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pon多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pdf_第1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pon多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pdf_第2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pon多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pdf_第3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pon多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pdf_第4页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gpon多业务承载方式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目前网络应用对带宽需求和时延等方面的要求日益 增长,传统的接入方式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日前网络应用的需求,光纤接入势在必行。 在全球范围来看,f t t x 接入方式已经开始进入商用的部署阶段。 g p o n 最早由f s a n 组织于2 0 0 2 年9 月提出,随后2 0 0 3 年i t u t 提出g p o n 的第一个标准( 2 9 8 4 1 ,至今,g 9 8 4 至今已经有了6 位成员。作为电信级标准,i t u t 提出的g p o n 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g b i t 速率,并能支持多种业务,对所有业务 最优化。而国内的g p o n 的标准化也在进行中,已经向c c s a 提交了送审稿,并 在不断的完善中。 g p o n 系统的下行速率可达2 4 8 8 3 2 g b i t s ,上行速率为1 2 4 4 1 6 g b i t s ,这种 非对称特性更能适应宽带数据业务市场。g p o n 系统以原有格式和极高的效率传送 包括话音、以太网、a t m 等多种业务的技术。由于g p o n 系统使用标准的1 2 5 1 x s 帧,从而能够直接支持t d m 业务。由于g p o n 系统的技术特性,使其对于各种业 务类型都能提供相应的q o s 保证。 本文首先对f t t x 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的介绍,并将g p o n 和e p o n 在技术和市场部署的层面进行了比较。然后对g p o n 的基本原理做了详细的描述。 在对g p o n 的技术原理进行描述之后,对g p o n 系统的多业务的承载方式进行了 分析,其中包括对e t h e m e t i p 业务的承载、对t d m 业务的承载以及c a t v 的承载。 然后,本文着重分析了g p o n 中传输t d m 业务的关键技术,并对g p o n 承 载t d m 的不同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之后,结合目前国内的网络现状对于 g p o n 的承载t d m 业务提出可行性的方案。 最后,本文提出了g p o n 多业务承载的f p g a 设计方案,该方案可以实现t d m 业务和e t h e m e t 业务的承载,并对其中的部分代码进行了仿真验证。 关键词: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接入网;多业务;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a b s t r a c t w i t l lt h er a p i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i n t c r n e t ,t l l ec u r r e n tn e t w o r k i n ga p p l i c a t i o n r e q u e s tn e t w o r k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h a sh i g h - b a n d w i d t ha n dl o w - l a t e n c y , t r a d i t i o n a la c c e s s m e t h o d sh a v eb e e ng r a d u a l l yu n a b l et om e e tt h ec u r r e n td e m a n do fn e t w o r k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g p o nw a sf i r s tp r o p o s e db yf s a ni ns e p t e m b e r2 0 0 2 ,a f t e rt h a ti t u tm a d et h e f i r s tg p o ns t a n d a r d si n2 0 0 3 s of a r , r e c o m m e n d a t i o ng 9 8 4h a s6m e m b e r s a sa c a r r i e r - c l a s ss t a n d a r d ,t h em a i ng o a lo fg p o ni st oa c h i e v eg b i tr a t ea n ds u p p o r ta v a r i e t y o fs e r v i c e s 谢t