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物流是始终存在的,但是由于“纵向体制”的影响,在建立物流 管理体制时往往忽视物流系统的存在,而过多地依照纵向行政管理原则来对物流进行调控。 在现代生产条件下,物流是一体化的经济运行过程,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 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都具有互相制约、互相影晌的内在联系;同时,这种内在联系 又是建立在以市场运行机制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通过我国零售业态的演化进程及供应链产生的过程,指出物流作为贯穿了零售行业 各业态经营业务活动全过程的流通产业,是随着我国零售企业的不断仓i 新经营而不断发展的; 同时物流的发展也提高了商业企业组织化与效率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的条件,增强了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社会流通效率低下,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现代信息 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在物流方面的应用还比较 少:二是虽然条形码技术应用开展较早,但普及程度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要求;三是国内e d i 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企业之间物流信息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四是网络技术仍然停留在初 级水平;五是国内利用各种系统集成软件优化配置物流作业的企业还非常少。 笔者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是消除信息孤岛,提高 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的价值,关键是做到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国家应尽快研究和制 定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工作方案,改变政府管理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和企业信息化“两 张皮”现象;三是加强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四是强化培训和人才培养。 主题词:零售业现代信息技术 供应链 第2 页共4 7 页 a b s t r a c t t h e m a l w a y se x i s t st h el o g i s t i c s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c o u n t r y se c o n o m y , b u tu n d e r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v e r t i c a l s y s t e m ”,w h e nt h em a n a g e d a ls y s t e mo ft h el o g i s t i c si s s e tu p ,t h e e x i s t e n c eo fi t ss y s t e mi so f t e nn e g l e c t e da n dt h eo v e rc o n t r o lr e a l i z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v e r t i c a l p r i n c i p l eo f 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t h em o d e m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l o g i s t i c sc o n s t i t u t e sap r o c e s s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e c o n o m yf u n c t i o n i n gw h e r e e x i s t st h ei n t e r n a l r e l a t i o n s , m u t u a lc o n d i t i o na n d i n f i u e n c ea m o n g 鑫| lo ft h el i n k ss u c ha st h et r a n s p o r t , s t 商n g , p a c k a g i n g , l o a d i n ga n d u n l o a d i n g d i s t r i b u t i o np r o c e s s i n g ,l o g i s t i c si n f o r m a t i o n ,e t c a n dt h ei n t e r n a lr e l m i o n ,m u t u a lc o n d i t i o na n d i n f l u e n c ei sb a s e do nt h em a r k e t f i m c t i o n i n gs y s t e m s ,s p e c i a l i z a t i o n a n d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 。 b a s e do nt h ee v o l u t i o n0o u rc o u n t r y sr e t a i l i n ga n d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t h es u p p l yc h a i n ,t h e a r t i c l ep o i n t so u tt h a tt h e l o g i s t i c s ,a sac i r c u l a t i v ei n d u s t r y , i su n i n t e r r u p t e d l yd e v e l o p i n ga l o n g s i d e t h ec o n t i n u o u s ,c r e a t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o fo u rc o u n t r y sr e t a i l i n g ;m e a n t i m