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病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1页
癌病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2页
癌病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3页
癌病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4页
癌病精品医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癌病,目的与要求,掌握:癌病的诊查要点及辨证论治。熟悉:癌病的概念、范围及病因病机。了解:癌病的预防调护。,WHO的三个1/3战略,1/3癌症是可以预防;1/3癌症是可以早期经治疗而痊愈;1/3癌症病人也能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改善预后.癌症不是绝症,我们有信心战胜疾病,癌症离我们有多远?,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数近200万人,死因在疾病谱中排序第一位。中国2005年肺癌发病50万人,在全部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均排第一位。过去的30年,中国肺癌发病率增加了5倍。,新发病数死亡数,Lung&bronchus-1.35millionBreast-1.15millionColon&rectum-1.02millionStomach-934,000Liver-626,000,Lung&bronchus-1.18millionStomach-700,000Liver-598,000Colon&rectum529,000Breast411,000,ParkinDM,CACancerJClin.2005,Worldwide-2002,男女性都包括在内,发展趋势如何?,今后的30年,是发病的高峰期;原因:吸烟工业化污染生活方式人口老年化,概述,一、定义:癌病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总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等全身症状。,癌症是如何发生的?,十分复杂的过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等联合作用导致。正常细胞异常细胞癌细胞的转变1020年甚至50年,初步诊断,暴露,促进阶段,发展阶段,启动阶段,历史沿革,殷墟甲骨文就有“瘤”的记载。“癌”字首见于宋东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内经对癌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叙述。唐代晋书中有关于我国手术治疗癌病的最早记载。,历史沿革,清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对癌病的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由于情志失调、七情郁结、脏腑受损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所致。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积聚提出了治癌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关于现代癌病中、西医认识。,癌的古代名词,翻花疮乳岩舌菌,病因病机,病因,六淫邪毒,七情怫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久病伤正年老体衰,内因,心理不平衡导致阴阳不平衡一辈子未解决的所有问题的最终暴发目标与能力的差距由瘤子来填补精神因素:情志不遂,压抑自己,心理不平衡。,内因,年龄因素:年龄越大,肿瘤发病率越高。65岁以上人群是肿瘤发病的高峰,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的因素。先天因素:脏腑亏虚:内虚学说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饮食失调,人类癌症的30%40%与饮食有关。最为密切者为消化道肿瘤,其次为乳腺癌。高脂肪可能引发乳腺、直肠、胰腺和前列腺癌。高能量摄入能增加患乳腺、直肠、子宫内膜、膀胱、肾、卵巢、前列腺和甲状腺癌的危险。腌制、发酵和熏烤食品与癌症发生有密切关系,因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外因,不良生活方式:吸烟,生活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工作紧张及压力。环境因素:空气及环境污染,饮用水,新化学物质。反复细菌、病毒感染电离辐射职业及社会经济状况: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机,正气内虚,气滞,痰结,湿聚,有形之肿块,病变机理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块。,血瘀,热毒,病理属性,本虚标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初期,中晚期,初期邪盛而正虚不明显,故以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的实证为主,中晚期由于癌症患者素体多虚,加之癌症病变耗伤人体之气血津液,故多出现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等病机转变。