l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 g p o ns y s t e m so p e r a t i n ga tr a t e so f2 4 8 8 3 2g b i t sd o w n s t r e a ma n d1 2 4 416 g b i t s u p s t r e a m ,s u c ha s y m m e t r i cf e a t u r e sc a ng i v eb e t t e rp e r f o r m a n c ef o rb r o a d b a n dd a t a s e r v i c e s o p o ns y s t e mt r a n s m i tv o i c e ,e t h e m e ta n d 删i nt h e i ri n h e r ef o r m a t 谢t i ll l i g l l e f f i c i e n c y g p o ns y s t e mc a ns u p p o r tm u l t i s e r v i c ew i t ht h ea b i l i t yt og u a r a n t e eq o s b e c a u s eo fi t st e c h n i c a lf e a t u r e f i r s t l y , t h i sp a p e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c u r r e n ts t a t u s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t r e n do ff 1 v r x ,a n d c o m p a r e sg p o n w i t l le p o ni nt e c h n o l o g ya n dm a r k e td e p l o y m e n t a f t e rt h a tt h ep a p e r e l a b o r a t e st h eu n d e r l y i n gp r i n c i p l e so fg p o n ,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s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o f m u l t i s e r v i c ed e l i v e r yo v e rg p o ns y s t e m s ,i n c l u d i n gc a r r y i n ge t h e m e t i p , t d ma n d c a t v s e c o n d l y , t h ep a p e ra n a l y z e st h ek e yt e c h n i q u eo ft d mo v e rg p o ns y s t e m t h r e e m e t h o d so ft d mo v e rg p o na r ei n t r o d u c e di nt h i sp a p e r , a n dt h e nc o m p a r et h em e t h o d s 谢t he a c ho t h e r a f t e rt h a t ,t h ep a p e rp r o p o s e sap r o p o s a lo ft d mo v e rg p o na c c o r d i n g t h es t a t u so fc h i n a f i n a l l y , t h i sp a p e rp r o p o s e sar e a l i z em e t h o di nf p g a o fg p o n c a r r y i n gt d m a n d e t h e m e t a n dt h e nv e r i f i e ss o m ec o d e so ft h er e a l i z em e t h o db ys i m u l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g p o n ;a c c e s sn e t w o r k :m u l t i s e r v i c e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j 卜论文 第1 章概述 f t l h ( 光纤到户) 是宽带接入的一种理想模式,在带宽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它成 未来网络接入发展的最终目标,基于其独特的宽带及信息服务优势,f t t hj 下在世界 各地得到推广。 1 1f t t x 技术 1 1 1f t t x 简介 近年来,由于数据业务的飞速发展,尤其是i p t v 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推广,用 户的带宽需求骤增,接入网已经成为了整个网络的瓶颈,现有的以a d s l 和c a b l e m o d e m 为主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用户对高带宽、双向传输能力以及安全性 等方面的要求,“光进铜退”已经成为接入网发展的必然。f t t x 是宽带接入的一种理 想模式,是指从城域网到小区、用户间的最后接入网阶段全部使用光纤,实现语音、 数据、广播电视及各类智能化系统功能的一种接入方式。f 1 _ 阪是高带宽、多业务的 接入技术,实现了业界全光网络的梦想,f t t x 将最终突破带宽的瓶颈,是实现“三 网合一 的最理想的方式。在这样的网络上运营目前的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还只是 初级阶段,在f 丁r x 网络上会丌展更多业务【。 