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pdf_第1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pdf_第2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pdf_第3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pdf_第4页
(区域经济学专业论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宝鸡市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 学科:区域经济学 研究生签字:刁攸荔 指导教师粹黝存 摘要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之 一。西安至天水近4 0 0 公里的地区,线长面广,缺乏一个有效的重要核心支点,宝鸡在地 理上处于西安至天水的中心位置,发展潜力大,基础好,具备突出的优势和条件。因此, 如何将其打造为关中西部副中心就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正是 基于这一现实要求进行的研究。 本论文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内容和结构框架,目的及研究方 法,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文章的主体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 第2 章)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区域中心 城市的发展理论及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在理论方面,总结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对区 域性中心城市的演变、运动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实践方面,主要就国内外发达地区区域 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提供 经验借鉴:第二部分( 第3 章) 就宝鸡市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宝鸡市不仅具 有发展成为大关中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础,而且大关中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宝鸡市加 快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步伐;第三部分( 第4 5 章) 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思考了宝鸡 市构建大关中经济区西部副中心所面临的问题、依托的优势,提出了宝鸡发展的战略目标 及战略措施。 论文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的内容做了简要的总结,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需要进 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大关中经济区;宝鸡市 r e s e a r c ho nd e v e l o p i n gs t r a t e g yo f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y w i t hb a o j ic i t ya st h ee x a m p l e d i s c i p l i n e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y s t u d e n ts i g n a t u r e : 力蛳 s u p e r v i s o rs i g n a t u r e : 严砌炉陟 a b s t r a c t g u a n z h o n g t i a n s h u ie c o n o m i cz o n ei s o n eo ft h ec o u n t r yw e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h i g hl a n di nw e s td e v e l o p m e n tp l a no f 十一五 f r o m x i a nt o t i a n s h u ii sa b o u t4 0 0 k i l o m e t e r s b a o j il o c a t e di nm ec e n t r e ,b i gd e v e l o p m e n tp o t e n ti o na n dg o o db a s i s ,o u t s t a n d i n g a d v a n t a g e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t h eu r g e n tm i s s i o nt h a th o w t ot r a n s f o r mb a o j it ow e s ts u b s i d i a r y c e n t r ef o rg u a n z h o n g t i a n s h u ie c o n o m i cz o n e t h ei t e mi sc a r r i e do u te x a c t l yo w i n gt ot h a t t h i so n er e a l i t yd e m a n d s i nt h ei n t r o d u c t o r yp a r t t h er e a s o n sf o rc h o o s i n gt h et o p i co f t h i st h e s i s ,t h ed i s c u s s i o n so f m a n yi m p o r t a n td e f i n i t i o n sa n dt h ei m p o r t a n c e t h eb o d yo ft h i st h e s i si s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c h a p t e rt w o i ta n a l y z e sa n dc o n c l u d e st h et h e o r i e sa n de x p e r i e n c e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i e s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a n dp r a c t i c a l l y t h es e c o n dp a r ti sc h a p t e rt h r e et h a tp u t sf o r w a r dt h ep r o b l e m i ta n a l y z e st h eh i s t o r ya n d t h ep r e s e n tf e a t u r e si nb a o j i 0 n 协eb a s i so ft h a ta n a l y s i s ,i tc o m e s t o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t h em a i n t a s ka tp r e s e n ti sd e v e l o p i n gt h e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i e st om e e tt h en e e d s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r e g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 si ng u a n z h o n g t h et h i r dp a r ti sc h a p t e rf o u ra n df i v e h e r e ,t h er e s o l u t i o n sf o rt h ep r e s e n tp r o b l e m s , t o g e t h e rw i t h t h es t r a t e g i e sf o rf o r g i n gb a o jii n t oas u b s i d i a r y 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yo f c h o n g q i n ga r ee x p l o r e d t h el a s tp a r to ft h i st h e s i ss e r v e sa sab r i e fc o n c l u s i o n k e yw o r d s :r e g i o n a lc e n t r a lc i t i e s ;d e v e l o p i n gs t r a t e g y ;g u a n z h o n ga r e a ;b a o j i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工业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 学位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使用学位论文工作成 果或用学位论文工作成果发表论文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工业大学。