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先秦工官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工官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以先秦工官为研究对象,在对传世文献与甲骨文、金文、简帛资料中有 关先秦工官的史料进行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演绎、表格等多种论 证方法,尝试对先秦工官的起源、发展与演化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探讨。 先秦工官最早来源于擅长制作某种手工业品的手工业氏族首领。在从氏族社 会到文明社会的演化过程中,特别是伴随着国家权力机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一 些手工业氏族的首领开始转变为有明确官称的工官。商周时期,王室直接经营着 许多手工业作坊,为了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王室开始设立大批工官来进行手工 业管理。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工官的设置逐渐完善起来。当时各官营手工业门类 都设有工官专司其事,且官吏配置比较合理,既有负责监督管理的行政类工官, 又有负责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的技术类工官。先秦时期,某些工官在完成本职工 作之外,还广泛参与国家的军政大事,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传统观点认为,先秦时期,负责手工业管理的最高官员为司空。在广泛搜集 金文与先秦文献中有关司空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对司空之职进行了仔细的辨析和 探讨,并提出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西周时期,司空当主要掌管土地丈量、农业 生产事务。随着历史的发展,司空的职能不断扩大,到春秋战国时,发展为管理 营城起邑,水利工程、修理道路、烧造砖瓦事务之官。 关键词:先秦工官 周礼 考工记 a b s t r a c t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f o c i l s e so nt h el a b o u ro f ! f i c i a ld u r i n gt h ep r c q i i lp e r i o d b a s e do n 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p e c t i n a t i o no ft h eh i s t o f i c a ld a t aa b o u tt h el a b o u ro f ! f i c i a li nt h e b e s t l 【n o w ml i t e r a t u r e ,o r 习i c i e ,j i n w e n 觚ds i u 【i n f b 衄a t i o n ,t l l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u s e ss u c i h v e r i f i c a t i 伽m e t h o d sa s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d e d u c t i o na n df 咖sc 0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i l lo r d e rt o a t t e m p tt 0d e e p l yr e v i e wa n dd i s c u s sl h eo r i g i n ,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 l a i b o u ro f f i c i a ld u r i n gt h ep i ,e q i np e r i o d 1 n h ee 矾i e s tl a b o u ro f f i d a lo ft h ep r c - q i i ip 撕o dc a i i l e 舶mt h ed 觚l e a d e rg o o da t 伊o d u 豳gs o m eh a i l d i c 礴8 i i lt h ep r o c e s s0 ft h ee v o l u t i o n 台o mm ec l 觚s o c i e t yi n t 0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e s p e c i a u ya 1 0 n gw i t ht h ec o n t i n u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趾dp e r f 融i o n ,s o m e h a n d i c r a f tc l a nl e a d e r ss t a r t e dt 0c h 锄母ei n t ot h el a b o i l ro f f i c i a lw i md e f i n i t et i t l e h l s h a n g锄dz l l o ud y n a s t i e s ,t h er o y a l触i l yd i r e c t l yo p e r a t e dm a n yh a n d i c r a f t w o r k s h o p s h lo r d e rt 0e 能c t i v e l ys u p e r v i s et h e m ,t h er 0 v a lf a m i l ys e tu pal a r g e n u m b e ro fla _ b o u r0 1 1 1 f j c i a l st om 柚a 2 et h eh a n d i c r a f ti n d u s t r y e n t e r i n gt h ep e r j o d0 ft l l