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当代中国油画的影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国民问美术是原始文化的嫡传,从它诞生之曰起,就保留了原始 文化的很多基本观念和思维特征。这些基本观念、思维特征和表现方式 成为我国当代油画艺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代中国油画在受到西方绘画 影响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民间美术作为民族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 本文以事实为依托,通过对于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色, 民间美术造型特色及其形成原因的论证,运用举例、比较等研究方法, 把民间美术造型对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具体影响作为研究基点,通过各 时期的横纵对比和古今中外大量艺术家的个案分析,最终挖掘出中国民 间美木造型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可借鉴因素。最后,提出学习民间美术的 对于当代绘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当代油画借鉴因素 a b s t r a c t 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h a n d e df r o mt h e o r i g i n a la r t f r o mt h ed a yo fi t s n a i s s a n c eu n t i ln o w , i th a db e e nh o l d i n gm a n yb a s i cc o n c e p t sa n dt h i n k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sa l la l o n g t h e s ec o n c e p t s ,c h a r a c t e r sa n dt h ee x p r e s s i o n a lm a n n e r s a l lb e c a m et h ei m p o r t a n tt a s k so fm o d e mc a n v a si no u rc o u n t r y t h ec h i n e s e m o d e mc a n v a sw a si m p a c t e db yt h ew e s t e r na r t s ,b u ta tt h es a m et i m e ,i tw a s r e g r e s s i n gt o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n i cc u l t u r e a st h ei m p o r t a n tc o n s t i t u t e s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e t h n i cc u l t u r e ,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m a d eag r e a ti m p a c to nt h e c h i n e s em o d e mc a n v a s t h i st h e s i sw a ss u p p o r t e db ym a n yf a c t s i td e m o n s t r a t e do n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o ft h ef o l l 【a r t ,t h e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so ft h ef o l ka r t ,t h e s c u l p tf e a t u r e so ft h ef o l ka r ta n dt h ec o u r s e so ft h e m t h ea u t h o ru s e d i l l u s t r a t i o n sa n dc o m p r e s s i o n sa st h er e s e a r c h i n gm e t h o d s h es t a r t e dt h e r e s e a r c ha tt h ep o 硫o ft h es p e c i f i ci n f l u e n c ew h i c ht h ef o l ka r ts c u l p tm a d e o nt h ec h i n e s em o d e mc a n v a s ,a n dt h e nh ea n a l y z e dal o to fc o n t r a s t sa m o n g m a n ya r t i s t sw h o a r ef r o md i f f e r e n tc o u n t r i e sa n dt i m e s f i n a l l y , h ee x c a v a t e d s o m er e f e r e n c e df a c t o r sw h i c ht h ec r e a t i o n so fm o d e r nc a n c a n sc a ng e tf r o m t h ec h i n e s ef o l ka r ts c u l p tm a d et o a tl a s th ep o i n t e do u tt h ei m p o r t a n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 t h ef o l ka r ts t u d ym e a n s t ot h em o d e ma r t k e yw o r d s :f o l ka r t s c u l p t m o d e mc a n v a sr e f e r e n c e df a c t o r s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人声明: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和 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者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文的 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z 柙7 年月 4 - e j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吉林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即吉林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或者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吉林艺术学院可以将本人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 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 作者签名: s 帛衫 v 签字日期:勿川7 年f 月乍日 引言 从民间美术造型中借鉴美的形式,是现代艺术家提高修养和获取素材的重要途 径。