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语文 第6课题古诗词赏析复习教案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 复习过程1 导入谈话: 古诗词赏析在近年来的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的分析、鉴赏的能力,又能检测学生的概括、表达的能力。根据课程和考纲的要求,20xx年市中考古诗词赏析范围不再局限于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而是向课外延伸,重点考查学生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 导学:巩固拓展延伸 中考古诗词赏析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 1诗词形象的理解赏析。借助诗词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诗词的意境,体会诗词中的哲理;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透过诗词形象,准确理解诗词的主旨。 2诗词语言的理解赏析。古诗词的语言清新、质朴、绮丽、隽永、凝练、形象,抒情感强。考生要能评价具体词语的含义,特别是要能抓住饱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分析其含义及表达作用。 3诗词表达技巧的赏析。诗词特殊的魅力体现在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等的运用上,考生要能赏析诗词中采用的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的艺术效果,赏析诗词中采用烘托、用典、曲笔、借古讽今、虚实相对、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的妙处,赏析诗词中采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等修辞的作用。 4重要句子的分析理解和感悟。对于千古流传的佳句,考生要学会从内容、写法及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方面进行赏析。对于诗词中的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句子以及过渡句应加以品析。【典型例题】 (20xx泰州)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回答问题。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注博山:今江西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1)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1) 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解析】这是诗歌赏析的综合题。第l题考查对这首词大意的理解与辨析。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以及对景物描写的理解,用拟人手法突出词人所处环境之恶劣的写法。第3题考查对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醒后犹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 参考答案:(1)归来华发苍颜 (2)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意对即可) (3)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凄凉孤寂之感,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鲜明的爱国热情。(意对即可)3 导练:点拨诱导深入1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4 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1阅读李A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回答问题。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是李A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A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回答问题。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4阅读高适的除夜作,回答问题。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除夜:除夕之夜。(1)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5阅读李白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