现有的f t r x 技术主要包括p o n ( 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无源光网络) 接入技 术和a o n ( a c t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有源交换光网络) 接入技术,p o n 技术因其节 约线路资源、运维便捷、设备预期成本较低等多方面的优势而被认为是f 1 m 的首选 解决方案。 点对点的光纤技术适用于城域网和长距离通信的应用,而p o n 的结构特性是一 点对多点,因此不可能传输很远的距离。对于局端较近的多用户群,采用p o n 技术 是非常理想的【2 1 。 p o n 技术的优势在于无源光器件不易受雷电损坏和辐射干扰、网络结构灵活易 于扩展、共享馈线段光纤可节约铺设成本、业务透明性好、具有多业务支持能力以及 易于管理维护等。p o n 系统由局端设备o l t ( o p t i c a ll i n et e r m i n a t i o n ,光线路终端)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用户端设备o n u ( 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u n i t ,光网络单元) 和o d n ( o p t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 o r k ,光分配网络) 组成。所谓“无源 是指o d n 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 无源光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p o n 技术采用了点到多点拓扑结构,o l t 到o n u 的传输( 下行方向) 采用t d m 广播方式,连续不断地将信息传输给每个o n u , 而o n u 到o l t 的传输( 上行方向) 采用t m d a 方式,各o n u 只在o l t 分配给自 己的时隙内将信息传输给o l t 。 1 1 2g p o n 和e p o n 比较 p o n 技术主要有三种:a p o n ( a t m 无源光网络) 、e p o n (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和g p o n (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是目前p o n 领域中存在的三种技术体制。由于当前 a t m 技术整体发展受阻,a t m 在国内逐渐退网,因此a p o n 在国内未获发展。e p o n 和g p o n 谁将主导f t t x 大潮成为了当前发展的热点。 从下表1 1 中可以看出,性能( 容量、光链路预算) 是e p o n 和g p o n 之间的明 显差异之一,g p o n 与e p o n 在覆盖能力、带宽、q o s 保障、可靠性、可维护性等也 存在差异。 1 从技术的角度来比较,g p o n 技术在系统带宽、覆盖距离、分路比、o a m 能 力和q o s 支持等方面相对完备【3 1 。 2 从e p o n 和g p o n 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e p o n 和g p o n 的市场应用趋 同,均适合于家庭用户、中小型商业用户、农村信息化等应用场景, 3 综合考虑技术能力、产业发展现状、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等因素,近期利用p o n 技术建设f t t x 可采用e p o n 技术。当g p o n 设备在产品功能性能、互通性和成本 等各方面具备条件时( 预计2 0 0 9 年) 可以进行规模商用,现阶段可积极进行g p o n 试点。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如果需要提供的业务都是i p ,或对t d m 业务的要求不高, e p o n 是最佳选择。如果要兼顾t d m 业务与i p 业务,尤其是对t d m 有更严格要求 时,g p o n 会更有优势【4 】。 从市场部署的角度来看,g p o n 能否尽快部署的关键是成本能否快速下降,达到 类似e p o n 的水平5 1 。 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十论文 表1 1e p o n 与g p o n 的性能对比 g p o ne p o n 下行上行速率 2 5 0 0 1 2 5 0m b p s12 5 0 12 5 0 m b p s 光链路预算 c l a s s b + :2 8 d bp x 2 0 :2 4 d b c l a s sc :3 0 d b 分光比l :6 4 ,可扩展为l :1 2 8 l :3 2 实际下行带宽 2 3 0 0m b p s9 0 0m b p s 实际上行带宽 1 1 1 0m b p s8 5 0m b p s 每用户实际下行带宽7 2 m b p s ( 1 :3 2 )2 8 m b p s ( 1 :3 2 ) 3 6 m b p s ( 1 :6 4 ) 运营、维护( o a m & p )o m c i 必选。对o n t 进行o a m 可选且最低限度地支 全套f c a p s ( 故障、配置、持:对o n t 的故障指示、 计费、性能、安全性) 管理环回和链路检测 t d m 传输和时钟同步内置,支持n a t i v et d m 模电路仿真( i t u ty 1 4 1 3 或 式,保障t d m 业务质量,m e f 或i e t f ) 电路仿真可选。 q o sd b a 调度单位包括d b a 调度单位为o n u ,粒 t - c o n t 、g p o r t ,粒度度较粗。 精细。明确定义四种带宽类q o s 主要通过o n u 设备内 型:固定带宽、保证带宽、部调度实现。 