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史悠久,历史上名画家不断的创新求索,谱写了写意花鸟 画的辉煌成就,他们流传下的画作从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反映了中国文化历史形态,记载 着中国的发展与文明。 当今时代经济一体化带动文化大融合,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悄然产生变异,写意花鸟 画的发展表现出了缓慢的态势。为避免其走向衰落,写意花鸟画的创新刻不容缓。因此, 写意花鸟画的创新可从几个方面来寻找突破口:取材内容上的拓宽,不能仅限于传统的 花鸟题材,要深入生活,表现生活,生活是艺术的载体;另外,画面颜色上可借鉴现代 色彩理论,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当代多彩的生活;笔墨的用法也要推陈出新,探求多种多 样的笔墨用法;这样时代精神也随之表现出来了。 因此说写意花鸟画的创新对于整个中国画来说意义重大,首先能为其他国画种类提 供创新的的重要参考,更能在技法及意识上对整个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的创新对于整个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起到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创新;时代精神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ah a sal o n gh i s t o r yo f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i cf l o w e ra n db i r dp a i n t i n g ,a n dl o t so ff a m o u s a r t i s t sh a v em a d es p l e n d i ds u c c e s s e st h r o u g ht h e i rh a r d - w o r ka n dc u r i o s i t i e s t h ep a i n t i n g s t h e yl e f ta r et h er e f l e c t i o n s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a ls o c i e t y , r e p r e s e n t i n g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c i v i l i z a t i o no fc h i n a n o w a d a y s ,t h ee c o n o m i ci n t e g r a t i o nh a sp r o m o t e dt h ec u l t u r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 ,w h i c hm a k e s 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c h a n g e sal o ta n dt h es l o w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i cf l o w e r a n db i r dp a i n t i n g t h e r e f o r ei ti sag r e a tu r g e n c yt or e v i v et h e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i cf l o w e ra n db i r d p a i n t i n gi nc a s eo fi t sd e c l i n e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i n c l u d e ss o m ea s p e c t s t h ef i r s to n ei st h a tt h e s u b j e c t sc o u l d b es o m e t h i n ge l s ei nd a i l yl i f ei n s t e a do fo n l yf l o w e r sa n db i r d s ,b e c a u s ea r ti s t h ed i s t i l l a t i o no fl i f e t h es e c o n di st h a tt h ep a i n t i n gc o l o r sc o u l db em o r es p l e n d i dt o e x p r e s st h em o d e ms o c i e t y t h e r es h o u l db ev a r i e t yw a y st op a i n tt os h o wt h ec o l o r f u ll i f eo f m o d e ms o c i e t y , n o tj u s t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w a y s 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i cf l o w e ra n db i r dp a i n t i n g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 c h i n e s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 i tc o u l db eas a m p l ef o r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o t h e r sk i n d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p a i n t i n g ,a n dp r o m o t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e s ep a i n t i n gi ns k i l l sa n di nm i n d s t h i si n n o v a t i o nh a sa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t h e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a lc o n t i n u i t y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i m p r e s s i o n i s t i cf l o w e ra n d b i r dp a i n t i n g ;i n n o v a t i o n ;t i m es p i r i t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 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 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 1i ,丝:!