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做好四级考试中的“英译汉”魏军梅* 作者简介:魏军梅(1971-),女, 陕西,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内容摘要 “英译汉” 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一种新题型,在于考察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书面材料的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综合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阅读理解、语意表达、审校译文三个阶段入手,在分析英汉语法、语言习惯、语序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英译汉”应试技巧。关键词:英译汉 词义 语序 翻译 差异“英译汉”是为了改进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提高考试的检测水平,使考试对教学具有较好的反拨作用,从1996年开始采用的新题型之一。其目的是使各校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扎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英语能力,避免应试教学。本部分的考题意在测试学生正确理解英语书面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忠实原材料且表达通顺正确。英译汉考题的增设实际上是对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一个全方位检测。 “英译汉”考题安排在阅读理解部分之后,每次考试共5题。考题是从阅读理解部分的四篇文章中分别选择一至两个句子组成一题,每题约含20至30个单词,每篇文章选择一至两题。考试时间为15分钟。考试时学生可以参阅阅读理解部分的有关文章,以便了解上下文。“英译汉”的评分标准是每题两分,满分10分。一个句子是否能够正确翻译取决于对这个句子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词组、句型以及语法结构的正确理解与自然表达。译文中,全句结构正确、自然、通顺、流畅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得05分,其它15分基本上分布于句段的三处难点与要点,每处05分,例如词组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特殊句型的翻译,从句的翻译,比较级,介词短语的翻译等等,因题而异。翻译时,要保持书写工整,卷面干净整洁。 下面我们分三个阶段谈一谈“英译汉”的应试技巧。 一、阅读理解阶段1对上下文的选择与阅读:考生在做“英译汉”试题时,且勿急于动笔。先测览一遍待译句的大意之后,根据题上的标注(例如:Passage I,Para.I,Lines13)在阅读理解考题部分中找到相应句段,最好用括号括起来,以便翻译时查阅。这样待译句就不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位于上下文之中(狭义上讲)。考生可以从上下文的关系中来探求正确译法,避免误译,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符合原文的文体风格。那么这个上下文到底有无具体范围呢?需不需要把原文整个通读一遍呢?答案是这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上下文可以是一两个句子,一两个段落,以至于全文,这就要视它们与待译句之间关系的疏密程度而定了。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再通读全文去校译一两个句子。另外,由于阅读理解部分的考题在先,当学生再回过头来译其中一两个句子时,对全文的大意仍留有一定的印象,因此便于他们选择与待译句相关的上下文。通过对上下文的阅读,学生对于句子中的一些生词,词组,惯用法的具体含义的选择范围缩小了,缩小到具体的语境之中。例如在翻译下面这句英文时,全句没有什么难点,但生词acceleration让许多学生不知其义。这是一个物理上的术语。We feel the planes acceleration because our bodies do not gain speed as fast as the plane does 那么我们不妨读一读邻近句段,也许有收获,果不出所料,在前一段中有一句:We can feel acceleration,an increase in speedBut we notice it for only a short time,for instance,we feel it during the takeoff run of an airliner 这一句实际上就是对acceleration的解释“加速度”。一个生词通过上下文便迎刃而解了。另外通过掌握待译句与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为准确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线索。又如英语句子中有许多代词,it,they,them,his,these,that,those等等。它们所代替的词,词组或句子有时在本句可以找到,有时则要到前后的相关句段中去找。 2对待译句进行语法分析:根据对上下文的选择阅读为我们正确理解原句提供了思路与线索。但要确切地表达句子还要对待译句进行语法分析。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中各结构层次的脉络,阐明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第一步找出句子的框架,主干十分必要。框架一定,然后再分析从句或介词短语,动名词,分词短语等的修饰关系便容易得多了。此外还要留心注意是否有插人语,是否有省略,倒装等语言现象。只有把句子的头绪框架理清了,才能对句子理解得更加透彻,更易于表达。例如:For the population as a whole, we must be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delayed effects of absorbing small amounts of the pesticides that invisibly pollute our world. 虽然全句较长,含27个单词,但进行语法分析后会发现这实际上是由一个句子构成的。句子主干we must be(more)concerned with the(delayed)effectseffects后面是 of引导的介词短语of absorbing small amounts of the pesticide。在这个介词短语中,动名词 absorbing后的宾语为 small amounts of the pesticides而后面的从句 that invisibly pollute our world作定语用来修饰 pesticides。这样全句包含三层意思:(1)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这种延缓效应。(2)摄人少量杀虫剂所造成的延缓效应。(3)不知不觉中污染我们世界的杀虫剂。