非保证带宽、尽力而为带 宽:通过t o c o n t 类型保证 服务质量 光纤线路检测 o l sg 9 8 4 x 无 1 1 3f t t x 发展现状及趋势 截至2 0 0 8 年上半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全球光通信市场规模达到3 0 0 亿美元以上, 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卜论文 同比增长1 2 5 以上。推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一轮的光通信建设的推进,尤其 在美洲、欧洲和亚太市场光通信的建设速度较快。 在亚太地区,p o n 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地区,采用的更多的是e p o n 技术,这种技术成本相对低廉,在日本,韩国等地区这项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应用。 g p o n 的部署多在北美地区。欧洲也在大规模部署f 刑工程。2 0 0 8 年8 月,阿尔 卡特朗讯部署日本首个g p o n 商用网络【6 】忉。 在国内,目前技术成熟度和商用化程度最高的是基于以太网的e p o n 技术,e p o n 已经进入了一个规模部署的阶段。从技术的成熟度,产业链的完整度,设备的成本和 价格,包括目前制造商的产品的系列化,各个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截至2 0 0 7 年, 国内的e p o n 用户大概在2 0 万。 g p o n 技术较e p o n 而言,目前e p o n 在成熟度、成本以及市场方面有一定的 优势;但在网管能力、带宽能力、带宽效率尤其是t d m 业务承载方面g p o n 具有 e p o n 难以比拟的显著优势。但在国内g p o n 的目前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 产业链不成熟,市场缺少商用的o l t 侧的a s i c 芯片,目前国内外比较大的系统商 都是采用自己的f p g a 芯片,这样的话,成本很难降下来;二是g p o n 设备不够成 熟,从2 0 0 7 年7 月的测试的情况来看,相对于e p o n 设备,整体存在不足,但也有 一些厂商的设备功能较完善。到2 0 0 7 年下半年,g p o n 系统的整体进步较快。总的 来说,在国内,g p o n 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部署的阶段。由于目前g p o n 相关的光 器件以及用户侧的o n u 芯片基本实现规模量产,所以成本下降的比较快。在全球范 围来看,g p o n 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试商用或小规模商用的部署阶段f 8 】【9 】。 f 1 _ 阪细分市场的快速规模化发展,表现出爆发式启动的状态。中国虽然拥有大 量且数量仍在高速增长的宽带用户,但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f t t x 市场应用发展仍 然滞后。2 0 0 8 年上半年,在全球f t t x 市场发展的带动下,各大运营商展开大规模商 用部署,一时间f t t x 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0 8 年上半年除了各种相关展会活 动层出不穷之外,市场规模也在高速发展。各地f t t x 小区数目规模迅速扩大,行业 用户数量也大幅度提高。烽火通信等主要厂商纷纷加大力度,在技术研发和扩大生产 方面投入巨资,在产能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有效满足f t t x 市场快速增长 的需求。随着i p t v 、在线游戏、视频监控等宽带业务的进一步开展,f t t x 市场在未 4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来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1 2g p o n 技术概述 1 2 1g p o n 技术 g p o n 技术是基于i t u t 的g 9 8 4 x 标准的最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 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 实现接入网业务宽带化,综合化改造的理想技术。 对于其他的p o n 标准而言,g p o n 标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带宽,下行速率高 达2 5 g b i t s ,其非对称特性更能适应宽带数据业务市场。提供q o s 的全业务保障, 同时承载a t m 信元和g e m 帧,有很好的提供服务等级、支持q o s 保证和全业务接 入的能力。承载g e m 帧时,可以将t d m 业务映射到g e m 帧中,使用标准的 8 k h z ( 1 2 5 陋) 帧能够直接支持t d m 业务。作为电信级的技术标准,g p o n 还规定了在 接入网层面上的保护机制和完整的o a m 功能【1 0 】【l l l 。 在g p o n 技术的相关标准中,明确规定需要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数据业务 ( e t h e m e t 业务,包括i p 业务和m p e g 视频流) 、p s t n 业务( p o t s ,i s d n 业务) 、 专用线( t 1 ,e 1 ,d s 3 ,e 3 和a t m 业务) 和视频业务( 数字视频) 。