e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l o g i s t i c s h a s i m p r o v e d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t h eb u s i n e s sa n dr a i s e di t s e f f i c i e n c y , r e d u c e d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s t sa n ds t r e n g t h e n e dt h ec o m p e t i t i v ep o w e ro f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h o w e v e r ,w eo u g h tt or e c o g n i z et h a tb e c a u s eo ft h el o we f f i c i e n c yo fo u rc o u n t r y ss o c i a l c i r c u l a t i o na n dt h el o wl e v e i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rc o u n t r y sl o g i s t i c si n d u s t r y , t h e r e 瓣s t i l l s o m ep r o b l e m sf o r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t h em o d e m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 sf o l l o w s :( 1 ) o u r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sl o w - l e v e l ;圆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b a rc o d ei s 遗 a d v a n c e ,b u ti t su n i v e r s a ld e g r e ec a n tm e e tt h ed e m a n do f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l o g i s t i c s ;( 3 ) o u r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t h ee d ii sv e r yl i m i t e da n dt h el o g i s t i c si n f o r m a t i o n - s h a r i n gm e c h a n i s m a m o n g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h a sn o t s h a p eu p ;( 4 ) t h en e t w o r kt e c h n o l o g yd o e sr e m a i n i na ni n i t i a ls t a g e ;( 5 ) t h e r e a r eaf e we n t e r p r i s e sw h i c ha r eu s i n gv a r i o u ss y s t e m so f i n t e g r a t e ds o f t w a r ef o ro p t i m i z i n gt h e d i s p o s i t i o n o f t h e l o g i s t i c so p e r a t i o n a f t e rh i ss t u d yo ft h ec a u s e so ft h ea b o v e - m e n t i o n e d p r o b l e m s ,t h ea u t h o ro f t h ea r t i c l ep u t f o r w a r dt h et h i n k i n gt or e s o l v et h ep r o b l e m s :( 1 ) t oe l i m i n a t ei n f o r m a t i o n “i s o l a t e di s l a n d s a n d r a i s et h ev a l u e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i nt h ew h o l e s u p p l yc h a i n t h ek e yp o i mi t t om a k e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 i z e da n dn o r m a l i z e d ;( 2 ) t h e g o v e r n m e n t m u s t s t u d y a n df o r m u l a t ea p l a n a n d w o r k i n gp r o j e c t 孙q u i c k l ya sp o s s i b l ei no r d e rt oe l i m i n a t et h ep h e n o m e n o no f t w op i e c e so f s k i n t h a ti sg o v e r n m e n t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a n d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i n f o r m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 ;( 3 ) t os t r e n g t h e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i nt h el o g i s t i c sr e a l m ;( 4 ) t om a k ea l li n t e n s i f i e d t r a i n i n go f t e c h n i c i a n s 。 t h e m a t i ew o r d s : r e t a i l i n g m o d e m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s u p p l y c h a i n 第3 页共4 7 页 现代信息技术在零售领域 供应链系统应用的问题研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物流是始终存在的,但是由于“纵向体制”的影响,在建立物流管 理体制时往往忽视物流系统的存在,而过多地依照纵向行政管理原则来对物流进行调控。在 现代生产条件下,物流是。