,正与邪,正气的判断,正气的充足与否可以通过一些外在的表现加以判断。,二便是否通畅,饮食是否正常,一般情况怎样,睡眠情况如何,是否有异常出汗,是否有口渴感,体力精神是否充沛,肿瘤的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不同的疾病,其病邪不同。有形可见的病灶可以看成是邪;处于亚临床状态的病灶当然也是邪气。肿瘤的大小、范围,发展速度,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变化等情况,都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患者体内邪气是否深重。,正与邪的关系,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着疾病的转归。治疗疾病,就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依据,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疾病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过程。,扶正与祛邪,扶正,祛邪,祛邪,正,邪,肿瘤消耗的能量远高于正常组织,单纯补虚扶正有若杯水车薪,无法扭转局面。如果不把肿瘤快速生长的特点加以考虑,而是片面地强调扶正,有时候会贻误战机。,选择恰当的扶正、祛邪时机,归纳,病因内因、外因。病机正气内虚,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互相纠结,日久积滞而成有形的肿块。病位不同的癌病其病变部位不同,与肝、脾、肾也密切相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多因虚而得病,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1、脏腑病位2、病邪性质(标本、虚实、阴阳)3、病程阶段二、治疗原则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初期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末期补为主,抗邪为辅,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主要手段,肿瘤的治疗,祛除病灶,合理化疗,中药治疗,生物靶向治疗,酌加放疗,治疗原则,脑瘤,一、定义脑瘤是颅内肿瘤的简称,指生长于颅腔内的新生物,以头痛、呕吐、视力下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人格障碍等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一般起病缓慢,但转移性脑瘤发展快。古代称其为“头痛”、“眩晕”、“呕吐”等。,颅内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5%,占儿童肿瘤的70%,而其它恶性肿瘤最终会有20-30%转入颅内。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不论其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少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胶质瘤好发于大脑半球,垂体瘤发生于鞍区、听神经瘤发生于小脑桥脑角,血管网织细胞瘤发生于小脑半球较多,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等。,二、诊断依据,共有症状:患者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临床表现。定位诊断:随脑组织受损部位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局部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CT、MRI,男,48岁,颅内多发转移瘤,女,37岁,颅内多发转移瘤,脑瘤鉴别诊断,脑瘤脑血管疾病癫痫临床突然昏倒、颅有高血压、动脉硬四肢抽搐症状内压升高化史,突然昏迷、偏瘫、癫痫颅内压升高、偏瘫好发各年龄段多见于老年人各年龄段人群相关CT、MRI脑电图检查,脑癌证治,脑瘤的调养与护理,限水利尿通便抬高床头增加营养,多食酸枣、猪脑、香茹、核桃、桑椹、黑芝麻、白木耳等,病例,肖飞,男,33岁病情概况:左侧额叶胶质瘤术后2年。未做放化疗。08年1月复查右上颌窦囊肿,余无殊。无明显自觉症状。脉沉细,舌淡红,白苔。处方用药:鸡血藤30g川芎10g白芷10g全虫3g蜈蚣2条生黄芪30g太子参30g泽泻10g山萸肉10g补骨脂10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砂仁10g,病例,丰,男,69岁病情概况:08年11月4日行右侧脑部手术,病理:胶质瘤。术后化疗1次,现放疗第19次(共30次)。现症:纳差,不思饮食,大便次数多不爽,舌质暗,白苔,脉沉细弦。处方用药:鸡血藤30g川芎10g白芷10g沙参20g麦冬15g天花粉15g全虫3g蜈蚣3条枳壳10g厚朴花10g山萸肉10g补骨脂10g鸡内金10g砂仁10g陈皮10g半夏10g,肺癌,一、定义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肺肿瘤。肿瘤细胞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进展速度与细胞生物学特性有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医古籍中有关肺癌的论述见于“肺积”、“咳嗽”、“咳血”等。