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七单元《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七单元《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七单元《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七单元《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第七单元《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关于高考的18个虚词2、识记有关的实词3、掌握一些语法及句式教学重点识记有关的虚词及实词教学难点了解韩非子的观点主张,巩固提升一、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1、乐羊罢中山2、居三月3、其成居4、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5、而自知其益富6、故先以其女妻胡君7、谁可伐者?8、天雨,(从回来),(过了),(始终),(婆婆),(休弃),(通“智”,以为智),(故意),(给做妻子),(表疑问语气词),(下雨),二、翻译下列句子1、倍其所以嫁比他陪嫁的东西还多一倍2、谁可伐者?可以讨伐谁呢?3、厚者为戮,薄者见疑严重的被屠杀,轻微的被怀疑4、处知则难也聪明地处理是困难的,一、阅读第1节,完成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2、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3、吾今见之于君4、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5、因谓太宰曰6、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7、候因释之8、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9、奚不之晋?,(给、向),(那么),(的人),(了),(给、向),(被),(陈述语气),(于是、就),(是),(因为),(判断语气),(于是、就),(做),(在),(就),(去),10、利以避难11、其可以安乎?12、桀以醉亡天下13、匹夫失其身14、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15、假人于越而救溺子16、而齐近17、鲁患其不救乎18、善相剑者也19、拔而示之,(在方面,对于,对),(反问语气,难道),(因为),(他),(到),(到),(来),(然而),(商量语气,恐怕、大概),(吧),(是),(判断语气),(不译),20、因为君刺之21、子之为是也22、为利也23、吴强而富24、吾恐子为吴王用之于我也25、乃逐之26、纣为象箸而箕子怖27、以为象箸必不盛羹于土簋28、则必将犀玉之杯29、称此以求,(趁机、乘便),(替),(不译),(做),(为了),(判断语气),(而且),(为了),(对,向,在上),(于是,就),(做,使用),(不译),(认为),(使用),(在),(那么),(来),30、则天下不足也31、圣人见微以知萌32、而欲徙于越33、屦为履之也34、而越跣行35、以子之所长36、游于不用之国37、其可得乎?38、陈轸贵于魏王39、子虽工自树于王,(那么),(就),(而且),(到),(是),(他们),(然而),(用),(不译),(的),(到),(它?的?),(反问语气),(被),(在方面,在面前),40、而欲去子者众41、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42、其恶者贵43、杨子问其故44、焉往而不美,二、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1、吾已见孔子2、上索我者3、虽远越4、匹夫失其身,(如果),(的人),(从,不译),(其中、那个),(其中的),(哪里),(通“以”,以后?已经?),(寻找,搜捕,抓),(虽然),(自己),5、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6、假人于越而救溺子7、善相剑者也8、卫君怨吴王9、拔而示之10、非缘义也11、乃逐之12、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13、见端以知末14、鲁人善织屦,(有的),(做官),(借),(鉴别),(怨恨),(给看),(因为),(驱逐),(穿),(住),(结果,末尾),(鞋),15、而欲徙于越16、屦为履之也17、而越人被发18、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19、而不胜一人者20、子虽工自树于王21、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22、其恶者贵,(迁徙,迁移),(给穿),(通“披”),(假使),(种植),(胜过,超过),(善于),(旅店),(丑),三、翻译下列句子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商太宰2、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子圉恐怕孔子被君王尊贵3、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皇上搜捕我,是因为我有美丽的珠宝4、奚不之晋?为什么不去晋国呢?,5、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不改变这种心思,即使到遥远的越国,难道就可以安宁吗?6、臣相剑者也我是鉴别宝剑的7、吾恐子为吴用之于我也我恐怕你为了吴王把它用在我身上我恐怕你替吴王对我使用它8、则毋生杨矣那么杨树不能生长了,9、子虽工自树于王你虽然在国王面前善于树立自己的形象10、焉往而不美去哪里不美呢,作业一、翻译下列加红的词语1、是索我者2、或宦于荆3、假人于越而救溺子4、善相剑者也5、因为君刺之6、非缘义也7、而越人被发8、焉往而不美二、翻译下列句子1、吾今见之于君2、奚不之晋?3、臣相剑者也,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二课时,巩固提升一、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1、吾今见之于君2、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3、候因释之4、奚不之晋5、其可以安乎?6、鲁患其不救乎7、而越人被发8、恶者自恶,(给),(尊贵),(被),(于是,就),(释放),(为什么),(去),(反问语气,难道),(商量语气,恐怕),(通“披”),(丑),二、翻译下列句子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子圉把孔子引见给商太宰2、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皇上搜捕我,是因为我有美珠啊。3、曾从子,善相剑者也。曾从子,是善于鉴别宝剑的人。4、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才众,子必危矣。你虽然善于在国王面前对立自己,但想除去你的人很多,你一定很危险啊。,一、阅读第2节,完成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1、人见蛇则惊骇2、皆为贲、诸3、曩者使女狗白而往4、水之以涯5、其无水者也6、人不能自止于足7、而亡其富之涯乎8、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9、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就),(成为),(的时候),(用来),(那),(的地方),(判断语气),(在方面,在上),(因而),(那),(了),(你们),(不译),(的),(就),(那个),二、阅读第2节,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1、鱣似蛇2、见蠋则毛起3、渔者持鱣4、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5、天雨,解素衣6、衣缁衣而反7、其狗不知而吠之8、将击之9、子毋击也,(通“鳝”),(使起),(捕渔),(穿),(下雨),(白色),(黑色),(朝、向、对叫),(将要),(你),(不要),10、子亦犹是11、曩者使女狗白而往12、子岂能毋怪哉13、富有涯乎14、其富已足者也15、三虱食彘16、相与讼17、讼者奚说?18、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19、彘臞,(像),(这样),(以前,从前),(假使),(通“汝”),(你),(难道),(边),(以为足,对满足),(猪),(一起),(争论,争吵,喧嚷),(什么),(担心),(腊日节),(通“癯”,消瘦),三、翻译下列句子1、利之所在,皆为贲、诸利益所存在的时候,人们都能成为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