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东 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 日 主集盏釜! 主塞萎薹墓篓一 通讯地址:盖,乐毒厶豳丕j 堑王! 里i 骂 电话:星兰主塑z 笪堂 邮编:f 盏2 z 苫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己i吉 丁l 目 陈绶祥在为水墨中国作序中这样说道:国画作为一个当代观念,自然是对 于非国画而言,而且是不能脱离画这一范畴的发展性观念,国画有别于水墨画这类 有特殊含混意义的称谓,有别于以一切工具材质作为分类依据的评判。一般来讲,当艺 术发展至能代表一个种族或民族文化的诸多特征,并成为其文化成就之表率时,则以该 民族、国度或文化命名。因此,中国画不仅是中国的绘画的含义,则更多具有 极强的文化标识与文化特征的性质。它强调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是一个有趋向的发展变 化观念,而更重视的是绘画民族文化性的传承与发展,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忽略国画是 中华民族文化产物的前提,更不可忽视这一文化发展的不同状态。” 时间推动历史的车轮飞速前进,在受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的文化艺术必然呈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画作为我国特有的画种也不例外,从近些年的绘画作品中也可看 出西化的影响较深。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与之相辅相生的艺术文化也堪为国之瑰宝,而 如何在现时代创作出时代气息之作又不失传统之章法,是中国画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画种根据画法上分为写意和工笔,根据绘画内容上可分为 花鸟,人物和山水。在近些年,人物画和山水画都呈现出蓬勃的姿态,相形之下花鸟画 则有些滞怠不前,尤其写意花鸟画更不见新作,在近些年的大型美展中可以看出优秀作 品的匮乏,作品缺乏新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画法上追求创新的,有一些是在不继承 传统的前提下,或者是盲目和其他画种结合,结果造成国画不是国画。在当今的时代我 们不难听到这样一种呼声:花鸟画死了! 花鸟画为何死了? ! 花鸟画何为死了? ! 写意花鸟画自诞生以来便遵循着一个大方向,大传统,即师承文人画的传统。传统 文人写意花鸟画重视立意,寄花草于人格理想、情怀情操,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 “而这种寄寓主要抒发君子修身齐家一类的主观精神,并不烫贴人性本质的一腔情怀。 如典型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模式,郑所南画兰画根不画土的行为,此可谓写意花鸟画的立 意程式化。千余年来,写意花鸟画正是赖这种程式以存在,尽担道义,但它的确给写 意花鸟画在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因此,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写 意花鸟画如果仍继续袭用旧的程式立意,就未免会脱离时代而过于沉重,过于沉重则难 免迂腐。所以,在写意花鸟画中体现自然的本真,同时捕捉人与自然之美应该是花鸟画 的根本立意所在。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脉络,借古而开今,吸纳传统文化之神韵, 承袭书画笔意之灵韵,秉承空间构图之意韵,兼收并蓄,开创时代之新。这里离不开现 熊广琴自然本天成内美静中参美术2 0 0 6 年6 月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时代的生活,深入生活是丌新之一。中国写意画主要是表现一种意境,主要从生活中去 吸取,去发掘发现,带着感情去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之美。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花卉 新品种层出不穷,外来花卉日益见多,因而,花鸟画也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几种题 材。同时,展现时代精神尤为重要,花鸟画之创新,没有传统不行,但不是要死抱传统。 艺术更需要“与时俱进 。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我们 应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同时兼收其他艺术形态养分。用以现代人之思维,体认研究生 活,再用深厚的传统功力去表现我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 代的优秀作品来。 “我们如果注意一下不同阶段上特有的国画追求,他们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对人的 生命状态的解读与追求,这正是国画始终不泥滞于物而以人为中介的本质。如果没有对 当代生活的感悟,认知、把握,作为中介的画家不处在当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交融之中, 那么所谓国画的传承与发展,所谓国画的现代化都是做不到的。” 1 l 写意花鸟画若要存 活,必须发展;若要发展必须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当今写意花鸟画面 临的首要问题。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写意花鸟画概述 ( 一) 写意花乌画发展历程 华夏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是文化发展的前提,也是艺术发展的前提。对于写意花鸟 画在现时代的创新,我们有必要对它形成的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有人把这个时期归括为画花和画鸟的时期,也是花鸟画的雏 形时期。