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佛山武术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学生姓名:范志明,宋迪娜,王子惠指导教师:赵善德 副教授摘要: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从历史入手,通过实际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第一部分探索佛山武术精神深厚的历史内涵及其价值。第二部分通过调研分析佛山武术在当代的优势和问题。第三部分着重于佛山武术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佛山,武术,武术精神,社会发展 1. 前言32. 佛山武术历史及其价值42.1 明代武狮与佛山武术的艺术欣赏价值42.2 清代五大名拳与佛山武术健体防身价值42.3 近代武术名家与佛山武术的爱国教育价值53. 佛山武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73.1 佛山武术依旧拥有魅力73.2 武术学员渐少,武馆入不敷出,经营困难83.3 武术产业化道路困难重重93.4 武术精神传承94. 武术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11 4.1 武术精神的内涵.11 4.2武术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11 4.3对弘扬武术精神的建议.125. 结语131. 前言 要谈佛山武术,首先我们要明确佛山的地理概念。 早在秦汉时期,佛山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农渔业民聚居村落,乡人称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年),因在城内的塔坡岗上挖掘出三尊佛像,遂立石榜称“佛山”而得名。直至1925年民国正式将佛山从南海县划出成立佛山市之时,佛山基本上一直隶属南海县 清雍正十年(1732年),佛山从南海县分出,设“佛山直隶厅”,隶属广州府。雍正十二年,改设广州府同知于佛山,为广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属于南海县。此后佛山独立建市过程仍有反复,直至1946年新中国政府正式将佛山三镇 1941年,民国政府舍利佛山特别区,下辖佛山、富福、汾文三镇。合并重组为佛山镇。因此提起佛山,许多佛山老人都会认为仅仅包括佛山镇。但1983年6月1日地市合一,粤中行署和佛山市政府合并,成为今日佛山市。顺德县、南海县、高明县、三水县、中山县正式隶属佛山市。由于本文主要探讨佛山武术历史形成与发展,为今日构建佛山武术名城、普及武术大众化服务。因此,我们所采用的佛山市概念,为当代概念,也即1983年以后包括以上五县以及原属佛山市的区域。2. 佛山武术历史及其价值中国武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佛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南派武术的中心也有着深渊的历史。据诗经、管子、荀子等古籍记载,早在公元前,中国武术已经成形。随着魏晋时期开始直至南宋时期时期三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整个岭南地区的人口大量增长,北方武术也渐渐传入佛山,与当地的武术结合,形成新的武术体系。明初,佛山武术已相当普及,以武狮等艺术表演形式传播到大众之中。清代的佛山武术基本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武馆林立,名家辈出。清末民国时期,佛山武术有提升了一个高度,从单纯的强身健体,表演娱乐达到驱逐外地,保卫祖国的革命助力。2.1 明代武狮与佛山武术的艺术欣赏价值虽然关于武狮的起源众说纷纭,但佛山作为武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毋庸置疑的,佛山南狮有着“南狮之王”的美誉。早在远古时期佛山地区已经有了武狮的传说。在明代已深入民间。明朝永乐年间,佛山秋色赛会上已经有狮子武术的表演。 佛山舞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有锣、鼓、钹三种敲击乐器相配,其中鼓手是舞狮的指挥者,狮子由两人扮演,另外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佛山舞狮的技法要求很高,最普通的就有踩球、采青、过跷跷板等,有难度一些的还要才梅花桩,因此必须是具备武术功底的人才能进行武狮,武狮也才能舞得更加漂亮。除了技法之外,南狮的表演还讲求神、形、态兼具。在表演时,要将狮子出洞时的慵懒动作、探洞时的多疑性格、登山时的昂首阔步、戏水时的欢呼情绪等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度动作,演绎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表现狮子的威猛与刚劲。因此在观看武狮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狮子在形体上的动感,还可以感受狮子神态上的变化,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武狮是秋色赛会上的固定项目,由于秋色赛会是佛山地区范围最广、影响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民俗形式,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对佛山民众具有很大影响。所以,明代佛山舞狮的艺术还深刻融入到佛山民间,带动了佛山武术技艺的发展与武狮艺术水平的提升。2.2 清代五大名拳与佛山武术健体防身价值明末清初佛山已经出现了专门性的武馆,这些早期武馆基本都为反清复明而建,佛山石湾开始出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出现的天地会组织五顺堂。