e s p 血g 锄da u t 啪n 觚dw 码t h es e t t i n g s0 fl a b o u ro 氆c i a lg m d u a l l yp e 疵c t e d a tt h a t t i i n e ,t 量i cl r o v e r i m l e n t f u nh 锄d i c r a f td a s s e sw e r ee q u i p p e dw i t hl a b o u r0 f ! f i c i a lt o m a n a g e ,孤1 dt h ea l l o c a t i o no fo f ! f i c i a lw e f em o r er e a s o n a b l e ,t h e r ew e r ea d 】 n i n i s t r a t i v e 0 j f i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l ef b rs u p e r y i s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锄da l s ot e “c a io f ! f i c i a l r c s p o n s i b l ef o rt e d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锄dp r i l d u c tm a k i n g d u r i n gt h ep r e q i np e f i o d , s o m el a b o u ro f ! f i d a l sc o m p l e t e dt h e i ro w nw o r k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 vp a n i c i p a t e di nt h e c o u n 衄sm i l i t a r ya n dp o l i t i c a le v e n te x t e n s i v e l va n dp l a v e dt h e i ro w nw i s d o m t h et f a d i t i o n a lv i e wi st h a tt h eh i g h e s to f f i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t h em a n a 2 e m e n t0 f h a n d i a m ni n d u s t r yi ss 投衄gd u r i n gt h ep r e q i np e r i o d b a s e do nt h ee x t e n s i v e c o n e c t i o no ft h ei n f c l 嫩a l i o na _ b o u ts i k o n gi nj i i 】【w e ba n dp r e q i i ll i t e r a t u r 厶t h ea u t h o r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sa n da n a l y s et h ep o s to fs i k o n ga n dp u t sf o r w a r dd i 任色r e n tv i e 、v s 1 1 坨 a u t h o rb e i i e v e st l l a ts i k o n go fx j z h o up e d o dm a i n i yt a k e sc h a r 2 e0 fl 纽d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a lp r o d u c t i o n w i t l lt h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i s t o r y ,t h ef u n c t i o no fs i l 【o n g 铲e wg r a d u a l l y 谳ot h eo f f i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l ef o rb u i l d i i l gc i t i e s ,w a t c r0 0 n s e 锄c y , r e p a i r i n gr o a d 趾dm a l 【i n gt i l e k e yw o r d s : p r e - q i n , l 曲o ro 蚯c i a l , z h o u l i ,k a o g o n 酣i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 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 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上海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导论 研究综述 工官是管理官营手工业官员的统称。工官按职能可分为行政类职官和技术类职 官,行政类职官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技术类职官负责领导工匠进行产品 的生产和技术的开发。某些身份较低的工官还要亲自参加生产。 国内尚无研究先秦工官的专著,许多论著是在研究手工业经济史和先秦官制史 时顺便提及先秦某些工官,对其缺乏系统、完整地论述和研究。 研究手工业通史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1 、中国古代工业 史2 、中国工业史古代卷3 、中国手工业简史4 、中国企业史古代卷5 。 另外,一些断代史和经济史专著如:中华远古史6 、西周史7 、春秋史8 、 战国史9 、商代经济史1 0 、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1 1 、中国封建社会经 济史( 第一卷) 1 2 、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1 3 、中国古代经济史1 4 、中 国经济发展史1 5 、中国经济发展通史1 6 等等,也多涉及先秦手工业经济。