,二、诊断依据,1、症状:近期发生的呛咳,顽固性干咳持续数周不愈,或反复咯血痰,或不明原因的顽固性胸痛、气急、发热、或伴消瘦、疲乏等。2、发病特点: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3、相关检查:胸部x线检查,CT,痰脱落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病理分型,小细胞肺癌:(15-20%)非小细胞肺癌:(80-85%)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其它,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肺癌影象表现,左下叶后基底段腺癌,右下肺周围型肺癌。CT平扫纵隔窗示肿块明显呈分叶状,中心有不规则低密度区。,细支气管肺泡癌(广泛型)CT平扫肺窗示两肺弥漫分布结节状及斑片状病灶。,三、鉴别诊断,肺癌肺痨肺痈肺胀相同点咳嗽、咯血咳嗽、咯血临床呛咳,顽固潮热、盗汗起病急,喘息,胸性胸痛,发消瘦、胸痛寒战高热部膨满热干咳、胸吐脓臭痰痛,气急,胸痛发热、消瘦,症状疲乏好发中老年轻壮年各年龄段40岁人群,结核球,肺癌,肺癌证治,肺癌恢复期治疗,刘某,女,53岁2004年9月行左上肺中低分化腺癌手术,肿瘤3.5*3*3.2cm,淋巴结未见转移(0/3),术后应用TP方案化疗6周期。一直定期复查,无特殊情况。现症:气短,时有左肋间疼痛,轻咳,白痰量不多,纳可,眠欠安,以多梦为主,舌淡红,薄白苔,脉沉细。郁老认为,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平稳康复期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要注意辨病治疗,辨证以肺脾气虚,痰毒蕴肺为主,治以补益肺脾,化痰利肺之法。,病例,处方用药:金荞麦15g,浙贝母10g,炒枣仁20g,夏枯草15g,冬凌草15g,草河车15g,蛇舌草30g,白英30g,龙葵20g,蛇莓15g,生黄芪30g,太子参30g,菟丝子10,女贞子15,枸杞子10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鸡血藤30g。14剂。二诊,服药后,咳嗽、气短明显减轻,仍多梦易醒,郁老考虑眠欠安多梦为阳不入阴,加用炒枣仁、首乌藤安神养阴,则阳气清,阳可入于阴,则眠安。金荞麦为利肺气,清肺热之品,鸡血藤养血化瘀,浙贝母化痰止咳,冬凌草、草河车、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蛇莓配合以清热解毒,以防伏毒复发可能。生黄芪、太子参补益肺气,沙参、麦冬、石斛养阴,焦三仙、鸡内金养胃护胃调阴阳。全方以调为主,以清为辅,共达益气补肺止咳,清热解毒化痰之功。,董某,男,71岁,科研人员。2009年3月10日因“右肺癌术后5月”就诊。患者2008年7月体检发现右肺占位,8月复查CT示右肺门增大伴阻塞性肺炎,腹CT示肝转移。9月16日于外院行右肺癌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鳞癌,LNM3/10。10月于我院行化疗4周期,末次化疗时间为2009年1月15日,肝内转移灶明显缩小,PR,出现I骨髓抑制。就诊时证见:偶有咳嗽,少痰,乏力,纳可,二便调,眠可。舌暗红,苔白厚,脉沉。既往肺结核病史40余年。处方:石上柏10g草河车15g茯苓10g法半夏10g陈皮10g夏枯草15g瓜蒌20g赤芍15g枳实10g鸡血藤30g焦三仙30g焦槟榔10g黄芩10g太子参15g葶苈子30g大枣10g生薏米30g防己10g28付,二诊,患者咳嗽咳痰症状缓解,复诉反酸、脚麻、手肿,原方去太子参,增瓦楞子30g,川芎10g。后每月复诊,随症状改变增减药味药量。2010年8月腹增强CT:肝囊肿,胸10椎体及胸11椎体左侧椎体密度减低,除外椎体病变。肺CT:左肺上叶陈旧性病变。2012年11月腹增强CT:左肝多发血管瘤,较前无明显变化。每月随诊调方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肝癌,原发性肝癌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简称肝癌。我国肝癌约80%为肝细胞癌。根据肝癌的临床表现,中医古籍有关肝癌的论述散见于肥气、积气、积证等病证中。,诊断依据,1.不明原因的右胁不适或疼痛,原有肝病症状加重伴全身不适、胃纳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均应纳入检查范围。2.右胁部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而拒按,表面有结节隆起,为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但已属中晚期。,物理诊断,肝区B超、CT扫描、MRI、肝穿刺、血清学检查(如甲胎球蛋白等)等,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节型,原发性小肝癌横断面增强,巨块型纤维板状性肝癌平扫,欧美国家肝细胞癌低发区此型肝癌多发,病证鉴别,肝癌与黄疸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主要病机为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而发黄,起病有急缓,病程有长短,黄疸色泽有明暗,以利湿解毒为治疗原则。肝癌以右胁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腹胀大、乏力、形体逐渐消瘦为特征,中晚期可伴有黄疸,此时,黄疸仅视为一个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病种,以扶正法邪、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并需结合西医抗癌治疗。