g p o n 中的多 业务映射到a t m 信元或g e m 帧中进行传送,对各种业务类型都能提供相应的q o s 保证。 1 2 2g p o n 标准化进程 g p o n 最早由f s a n 组织于2 0 0 2 年9 月提出,i t u t 在此基础上于2 0 0 3 年3 月 完成了i t u t 的g 9 8 4 1 和g 9 8 4 2 的制定,2 0 0 4 年2 月和6 月完成了g 9 8 4 3 的标 准化,目前,i t u t 在f s a n 的帮助下,已经为g p o n 技术陆续制定完成了i t u t 的g 9 8 4 x 系列标准,具体包括: g 9 8 4 1 g i g a b i t - e a p a b l e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 g p o n ) :g e n e r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q 9 8 4 2 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g i g a b i t - c a p a b l e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 g p o f 0 :p h y s i c a lm e d i ad e p e n d e n t ( p m d ) l a y e r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g 9 8 4 3 g i g a b i t c a p a b l e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 g - p o n ) :t r a n s m i s s i o nc o n v e r g e n c el a y e r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 2 9 8 4 4 g i g a b i t - c a p a b l e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 g - p o n ) :o n tm a n a g e m e n ta n dc o n t r o l i n t e r f a c e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上述4 个标准涉及到了g p o n 的总体特性、物理层、t c 层和o n u 管理等方面。 其中,物理层和t c 层的标准内容已经基本稳定。目前的关注重点在g 9 8 4 4 的o m c i 上。关于o l t 如何集中远程控制o n u 等方面的增补工作还在进行。对于业务和应用 层面的管理是通过继续扩展o m c i 能力还是通过t r 0 6 9 来实现目前还存在较大的争 议【1 2 】 1 3 1u 4 。 以下两个标准目前处于预发布状态,还未正式发布。 ( 2 9 8 4 5 e n h a n c e m e n tb a n df o rg i g a b i tc a p a b l eo p t i c a la c c e s sn e t w o r k s g 9 8 4 6 g i g a b i t - c a p a b l ep a s s i v eo p t i c a ln e t w o r k s ( g p o n ) :r e a c he x t e n s i o n 在中国,g p o n 相关标准正在送审阶段,还未j 下式发布,目前的送审稿主要有如 下四个部分: 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 g p o n )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 g p o n ) 第二部分:物理媒质相关( p m d ) 层要求 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 g p o n ) 第三部分:传输会聚( t c ) 层 要求 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 g p o n ) 第四部分:o n t 管理和控制 接口规范要求 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1 3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一章:引言 本章主要介绍了f r r x 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比较分析 了g p o n 技术和e p o n 技术的异同点和优缺点,介绍了g p o n 技术及其标准化进程, 展望了f t t x 技术未来的前景,并对论文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 第二章g p o n 原理 本章概要的介绍了g p o n 体系的协议栈结构,详细介绍了g p o n 的g t c 上行帧 结构、g t c 下行帧结构、g e m 帧结构以及g t c 成帧过程。 第三章g p o n 多业务承载 本章介绍了g p o n 承载多业务的网络体系架构,并对在g p o n 系统中传输各种 业务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本章中所指的多业务主要包括:e t h e m e t i p 业务、t d m 业 务以及c a t v 业务。 