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转变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民 间美术造型的借鉴为创造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可能性。当代艺术家 通过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再认识,使其内心世界更为深入,更为直观,这也为我们今 天的艺术创作创造了全面和谐的发展契机,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的作品。这些美术作品揭示了人与物以及人与造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使 民间美术造型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重要可借鉴因素。当然在这种借鉴中,我们 不能只注意其形式结构的倾向,而忽略了对其内涵的考察与理解;不能只注意依据 民间美术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形式结构上的某些相似之处,而把两者简单的等同起 来;更不能只注意由于民间美术的某些功能形式不再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而采取简单化的摒弃态度。 第一章中国民间美术概述与分类特征 第一节中国民间美术概述 民间美术是来源于人民群众当中的,并在人民群众当中发生、发展,然后又流 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流传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自成体系的 美术门类。民间美术作为各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地域、民族等本 原意识的影响,形成极其鲜明的区域特色。因此,民间美术造型、色彩,都呈现出 多样化,甚至多元化的特征。民间美术不仅广泛流行于民间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环 境当中,而且还深刻的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神,具有民间文化的诸多特点。也正因 为这样,才给民间美术的独立性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民间美术的发展是需要历史的传承和积淀的,而古老的中国民间美术是原始社 会到今天的中国本原文化的传承延续,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形态中历史最悠久、群众 性最广泛、地域特征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最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是 中华民族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是今天我们在倡导艺术民族化过程中, 最不能忽视的民族本原部分。 作为表现中国民族文化的民间美术直接秉承了原始艺术的混合性特征和原发性 特征,并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由原始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宫廷美术、文 人美术、宗教美术,与民间美术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风貌。而民间美术 则更多的保持了原始艺术的诸多特征。因此可以说:民间艺术是民族艺术的开端和 源头。对于民间美术的探索,也就是对于传统艺术本原的探索。 中国民间美术的创造语汇,主要是造型与色彩的形式美感问题。首先从造型上 来看,中国民间造型艺术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造型体系,其造型艺术的意义 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审美功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规律,具有普 遍程度的审美文化。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是以创作者的主观意识为中心,结合实用 2 生活形态和实用功能目的创造出来的造型体系,既表达艺术本原性特征,又具有独 立的艺术性格。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来说,既有指导性,又有可借鉴性。 其次从色彩上来看,中国民间美术是根据中国原始阴阳五行哲学形成的五行色 观念色彩体系和创作者主观的意象色,从而使其色彩具有非常鲜明的主体意识,并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相对的独立和稳定。可以说,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是 一切民族色彩传统的源头,它与原始色彩观念直线相连,其内涵和寓意远远超过了 一般的审美功能,体现出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和色彩的特征,是民间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形式,显示了 它作为一种审美形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既表现在民间美术作品的内在结构中, 同时又表现在诸多的感性形态中,这就使今天我们的艺术创作者对于中国民间美术 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了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思想意识的双重意义。 