此外,结合血清总胆红素、尿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测定及血清谷丙转氨酶、甲胎球蛋白、肝区B超、CT扫描等以明确诊断。,病证鉴别,肝癌与鼓胀肝癌失治,晚期伴有腹水的患者可有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症状而为鼓胀,属于鼓胀的一种特殊类型。肝癌所致之鼓胀,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在鼓胀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需结合西医抗癌治疗。可结合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协助治疗。,肝癌证治,病例-肝癌腹水的中药治疗,舒,男,34岁2009年1月1日因腹痛明显,行腹部CT提示:肝内多发占位,考虑巨块型肝癌伴子灶,肿瘤大小(10.2X14.3cm),少量腹水,AFP:1900ng/ml。未行手术治疗。患者腹痛时作,夜间加重,腹胀,食后加重,纳少,无黄疸,大便3日1行,质中,眠差,肝功升高,既往乙肝5余年。,处方用药:柴胡10g,郁金10g,八月扎15g,猪苓15g,泽泻15g,山萸肉12g,生黄芪30g,党参15g,太子参30g,沙参30g,麦冬10g,石斛15g,枳壳10g,白英30g,龙葵20g,蛇莓15g,蛇舌草30g,鳖甲15g,上肉桂1g,莪术10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砂仁10g,草河车15g,30剂。柴胡引诸药入肝经,猪苓、泽泻利水,八月札、枳壳理气,白英、龙葵、蛇莓、白花蛇舌草、草河车解毒散结,鳖甲软坚散结,生黄芪、党参、太子参、沙参、麦冬、石斛、山萸肉补气养阴,养肝生精,其中上肉桂温阳化饮,调节阴阳。,二诊:腹痛未减,以夜间为主,腹胀尤以午餐后加重,大便日3-4次,不软,成型。脉沉细滑,舌暗红,白苔。考虑肿瘤进展快,且疾病侵袭性强,患病时间亦长,有久病入络之说。处方用药:柴胡10g川楝子10g姜黄10g八月扎15g鳖甲15g白英30g龙葵20g蛇莓15g草河车15g蛇舌草30g生黄芪30g党参15g太子参30g沙参30g麦冬10g石斛15g白术10g茯苓10g茵陈15g小叶金钱草20g板蓝根15g冬凌草15g焦三仙30g内金10g砂仁10g五味子10g炙草6g元胡10g白屈菜15g橘红10g杏仁10g。,二诊用大腹皮、八月札、川楝子理气消胀,加小叶金钱草、利其湿,解其毒,板蓝根、冬凌草清解中引邪毒由血分转入气分,有如清营汤中金银花,竹叶之功。柴胡、茵陈之属,引诸药入于肝,姜黄清热化瘀退黄,泽泻、茯苓皮利尿消腹水白术,茯苓,焦三仙,鸡内金,砂仁共凑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五味子酸收养阴,有降酶之功,五味子西医药理证明有保肝降酶之功。全方尤以橘皮,杏仁为妙,可化痰通络,专治久病入络之痰。,大肠癌,一、定义大肠癌包括结肠癌与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占全部癌证死亡原因中的第二位。根据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分析,中医古籍有关大肠癌的论述散见于“肠积”、“积聚”、“肠覃”、“肠风”、“脏毒”、“下痢”、“锁肛痔”等病证中。,二、诊断依据,1、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隐痛,胀气,经一般治疗症状不缓解;2、无明显诱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等;3、粪便带脓血、黏液或血便,而无痢疾、肠道慢性炎症等病史;4、结肠部位出现肿块;5、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6、相关实验室检查(肠镜、钡灌肠X线检查、CEA、B超、CT等)。,三、鉴别诊断,大肠癌痢疾痔疾相同点腹痛、泄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临床腹泻,或泄泻里急后重,排便时或便后与便秘交替,赤白脓血便出血,常伴神疲倦怠、消具有传染性肛门坠胀或症状瘦、持续隐痛有异物感相关血常规、大便细菌培养、便潜血、直肠指检、检查结肠镜检查,大肠癌证治,病例,郝,女,68岁病情概况:1月25日查下消造影示:回盲部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可能。肠镜示:(结肠肝区)溃疡型肿物,边缘隆起直径约3cm,基底硬。病理示:(肝曲结肠)结肠中分化腺癌,部分为粘液腺癌。1月30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升结肠)结肠盘状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癌肿大小约4cm*3cm,已侵犯浆膜层,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0/17)。术后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4周期,因血象抑制明显而停止。,病例,腹部微有胀痛无腹泻,偶有恶心未吐,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肝区不适,晨起咯吐白粘痰,纳差,轻微乏力,大便正常,成形,小便色、量正常,夜寐安。舌淡暗有瘀斑,苔白,脉弦。辨证为气血亏虚,瘀毒未尽。