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融合了文学、绘画、 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也因此被赋予了诸 多丰富、深邃的艺术内涵,成为园林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以博大精深 的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结合形态学和文化地理学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的区域性进行了深入的探 讨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 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发展的因素将其归纳总结为自然、人文、技术三个主 要方面,这些是研究各地园林空间的前提和基础。第二章以丰富的实例详尽地分析了北方、江南、岭南 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提取出每个地区园林整体布局以及个体布局的独特之处,并结合当地的区 域文化分析形成各地园林的成因。第三章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三种典型区域文化的交融现象,以及其 他地区文化对这三种园林空间布局产生的影响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空间艺术能充分反映 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是不同地区问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理论对中国 古典园林空间进行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的本质和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地域文化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m 西i n e c i a s s g 删e 嵋批鼬帕郴f o r t h c i r l i n i q u ea i t a c h i e v e 雠n t n e y 眦b a s c d 伽山e c h i n c 仃a d n i o n a lc u l t i i 佗,姐da d o p tv a r i o 惦a n i s n cf o 衄si n d u d i n g t e n t i l f c ,p a i n t i n 品a r c h i t c c 眦,咖l p i u 阼,c l c w h j c he x p r e 豁山c t i lo fc h i n e 辩n d i t i o n a l 删l t i i 撑1 1 h e 埠f o 陀,山es p 麟a r to fc h i n e c i a s s 浏g a r d c 雌 c o n t a i n i n gal o to fa ns p i r i tb e c o 巾e s 柚i i i l p o r a mp a r to fg a r d 即a r t t h j sa r t i c l eb t 键乒sf r o m “r e 百o n 汕肥乙 a n dc o n n e d 晦w i n lm o r p h o l o g y 如dg e o g r a p h yt 0d i 刚舔l h er e g i o n b a s e ds p a a r to f ( :h i 肿鸵c h s s i c a i g d e m t h i sa r t i c l e n t a i sf i v ep a 出:p r o l e g 伽e n o ni n l r o d u c e st h eo b j e c b o u n d b a c 咖咖吐p u r p o 辩姐d m e t h o do fr c 辩a r c kt h ef “mc h a p t c r 柚a l y 猫t h ef a c o 陪w h i c hi n n t h ed e v c l o p m e n to fs p a a r to f o i l i e c i a 舔i c a ig a r d e 璐1 1 l c f a d o 巧a mp f 咖i 缸db 私i so fn 砖f e 辩a 础1 1 圮s e c o da 唧忙rm l y z 鼯 l h e 陀p 他n 乜d v e g a r d c 璐i l h e f e g i o f n h a d n a ,u mo f y a n g 眦r i v e r 柚ds 饥t h a 血aw i mp j 蚰t yo f e 瑚m p l e s ,锄d 绷咖a r i z 豁m eu n i q u ep a r to f 也c g a r d e 啮i no v e r a a n di n d i v i d u a lg 缸d e n 锄n g e m e n l 皿蚰锄j y z e t h ec 椭eo f d i 位呦o f t l l e g a r d e 雌w i 山r c g i o n a lc u l t i l r e 1 r h e l h 砷o a p t c r k u 螂加眦 i n l e f 砌u e n c eo ft h et h f e ct ) r p j c a l 陀g i o n a ic u l m 圮,a n di 血e n o t h et h r e ek i n d so fg a r d c 删n g e 咄协 c a u 鞯db yc u l 山mf r o mo t h c ra 肥a t h ef i n a lc h a p t c rs m m m l r i z 豁a m e 托a f c ho u t c m n 髂t h es p a c ea n 啪 r 印佗辩lt h cd m m 曲:f i s co fl o c a i 删i e 咖他,w h j c hi st b ee x p 陀s s j o n0 ft h ed 珀f e m n c eo fr c g i o n a lc l i 岫 t h i s 删d cc o m b i n 酷、村t hr e g i o n a lc l d t u 陀山r y ,t od i 跖叭陀r 【h ec s n a n d u 1o fm e 叩a o ca r to fc 虹辩 c i a $ i c a ig a f d c m 1 【e yw o h b :c h i n e 辩c h 鲻i c 刚辨r d e 叩峨- m n g e m e n t ,r e g j o n a lc _ n i 即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研究生签名: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 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 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 理。 