原始社会里,我们祖先在劳动中发现了美,同时也创造了美,从新石器时代的 彩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动物的纹样,有的张口露牙,有的鼻尖翘起,浙江余姚河姆渡 出土的骨刻双鸟纹,形象简洁生动,绘制细腻入微,鸟的羽毛清晰可见。 到商周时期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鱼鸟纹更加活灵活现起来,在长沙出土的帛画上我们 也能看见凤鸟的图案。也是这个时期,使得花鸟之类的素材在人们的思想上逐渐明确起 来,也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描绘对象。与此同时,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对花鸟的描写,并 以此寄情。诗经有美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因此我 们可以说对花鸟的情怀不仅从造型艺术上有所表现,与此同时出现以花鸟抒情的诗文中 也可以看出花鸟艺术的发展。 秦汉时期花鸟鱼兽的作品渐多,这我们在壁画中可以看到,内蒙古和林格尔的汉墓 中就有凤凰图出现,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上,更有鱼,龙,鹤,鸟出现。而漆器,画像砖, 画像石上的鸟兽花草更是比比皆是。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提到“图画天地,品类群 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 得其情。由此我们可以看见,这些殿堂的壁画,大多以花鸟为题材,而且必有花鸟内 容。这无疑为以后的花鸟画奠定了基础。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花鸟图形图案比之秦汉时期,确有明显的发展。这也是花鸟图案 向花鸟画过渡的时期。很多画家已开始了花鸟画的创造,如顾恺之的亮雁水鸟图, 史道硕画鹅图,陆探微画斗鸭图和鹏潜图,梁元帝画芙蓉蘸鼎图,在这 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画家以默写默记的方法作画。并且文学诗歌也借花鸟来抒情,阮 藉咏怀中就有“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的诗句,这些为人传诵的诗歌都对画家 的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而花鸟画真正成熟到发展的阶段要从唐宋到明清时期。唐代是花鸟画的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以表现宫廷贵族喜爱的珍奇花鸟为主,多画于屏风障壁或团扇上作为 装饰和点缀。自盛唐至晚唐文献记载的花鸟画家以薛稷,边鸾为主。唐代的花鸟画在人 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所画的题材,除花鸟外,竹子也被作为绘画对象, 进入绘画内容。肖悦画竹,诗人白居易还为此写了画竹歌。 随着皂室贵族装饰宫室及各方面对绘画的需要,五代时期花鸟画也有重要的发展和 3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创造,其中富庶安定而艺术活跃的现状使花鸟艺术更为成熟,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在此也大大超越了唐代。此时的“徐黄异体足以说明花鸟画风格之多样。宋代花鸟画, 则比唐、五代更发达,更繁荣。这个时期涌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风格也更多样。这个 时期花鸟画的表现则有工笔、写意、双钩、没骨之分;设色有淡雅,浓艳之别。至南宋, 梁楷、法常等活跃于画坛,或以飞白作树石,得清逸意味,或画墨禽墨果,取其神韵, 又自成一派。尤其文人画的出现,更促成了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 而元代成为花鸟画的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的花鸟画,固然有院体,有工笔重彩的表 现,但也有大量的水墨花鸟画出现。这些水墨花鸟画的兴起与流行,也正是元代花鸟画 发生剧烈变化的标志。由于社会政治因素,这一时期的画家更注重以物寄情,像郑所南 的墨兰图,赵孟颊的秀石疏林图等,都是后世学习的经典。而在此同时活跃于 画坛的“元四家 更不必多说,无疑为花鸟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推动作用。 明清时期的花鸟画,有巨大的成就和发展。这在边文进,林良,吕纪的作品中可以 看到,他们继承了宋元花鸟画的传统,不仅善于真实生动地描绘自然生活,而且还表现 出在大幅作品上的经营设计方面的才能,另外,他们把马远,夏圭的水墨山水技法带进 花鸟画的领域,打破了工笔写意的界限,丰富了花鸟画的表现方法,为花鸟画的发展开 拓了道路。同时对写意花鸟画发展颇有影响的还有沈周与唐寅。在此之后,陈淳徐渭, 也都成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画笔墨奔放淋漓,给花鸟画开创了大写意 之风。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的画家文人,为后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艺术资料。像清初八大、 石涛以至乾隆时的金农、郑燮、等都在花鸟画方面有着杰出艺术成就。他们笔意悠肆, 布局奇趣生意。在晚清期间,更有任伯年、吴昌硕称雄画坛。而到近代,齐白石、潘天 寿皆为写意花鸟画的发扬和继承者,使写意花鸟画得以传承至今,并把中国特有的艺术 发扬光大,享誉世界。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花鸟画经历了由图形到图案,由图案到绘画,以及由工笔到写 意的一个历史演变历程,在当今艺术文化大融合的历史形态下,写意花鸟画以特有的姿 态屹立于民族之林,世界之林,以独特的魅力而绽放流光溢彩。当我们回首往昔,观摩 历代大师作品之时,会发现前辈为我们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保留、学习和 继承,而发展和革新更是现当代画者的使命。 ( 二) 写意花鸟画发展历史诠释创新的必然性 作为华夏子孙,如何让五千年的文明在信息化、科技化的今天得以发展,我们从历 代具有革新性的大师名作中可以寻到答案。 花鸟画真正意义上的确立从唐代的薛稷和边鸾的画作中可以看到,而到五代时期, 徐熙,黄筌则自成风格。有书记载:“黄氏画风细腻,宋人谓其画花妙在傅色,用笔 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而徐熙所著翠徽堂记中所提: “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细碎为功。 