第二节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征 中国民问美术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不同,使民间美术作品的样式呈现出巨大的 差异。因此,许多前辈及民间美术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民间美术的概 念及分类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如李绵潞先生将民间美术的研究 对象分为“日常活动中的”、“节日活动中的”和“祭祖活动中的”三大类。左汉中 先生以造型艺术规律为出发点,并结合民间美术造型的自身特点,将民间美术分为 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和综合造型三大类。不同分类方式各有侧重,分类依据不同, 品类也有差别,对民间美术的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 我们在这里所研究的民间美术主要以其审美功能为主,主要侧重于民问美术作 品自身的审美规律、造型特征及形制等。因此,本文更倾向于邓福星先生的分类方 法,将民间美术分为精神至上与美化生活的品类;享乐人生与寓教于乐的品类; 营造家园与装饰环境的品类。其意义在于突出民问美术的审美价值,更好的阐释民 间美术造型观念、审美特征及功能特征。 3 一、精神至上与美化生活的品类年画、剪纸、织绣印染等 中国年画的主要功能为驱邪,其题材大致分为神仙类题材、吉庆类题材、小说、 戏文、故事类题材、风俗节令类题材。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套色木刻的应用和扩展, 它以线造型,以色相辅,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可以说集合了民间美术的各种造型 模式和造型语言,是中国民间美术最有代表性的门类之一。 剪纸则以纸张为材料,采用剪、刻、染等方法,通过镂空效果产生虚、实对比, 体现出各种形象。民间剪纸的造型语言以影像造型为基础,我国汉代的画像石、画 像砖以及瓦当等,都采用这种造型方式。民间剪纸继承了影像造型对于动态的夸张,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丝织品分为织锦、刺绣、印染三大类。丝织品在我国历史久远,种类 繁多,由于工艺的局限,形成了图案花纹的直线几何形特色,其花纹明快爽朗,色 彩斑斓热烈。由于古代丝织品有其不可取代的生活实用效能,所以就某些方面而言 甚至比剪纸有更广泛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民间的艺术形象寓意系统和造型体系, 相当完整的包容在古代丝织品的领域中。 综观以上民间美术品种可以看出,其作品社会实用意义主要集中在装饰和美化生 活上,并以平面造型为主,色彩浓郁艳丽,构图饱满夸张,并且较多的保留了原始 绘画的风貌,都具有比较独特的艺术语言。 二、享乐人生与寓教于乐的品类民间玩具、皮影、面塑礼花等 这一类民间美术作品主要以娱乐和教喻民众为主。 民间玩具从其造型形态出发,依据民间玩具的加工制作技艺方式的不同,可以 将传统的民间玩具分为雕刻、塑作、编扎、缝制四种类别。中国民间玩具虽然为儿 童玩物,但却拥有极其深刻地内在含义,它体现了内涵与形式、主体与对象、历史 形态与现实形态、功用与美感的原始性的统一。 皮影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的产生与原始巫术、 宗教和民俗有关。皮影的地方色彩极为浓郁,如皮革的制作材料,雕镂造型,以及 花纹的繁简疏密、线条的曲直虚实、色彩的明暗鲜淡,这都使各地皮影造型风格形 4 成极大差异。不同风格的皮影既受到传统民间美术造型规律的约束,又要受当地民 众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的驱使。 民间的面塑礼花是民间民俗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是最为大众化的“雕塑”。面塑 是在民间重大民俗活动中用面粉特意加工,进行装饰制作的食品,从而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艺术形式。其艺术手法可以归纳为对比、夸张、装饰等。面塑艺术不仅是民 俗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而且它又表达了人们不同的心理感情和文化内涵。 三、营造家园与装饰环境的品类民间建筑样式、民间建筑装饰、民间家具陈设 等 中国民间建筑造型的重要特征,是强调形态的观念涵义,重视与自然的交流与 沟通。民间建筑的构架原理不仅是最有特色的,而且与人的造型意向相吻合。中国 民间建筑有着不同的样式和地域风格,而附着于建筑的各种装饰与建筑也是协调一 致的,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同时也同样反映了民间建筑的营造观念和审美特 征。各种建筑装饰不仅在题材选择、构成手法上相近,而且与同时代的其他门类艺 术具有相同的题材和构成原则。许多题材与装饰相对于建筑可以独立存在,这也正 说明了建筑装饰的独特性与整体完善,它使得建筑营造实现了形、色、质的统一, 以及广泛的文化普及和审美陶冶的作用。 中国民间居住环境的陈设布置形式,展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审美品格及基 本形色观念与基本构成方式。所有的陈设品在摆设设置之时,都与整个起居空间和 谐统一,同时也有灵活变化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造就民族文化氛围,形成民族文 化气质,既实用又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化形式。 第二章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色 第一节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特色的形成 中国民间美术在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当中,形成了自己非常鲜明而又独特的艺术 个性。其中,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型规 律,具有普遍程度上的审美文化。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风格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 构成和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审美 意趣,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其造型特色之所以能够 形成,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美术的实用造物观念 中国民间美术的实用生活形态和实用功能目的,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工艺造物思 想。