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08040085 分 类 号 g807.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 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名称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姓名 陈晓静陈晓静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杨国良杨国良 教授教授 论文提交时间论文提交时间 2011 2011 年年 9 9 月月 1919 日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 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对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 授权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 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2011 年 9 月 20 日 签字日期:2011 年 9 月 20 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济南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类职业院校 教育已有较大的发展。2000 年 10 月 l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 体会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第九部 分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各类高职生教育和培养”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是同 21 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 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 才;它对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推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起着 重要的作用。 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就显得 尤为重要。济南市高职院校创办于 20 世纪 90 年代,跨入新世纪后,高等职业体育教育 恰逢国发(2002)16 号文件提出的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和以“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的体育教学变革时代。 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 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和对口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文件为高职院校培 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新旧观念不断发生碰撞,陈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 及评价体系在我们的观念更新过程中随之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是否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 养的职业特点及要求,则必须以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来检验。 现有的研究分别对高职体育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评价体系、教学管理和保障 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讨, 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参考, 但是对职业 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系统的全面研究缺乏。 本研究通过对济南市部分高等职业院校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入手, 研究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与发展的现状,借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 相关理论与实践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选题 进行研究,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济南工 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 6 所高职院校中的部分 体育教师、部分专业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学生问卷 1200 份,教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问卷 60 份,发放体育管理人员问卷 6 份,分别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 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以及教学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济南市高职 院校均制定了以“健康第一”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但缺少了职业教育维度。 2.所调查 的相关 6 个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均没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特征。 3.俱乐部模式和自助 式模式是学生和教师认可的当前高校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 4.济南市高职院校照搬了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评价指标的设置只注重表面的“显性指标” ,忽视对学生 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体育技能能力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5.济南高等职业院校 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有职业特色的教学需求;教学管理制度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 点,教学制度供给不足。 研究结论与建议: 1.济南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现了 “健康第一” 和 “终身体育” 的理念。 建议将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纳入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中, 完善高等职业院校 的体育教学内容。 2.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专业需求。 建议将 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纳入高职教学内容体系,鼓励自编教材。 3.自助式和俱乐部 式教学是学生普遍认可的教学组织形式, 这两种形式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方向。建议进行教法创新,进行俱乐部和自助式教学尝试。 4.济南市高职院校评价体 系缺乏职业元素, 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动性和体育技能能力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 培养。 建议高职体育评价采用多样化评价形式, 完善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体系。 5. 济南高等职业院校现有的场地器材仅够满足现有教学的要求; 教学管理制度不能够保障 职业体育教育的实现。 建议培训教师与物质投入并举, 保障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学院;体育与健康;教学 分类号: a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pe and health teaching in some vocational college in jinan abstract ou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s society advances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nd colleges of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greatly. in october 2000 oct. 11,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fifte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the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10th five-year plan of the ninth part of the recommendations specifically to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orship student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us,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ith the 21st century i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requirements for vocational ability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directly in the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field work and practical talents of talent ; it to increase the workers quality and improve social labor and promoting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actively exploring mee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is established in 1990. in the new century, pe and healthy teaching in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counter a reform times which is being put forward by the country (2002) no.16 files to deepen the spirit of employment as orientation and “health firs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even departments issued a file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 number of the opinion th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ppropriate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cooperate. order talent training have to be progressed actively. insist on the ability to standard.