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用药规范.doc_第1页
科室用药规范.doc_第2页
科室用药规范.doc_第3页
科室用药规范.doc_第4页
科室用药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室用药规范目 录合理用药规定 1临床合理用药规范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5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 8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方法 12特殊抗生素抗菌素使用制度 16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原则 18无菌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药管理 20关于药品不良反应填表的若干内容的说明 21合理用药规定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既有防病治病的一面,也有不良反应的另一面。管理有方,用之得当,可以治病救人,造福人类;若失之管理,使用不当,则可致病,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加强药品管理,规范我院用药行为,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规定如下:1 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即合理用药。2 选择安全的药品,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获得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风险/效果)应尽可能小。3 根据疾病与患者机体条件,权衡多种因素的利弊,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使药物的药理效应与药物动力学特点都能满足治疗需要,并注意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需注意合并用药。4 按照病人的个体差异及病情轻重、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确定适宜的用药剂量及疗程,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避免剂量不足或过大,过早停药或不及时停药。5 必须综合考虑用药目的、药物性质、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安全、经济、简便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一般选择口服给药,静脉给药需掌握好适应症,不宜轻易采用。6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品,不得偏用或滥用贵药,以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7 应熟悉并掌握常用药品的药理学、药物动力学特点,常见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在充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胃溃疡、高血压等可能因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按照药品说明书和诊疗规范开具处方,严禁开大处方及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对开具大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的执业医师,视情节给予处方量的1-5倍处罚。8 药剂科应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9 药剂科每月随机抽样病历10份,对住院治疗用药病历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其用药的合理性。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不少于100张,进行调查分析,评估门诊用药情况,上述二项用药调查分析,要求能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评价药品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写出正式的调查分析评估报告,反馈给临床科室并上报医务科,医务科视情况予以奖励或处罚。10 坚决杜绝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不得接受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在药品购销中暗中给予的财务或者其他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收受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务或者其他利益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本单位给予处分,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行为严重的执业医师,由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临床合理用药规范一、 医院应加强医政、药政、行政管理,重视医药护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医政、药政法规。医药护人员应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原则,按照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为病人用药。二、 各级医护人员均有义务接受继续教育,深入地学习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特别是新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学术水平。三、 医生在用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并了解患者用药史、ADR史,避免和减少不适合的药物使用。四、 医生制定药物治疗计划应考虑患者病史、并发症、病理生理状况、遗传等因素所致的用药个体差异对药物药效的影响,通过治疗药物监测等手段,使给药方案由常规化、经验化转向个体化、科学化,提高用药水平。五、 医药护人员应严密注意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合并用药所致的不良相互作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尽快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治措施。六、 积极开展用药监护。应严格新药审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开展好合理用药咨询工作,编写资料,宣传合理作药知识,加强信息交流,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参考,并经常利用药物利用评价,特别是抗生素合理应用调查分析,及时监督合理用药执行情况。七、 发挥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临床药师应坚持下临床,参与医生药物治疗,提供药物信息,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工作。八、 增加医药护人员的经济意识,改变只讲治疗效果,不讲经济费用的传统观念,重视实施高疗效、低费用的合理药物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可以内服或注射等全身应用的某种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物和抗菌中草药等。抗菌药物在较低浓度下对一些特意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有杀菌或抑制作用。抗菌药物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种类繁多,作用机理复杂,价格相差甚远。临床必须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合理使用。下列内容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一、应熟悉选用药物的药理学特征,包括抗菌谱和活性、药代动力学参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蛋白结合率、半衰期等)、剂量和疗程、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适应症等。由于不同抗生素的药理学特征差异较大,因此即使是同类或同代抗生素之间,也不可彼此混用或换用,同时还要熟悉“葫芦岛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的有关规定。二、要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尽一切努力分离出致病微生物,并测定细菌药敏和联合药敏。这对指导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三、应按患者的病理、生理和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1.新生儿体内酶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 弱,肾小球滤过率低;老年人血浆蛋白大多减少,肾功能减退,故应调整新生儿和老年人的使用剂量。2.孕妇肝脏易遭药物的损伤,胎儿易被某些药物损害,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某些药物。3.肝、肾功能减退的病人应慎用某些抗菌药物。4.患者的免疫状态对致病微生物的类别有很大影响。