人类造物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种实用需要的满足又 是与人的生命原则和生命价值紧密相连的。中国民问美术的创造最大程度的忠于这 一原则,成为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民间美术才有其长 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民间美术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宗教美术不同,由于生产、生活水平的局限, 民间美术不可能完全脱离生活的实用性而孤立的存在。民间艺术作品创作的最初原 动力是为了满足其生活使用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谈到审美功能的提高。因此可以 说,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观念的形成,与生活的实用造物观念密不可分。 二、民间美术的地域性、自然性 中国辽阔的地域形成了民风的巨大差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 地域、地貌和民俗习惯,都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对民间美术造型和风格样式的 形成也都有不同的制约作用,这必然造成民间美术在造型特点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甚至就是同一种工艺品种在不同地区,其造型特点也各有千秋。以剪纸为例,我国 的南方剪纸与北方剪纸在造型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别。南方剪纸繁复精细,以写实为 主;而北方剪纸简洁朴实,以主观意识的表达为主。这两种造型风格的形成,即是 由于地域差别形成创作者性格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民间美术的创作因适应地域、 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形成人群的生活特点,又促成了不同的民族心理与性格特色,最 6 终潜移默化地导致各地民间美术的不同造型特色与表现手法。 三、民俗性 民间美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民问重大的节同庆典、岁时节令,都要有民 间美术作品的参与。民间美术作品在民俗活动中出现,既体现了民俗活动的时间、 地域以及活动主题的特色,又能够渲染气氛。而大量的民俗活动又为民间美术的创 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形式和题材。例如民间年画,就是依附于过年这一民间重大的 民俗活动当中,来渲染节日气氛。反过来,过年时的各种民间礼仪、祈愿活动和民 间传说、吉祥寓意,又给民间年画带来了极其丰富和重要的创作素材。因此,民间 美术与民俗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四、制作材料,工艺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从民间美术社会属性来看,不可能像宫廷美术一样,可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 集中进行创作活动。所以民间美术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创作材料也多数是人民群众 触手可及的东西。民间美术种类繁多,不仅有我们常见到的民间年画、剪纸、皮影 和泥玩具等之类,而且还包括人们的起居衣饰、风俗节令、人生礼仪,乃至劳作工 具等。在其创作中不仅要受到其实用目的的限制,同时制作材料、工艺也为其在造 型、构图上提供了很高的要求。如民间泥玩具,它以自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其造型 的简约性,在创作时必须概括物象的形体特征,来适应泥土这种材料的特性,这种 材料的特质,正好又形成了民间泥玩具独特的造型魅力,令人很容易把握其造型意 义,并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 五、审美性 民间美术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至今仍保持着艺术起源时最为原始的状 态即以满足人们的实用生活为创作目的,只是到了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 审美意识的提高出现了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又兼顾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心理趋向。随 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及民间器具使用目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民间美术作品的主要创 作标准也由最初的实用目的向装饰目的转移,从而出现了大量装饰性大于实用性的 民间美术作品,这也给民间美术造型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 7 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特色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和其创造环境、创作主体、实用 对象的审美观念、制作材料、民问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民 问美术的造型具有了不同于其他艺术造型的特征。 第二节中国民间美术多元化的造型特色 中国民间美术是最自由的、最有生命的艺术,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造 型体系。这种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不是取法自然的真实形象去表达作者的某种观念, 而是用创作者的观念去看待和描述某种事物。民间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呈现给 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造型方式,同时还有这种造型所剖析的创作手段,社会背景, 文化内涵。