第四章t d mo v e rg p o n 的关键技术 本章介绍的t d mo v g rg p o n 的几种实现方式,主要包括t d mo v e rg e m 、c e s o v e rg p o n 以及s d ho v e rg p o n ,对各种实现方式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根 据我国的网络现状,提出了相关的组网方案,最后对各种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 第五章g p o n 多业务承载的f p g a 设计 本章针对t d m 业务承载和e t h e m e t 承载提出了f p g a 设计的方案,该方案可以 实现t d m 业务和e t h e m e t 业务的承载,并对部分代码进行了仿真验证。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对本文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工作的几个方面作出了展望。 7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2 1 8 p o n 体系结构 2 1 1 系统参考配置 第2 章g p o n 技术原理 g p o n 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 l t 、用户侧的o n u 和o d n 组成,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 网络结构。o d n 由单模光纤和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 l t 和o n u 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本文中的下行为o l t 到o n u 方向,上行为o n u 到 o l t 方向。 g p o n 系统的o n u o n t 可放置在交接箱、楼宇分线盒、公司办公室和家庭等不 同的位置,形成f t t c a b 、f t t b c 、f t t o 和f 删等不同的网络结构。 o n t 是用于f t t h 并具有用户端口功能的o n u 。 g p o n 系统典型的参考配置如下图2 1 : 图中英文缩写含义如下: o n u - 光网络单元 o d n :光分配网 l t :光线路终端 图2 1g p o n 系统参考配置 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十论文 w d m :波分复用模块( 如果不使用w d m ,则不需要该功能) n e - o l t 和o l 州处使用不同波长的网络单元 a f :适配功能( 有时候可包含在o n u 中) s n i :业务节点接口 u n i :用户网络接口 。 q :接入网通过q 接口与电信管理网( t m n ) 相连,通过该接口对接入网进行 配黉和管理 s :o l t ( 下行) o n u ( 上行) 光连接点( 即光连接器或熔接点) 之后的光纤点 r :o n u ( 下行) o l t ( 上行) 光连接点( 即光连接器或熔接点) 之前的光纤点 i f m n :参考点刚s 和s p , 处的接口,是p o n 特有的接口,可支持o l t 和o n u 之间传输所需的所有的协议 单元点a b ;如果不使用w d m ,则不需要这两个参考点 ( a ) 参考点:如果a f 功能包含在o n u 中,则不需要这个参考点 2 1 2 系统协议栈 g p o n 系统的协议栈见图2 2 ,主要由物理媒质相关( p m d ) 层和g p o n 传输汇 聚( g t c ) 层组成。g t c 层包括两个子层:g t c 成帧予层和t c 适配子层。g t c 层 可分为两种封装模式:a t m 模式和g e m 模式,本标准仅规范g e m 模式。g e m 模 式的g t c 层可为其客户层提供2 种类型的接口:g e m 客户接口和o n t 管理和控制 接口( o m c i ) p s i 1 6 1 。 o l t 协议分层o n u 协议分层 光纤媒质 图2 2g p o n 系统协议栈 9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十论文 2 2g t c 概述 2 2 1g p o nt c 层系统的协议栈 g p o nt c ( g t c ) 层系统的协议栈见图2 3 。g t c 层包括两个子层:g t c 成帧 子层和t c 适配子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g t c 包括管理用户业务流、安全和o a m 特性的c m 平面和承载用户业务流的u 平面。如图2 3 所示,在g t c 成帧子层中, g t c 帧可分为g e m 块、嵌入式o a m 和p l o a m 块。直接封装在g t c 帧头的嵌入 式o a m 信息被终结,并用于直接控制该子层。p l o a m 信息在p l o a m 模块中处理, 该模块该模块位于成帧子层的客户层。g e ms d u ( 服务数据单元) 在相应的适配子 层被转换成g e mp d u ( 协议数据单元) ,或者相反的从p d u 转换到s d u 。p d u 还 包括o m c i 通道数据,这些数据在适配子层被识别,并与o m c i 实体进行交互。嵌 入式o a m 、p l o a m 和o m c i 属于c m 平面,除o m c i 外的g e ms d u 属于u 平面 【1 7 】【1 8 】【1 9 】。g t c 成帧子层对所有的数据传输可见,o l tg t c 成帧子层与所有的o n u g t c 成帧子层直接对等。除此以外,d b a 控制模块被定义为一个通用功能模块,该 模块负责完成o n u 报告和所有的d b a 控制功能【2 0 】1 2 1 】田】。 