研究生签名:新签名:型韭日、轴:夕n 广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间布局的因素 绪论 一、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我们看到的园林景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辽阔的地域和多样的自然条件为园林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 条件,各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促成了园林地区特色的形成。每座园林的风格特征都直接或间接的 反映着当地文化类型和内涵。北方园林与官文化、江南园林与文人文化、岭南园林与富商文化一一对应, 都是典型的不同地区园林与文化关系的体现。文化是指。自然的人化”,是环境的人为部分。中国古典 园林经过历代人类艺术加工,成为具有一定艺术布局和艺术意境的风景名胜,因此,园林实际上是“自 然的人化”环境或者“人化的自然”环境,总的来说是一种文化环境中国园林艺术根植于华夏文化的 沃土中,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虽由人作,宛白天开”1 清楚地体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的美 学观点2 因此,把园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来研究能够准确地把握其本质特性和发展规律,认清其发展 方向。 独具特色的中国地域文化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而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决定了园林风格的不同,这 种影响逐步扩散和渗透到园林艺术中。此外,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以其独有的特征培育出了不同的 文化特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根本上对地区间园林文化差异形成起到促进作 用。理清园林和文化的关系才能真正深入研究中国的园林艺术 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我们按照地域风格的差 异把古典园林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北方园林与北方文化、江南园林与 吴越文化、岭南园林与岭南文化这些都证明了园林是文化的载体以及园林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本文就是 以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特色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自上古时期的奴隶社会开始孕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进步,明清时代臻于繁盛北 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同时发展为中国古代园林史后期的高峰园林的设计建造呈现出数量 众多、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内容丰富的特点。由于园林大量兴建,增多了造园实践明清时期在造园 设计、施工、管理上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园技术与艺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造 园师,在造园自然观的体现上犹以民间一些私家园林为高。而中国现存的大部分古典园林也多是这一时 期所建造由于对园林空间布局的研究需要大量实例和分析,而早期的园林建筑现存很少因此,现存 的明清时期的园林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明显。对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由于侧重点不一样,又需要兼 顾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实文化要素在地域上的展布特点。因此,各种分法可谓大相径庭,或者说是千秋 各具。3 鉴于硕士论文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选取了园林数量最多、最具特色的北方、江南、岭南三个 文化区域进行研究,并且选取每个区域内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作为研究对象,由此得出中国古典园林区域 分布的大致规律特征 1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 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 9 8 8 5 1 页 2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9 0 1 7 3 一1 8 2 页 周尚意,孔翔文化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2 3 6 页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关于世界园林的最初,1 9 5 4 年英国著名园林学家杰利科( g 九j e l l i c e o ) 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四次世 界园林联合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世界园林史上的三大动力,是中国、古希腊和西亚”中国古 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一直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追求在世界园林 史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封闭状态,与外部世界交流较少,因此 形成了稳定而又成熟的特点。作为中国古建筑一部分的园林当然也不例外地继承了这一体系的所有特 点,这就使得中国园林建筑虽然分布广、种类多,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却基本上保持一致。然而,中国 辽阔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形成的不同地域文化还是对园林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这也是我国 园林之所以表现出几大类型的主要原因。从南到北,各地的园林在同一种形态体系之下,呈现出不同的 风貌,这些差异在各地园林的空间、造型、材料以及细部装饰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对中国园林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园林美学到造园技法,细致到对园林中个体构成元素( 如墙、门、 亭、窗等) 的专门研究学术界都有所涉猎。“园林意境系统的整体生成,离不开造园家经营位置的 艺术章法,离不开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控制调配。