中国民间美术风格多样,变化万千,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夸张和异想天开 的想象,其基本造型是民间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在长期的社会生 活当中所形成的,同时又受到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因此,民间美术的造型在今天以 多元化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并形成鲜明的特色,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大为美 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中,认为大是气派,大是吉利,大就是美。老子在道德 经中所提到的“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以辩证的方法 对大的事物进行赞美。民间木版年画中也讲究大画面,大布局。所以民间美术造型 注重以大为美的这种特征,在人物造型中讲究硕大、丰满,往往夸大头部,夸大眼 睛。民间艺术家们还注重造型的整体大效果,对外形的概括。如泥塑中的块状造型 等。 二、以生为本 生是指生存、生命、生生不息,古人为了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而向往永恒的 生存,于是在造型中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生命活力。如剪纸中的“双鱼石榴”、“莲花娃 娃”,泥塑玩具中的“猴头燕”、“双头娃”,布玩具中的“虎头帽”、“猪头鞋”等,有的 直露、有的隐喻,无论哪一种造型方式,都坦诚地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对生殖生命的 8 真挚向往和渴求。从这一点来看,民l 日j 美术在表达观念及创作形式上,都体现了与 原始艺术的直接传承关系,并极大的保留了原始艺术的某些片断。 三、托物言志、谐音取义 民间吉祥图案多采用谐音取意的构成方式。一是由于我国汉字同音和近音字太 多;二是由于人民大众在e l 常生活中有一种“讨口彩的心里需要”;另外人们内心世 界的梦幻与心中蕴积着的激情,多数借助自然物作为象征来表达深刻内涵。这就构 成了民间美术当中的寓意论,并且自始至终贯穿在民间美术作品当中。有了对“寓 意”的整体透彻的了解,才能给人以民间造型艺术还原的、整体的、有生命的概念, 才能真正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动机。所以“寓意”可以说是民间美术所具有的独特 的艺术特征。 四、想象自由、不拘时空 民间美术创作是一种情感的真实、自然的流露,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一种主观 情感的物态化表现。民间美术中各种造型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而是注重一 种主观的随意性创造,把世间真实存在的和想象的种种美好事物一一纳入到民间美 术的作品之中。如龙、风、麒麟等形象的塑造,即是这种创作心理的最好诠释。民 间美术的造型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艺术家独出心裁,创造出异想天开的造型 和形象,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民间美术作品当中展现无遗。 五、形体饱满、追求完美、富于程式 民间美术造型饱满、完整是创作上的一种规矩,而这种规矩常常又是符合民众 的集体审美的,是劳动人民集体审美意识的结晶。求全、求美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 要特征。甘肃剪纸“招魂娃娃”、抓髻娃娃”经常出现四肢伸展的正面形象,就是在侧 面,头部也会出现正面的两只眼,这就是民间艺术家以民间特有的时空观念,而不 是西方的透视观念,通过对物体长期接触所获取的、多方面的、由表及里的感性理 解。民间美术在造型上既求全,也求美;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与统一的 美学境界。 六、造型夸张、装饰性强 9 民间美术在造型、构图上适应民众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在表现形体上大胆 夸张,象征吉庆内容的事物大胆渗入画面中,画面主题突出,不加任何掩饰,透出 质朴无华的装饰艺术特色。同时,民间美术也是为生活服务的艺术,是具有实用性 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装点生活空间而进行创作的,因此,要求民问美术具 有较强的装饰性。民间美术受到其实用目的和材料的制约,造型往往只讲平面构图, 不讲究纵深、空间感,以形象的组合,线条和颜色的节奏,构成画面丰富的层次美 感,形成了独特的平面装饰效果。 七、形体简练、概括,脱形写神 民间美术造型往往简练、概括,极富表现力。从视觉感受看,单纯的形象是最 醒目的,它是作者捕捉对象的最基本的东西,因而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国 民间美术作品当中的某些形象,被进一步简化成为特定的符号。如民问剪纸受自身 材料的局限性,制约了它不善于表现纷繁复杂的画面。单纯不等于单调,以少寓多, 凝练传神成为民间美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之一。 八、对称性特征 在民间美术造型中非常忌讳形单影只,讲求对称和偶数,作品中无论人物、动 物还是植物,常常是成双成对的。如年画人物,“双龙”、“双凤”、“对鱼对鸟”、“并 蒂莲”等。他们认为对称与偶数中蕴含着中和,完美和吉祥,圆满,对称,动静结合, 黑白相守等观念。 总而言之,就民间美术造型的特征来看,其实用性、功利性的造物观念使民间美 术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规范性和程式化,然而正是这种局限性又使民间美术 的造型形象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中一些传统造型符号具有很强的特定 性,使其作品的整体涵义具有普通的集体意识和高尚的可解读性。直到今天依然是 中华民族内在精神气质最好的象征,这也为我们进行的艺术民族化提供了正确可行 的方向。 第三章民间美术造型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第一节民间美术造型与西方绘画艺术的关联 一、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的同根性 将现代艺术同民间艺术从美学精神上连接起来的这样一种思想倾向,实际上来 自于西方现代艺术自身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意向,那就是“向原始文化回首”。油画艺 术始于西方,回首近现代中国油画历史,西方绘画观念始终趋前于中国油画家们的 创作意识。