体化的经济运行过程,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流通加 工以及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都具有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内在联系;同时,这种内在联系又 是建立在以市场运行机制和专业化、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物流实践的深入,现代物流 更多地表现为供应链的管理,特别是在商业零售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而现代信息技) 采是 推动企业,特别是商业零售企业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与应用的基础。 本文介绍了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的发展,通过对物流系统内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介绍 以及探讨商业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方法的研究,找出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 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个人思路与想法。 第一章物流对推进中国零售业发展的重要性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零售领域业态发展变化,百货商店的龙头地位 被连锁超市等业态所取代,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支持零售业不断创新经营、提高商 业企业组织化与效率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的条件,是适应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节进入w t o 对中国零售业的冲击 据统计1 9 9 2 年到1 9 9 7 年间,全国年销售额在1 2 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由9 8 家迅速 扩大到上千家;但现在曾经辉煌的百货业在超市、会员店、专业店等新兴零售业态的“围攻” 下,从占零售总额的8 0 以上的统治地位滑落到1 9 9 8 年3 7 3 市场份额的尴尬境地。与此同 时,连锁超市业态的增长速度惊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店铺数都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增 长,大大高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传统百货商店的增长速度。2 0 0 0 年,全国零售百强企业中, 连锁业态企业不到2 5 家,而2 0 0 1 年则达到了3 3 家;到了2 0 0 2 年,全国零售百强企业基本 都走上了连锁经营之路。 美国著名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麦肯锡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中国f 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的流通业同其他产业一样面临外商的强大压力,特别是零售商业领域将受到最大冲击。 w t o 规定我国在三年内取消外商投资地域与数量的限制,五年内取消外商投资的持股形 式及比例的限制。原国家经贸委外经司的一份统计表明,至2 0 0 1 年9 月,经国家正式批准的 外资商业企业是4 0 家,而眼下通过各种变通方式实际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商业企业多达3 5 0 多家,总投资为4 0 多亿美元。据原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仅一年多,外 资在营业面积8 0 0 0 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中的比重己达2 5 ,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 的市场占有率达5 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业国际化的发展,外资已经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 第6 页共4 7 页 北市场的步伐,几乎所有外资连锁超市均有在我网再扩张、再投资的强烈愿望和计划。全球 s 0 家最太貔零售念垃,已蠢0 多家在我瓣“捻漆登骧”,蠹器美垂沃尔玛、法罄家笨疆、德銎 燮德龙、荧国7 1 1 等,据统计截至2 0 0 2 年,这些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店铺数量达到了2 2 8 5 家,销售娥模超过1 0 0 0 亿元。 而拥有1 2 2 5 个店铺的中国最大的连锁企业一联华趣市有限公司2 0 0 1 年销售额为1 4 0 6 亿元人民币7 ;同零美国沃尔玛销销总额为2 1 9 8 亿美元,合人民币1 8 2 4 3 亿元,棚当于1 3 0 个 “联华超麓了有限公司”韵年镑售恿额,蓑鼹之惫臻可觅一褒。 第二苇秘流豹发震是零售韭连镂经营逐这发展懿结果 亵鼗璎技毪是在褰选镶域遂遂运矮鼗瘫进豹摹萼学按本与经营蛰理技零,建立起一令挝韵 消费,促进市场的高效率与高效赫的商业运营系统,带动国民经济顺利发展。其主要内椿有 巍业理念现代化、从蛙人员素质现代化、商业组织现代化、商业季段现代化、袁姓管理现代 化几个方丽。零售泣态的连锁经蒋就是这几个方筒有机缔合的产物。 百货北曾经怒我国零售商业的中流否珏i 柱,是媵于主导性地位的零售业态。1 9 7 8 年随罄我 黧改革开救政策的攉壅,瘸民收入连年大幅增长,消费赫释类和繇辉豹翻益增热,消费者翁 需求得到了急速的膨胀,这就促进了我国的大型百货店程数量上及规模j 二不断壮大,迎来了 嚣赞赛唐戆黄金辩颓。毽避入2 0 餐鳃鳓冬钱中麓爨嚣,由予终瓣买方帮场豹形藏、国乡 零 售商的濑入及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对国内传统百货商场在零售业的统治 地位发出? 挑战。在这穆形势下,传统露援业叁蹙管理穰铡老化、人员受攫沉重、业态凑他 等问题也开始暴鼷。自1 9 9 6 年开始,国有传统西货业风光日减。业内通行的说法是:1 9 9 6 年是国有零售商业的“滑坡年”,1 9 9 8 年怒百货商场的“倒闼年”。据中华零售网的一份调森报 告显示:1 9 9 8 年全国2 3 8 家大墼西货中,约6 6 的企业秘润总额为负增长,约2 9 ,8 的企业 亏损。