雍正年间,京剧名伶摊手五来到佛山,在戏班中教授武功,灌输反清复明思想,后来,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粤剧艺人加入陈开起义的行列,创立了大成国。咸丰元年,蔡李佛创始人张炎在佛山创办鸿胜馆,其宗旨也在于反清复明。由于反清组织并不能组建军队,更加不允许拥有能与清廷抗争的武器,增强自身体魄几乎就成为反清的唯一途径。而该时期正处于早清时期,四海安定,国富民丰,没有外地困扰,为佛山武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佛山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大名拳便是在此时发展起来的。五大名拳指的是洪、刘、蔡、李、莫五家。洪拳以刚为主,为广东花县人洪熙官所创 另有说法,为明末清初南少林传入。,黄飞鸿、林世荣师徒发扬壮大,创立了虎鹤洪拳。刘家拳的始祖,一直有三种说法的,一是刘生,二是刘一眼、三是刘青山所创的。刘家拳以灵为主,短桥短马、功夫硬朗、灵巧敏捷、步走四方、拳打八面。蔡家拳相传为广东番禺人蔡展光所创的,以快为主。李家拳相传为新会人李友山在少林的五形拳上改进,成为现今的李家拳,李家拳以朴实刚劲为主的,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莫家拳传说创自莫达士,与一般的南拳注重手法不同,莫家拳是以脚法为主的。无论五大名拳创立的目的是什么,但由于都是经过几辈人探索发展而来,此时的武术已不同于之前的分散业余的表演,已经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因此强身健体的功效更加明显。更重要的是,武术将就内外兼修,习武之人意志往往更加坚定。练习武术时,人体肌肉群和韧带都可以得到锻炼,同时对精神、意识、呼吸可以起到协同的作用,因此经常;练武可以起到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武术由我国古代的技击术发展而成,因此练拳习武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还可以掌握一定的攻防技法,起到防身自卫的作用。五大名拳产生的背景就与反清复明的目的密不可分,外在攻击性与内在防御性就成为各拳法的特点,莫家拳就是专为女子防身而创立的。因此,强身健体,自卫防御是佛山武术的又一大价值。2.3 近代武术名家与佛山武术的爱国教育价值清末民国时期,佛山武术有提升了一个高度,从单纯的强身健体,表演娱乐达到驱逐外地,保卫祖国的革命助力。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国家生存岌岌可危,广东位于中国最南端,是西方侵略者最早入侵之地,也是最早开阜通商之地,受到的侵略更为严重,民族觉醒意识也最早。当时许多有理想、有建树的佛山武术名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做了一系列斗争。黄飞鸿、叶问都是佛山武术的佼佼者,他们之所以被后人津津乐道不仅仅是一身过硬的武术功底,更为重要的使他们为了挽救民族为王而做出的贡献。黄飞鸿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888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1894年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黄飞鸿传略,邓富泉,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pp15以医术救死扶伤,拯救国人。叶问是“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人称华公)的封门弟子。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积极参与军统培训,暗中帮助中国参与敌我工作的展开。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问放弃设馆授徒,在县府刑事单位任职,历任佛山任警察局刑警队队长,升督察长、代理局长,担负除暴安良工作,曾亲手侦破佛山沙坊之劫案,并在升平路升平戏院内亲擒劫匪,于1949年出任广州市卫戌司令部南区巡逻队上校队长。 除了这些佛山武术人英勇的个人斗争之外,许多武术组织也为救国救民做出了很大贡献。佛山鸿胜馆就是其中的代表。鸿胜馆是蔡李佛门弟子张炎所创立,由于支持革命事业,在国民党执政期间,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奉蒋介石旨意,策划“清党”运动,实行反革命大屠杀。鸿胜馆主要成员有的被杀害,有的外逃,该馆被迫停止活动达10年之久。民国26年(1937年),鸿胜馆门人余少甫、林杏、陈艺林、汤锡等筹备成立“鸿胜体育会”,恢复活动,以锻炼身体和发扬武术为宗旨。不久,国共合作抗日,该会办了大刀队教练班和防护团,积极抗日。这些武术名家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血肉之躯抵抗坚船利炮。他们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现在所缺乏的,这也是佛山武术所体现出来的第三个价值爱国教育价值。3. 佛山武术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3.1 佛山武术依旧拥有魅力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掌握佛山传统武术发展的相关信息,本组成员进行了实地调研活动。调研的第一站,我们选则了佛山祖庙。祖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禅城区,在祖庙正门的左侧是叶问馆,馆内陈列着有关叶问师傅的各种介绍、照片等。经常有咏春拳的爱好者在此馆门前“切磋”。在祖庙三门的北侧,有一座两层仿清代青砖建筑,是占地五千平方米的黄飞鸿纪念馆。馆内设有陈列馆和飞鸿影院。在陈列馆内,有一幅目前国内仅存的黄飞鸿真人照片。纪念馆里有个很大的演武厅,每天都有一场武术表演在这里进行,黄飞鸿的门人们将精湛的武艺呈现给游客。飞鸿影院则不停地播放黄飞鸿的电影录像,拳脚声不绝于耳与武术表演相得益彰。