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全句可译为:“从人口的总体考虑,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摄人少量的、在不知不觉中污染我们世界的杀虫剂所造成的延缓效应。”可见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十分必要,它能让考生更加清晰准确地把握句子的脉络,以求正确理解。 二、表达阶段 1词义的选择:在对句子进行了全面分析之后,便可以提笔进行翻译。这里我们谈一谈词义的选择。翻译时对于每个词在上下文中的确切含义必须吃准,切忌似是而非。例如:evening为晚上,night是夜问;、weep一静泣,sob一抽泣,wail一嚎淘大哭。英语中一词多性,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该如何正确选择词义呢?若一词多性,那么可以根据该词在句中的词性而判断词义;若遇到一词多义的情况,便可以根据上下文以及搭配关系来确定词义。例如:fire可以是是军事上的“开火,射击”也可以译为“生火”,只有通过上下文才可以确定其含义。在不同的词组搭配中同一单词含义不尽相同例如“law”:The new law新约;laws of cricket板球规则;law of value价值规律;civil law 民法。因此不能一看到 law就译为法,法律,要根据不同的词组搭配来选择确切含义。 在选择词义时还应注意其裹贬。尤其是一些中性词,本身无裹贬,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就可能产生裹贬。汉译时应区别对待,选择恰当词义来表达。例如下面两句中: 1)Under the direction of enemy,landlord began to collect additional taxes 2)Under the direction of his teacher,Li Ming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direction根据上下文第一个译为“唆使”第二个译为“指导”。这样十分贴切,各自表达了原句的内涵。 翻译时还应注意词义的引申。其实这属于意译的一种。若在直译表达不出原文的内涵或使译文晦涩难懂,便需要在弄清原文词义的基础上,根据上下义,逻辑关系与汉语搭配习惯对词义加以引申。例如:During the first part of his life, Watt studied weather and storm.译为(在)瓦特年轻时研究过天气和风暴。若把介词短语译为在他生命的第一部分,让人觉得实在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这里引申为“年轻时”。 最后,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地名,人名,新词语等需平时不断扩大知识面,积累常识以求准确翻译,兔得误译而闹出笑话。例如把“黄色书刊”(blue book)误译为“蓝色的书”;把“银河”(Milk Way)误译为“牛奶路”;把“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误译为“直接演讲”等等。词义是否能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句子的正确理解与表达。2语序的安排: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当代英语是半分析型语言,两者在语序的安排上有相似之处,英语基本句型中SV,SVO,SVOiOd等句式的语序安排与汉语大体一致。然而它们仍有许多相异之处。那么为了使译文流畅且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就需要对语序进行调整1)倒装句的语序安排:英语中有时为了一些特殊原因而倒装语序,有时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时为了加强语势,有时为了避免头重脚轻。总之,在汉译时,一定要调整语序,仔细辨认出主干部分,那么整句结构便不难把握了。例如:More obvious is the increasing influence on ordinary life of mankind of advertisement on TV or Newspaper. 这个倒装句的主语是influence,其前有一个形容词increasing后跟一个介词短语作定语,系动词is,表语为obvious,句子主干是influence is obvious。本句由于主语部分较长,因此采取主谓倒置,汉译时调整为:“电视或报纸中的广告对人类日常生活的与日俱增的影响更加明显。” 2)定语的语序安排:汉语中的定语一般均放在被修饰词之前,而英语中通常单词作定语时前置,而短语或从句作定语时后置。对于那些既有前置又有后置定语的英文句子,在汉译时要注意修饰顺序。 一般情况下语序为: 后置定语+前置定语+中心词 例如:There is no Labor Pa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or have the workers any other mass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their own译为:美国没有工党,工人没有自己的任何其它群众性的政治组织。若前置定语是属格名词或代词,数量形容词,汉译时先译。 例如:They set up the worlds outstanding example of independence.译为:他们树立起全世界独立自主的杰出榜样。 当定语连用时,英语中越能表示事物基本性质的越靠近它所饰的中心词,一般是由小范围到大范围,由次要意义到主要意义,由程度强到程度弱,从一般到专有。意义越具体,物质性愈强的愈接近中心词。而汉语却恰恰相反,把表示事物本质的放在最前面,而把表示大小强弱,高低,形状等泛指形容词放在后面,靠近中心词。例如:That is a big round wooden table那是一张木制大圆桌。又如:Many scientists hold that mans social practice alone is the criterion of the truth of his knowledge of the external world许多科学家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上面这个句子中三个由介词短语构成的定语连用,翻译时,按逆序法,先译最远的,最后译最近的,共同修饰criterion。如何译得“准,顺”,这要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去选择恰当的译法,并对翻译方法灵活应用并加以变通。 3)状语的语序安排:一般情况下,若同时在一个句中出现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方式状语。英语语序为: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汉语语序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例如:They discussed the subject animatedly in the dormitory yesterday evening 译为:他们昨晚在宿舍热烈地讨论这个主题。英语句子中兼有前置状语与后置状语,汉译时一般应:后置状语+前置状语+中心词。