而新的业态“百花齐放”,超级市场、大卖场、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的业惑相互交逐, 势不叛蚕食传统舀货瘩稳藤有赣魏,藏为我国鼗泰发震蕊主流盈态,这鍪主流遘惫都是黻连 锁经营为特征的。 遥遭我国零售选态戆演化过程,我翁爵以毳裂正是出予辩学技术不羧进步纛繁豢的生产 方式的变革,使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商业不断变化,以迎合生产方式变化的需舞,刁产生 了超级市场、网上商店等叛型业态;同时经济的不断发照,使消爨者的生活水平不断提离, 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丽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鼹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因此在竞争中企业原来的传统成本优势战略( 比竞争者生产的产晶或服务的成本低) 或箍异 他藏珞( 藕商品竣驻务有褥殊佟溺或功能 豹经耱战路已不适应现代溃赞者的嚣求。蕊窍这 些都要求零售企业为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霈要,不断对商品和管理进行创新,对不断变化的 毒场戆够皴篷抉遮爱痤,滚滚不繇遮_ 牙发潍是矮黎震求煞、定裁熬“令牲键产品”,疆褰效率, 努力使自以的产龆兼具低成本和商品质的优势,从而赢得竞争,占领市场。 两物滚作为赘穿了零罄毒亍业袋业态经营业务溪动全过程的流遇产业,从商品的采赡供应 副销售服务、商懿供货与配送方式、物流环节与商店内部经营环节的衔接及协调状况等等, 都崖接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成本与效率,影响企业对市场和顾客的反应速度,影响企业的服务 蔟蹙,势聚终影编剿企数的竞争突力和经营静盛黉殳,繇以合理、离效的耪流能够遴过对众监 缝计数据来灏:孛嚣连壤蛰会1 2 0 0 i 年全瓣连镂萎强。 第7 页共4 7 页 的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来巨大的利润。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支持零 售业不断创新经营、提高商业企业组织化与效率化水平,降低管理成本的条件,是适应连锁 经营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章物流供应链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物流作为商业连锁经营的基础,物流的定义、发展过程,以及物流与供 应链的关系。 一、物流定义的演变: 第一节物流的定义 物流最早出现在美国,当初被称作“p h y s i c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即p d ) ,汉语译成“实 物分配”或“货物配送”,是1 9 2 1 年由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s o m ep r o b l e m s i nm a r k e t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一书中提出的。1 9 6 4 年“p d ”词被引入日本,1 9 6 5 年,日本在 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为“物流”。 物流的定义是:“所谓物流,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 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这些活动 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 流通信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 测等。“1 9 9 7 年,美国企业派物流的代表,著名的物流公司e x e ll o g i s t i c s 对物流( l o g i s t i c s ) 下了这样的定义:“物流是与计划和执行供应链中商品及物料的搬运、储存及运输相关的所有 活动,包括废弃物品及归货的回收利用。” 1 9 7 9 年6 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 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了“物流”这一术语。我国对物流( l o g i s t i c s ) 的定义为:“物品从 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物流侧重点的转移与物流的进步 物流( p d ) 开始阶段被企业认识,是因为其有助于销售,企业重视物流的目的是保证销售 活动的顺利进行,当时的物流处于附属地位;后来发现物流不仅对销售有用处,还能降低企 业的生产成本,是“第三利润的源泉”,于是人们便把物流独立出来,加强管理,并把物流的 侧重点从单一的促进销售,转到企业减少浪费,节约费用,增加利润上来;接着通过加大物 流投入和注重物流管理,不仅节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还保证了服务质量,增强了企业竞 争力,于是人们又把物流的重点移至“用户”,到了上世纪8 0 年代后半期,人们认识到物流 ( p d ) 无论是范围和重点都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新的经营环境,不得不把军队的后勤保 障系统,即l o g i s t i c s ( 物流) 引入到企业经营中来,由此企业重视物流的侧重点也随之转变, 2 根据1 9 8 6 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 a m a ) 的物流定义。 3 摘自2 0 0 1 年8 月1 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第8 页麸4 7 页 把物流( l o g i s t i c s ) 的地位由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上升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 物流( l o g i s t i c s ) 被看作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到了上世纪9 0 年代后半期,世界经济基本进入了第三产业时代,满足商品数量早已不成问题, 而如何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及时销售给消费者,尽快回收成本是主要矛盾,能解决这一主要矛 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现代物流,物流的作用在新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发展扩大。