“园林空间由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构成。中国古典园 林物质空间容纳了客观存在的所有实体,主要可通过人的感官系统直接感知。其精神空间则涵盖了历史、 文化,哲学及艺术等人文要素。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是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这些从山水、植 物、诗词、绘画以及园林文化中可得印证。同时,中国古典园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带给人们历史的回 顾、艺术的享受、哲理的熏陶,这些人文景观恰恰是配合山水、植物、建筑等物质形式进行表达,反映 了精神空问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 园林空间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园林中的空间实际上是由园林四大要素山、水、建筑、植物 所围和起来的“空”的部分,是人们活动的场所。通俗的说,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营 造建筑,堆砌假山,种植花木,修建水塘池沼,我们所需要的却不过是园林中“空4 的部分园林空间容纳 各种园林要素,容纳各种园林景观,也容纳园林的观者。园林空间通过布局创造各种变化的景观效果,丰 富的空问层次,不同的空问类型,时而开敞、时而闭锁、时而高旷、时而低临,带领我们经历着丰富变 化的感受历程,创造了多彩的景观效果。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布局便是对园林空问灵活多变的处理。园 林空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信息,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 情趣。对中国园林的欣赏,其实就是对园林空间无尽的意境的感受与回味 对于园林空间的研究多数是利用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对园林的个体空间进行分类并对各个不同类型 的个体空间进行特征的概括。研究的重点是园林的物质空间,而结合地域文化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 局进行研究,则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本质和内涵,并且可以为地方建筑文化和中国古 典园林理论的研究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文化扩散是文化地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往往被视为文 化传播一词的同义词,是文化现象的空问移动过程,用文化扩散的理论分析古典空间布局中的文化交融 现象,开拓了园林布局研究的新视野。对中国古典园林布局的研究、分析和总结,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 地域理论的梳理,对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们借鉴、继承 并发扬传统文化,这对我们进行建筑设计实践和文化领域的研究都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嗍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5 2 7 4 页 2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同布局的因素 三、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迄今为止,我国对古典园林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从各方面出发,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有关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研究,代表著作有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张家骥的中国造园史等 张家骥的另一著作中国造园论则是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各种园林的造园艺术,这本著作构成了 完整而系统的中国造园思想体系。从古典园林分类方面进行研究的,如楼庆西主编的中国建筑艺术全 集之皇家园林,主要是从造园活动这一角度对中国园林进行划分;罗哲文所著中国古园林则 是根据园林选址、用途、功能以及造园艺术的特点进行分类。也有从园林美学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如金 学智著中国园林美学。还有如夏昌世著园林述要,陈从周著 中指 出园林空间为室外空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园林空间与建筑空间有所分隔,这是从新的角度对园林 空间进行的深入探寻。其实在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中已经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风水形式说在整合近 景、中景、远景的外部空间构成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处理原则,对于大型空间组群一方面要从全局整体上 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把空间组群划分成相互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多个局部空间。这样空间 组群便能一气呵成地显现出性格鲜明、有机统一的整体特色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是从文化地理学和形态学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园林空间布局问题的 文化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只研究宗教、语言、艺术等精神文化的空间特点和 空间分布然而按照文化的定义,经济、社会、政治等均为人类的创造物,因此也应属于文化的范畴 1 一般认为,所谓“文化”。不仅指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而且也指人类学中“广义 的文化” 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文化 景观) ,。