这些 著作往往停留在宏观研究层面,多围绕先秦手工业技术成就、手工业者的身份与地 位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先秦工官设置和手工业管理较少涉及。2 0 0 5 年,福建人民 出版社出版了蔡锋撰写的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先秦秦汉卷,该书注意到了前 人研究的不足,着重从微观层面论述了先秦秦汉手工业经济对上古社会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著者还在前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时期 手工业生产的制度变化、政策演变、手工业管理体制、手工业生产者的身份认定及 1 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 修订本) ,中华书局2 0 0 5 年版。 2 祝慈寿著,中国古代工业史,学林出版社1 9 8 8 年版。 3 刘国良编著,中国工业史古代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0 年版。 4 季如迅著, 中国手工业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 9 9 8 年版。 5 郑学檬主编,中国企业史古代卷,企业管理出版社2 0 0 2 年版。 王玉哲著,中华远古史,上海入民出版社2 0 0 0 年版。 7 杨宽著,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3 年版。 8 顾德融、朱顺龙著,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1 年版。 9 杨宽著,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8 年版。 m 杨升南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2 年版。 马洪路著,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 9 9 7 年版。 坛傅筑夫编著,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 9 8 1 年版。 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1 9 9 9 年版。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巧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 9 9 9 年版。 强孙健主编,中国经济发展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 地位的变化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澄清了一些先秦秦汉手工业经济研究中的问题。 可是此书对先秦时期工官设置及其演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存有不足之处的。 先秦工官研究也属官制史研究的范畴。长期以来,先秦官制研究多围绕周礼 展开探讨。周礼是先秦时期惟一一部记载官制的专著。有关周礼官制研究 的著述虽有很多,但往往局限于经学范畴或者仅停留在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方法, 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从2 0 世纪开始,中国考古学诞生并迅速发展,为历史 研究提供了一大批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众多学者开始利用考古资料( 特别是金文) 来研究先秦官制,出现了一批论著:杨筠如的周代官名考略1 、郭沫若的周 官质疑2 、斯未至的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3 、刘起纡两周战国职官考4 、徐 宗元的金文中所见官名考5 、刘雨、张亚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6 、左言东先 秦职官表一。上述论著虽不是研究先秦工官的专著,但是其中一些有关工官考证 与论述的材料还是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研究先秦工官的文章也不少,研究者多以甲骨文和金文为切入口,展开研究。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释工8 一文指出:甲骨文中“工 字作“盘“臼”、 “工。等形。“工字有几种用法,旧多不得其解,现分别加以阐述。一、“工 与 “贡通用,但甲骨文有“工无“贡”,“贡 乃后起之别文。二、甲骨文亦有祭 祀用牲时以“工 为“贡”者。三、甲骨文有以“工 为贡纳者。四、“工 字亦 读“如 字,指官吏言之。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9 中的相关章节认为:甲骨文中“工、“我工、“多 工 都是史官官名。“司我工 与西周金文的官名“司工”( 即司空) 已极接近。尚 书酒诰述殷制的“工 、“宗工 、“百宗工 ,多着重一“宗 字,可能指宗庙 之工,或是作器的百工,或是乐工。卜辞中“工典可能为一官名,“丧工”、“土工 其义待考。 1 载于1 9 2 8 年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第二十期。 2 载于郭沫若所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5 4 年版。 3 载于1 9 4 7 年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 卷。 4 载于刘起舒所著古史序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1 年版。 5 载于福建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5 7 年第2 期。 