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方案课件: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真题体验,第17讲考点精讲,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E级。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同时,我们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一、品味词语1精炼传神的词。品味诗歌的语言时我们通常抓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第17讲考点精讲,(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裴迪华子岗)“侵”字写夕阳余晖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时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而这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2)形容词。诗词中的形容词大部分是修饰语,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需关注的重点对象。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以上各句中的“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第17讲考点精讲,(3)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郑谷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4)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如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第17讲考点精讲,2妙用叠音的词。叠音词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诗中用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这些叠音词既是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3渲染颜色的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一二句中黄与翠、白与青,互相映衬,物象的色相、明度、彩度之间是那么协调,整个画面展现出清晰的空间感与和谐的暖色感。,第17讲考点精讲,4形象拟声的词。有些拟声词也属叠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第17讲考点精讲,二、把握句法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为适应格律的要求,为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古人作诗常常要打乱正常的语序。1定语与中心词倒置。如“碧玉妆成一树高”(高树),“雨里鸡鸣一两家”(一两家鸡鸣)等。2主语与宾语倒置。如“泉声咽危石”(危石咽泉声),“云气嘘青壁”(青壁嘘云气)等。3动宾倒置。如“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等。4其他复杂的语序倒置。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等。总之,语序的倒置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强调某些意蕴,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第17讲考点精讲,三、明了风格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20个字,毫无难解之处。2含蓄委婉。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第17讲考点精讲,3清新雅致。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5绚丽飘逸。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第17讲考点精讲,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7幽默讽刺。诗中多用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8雄浑磅礴。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第17讲考点精讲,9豪迈奔放。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歌的特点。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10沉郁顿挫。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第17讲考点精讲,11悲壮慷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12英俊飒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一、炼字题1设问方式: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某诗的诗眼是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第17讲技巧点拨,第17讲技巧点拨,2思路点拨:该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就写,没有不写。)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一下。(必答)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分值少的题这步可省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必答)3答题模式:这个字意思是_(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_形象(或景色),烘托了_意境,表达了_情感。,4示例: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第17讲技巧点拨,解题思路:“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花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的有了声音,生动地描绘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蝶缠蜂绕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美好感受,突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通过该字表达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闹”字用拟人和通感手法具体生动形象传神地刻画了杏花怒放的春天景色。花开本来没有声音,这里用拟人手法描摹的有了声音,展现出春意盎然,杏花闹春的景象,使人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突出了春天美丽而有生气的特征,表现了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第17讲技巧点拨,二、叠字题1设问方式:某某叠音词有什么作用?2思路点拨:解释词语含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景(物)。富有音乐、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3答题模式:这个词的意思是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景(物),使诗歌富有音韵、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4示例: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葱葱”是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的意思;“靡靡”形容草密。“葱葱”“靡靡”写出春雨过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第17讲技巧点拨,三、鉴赏诗眼型1设问方式:简析某字在诗中的作用。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第几联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诗歌开篇用某字,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有一个字统摄了下片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2思路点拨: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第17讲技巧点拨,3答题模式:(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4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依据答题模式,形成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第17讲技巧点拨,四、鉴赏诗歌语言风格1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思路点拨: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答题模式:此诗语言特点是_(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_(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现了_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