据说,祖庙的工作人员地毯式收集了1000多件黄飞鸿的文物,近百部黄飞鸿电影以及黄飞鸿功夫的真人演绎,才形成了这座凝聚全世界38万黄飞鸿门人寻根拜祖的纪念馆。 祖庙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入庙参观的国内外的游客近百万。其中叶问馆、黄飞鸿纪念馆所代表的佛山武术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都会有国外的武术学员来祖庙进行一次“寻根之旅”,通过参观武术纪念馆来切身感受中国武术的精髓。现代社会中,人民群众对于武术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很多人包括男女老少都有练武的习惯,在练武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强身健体,享受武术的魅力。我们随机对禅城区社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了98份,数据有说服性。调查发现武术健身活动在当地居民中逐年普及。调查结果(表1)显示,中老年是武术健身的主要参与者,其健身动机大多是强身健体、疾病康复和延年益寿。社区居民选择健身的场地多以离家近、方便便宜为主要因素,因此公园、公共广场、小区空地等成为首选。人们大多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每周锻炼次数大多在3次以上。 图1 居民喜欢的健身项目百分比表1 社区武术健身者性别、年龄、动机分布性别年龄动机男女10-3535-70强身健体疾病康复磨练意志参加比赛其他%435714867614622图2 社区居民对武术健身的物质投入随着国务院“全民健身”口号的喊响,健身武术逐渐从社区走向了学校。据调查,佛山各大中小学均开设了武术体育课,由校内体育老师或校外武馆教练担任教学。教学内容削弱了武术的竞技部分,着重于传统武术拳法套路。武术体育课的开设,旨在通过每周一次到两次的武术教学,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时普及佛山的传统武术。3.2 武术学员渐少,武馆入不敷出,经营困难调研的第二站是佛山当地历史最悠久的武馆鸿胜馆。现在鸿胜馆在政府的支持下作为一个纪念馆重新开馆,同时开办了蔡李拳的训练课程。据馆内的师傅介绍,现在留在馆内教学的师傅大概有十几名,但是大多都有正常的工作,来武馆教学完全是处于对武术的热爱。而来学拳的学员以小朋友居多,大多是父母抱着让孩子强身健体的初衷而来。由于有政府的支持,武馆不用缴纳场地租金和水电费,饶是如此,全馆每年的收入所得仅仅勉强能够支撑武馆的运作。而其他的武馆由于场地租金昂贵,学员不够多,收费较低,能够赚钱的很少,这有直接导致了武馆场地设备陈旧、无力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等问题。这样恶性循环,更加剧的武馆生存的困难,阻碍了佛山武术的发展。而众多的武馆仍在坚持运作,完全是处于对武术不可割舍的热爱。 佛山众多的武馆为了减少租金费用,大多选择隐藏在深街巷陌当中。而来学武的人大多有季节性,假期时候学员便多谢,平常时候就略显冷清。有很多学员慕名而来,但是练习几个月后由于受不了日复一日的枯燥“功法”而怏怏离去。“在这个功利的社会,人们把学习工作看得很重,因为这些能够带来高收入。已经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套拳,更别提领会武术中的精髓了”鸿胜馆负责人如是说。真正能够耐下心来,坚持几年在一个武馆学习武术的学员十之无一。但是似乎是应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说法,佛山武术在海外享有盛誉,每年都有不少的国外武术爱好者不远万里来到佛山,学习中国传统武术。而海外各种大大小小的中国武馆林立,也吸引了不少国外学员坚持练习中国武术。中国人对中国武术的热情竟然比不上国外的武术爱好者,这的确是个引人深思的现象。3.3 武术产业化道路困难重重虽然武术在佛山群众中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习武者都是自发的在公众场所或是自己家里面,学习也是通过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口传身教,去武馆正式学习的人很少,对于武术的资金投如基本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馆的发展,也就不利于武术产业化的发展。面对佛山武术的尴尬现状,佛山市政府决定大力支持武术的发展,决心以蜚声世界的武术名人李小龙、黄飞鸿等为依托,打造“南中国武术之都”,走一条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佛山市委宣传部组织了 “我为大佛山献一计”活动广泛征文,其中让“佛山精武会”打开佛山武术文化旅游之窗一文获得优秀奖,文章中透露出“武术铺路,发展旅游”的思路。发展武术旅游的观点也得到了佛山旅游局的认同。佛山狮头龙头远销海外,其名气丝毫不逊于佛山武术;木人桩是咏春特有的练习器材,也是佛山武术器械的一大品牌,全世界的这两个品种几乎都有“佛山制造”的印记。武术器械的生产也是一条可行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但是武术产业化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很多的想法却仍停留在口头上。佛山顺德区政协委员欧阳广志曾经在提案中建议,将李小龙这个国际品牌与产业嫁接,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估计,李小龙品牌价值超过10亿美元,如果能够成功嫁接到旅游、影视、出版、商品生产等产业中去,延伸开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将不可估量。近年来,对李小龙品牌的开发早已不止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上了,但最大的问题是佛山政府并没有获得李小龙品牌的授权。对李小龙品牌的应用依旧停留在计划阶段。