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食道异物的紧急处理方法,1,气管、食道异物的预防方法?,将食物切成细快;充分咀嚼;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2,食管异物的症状有哪些?,吞咽困难吞咽痛疼、流涎、颈及胸骨后痛大的异物压迫喉或气管可有呼吸困难颈部肿胀、压痛,3,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气管、食道异物的常见原因及表现:,4,气管、食道异物的常见原因及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这里介绍海姆立克(Heimlich)手法,简单易行,十分有效。,5,海姆立克(Heimlich)法:,受害者站着:受害者需采取双腿打开,身体稍向前倾,张口方式,以利于施救及异物吐出。,6,海姆立克(Heimlich)法:,受害者站着: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7,海姆立克(Heimlich)法:,受害者躺倒在地,由于缺氧而不省人事:将受害者平卧,清理口腔分泌物,开放气道。救护者托住受害者背部使之仰卧,两脚左右分开跪于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用力迅速挤压,反复至咽喉异物疏出。,8,海姆立克(Heimlich)法:,受害者是1岁以下的婴儿: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9,海姆立克(Heimlich)法:,自救:张口,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10,避免实施海姆立克法合并症:,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驻马店外贸招商协议书
- 东部武装明斯克协议书
- ctoc充电线协议书
- 城市环卫车模型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床上纺织品时尚连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具色彩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眼科检查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附完整答案)-
- 2025年机器人技术的无障碍设计
- 南大版八年级全一册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六课 彩绘生命的蓝图 教案
- (11.4)-专题三 世界的图景及其存在 第七讲 五种必备的思维能力(下)
-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非遗申报范本
- (完整版)10G409预应力管桩图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富氧节能环保燃烧技术介绍
- PCBA来料检验标准
- NB/T 10726-2021煤矿膏体充填管道输送工艺要求
- GB/T 3821-2015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
- GB/T 29529-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