6 刘雨张亚初撰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7 左言东编著,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版。 8 载于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 9 7 9 年版。 9 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 9 8 8 年版,第5 1 9 5 2 1 页。 2 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 1 文认为:甲骨卜辞中的“工、“我 工“多工不是官而是工奴,他们受王室严密的控制,有右、左( 或右、中、 左) 的编制;“百工 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社会地位,属于一定的族,其身份虽 是被统治阶级,但比奴隶要高些,可能是殷代社会的平民。 陈建敏在分析工字五种用法之后指出,“工 或指手工业工奴,“百工一是工奴 的统称,而“多工疗、“尹工、“司工 均为官名。殷商时期的百工在西周早期一度 为贵族成员,晚期复降为工奴。z 范敏周在甲骨文中的“尹与“工殷代职官考异之一3 一文中论述 道:甲骨文中屡有“尹 与“工的记述,陈梦家先生曾经论定他们都是殷代史官 的名称,其实这是颇有疑问的。甲骨文中有关“尹”的卜辞是很多的。其中除了“伊 尹与“黄尹 属于殷代先王旧臣的称谓外,另有“尹、“束尹、必尹和“多 尹等种种称谓,他们都是殷代时王的臣属名称。“工字在甲骨文中作“工捞、“组、 “二乙 诸形,实际上这个字不是“工 ,而应释之为“示”,是“示”的种异体。 上述几遍文章从考释甲骨文中的“工 字入手,对商代的一些工官名称进行了 考证和论述。此外,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 上) ( 中) ( 下) 4 、叶其峰试释几 方工官玺印5 、罗开玉秦在巴蜀的经济管理制度试析说青川木牍、“成亭 漆器印文和蜀戈铭文6 、傅天佑兵器铭文中的“冶 非“工师说7 、李如森 战国秦汉漆器铭文浅论8 、杜宇和孙敬明考古发现与战国齐兵器研究9 等文 从铭文考释和研究的角度,或多或少涉及了先秦某些工官,并探讨了当时的一些手 工业管理制度。 晁福林在周代的“舆与“舆人 加一文中指出,春秋时期“舆人 是国 人中拥有自己车辆的人,单称“舆者则身份低下。而杨皑认为,春秋时代的舆人 1 载子考古1 9 8 1 年第3 期。 2 陈建敏,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载于:学术月刊1 9 8 4 年第2 期。 3 载于史学月刊1 9 9 5 年第1 期。 4 载于文物1 9 5 9 年第7 q 期。 5 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1 9 7 9 年第2 期。 6 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1 9 8 2 年第4 期。 7 载于江汉考古1 9 8 4 年第4 期。 8 载于i :天津社会科学1 9 8 7 年第5 期。 9 载于管子学刊1 9 9 2 年第2 期。 载子晁福林所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版。 3 不仅专管造车,有的还要随军维修战车,充当战争配角,从事粗贱杂役等。1 刘玉堂的楚国官营手工业作坊概说2 、楚国手工业生产管理、技艺职官 3 及郭仁成的试探楚工官4 三篇文章将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对楚国官 营手工业的类型( 中央政府直属作坊、其他类型的官营作坊) 、管理以及技术职官 的名称、职能及其源流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对楚国官营手工业生产与技术管理的 方式及特点作了简要论述。 赵平安礼记“草工 钩沉略论先秦两汉时期主管漆器制作的工官5 一 文,以礼记中的“草工 为线,系统考证了先秦到两汉时期主管漆器制作的工 官。 张中秋的秦代工商法律研究6 在深入研究秦代的原始法律资料睡虎 地秦墓竹筒及其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秦帝国有关官营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对外贸 易的法律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作者认为,秦代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是十 分广泛、细致和深入的,这是秦继承战国以来的国家主义思潮在法律制度上的体现。 从内容上看,律文严峻、精确,在许多方面有着详细的数量上的规定,这在古代法 律史上是罕见的。秦代对有关违反工商经济法律的违法行为一般采取经济制裁和行 政处罚,较少使用刑法,这又与秦政治法律上奉行法家的重刑主义有所不同。 宫长卫试论秦律中的手工业管理一文通过分析湖北云梦秦简中有关秦代手 工业管理的法律条文,尝试从手工业人员管理、生产管理及产品管理三个方面对秦 代手工业管理情况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奴隶劳动在手工业中占居主导地位,手 工业以官营为主,在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国家非常重视手工业生产管 理,从生产人员、生产计划到产品质量、经营销售都作了严格、详细的规定,其目 的就在于发展生产,巩固和扩大国有经济。7 王震亚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经济立法s 一文认为:云梦秦简中的经济法规比 较全面地反映了秦人的土地制度、赋税劳役、农业耕作、手工业生产与管理、商业 1 杨皑,春秋时代的“舆人”,载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 9 9 5 年第4 期。 2 载于剂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4 年第6 期。 3 载于中国科技史料1 9 9 6 年第4 期。 4 载于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 9 8 7 年第4 期。 