宋人也形容徐熙的作品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 4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施月粉而已。m “由此看出,徐熙的特点以“落墨”为主,色彩其次,用笔上不作谨慎 的描摹而传达自然界动植物的风神情状。与当时社会所流行的赋色浓丽的花鸟画迥异, 自成一体,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徐熙的大胆开创新风,无疑为写意花乌画的产生 奠定了基础。 柬代的崔白,突破了百年来黄氏成规,更是用独到的表现手法,开拓了花鸟画的新 境界。他创作的双喜图( 图l1 ) ,描绘了秋风中山鹊被风吹动而躁动不安的情形, 引起野兔回首张望的画面,鸟兽刻画的工整细致,而山坡树干则用阔笔水墨画出,写实 中不乏野逸,画面生意盎然。也j 下是画法上不拘一格,题材的开阔,使画面流露生趣, 从而花鸟画在宋代发展到成熟。 此时期文人画的大量涌现,更进一步促进了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封建时代文人士大 夫借物抒情,反映其自身的审美情趣,并且注重文化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更注 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式追求。苏轼,文同和米芾都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苏轼以文学知名于世,其论画,重视构成艺术形象的主观方面,在画面中极力强调 脱俗并富有诗性的情怀。而文同的墨竹图,( 图l2 ) 苏轼对其评论;“根茎节叶 牙角镂脉,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台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 。他的绘画同苏轼一样,着重表现情怀,更把书法用笔融入画作中去,把五代时期兴起 的墨竹推向了新水平。 ( m i i )f 月l2 ) 在元代特定社会政治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的才能不能得以发挥,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书画作为文人思想寄托和抒情遣兴的手段而进一步流行起束,使传统的艺术在新的历史 背景下延续并发展开来。 赵孟擐此时更有书画新主张,“绘画e 取法唐及北宋,工笔,写意,重彩,水墨, 无所不能,在绘画上主张古意和书画同法,认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 薄橙年主编中国美术史教程陕玎人民出版社2 0 0 :年3 月第敝”1 贞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虽工无益。川i l l 然而,他所追求的古意并非前人表现概括生活的方法,而重在笔墨风格 和艺术趣味。他主张的书画用笔同法在秀石疏林图中可以有所体悟( 图1 3 ) 。并 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追 求笔墨形式美感,用书法用笔丰富写意画的表现方法,同时还注重对古人的学习与深 入的体认生活,他曾有诗说:“久知书画非儿戏,到处云山是吾师。”可见他对写意花鸟 的发展与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写意花鸟画于各个方面均有意趣用意体现。 ( 目l3 ) 按照画史的发展规律花鸟画会由写实的“似”走向抒情的“不似”,但在这一时 期如何演变、何时发生却得力于某些人物的适时出现,徐渭就是这个处在转折时期的关 键人物。“革新精神最强,最为突出的当数徐渭。 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他才华横溢,在诗文、戏曲、书法、绘画上皆 有很高造诣。他的艺术创作博采众长,融合各家画法于我用,以花卉画得最多亦最突出。 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最为擅长的水墨大写意,一改花鸟画自然秀润的格调而形成了 大胆泼辣,乱头粗服的画风,并结合了题诗及苍劲奔放的书法,表现了他倔强不羁的个 性。在绘画题材上他突破了传统:篱樊,葡萄、荷花、芭蕉、石榴、牡月等皆可入画。 气势豪放,不拘于形似的面貌。他将陈淳的笔法更为肆纵的运用,使水墨色更加淋漓, 终成大写意一派。 徐渭艺术风格的独创性首先体现在他典型的文人画风。他借客体的自然秉性柬寄托 主体的思想情感,抒发人生感慨,表现独立清高的人格意识。另外,酣畅淋漓的泼墨法 也是他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有意识的用水墨作画,再酌情加以勾染。他注重水墨纸 的晕化,加强了水璺渗濡的效果。他豪放纵意的大写意笔法也是艺术m 格之一。“徐渭 塑造的形象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拔皆吾五指裁,以放纵简逸的寥寥几笔,倾倒墨汁 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的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将写意法演变为大写意法。”o 如其传世之 作榴实图( 图1 4 ) ,立意缘物抒情五绝题诗,一气呵成不可遏制。墨葡萄图 ( 图l5 ) 更是笔飞墨舞,枝叶错落有致,浓淡相日j 。 阿橙年主编中国美术史耀,陆目人民山版社2 。0 2 年3 月第1 版3 0 2 撕 回觜都 海4 编著棣羽生、p q 忭品8 贳远方敝 i 2 0 0 5 年1 门第1 版“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口i4 )( l5 】 正由于徐渭的创新精神,以使得彻底摆脱前人成法束缚,以情感驾驭笔墨,不拘一 格,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可谓狂怪之极,日i 无古人,后无来者。”p 】 明末清初时期的八大山人更是书画双绝的艺术大师。他的写意花鸟画独创特点首先 表现在物象的描绘上,既精妙入微刻画了昆虫的情态,又为表达强烈感情而使用夸张变 形的手法,如树t 形,鸟为方眼,造型古奇,使得写意花鸟符号化。另外在笔墨表现 上,更加奔放有力,简洁淋漓。画面布局上,更是大胆剪裁与分割空自j 相混合,画内与 画外相联系气势博大。( 图l6 ) 如孔雀图所画两只孔雀站在不稳的卵石上,上 有牡月下垂招引,此画及题诗暗示贪图富贵而卖身投靠清朝官员,流露了画家怀念故明 的情感。( 图17 ) 浴禽图中可以看到,八大山人潇洒随意的用笔,在构图上以八哥 为全画视觉中心,采取上虚下实的手法,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表现了春风和熙、万物 萌动的无限生意。