学校有权保留送( 提) 交的学位论文,并对学位论文进行二次文献加工供其他读者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在网络 上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力;殳看 ? 鼍。戤季 日期: z w c 7 2 i 。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 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不包含本人已申请学位或他人 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致谢。 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乃恢亏 加事 日期: 2 明- ,1 5 5 l 绪论 1 绪论 城镇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来看,完 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其快速发展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举措。因此,培育和加 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也是推动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极富挑战性的一个现实课题。 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1 ) 政策背景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把成渝地区、关中一天水( 大关中) 、环北部湾( 广西) 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使“十五 规划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长江 上游经济带和西南出海通道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集中在上述三大重点区域。十七大 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 经济圈和经济带,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极【l 】o 2 ) 中国城市化趋势 研究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首先需要从一定的时空背景考察、认清和把握经济、社会、 政治发展的趋势,即城市发展的“势 。随着国内、国际贸易的增加和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的逐步形成,国内外市场形式发生了变化,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也正在加快。当前国际经济 环境的主要特点是全球经济正在加速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世界经济重心在东移。未 来学家和经济研究者宣称:2 l 世纪将是“太平洋世纪 。近来,2 1 世纪是“中国世纪 之 说更是在海内外兴起。如果说“城市化时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势,那么“中国世 纪”就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中势”。“中国世纪”可以理解为中国城市突飞猛进、崭露头角 的实际。我国城市应把握、抓住、推动这种“势。 3 ) 区域发展背景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 规划,把成渝地区、关中一天水( 大关中) 、环北部湾( 广西) 作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 点开发 区域。规划编制时间表近期到2 0 2 0 年,远期规划为2 0 4 0 年。关中一天水经济区 的总体目标定位是:建设成为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高科技为 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地 ,以旅游、物流、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地,以现 代科教为支撑的创新型地区,领先的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地区,综合型经济核心区,全 国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这一重点开发区域中,除西安外,在区域的各个节点上,还没 西安i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有一个辐射带动作用强劲的城镇群。而且,受各方面因素制约,西安的辐射区域和距离也 有很大的局限性。宝鸡在地理上处于西安至天水的中心位置,发展潜力大,基础好,具备 突出的优势和条件【2 1 。 1 1 2 研究意义 1 ) 理论意义 a 、丰富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某些理论。纵观国内外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相 关研究,尽管内容丰富,但多是从某单一学科的角度或从宏观层面上所进行的理论模型探 讨,而对特定地域和层次上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问题所进行的系统研究目前还不多见, 尤其是结合实际所进行的针对性研究还很少。由于理论上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了实践上 的发展。而实践上的急切需要和理论上的不足,使得该问题的研究亦具有了相当的理论意 义。 b 、有助于完善城市中间化发展理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趋势之一是中间化,即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这主要是因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既能有 效地避免大城市的弊端,又具有小城镇无法比拟的规模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 大城市不可持续发展和小城镇难以发挥更大区域辐射功能的问题,即迎合了生活水平的提 高而带来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同时还促进了各类小城镇的发展,使区域性中 心城市成为带动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2 ) 现实意义 a 、加快推进“大关中经济区 区域经济一体化。宝鸡作为大关中经济区西部的副中 心,目前城市实力还不够强,对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宝鸡要发挥其对西部的带 动作用,必须进一步提升其城市地位,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构建大关中经济区西部副中心, 发挥大关中经济区的对西辐射带动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b 、为实现宝鸡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宝鸡携先天之优势,使宝鸡自古 以来就形成了陕甘j i l 毗邻地区各种信息、物流集散地,成为区域不可动摇的中心。基于本 课题对宝鸡市所做出的分析,并乘国家建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之东风,宝鸡的综合经济实 力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将加速助推宝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使其区 域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凸显。 1 2 研究框架与内容 论文框架如下图1 1 所示: 2 1 绪论 图1 1 论文框架图 图1 1 中反映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整体内容,本文主要以宝鸡市为研究对象,研究 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完善其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中心性功能并获得发展的问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 城市发展与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经验启示。 