5 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2 0 0 4 年第1 集。 5 载于江苏社会科学1 9 9 4 年第5 期。 7 载于学术月刊1 9 9 5 年第9 期。 8 载于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 9 9 6 年第6 期。 4 及货币流通、财政金融方面的现实情况,不仅对当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地 主阶级的统治起着广泛的调整作用,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经济法规 的许多内容为汉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秦的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秦律对官营 手工业管理、劳动力分配、产品的规格、徒工的培养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 梁安和试议秦的“物勒工名”制度1 一文,从“物勒工名制度的产生; “物勒工名”制度的实施情况;“物勒工名制度的意义和影响;“物勒工名一制度 的职能特点及其引发的思考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秦的“物勒工名制度。 邹依仁的( 周礼考工记) 中的质量管理2 一文详细解读了周礼考工记 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丘光明先秦时期质量管理思想措施与法规3 一文,从先秦时期的质量管理 思想、质量管理措施以及质量管理法规三个方面就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中手工 业品的质量监管制度作了详细阐述。 总体而言,研究先秦手工业的论著虽有很多,但多留意于先秦手工业技术、手 工业管理制度或只针对先秦某一时期或某个国家的工官展开具体深入的研究,缺乏 对先秦工官宏观的研究与整体的把握。 鉴于迄今未见全面考察、论述先秦工官( 包括先秦工官起源、官职名称、作用、 职能及其沿革) 的论文,本文将先秦工官作为研究课题,在对传世文献与甲骨文、 金文、简帛资料中有关先秦工官的史料进行全面整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演 绎、表格等多种论证方法,尝试对先秦工官的起源、发展与演化进行深入的考察和 探讨。 1 载于l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 2 载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 9 8 5 年第2 期。 3 载于考古与文物1 9 9 6 年第3 期。 5 第一章先秦工官起源 第一节垂主工师,百工致功1 据古史传说,在夏以前,我国中原地区处于五帝统治之下。“五帝指传说中 的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五位帝王。其中自颛顼以下的各位帝王都是黄 帝的子孙后代,就连以后的夏、商、周三代王室亦皆是黄帝的后裔。2 关于“五帝 的传说虽多出自后人的构拟值得我们加以甄别,但是我们相信有关“五帝 及其他 一些古史人物的传说仍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夏代以前我国即 将进入文明时代之前那个时代的史影。 在五帝时代,天下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氏族或部落,文献上统称之为“万邦 或 “万国”,现代学者笼统地称之为“族邦 。那时,族邦内部已出现了层级分化,有 了贵族与普通族众的区别。所谓贵族,就是族邦的统治者和管事人员,包括邦君、 邦之有司及邦里的神职人员巫、祝之类。按照恩格斯的意见,这些打着为共同 体管理事务旗号的职事人员被赋予的权力,就是“国家权力的萌芽”。3 各族邦之间 为了各自的利益发生冲突,这使得具有近亲血缘关系及姻亲关系的族邦为了共同的 利益往往结成更大的部族集团,集团首领负责在更大范围内组织协调部族成员共同 关心的事务。传说中的五帝,应当就是这样的部族集团的首领。尚书尧典载 帝舜时,部族集团内就设有九官,分管部族事务: 1 、司空:舜目:“咨! 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丹 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 ”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 2 、后稷:帝( 舜) 日:“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3 、司徒:帝( 舜) 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4 、士:帝( 舜) 日:“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 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静 5 、共工:帝( 舜) 曰:“畴曰予工? ”佥曰:“垂哉! 静帝日:“俞! ”咨垂:“汝 共工。 6 、虞: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 ”佥日:“益哉! ”帝曰:“俞! ”咨益: 1 史记五帝本纪。 2 参见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及大戴礼记中的五 帝德和帝系姓。 3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2 1 8 页。 6 “汝作朕虞。静 7 、秩宗:帝( 舜) 日:“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 ”佥日:“伯夷。”