丁衍庸称:。要研究现代绘画精神就不能不从我们中国最伟大的、 革命性的、创造性的爱国画家八大山人身上着手。” l 八人m l 自集革宝斋川版杜2 0 0 3 年8 月第1 版 豫诵_, 一|j蛩鼍繁 擎r童f 俗怼翟箱审氆锄2 ,p积。峨搿善杠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j ; ( 目i ( 目i7 ) 而至清末花鸟画中独创性最强的当数吴昌硕。他以金石书法的经验运用于绘画,不 拘成法而追求真意,用笔奔放有力,布局疏密偏正颇具匠心,形象强烈突出,富有气势。 画花卉竹石,天真烂漫,晚年写意花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色彩上丰富鲜明,不落于 粉脂俗艳,( 图1 8 ) “能用大红大绿,复杂而有变化,是大写意花卉晟善用色的能手。” 吴昌硕的竹,突破古法,临风飒然,强调“写”的线条意趣,更具现代意趣。( 图19 ) 他是自沈周,徐渭以来,经历朱耷,石涛诸家,而集中了他们的成就并适应时代需求, 逐渐去掉古代文人画中的颓废孤寂之风,而以热烈挺健的风格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他 的厕为传统文人画步入新的境界开了一代新风,展现了华夏文化潜在的无限生机,启动 了中国画的生命力、创造开拓精神。”p 1 f 鼍 彳媾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近现代艺术家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所画鱼鸟虫虾,洋溢勃勃 生机,“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性。 【6 1 他在创作过程中,不间断写实,养花捕虫,创作了大量的写生稿,进而使得所画形 象逼真细腻而生趣盎然。白石先生有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他正是本着这 样一种态度,一种认识,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而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把光辉璀璨的 中国艺术推向了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潘天寿的作品同样充分发挥了国画表现方法以线为主的特长,造型概括,风骨道劲。 他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前人的独有风格。他的用笔,强悍而有控制。 设色古艳,追求不平凡的艺术表现。 在以上艺术家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艺术若要发展,必须创新。中国艺术自古以 来因追求这种内在的生命力的创造而以独特新颖的特质得以体现。正因这些艺术家们于 生生中求新,于不变中求变的创新精神,而使中国的艺术流传发扬至今。回观这些历代 艺术大师们正是本着这样一条原则主旨,在探索的途中不断开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才能 在时代之新大放异彩。 9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当代写意花鸟画特有的艺术魅力 艺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艺术的创新自然也不能违背它们的规律。写意花鸟画的 创新也应从形式的变化、题材的开拓、笔法的探索和更新立意等这几个方面着手。写意 花鸟画发展到今天已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绘画模式,处在这种境遇里,必然的出路 就是突破。以新的审美情趣更换旧有的模式,用新工艺,新手法来探索新技巧,深入生 活,体认生生之道,赋予写意花鸟画以新生趣。这正是中国绘画特有的魅力,在表面相 似的形式之外,创造一个与生命相关的世界,“虽中国艺术家的创造推重仿摹等 形式,但中国艺术并非在重复,恢复一个曾经存在的难以企及的高峰,中国艺术的魅力 恰恰来自于它的生命常新的特质,它的昂然不朽的创造精神。 ( 一) 用宽泛的题材表现生活 马克思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石鲁说:“生活是画的源泉, 画无生活若加工无材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 。 “生,说文: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从存在状态而言,生是活泼泼的。 1 7 1 也就 是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不能脱离生活。写意花鸟画更是如此,它的定位与出现也是前 人不断创新而生的。花鸟画借物抒情,主要的表现对象也是以花乌虫鱼为主,而这些物 象,也是在我们生活中触目可及的。古人作画善默写,而到齐白石作画的时候,他已深 入描摹写实为主,小虫小虾在他的笔下生意活泼。我们生活的时代不是元末明清,也不 是明末清初,社会的政治因素对绘画艺术的影响显然存在,文人画在那时才应运而生, 画家们通常借花花草草抒发不得志情怀,或清高孤寂之感。而我们生活的时代在进步, 在发展,在受众文化冲击而使观念已然改变的我们,是无法触及封建王侯统治下古人的 情怀与心境的,自然也无须大抱所谓的传统不放,须知写意花鸟画发展到今天,也是由 于富于革新精神的大师们开拓的。 科技的进步推动艺术的大融合,中国画作为特有的画中无可非议的也在经历着各文 化艺术冲击的考验。题材的丰富可以更深入的表现生活。 我们在当代画家何水法的画中可以看到,他画有郁郁葱葱的迎春花,也有天真烂漫 叫不出名的山花。( 图2 1 ) ( 图2 2 ) 现在的花卉品种日益繁多,他没有恪守于传统的梅 兰竹菊,而是在生活中探索发现新题材,表现于新气象。因而,他的写意花鸟画看起来 现代气息十足,神旺气畅,具有旺盛蓬勃的生命力。他曾说:艺术真正的特征,是“发 现与创造 。而绘画艺术所体现的,也正是描绘和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传达出艺 术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8 月第2 版3 4 2 1 0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2 i ,h23 , 又如当代画家江文湛的托鸟画( 图23 ) 把白鹅戏水的景象挪入画中来,画面生机 饱满温馨自然,而这份盈盈而来的感动,确是画家着实把最生活化的细节用独到的艺 术语言表现给了我们,他所作的面,如歌、如诗、如梦,情趣盎然,具有新意。他认为: 绘画是画家人格、精神内涵的外化,画家作嘲绝非一般意义上对生活的直觉再现。在画 家的眼睛里,生活不仅仅是精神的参照,客观物象必然触动画家内心那不可名状的情绪, 画家才会有绘画的冲动。 