中国的油画实践先驱们在踏出国门的同时,带回了西方先进的绘画理念。 经过百年的时代演变,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时期所造成的文化缺失现象正在逐步褪 去,在刚刚过去的文化虚无主义的思想专制时期所激发起的文化寻根思潮的热浪之 中,人们在艺术造型领域有了一个文化回归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的惊喜发现,那就是 在自己本土默默生长了几千年的乡土艺术,也具有让当今的西方艺术界产生巨大热 情的现代艺术中那种令人惊异的东西。 现代艺术对于艺术目的的一致回答是:人们之所以要创造出绘画,不是为了逼 真地却无所用心的描绘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而是为了表达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 主观理解和思索、感触和激情。所以,单纯性的、技术性的写实绘画已经不能够满 足现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欲望了。怎样能够更好的、更自由的表达自我意识,成为东 西方所有艺术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当对于未来的茫然转变为对原始起点的探究时, 我们才似乎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历史痕迹。 究其本原,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一样,有着创作本原上 的共同开端,即原始的表现意义。原始艺术具有最透彻的表现意义,民间艺术,就 其品格的美学内核来说,也是“表现主义”艺术。从现代艺术上溯到原始艺术或古 老的东方艺术上,就不难发现,在事物的历史起点处,往往埋藏着它的逻辑起点和 自然本质。现代艺术家就是要从原始的艺术当中寻觅艺术的原始精神和原始冲动, 找到人类创造本能中某些具有永久启示意义的东西。 在探索艺术创作的本质时,我们会下意识的回到原始艺术当中,这与国家、地 域、民族、意识形态都无关。由原始艺术到古代艺术再到现代艺术,由自我意识的 表达到客观写实再到自我意识的表达,我们做了一次奇妙的轮回。所不同的是,原 始艺术的自我意识表达,是表达群体意识;而现代艺术自我意识表达,是表达个体 意识。这也是原始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本质区别。当我们看到民间造型与秦砖汉瓦、 殷商鼎彝和作为西方艺术的起点之一的古埃及艺术明显的形似之处时,确实会感到 东方民间和现代西方艺术上的异与同,其实只是一种时间与地域上的改变,就其本 质来讲,并无差异。因此可以说,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具有表现意义上 的同根性。 二、民间美术造型与西方现代绘画的关联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在创作意识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这并不妨碍民间美术 在现代艺术当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民问美术扬弃自然对象的物理存在,只将其当作 特定情感的艺术媒介;从形式的创造和观照中实现主体的自我表现意向这两种美学 特质,似乎刚好对应于现代艺术中具象与抽象两种表现主义。 1 、毕加索与世界民间艺术的关联 毕加索以及他的“立体主义画派”可以毅然舍弃自身越来越有优势的古典写实 技巧和写实传统,转而向来自东方的庶民艺术伸出自己的触角,这是一种创新,更 是一种勇气。毕加索直接把自己所借鉴的东方造型美学称为“中国人观念中的现实 主义”。虽然这只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形似”之处,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他民 族和国家的民间艺术对于毕加索的重要意义。如在亚威农少女中创作的少女形 象就是深受非洲面具造型样式的启发,“非洲人并非不懂人体结构比例,他们之所以 要做这样的表现,只是由于要故意破坏外形,以改变那些过于容易发现的本质,使 人惊奇”。这是欧洲人站在自己传统的方位上,对属于非洲艺术本色的东西的惊异发 现。 当然,我们也不能牵强的把仅仅由于在侧面的脸上画上了两只正面的眼睛,而 将毕加索的绘画与中国的民间年画混为一谈。因为毕加索的艺术与民间美术的造型 观念是不同的。民问造型之所以为民间造型,就在于它是自在而不自觉的,“自以为 是”的观看和造型方法。而立体主义却是高度自觉的追求艺术张力的结果,是西方 艺术家自觉地接受他种文化的启示,有意再造传统的结果。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 能够否认二者之间在创作本原和造型上的殊途同归。 2 、克里木特与中国的装饰性绘画 1 9 世纪中期德拉克洛瓦在非洲找到他的浪漫主义灵感之后,欧洲画家对东方艺 术的兴趣变得及其浓厚,描绘东方风情的绘画在欧洲风行了整整一个世纪。这在克 里木特的作品当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克里木特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导者,在其作品当中, 充分体现了对于东方民间艺术的关注。克里木特对于东方艺术在自己作品当中的使 用,相对于毕加索来说更为直接。克里木特虽然没有到过东方,但对东方艺术,尤 其是中国的民间木版彩印年画却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搜集了许多中国民间年画,反 复揣摩,并且对于木版年画的强烈色彩尤其喜爱,曾经在许多幅人物肖像作品中使 用中国年画中的戏曲人物作背景,显得别有情趣。如在伊丽莎白像、玛丽亚像 等油画作品的背景中,他都采用中国的图案纹样将画面充实起来。克里木特广泛而 又深入地研究了中国艺术,从人的形象处理到图案纹样的表现全都是中国式的,而 且发挥油画笔法的性能,成功地创造了克里木特装饰风格。克里木特在东方装饰艺 术里看到的是一种特有的神秘的“象征气氛”。他把东方的、中国的艺术搬上自己的 画布,将中国的装饰性绘画用作了自己象征主体的“背景”和“气氛”,而中国民间 美术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自足的“象征装饰”结构的整体。这就使克里木特的绘 画作品与中国的民间美术在内在的表现功能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对于民间艺术的创造者自身来说,民间美术是一种非自觉地创造和承袭的结果。 与原始艺术一样,民间艺术有着深沉、淳朴、奇特的魅力,它可以成为后世或异体 文化艺术接受启示、汲取养分的本源。因此,“自生自灭”的民间美术非常需要克里 木特一样的深刻理解和赋予自觉的生命,对于彷徨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克里木特的 经验不仅具有极其可贵的方法的启示,而且是艺术气魄上的极好典范。 