形态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下显示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畜牧业在 北方草原地区的产生和定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并州地区由农向牧过渡的内因,而 外因则与北方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陆续南下定居及其与当地汉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有着密切的关系。 1 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 | 版社,1 9 8 6 年版。 2 史i d 卷一一o 匈奴列传索引录西河旧事,第2 9 0 8 页。 3 郭茂情: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 4 冯林:内蒙古森林,中国林业l l 版社,1 9 8 9 年版。 5 史记卷一一0 匈奴,u 传,第2 9 1 3 负。 图3 汉时并州一带经济地图 1 据史念海:河山集第三集人民出版社,1 9 8 8 年版,书中附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附近经济地区图图 第三节两汉并州地区的居民 汉代并州的“人民多内地贫民无赖徙居者”1 和众多的少数民族。 一、汉人 先秦时代,并州沿边郡县,尤其是河套地区,主要是以匈奴为主的游牧民族的世界。 秦始皇斥逐匈奴,取河南地,“于是筑城郭,徙民充之”2 。秦末天下大乱,移民皆返还 家乡,该地复为匈奴所有。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自羊王于 河南,遂取河南地”3 。匈奴退出后,该地成为空旷之地,汉王朝便不断向这里迁民,以 充实这一地区,移民在汉武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元朔二年( 前1 2 7 年) 至元鼎六年 ( 前1 1 1 年) 1 7 年间,汉王朝先后六次大规模迁徙居民充实边防,最盛时一次竞达“七 十余万1 :3 ”。大规模徙民实边,使并州边郡人i :1 迅速增多。故汉书地理志云:“定 襄、云中、五原。本戎狄之地,颇有赵、齐、卫、楚之徒”。自武帝后,两汉政府仍陆 续迁“刑徒”和“天下死罪囚”或“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入西北边郡,移民大都是贫 民或奸猾吏民,成为并州地区的居民主体。 二、少数民族 其次,在两汉四百年历史中,出于各种原因,经常有成批的塞外游牧民族被虏掠或 主动归附汉朝,两汉王朝对他们采取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政策一设立属国,属国军民中有 胡有羌,但主要是为安置归降匈奴而设。汉王朝设黄的属国大都在并州和凉州沿边郡县 内。属国设置始于汉武帝时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元狩二年( 前1 2 1 年) 秋,匈奴昆邪王率四万余众降汉,武帝“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 故俗,为属国。”属国设立后,归附的匈奴人数只渐增多,据刘盘修先生估计,光“西 汉一代,内徙河套( 主要位于西汉朔方刺史部辖境内) 的匈奴总计约有十余万人。”4 而 自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到安帝元初五年,便有六十万余北匈奴附汉,这些人一部分成为汉 王朝的属国居民,一部分则直接安置于沿边诸郡。在汉代,还有一些陆续零星归附的游 牧民族,除匈奴人外,还有龟兹人、鲜卑人、乌桓人、羌人等,他们也都被东汉政府亲 自接纳,由安定、北地等边郡直接管理,成为众多的属国部落人v l 。可见,汉代的并州 实乃一多民族聚居区。 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的统计( 表1 ) ,两汉时并州刺史部分别 1 劳辣:婀汉户籍与地理之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第五本第二分册, 2 汉书卷- 二四( 食货志下,第1 1 6 2 贰。 3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3 7 6 0 页。 4 刘盘修:汉代河奁地区的开发,中困经济史研究,2 0 0 3 年第1 期。 1 9 3 5 年版,第1 9 2 页 1 3 有8 2 8 ,6 2 6 和1 3 8 ,2 5 6 户,人口分别有3 8 1 l ,0 1 4 和8 4 1 ,5 9 0 ,较之西汉,东汉并州刺 史部无论是户数还是人口都锐减。大概由于东汉中后期西北边境局势紧张,尤其在灵帝 中平中,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汉王朝放弃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西河、上郡、北 地七郡全部,百姓南奔,“城邑皆空”,。塞下皆空”,而匈奴、氐、羌等族大入塞内,匈 奴兵南下攻城略地,不时进逼阴山南部,一部分羌族也从陇东流入河套及关中。于是整 个塞下由原来胡( 游牧民族) 多民( 汉族农民) 少,变成了清一色的羌胡世界。 表l 汉时并州刺史部的人口状况( 数据来源见两汉地理志) 户数人数 州郡名 西汉平帝时 东汉顺帝时西汉平帝时东汉顺帝时 北地郡 6 4 ,4 6 13 ,1 2 22 1 0 ,6 8 81 8 ,6 3 7 上郡1 0 3 ,6 8 35 ,1 6 96 0 6 ,6 5 82 8 ,5 9 9 西河郡1 3 6 ,3 9 05 ,6 9 86 9 8 ,8 3 62 0 ,8 3 8 朔方郡 3 4 ,3 3 8l ,9 8 71 3 6 ,6 2 87 ,8 4 3 五原郡 3 9 ,3 2 24 ,6 6 72 3 l ,3 2 8 2 2 ,9 5 7 云中郡3 8 ,3 0 3 5 ,3 5 1 1 7 3 ,2 7 02 6 ,4 3 0 定襄郡3 8 ,5 5 93 ,1 5 31 6 3 ,1 4 41 3 ,5 7 1 雁门郡 7 3 ,1 3 83 1 ,8 6 22 9 3 ,4 5 42 4 9 ,0 0 0 代郡 5 6 。7 7 l2 0 。1 2 3 2 7 8 ,7 5 4 1 2 6 ,1 8 8 太原郡 1 6 9 8 6 33 ,0 9 0 2 6 8 0 ,4 8 82 0 0 ,1 2 4 上党郡7 3 ,7 9 82 6 ,2 2 23 3 7 ,7 6 61 2 7 。4 0 3 并州( 统计) 8 2 8 ,6 2 61 3 8 ,2 5 63 8 l l ,0 1 4 ,8 4 1 ,5 9 0 1 4 第三章汉代并州刺史部的风俗概况 风俗,乃一驳杂而丰繁的社会现象,据1 9 7 9 年版的辞海解释,风俗就是历代 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是一定地域的人们的共同心理素质的长期积淀。风俗“始 于未有人类以前。盖狂榛社会,蚩蚩动物,已自成为风俗。”风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