中药以益气养血、解毒祛瘀为法,方药如下:炙黄芪30g太子参30g赤芍10g夏枯草20g草河车20g白英20g鸡内金10g败酱草10g鸡血藤20g枸杞子15g砂仁10g焦三仙30g炒山药15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15g旋覆花10g大腹皮10g代赭石10g,肾癌、膀胱癌,一、定义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以血尿、腰痛、肿块、消瘦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多发。中医古籍有关肾癌的论述散见于“尿血”、“腰痛”等病证中。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以血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发热消瘦,恶病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5070岁多发。中医古籍有关膀胱癌的论述散见于“尿血”、“血淋”、“癃闭”等病证中。,二、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肾癌早期常无症状,晚期部分患者可有典型的三联症:血尿,腰部疼痛,上腹或腰部肿。膀胱癌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尿急、尿频、尿痛,或持续性尿意感。2、相关检查:尿检查、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CT,MRI、膀胱镜检查。,右肾小肾癌CT平扫:右肾中上极外上部稍膨大,与肾实质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可见1.91.8cm圆形结节,密度低于肾实质。,左肾中下极占位,内有低密度区,周边类似乳头状突起。病理:左肾乳头状腺癌。,三、鉴别诊断,多囊肾泌尿系结石肾及膀胱结核临床腰、腹疼痛急性疼痛,可伴尿路刺激征,血尿或蛋白尿见尿血尿血,脓尿,肾功能障碍、并伴低热、盗高血压,常合汗、消瘦并其它多囊脏症状器。相关B超,CT、MRIB超、腹部X线尿中结核杆菌检查,肾、膀胱癌证治,杨某,男,54岁,职员。2009年9月因“右肾癌切除术后3年”就诊。患者于2007年6月、2008年8月先后发现左肺上叶转移,并行转移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纤维组织中见腺癌浸润,周边见少量淋巴浸润,符合透明细胞癌。就诊时证见:无咳嗽,咯血,偶有乏力,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沉。既往肺结核病史40余年。处方:蛇莓20g白英20g夏枯草15g浙贝母20g赤芍10g莪术10g黄芩10g生地黄15g泽兰10g柴胡10g百合10g阿胶珠10g杏仁10g厚朴10g川芎6g炙甘草6g28付,2009年9月11日复查肺CT较前比较见左侧胸膜转移。继续服用前方,每月随诊,增减药方。2010年9月14日复查肺增强CT病灶未较前有明显动态变化。2011年10月复查肺CT见两肺结节,考虑转移灶可能。继续每月随诊。2012年4月复查肺增强CT见双肺结节,较前无明显变化。继续每月随诊,增减药量。至今未出现复发转移。,病例,郝,女,56岁膀胱癌术后1年11个月,去年10月复查已扩散。化疗多次,9月底免疫治疗。10月肿标AFP:27.14,CEA:83.91,CA199:129.1,CA242:110.06。现症:乏力盗汗,手麻,有时恶心,纳不多,大便不干,腿软。处方用药:生地10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0g浮小麦30g煅龙牡各15g冬凌草15g蛇舌草30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砂仁10g瓦楞子15g,病例,侯,男,44岁病情概况:膀胱癌术后5个月,腰2、4、5多发骨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化疗6周期,血象偏低,化疗已结束。腰部放疗7次,肝转移已消失。腹膜后淋巴结减少。脉沉细弦,舌淡红,有齿痕,薄白苔。处方用药:鸡血藤30g山萸肉10g补骨脂10g草河车10g瞿麦10g紫河车10g川断15g姜黄10g蛇舌草30g土茯苓15g焦三仙30g鸡内金10g砂仁10g,【预防与调摄】,1、加强普查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癌病的重要手段。2、保养精气,条畅情志,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3、心理康复4、身体康复,结语,一、癌症是多种恶性肿瘤的统称,以脏腑组织发生异常增生为其基本特征。,四、癌症的预后一般都差,但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实验研究,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并在癌症的不同阶段,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都取得了一些成果,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三、癌症的诊断重视中西医结合诊断,其治疗原则强调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初期以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末期以补为主,扶正培本抗邪。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防治癌病的重要手段。,二、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基础上,六淫邪毒入侵,并与气、痰、湿、瘀、热等相搏结积滞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