西方艺术家积极寻求外民族文化的借鉴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讲,一方面是由于 其本民族古代文化的苍白和缺乏厚重的历史根性;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外向的民族性 格决定的。西方的一些艺术家可以向外来的文化吸收营养,那么作为中国民间美术 的直接继承者的中国艺术家,就没有理由做本民族文化的排斥者。因此说,民间美 术对于西方现代绘画产生的积极的借鉴意义,应该引起我们对于当代艺术的重新审 视。 第二节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 在当代的中国艺术界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民族文化的根性对于艺术创 作的重要性。上个世纪初期,西方油画作为改良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美术在中国迅速 发展的同时,中国油画家已经开始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中,探索油画 的民族风格。一百多年来,中国油画家在中国历史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 从中国传统绘画和民间美术等不同领域,对油画民族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虽属于不同的美术领域,但在追求单纯、 概括、简洁和表现哲学观念方面,表现鲜明色彩方面有着某些共同因素。他们之间 的沟通、交流和互渗方面比其他任何艺术都要多。在当代艺术中,对于民间美术的 效仿和利用,不但从其审美的视觉方面、造型方面、思维逻辑方面吸收营养,进行 再创造,而且逐步开始了对其内在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索。 一、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原始意义在当代油画中的再现 民间美术同原始社会的美术一脉相承。作者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以及 生产条件、生产关系等,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 人们用“乡土艺术”形容它的内在气质,正是对那种来自劳动者生活的快乐情绪的 赞美和概括,民间美术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劳动者的一切真 情美意都物化在民间美术创作中。人类初期的一切活动,包括原始艺术和其他造物 1 4 活动,都是直接维持生活的活动,民间美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与人的生命价值直接 相系。回归自然是民间美术造型中最原始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现代人返璞归真的 一种追求。 例如当代著名油画家王沂东,他是中国当代油画新古典风的代表之一,其作品 有着鲜明的东方神韵。王沂东既对西方古典绘画进行过深入地研究,又十分重视油 画的本土特色,并且凭借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向乡土题材的作品回归,他把中国民 间绘画的简练、夸张、节奏等风格和手法融入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立 意简练纯净,造型美丽质朴,色彩夸张强烈的独有神韵。王沂东自己曾经说过:“我 国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是中国艺术家一生创作的后盾”。在其作品雪落无声、吉日 中,完全运用了民间剪纸和染织图案,这些图案在民间大多是为了表现祝福、吉祥、 生存繁衍等意义的,当他们和传统的婚嫁场面结合在一起时,其寓意性就更加强化 了。这本身就是对于民间美术造型特征中托物言志、谐音取义特色的运用。利用民 间美术的象征意义,去渲染和烘托画面的主体,使其绘画作品具用非常浓郁的乡土 气息,取得在视觉与画面整体氛围上的和谐美感。王沂东的油画作品,还试图以古 典主义的形式来表现现代人的风貌、心理和意识。画面往往光线柔和、笔触细腻, 尽量舍弃多余的层次,力图使古典油画方法与中国的平面装饰法相结合,创造具有 中国民间风貌的艺术形象。这也是对于中国民间绘画当中装饰性效果的借鉴和利用。 在王沂东的作品中,处处充满了对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关注和热爱,并将其象征意义, 寓意性和装饰意义深深地融入到了他的绘画作品当中。 油画家罗中立的绘画在立足表现本民族特性,关注乡土文化的同时,在视觉表 现语言上进行着多方面的探索。在罗中立近期的作品中,利用民间美术造型语汇中 的原始意义,最为直接的刻画出人类原始的本质。在他的作品巴山夜语洞房 夜、农忙时节中,运用写意的造型方式,刻画出了象征着大地母亲的丰产女神 的形象,这带有明显的原始生殖崇拜的意向。而对于周围环境的描绘,就是采用对 民间生活场景的直接引用,表现出一种纯真的生活气息和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一 致。“以大为美,以生为本”,这是本文前面提到过的民间美术的重要造型特色,在 罗中立的绘画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于民| 日j 美术中与原始艺术相贯通 的部分的截取与选用。他将自身对历史记忆的追寻与对大巴山的怀念,衍变为对原 始生命的尊重和个体生存意识的拷问,对于生命原始本质的思索和探讨,促使艺术 家选用了与原始艺术最为贴近地民间美术造型作为绘画的视觉表现语言,用那些敦 实粗矮的人体和俗得不能再俗的桃红、粉绿去描绘农村生活中一种原始的生存景观。 对于民间美术造型当中原始意义的使用,是罗中立作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家 之一,对于油画的民族化做出的重要探索。 画家顾黎明是我国当代抽象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 间美术为基础,探讨用传统艺术精神丰富当代油画语言,他的创作采用了民间美术 造型中意向结构创作的表达方式。他从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刻印程序中,从民闻 年画丰富的意象表现中,从对认识民艺风格内涵中,体悟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时间 与空间、动态与静态、工艺与操作的文化内蕴。也就是说,民间美术本质上就不是 以追求形、色、体为目的的所谓美术要素,而是以操作、审美、演示过程获得快慰, 以欣赏和民俗程序获得审美满足的人文艺术。