宝鸡市中心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两安t 业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宝鸡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基本思路。 宝鸡市构建大关中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战略对策。 1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开展较早,理论也较成熟。早期的有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 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整合发展理论、核心外围发展模式理论等。这些研究反映在 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理论专著中。在理论上,对于中心城市演迸规律 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学的分析中。主要有“循环累积因果 理论、增长 级假说、空间组织演似模型、大都市带理论等。中心城市地理状态的多极性和经济中心的 多级性决定了中心城市的多级性,因而中心城市又分为世界性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的中心 城市和区域性的中心城市等。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发展问题自然也引起更多的注 意。我国学者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研究也主要起步于这一时期。 归纳起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 论文方面一类是共性问题的研究。即综合有关统计数据和案例对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的整个现状进行分析,就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出了宏观的或全面完整或有针对性的 研究对策。如: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王君的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现 状分析( 2 0 0 3 )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城市发展战略的突跃:创建中心城 市带动战略) ) ( 2 0 0 5 ) ;李光谱的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2 0 0 6 ) 。 另一类是针对单个城市或某个方面进行的针对性的研究。如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 木西的发挥沈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加快辽宁中心城市群区域一体化步伐 ( 2 0 0 4 ) 等,根据国内外中心城市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沈阳市的具体情况,对该城市 定位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又如:尚茹敏、王经彦树立科学发展观 倾心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2 0 0 4 ) ,以科学发展观阐述了漯河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模 式及做法,在建设具有内陆特区的现代化城市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如:米文宝,廖立君试 论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以银川市为例( 2 0 0 3 ) ,研究了西部欠发达地区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问题,对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区域经济学方面的论著情况。 如:朱厚伦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 0 0 4 ) ,结合中国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 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构想。赵晓瑛的区域投资与经济增长) ) ( 2 0 0 3 ) 及赵胄豪的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 2 0 0 3 ) ,通过对国内外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政策的 比较,对我国区域发展中如何发挥资本运作进行了探讨研究;盛世豪的“浙江现象一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2 0 0 3 ) 、陈瑞莲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 2 0 0 4 ) , 从经济发达区域中的优势特色入手,对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学习借鉴的目标。区域性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个增长级,也是上述专著中重点论述的部分。 4 1 绪论 因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故专门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著 作较少,主要有苗建军的城市发展路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及肖金成等著的打 造中心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等。苗建军的城市发展路径一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展研究中用宏观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城市发展极、发展力和发展序的理论为分 析工具,概括了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问题,在城市发展理论和路径成长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理论框架。肖金成等著的打造中心城市一完善区域 性中心城市功能中,主要是围绕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及对策这一主题进 行研究探讨的。书中认为:中心城市的功能的特点主要是聚集与扩散两大功能。中心城市 的聚集与扩散主要存在三种规律:聚集与扩散作用随着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而增强; 聚集与扩散作用随着传输费用的提高而呈衰减趋势;聚集与扩散趋向生产力布局的优势区 位。 通过对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论文及论著的学习,可 见: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在区域内担负 着主要功能、并显示出与其它城市相区别的独特性。从相互关系看,在整个地域内的社会 生活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融入经济全球 化大潮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 ,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 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正是通过这样的“中心 对区 域发展起带动作用。 正因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支撑作用,近几年研 究越来越热,但总体来看,专门的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国内理论性的规范性研究缺 乏。 1 4 研究目的与方法 1 4 1 研究目的 1 ) 通过对宝鸡的发展战略研究,将其建成大关中经济区西部副中心,对构建关中一 一天水经济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 义。 2 ) 该选题的研究能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建议。国家的发展总是 基于其各个区域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地方区域性政府的权力和职责都扩大 了,地方政府关注本地经济发展,但由于理论的滞后,往往使地方政府在发展中难以得到 系统理论的指导。 