四、预防性和局部应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控制使用或尽量避免使用。1.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仅限于下述有明确指征者:防止风湿热复发;某些心脏病人拔牙;口腔或尿路手术等过程中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脑预防;烧伤后防止败血症;外伤或创伤后防止气性坏疽;新生儿眼炎预防;结肠手术防止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等感染(可选用的药物主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甲硝唑)。2.下列情况不宜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不适当的预防用药(如昏迷、休克、心衰等)。这些病症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益,反可引起耐药菌的继发感染。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后不仅引起过敏反应,也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需有明确和特殊的指征: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药物即可控制。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不仅使不良反应增加,而且可促使耐药菌的产生。必要的联合用药只适用于下述情况:1.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2.混合感染或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3.心内膜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4.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5.免疫缺陷者感染。六、必须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如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原发疾病的处理、局部病灶的清除、水与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纠正、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等均不可忽视,不应过分强调依赖抗菌药物的功能而忽视人体内在的因素。七、制定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1.给药方法:各种给药途径各有其优点及应用指征,静脉给药不宜用于轻、中度感染。应根据具体药物的药动学参数制定给药方案。2.确定合适剂量,剂量过小起不了治疗作用,反可促使耐药性的产生;剂量过大不仅浪费,且可导致不良反应。3.疗程:一般应用至体温降达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急性感染在用药4872小时,临床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改药。八、其它;1.不用或慎用广谱抗菌药物,优选窄谱药物。避免同时适用机理相同的抗菌药物。2.多数抗菌药物具有抗菌“后续效应”,应注意给药间隔时间。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般情况下,不宜多种药物在同一溶液中静脉滴注。4.密切注意院内感染情况,减少耐药菌的产生。5.合理的治疗费用是选用药物与制定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一、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二、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三、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四、已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五、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理学诊断前,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对于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六、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易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尤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等不宜使用。必要时,可用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等。七、联合使用抗菌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止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宜联合使用。八、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一)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二)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三)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选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四)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九、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互相作用,使用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十、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十一、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一)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二)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闭合性骨折、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使用抗生素。(三)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如果不能使用磺胺类药物,可考虑应用抗生素。(四)外科手术的预防性用药。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主要用于手术中组织损伤严重、手术时间长(3小时以上)及疑为受细菌污染的手术。患者身体衰弱及免疫低下且对院内感染易感者,手术前预防用药,可以提高抗生素在手术中的血药浓度,一旦有细菌侵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必须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预防性用药的最基本的抗生素开始用起,可用至术后三天,根据体温及伤口情况再议。建议术后患者常规对放置的引流管(条)进行菌培养。十二、一般感染时,抗生素使用至体温正常或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停药,对于急性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用药后72小时临床疗效不显著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其它敏感药物。十三、为预防抗生素过敏反应发生,在使用-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试验。氨基糖甙类除非有特殊指征,一般使用前不行皮内试验。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方法为了加强我院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各级医务人员均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卫生局及本院有关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执行。经院有关部门讨论通过,制定我院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办法,望各级医师遵照执行。一 选药原则:病毒感染不用,能口服者不肌肉注射、能肌注者不能静脉输液,抗生素使用达到目的后立即停药。1 病毒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可能性较大的患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明确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3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使用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确认为非细菌性感染者,应立即停用抗生素。4凡怀疑细菌感染的病例,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按疾病诊疗常规采集标本(包括血、尿、痰、脓液、咽试子及各种体腔液等),进行涂片及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检查。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选用敏感抗生素,或对原治疗方案进行调整。