自然景观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类活动影响或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综合体,文化景观则 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 5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l 鸲6 :5 页 6 王其亨风水形势说和古代中国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探析【a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q 天律: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9 2 :1 2 3 一1 2 7 页 7 周尚意,孔翔文化地理学【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l 页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观之上叠加了自己所e 造的景观。”由于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创造出的文化景观也 都具有各自明显的特征。因此有人说,。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了该文化集团的人的物质 文化特征,也反映了它的非物质文化特征。”。文化景观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 行和娱乐这些文化景观在世界各地的表现是多样的和复杂的。 文化区亦称文化地域或文化圈,是指不同性质文化( 或泛称人文) 现象的分布范围,也就是根据生 产方式、语言、宗教、政治形态、日常生活、房屋构造、风俗等各种文化现象的差别所划分的地域。” 文化扩散是文化地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往往被视为文化传播一词的同义词。文化扩散是 文化现象的空间移动过程。侧重研究一种文化或一个文化因子起源何处,波及何处,与所经地区的文 化间相互影响等问题。当外部空间的吸引力大于内部空间的聚合力时,即发生文化扩散,如人类的迁移, 区域的联系,生存的竞争,合并分裂,征服与反抗等等活动极大的推动了文化因子和文化丛的发现、发 明、演变和扩散,尤其是扩散过程,使许多文化丛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简言之,文化扩散或传播 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不同文化群的存在是发生文化扩散的首要条件。借助于文化地理学的理 论,可以把园林看作是文化景观,结合地域文化理论分析园林的地域性,从文化扩散的角度来分析地域 风格之间的影响,从时间上和地域上,即历史和地理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从新的视角来分析园林,解 读园林空间艺术 形态学( m o r p h o l o g y ) 生成于希腊,m o r p h o l o g y 一词由希腊语m o r p h ( 形式) 和l o g o s ( 科学) 构成。最初 是一门研究人体,动、植物的形式和结构的科学,在以后出现的生物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形式和 结构的综合研究使形态学同时涉及到艺术和科学两方面的内容。形态学在历史上与建筑学本无关系,随 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出现以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的横向交流越来越多,出现了许 多交叉学科,它们以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了历史遗留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新问题,形态学与建筑领 域研究的结合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实现的。这一结合形成了一门被称为建筑形态学( 1 i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r c h i t e c t i 】r e ) 的新学科” 本文所研究的园林空间艺术的地域特色,首先要借助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大量 布局现象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出这些空间布局的形态特征,再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知识找出形成这些地域 特色的原因,进一步阐述空间与文化的关联,并由此得出中国古典园林区域分布的大致规律特征。 。王思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l l :3 0 页 9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 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l :3 0 页 螗周尚意孔翔文化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4 :2 2 7 页 l l 王星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叫 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6 :1 2 页 拉朱建民建筑形态构成基础叫 科学出版社,2 0 0 2 1 1 0 页 4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问布局的因素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间布局的因素 园林的空间布局从要塞布局到园林各要素的结合及整体布局都会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形成各地地域 特色的影响要素主要是不同的自然、技术、人文因素。自然因素反映了来自气候、地形和材料的影响; 技术因素反映了来自布局营造方式和方法的影响;人文因素反映了来自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因素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从南到北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各地园林 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北方园林主要分布在以北京为中心的河北、山东、陕西等省的 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处于温带和暖温带交界处,冬季气温较低,持 续时间较长,而夏季则与之相反。由于受到冬季寒冷气候条件的限 制,北方园林个体建筑多由砖石砌造,门窗的数量和大小也以保温 目的为主,建筑布局封闭、稳重。北方冬季植被很少,只有松柏等 少数绿色灌木,园林的植物布局色彩比较单一,视觉效果沉闷。所 以北方园林的建筑多用鲜艳的颜色装饰,红墙、黄顶成为北方园林 图1 源自h 郇;,p i c n 6 3 的代表色。