帝日:“俞! ” 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8 、典乐:帝( 舜) 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粟,刚而无虐, 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9 、纳言:帝( 舜) 曰:“龙,朕垦馋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 纳朕命,惟允。靠 从上述文献可知,在舜担任部族集团首领时,部族内已设有工官共工负责 管理百工。史记五帝本纪:“舜曰:谁能驯予工? 皆日垂可。于是以垂为共 工。垂主工师,百工致功。集解:“马融日:谓主百工之官也。正义: “工师,若今大匠卿也。 文献中有关垂的记载颇多:尚书顾命载成王崩康王 即位典礼中所陈宝器:“越玉五重在西序;大玉在东序;胤之舞衣在 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 苟子解蔽篇:“佳作弓,浮游作 矢,而羿精於射。墨子非儒下:“巧垂作舟。 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 足,殷楹鼓,周县鼓,垂之和锺。世本:“佳作规矩准绳。垂作耒耨。僵,神农 之臣也。垂作耜。垂作钟。垂作铫。力山海经海内经:“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羲 均。羲均是始为巧僵,是始作下民百巧。庄子肱箧篇:“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擐工佳之指,而天下始入有其巧矣。弦吕氏春秋古乐篇:“帝喾命咸黑作为声 歌有侄作为鼙、鼓、吹苓、管、壤、篪、轺、椎、锺。又重己篇;“餐, 至巧也。人不爱侄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 又离谓篇:“周鼎铸佳而龅 其指,先王有以见大巧之不可为也。一淮南子本经训亦云:“能愈多而德愈薄 矣,故周鼎铸倭,使衔其指。一又道应训、齐俗训、说山训也都提及僵。 可见,垂之名又作僵、巧垂,又名羲均。其所处时代有神农时、帝喾时、羿以前、 帝俊之孙时、尧时、舜时诸说。不管其生活在哪个对代,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至巧、 大巧、擅工艺之巧。他既善于作武器,又善于作农器,还善于作乐器,更善于作一 切工艺依据的规矩准绳,遂被称为工倭、巧垂。 按照古史传说,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五帝 属于华夏集团,当时生活在中原周 边地区的还有东夷集团。东夷集团的主要“代表人物 是太吴和少吴,也称太嗥和 少嗥( 太吴和少昊并不是两个具体的历史人物,而是部族的名称或部族首领的沿袭 7 性称号) 。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看,太吴和少吴所创造的东夷文化已达到了很 高的水平。 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嗥氏 鸟名官,何故也? 郯子日: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 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嗥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 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 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鸣鸠氏,司马也;鸬鸠氏,司空也;爽 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 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 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竹 所谓“五雉为五工正意为:少昊氏以鸟为官名,五雉为五工正,分掌五种 技工。西方日鹅雉,掌攻木之工;东方日踌雉,掌治陶之工;南方日翟雉,掌攻金 之工;北方日稿雉,掌攻皮之工;伊、洛以南日晕雉,掌设五色之工。l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 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堙不育。故 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 木正日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日蓐收,水正日玄冥,土正曰后土少嗥氏有 四叔:日重、日该,日修,日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 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 尔雅释诂郭注:“正,谓官长。“句芒,“句 就是“勾 ,是使木弯曲; “芒,是使木尖保持尖锐。重善于制作木质耒耜农具,把原来比较原始的直刺式 木耒改造成曲柄斜尖并安装上耜头,有利于耕作,后世尊奉其为“木正 。金即指 铜,该担任“蓐收 ,也就是善于加工金属,制造蓐草收割用的农具,后世尊奉其 为“金正 。山海经西山经郭注:“( 蓐收) 办金神也。 拾遗记卷一:少吴 “一日金天氏亦日金穷氏 ,“少昊以金德王 。在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遗址中分别 发现铜锥形器和残铜条、铜渣。2 结合上面所引文献,可见少昊部族以制铜业著称。 1 参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修订本) ,中华书局1 9 9 0 年版,第1 3 8 8 页。 2 以二吴为代表的东夷集团所在的海岱地区发展顺序为;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龙山文 化。 8 上述文献中提到的“共工一、“五工正、“木正 、“金正”等工官名称,很可能 是出自后人的构拟,可信性不大。但是,有关这些工官的记载也告诉我们,在传说 时代,部族集团内很可能已设有一些人员,负责管理部族的手工业品的制作。 第二节奚仲作车,昆吾作陶1 大约从公元前2 1 世纪开始,我国中原地区结束了原始社会制度,进入了由夏 后氏建立的夏代王朝统治时期。