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母亲河》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母亲河》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母亲河》课堂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母亲河课堂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二课山川秀美的第三子目:母亲河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式: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 课前系统的设计设计理念: 以发现探究为主的教学,教师可设计阶梯型、发散型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行发现并生成问题,师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共同围绕有关问题进行辨析,交流,行动整合,探究反思。教材分析: 第三子目从属于山川秀美一课,简要介绍母亲河(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概况,阐述黄河、长江作为母亲河的缘由(即黄河和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及黄河、长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母亲河的现状及如何让母亲河奔腾不息(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的前几章,学生对我国的气候、地形、政区划分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解母亲河的位置和状况做了一定的准备。但是要注意,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对初中的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教学难度的合理。 学生对黄河、长江“母亲河”的由来有较大的兴趣。因为黄河长江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话题,比如三峡大坝、黄河断流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一些图片、资料,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展开讨论,以期学生能够感悟母亲河的延续和变迁,感悟母亲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目标:1、通过读图的过程,知道黄河、长江各自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特征;2、通过收集与黄河长江的相关资料,了解黄河、长江对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3、通过对近几年断流、三峡大坝话题的分析,了解黄河、长江目前的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黄河、长江各自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各段的自然景观。2、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掌握黄河、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和气候区及对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3、通过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的分析,了解黄河、长江的利用现状及面临的生态危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运用地图的过程,建立起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整体感;2、通过诗歌、音乐等方式情境的创设,感受和理解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以及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重要价值,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3、 在对黄河、长江流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过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重难点:重点:1、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2、黄河和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难点:黄河、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黄河、长江的治理和开发利用。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研究,形成认识。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准备一段龙的传人音频。教学结构:1、 黄河、长江的概况(1) 黄河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1) 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二、黄河、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2) 黄河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3) 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1、 黄河、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和开发利用1、 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和开发利用2、 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和开发利用 第二部分 课堂系统设计 教学过程I【导入设计】【展示】播放音乐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提问】黄河、长江都是我们母亲河。那长江美,美在哪里?黄河壮,壮在何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母亲河,去品品长江的美,看看黄河的壮! 教学过程II【知识结构与知识要点学习】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案表格自主学习。 黄河和长江的比较黄河长江地位中国第二长河中国第一大河源头巴颜喀拉山北麓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峰形状“几”字形“V+W”形长度5400多千米6300多千米入海口渤海东海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180万平方千米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流经地形河口与孟津宜昌与湖口主要支流渭河和汾河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湘江、赣江面临的主要问题断流;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凌汛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不合理占用河道、围湖造田上课前,教师可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这部分的掌握程度。(一)黄河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展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提问】黄河的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它流到了哪个海?【提示】请1位同学回答。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的55页的文字和56页黄河流域图,得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入渤海,全长5400多千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展示】PPT上显示黄河流域图,加粗黄河主干道,就象一个大大的“几”字。【提问】黄河干流流经了那些省区呢?【提示】请1个同学回答,黄河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展示】:PPT上显示黄河在中国地形图的影像【提问】黄河流经了那些地形?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中国地形。【提示】请1位同学回答,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活动】展示黄河流域图,请同学找出黄河的两条重要支流:渭河和汾河,并找出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处:河口与孟津。并作几号,请一位同学上台展示他所找到的。【练习】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二)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段及其自然景观【提问】现在在我们一起看看我们的另一条母亲河长江,它发源于哪里,注入哪里呢?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长江的形状为“V+W”,那么长江干流又流经了那些省区呢?【提示】请12位同学回答。引导学生读课本上的57页的文字和58页黄河流域图,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峰,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经依次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展示】:PPT上显示长江在中国地形图的影像【提问】长江流经了那些地形?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中国地形。【提示】请1位同学回答。长江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活动】两人一组,画一幅长江水系示意简图,包括长江的基本形状、长江的源头、入海口、主要支流和湖泊、沿岸主要城市、上中下游分界点等,互相纠正。请2位同学上台演示。【练习】师生共同活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教学过程III【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三)重点黄河、长江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提问】了解这么多关于黄河和长江的概况,同学现在知道为什么黄河、长江被称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么?【提示】阅读教材56页59页。1历史方面:长江、黄河流域有哪些古人类生活的遗址?中华民族有哪些古文化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2自然环境方面:长江、黄河流域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气侯等条件?3对我国经济发展方面:长江、黄河在哪些方面影响和促进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四)难点黄河、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和开发利用【展示】PPT上显示黄河的断流;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凌汛四幅图【提问】黄河源远流长哺育着两岸各族人民,那黄河的现状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回答黄河它面临着什么问题呢?【提示】三大问题:断流;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凌汛四幅图【提问】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开发和治理黄河?【提示】请12位同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根据上中下游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上游梯级开发,兴建水利枢纽;中游保持水土,种草植树;下游固堤分流。【提问】我国在长江上修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你们知道所谓“三峡”是哪三峡吗?【提示】所谓“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展示】PPT上向学生展示三峡图片,介绍三峡工程。【过渡】我们了解到三峡工程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防洪,长江会发洪水吗?【提问】最近哪一年曾发生过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为什么长江会发生这次特大洪灾?【提示】教师作适当引导。1998年洪灾发生的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因素)。教材第59页第二段文字1998年洪灾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提问】总的来说,母亲河和家乡河的现状很令人担忧。我们对此能做些什么?【讨论】请12位同学联系自身实际畅谈保护母亲河、家乡河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第三部分 课后系统设计【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长江上游是从源头到( A ) A宜昌 B宜宾 C 河口 D孟津2、长江发源于( B) A、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B、青海省的各拉丹东雪峰 C、西藏自治区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D、西藏自治区的各拉丹东雪峰3、下列省会城市中,位于黄河干流沿岸的是(C )A、西宁市和西安市 B、兰州市和太原市 C、兰州市和郑州市 D、呼和浩特和银川市4、黄河干流的哪一段河由于大量泥沙淤积,使河床高于两岸平原,形成地上河 ( C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5、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A )A、青海、四川 B、青海、西藏 C、西藏、四川 D、河南和湖北7、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需要量较大,很多城市都崛起于河的两岸,这条河流因此就被称为该城市的母亲河。那么,深圳的母亲河是( C)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黄浦江8、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 A治理泥沙 B加固黄河大堤 C防治凌讯 D开挖活动河道9、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最好办法是 B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二、资料分析: 材料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据观测,黄河每年输入海洋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1米的长 堤,其长度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失去了大量养分,而且泥沙淤积在河底,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河”,加大了保堤防洪的难度。材料二: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流水量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