( 如图1 ) 我国历史上所称的江南地区是指长江以南的江苏省南部和浙 江省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处于温带,年平均气温较高, 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气温一般在零度以上,而且低温时间持续不 长江南建筑既要解决炎热天气的通风又要增强冬季的保温性能, 大量的门窗隔扇可以增强通风效果,而砖瓦又能增强冬季建筑的 保温性能所以为了适应这里的气候,江南园林建筑使用大量木 材和少数砖瓦搭配,这为园林中营造流通空间以及清雅安适的氛 图2 源自h t l p :,p o p p c p 叩。 围奠定了基础。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河道纵横,湖泊罗布,为庭园引水提供了十分便利的 条件,加之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所以非常适合花木的滋长。由于多雨、湿度较大所以外 檐部分基本不用彩画,江南园林更注重建筑的砖雕和木雕,建筑以黑白灰为主体色调,这样建筑的单调 色彩与植物的多彩相映成趣。( 如图2 ) 岭南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还有多种地貌,境内山脉连绵,河渠纵横,珠江的支流丰富,虽以 山地、丘陵为主但东、西、北三江下游,构成富庶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漫长的海岸线以及众多的 岛屿和良好的港湾使这里的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东等地区的重要出海口 自古以来,以穗港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对外经贸繁荣,文化交流活跃。岭南地区的气候从类型上说属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可概括为湿、热、风。雨量充沛,天气潮湿;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夏秋多 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台风、骤雨岭南园林喜用庭园或庭院的布局方法,这除了岭南地处 丘陵地区、农耕地少,土地价贵而造成园林用地狭小之外,最为重要 的原因就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岭南炎热多雨,台风肆袭,用建筑围 合而成的庭园或庭院,可利用建筑的自身和廊墙来减弱强风暴对园林 的侵袭将台风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破坏尽可能地减少( 如图3 ) 同时, 利用墙体遮荫避晒,形成大面积的阴影区,减少热辐射而取得较好的 降温效果。 图3 源自w w w g o o g l c c o m 二、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不仅是土木工程结构的反映,同时也包含了各种材料的艺术表现力。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 更是广泛运用了各种材料,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从主要以木材、石材为主要原料发展到多种并举如玻璃、 金属等。材料的质感是体现建筑灵魂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与该地区材料的供应是密不 可分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很大。每个地区的物产资源也各不相同,加上各地区传统文 化和工艺手法,呈现出各自的地方特色 木构架是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筑方式,无论南北,园林建筑都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但各地园林 使用木材的侧重点不同,北方园林主要用来建造梁柱和门窗,造型简洁、规则,而江南和岭南地区则不 仅用来制作门窗、梁柱,更注重对木材的造型美化,丰富而精致。( 如图4 、5 ) 图4 源白w 、】i n h u 图5 2 0 0 5 年拍摄于拙政园林香馆 北方地区由于林木资源较少,而且气候寒冷,除了使用木材多还使用砖瓦以增加保温性能。江南对 砖瓦的使用则更注重对瓦片的利用形成多变的组合,用整片瓦叠砌成漏窗( 如图6 ) ,或以碎砖瓦铺砌 路面( 如图7 ) ,构成多样而又活跃的空间岭南地区的砖雕则更体现出华美秀丽的风格 石材具有坚固耐久的特性,因此多用来强调建筑本身的稳固性或雕塑感。在园林中还多用作装饰材 图6 2 5 年拍摄于留园 6 图7 2 0 0 5 年拍摄于拙政园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问布局的因素 料北方园林由于建筑等级和做法的限制,比较注重须弥座和石栏杆等石雕,江南园林的建造则有着得 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洞庭湖东西二山盛产湖石,稍远的常州、宜兴、昆山等可提供黄石及其它各色石料, 并可利用水道方便地运输,这些都为园林叠山创造了便利条件,假山、踏步、洞门,石桌、石椅的设置, 体现了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岭南疏松的红砂石,日晒后表面温度不高,且易加工防水、 耐用性不如花岗石但却优于木材。红砂石主要被用于大门入口的门套、外墙下部墙体、庸柱、地面等。 既可防水又可防热。也有一定的耐用性。 金属的运用在建筑细部得以充分展现,北方园林的高等级建筑中,金属构件成为精美的点缀,是华 贵地位的象征。而岭南园林由于受西洋建筑文化的影响,园林内铸铁锻成的栏杆或花架有着浓郁的西方 特色。 除了砖、木、石、金的广泛应用,地方材料的运用也为园林空 间艺术增添了多样性。琉璃在北方园林广泛运用,例如北海的九龙 壁( 如图8 ) 、琉璃牌坊、智慧海等建筑表面都是用琉璃装饰的。岭 南地区临海,贝壳产量丰富,建筑多用半透明的贝壳做窗子。在清 晖园澄漪亭内,如果不是别人提醒你肯定不会注意到那一扇扇透 着明媚阳光的窗户,上面安的不是玻璃而是经过精工打磨的贝壳 图82 0 0 7 年拍摄于北海 做窗户的人们将收集到的贝壳集中起来,挑选大块可成型的进行加 工。他们首先将贝壳清洗干净,然后将它们细细地磨成极薄的贝壳 片儿,再将它们切成长方型的一块块薄片儿,镶嵌在窗户、门中, 代替了玻璃作采光之用,另外,一块块晶莹剔透的贝壳片儿,既美 观又经济。体现了岭南人物尽其用。巧思叠出的特性( 如图9 ) 而 江南用丝绸作建筑装饰,留园五峰馆内就在丝绸上作画作为建筑室 内的隔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图9 源自h c t p 张l d 血w 2 6 8 c o m 三、地形地势的影响 我国园林的分布广泛每座园林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又有着千差万别的变化,古代造园家们十分善 于利用各自所处的地形环境来建造园林,使园林的布局与地势相协调。 北方园林分布在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域辽阔,绿化面积广再加上北方园林多为古代帝王的离宫别 苑,它是历代封建统治者追求奢侈享乐的场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4 帝王 可以随心所欲任意选址,甚至圈出面积广麦的地盘,建造出十分宏大的苑囿。