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诞生,我国开始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从考古发掘来看,夏代时人们已有了相当高的物质文化水平。从上世纪5 0 年 代开始发掘的豫西二里头文化为学术界公认的夏文化典型代表。二里头文化以河南 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年代约当于公元前1 9 0 0 年至前1 5 0 0 年,主要分布于河南伊 洛汝颖诸水及山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带。考古学界将整个二里头文化分为4 期,其中 1 3 期为夏文化纪年,第4 期则属商文化范畴。 在二里头遗址( 第3 期文化层) 中发掘出两座宫殿遗址,两座宫殿都建筑在夯 土台基上。1 号宫殿的台基高出地面约8 0 厘米,略成方形。宫殿基址坐北朝南, 东西长约1 0 8 米,南北宽约1 0 0 米,占地l 万平方米左右。根据其柱础的分布与排 列顺序,知其主体建筑为一面阔8 间,进深3 间的大型殿堂。殿堂四周有廊庑,廊 庑正南设有三个门道的庑式大门,门与殿堂之间围为中庭。2 号宫殿规模较l 号宫 殿略小,其基址东西宽约5 8 米,南北长7 2 8 米,结构与l 号宫殿相似而更严谨, 作为主体建筑的殿堂分作三间,亦有廊庑、门、庭等,庭院内且发现有地下水道及 陶水管等设施。2 二里头遗址( 主要是第3 期文化层) 还出土了大量的手工业品,包括青铜器、 玉器、骨器、陶器、石器、象牙器、丝织品等。青铜器有爵、盂、鼎、霹等容器, 戈、戚、镞等兵器,小刀、钻、凿、锛、锯、鱼钩等生产工具,以及铜铃、铜泡、 镶绿松石铜牌等杂器。此外,还发现了不只一处的铸铜作坊,其中出土有制造铜器 所用的陶范、坩埚片、炉壁及铜渣等。玉器造型优美且种类丰富,有圭、璋、琮、 1 本节标题根据世本、苟子解蔽篇、吕氏春秋郡守篇、 、多亚( 铁云藏篦5 1 3 ) 等等,这些 多某是商代贵族,多工显然也是其中一员。”2 看来“多工的身份还有待 进一步的考证。 从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商代已有专门管理丝织和酿酒的官吏: “口口口争贞令上丝聚禾庚口”( 后下八六) “口争口上丝口庚口若( 后下八七) 李孝定认为,“上丝与“禾侯 对文,上冠以令字,似为职官之称。3 上丝可能是 负责掌管王室丝绸的生产及出入的工官。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酒正 者,酒人之长也。”解放后四川出土了商代覃父癸觯,徐中舒考释为:“覃,应为镡 之本字。镡为储酒器。覃父癸觯之覃当为殷代主酒之官,其子孙因即以覃为氏,其官于周 1 参见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载考古1 9 8 1 年第3 期。 2 参见陈建敏,甲骨文所见商周工官工奴考,载学术月刊1 9 8 4 年第2 期。 3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1 3 ,台北中央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1 9 7 0 年,第3 9 0 3 页。 1 4 则为酒正或大酋。一1 商代,王室对手工业工匠的管理也非常严格。 “卜余左工戊午一( 京3 1 5 5 ) “口口卜,余左工戊午。竹( ( 续存上2 2 2 ) “其令又( 右) 工于”( ( ( 存1 2 2 1 1 ) “翌日戊,王其省牢右工,湄日不雨? 嚣( 甲8 6 7 ) 肖楠认为,右和左可能是工的一种编制。理由是:在殷代,军队的编制分为右、左、 中,如“王作三师:右、中、左。”( 粹5 9 7 ) “旰马,左、右、中、人三百。”( 前 3 3 1 2 ) “王其令右旅聚左旅累见方哉,不雉众? ( 屯南2 3 1 8 c h 5 7 :7 7 ) 殷王 室为了牢固地控制手工业者,也可能把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分为右、左或右、中、 左的编制。2 “贞:弗其幸工,刍,四月。嚣( 京1 5 0 8 ) “庚子卜,亘贞:乎取工,刍氐。”( 金5 6 7 ) “戊辰卜,今日雍己夕,其呼庸执工,大吉。 “弱呼庸执工,其作尤。” “庸执工于庸己口尤”( ( ( 屯南2 1 4 8 ) “幸 字,说文解字云:“幸之本义,盖谓拘摄罪人。”“幸工 是商代统治者用 于惩罚手工工人的一种手段。“取 ,说文解字日:“捕取也。“取工劳即追捕逃 亡的手工业工人。我们再来看屯南2 1 4 8 这块卜辞,“夕 是一种祭名,为商代 晚夕祭祀商王的一种仪式。“庸己夕就是夕祭庸己。“庸为人名,执为捕捉,桔执, 执工即给工带有刑具的枷锁。 3 从以上“幸工一、“取土 、“执工 来看,甲骨卜辞 中此类“工”,极可能为工奴。其来源应为战俘、罪犯以及因破坏、怠工妨碍王室 手工业正常生产而受到惩罚的工匠。 综上所述,从考古发掘可知,商代王室直接经营着许多手工业作坊,且有的规 模很大,分工很细。为了有效的组织生产,为王室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商王设立 了许多工官来监管手工业作坊,甲骨卜辞对此已有所反映。可惜由于受到甲骨材料 的限制,商代工官具体设置情况,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1 徐中舒,四川彭县漾阳镇出土的殷代二觯,载文物1 9 6 2 年6 期。 2 参见肖楠,试论卜辞中的“工”与“百工”,载考古1 9 8 1 年第3 期。 3 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5 8 0 页。 第二章先秦工官发展 第一节邦家有别,宰司百工1 公元前1 l 世纪,处于“蕞尔小邦 的周族消灭了自称“大邑商 的商王朝, 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三个早期国家。从公元前1 1 世纪到公元前7 7 0 年周幽王 被申侯、犬戎所杀,是周天子对天下诸侯实行有效统治的时期,历史上称为西周。 西周时期流传下来许多金文材料,这些金文材料一方面可补文献之缺,另一方 面又可与文献参校、比对,使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了解当时的历史。