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公路发展新技术财务管理1502班 叶晨 指导老师:李丽民摘要: 道路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虽然中国道路发展迅速,但是中国对道路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的要求远远高于现状。关键字: 公路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发展成就中国从修建牛、马车路到建成现代化的公路网的发展过程,公路网是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络、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它由不同道路功能和不同技术等级的公路组成,以适应该区域内城市和乡村之间,居民区、工业区、农业区和商业区之间,以及公路和其它运输方式(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之间,该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其它区域经过本区域的过境交通等的公路交通运输的需要。而公路大体可划分为古代道路、近代道路和现代公路三个时期。中国古代道路(公元前21世纪公元1911年)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中国已有可以行驶牛、马车的道路。中国古代道路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如李春创建的赵州桥,工程艰巨的栈道,在中国和世界道路发展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中国近代道路(19121949年)自20世纪初汽车输入中国以后,通行汽车的公路开始发展起来。从中国近代道路的整个历史时期看,中国公路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随着交通量和车辆载重量的增大,线路和桥梁标准逐步有所提高。中国现代公路(1949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公路建设进入了逐步现代化的时期。那么,什么是公路呢?它与山间羊肠小道、田间泥泞小路又有什么区别呢?公路,是指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修建,并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市间、城乡间、乡间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公路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进行国际交往,方便人民生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曾说过: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试观今日文明之国,即道路最多之国。可见,公路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由于对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认识不足,公路“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出现了“全面紧张”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将交通运输事业尤其是公路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公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7年底,全国通车里程达122.6万km,二级以上公路达13.09万km,高速公路达4771km,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38.1,实现了全国县县通公路,乡镇通公路的达到98.5,行政村通机动车的达85.8。新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全面紧张”的交通状况在近几年内得到根本改变,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就。【2】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与公路一定有离不开的关系,两者唇寒齿亡,在交通业大力发展的当代,我国也花了不少力气在发展公路上。中国现代公路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路面工程方面创立和发展了泥结碎石路面和砂石路面的养护、改善技术;发展了石灰稳定土路面基层;研究利用国产多蜡渣油和沥青修筑了高级、次高级路面;使公路行车条件大大改善。在路基工程方面研究成功了一整套路基爆破新技术;在冰冻地区发展了防治公路翻浆的措施;在盐湖地区修筑了世界上少有的盐块路;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修成了沥青路面在低噪音透水沥青路面;温拌沥青路面;湖沥青路面和同步碎石路面。桥梁工程方面提出了石拱桥实际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建成了最大跨径为116米的四川九溪沟桥,创造了民族风格的省工省料的双曲拱桥,最大跨径已达150米。在公路养护方面随着公路和汽车数量的增长,增加了养护里程,壮大了养路队伍。截至1983年底,经常养护的公路已占总里程的80以上,基层养路段有2700多个,养路道班近5万个,固定的养路从业人员达78万余人。公路养护质量逐年有所提高。同时对公路逐年进行一些技术改造,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抗御灾害能力。 目前,我国公路交通事业仍处在大建设、大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正处于形成网络的关键时期。国家高速公路网有48%的路段在建或尚未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中还有3万多公里的公路为砂石路面;国道中13%的路段仍处于拥挤状态。特别是当前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拉动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今后我国公路发展总体方向是:加快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提高国省道干线公路等级,改善农村公路行车条件,逐步形成质量、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建、养、管并重的公路交通网络。重点是逐步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收费公路网络和以普通公路为主体提供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网络。同时,要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进程,进一步提高收费公路的通行效率和通行能力。 为了建设适应交通现代化要求和符合交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创新体系,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共享、配置优化的交通科研基地和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交通科技队伍,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公路交通的科技含量,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为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科学发展。应当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平台,鼓励企业建立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卫星导航定位、行车记录仪和条形码技术,加强对车辆的动态管理;鼓励运输和维修企业、运输站场和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实行计算机管理;鼓励和引导企业选用能耗低的运输车辆,降低燃料消耗和废气排放;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倡导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等组织方式,提高车辆实载率,减少车辆空驶。另外,还要更加重视运输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率。加强法制观念,规范运输市场。要认真落实公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运政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应当充分运用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加强管理,诚信经营,改进服务。要利用经济杠杆引导行业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导向,调整有关运输政策,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继续引导和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公路运输业,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资产重组。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鼓励企业跨地区经营,促进公路运输市场的统一开放;推动区域公路运输一体化。同时,应当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认真落实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承诺,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发展国际公路运输。 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智能运输系统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整个地面运输管理体系,使人、车、路及环境密切配合、和谐统一,使汽车运行智能化,从而建立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公路运输综合管理系统。智能运输系统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公路网的通行能力,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汽车运输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随着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在公路运输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物流运输信息管理、运输工具控制技术、运输安全技术等均将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大幅度提高公路网络的通行能力。 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综合类岗位“校园引才”37人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引进和事业编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解析】
- 2025内蒙古霍林河机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00MW300MWh构网型电化学独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立项申报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协同物流与智慧物流产业政策解读报告
- 合肥市S社区“三社联动”:运行机制、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复习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卷包带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燃气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 临建人员安全教育
- 年产50万件巴枪以及快递包装袋生产项目报告表
- 柴油使用安全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 安全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 中国移民史与典型移民事件
-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应急预案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中国写意花鸟课件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