因为选址的自由灵活和广 阔,北方园林一般都有自然山水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过改造就可符合园林的气氛要求,颐 和园昆明湖和避暑山庄内的湖沼经过不断的疏浚、开拓、组织成为苑囿中理水的典范 江南园林集中于苏、杭一带。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极为宝贵而园林多建于市井之地, 这使得江南园林只能在。小”中做文章,江南园林选址上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水乡城镇街坊格局 对园林用地外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江南园林用地外形几乎都是方形或长方形,形成“螺蛳壳里做道场” 1 铡泽华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叫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 9 9 2 1 2 页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状况 岭南地理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这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基床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有 很大的区别。敌岭南园林的造园活动,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这里平原面积相对较小,园林受地形 限制面积较小,所以岭南园林的建筑布局密度较高,而且多高楼,在选址、布局、空间处理上形成了自 己的特点 第二节技术因素 一、工艺水平 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工艺特征。是在充分利用材料性能的前提下,融台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各类题材, 以不同的艺术样式予以表现。这就要求工匠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法。因此,工艺水平 成为园林建造的重要人工因素,它是除气候、材料、地形等自然因素外对园林布局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由于皇帝的特权,北方园林的建造集中了全国各地水平较高的工匠,综合了各地不同的手工技法, 从假山的堆叠到水域的治理,从个体布局到整体布局都得到了技术上的保证北方园林受官式作法影响, 布局风格和作法比较统一,继承并延续了端庄、严谨的造型。而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的雷氏家族,以其独具的匠心,集历代宫廷建筑之大成,主持了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 承德避暑山庄等重要工程的设计,使得北方皇家园林集众家之长,成为最精美华丽的园林。 江南地区历史悠久,各种工艺在民间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制作、选材、审美等各方面都 相对成熟,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造园家。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通诗词,晓绘画,有丰富 的造园经验,清末苏州香山人姚承祖曾将这些地方做法编著成营造法原一书。使得营造做法得以总 结流传计成于明崇祯年问写成的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该书概括了元明 以来造园的艺术成就,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了各种造园的手法,提出了系统的造园主张。文震亨能 诗擅画,他的长物志 将园林分成各个部分,并对其中的各个元素如室庐,花木,水石等分别论述 明末李渔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著有用情偶寄清初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是对 造园的观察、揣摩及实践的总结戈裕良擅长叠假山,苏卅i 环秀山庄、上海豫园假山就是他的杰作江 南园林典雅秀美的造园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是当时造园工艺水平最好的证明。 岭南地区与中原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其他几个文化区域较远。受到北方和江南文化 的影响较少,明清以前岭南私家园林只是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或汲取一点江南文人园林的风格。 但在明清时期,岭南地区与中原及西方交流更为密切,经济发达,文化水准提高,私家造园活动随之而 起其中以粤中庭园园林规模最盛,其布局特色或仿效西洋,或类江南园庭,或中轴布置,或成为连房 博厦风姿多彩。 第三节人文因素 一、礼制规范的约束 封建宗法、礼教、等级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维护封建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整个封建制度的主 要内容“礼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得以维系,运行千年的治国之道,也是由长久的社会观念、文化现象、 8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间布局的因素 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沉淀而成的思维定势和心理习惯。”“这些思想反应在园林布局中,虽然建筑形式、 用材各有不同,但都严格遵守着封建建筑等级制度,与政治等级相合相称 。 礼制规范的制约表现在园林建筑中同样存在着地域的差异。北方园林作为皇权的代表,总体布局、 院落组合、要素布置主景的。一元化”处理手法及建筑的程式等方面都严格受着封建宗法、礼教、等 级制度的约束,布局中对称的手法、主景的突出、园中建园等手法的运用将皇帝的权威渲染得淋漓尽致。 整齐对称成为北方园林的突出个性,如紫禁城北部的御花园,整个园呈矩形,由南至北依次是坤宁门一 天一门一钦安殿一承光门一顺贞门,钦安殿体量和位置的安排都成为全园的主体,围绕着钦安殿的宫院 是一个园中之园这种空间布局手法影响着北方宫苑体系的布局,所谓。侯家事严整”,皇家宫苑的布 图1 0 摘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局更是注重严整,充分体现出礼教、等级,以表皇家庄重的身份、气质和习性。