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 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xxxxxxxx制 2014年 10 月目 录1.设计目的与要求21.1设计目的31.2设计要求32 .设计正文3 2.1课程设计的意义3 2.2 课程设计的范围4 2.3 湄洲岛概况与旅游发展现状4 2.3.1湄洲岛概况4 2.3. 2 湄洲岛旅游开发现状7 2.4向莆铁路的现状与对莆田旅游业的影响8 2.4.1向莆铁路的现状8 2.4.2向莆铁路对莆田旅游业的影响9 2.5生态脆弱性10 2. 5.1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概念10 2. 5.2脆弱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112.6湄洲岛的生态脆弱性评价.11 2.6.1评价单元的选择11 2.6.2评价的原则12 2.6.3 评价方法13 2.6.4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3 2.6.5评价因子的选择13 2.6.6 数据处理14 2.6.7评价因子权重赋值14 2.6.8生态环境脆弱度15 2.6.9研究结果153.设计结论162基于向莆铁路开发背景下的生态脆弱性评价 1设计目的与要求1.1设计目的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以及资源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脆弱问题逐渐显现,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因而,对生态环境脆弱问题的研究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不仅能为脆弱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同时也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湄洲岛的生态脆弱性随着游客的增加而更加显现出来,特别是向莆铁路的开通,增加了主要由江西等大量的游客,湄洲岛的人口容量开始饱和,为了湄洲岛合理的发展、管理和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势在必行。1.2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应该按照一定的流程,不能直接撰写,要进行一定的资料调查。 (2)设计的格式应当正确,包括封面和内容,注意附录等的安排。 (3)课程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不能照搬照抄。 (4)设计过程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有个符合逻辑的结论。2 设计正文 2.1课程设计的意义近年来,生态脆弱性评价一直受到国内的关注,生态脆弱性评价对一个城市或地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对莆田的湄洲岛进行评价,湄洲岛是东方的麦加,是莆田对外乃至更大范围的名片,湄洲岛的正常发展至关重要,湄洲岛每年的旅客已经在递增,再加上向莆铁路的开通,对湄洲岛的承载力产生了一定的挑战,对其进行评价,能对脆弱的地区分别改善和控制,对湄洲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2 课程设计的范围湄洲岛洲有“妈祖圣地、海上明珠”之誉,其地处福建省中部莆田市外海,位于E119 0523一119 0 840, N25 0 131 -25 0 620,距莆田市区42km,距莆田市文甲码头1.8海里,西与泉州市的泉港、惠安相对,东和台湾海峡相连结,距离台中港72海里,南离厦门港100海里,北距福州马尾港70海里,周边还零星分布有16个小屿和70多座砾石礁。岛南北长约9.8km,东西长约2km,全岛陆地面积巧.81 km2,人口4.0万。下面附图1: (图1 课程设计范围图) 2.3 湄洲岛概况与旅游发展现状1 2.3.1湄洲岛概况 2.3.1.1自然条件(1)气候。湄洲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四季如春,空气清新。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温0.7 0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9 0C年平均气温19.9 0 C,全年无霜。1-2月平均气温11.4 0C 7-8月平均气温28.10C。降水:年平均降雨量约1240.9mm,最大降雨量为1966.4mm,最小降雨量为65.8mm (1978年),年最多降雨日116天,年最少降雨日46天,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以六月份最大,月均降雨量197.Smm,占全年降雨量的19%。雾:雾多发生在春季3-5月下半夜至清晨,以平流雾为主,4月份雾日最多,达8.3天,秋季的9-11月,大雾日仅0.1 -0.3天,历年雾日平均约29.4天。湿度:由于受海洋性气候的调节作用,当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春末及夏季湿度较大可达85-86%,秋季最小为67-68%。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26%,多年平均风速为7.15米/秒,最大风速为27.0米/秒,瞬间极大风速为40.0米/秒,夏季为南风,夏秋经常受台风的影响,多发生在7-10月。 (2)水文。湄洲岛现状淡水资源供应包括了岛内和岛外两部分。岛外供水:水源主要是来自东圳水库,东圳水库总库容4.3亿m3,输往泥洲岛北棣水厂的输水管DN600在忠门镇阀门井接管引水,设计供水能力2万m3/d,北棣水厂实际供水能力可达到4000 m3/d。岛内陆域地表水:岛上无河流,仅有季节性水沟,淡水资源贫乏,只有湖石果淡水湖,面积为0.06km2,容量原为15万m3,已逐年淤积。另有前范人工水库,此水库目前容量己不足10万m3,汇流面积为0.25km2。岛内陆域地下水:全岛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4764 m3/d,可开采的地下水为3376 m3/d岛内畜水地段集中在北棣村西、下白石一港楼、高朱一庚蔡、田盾一柯屠一炉后及宫下沙五地,其可开采量为2576m3/d(其中高朱一庚蔡、宫下沙的可开采量为481 m3/d)。岛内陆域地下水库:该岛南北端均系火成岩山体,中部有一片海相沉积平坦地带,由平均厚度10-13m的细砂与砂壤土层组成,其孔隙含水量在115万3m左右,是岛上淡水的基本储量。为了确保在抽水后不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受海水侵入,己在这一带沿海的东西两侧海岸附近建有地下速积混凝土防渗墙,使整个岛的中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地下水库。水库水面积3.46km2,其有效库容量115万耐,其可用水量为105.7万m3,即极限利用量为2895m3/d。下白石一港楼、北棣村西及田詹一柯后一炉屠三个富水地段,均处在地下水库的范围之内。 (3)地貌、地质。地貌概况:全岛地形狭长,东北、东南地势高。最高马祖山,其次牛头尾山,海拔标高分别为93.7和93.1 m。再次烟顶山,海拔标高为85.2m。地势西北低,海拔标高低于52m,中间低洼标高小于I Om,山脉走向呈北北东。岛内以中生代花岗岩类为主,元古代澳角群变质岩仅零星分布,第四纪滨海沉积层仅分布于岛的中部。