1 4 2 本文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 ) 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本文力图通过对宝鸡市的实证研究,将理论研究 5 两安一i :业人学硕+ 学位论文 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2 ) 演绎推理 通过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的认识,吸取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宝鸡特殊的自然环境特性和生产关系,预测宝鸡市今后可能的城市 发展方向及模式。 3 )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城市问题也有定性与定量的问题。如在城市发展战略目 标的制定中,就有定性的城市定位。对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会运用层次分析、区位商分 析等定性分析的方法。 4 )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城市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学科能说明的问题。城市就是一个复合自然、社会、经济、 工程等要素的复杂系统,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必然是多学科的。本研究会应 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多种理论,对城市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具有很强的跨学科研究的特点。 6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问题是- - f - 跨多学科的课题,虽然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但一直缺乏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建构。为此,本 章将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传统构建模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运动理论、内部 动因理论与演变理论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回顾与研究,并总结国内外发达地区区域 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经验,这将有助于对我国,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 1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区域性中心城市【7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核 点,是在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中位于中间层次上的不同规模的中心城市,它具备了特大城 市的要素集聚功能和经济辐射功能、保留了小城市与腹地的要素流动频繁和分工关系密切 的一些优势,同时又能较好地克服巨大城市的高污染率“城市病 和小城镇的低效率“城 市病,是居民生活、工作与休闲的理想场所。一般说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体 系不断完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间层次城市的比例关系会遵循“克里斯塔勒排列, 也就是说,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出现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规律性现象。从规模和结 构两个方面看,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控制中心和文明辐射中心,是周围城镇的增 长极。 2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传统理论模型 2 2 1 中心地理论 该理论是德国地理学家w 克罩斯泰勒在1 9 3 3 年提出的观点。克罩斯泰勒指出,一 个城镇要有周围地区一定数量的土地和人口维持,城镇和其周围农村地区有互相依赖、互 相服务的密切关系。基层城镇是周围农村地区的中心地。中心地的职能是为其所在地区服 务,供应所需商品。各个中心地的等级规模与其所服务地区的规模一致。根据服务范围大 小而言,服务半径越大,中心地等级越高,规模越大,提供服务和供应的商品种类越多, 规格也越高。但是,越是高级的中心地数量就越少,一个地区最高级的中心地,通常只有 一个。最基层的中心地数量最多。每个高级中心地都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 地。克氏这种分层次的中心地学说,在我们看来,低级中心地对应我国的乡镇,中级中心 地可分为两类,有的对应于我国的小城市、县级市,有的则对应于初级中心城市,而高级 中心地则肯定对应于本文要研究的在城镇体系和经济区域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区域性中心 城市。 7 两安j 1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2 2 2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所谓城市规模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通过城市规 模分布的研究明确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与其人口规模的关系,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 人口是集中在一两个大城市里,还是成比例地分散在不同等级的城市里,这就为制订国家 和区域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体系发展战略提供依据。该理论研究了城市分布的基本 模式,如奥埃贝奇( f a u e r b a c h ) 的序列规模法则,马克杰弗逊( m j e f f e r s o n ) 的首位分布律、哲夫( z i p f ) 的通用的城市规模分布。该理论的代表人之一埃尔沙克斯 ( e s h a k s ) 还于1 9 7 2 年把城市的动态规模分布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联系起来。他认 为序列大小分布是与社会均衡发展相联系,这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起飞前和发展后产生 的。首位分布是社会不均衡发展造成的,这种不均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按此模 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经济起飞前是属于均衡状态,是序列大小分布,在经济大发展过 程中,均衡状态被集中发展几个经过选择的大城市而动摇,城市规模呈首位分布。随着时 代的推移,经济发展渐渐从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这样城市系统的均衡状态逐渐又恢复, 在新的基础上,再现序列大小分布。美国学者贝里对世界3 8 个国家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 了研究,得出四点结论:1 ) 刚独立或在经济上仍然有依赖外国倾向的国家属首位分布。2 ) 经济发达,但其生产非常专门化的国家,也可能呈首位分布。3 ) 经济发达,但呈首位式 分布的国家,多为小国,而且多为昔日大帝国的首都地区,其领土收缩后,中等城市尚未 发展起来。4 ) 工业高度发达,或有非常悠久的城市化历史的大国有可能呈序列大小分布。 2 2 3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 p e r r o u x ) 于1 9 5 5 年提出的,后又经赫希 曼( a o h i r s c h m a n ) 、鲍德维尔( j b o u d v i l e ) 、汉森( m h a n s o n ) 等人发展扩充,逐渐形 成和完善起来,成为区域发展空间组织理论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是一个不平衡的极化过程,表现在经济功能的极化和 地域空间的极化两个层面,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三种作用机制影响 周边地区的发展。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在每个地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相反,在一定时期,增长的 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经济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这些部门和行业由于追求外部 经济效果,往往集中在区位较好的地点,通常是地区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就成为地区经 济的增长极核;同时,这些极核对周围地区又有一种辐射扩散效应,凭借这种效应,增长 极核即在主导部门和创新行业周围吸聚了同益增多的相关部门、延伸产业和辅助性厂商, 以及提供社会服务的大量第三产业,起到了生产中心和市场枢纽的作用,又将这种增长和 发展势头通过技术组织、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等渠道向周围地区扩散,从而带动所影响 地区的经济发展。 