他所说的触动,必然是生活带来的感动。朱良志论述中国艺术时,写到“昕香看舞”。 这香何来? 香有超越有形世界的特点,它是一缕味道,尤其淡浈的幽香,似有似无,沁 人心脾,氤氲流荡。古人的画香自不必多说而在现当代写意花鸟画家中,是否也能品 到这份令人种往的香? 何水法的迎春花是一份扑面而来的春意江文湛的白鹅戏水又是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怎样一份恬淡清幽的水香! ! 他们的画中似静非静,动中有静,自然起舞。这份摄人心 魄的感动又怎能是无意浅薄之心所作? ! 生活是艺术的载体。贴近生活,抱着对生活无限的爱,深深的感动感恩于身旁的事 物,悉心体会,品味万物带给我们点滴的甘醇,把自己,自心揉入其中,领会天地之大 美的妙不可言的境遇。这种令自己都感动的创作经历会不感染他人吗? 这样的画作会担 心其生命力匮乏,精神内涵不足吗? ( 二) 生动多样的绘画表现语言 写意画在其艺术表现语言上从古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理论,谢赫所提的六法 论,是当今国画家大都遵循的法则,为广大的画者所受用。但我们不能死抱传统不放, 如要发展,必然创新。“生生不己的创造精神乃天地之本性 。i s 中国艺术发展是基于 中国传统意识之上的,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因此在写意花鸟绘画表现语言上的创新,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独特的画面结构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中有“经营位置 之说,也就是说在早在先前, 古人就以很重视画面的结构位置,也就是现今所称结构,构图。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 画记“论六法”中提到:“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由此可见构图的重要性。中 国画的结构因素是随艺术家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长期积淀。中国画注重诗、书、画、印 的结合,因此中国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也是一种相对完美的结构呈现方式,因此,写 意花鸟画在当今时代的创新,就要找到相对的突破口,所以,对现当代写意花鸟画的画 面结构的认识及构图形式法则的研究,在写意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中有特定的意义。 随社会发展,东西文化的相冲,必然给人类的观念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转变,与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以儒,释,道为主导思想所形成的人生观、宇宙观有着天壤之别的变 化。这种变化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反映在人心理意识的变化。 在当代写意花鸟画中,诸多名家把发端于德国包豪斯的构成理论引入到绘画创作中 来。这种做法并非凭空而起,毫无缘由。设计构成理论是现当代设计门类的基础,西方 早在2 0 世纪初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这门理论推动了我国的 艺术设计领域由传统意识向现代意识的转变。 当代画家吴冠南,擅书会画,他的写意花鸟画就充分利用平面构成肢解花鸟画的传 统构图法。( 图2 1 ) 这幅画中分别采用了形状对比,位置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的 构成方法,在画面的上方,左边的画角留白和右面三分之二的位置充盈着花草,而相对 的画面下方,则是右边三分之二空白,对应左边三分之一的花草,这样的构图形式不但 没有使画面分离,反而通过空白处的几条线把这两个错落的位置巧妙联系在一起,使画 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另外这一副( 图2 2 ) 同样在构图上有相似的特点,画面中大胆采用了一条水墨线, 1 2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位于黄金分割的位置把画面分为左右两边,画面整体上左疏右密,并通过右边两只水鸭 同左边一只水鸭的对比而区分画面层次,在此同时,又通过左边的水鸭而把位于画中分 割的水墨线破开,这样看起来画面关系紧凑而相照应,意趣横生,看似随意,画家的苦 心尽在其中。 ( 目2 i ,( 目22 ) 而何水法的写意花鸟更是对构成情有独钟。( 图23 ) 他通过点的聚集而产生了面, 而把大部分空间占满,并延续到画外,又通过颜色的对比使画面拉开了层次,画面中右 上角的充实与其他三个角的故意留白形成对比,而使观者感到所绘之物以俨然不是眼前 这一点点,而是成片的山花开在心田了。( 图2 4 ) 这幅画画得是一颗形式感极强的白菜, 从白菜的根部向上做向心发射,这种构成方式视觉冲击力很强,特别引人注意,画者在 对待这幅画的处理上用线勾画了白菜帮部,而用点绘的叶部穿插于其问,这些错落有致 的墨点形成了一个统一而整体的面,与画面下方三分之一空白又形成了对比,在大面的 空白与大面的水墨之间,右下角的两只蛐蛐无意中成为受人注意的点,在点与大面积的 面的对比中,无疑这两点更为突出,所以画者把这两只蛐蛐格外精心的描绘,可谓别具 匠心。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23 )( 目24 ) 再来看现当代另外一个画家的写意花鸟作品,冯今松所面的这副水清鱼读月( 图 2 5 ) ,在画面结构上同样是点线面的穿插组合关系,画中的小鱼作为点的形式出现,而 掩映于水中的竹叶作为线的形式存在,线的密集在画面中组成了错落有致的面,与作为 小鱼的点形成了一个有疏有密的对比,而倒影在水中的月影则是以面的形式存在的,一 个不完全封闭的圆形把作为线而存在的竹叶和作为点而存在的小鱼完美的联系在一起, 使月中游鱼,水中映竹。整幅画的内容占画面的三分之二,留白处任由作为点的游鱼向 上分散开去,从而避免空白与内容的脱离,进而更增强了画面的流动感。 * 阙t 昔毒南i t 伊毒4 矗曼lk 二 巴 一i 一 二专? - i 踽 这些意趣横生的图画在画者有意无意的点染中带给我们无尽的审美体会。使我们感 受到自始至终贯穿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们把作品的生气视为一切 艺术的至终追求,传载着宏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囡人看来,生为万物之性,生为艺术 之性。艺术是人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宇宙的认识、感觉和体验所以表现生命是中国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艺术理论的晟高准则。