在现代信息 技术、资金后盾和商业机会的共同支撑下,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地组合起来, 使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乃至用户有机地组合,形成_ 个最佳、最优化的系统, 即由多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效供应的“链”,企业才能更有效、更保险地在经济全球化中施展威 力,此时的物流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全球经济体化又促进了物流的发展,使物 流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节物流供应链理论 一、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我们 己置身于一个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完全独 立于世界大市场,企业管理的视线也逐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 也为构筑企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就自然形成了。 当今社会,工业经济已由主要是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以顾客需求 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点已逐步取代了以生产和产品为中心的传统营销观念,市场竞争也不单 单是企业内部的竞争了,它已逐步拓展为企业整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现代市场竞争日趋过渡到标准化的竞争,特别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和需求多样化的发 展,产销之间迫切需要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相互促进的协作关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协调相互生产、经营和物流管理活动,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对消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特别是零售企业,仅凭零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规模,是难以应付各种国际化竞争的。因此, 迫切需要产销之间能紧密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应付日益恶劣的 市场环境。 零售企业尝试过以各种方法提高经济效益,但发现从其他环节上降低成本几乎无所作为, 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控制却非常富于成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产销联盟或供应链体系 的构筑代表了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正如世界著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管 理咨询公司指出:真正有效的供应链应当是在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有机整合的状况下,再与 其他企业进行融合或协作:要构筑供应链体系,就应该在业务调整和管理能力的培育上,实 现从内到外的发展。 二、供应链的定义 所谓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 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这种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再将成 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所构成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贸易伙伴 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他们既向上游伙伴订购产品,又向下游伙伴提供 产品,建立了一条业务相关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实质就是对流通环节 。 第9 页共4 7 页 的管理,具体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批发、零售、结算等方面的管理。 供应链管理5 是指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的计 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在社会化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产品生产日趋全球化的过程中提 出的一种管理理念,当前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探索的阶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通过贸易伙伴间 的密切合作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服务的管理,各个贸易伙伴共享信 息、共担风险。它的目标是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的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 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 增加销售量 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价格向合适的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商品和服务; 畅销品不能缺货,滞销品不能积压; 2 降低库存 使供应链能迅速对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同时不积压商品: 加速订货和补货业务; 保证生产商能及时送货,内部的分销业务高效迅速: 3 提高毛利 避免不需要的商品进行降价销售: 帮助降低生产商的成本( 降低库存、降低生产商的削价幅度、降低促销费用、减少 取消订单的次数) ; 尽早与生产商共享信息 4 提高效率 采用新技术与生产商进行沟通: 和厂商共同讨论并解决问题; 使用技术手段来加快商品流通速度; 保证商品的质量在出厂之前是合格的。 