山峰多为巨大的花岗石和变质岩体,山顶多浑圆状,山坡平缓,属低丘台地地貌。全岛海岸线长30.4km,有Skm多的海岩岸,岩岸曲折,海蚀岩洞发育。全岛环布有十余处金色沙滩,平坦开阔。 地质概况:a洲岛位于福建滨海地带,西与中国东南大陆相连,东与台湾海峡为邻。大约距今10-17亿a时间,福建的闽西北地区及武夷山地带,有一古陆一华夏古陆,其东南则为一片汪洋大海,隆起的古陆风化剥蚀形成的砂、泥质,向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扩散运移。在海底一些断裂带上,不时还有一些火山岩的喷发,形成厚儿千米的火山岩、砂泥质岩、碳酸thrrn.岩沉积地层。 (4)土壤与矿产。泥洲岛属于土类中的赤红壤土被,隶属基岩大陆岛,地势走向南北高,中部低。泥洲岛是受海洋性季风林生物气候影响的南亚热带海岛,属赤红壤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大部分20g/kg。耕地大多分布在中部的平地和岗台地,土壤多沙质,漏水漏肥较严重,缺乏淡水灌溉,土地生产力较低,农田均属旱作地,产量低。林地海滨沙滩多属木麻黄、防护林、丘陵台地多为相思树,还有以黑松为主的薪炭林地。本岛海岸分布有风沙土和滨海盐土,有机质含量10年积温 结果表现因子标:人均可用水量、农业依赖度、人口密度、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高中文化农民比例。 2.6.6 数据处理5 运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指标量纲、数量级不统一造成评价结果不准确性的问题。 (1)正向指标标准化方法 x,一(X,一X i min X i max一Xi min) (2)反向指标标准化方法 Xi=Xi ma、一Xi)lXima、一Xi min) 式中,X,为第L个指标的标准化值,X,为第l个指标的原始值,X. max、Ximi。为第L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在( 1之间,X,愈大,表明生态系统越脆弱,越容易受外界干扰而遭到破坏。2.6.7评价因子权重赋值 目前广泛应用的权重赋值方法有经验权数法、专家咨询法、统计平均值法、指标值法、相邻指标比较法、灵活偏好矩阵法、抽样权数法、比重权数法、逐步回归法、灰色关联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逆方程法等等。为了减少指标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本研究选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因子的权重如下图: (表1 评价指标权重) 2.6.8生态环境脆弱度 生态环境脆弱度是用于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水平和表征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根据脆弱生态环境的主要成因及结果指标来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式中:X;一各指标初始化值;W一各指标权重;G一灾区生态脆弱度。生态环境脆弱度(G)愈大,表明生态环境愈脆弱,系统稳定性越差;反之,生态环境脆弱度(G)愈小,生态环境脆弱程度越低。 2.6.9研究结果 经过分析计算得研究结果如下图3: (表2 湄洲岛行政村生态脆弱值) 根据研究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脆弱性特点,应用赵跃龙6脆弱度分级方法将研究区划为4个等级,即脆弱度G大于0.65的定义为极强度脆弱区;G小于0.65而大于0.50的为强度脆弱区;G小于0.50而大于0.40的为中度脆弱区;G小于0.40的为轻度脆弱区。根据表2可以看出整个湄洲岛的脆弱度不均,宫下村属于极强度脆弱区,因为这是妈祖祖庙和湄屿潮音的所在地,再加上向莆铁路的开通,使这里的人流量增多,生态环境失去了许多的恢复能力,是导致其脆弱性高的主要原因,下山村、港楼村属于强度脆弱区,这两个村子是著名景点黄金沙滩和鹅尾山风景区的所在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较高。而临近这些著名景点的高朱村、后港村、北埭村、西亭村都属于中度脆弱区,而距离重点景区较远的地区如东蔡村、莲池村 、寨下村 、汕尾村属于轻度脆弱区。 所以将湄洲岛分为4个生态脆弱区,重点治理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加强监督和治理,轻度脆弱区要重点设防并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3 设计结论 湄洲岛作为莆田乃至中国的名片,对其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洲岛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评价,根据研究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态环境特征,建认了科学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因子赋值,最终做出了脆弱度分区评价,按照镇级行政单元为评价单元将湄洲岛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和极强度脆弱区,以期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作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湄洲岛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根据脆弱度大小划分为4个区,评价结果与各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等表现一致,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应用此法对其他地区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鉴于仅仅是静态的生态脆弱性评价,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还需要建认完善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机制,对生态环境的演变、发展趋势进行进一步深人的探讨研究。本文的最后对湄洲岛生态脆弱性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1)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脆弱性监测机制,做到随时监测,及时反馈情况。(2)合理规划,完善接待及交通等设施。 (3)游客人数过多时,如假日,要适当控制上岛人数,不超过其环境容量。 (4)重点治理极强度脆弱区、强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加强监督和治理,轻度脆弱区要重点设防并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5)注重环境的保护,提高环境监管的力度,减少当地环境的污染,如游客产生的垃圾以及当地居民产生的垃圾。 参考文献 1 林明太.旅游型海岛景观生态修复与优化研究-以妈祖圣地循洲岛为例M .陕西师范大学.2011.2 陈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