继佩鲁之后,布德维尔把增长极概念发展到说明经济的空间结构关系中去,他认为增 8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长极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在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不同规模的中 心城市构成空间增长极的等级体系。城市在区域中的增长极作用,表现为交替出现的极化 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城市发展初期,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扩散作用较小;当城市发展到 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减弱了,扩散效应增强起来,最后成为主导作用过程。美国规划学 家弗里德( j f r i e d m a n m ) 创立的核心一边缘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增长极学说。弗罩德曼 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并对应着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离散 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 2 2 4 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属于区域增长理论的一部分。最早将节点和轴线相结合作为一种开发模式的 理论探讨的是波兰的马利士和萨伦巴。该理论认为g 经济地域过程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 首先在“点 上集聚,由于产业活动自身的不断循环积累,不断扩大节点的规模,并逐步 发展为区域中心,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地域上以向心运动为主;当集聚发展到一定 规模后,中心城市将逐步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的发展,首先是向交通沿线发展,形成 地域结构中的轴线,并通过点及轴线向四周逐步扩散,从而产生向“面上的扩展效应。 2 - 3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演变理论 2 3 1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演变规律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在区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要了解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演变 规律,就必须首先从区域空间结构方面的认识入手。在这方面,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阶段 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该理论首先排除了不同自然条件和生产关系可能产生的区域空 间结构多样性差异,试图就一般的区域属性探索共同性的规律。 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具有共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3 1 : 1 )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该阶段以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表现在城镇规模小, 相互间联系较为松散,多为农业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相应的,在这个时期,区域内的城 镇差异不大,都处于缓慢的发展阶段,城市产业以农业和简单的手工业为主,随着国民经 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 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城镇化进程缓慢进行着。 2 ) 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发展,促使若干特定城市发展迅速,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极 核。同时,技术革新的较快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大量出现,并依托大力开发的区域交通网络, 将周边和外围地区资源和潜力更多地吸聚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 的中心,从而形成极核城市发展较快的非均衡城镇体系,表现为前中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 形态。与此发展阶段相对应,这个时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并开始自我完善和发育。城 9 两安t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市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 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城镇化进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由极核扩散发展的阶段 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 的反集聚效益开始显现,交通信息手 段的同益进步为城市的扩散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出现了 由经济活动极核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的趋势。由此,区域经济活动过密问题将日益缓和, 并可能出现一批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这多为中后期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现象。与此 发展阶段相对应,这个时期,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发育并趋于成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 力开始显现,周边城市将因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而得到发展,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亦开始 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城市产业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的比重及 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不同程度的下降,城镇化进程继续快速向前发展。 4 )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地区间的阻隔和差异己逐渐消失并完 全融合为一个整体,各地区的空间和资源得到更充分和合理的利用,整个区域空间结构处 于一个高水平的、动态的均衡发展之中,多为后工业化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典型空间形态。 与此发展阶段相对应,这个时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区域性中心城 市体系形成。中心城市主要以向周边城市辐射为主,整个城镇体系处于一种稳定、和谐得 发展状态,这时中心城市已成为特定区域内的信息集聚地。城市产业主要以信息化时代为 主要特点的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主要集中于周边低等级的城市中,城镇化进程再次趋 缓甚至停滞。 2 3 2 区域性中心城市外部形态演变的基本形式 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所处的发展阶段、自然条件和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外 部形态。综合各种表现形式,其外部空间演化主要有四种形式【4 】: 1 ) 蔓延式生长:各类城市设施、建筑物在城镇外部地域进行开发建设,因而造成建 成区的圈层式扩张。这种形式多见于用地条件较好的平原城市。 