在他的作品门神线板色板系 列、四季平安线板色板中,用现代语言表现民间传统,是对民间祝福祈祥活 动的一种延续,是对生命繁荣的一种复现。在造型方面他采用审美造型的方法。先 从传统中汲取创作形象,从中国意象造型中吸收理论,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从 构思到立意始终贯穿以寓意于象,以象尽意的传统造型精神,或将民间年画中甜俗 吉祥的原型转意为怪异、荒诞及生活化的形态。顾黎明是运用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象 征性的重要代表,他对民间木刻版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关注和借鉴,是其从画 面中的原本形而上的思考转向形而下的实践的证明。 吕胜中是一位用传统民间的艺术语言向现代人类传递对生命的感悟和崇拜的现 代艺术家,他对传统文化和语言表达的兴趣,在传统的造型艺术语言中注入现代意 识和观念,使其突破了传统的展览形式和技术范围,创作出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 表达形式。人们习惯把吕胜中作品中的灵魂符号叫做“小红人”。这种正面对称、 张开四肢、顶天立地的造型样式,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性文化中都曾出现。而古老的 剪纸技艺为吕胜中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表达抽象哲学和宗教观念找到了一 种颇具震撼力的表现形式。吕胜中将剪纸作为他惟一的艺术创作媒介,这个传统的 民间装饰艺术形式在他手里有了新的生命和意义。虽然吕胜中近些年极少涉足纯绘 画领域,而潜心进行装置等多元艺术的创作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当代油画艺 术应该关注的典范。可以说吕胜中利用民间美术造型所具有的原始意义作为视觉符 号,为艺术的民族本原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探索。 以上所谈到的画家对于民间美术造型当中原始意义的再现,在各个方向都做出 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实做过或正在做此种努力的艺术家 远不止于此,这都让我们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民问美术在创作本原上与现代艺术的 同根性,使其成为能够在当代艺术当中复生、繁衍的重要原动力。 二、中国民间美术造型形式在当代油画中的运用 民间美术造型形式上把不同时间的物象溶于一炉,在构成上平面展开和互不遮 挡,形成丰富多彩的组合方式。只有用民间美术的独特造型语言,才能将人们那纯 真稚拙的天趣以及沉于造化、物我一体的美好心灵一一复现出来,才能淋漓尽致的 表达劳动群众的真实的艺术境界,形成许多超越客观具体事物的形象和富饶的审美 价值,以致民间美术没有因脱离模拟自然而脱离真实,变得苍白空洞,丧失艺术感 染力。民间美术多元化的造型方式,主要是从视觉上产生美感,这也是其成为当代 艺术中运用比较多的形式。 民间美术自由简化的造型方式,有着原发性的、传承性的、隐喻象征和审美性 思维的特征。它把现实中的物象概括为抽象线条和平面的符号或形象,是一种不合 逻辑的逻辑性,既是符合民间理念的,又是奇异、夸张与变形的。民间美术多元化 , 的造型方式在当代油画艺术中被明显的表现出来。上世纪9 0 年代以来,以罗中立、 韦尔申、宫立龙、段正渠、段建伟、王沂东、郑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艺术家孜孜不 倦地埋首于民间乡土题材的艺术创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当代艺术形成了一股 可以称之为“民间本土化”的艺术思潮。这种思潮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全球化语境当 中进行阐释和创造,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深远。 1 7 例如前文当中提到过的油画家罗中立近十几年的作品在整体写意造型方面表现 非常突出。在绘画语言上,罗中立的画笔故意追求一种笨拙、粗犷和不修边幅的原 始意味,他注意从原始艺术中吸取营养,人物造型向墩实强壮方向夸张,腰肢粗壮、 乳房胞满,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作品母与子中,人物的刻画没有纯粹的写 实,而是很意向的进行勾画。画中蝉与鸟类并没有按正常的比例进行刻画,他已经 超越了自然形态,做到了意态传神的表达方式。这与民间美术造型只讲平面构图, 不讲究纵深、空间感,只以形象的组合,线条和颜色的节奏,构成画面丰富的层次 美感,形成独特的平面装饰效果的特征非常吻合,在其作品当中,民间美术的造型 特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画家宫立龙的画风自上世纪9 0 年代以后开始向本土化方向转化,他的创作可以 视为写实主义在当代的深化与变异,也是对建国以来占据主流的中国乡土绘画艺术 内涵的拓展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其油画作品下大地是其最为明显的标志性作品。 在这件饱含着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农民的崇敬的作品上,宫立龙透露出他对中国秦汉 雕刻效果的借鉴与移用。从绘画语言上看,宫立龙富有浓郁的东方情调与个性风貌。 他的作品中的秦汉雕塑感和写实主义的造型技法,画面的空间感进一步简化,色彩 综合运用红、绿等中国民间艺术常用的色调。与罗中立比较起来,富立龙形成民间 本土化中更具有现实感和当下性的一种话语系统。下大地整体画面庄重而静穆, 描绘一个农妇牵牛耕地的场景,洋溢着一种生命和劳作的神圣感。人与牛的造型厚 重笃实,体积庞大,笔法简练,有很强的雕塑感。用来源于乡土的民间美术造型艺 术来表达乡土气息,这在绘画语言的选择上可谓十分贴切了。在宫立龙的作品当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民间雕刻、民间泥玩具一样的视觉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 敦厚的人物形象。 画家王怀庆在他的创作中对情态剪影造型方式的运用是比较突出的自1 9 8 6 年以 来,创作了大量以传统民居与家具为“母题”的系列作品,如在油画夜宴图中, 二维空间的轮廓造型,带有简单的镂刻虽然看不到物体的细节,却可以通过画面中 物体典型的动态特征、位置的安排,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杯盘狼藉的场面。他的作品 i s 没有脱离平面剪纸的造型,是对民间艺术中情态剪影的完全运用。而这种具有东方 人色彩的结构主义,更有具深厚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