画家傅抱石说: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乃在于生命,且丰富其生命。 有了生命,时间和空问都不能限制它,中国艺术家以体现生命为艺道不二法门,生命被 视为一切艺术魅力的最终之源 所以古人强调的“天人合一是生的合一。 因此,在体会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关照的同时,作者更注重表达人的主观感情和对 生命的讴歌,在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中的虚实,疏密,穿插,交叠,留白,呼应等这些 形式美的法则中寻找表达生命体现生机的契合点。这也着重体现了花鸟画注重洗练,概 括,含蓄的特点。在画面结构表现上,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现代美学观念的结合, 突破了一些传统固守的法度,使当今的写意花鸟画呈现出新时代的风采,这是新时代赋 予我们的责任。 2 丰富的色彩表现 清挥寿平在哑香馆集上说:“画至着色如入炉错,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 尽弃。写意花鸟画的色彩相对于中国画其他种类来说更加的重要,因为写意花鸟画的 题材本身就是五彩斑斓的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 古人讲究用墨,并把墨分五色,只用墨就将画面表现的很丰富,而着色要“随类赋 彩 ,也就是按照花鸟种类着色。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笔力未道,空善赋彩, “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由此看出古人对色彩和用墨之间关系的看法,用墨过于用 色,并且认为用色过多会破坏墨。当然,这种思想意识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 的。在绘画用色方面一直都受限制于整个社会的政治观念。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百花齐放, 人们思想意识自由开放,中西文化交融,整个社会人文的观念和政治体制较之从前有大 不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色彩的运用上无疑成为写意花鸟画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突破 口。 千百年过去了,花花鸟鸟依旧在,依1 日那样的鲜艳夺目、婀娜多姿。写意花鸟画解 放色彩俨然是顺应现时代精神。古人讲究“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画道之中,水墨至 上这种传统用色思想一直主宰中国画领域。在写意花鸟画中的色彩不单纯是“赋彩”, 而是像用墨一样,墨分五色,用色也要以用墨的方法。这样即强化了颜色,又有写意花 鸟画的笔意和雅韵。中国画的颜料是古人长时间经验积累起来的,有透明的植物颜色也 有不透明的石色,用起来效果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现如今时代变迁了,“文人墨客 已经不处于先前历史时期,所以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有待我们这一辈来突破。 因此我们可以吸纳西方绘画中绚烂的颜色,不必拘泥传统的这些颜色,西方的一些 颜料比如水彩色广告色等多种颜料可以尝试的运用。调色和用色技法上除了“设色如用 墨 以外,还可以参照色彩构成的理论做参考,使颜色更加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以此来 丰富和创新写意花鸟画;抑或师从造化,于大自然中取色找灵感;或可师从吾心,随自 己的感觉来创造色彩。在用色上无须考虑过多的条条框框。使画面保留写意花鸟画特有 的水墨晕润效果同时以雅致脱俗为上品,这也与画者的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 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6 年8 月第2 版第2 页5 页4 页 1 5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实际创作当中,在对用色的创新上并非简单易事。 所以深入生活也是写意花鸟画丰富色彩表达的重要途径。深入自然去体验色和光的 关系以及色彩带给人的感觉,并加咀琢磨色彩与主艇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探索色彩和 笔墨的交融。客观的观察物象不同时期的变化,并通过主观思考而统一于画面,中国画 重意象,而写意花鸟画更是意象表达方式,它不以似为主,而尽在似与不似之问为妙。 因而,赋彩运色,画面不一定要用多少颜色,更不拘泥于与物象多么相似而完全可根 据画者表现方法和意图来决定用色的多少浓浈。 齐白石用浓墨和重彩做对比,突出了墨与颜色的关系,强化了色彩,又不失古韵。 面中艳丽的红色所绘的荷花浓重而爿i 匠气,热烈而不媚俗。看了让人萌发喜气吉 祥之感,这也同中国古人对红色偏爱有关,“古人在造物过程中对色彩、色调的运用与 偏好与他们的信仰及文化理念有着内在的关系。楚人坚信自己是日神的远裔以及火神 的嫡系传人,也由此而产生了用色的风尚。由于认为日中有火,火为赤色,所以楚人对 赤色尤其偏爱。墨子公孟篇说道:昔者,楚庄壬鲜冠组缨、绎衣博袍,以治其国, 其园治。此说的绛衣即红色的衣服,并且楚人在许多重要的建筑和器物上均好敷以赤色, 以示尊贵和华美。” 9 1 在和平繁荣的社会里,人们更乐于表达对吉祥美好的祈望,所以现当代的画中不再 是对江河凋零对社会不满的描画。而传达的是画者本身对生活炽烈的爱。( 图26 ) 齐 白石这幅 荷花圈恰恰就流露着这样的情感,荷花热烈的盛开,蜻蜒悠然的从荷叶下 掠过,画中的蜻蜒为一红一黑,正好呼应大面积红的荷花,而黑色的蜻蜒又与荷叶想关 照,画面颜色比重和谐匀称,墨色相生,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景象! 他的用色方法开创了 时代之新成为新时代重彩和写意花鸟画并用的典范。 目2 6 ) 林风眠将西方的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等现代西方绘画思想引入到中国画之 中,将色彩大为强化,同时弱化用笔墨色变成了单纯的黑色。这种变化是在中国社会 变化的影响下带来的他所画的景物,不仅绘画内容上有了重大革新,而且用色也足吸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纳了西方油画的用色观念,( 图2 7 ) 在这幅景物中,几只蓬勃的葵花颜色明艳亮丽,与 背景蓝成鲜明的补色关系,而墨在画中也仅代表了黑,装饰味道颇重。