( 如图1 0 ) 而在其他地区的大量私家园林中,礼制的制约虽然没有在北方园林中表现的那么明显,同样存在着 潜移默化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园林内的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之间,在装饰的尺度和色彩上都依次区分出 高低、大小、多少、繁简、华朴、明暗,明确的表现出主次和秩序,主要建筑广泛的运用方整、规则、 直线等形式,形成较为端庄肃穆的格调,次要建筑则运用灵活、变化、曲线等形式,形成活泼轻松的氛 围”比如周庄沈厅里,那条贯穿整个园林的小巷道就是为了专供仆人走动而布置,主人走的路仆人是 不能走的。相比之下,江南园林较北方园林表现规模较小、布局相对自由。这种伦理的制约使得中国古 “刘森林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匠【m 1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 0 0 4 2 卜2 2 页 廿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 下卷) i i 文物出版社,1 9 9 9 8 1 6 9 1 7 页 9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把伦理的、道德的价值转化为美的意识,从而将中国建筑设计审美观念置于极强的理性支配之下 二、政治文化的反映 北方园林作为皇权的代表,首先要满足勤政的要求,所以历朝基本都按“前朝后寝”的规制,将苑 同分为“宫”和“苑”两部分,一般来说“宫”对外而。苑”对内。历代苑囿中都设专作勤政的殿宇。 特别是到了清代,挂有。勤政”之名的宫殿在许多园林中都可见到,如西苑、圆明园,清漪园、静宜园、 避暑山庄等等,其中皆有。勤政殿”,勤政是清朝各代帝王严格恪守的家训。在北方园林的布局上常遵 循着严格的法度,如规定一条中轴线,重要宫殿不仅位于中轴线上,而且一般体量高大,装饰华丽,其 它次要建筑则对称排列于中轴线两侧。在园林景物的布置上,常确立一个主景,其余景致皆为配景,用 各种手法极力渲染和烘托主景。这种布局形式深含着帝王独尊的思想意识。 与北方园林相比,江南、岭南都非政治中心,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江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私家园林园主大多为退隐、辞归或遭贬斥的官僚及地方上的豪门、氏族等,如宋代苏舜 钦因出仕期间敢道人之所不敢言,积极参与政治革新遭到诬陷,削职为民后退隐苏州构建沧浪亭;明代 王献臣为官正直被贬建拙政园;留园主人明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罢官归里营建留园等等。他们有着渊博 的学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在城市中创造出具有山林野趣的生活境域,在有限的空间里面,自然被浓缩 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诗情画意的意境中。苏州的残粒园,面积仅仅1 4 0 余平方米,以水池为中心, 缘岸堆湖石和石矶,园西依培堆叠黄石山,山下有岩洞曲折,山顶有方亭亭内设坐榻、壁柜、博古架、 鹅颈椅,石凳、小径、花木、藤萝和湖峰屏障结构紧凑,层次丰富。古人却正是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具体 而微地建造出一方独得的天空,或是为了隔绝尘世喧嚣,远离都市繁华;或是为了回避险恶政治,致虚 守静,旨在营造出雅静闲适的意境暗示山林隐逸的意趣。 岭南地区是古代百越民族聚居之所,被当时统治者称为“蛮夷”之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形成 了岭南人独有的性格特征: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 善于融合、消化、吸收,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岭南地区以经济发展为 主,重商轻文,经济富裕、商贸发达文化积累相对薄弱,所以岭南孕育出的园林大部分经济实用,创新 多元,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人本意识的体现 。任何一种艺术所表现的内容都不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也不能不带有那个地区、那个民族 物质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印记”我国古典园林是为少数人享乐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因此它所反映的不是 当地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是反映园主那些统治阶级和富商私贾的生活和意识。每一件艺术品都 是有意味的形式,园林的修建不仅是工匠们建造工艺的集中综合体现,更重要是表达了园主和造园家的 思想境界明造园家计成指出:“世人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 非主人也,能主之 人也。”一座园林的建成是造园家和工匠们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的。 北方园林体现的是皇家贵族的统治思想,以儒、道、佛作为精神支柱在造园艺术中反映出来,而江 1 6 楼庆西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 4 :建筑装修与装饰 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坞1 6 5 1 7 4 1 7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 9 朗1 6 2 1 0 第一章影响中国各地域园林空间布局的因素 南的私家园林则多数是士大夫不满现状,隐逸遁世思想的体现,岭南园林因为经济原因则更多是富商们 对财富的炫耀和追求。 造园时北方园林更多体现着封建礼制文化制约的结果,清代两百多年问的园林设计多数由雷氏家族 负责,世代经验的累积被人们称为。样式雷”,各种做法都趋于程式化北方园林在布局中多采用轴线 对称、明确主次的方法,对全园划分区域,以颐和园为例,万寿山和昆明湖构成了颐和园的主体框架, 园林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经人工改造,规模宏巨、 建筑精美、体现出皇家气派。全园一百余处景观, 分为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和游览三大区域。政治 活动区在东宫门内,中心建筑仁寿殿,建筑格局 规整,显示出皇家宫殿庄重、威严的等级。生活 区位于政治活动区与游览区之间,背山面湖,建 筑均有游廊串连,东可通大戏楼,西可达长廊。 庭院中叠石、假山及富有寓意的陈设、花木、是 中国皇家园林追求的理想居住环境。游览区占全 园总面积的十分之九,由万寿山前山、昆明湖、 后山和后溪河组成。万寿山的前山,平缓舒展, 面对昆明湖水面景色开阔。后山峰回路转,山脚下一条后溪河蜿蜒曲折,极为幽静。各式宫殿、寺庙和 点景建筑,因地制宜地分布在山水框架之中,既有皇家园林的恢宏,又充满了天然之趣。 江南地区的造园家计成、李渔、石涛等人有着丰富的造园实践经验,而且自身具备着文学、诗话等 艺术素养。他们造园更追求意境,“虽由人作,宛白天开”8 也就自然成了江南园林的造园风格。