3.4 武术精神传承一代宗师叶问说过:“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中国武术包含着儒家的哲理,首重武德,也就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仁义精神。” 近代中国人每当谈及中国武术,往往十分重视它当中的哲学精神。大部分喜爱中国武术的人,均重视“使用武术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或称武德。 经常有人引用“止戈为武”来解释中国武术的人文精神。根据左传宣公二年所载:“夫文,止戈为武”,大意说中国的汉字“武”,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由此解译“武”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为了杀伤破坏,而是为了后来的和平云云。无论武术家、小说家、电影,均经常强调中国武术的价值:“功夫并不是用来打架,而是用作强身健体”。而当武术家切磋技艺时,应该“点到即止”,不应乱作杀伤。会武的人,“切忌心浮气躁”,必需“戒急用忍”,因为武术不应用作主动伤人,而只应“在必要时作自卫用途”。至于国家面对危难时,便“匹夫有责”,是会武术的人出手的时候。 在和鸿胜馆的师傅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师傅们都会强调武德的重要性,但是究竟学员有没有把“止戈为武”的精髓放在心上师傅们并不能保证。 难免有学员喜欢凭借自己的拳脚功夫“耀武扬威”。加之现在功夫电影众多,如果没有理解电影中的武术精髓,只是一味的崇拜其中的一些夸张武打场景,难免会造成习武之人对功夫的“滥用”。懂的拳脚的人多了会造成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也是当地政府对全力提倡习武的一大顾忌,武术师傅对这种现象非常担心,他们极力呼吁武术精神的传承及习武者对大力推广武术精神对整个社会的指导意义。因此,很多人在习武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把握武术的精华-武术精神,只是注重武术外在形式的修炼,真正武术精神的把握基本都不怎么到位,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我们对习武人对于习武动机的调查上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学武的初衷是想学习武术的精神-武德,想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心性,升华人格,发挥武术精神的巨大作用。因此,虽然武术的整个发展现状不太乐观,在武术产业化方面也是问题很多,但是在武术精神对社会的指导意义上能发挥的潜力巨大,武术精神有着广阔的推广空间,做好武术精神的宣扬,不仅对于习武者个人的品格带来极大的提升作用,学会以武术的哲学内涵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发展自我,而且武术精神的宣扬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指导意义。4. 武术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4.1武术精神的内涵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养生学等传统文化思想和传统观念,形成了自己的武术精神。武术为推动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武术精神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公平正义及在促进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特有的正面作用。在中国推动武术向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弘扬武术文化,发扬精神,成为国内武术人讨论的热烈话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民众需要的迫切表达。武术是以运动实践的方法来体悟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在技术上体现了中国人的以和为贵,宽厚仁义,技术思想也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理论道德。武德中如忠君爱国,恪守信用,坚韧不拔,谦和忍让,惩恶扬善等品质是武术家们所信奉的要义。它注重性命双修,德艺兼备,既讲克己正身、宽厚谦让,又讲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倡导人们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国武术正因为有了这些重要文化内涵,日益显示出独特价值和魅力,在当今世界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谢慧慧 章芳芳. 当代社会武术的功能效用 J. 武术发展研究,2011-01(8):13-14这些武术精神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人性修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高速发展、节奏异常之快的中国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4.2武术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武术精神强调“坚韧不拔”,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及毅力。这对于相对浮躁的现代社会是一个莫好的精神提示。