5 提高纯利润 提高毛利; 提高销售额; 减低管理费用; 通过降低库存来降低成本。 6 有效地利用空间 通过降低总库存来减少库存空间: 将店铺库存降低到最低的安全水平,同时保证连续供货,方法是将只有储存功能的 仓库改造为配送中心。 企业物流一体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供应物流将是物流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一体 化针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的运作与协调,因此当然包括采购资源的计划、分配和控制过程, 4 供应链定义主要参考了马士华等编著的( 供应链管理和利丰研究中心编著的供应链管理:香港利丰集团的实践。 5 供应链管理主要参考了马上华等编著的供应链管理。 第l o 页共4 7 页 实物配送和生产支持系统的管理,它将企业的各个功能和物流进行统一管理、系统优化,实 现企业内部的一体化,形成企业内部供应链。在供应链条件下,生产厂商和供应商将结成战 略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使销售商根据需求动态、库存,利用网络向生产商发出商品信息,生 产商根据生产情况和销售进货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原材料品种、数量定单,通过网络向供 应商发定单。由于信息畅通、及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从而降低库存,提高整体 的服务水平。由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分销网络、制造 过程和采购活动联系起来,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因此物流 最终将与其他部分整合在一起,成为供应链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现代物流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第一节快速反应( q r 系统) 一、q r 出现的背景和沃尔玛公司的q r 实践 q r 系统是8 0 年代美国制衣业为加强对当时迅速增长的进口服装的竞争力,发明的运用 信息系统的快速反应方法。 ( 一) q r 出现的背景 从7 0 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纺织服装的进口急剧增加,到8 0 年代初期,进口商品大约占 到纺织服装行业总销售量的4 0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纺织服装企业一方面要求政府和国会 采取措施阻止纺织品的大量进口,另一方面进行设备投资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即使 这样,价廉进口纺织品的市场占有率仍在不断上升,而本地生产的纺织品市场占有率却在连 续下降。为此,一些主要的经销商成立了“用国货为荣委员会”( c r a f t e dw i t hp r i d ei nu s a c o u n c i l ) ,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国产纺织品的优点,采取共同的销售促进活动,另一方面, 委托零售业咨询公司充分的调查后指出,虽然纺织品产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十分注意提 高各自的经营效率,但是整个供应链全体的效率却并不高。为此,k u r ts a l m o n 公司建议零 售业者和纺织服装生产厂家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建立一个快速供应系统( q u i c kr e s p o n s e 简称q r ) 来实现销售额增长:销售和顾客服务的最大化以及库存量、商品缺货、商品风险和 减价( m a r k d o w n ) 最小化的目标。 ( 二) 沃尔玛公司的0 i 实践 下面以美国零售业的著名企业沃尔玛公司与服装制造企业s e m i o n o l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c o , 以及面料生产企业m j 儿i k e n 公司合作建立q r 系统为例酷明q r 的发展过程。 1 q r 的初期阶段 沃尔玛公司1 9 8 3 年开始采用p o s 系统,1 9 8 5 年开始建立e d i 系统。1 9 8 6 年与s e m i n o l e 公司和m i l l i k e n 公司在服装商品方面丌展合作,开始建立垂直型的q r 系统。当时合作的领 域是订货业务和付款通知业务。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发出订货明细清单和受理付款通知, 来提高订货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节约相关事务的作业成本。 2 q r 的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行业内电子化商务的发展,沃尔玛与行业内的其他商家起成立v i c s 委员会 ( v o l u n t a r yi n t e r i n d u s t r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s t a n d a r d sc o m m j t t e e ) 来协商确定行业统一 的e d 标准和商品识别标准。v i c s 委员会制定了行业统一的e d i 标准并确定商品识别标准采 抑l l 页共4 7 蚝 用u p c 商品识别码。沃尔玛公司基于行业统一标准设计出p o s 数据的输送格式,通过e d i 系 统向供应方传送p o s 数据。供应方基于沃尔玛传送来的p o s 信息,可及时了解沃尔玛的商品 销售状况,把握商品的需求动向,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使沃 尔玛不仅节约了大量事务性作业成本,而且还能压缩库存,提高商品周转率。在此阶段,沃 尔玛公司开始把q r 的应用范围扩大至其他商品和供应商。 3 q r 的成熟阶段 沃尔玛把零售店商品的进货和库存管理的职能转移给供应方( 生产厂家) ,由生产厂商对 沃尔玛的流通库存迸行管理和控制。即采用生产厂家管理的库存方式( v e n d o r m a r i a g e d i n v e n t o r i e s 简称v m i ) 。