l p l o a m ii o m c i il g e mc l i e n t i l g t c 层 lo m c i 适配i t c 适配子层 l i g e mt c i 酿e lld b a 控制i ii l g t c 成帧子层 i l g p m ( g p o n 物理媒质相关) 子层 图2 3g t c 系统协议栈 上图2 3 中g t c 成帧子层包括3 个功能: 1 复用和解复用 1 0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十论文 p l o a m 和g e m 部分根据帧头指示的边界信息复用到下行t c 帧中,并可以根 据帧头指示从上行t c 帧中提取出p l o a m 和g e m 部分。 2 帧头生成和解码 下行帧的t c 帧头按照格式要求生成,上行帧的帧头会被解码。此外还要完成嵌 入式o a m 。 3 基于a l l o c i d 的内部路由功能 基于a l l o c i d 的内部标识为来自送往g e mt c 适配器的数据进行路由。 同时,g t c 成帧子层提供了用于p l o a m 消息交换的接口,用来传递o u n 和 o l t 间o a m 功能信息。 g t c 适配子层和上层实体接口概述适配子层提供了2 个t c 适配器,即g e mt c 适配器和o m c i 适配器。g e mt c 适配器生成来自g t c 成帧子层各g e m 块的p d u , 并将这些p d u 映射到相应的块。适配器向上层实体提供了g e m 接口:g e mt c 适 曼 配器经过配置后可将帧适配到不同的帧传送接口:此外,适配器根据特定的p o r t i d 识别o m c i 通道。o m c i 适配器从g e mt c 适配器接收数据并传送到o m c i 实体, 另一方面它也可把o m c i 实体数据传送到g e mt c 适配器1 2 3 11 2 4 。 2 2 2f i t 0 关键功能 1 媒质接入控制流 g t c 系统为上行业务流提供媒质接入控制,其基本思路是:下行帧指示上行流 在上行帧中的允许位置,上行帧和下行帧同步。图2 4 以每个o n u 仅支持一个 t - c o n t 为例来说明媒质接入控制操作概念。o l t 在p c b d 中发送指针,这些指针指 示了每个o n u 上行发送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这样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o n u 可以访 问媒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会发生碰撞。指针以字节为单位,允许o l t 以带宽粒 度为6 4 k b i t s 对媒质进行有效的静态控制。然而,一些o l t 应用可以选择更大的指针 粒度来实现更好的动态带宽调度控制。图2 4 示例中的指针以升序发送。要求o l t 向各o n u 发送的指针按丌始时间的升序排列,建议所有指针都按其开始时间的升序 t 等 娑【2 5 】 2 6 1 【2 7 】 ! x f :=o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下行 帧头( p c b d ) u s b w m a p 下行挣荷 a l l o t i dis t a r tie n d ia l l o t i dls t a r ti e n dia i i o c - i dls t a r tie n d l l 1 0 0 l 3 0 0 l 2 l 4 0 0 i 5 0 0 i 3 l 5 2 0 i 6 0 0 上行 t c o u t l ( o n u o t c o u t 2i lt c o u t 3 ( o n u 2 ) il ( o n u 3 ) s l o ts l o ts l o t 1 0 03 0 04 0 0 s l o ts l o ts l o t 5 0 0 $ 2 0 6 0 0 图2 4g t ct c 媒质接入控制概念 2 o n u 注册 o n u 注册由自动发现流程完成。o n u 注册有两种方式:“配置s n 方式是通 过管理系统( 如n m s 和或e m s ) 在o l t 注册o n u 序列号,“发现s n ”方式是不 通过管理系统( 如n m s 和或e m s ) 在o l t 注册o n u 序列号。 2 3g t c 帧结构及成帧过程 2 3 1g t c 下行帧结构 下行帧结构见图2 5 。对于下行速率为1 2 4 4 1 6 g b i t s 和2 4 8 8 3 2 g b i t s 的数据流, 帧长均为1 2 5 “s ,因此,1 2 4 4 1 6 g b i t s 系统的帧长为1 9 4 4 0 字节,而2 4 8 8 3 2 g b i t s 系 统的帧长为3 8 8 8 0 字节,两种速率对应的帧的p c b d 的长度都是相同的,但与每帧中 分配结构的数目有关。 1 2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十论文 图2 5g t c 下行帧结构 下行帧由下行物理控制块( p c b d ) 和g e m 块组成,下行帧提供了p o n 公共时 间参考和上行公共控制信号。下行帧中p c b d 结构见图2 6 ,p c b d 由多个域组成。 图2 6g t ct c 下行物理控制块( p c b d ) 下行物理控制块( p c b d ) 中各字段的功能如下: 1 物理同步( p s y n c ) 域 位于p c b d 起始位置的物理同步域长度固定为3 2 字节。o n u 可利用p s y n c 来确 定帧起始位置。p s y n c 域的编码为0 x b 6 a b 3 1 e 0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 s y n c 不进行扰 码处理。 2 i d e n t 域 i d e n t 域长度为4 字节,用于指示更大的帧结构,i d e n t 域具体结构见下图2 7 。 1 3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i d e n t 域, :i i 4 b y t ei 、 | f e c :! :l d 预留复帧计数器 lb i t3 0b i t 图2 7id o n t 域结构 其中复帧计数器用于用户数据加密系统,也可用于提供较低速率的同步参考信 号。