( 图28 ) 另一幅 面中小鸟独立枝头,画面满满,形式感极强的线勾成的枝条穿插画面,一举打破了传统 画中强调的空白空间,同时颜色丰富,对比强烈。作为变革时期的领军人物,他的作 品对以后的中国绘画影响巨大。尽管从画面的感觉上柬看他的作品西方味道很重,但毕 竟是当时社会动荡中西文化碰撞下的产物。 ( 目27 )( 月2s ) 当代画家何水法做了很多的创新,尤其在色彩上。( 图2 9 ) 他的作品敢于用色,色 彩艳丽。以色代墨,以色写神。王司农评价其说:“用墨如设色,则姿态生;设色如用 墨则古韵出。”在他的面作中满密的构图是一种创造,那种明亮鲜艳的色彩是有感而 发,生机勃勃的气息是直抒脾臆的结果。“重视生命是中国画的最高纲领,重视生生之 德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o 正是画作中浓郁的色彩直接抒发了画家对生命强烈的热 情,这种对生命的热情由画面传达而来,感染着每一个观者。 。采良喜著中嗣岂木的生由精抻) 盘t 教育“1 敝牡铲年8 脯2 敝1 3 3 系 妒蕊 礴一协鞠毒誉藿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吴冠南的画更是以色彩浓丽见长,近年来致力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 新。他努力消解山水与花鸟画的边界;用纯色彩表现形象,一反传统以墨为主的方法 将墨作为众多色彩中的一种颜色来运用等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 图21 0 ) 在下 面的这幅画中,色彩艳丽明朗,颜色变化丰富多端,“其所作幽香野逸,恬淡崇本,独 树新格,于近时花鸟面中别立门户。叫o 冯今松的画体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所有作品之中,画面盎然生气。他所绘 画的荷花,坚贞、高洁,力求朴茂俊朗、氤氯蓬勃的情调。画中的红荷与碧水,在用色 上进行了大胆的对比,而是画面效果特别响亮。( 图2 1 1 ) 如图这幅荷花虽为艳红,但 经画家有序的把这些红色摆放在合适的位置,而仍以蓝墨勾勒的荷叶占画面的主要位 置,并通过画面中的空白而使气息畅通,火红的荷花及未开的花苞成为画面的点睛聚焦 之笔。( 图21 2 ) 另外一幅同样是此效果,画面以中明度的墨色为主,并以蓝红中明度 的颜色做以点缀,这两个颜色在色彩中产生了中强对比,效果鲜明响亮,画面整体看去 色彩丰富而有力度。所以他画的无论白荷、红荷,抑或荷风、荷雨都一样清新绮丽。 他的荷花之所以动人,源于意境亲切,使无数多彩多姿的荷花,在观者的心中活了起来。 时而化为翩翩起舞的少女,时而变成嬉戏追逐的孩童。尽在他的画晕感受新的审美观念 和新的诗情画意。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目2 1 1 ,( 目2 1 2 ) 面对现当代这样一批写意花鸟画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不同于以往的感受,他们敢于 创新,勇于突破,使写意花鸟画在现时代呈现不同风姿。但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画重要 的一部分它所应展现的必然是中国画精神,因此在用色的时候,尽管不拘泥于原有的条 条框框,但我们应该清楚不是把写意花鸟画全盘西化,而是要吸纳精良,融会贯通。中 国的文化有别于西方,中国的写意花鸟画也是别具一格的艺术。 3 灵活多样的笔法 谢赫在古画品录六法论中提出“骨法用笔”,说明了用笔的重要性和评判标 准。董其昌认为“以自然之蹊径论。画不入山水,以笔墨之精彩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这表明了笔墨是一种符号化的表现语言,而不单是一种造型语言。还有诸多古人的精彩 画论都阐明了中国画的笔墨的重要性。而在写意花鸟画中笔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传统的写意花鸟画法讲究书法用笔,书画同源。元代书画家赵盂说:“石如飞白术 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法是用一种抽象的, 变化的线条和空间构造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古人历来讲究用笔要有力度,所谓“力透纸 背”。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样式,表现手法和用笔方法有它们独特的特点。作为中 国传统艺术,古人强调写意花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居环境行业智能家居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创意行业数字文创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制造行业工业0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产品行业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嘉峪关市2025年甘肃嘉峪关市事业单位招聘人员(1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古县2025山西临汾古县事业单位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京市2025上半年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浮市2025广东云浮市罗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用青年见习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东城区2025北京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批招聘3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交友新时代课件
- 电商直播行业合规性风险管控与流程优化报告
- 第08讲+建议信(复习课件)(全国适用)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讲练测
- 基本生活能力评估表BADL使用指南
- 政务大模型安全治理框架
- 生态视角下陕南乡村人居环境适老化设计初步研究
- “研一教”双驱:名师工作室促进区域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 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2025年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 包钢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