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vocation capacity. the file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new and old idea collides continuously, the old education idea, teaching mode, content of course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s changes immediately in the process of revocation of idea. if this change meets the talent training demand with vocational characte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education reform must be on to test.this subject analy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and correspondingly,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way of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we hope to provide the theories for the pe and healthy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and pushing forward practice process. existing research provides important valuable in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sports teaching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cont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system, teaching and security for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his research, but a vocational colleges pe and health programmes of instruc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tudy of part via jina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sports and health situation in the course of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new situ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and health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us quo, to sum up experience and found wanting, to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pe and health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mes to provide related theory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this paper used document analysis, experts interviews,survey,questionnaire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study the topics. in shandong commerc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nan th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na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and jinan project from th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institute for six travel from the professorship of part of the sports teacher, teaching students an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taff of the respondents. 1200 students were issued questionnaire survey, 60 teachers, sports management of the six copies, is teaching policy,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security aspects of inquiry.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all drew up a teaching target that take health first as the central. but it was in need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dimension. 2.the pe and health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six specialities that was be investigated have no obvious features. 3.the club mode and the self service mode are more ideal teaching form in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what students and teacher approves. 4.the pe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copy the common high school.the setup of evaluation indexes pays the attention to dominant index only, and neglect students leaning interest, activity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sports abi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echnical abilities. 5.the playground and equi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nan cant satisfy the teaching with vocational features.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cant embodi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aching system is in short supply.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health first and “career sports” were taken as an teaching idea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but it was in need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 we propose to bring different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o bring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to a the pe and health content of course and improve the pe and health content of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2.the setup of pe and health teaching cont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didnt consider the need of specialities. we propose to bring the pe and health content of course with vocational character into the content architect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courage edit teaching material by their own self. 3. the club mode and the self service modes are more ideal teaching form in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what students approves. so we propose to innovate teaching model and attempt to teach with club mode and self service mode. 4.the pe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jinan is short of characteristic factor. and neglect students leaning interest, activity and the training of the sports abili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echnical abilities. so we propose to adopt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ode to improve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5. the playground and equip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jinan were satisfied the current teaching only. with vocational features.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cannot guarantee of vocational pe and health education. we propose to train teacher and increase meterieal input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 and healthy teaching. keyword: keyword: vocationalvocational collegecollege;pe;pe and healthand health; ;teachingteaching category number: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目录目录 独创声明. 1 中文摘要. 2 abstract. 4 1 引言. 11 1.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 11 1.2 研究现状 . 12 1.2.1 国内外情绪教育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1 国内研究现状 . 1 1.2.1.2 国外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国内外已有情绪调节研究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 2 1.2.2.1 对情绪调节概念的认识不足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2 研究情绪调节的方法亟待完善 . 3 1.2.2.3 情绪调节的干预性研究不足 . 3 1.2.3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中的应用研究 . 4 1.2.3.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 4 1.2.3.2 健美操运动中的情绪活动 . 4 1.2.3.3 学生情绪调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5 1.2.4 调节情绪状态的手段及方法 . 5 1.2.4.1 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 . 5 1.2.4.2 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3 学会适度控制情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3.1 冷处理法 . 7 1.2.4.3.2 转移控制法 . 7 1.2.4.3.3 理智控制法 . 7 1.2.4.4 学会主动调节情绪 . 7 1.2.4.4.1 自我暗示法 . 8 1.2.4.4.2 自我激励法 . 8 1.2.4.4.3 静态放松法 . 8 1.2.4.4.4 音乐调节法 . 8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1 研究对象 . 错误!未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书签。 2.2 研究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文献资料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对比实验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数理统计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情绪调节的理论探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情绪及其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情境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情境修正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注意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认知改变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 反应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构建“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3. .4“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2 3.4.1 情绪的生理基础12 3.4.2 情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3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实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结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从课堂气氛角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面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 从学生对健美操技术掌握情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 从学生掌握教学能力情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用价值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体育教学中情绪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 情绪的转化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 情绪的激活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5.3 情绪的动力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4.6 有关情绪调节与健美操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与建议: . 