例如: The influence of this new novel is constantly and rapidly rising in China 译为:这部新小说影响力在中国不断地,迅速地增强。4)复杂句的语序安排:英语习惯开门见山,句子开头安排主要内容,然后借助关系代词,进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汉语则反之,一般习惯于先交待旁枝末节例如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等等,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最终点题。例如: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英语开门见山交待农村社会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绝状态,然后交待原因,远离城市;缺乏交通;通讯工具不足。在汉译时应依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先交待原因,再突出中心。原句译为:因为距离远,交通工具缺乏,使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在译文中除了对语序进行调整外,还进行了词类转换。 英语中在叙述完一件事后,如果还需要进行评论、表态,通常表态在前,叙事随后。而汉语则反之,常是先把事情表述清楚后,最后再缀上一个简短的表态或评论。例如:It was a keen disappointment when I had to cancel this trip. 译为:我不得不取消这次旅行,这使我非常失望。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进行汉译 直译是指译文内容忠实原文,同时也遵循原文的表达方式。尤其对于一般科技文与政论文大多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尽量直译,当直译不能通顺忠实地表达原意时,便可以采用意译的办法来处理。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表面词句与表面意思而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来译。译文力求用词简洁,结构紧凑。例如:Researchers have established that when people are mentally engaged, 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 in the brain that allow it to act more effectively in cognitive areas such as attention and memory. 意思是:研究人员证实人们在动脑筋时,头脑里会产生生化变化,使头脑在注意力和记忆力这类认知领域中更加有效地活动。这里基本上采用了直译,但是其中 when people are mentally engaged若直译为“当人们头脑加人时”显得十分生硬。实际上这个从句所表述的内容是指“当人们用脑或脑子活动时”因此意译为“当我们动脑筋时”便十分形象贴切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进行翻译十分必要。又如:The electrical age has been with us for many years,and perhaps it will never completely disappear.若照搬原文形式,逐宇死译,不考虑汉语表达习惯,则译为“电气时代和我们在一起已有许多年了,它也许永远不会完全消失。”让人读来觉得晦涩,如果采用意译法译为“我们进人电气时代已有许多年了,这个时代也许永远不会结束。”十分通俗贴切。三、审校阶段 一般来讲,出题时,设计题型者对于句型,词语,语法结构等等的选择都不会是简单且一目了然的。所以考生不要期望一次成功,一口气译出一段较为忠实通顺的译文。在译文大体定格之后,一定要进行审核,反复推敲以求译文“准”、“通”。 1首先检查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有无漏译,误译之处,比如时间、地点、数字、日期、修饰成分等细节之处。2对于一词多义的关键性单词要反复筛选,直至挑出最贴切又达意的汉语表达。 3多读几遍译文看一看是否流畅上口,是否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并做适当调整,直至满意为止。4在汉译时,要留心时态的变化。5译文的标点力求正确无误。英汉语言属于不同的语族,在表达方式上有许多差异。因此翻译时不能生搬硬套,死译,硬译。忠实与通顺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忠实而不通顺,译文晦涩难懂,也就无所谓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译文便失之偏颇,失去了通顺的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译文朗朗且忠实原文。“忠实,通顺”是翻译的两大标准,那么在汉译过程中,我们应时刻遵循翻译标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翻译。运用一定的技巧,译出高质量的译文。参考文献1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199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用超声治疗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新型全液压钻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煤炭采掘机械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高等教育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家用塑胶垫项目发展计划
- 金融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及保密条款
- 假期旅游企业批准旅游证明(5篇)
- 建筑工程代理咨询服务合同
- 财务证明书个人银行流水证明(6篇)
- 2023年高考俄语试题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 西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递等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kpu鞋面工艺流程
- 图形设计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
-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探索
- SCA涂胶机内部培训资料课件
- 部编人教版3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电子课本课件
-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课件
- 税务会计学(第 14版)习题参考答案
- 海康产品及公司介绍全系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