中国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是一个布满诱惑和欺骗的空间,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是之前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时代,信息的交流空前繁盛,物质财富的增长呈现惊人的速度,一夜暴富的时现象时刻刻都在上演,瞬时抓住机遇从而“青云直上”的大有人在,这样的一个瞬息万千的时代营造了一种普遍浮躁的社会氛围,大家不再相信成功来源于汗水,不再认为踏实肯干就可以获得成功,普遍有了一种侥幸心理,因此在工作中浮夸、漂浮,不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时刻在需求所谓的机遇,出现了现在的跳槽严重现象、爱慕虚荣作风、游手好闲风尚,不仅给社会的和谐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也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造成了损失。应大力提倡“坚韧不拔”的武术精神,让大家重新塑造正确的成功价值观,重新踏踏实实的回归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通过刻苦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毅力、有耐心,在没有成功之前应该坚持。这样,才能抵制社会普遍的浮躁心态,让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在成就个人成功的同时也推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武术精神强调“德艺兼备”。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从理念单一到“价值多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在极端变动的时代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时代呼唤我们学习雷锋精神N党的生活,2012-02(1)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政治官员贪污腐败、企业家制假造假、文艺界丑闻百出,中国已经进入了没有道德的年代,大家的身体里面没有流淌着道德的血液,社会发展呼吁道德,中国未来呼吁道德。“德艺兼备”作为武术精神里面的对于习武人的最起码要求对当代中国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武术精神强调不仅要有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道德,二者缺一不可,习武要先习德,中国社会的大部分个人都应该学习这种“武德,那就是在掌握技术、增长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己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且自身的道德是首位的,不能本末倒置,这无论对于个人境界的升华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积极意义,道德的修炼不仅使个人不再唯利是图,而是需求集体的平衡和和谐,对于整个社会也会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最终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的保障,社会进步地更加迅速、和谐。武术精神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进入新世纪,人类前进的步伐没有停下,而是加速前进,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对于自己驾驭自然的能力更加自信,不断的超越自我的去开发自然,没有节制的去消耗自然资源,企图征服地球上的一切,对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进行肆无忌惮的猎杀以谋取暴利,就这样,人类和自然的矛盾出现越来越烈的趋势,人类征服自然,自然也报复人类,地震、海啸、台风、干旱等等自然灾害频发,人和自然似乎到了你死我亡的境地,2012似乎真的要来了。人类究竟该怎样处理和自然的关系?武术精神给出了答案,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在地球上一切都是平等的,人类不应该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对丰厚的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开采,遵循他们成长的规律,不要把自己当做地球上的唯一主任,大自然也是其中一员,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正是因为大自然的存在,我们才得以生存,要学会与自然的和谐、和平、合作地共处,从而互生互荣。所以学习了武术精神我们便学会了与自然共处的智慧,学会了怎样去正确的处理与自热的关系,最终达到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目的。4.3对弘扬武术精神的建议 武术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是普遍的而且是现实的,应该大力加以发扬。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武术精神作用的宣传,在群众中大力宣扬武术的精神价值,推动武术精神作用的施展,使普通民众都能切实地领会到武术精神的现实指导意义,以便加强对与武术精神的学习和应用。其次,武术培训机构在武术教学上应提高武术精神的施教力度,重点推广武术精神的指导价值,在教授武术技艺的同时积极传播武术精神,使习武者都了解到武术的精神内涵及精神魅力,做到“德艺双修”,以便能更好的发挥出武术的真正魅力。同时,对待武术精神应该是对待一种文化,一种与时俱进的武术文化。