2 ) 连片式生长:城市外部空间的连片生长主要是发生在城市面临巨大的增长压力时, 有目的地选择建成区外某个或若干个方向进行大片土地的集约开发,并且在空间上与建成 区连成一片。这种形式多见于城市的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等。 3 ) 伸展轴生长:指沿着城市对外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轴线发展,形成工业走廊、居 住走廊或综合走廊等城市发展轴。相比于连片生长,伸展轴生长是指城市沿一定方向扩展 而形成比较窄的城市建成区域。 4 ) 飞地式扩张: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由于特殊的要求,选择在离建成区有一定距离的 地方建设,从而形成围绕建成区布局的飞地式格局。 l o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2 3 3 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因 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系统而言,其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 果。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动力应是这三大子系统发展动力的有机组合。从早期的重 商主义到2 0 世纪8 0 年代罗默( r o m e r , p ) 、卢卡斯( l u c a s ,r ) 的“内生技术变化 ,经 济学家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 产业结构等,并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提高技术创新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 作用;另外,企业制度、政府的相关政策、城市文化等是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发展的 主要动力因子;最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决定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容量 大小,它们也是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子【5 】。 2 4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运动理论 由于区域性中心城市客观上存在着集聚和扩散两种运动形式【6 j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在 中心城市存在着两种力:即集聚力和扩散力。它们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却不互相抵消。 它们彼此间的相互消长关系是复杂的,但基本上是同方向变化。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来 源,即中心城市本身的客观存在。我们也借用一个物理学称谓“质量或者称为中心城市 的“综合实力 。而中心城市的运动可看作是集聚力和扩散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这两种作 用具有增强、衰减、指向三种基本规律。 1 ) 增强律 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扩散力随着城市“质量”( 综合实力) 的提高而增强的规 律。城市“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总指标,它包括城市一切有直接或间接自然社会经济价值 的因素的总和。如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商业网点的多少、市场规模的大小、城市 的经济结构、就业率、环境质量、居民的居住水平、公用设施水准、城市景观等等。但如 果要求考虑得过细,实际上就取消了定量分析的可能性。如何将城市质量的衡量既概括提 炼成适合定量分析的简约形式,又在总体上比较准确地反映各种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实际差 异度,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研究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城市质量评估的量化指标 大致有三种:单因素论、双因素论、多因素论。 2 ) 衰减律 即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力和扩散力随着运输费用的提高而衰减的规律。以前人们认为 城市的集聚力、扩散力是随着城市间距离的增大而衰减。这个观点只能建立在运动条件、 方式和地域无差别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之上方能成立。但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这种无差别 的运输条件和地域,实际上,导致集聚力和扩散力变化的是运输费用。而费用是距离和成 本的综合。因此,距离必须要用运输成本加以修正。运输成本应全面考虑运输的货币价值、 时间价值和便利程度( 可达性) 。而运输成本主要取决于运输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 有的可以相互替代,有的不能替代。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对各种运输方式的依赖程度是不 一样的,而不同的运输方式适合的运输距离是不一样的。因而具体说是运输方式和距离决 i h i 安t 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定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范围,而量化后体现为运输费用。 3 ) 指向律 区域性中心城市指向律是反映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力和扩散力趋向生产力布局优区 位的规律。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内的综合性的优位区点,它自然成为生产力运动的指向 目标,吸引着某些生产要素的地域集聚,由此又吸引着更广泛的经济活动,从而形成经济 活动新的聚集,而这种聚集又提高了区域中心的优位功能,优位功能的提高又增加了能量 的聚集力。由此往复不止,中心城市的实力将不断增强。所以,中心城市的能量聚集就是 生产力布局区位指向运动在区域内的实现结果。中心城市的扩散运动并不是腹地的无目的 地全方位的扩散,而是向区域中的新的优位区点的有选择的推进。因此,中心城市的扩散 运动反映了生产力布局优位指向运动在区域内的面上扩展。 2 5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启示 2 5 1 国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 1 ) 依托大城市的发展模式 这一发展模式是指依靠大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分担主城的部分功能,与主城相协调 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这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伴随大都市地区的出现 和形成,由在大城市周围上规模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卫星城的大量出现而形成的,其中这 些上规模的卫星城就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是受大城市功能的重新整 合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美国早在2 0 世纪6 0 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世界著名的3 大都市绵延区:波士顿华盛 顿大都市绵延带、芝加哥匹兹堡大都市绵延带和圣地亚哥旧金山大都市绵延带。 在这三大都市绵延带内均分布有具有独立性的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主要的工业 区多分布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周围,承担着区域内主要的产业职能,有力的分散了大城市的 人口压力。在欧洲,著名的大都市绵延带有德国的鲁尔地区。区内有1 0 0 多座城镇,基本 没有大城市,主要是中等规模的区域中心城市。还有英国南部以伦敦为中心的城镇群,目 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带。在日本,著名的南部太平洋 沿海城市工业绵延带,分布有近百座城市,经过几次国土综合整治后,大城市周围的工业 集中区多已搬迁至区域性中心城市。因此,带内的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已成为日本 制造业的集中区。 