错错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5.1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建议 . 19 5.2.1 情绪调节应用中健美操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9 5.2.1.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情绪情感的感染力19 5.2.1.2 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19 5.2.1.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19 5.2.1.2.2 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目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19 5.2.1.2.3 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0 5.2.1.3 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错错 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5.2.1.4 教会学生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提高其驾驭自己情绪的能力20 5.2.1.5 家校结合,共育良好的情绪情感氛围20 5.2.2 情绪调节模式的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1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中应用的改进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2 应用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3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1 1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类职业 院校教育已有较大的发展。2000 年 10 月 l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 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 议第九部分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各类高职生教育和培养” 。由此可见,高等职 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培养的是同 21 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 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它对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推动经 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高等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 决定 (国发200216 号)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业 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 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高职院校要和对口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文件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指明了方 向,也明确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在教学基本目标中指出: “使学生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 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高等 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样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他(她)们 有效锻炼身体,培养他(她)们的健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 与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济南市高职院校创办于 2o 世纪 90 年代,跨入新世纪后,体育教育正在为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着全面改革。此时新旧观念不断发生碰撞,陈旧的教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2 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体系等在我们的观念更新过程中随之发生改 变。这种变化是否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特点及要求,则必须以教育改革的 实际效果来检验。 本课题通过对济南市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问题的调查入手, 试图较为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及进程,并在研究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思路与建议,为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 践的参考,推进实践进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思想方面的研究 魏林洁,李惠民(2006)认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改变长 期以来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单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终身体育健身意识为主 的思想,应根据体育的多功能性,将体育的健身、教育、娱乐以及培养、提高职业 体能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项或几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锻炼方法和练习手段,学会有效 提高身体素质的一般技能,掌握一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医疗急救措施,养成健康的 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 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同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强调学生职业体育能力和心理 素质的培养。 【1】 胡振浩(2007)提出在理解高职办学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高职体育教育不应是 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应在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针对学生专业特点,有效培养 学生顺利从业所需的职业体能, 将高职体育教育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体育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 2 朱建峰(2009)认为新世纪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模式,应该从社会发展对学生 未来就业对体能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功能出发,确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 的思想观念;以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为中心,课内外一体化为基础,确立多种教学模 式并存的走向,这是新世纪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的指导思想。并提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该针对学生专业特点,以素质教育和以人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3 为本的思想为出发点,将高职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 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建设现代化的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实行新型的体育教育模式, 改革体育教学体系,使其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服务。 3 关于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看法趋于一致,普遍的观点是,高等职 业体育教学应该在坚持体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身心俱健、适应社会等基本目标的基 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将体育教学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相结合。 1.2.2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 卢欢庆,刘宇星(2009)从就业角度提出高职体育要根据学院自身的特点,安 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加强专业所需要的体质、体能训练,教学 内容体现出不同专业对灵敏、协调等能力的培养。 5 朱建峰(2009)认为现行体育课程结构的职业特色不突出,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 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主动性。 6 胡振浩(2007)提出高职体育教育的两大属性:健康和职业属性;并且结合教 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提出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为第一学年 开设体育选项课第二学年开设职业体能课,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性的提高 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身体关键部位的素质和素养。 7 王朝霞(2008)从高职院校体育与终生体育接轨的角度考虑,认为教学内容的安 排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因势利导,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 习惯,使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增强并形成常态延续到以后的生活中。 8 魏林洁,李惠民(2006)对职业院校开展实用性体育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 了完善的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根据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体能、心理素质等方面 的不同要求,将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领域进行划分,并对其所应具备的体育技 能和培养内容进行了分类。 9 1.2.3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 王博武等(2006)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一直停留在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 的教学方式上,忽视教学手段。作为传授体育知识技术的媒介所起的重要作用高职 山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4 院校的体育教学将用光、声、像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 12 陈庆合等(2004)进一步提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有较高 的要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体 育技能与职业操作技能的生理学本质是一致的, 二者的形成过程也非常相似。 因此, 通过迁移原理,二者可相互促进。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操作技能开展体育 技术教学和动觉训练,可以缩短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时间,对缓解高职理论教学和 实践教学的课时矛盾有现实意义。 4 1.2.4 高职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