沃尔玛让供应方与之共同管理营沃尔玛的流通中心。在流通中心保 管的商品所有权属于供应方。供应方对p o s 信息中心和a s n 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商品的销售 和沃尔玛的库存动向。在此基础上,决定什么时间,把什么类型商品,以什么方式向什么店 铺发货。发货的信息预先以a s n 形式传送给沃尔玛,以多频度小数量进行连续库存补充,即 采用连续补充库存方式( c o n t i n u o u sr e p l e n i s h m e n tp r o g r a m 简称为c r p ) 。由于采用v m i 和 c r p ,供应方不仅能减少本企业的库存,还能减少沃尔玛的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 最小化。另外,对沃尔玛来说,省去了商品进货的业务,节约了成本。同时能集中精力于销 售活动。并且,事先能得知供应方的商品促销计划和商品生产计划,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货。 这些为沃尔玛进行价格竞争提供了条件。 二、0 r 的效果 1 根据b l a c k b u r n ( 1 9 9 1 ) 的研究,q r 的效果如表1 所示。 表1q r 的效果 对象商品构成q r 的系统的供应链企业零售业者的q r 效果 休闲裤零售商:沃尔玛销售额:增加3 1 服装生产厂家:s e m i o e商品周转率:提高3 0 面料生产厂家:m i l l i k e n 衬衫零售商:j c 。p e n n e y销售额:增加5 9 服装生产厂家:o x f o r d商品周转率:提高9 0 面料生产厂家:b u r i i n t o n需求预测误差:减少5 0 b l a c k b u r n 研究结果6 显示零售商在应用q r 系统后,销售额大幅度增加,商品周转率大幅 度提高,需求预测误差大幅度下降。应用q r 系统后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其原因是: ( 1 ) 销售额的大幅度增加:应用q r 系统 a 可以降低经营成本,从而能降低销售价格,增加销售: 8 伴随着商品库存风险减少,商品以低价位定价,增加销售; c 能避免缺货现象,从而避免销售的机会损失: d 易于确定畅销商品,能保证畅销商品的品种齐全,连续供应,增加销售。 ( 2 ) 商品周转率的大幅度提高:应用q r 系统可以减少商品库存量。并保证畅销商品的 正常库存量,加快商品周转。 ( 3 ) 需求预测误差大幅度减少:根掘库存周期长短和预测误差的关系( 如图1 所示) 可 以看出,如果在季节开始之前的2 6 周进货( 即基于预测提前2 6 周进货) ,则需求预测误差( 缺 6 资料米源:b l a c k b u r n ( 1 9 9 1 ) ,2 5 2 :! j :。 货或积压) 达4 0 左右。如果在季节开始之前的1 6 周进货,则需求预测误差为2 0 1 :有。如 果在很靠近季节刀:始的1 1 0 候进货,需求预测误差只有1 0 矗i 右。应用q r 系统可以及时荻得销 售信息,把握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刚时通过多频度小数量送货方式,实现实需型进货( 攀 售店需要n 勺啊候彳进货) ,这样使需求预溯误差可减少到1 0 左右。 误差的荚系 1 “快速反应”( o r 系统) 使零售商和生产商紧密协调,共同管理零售库存的分前i , 如盘零售企业的补货申实施q r ,实验证明,可以将补货周期由原来的7 2 天,减少至1 5 天, 减少7 5 ( 见图2 ) 。商品供应商和零售商通过这策略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州 时也减少了整个供应链一h 的非增值成本。 叵亟圈圃叵亟圈圆 商品售出 i 生成、审核并邮 寄订单 输入订单及装 运单 山集运人发货 i , 配送中心收货 f j _ i 帐粘贴价签 分类 圈 商品售出 生成 订单 并通 e d l 传送 1 录入订啦,装妥带 宵条码的商铬付 运,录入装运单 上 直接发货 1r 由配送中心收货 1 r 商店收费、补充货架 :应用q r 策略前后补货周期比较 口 口 兰。 e 赢 厂 一 磊o :i j叠 口 口 口 曰 曰 曰 曰 第二节效率型消费者对应( e c r 系统) 一、效率趔消费嚣刘应( e c r ) 出现的背景 在6 0 年代利7 0 年代美困闩杂百货业的竞争主要是在生产厂商之叫展丌,竞争的重心 是品牌、商品、经 ;l j 渠道和大量的广告和促销,在零售商和生产厂家的交易关系中生产厂家 i i 撕支配地位。进入8 0 年代特别是到了9 ( ) 年代以后,在零售商和生产厂家的交易关系中, 零售商丌始占据j :岢地位,竞争的重心转向流通r h 心、商家自有铀牌( p b ) 、供应链效率和 p o s 系统。 在这期问,从零售商角度来看,随着新的零乍洲k 态如仓储商店、折扣店的大量涌现,h 杂百货业的竞矛更趋激烈。从生产厂家角度来看,由 二同杂百货商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商品 的同质化使牛j “厂家为了获得销售渠道,通常采刚直接或问接的降价方式作为向零售商促销 的主要于段,这种方式往往会大量牺牲厂家自身的利益。所以,如果生产商能与供应链中的 零售商结成更为紧密的联盟,将不仅有利于零售业的发展,同时也符合生产厂家自身的利益。 另外,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过度竞争往往会使企业在竞争时忽视消费者的需求。面对消费 者在商品的高质量、新鲜度、服务和合理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企业从消费者的 需求出发,提供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在上述背景下,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 u sf o o d l l a r k e t i n gf n s t i t u t e 简称f m i ) 联合 包括c o c a c o l a ,p & g ,s a f e w a ys t o r e 在内的1 6 家企业与流通咨询企业k u r ts a l m o n a s s o c i a t e s 公司一起组成研究小组,对食品业的供应链进行调查总结分析,于1 9 9 3 年1 月 提出了改进该行业供应链管理的详细报告。在该报告中系统地提出效率型消费对应 ( e f f ic i e n tc o n s u m e rr e s p o n s e 简称e c r ) 的概念和体系,主要针对加工食品业发明的有效 顾客反应,是为了消除不必要的库存以及商品流通中的浪费的一种机制。 二、e c r 的定义和特征 ( 一) e c r 的定义 效率型消费者对应( e c r ) 的是一个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组成各方相互协 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e c r 的优势在于供应链各方为了提高消费者满意这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分享信息和 诀窍。