苏州沧 浪亭为北宋苏舜钦所建沧浪亭园外有水,在这种城市山林中,主人虽居城市之中,却是居尘而出尘, 有隐逸之乐心存高远的文人找到了生活的安适幽雅和隐逸退居的契合点在。小园香径独徘徊”之余, 或者是对满园秀色以酒和新词,或可忘怀得失园主在春花秋月中对咫尺山水让思想放任奔流,抒一己 之情怀沧浪亭同时也以清新活泼的风格见长,建造时池水在园外,没有进园而可见一池绿水,园内建 筑不多,偏重野趣,园林建构为山林野趣添上几分神来之笔,体现了人为的山野旨趣。 岭南文化的务实性主要体现在讲实惠、重实际、倡实干、求实效,办事讲求循序渐进拒绝好高骛 远中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重农轻商,贵义贱利。传播到岭南后,则产生了变化。已不再是那种 高堂讲经,正统的官方文化与广大人民求安宁、求生存、开拓家园、安居乐业的社会心理融会在一起, 更加讲究经世致用,重商言利。岭南文化中的兼容、多元、开放、务实、创新等特性,在岭南园林中都 能得到充分体现,岭南园林更加注重园林的实用性、交际性,即使是宅居园林也强调空间的交往环境, 清代广州名园海山仙馆,不但是园主富商潘仕成用来宴请四方达官贵人进行交际的场所,而且还作为政 府部门的外交活动场所 n 明计成原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 岫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l 螂5 l 1 l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宗教观念的渗入 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虽然不同,但在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崇尚自然的思想上却是统一的。明清时期, 园林的营造更加注重体现山林意境,园林趣味,布局自由灵活、亭阁高下错落,环境美学与空间艺术有 了很大提高,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都出现了一批具有园林特征的寺观建筑,“中国皇家园林内建有 大量的寺、观,尤以佛寺为多,几乎每一座大型的园林内都有不止一所的佛寺,其规模之大、规格之 高,并不亚于当时的第一流赦建佛寺,有的佛寺成为一个景域或主要景区的主景,甚至成为重心和构图 中心。”如佛香阁成为了颐和园的主景,承光殿则成为北海团城中局部的主景( 如图1 2 ) ,北海太液池 北岸的宗教建筑则成群布置。在圆明园中供皇室祭神、 崇道、遵儒、信佛之处比比皆是,除了列入景区的舍卫 城、方壶胜境、慈云普护等等以外,寺、庙、斋,观、 坛共有数十处。 中国原始迷信的内容是十分庞杂的,如占h 祭祀、 阴阳五行、风水八卦等,中国人信奉迷信的观念是根深 蒂固的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也不例外,历代封建帝 王总是竭力把带有迷信色彩的神话传说同园林的经营 联系起来,自从秦汉在苑囿的水域中建方丈、蓬莱、瀛 图1 22 0 0 6 年1 0 月拍摄于北海 洲三神山后,历代都进行仿效。虽然三神山终不能至。但“求仙”对于梦想长生不老的帝王具有很大的 吸引力。许多苑囿的池面上都模仿三神山,以。一池三山”来模仿仙境。这种手法成为北方皇家园林布 局的一个重要模式,超出了最初求仙思想而具有了审美意义。直到明清时期依然如此,三海中布置琼华、 水云榭、瀛台三岛清漪园的昆明湖自然清秀,具有江南的神韵,湖中三座大岛,较好的表现出中国园 林追求的“海上仙山”具有寓意的传统修造模式。其中的南湖岛以一座长达1 5 0 米的十七孔桥通向东岸, 创造了昆明湖水景中极为壮美的景观( 如图1 3 、1 4 ) 挣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i i 】北京 图1 3 、1 4 源自n v w g o o 掣e m 清华大学出版杜,1 9 9 9 4 3 9 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区域特征 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区域特征 第一节北方园林空间布局 一、整体布局的区域特征 1 、划分区域功能明确 北方园林由于它的规模宏大,功能要求的繁多,布局时的规划就十分的重要。北方园林在总体布局时 一般都会对园林进行总体的区域划分,这种划分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按功能内容分区,北方园林按功能 内容分为“宫”和。苑”两大区域。一般来说“宫”对外,。苑”对内,但是这种对内对外的区分并不 是绝对的。宫”的主要用于朝臣理政、燕飨等。因此,这里的建筑以宫殿屋宇为主,为了便于同外界 联系,往往设在园林正门内附近,同时占据园林主要景区的一角,便于在宫中观赏园景“苑一的主要 功能是赏景、游乐、休息、居住等,此区以各种园林性建筑、山石、水面、绿化为主,它的位置常处在 离宫门较远的地方。除此之外封建帝王进行的其它活动如拜佛、敬神、祭祖、祀年、读书等,其建筑的 位置则不一致,有的设在“宫”中,有的建于“苑”内,北方园林中这种“宫”和“苑”的分区自唐代 以来就极为普遍;二是按地形地貌分区,规模巨大的北方园林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经过装饰改 造的山和水使各种景色在地形的蜿蜒曲折中变化,自然地分成众多区域。如明代北京西苑,由于水面的 水口宽窄、堤岸弯曲分为三海,各自成为独立的景区;颐和园中的万寿山把整个颐和园分成两个区域, 一个是山南及昆明湖,一个是山北及后湖;三是利用园林要素分区。这里的园林要素指的是建筑物及人 力形成的山水、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衬衣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自考试题及答案
- 结构工艺面试题及答案
- 外科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静脉输液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药理考试题及答案
- 武警征兵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考调中心城区中小学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消毒供应中心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婴幼儿乳房发育概述课件
- 汽车美容与装饰完全图解全彩版
-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
- 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 新教材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解题规律归纳总结
-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 《雅思考试介绍》课件
- U-Net结构分割方案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0-2021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VDA6.3-2023版审核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