通过对金文的 整理,笔者发现:西周时期,周天子设有专门官员管理王室经济,周天子的王室经 济包括周王室直接经营的土地、园林和各种手工业作坊。当时王室手业门类齐全领 有“百工 ,具体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监管“百工 的官员是“宰 。 西周时期周天子的邦务和家务已有所区别,这在金文中有所反映。西周中期的 康鼎:“唯三月初吉甲戌,王在康宫,檠伯入右康,王命:死翮王家,赐女幽 衡、堡勒。2 望簋:“唯王十又三年六月初吉戊戌,王在周康富新宫,旦, 王格大室即位,宰佣佑里,呼史年册命: 期宣王时代的毛公鼎:“王日:父痦, 痦命女棰宏我邦我家” 望死嗣晕王家,赐女,又西周晚 命女翻我邦我家又王日:父 从上述金文可知,西周时期邦、家有别,邦、家已分为两个单位。邦事为通国 之政;家事为一家之私,主要是指周天子的宫廷事务和王室经济。 有关西周政府官署机构的设置,文献中失载。根据金文材料,我们可知西周王 朝中央职官的设置以两寮即卿士寮和太师寮两大官署为基本框架,总领全国政务。 卿事寮为行政机构,主管王畿内的三大政事和管理四方诸侯。太史和太史寮早在商 代后期就已出现,西周时期沿设此官。太史的主要职掌为助王册命、赏赐;命百官 官箴王阙;保存整理文化典籍;为王之助手和顾问。概括讲,太史掌管西周王国的 文书起草,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国之大事,编著史册,管理天文、历法、祭祀之 事,并掌管图书典籍。他是一种兼管神职与人事,观察记载社会动态和自然现象的 职官。3 卿事寮和太史寮可称为周王朝的外朝官署机构,与之相对的还有内朝机构, 1 本节标题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总结而出。 2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 0 0 1 年版。 本文所引金文资料皆出此书,下不出注。 3 张亚初刘雨,西周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第2 7 页。 1 6 其长官为太宰和公族,分别管理王家和宗族事务。有的学者认为内朝很可能设有宰 寮和公族寮作为专门的办事机构。1 宰为王的内廷服侍官员。商代就设有此官,见于宰丰雕骨( 殷契佚存) 及晚 商金文宰梳角、宰茵簋,西周沿设此官。 懿王时代的蔡簋铭文为: 唯元年既望丁亥,王在浚虚旦,王格崩即位宰备入佑蔡立中庭,王呼媸 册命蔡,王若日:“昔先王既令汝作宰,翻王家今余唯申京乃命,命汝暴毒艮疋 封,各死嗣王家外内,毋敢有不固鞠百工,出入姜氏令厥有鬼,有即命,厥 非先告蔡,毋敢疾有入告,汝毋弗善效姜氏人,勿使敢有疾止缝狱。赐汝斗 周王命蔡继续担任宰职( 共王在位时就册命蔡担任宰,懿王时又重新册命他为宰) , 和智一起主管王家内外诸事,管理百工,传达王妃姜氏的命令。 太宰本为王的家务主管,主管整个“王家。“家相当于后来的“室 ,即王 所有财产的单位,包括土地、奴隶和器物财用。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主 管王家物资的出纳、保管和供应。因而“家 具有仓库的性质;同时仓库还设有工 场,加工制作供应物品。太宰还主管宫内事务,出纳王后的命令。礼记内则: “后王命冢宰。 太宰所属有内宰、小宰以及分布在各地掌握管王家的宰。2 西周时期,周王分封的邦君、诸侯亦有自己掌管的手工作业和其他经济。如岐 山董家村出土的西周厉王时铜器公臣簋:“虢仲令公臣司朕百工。可知作为“公 的虢仲拥有手工作业。又与此铜器同时的师雾遵载:“伯稣父若日:师致, 乃祖考有爵于我家,余令汝死我家,辊融西偏、东编馔御、百工、牧、臣 妾,董裁内外,毋敢否善。赐汝。 可见作为贵族的伯稣父亦拥有自己的手工 作业及其他一些产业。当时王室及一般邦君贵族手下应都拥有不少手工工人,他们 统由王室或邦君的家宰管理。邦君、诸侯所经营的手工业作坊生产的各种手工业品, 一方面用来满足邦君、诸侯自身的消费,一方面还要用作邦君、诸侯进献周天子的 贡品。如西周晚期的颂壶铭文载: 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 立中庭,尹氏受王令害,王呼史虢生册令颂,王曰:“令女官 成周聍廿家,盛甬可新 靡聍,用宫御。 1 尹盛平,西周史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7 7 页。 2 杨宽,西周史,上海入民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3 5 3 、3 5 4 页。 1 7 颂在宰引的引导下接受周天子的册命。周王命其管理“成周贮 二十家,监司新“造 贮 ,以备宫中御用。成周地理位置优越,是四方诸侯及服属戎夷进贡入力和物资 的会集之所( 史记周本纪:“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 。锈 即“造” 字,为前进到达之意。“监司新造贮”意为监管新送到的积贮物资( 般包括各地 的土特产和各种手工业品) 。 第二节工官种种尽在周礼 西周王室十分重视手工业生产。一方面,周王室需要各种手工业品来满足其追 求奢侈华丽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周王还常常将大量的手工业品赐给诸侯及贵族, 例如周天子在册命诸侯时,还要赐予其相应的命服,即与其职级相应的车、马、服 饰或弓矢之类的武器。 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负责手工业品制作的手工业氏族首领迸 一步转变为有明确官称的工官。青铜铭文对此有所反映,西周时出土的九年卫鼎、 五祀卫鼎及裘卫岙等几件器物铭文记录了裘卫用皮革制品与矩伯等贵族交 换田地和林场。裘卫经常以裘皮与贵族往来,他的姓氏也反映出他的职业特点,其 显然是一位为王室服务的官吏( 西周设有“司裘”一职负责皮革制作,裘卫当以官 职命氏) ,握有国家的皮革生产大权。 西周工官属于西周官制范畴,研究西周官制就必须依靠周礼一书。周礼 是记有先秦官制的惟一专著,该书详细记载了西周的官制体系,其中也不乏大量的 工官资料。但是,周礼甫一面世,围绕其发现、传授、成书时代便展开了旷日 持久的争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周礼的成书时代至少有七种说法:周公手作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