e c r 是一种把以前是处于分离状态的供应链联系在起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工具。e c r 概念的提出者认为e c r 活动是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山贯穿供应链各方的4 个核心过程组成( 如 图:j 所示) 图3e c r 和供应链过程示意图厂i = _ 上:兰:兰、_ :一 ( 二) e c r 的特征 e c r 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产销双方由传统的对立型交易变成合作伙伴关系。即交易各方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实 现以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服务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追求双方的利益。简单地说, 是一种双赢型( w i n w i n ) 关系。 2 强调供应链整体协调:e c r 要求各部门、各职能以及各企业之间的隔阂,进行跨部门、 跨职能和跨企业的管理和协调,使商品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和供应链内顺畅的流动。 2 既然e c r 要求对供应链整体进行管理和协调,e c r 所涉及的范围必然包括零售业、 批发业和制造业等相关的多个行业。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e c r 所具有的优势,必须对关联的 行业进行分析研究。 三、e c r 的构筑 e c r 概念是流通管理思想的革新,e c r 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把市场营销、物流管 理、信息技术和组织革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以实现e c r 的目标。e c r 系 统的结构如图4 所示。构筑e c r 系统的具体目标,是实现低成本的流通、基础关联设旌建设、 消除组织间的隔阂、协调合作满足消费者需要。 e c r 系统 低成本的流通 基础关联设施的建设 消除组织间的隔阂 协调合作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信息技术 厄d i 、e o s ) 准确预测需要 及时准确传送 p o s 数据分析 e d i 数据库 物流技术 ( 自动化和省力化) 连续商品补充( c r i ,) 自动订货系统( c a o ) 厂家管理库存系统 ( v m i ) 兴叉运送 预先发货通知( a s n ) 低成本的物流 排除人力失误码省 力 营销技术 ( 商品类别管理) 增加的促销 商品类别管理 店铺货架空间管 理 p o s 优惠券回收 商品品种和促销数 据库 组织革新技术 ( 战略联盟) 通过协调提高敬 室 厂家_ 乖| i 商家战略 联盟 信息流和商品流 的顺畅流动 缩短交纳周期 图4 e c r 系统的构造图 四、q r 与e c r 的比较 ( 一) q r 和e c r 的差异 q r 和e c r 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商品的特性,q r 用于百货商品,而e c r 用于食品,不 仅商品表面的物理差异,而是指商品在价值、周转率和品种中的本质差异。两者之间的差异 第1 5 页共4 7 页 比较见表2 。 表2不同商品的特性比较 服装类( q r )食品类( e c r ) 零售商形式百货店专业店超市 每家店铺的单品数量高( 5 0 2 0 0 万)低( 2 5 - 3 万) 每家店铺的单品年均销售额低 高 库存周转次数低( 2 - 5 次)高( 1 0 2 5 次) 单位重量体积的价值 一 尚低 削价 高低 毛利 高( 3 5 - 5 0 ) 低( 2 0 2 5 ) 产品生命周期短 长 季节性 强弱 产品的可替代性低 高 购买频率 低高 如表所示,百货商品的单品数量非常多,产品生命周期短,季节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模制纤维托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医学高级职称-卫生毒理(医学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项选择题100题)
- 2025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100题)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重庆住院医师口腔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100题)
- 客户画像驱动的流失预测-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干式空气滤清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低坡屋面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高校学生CRM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音频编辑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各省)-天津住院医师皮肤科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题)
- 体检中心接待规范流程
- 夏季食堂食品安全注意事项
- 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解读
- JJF(陕) 035-2020 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现场校准规范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期末试题
- 2024年网格员考试题库完美版
- 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检查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试题题库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GB/T 44536-2024CVD陶瓷涂层热膨胀系数和残余应力试验方法
- 汉字文化解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