5选用抗生素时药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或是否在医保范围内等多方面因素。二 联合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1 用于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或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2混合性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用药又容易产生耐药的病例,以两联为宜,但要合理掌握剂量和疗程,原则上疗程不超过一周。3明确诊断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在使用某种抗生素72小时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分析原因。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调整或联合使用抗生素三 预防性用药禁用三,四代头孢菌素,禁联合用药。1一般情况下应不以预防为目的使用抗生素。对无感染征象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糖尿病、非感染性休克、慢性肝、肾、胃等疾病者,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进行血管内介入性治疗者,一般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其他介入性治疗,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短程用药。原则上不超过3天。3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不能依赖抗生素预防一切感染。4 I类手术中的无菌切口、小手术原则上术前不使用抗生素。大手术或手术时间长、创面大者可适当预防性选用抗生素。5 使用时间:I类小手术,口服预防不得超过三天。大手术术前0.5-1小时静脉用药一次。如手术时间长超过4小时,再用药一次,以保证血药浓度。术后无感染并发症者用药不得超过三天;人工关节、瓣膜置换术心脏搭桥术等不得超过六天。有感染征象者(体温 38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细菌学检查阳性)可根据细菌学结果继续用药。II类手术:预防性用药手术后不得超过六天。四 注意事项1 抗生素的选用、更改、延长使用或者有毒副作用出现时,均要记录在病历中,并说明理由。2患者的标本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都应记录在病程中,并分析其结果是否与治疗方案一致。3医生应严密观察患者对药物的过敏情况,药物的毒副作用。4应用抗生素时要注意药物适宜的疗程、剂量及给药方法,药物间的相互作用。5某些特殊人群、特殊情况、需使用或延迟使用抗生素时需经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批准且记录在病历中。6处理院內感染的患者应适当限制第三,四代头孢菌素,7各科室应积极开展感染部位的细菌学调查,了解本病例的细菌耐药情况。根据我院定期公布的细菌学调查及耐药结果进行调整。五 处罚1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病例,每例扣科室质量管理100分(由科室逐级落实到负责人)。2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范围(1) 选用对病原体感染无效的药物(2) 使用剂量不足或过大,时间过长(3) 用于无细菌感染并发症的病毒感染(4) 病原体产生耐药后继续使用,病历中未说明理由(5) 过早停药或感染已控制多日而未及时停药(6) 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未改用其他抗生素(7) 给药途径或间隔不正确(8) 发生严重毒副作用后仍继续用药(9) 应用不适当抗菌药物组合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当(10) 过分依赖抗生素的治疗作用而忽略必要的外科处理和综合措施(11) 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的预防用药(12) 无充分理由选用同一类药物中价格昂贵或超出医保范围的药物(13) 使用已知患者过敏的抗生素 3 对滥用抗生素的病历,按不合格病历处罚。自文件下发日起,由质控办逐份对病历进行检查,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科室及个人进行纠正处理。若违反此规定而引起医疗纠纷或给病人造成身心伤害者,按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论处。特殊抗生素抗菌素使用制度为了加强对全院使用抗生素抗菌素的管理,制定特殊抗生素抗菌素使用申请规定,以利于合理选用抗生素,保证医疗质量。一目的: 1、 有针对性的选择用药。保证医疗质量。2、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3、 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4、 尽量减少对新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二 特殊抗生素名第二,三,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米诺钠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第三,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 加替沙星注射液三 使用特殊抗生素的指征:1、 体温持续升高或重症体温持续不降者;2、 临床表现无好转者;3、 使用原抗生素3天无好转者;4、 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5、 发生耐药细菌引起医院感染者,且是耐药细菌感染者;6、 用原抗生素后出毒副作用者;7、 其它特殊情况者。 七项指标须具备三项方可认为有特殊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征。四 特殊抗生素使用申请及评估程序:1、 先从一般抗生素开始使用。2、 使用一般抗生素病情不见好转,并有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为依据。3、 使用前需由申请医师填写“特殊抗生素使用申请登记表”,由病区负责主任或科主任审核同意,并在表上及处方上签字。然后凭登记表及处方到药房领药。4、 药房签发特殊抗生素时需复查登记表是否填全,方可发药,该登记表在药房暂存。5、 感染科每日到药房取回登记表,并抽查部分表格与病历记载病情是否一致。如发现表格填写不全或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根据抗生素使用惩罚条理予以处罚。 6、 感染科定期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历,提交抗生素应用质量管理小组讨论,并在医院评价信息上刊登。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好的医师和科室给予表扬及奖励。7、 使用特殊抗生素需在病历中记清使用理由,计划使用剂量,时间及使用后效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原则一.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用药,发生感染后果严重。二.规范用药品种给药方案,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或某些新品种作为预防。三.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根据手术部位、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原、手术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原则如下:1.清洁手术:大致可分甲、乙两类。(1)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等,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菌药物应用亦按此处理。(2)乙类:如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物的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尽量缩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行介入治疗时可按此类处理。(3)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清洁易受污染的手术,如胃、肠、肺、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以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延长,可预防用药2-3天。清洁手术和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预防用药的疗程宜短。一般于术前0.5-1小时静脉给药。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用一次。术后按常规方法给药,疗程一般不超过3天。2.污染的手术对脓疡切除、化脓性胆管炎、腹部穿刺伤手术继发性腹膜炎等已污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人工关节置换,开放性骨折清创术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头孢唑啉或头孢氨苄,青霉素。违反以上规定者,视情节给予处方量的1-5倍的处罚。无菌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用药管理规定随着医药学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大批新药不断问世,新的抗菌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