i d e n t 域中的低3 0 比特为计数器,每帧的i d e n t 计数值比前一帧大l ,当计数器 达到最大值后,下一帧置为零。为了容忍差错,o n u 必须实现本地复帧计数器和复 帧同步状态机。复帧同步状态机和前面描述的同步状态机相同。在搜索状态,o n u 把 接收到的i d e n t 域中的复帧计数器载入本地计数器。在预同步和同步状态,o n u 比 较本地值和接收到的计数器值,匹配表示同步j 下确,不匹配表示传输错误或者失步。 最高的1 比特用于指示下行流是甭使用了f e c ,其他比特为预留比特。 3 p l o a m d 域 携带p l o a m 消息的下行p l o a m 域长1 3 字节。用来传递o u n 和o l t 间o a m 功能信息。 4 b i p 域 b i p 域长8 字节,携带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信息覆盖了所有传输字节,但不包括 f e c 校验位。在完成f e c 纠错后,接收端应计算从前一个b i p 域丌始的所有接收字 节的比特间插奇偶校验值,但不应覆盖f e c 校验位,并与接收到的b i p 值进行比较, 从而测量链路上的差错数量。 5 p l e i a d 域 p l e n d 域指定b w m a p 的长度。其结构如图2 8 所示。 图2 8p i o n d 域结构 1 4 武汉邮l 岜科学研究院硕:1 _ 论文 为了保证健壮性和防止错误,p l e n d 域传送两次。带宽映射长度( b l e n ) 由p l e n d 域的前1 2 比特指定,这将1 2 5 “s 时间周期内能够被授权分配的i d 数目限制在4 0 9 5 。 b w m a p 的字节长度为8 b l e n 。p l e n d 域接下来的1 2 比特指定a t m 块的长度。 p l e n d 域的最后8 比特由c r c 8 构成,生成多项式为g ( x ) = x 8 + x 2 + x + 1 。接收端使 用c r c 8 进行检错纠错,它对发送的两个p l e n d 域进行解码,并根据c r c 8 检测流 程的输出结果使用质量最好的p l e n d 域。出于这种目的,质量等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 无差错、可纠正的单错和无法纠j 下的错误。当两个p l e n d 域都发生无法纠j 下的错误, 或者是值不同但具有相同的质量等级时,接收端将不对该帧进行处理,因为可能存在 无法检测的多错误。在双传输条件下,会导致发生这种情况的最小错误数目为4 比特。 6 带宽映射( b w m a p ) 带宽映射( b w m a p ) 是8 字节分配结构的向量数组。数组中的每个入口代表分 配给某个特定t - c o n t 的一个带宽。m a p 中入口的数量山p l e n d 域指定。每个入口的 格式见图2 9 。 蕊 图2 9pia n d 域结构 b w m a p 域各字段功能如下: a l l o c a t i o ni d 域:其长度为1 2 比特。用于指示p o n 上行流授权时间对应的特定 t - c o n t 。 f l a g s 域:其长度为1 2 比特。包含4 个独立的关于上行传输相关功能的指示。 s t a r t t i m e 域:其长度为1 6 比特,用于指示分配时隙的歼始时间。该时间以字节 1 5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为单位,在上行帧中从o 开始,并且限制上行帧的大小不超过6 5 5 3 6 字节,可满足 2 4 8 8 g b s 的上行速率要求。s t a r t t i m e 域指示的时间必须发生在上行帧内。因此,对 于所有的比特速率,s t a r t t i m e 的最小值均为0 ,上行比特速率为1 2 4 4 1 6 m b i v s 时, s t a r t t i m e 的最大值为1 9 4 3 9 。 s t o p t i m e 域:其长度为1 6 比特。用于指示分配时隙的结束时间。该时间以字节 为单位,在上行帧中从o 开始,指出此次分配的最后一个有效数据字节。注意s t o p t i m e 指示的时间必须发生在分配开始时间所在的上行帧内。 c r c 域:其长度为l 比特。时间分配结构由c r c 8 保护,生成多项式为 g ( x ) = x 8 + x 2 + x + l 。b w m a p 域的接收机将完成c r c 8 检错和纠错功能。当c r c 8 指示发生了无法纠正的错误时,该分配结构将被丢弃。 以上是p c b d 中各字段功能的介绍。o l t 以广播方式发送p c b d ,每个o n u 均 接收完整的p c b d 信息,并根据其相关信息进行相应操作。 在p c b d 之后是g t c 的净荷域,包括a t m 净荷域和g e m 净荷域。g e m 区包 括任意数量的g e m 帧模式定界的帧。g e m 净荷域的长度等于完整的t c 帧长减去 p c b d 和a t m 净荷域后的长度。o n u 根据每个帧携带的1 2 比特p o r ti d 值过滤下 行帧,接收属于自己的下行信息,并将其送到g e m 客户端处理进程作进一步处理。 2 3 26 t c 上行帧结构 上行帧结构如图2 1 0 所示。 上行帧 1 7 l d b r u i d b r u i p l o up l o a m up l s u p a y l o a dyi p l o u p a y l o a dz l x l z 一一 。 o n t a o n t b 图2 1 0g t o 上行帧结构 各种速率下的帧长度和下行流相同。每帧包括一个或多个o n u 的传输。b w m a p 1 6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 论文 指示了这些传输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