武术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有新鲜的内容注入,不断完善和进步,应成立研究武术精神的专门部门,做好武术精神的研究工作,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以便将武术精神发扬光大。5. 结语 通过历史文献与实地调研我们得出结论,佛山武术以其坚韧不拔、德艺兼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对当代社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借助佛山武术深厚的历史背景,将佛山武术精神发扬光大。以期解决当代社会的弊病,促进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和谐和富足。参考文献1 杨武,鲁生,晓剑,等,简明武术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2 日松田隆智,中国武术史略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 秦子来,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38-414 张永明,钟志玲,张治纯,佛山武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1,19(4):77-815 郭裔,马廉祯,从广东精武会的创办管窥广东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8:88-896 邓富泉,黄飞鸿传略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7 刘劲松,中国武术产业市场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早报,2011,25(5):65-788 招惠芬,张永明,广东佛山社区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1):103-1059 黄丹,林晓葵,广东佛山地区咏春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44-4510 郑梦玉,杜凤治,等,广东省南海县志(同治十一年刊本)M,成文出版社,1967。11 黄红田从武术的价值功能转变看武术的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5.04.15:47.12 谢慧慧 章芳芳. 当代社会武术的功能效用 J. 武术发展研究,2011-01(8):13-1413 时代呼唤我们学习雷锋精神N党的生活,2012-02(1)14 佟 岩,周 滨谈武术的价值、现状及未来发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15 陈志喜从武术的价值与特点谈 21 世纪武术发展战略J湖北体育科技,2005(3)16 任丽娟,申 玲试论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2005(5)17 刘进彬,胡玖英浅谈中国武术的价值与发展J文化研究,2008(20)18 邱丕相,周伟良论现代武术运动的主要发展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2(1)19 朱唯唯武术的现代价值J中华武术,19920(清)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道光十年刻印)M卷六乡俗志,佛山市博物馆藏线装本。21 朱梅,罗斌,舞龙舞狮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佛山武术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居民)您好!感谢参加“佛山武术发展现状”的调研工作!武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在现今社会中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次调研采用匿名形式,我们将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调查单位:暨南大学创新工程研究小组(1)您的性别:A. 男B.女(2)您的年龄:A.30岁以下B.3140岁C.4150岁D.5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商务谈判师综合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泵站招聘水管员模拟题集
- 课件中Flash尺寸调整
- 2025年实验室信息安全基础测试题集
- 2025年安全培训体系构建题集
- 2025年宠物医疗AI工程师核心笔试题
- 2025年机械制图员面试常见问题及标准答案集
- 2025年河道保洁员招聘笔试冲刺模拟题
- 2025年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考核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评估多选题及答案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领导干部政治理论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提取公积金租房合同范本
- 推理能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和写作)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重点名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2.4抽象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讲义(原卷版)
- 喷粉挂钩管理办法
- 2025手机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