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关疾病.ppt_第1页
职业有关疾病.ppt_第2页
职业有关疾病.ppt_第3页
职业有关疾病.ppt_第4页
职业有关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有关疾病,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的定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的特点、诊断和处理原则;职业性损害的三级预防原则;常见的职业性肿瘤及主要致癌因素。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和分类;职业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了解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常见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和产生的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各种因素。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occupationalhazardousfactor)种类:1.化学性因素(1)生产性毒物最常见的有: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溶剂;刺激性、窒息性气体;农药;高分子化合物。(2)生产性粉尘,2.物理性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寒冷、阴暗、潮湿等不良生产环境下工作。(2)异常气压在高气压(潜水或潜涵作业)减压病或潜涵病;在低气压、低氧环境(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高原、高空或宇航作业)高山病;(3)电离辐射如、和X射线等。(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等。(5)噪声与振动3生物性因素(1)病原微生物(2)致病寄生虫等,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长时间从事单一操作、劳动节奏过快,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强迫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设备等,均可造成劳动者精神过度紧张或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或疲劳。,三、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等不符合卫生要求,如通风、照明设备安置不合理等;生产环境缺少必要的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如防尘、防毒等设备。,第2节职业有关疾病的种类和特点职业有关疾病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所产生的各种职业性损害。包括三大类:(1)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2)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2)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trauma),一、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概念: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者。(一)职业病的范围和含义(1)职业人群在生产劳动职业活动中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2)凡由政府主管部门用法令的形式明文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我国卫生部在1957年2月将14种病因明确、危害较大的职业有关疾病列为我国的法定职业病。此后陆续增补了3种,1987年1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及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签发并颁布了重新修订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名单扩大为9类99项100多种。,我国的法定职业病名单1.职业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2.尘肺(pneumoconiosis)3.物理因素职业病(occupationaldiseaseduetophysicalfactor)4.职业性传染病(occupationalinfectiousdisease)5.职业性皮肤病(occupationaldermaldisease)6.职业性眼病(occupationaleyedisease),7.职业性耳鼻喉疾病(occupationalENIdisease)8.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cancer)9.其他职业病(1)化学灼伤(2)金属烟热(3)职业性哮喘(4)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5)棉尘肺(6)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7)牙酸蚀病,(二)、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发病可以预防;(2)病因和疾病有明确的接触水平(剂量)-反应(或效应)关系;(3)发病常有群发性;(4)绝大多数情况下,如能早发现并及时合理治疗和处理,预后大多良好。,(三).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卫生部于1984年颁布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并陆续公布了一系列职业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应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采取综合分析、集体诊断的方法,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1、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及原则1)准确可靠的职业史(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等)及既往史是诊断职业病的前提条件。2)生产环境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3)临床检查(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职业病诊断和病情分级主要依据之一。根据上述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疾病,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特殊检查项目包括:反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程度的指标(如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等)反映毒作用特点以及病损程度的指标(如生化和细胞学指标的检查,X线摄片以及特殊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和听力测定等)。,2、职业病诊断机构与组织需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上述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单位。在诊断上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3、对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职业病患者的治疗;二是及时依法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待遇。,二、工作有关疾病(work-relateddisease,又称职业性多发病)由于受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使某些常见病发病率升高或促使潜在的疾病发作或使现患疾病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等,这类并非由职业性有害因素直接引起但多见于某种职业人群且与职业因素有关的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或职业性多发病。,工作有关疾病是由职业因素、生活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行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只是此类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诸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特异的病因。这类疾病虽不属于职业病范畴,但通过控制或改善工作条件及生产环境,可使这类疾病得到预防或缓解。,三、职业性外伤(occupationaltrauma,又称工伤)职业人群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以及必要的防护措施,受外部物理或化学性等因素的直接作用,而导致的突发性意外损伤。,第3节职业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一、控制人的因素(一)加强健康监护(healthsurveillance)指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评价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程度,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疾患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健康监护包括两个方面:对职业性损害的医学监护;对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的监测(环境监测)。1.医学监护:基本内容包括:(1)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健康检查、职业普查等。(2)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康检查和工业卫生档案。(3)健康状况分析:职业有关疾病发病率,平均发病工龄及病伤缺勤率等,1)就业前健康检查(preplacementhealthexamination)包括基础健康问答和全面的体格检查。就业前健康检查的目的:掌握被检者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有关基础数据。筛检出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职业禁忌证是指存在不适合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如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时,可导致原有的疾病病情加重,或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在从事职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甚至有时还可能影响子代健康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2)定期健康检查(periodichealthexamination)指按一定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目的:及早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检出高危人群作为重点监护对象。为评价生产环境卫生条件提供资料。3)职业病普查。,2.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mornitoring)又称接触控制。通过对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监测,评价劳动环境质量及工人的接触水平。(二)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使职业者自觉地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降低职业有关疾病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职业人群生活质量。,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包括:一般卫生教育侧重于针对个人的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如酗酒、吸烟、不合理营养等;职业健康促进包括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心理学教育和“预防为主”环境观念。,(三)保健膳食为增强职业人群机体的抵抗力,保护受职业危害作用的靶组织、靶器官,应根据接触有害因素作用性质和特点,补充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对毒物接触者,根据毒物损害作用,给予特殊营养。接触损害肝脏为主的毒物,应给以保肝食物,如优质蛋内质,易吸收的碳水化物和多种维生素;脂溶性毒物接触者,应适当控制膳食中脂肪和总批能,补充优质蛋白质(保肝)及维生素C和维生素凡等;对高温作业者,应补充无机盐、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二、采用工程技术措施,贯彻卫生标准通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来消除、减少职业有害因素,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l预防职业有害因素的发生。在加料、出料及包装等生产流程中,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以减小对空气的污染;贮存和反应中注意温、湿度;用低毒、无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2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