2 ) 依托小城镇群的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由中小城市组成的城镇群中,由具有比较优势的中等城市所 发展起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它们在区域中往往居于主导地位,不断从周边区域获得发展 的动力。德国南部城镇群主要由区域性中心城市群所组成,是在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克里斯 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地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克氏的中心地理论要义是:按行政管理、市场经 济和交通运输等三个方面对城镇体系的分布、等级和规模提出了理想的正六边形的城镇体 1 2 2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理论研究 系模型。2 0 世纪7 0 年代,德国南部的拜恩州运用中心地理论,将全州分为最小中心、低 级中心、可能的中级中心、中级中心、可能的高级中心和高级中心6 级,其中对可能的中 级中心和中级中心给予了最大的重视,形成了以中等规模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镇 群。实际上,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将城市发展的重点转向了所谓的次级城市。 3 ) 组合式发展模式 组合式发展是指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若干处于中间层次的城市形成相互分工合作的紧 密关系,与周围的其它小城镇构成城镇体系的一种发展模式。在这种城镇体系中各级规模 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起着主导的作用。这种发展模式以荷兰的西部地区最为典型,这就是著 名的兰斯塔德马蹄形环状城镇群。荷兰德三座主要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都分布 在这个城镇群内,这三座城市都是欧洲城市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城市。该城镇群是西 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面积占全荷兰的1 8 6 ,人口占4 5 。主要城市除以上三座 外,还有u t r e c h t 、h a a r l e m 和l e i d e n 等。该城市群的主要特点是,把一个全国性或国际 性城市的多种功能,分散到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去,形成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相互分工协作 的有机整体。如海牙是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阿姆斯特丹是全国的金融经济中心,鹿特 丹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港口,u t r e c h t 是荷兰的交通枢纽等。 2 5 2 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模式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两大经济活跃区,改革开放以来,两经济区的 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后进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提 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1 ) 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并发模式【7 j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形成的基础优势,社会经济 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区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苏州、无锡、常州、绍兴、 嘉兴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城市,成为了江、浙两省培育财 源的主要集聚地。纵观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是以“苏南模式 为特色的自下而上 型和以围绕上海为龙头打造中心城市建设的自上而下型相结合的并发式。 2 ) 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外资推动模式【8 】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沿海开放区中最有生机的地区,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 一。现在已经形成了以广州一佛山、深圳一东莞两个经济轴心的“双轴驱动模式。所谓 外资驱动模式主要是通过外资的引进来促进地区经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一种形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和珠三角地区良好的地区条件及有利的国内外环境相联系的。 2 5 3 国内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发展经验启示 1 ) 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经验启示 a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适当放宽户籍制度的限制 目前我国户籍制度的根本缺陷和特点是城市和乡村人口分离,导致正常的人口流动受 两安丁业大学硕+ 学位论文 阻,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做得较好。例如2 0 世 纪初,英国兴起的“田园城市”运动,先后建立了多座田园城市和郊区卧城。为吸引伦敦 人口迁往这些城市,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减税和补贴的优惠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国目前也有部分省份开始打破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的限制,如山东省就取消了户口迁移 条件的限制,不再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 b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社会保障的建立,现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 国计划时期的社会保障体制打破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之 前,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太小,使农民不敢放弃土地进城当市民。 c 、调整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完善的城镇体系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各级中心城市的发 展。德国南部由区域性中心城市所组成的城镇群就是在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的中 心地理论地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另外,通过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及时调整并 完善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不仅可以整合区域资源,发挥集聚效益,而且还可以壮大区域性 中心城市的规模和实力,有利于区域整体的发展。 d 、着力激发小城镇的活力 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主力军,是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我国发 达地区的发展现状来看,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中小城镇的发展极具活力。其中“温 州模式 和前面提到的“苏南模式”就是依托中小城镇自下而上式的发展典型。这些模式 现在已成为全国学习的范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小城镇对区域 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e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职能的重要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 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多国家在城市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