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问题探析.pdf_第1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问题探析.pdf_第2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问题探析.pdf_第3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问题探析.pdf_第4页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论文)我国学校心理教育问题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内容摘要 国外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于2 0 世纪早期,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历 程可以为建设我国学校心理教育所借鉴。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只有约2 0 年的历史,虽作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教育 者的心理教育观念落后,心理教育的对象范围狭小、模式存在偏差,学术界对 心理教育的内涵不明,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尚未确定,心理教育的组织 和实施随意松散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主要作了三方面的探析:第一,探讨 了心理教育的内涵。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 概念的分析比较,参照我国学者对心理教育的论述及国外目前学校心理教育的 内容,认为心理教育应为一个大概念,其内涵包括矫正心理和行为障碍、调适 一般心理问题及开发心理潜能三个层次,各层次心理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 和对教育者的要求各有特点。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学校心理教育适合采用矫正一 调适一开发的综合模式。第二,分析了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作者将心理 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作了逐一分析,阐述了心理教 育不同于“五育”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估标准,认为心理教育应与“五 育”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提出了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系 统化建设的六点建议。 关键词:心理教育历史存在的问题心理教育内涵素质教育 系统化建设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t h ea b r o a ds c h o o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e m e r g e di nt h ee a r l y2 0 t hc e n t r y , a n di th a s p e s s e d t h r e e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p e r i o d s t h eh i s 血o yo fi tc & ng i v eam o d e lf o ru st od oo u rj o b t h e t i m eo f c h i n e s es c h o o l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sa b o u to n l y2 0y e a r s s o m ep i o n e e rw o r k sh a v e b e e nd o n e , b u tm a n yp r o b l e m se x i s t s , f o re x a m p l e ,t h ee d u c a t i o n e hh a v el e s ss e n s ea b o u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m o d e l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i sn o ta p p r o p r i a t eb e c a u s eal i t t l e s t u d e n t sc a nb ei n v o l v e di ni t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sn o tm a n yc l e a r , t h e r e l a d o nb e t w e e n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h a sn o tb e e nd e f i n e d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a n d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i sn o te f f e c t , a n ds oo n i nc o n n e c t i n gw i t ht h e s ep r o b l e m s ,t h e w r i t e rm a k e ss o m e a p p r o a c h e s i nt h r e e a s p e c t s f i r s t , d i s c u s s i n g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a f t e ra n a l y s i n gs o m er e l a t e dc o n c e p t ss u c ha sm e n t a lh e a l t he d u c a t i o n ,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c o u n s e l i n g , p s y c h o t h e r a p y , a n d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g u i d a n c e ,t h ew r i t e rt h i n k st h a t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s h o u l db eab i gc o n c e p ta c c o r d i n gt os o m er e s e a r c h e r s s a y i n g si no u r c o u n l 口 ya n d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i ti na b r o a d t h ew r i t e rd i v i d e s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i n t ot h el e v e l s : c o r r e c t i n gm e n t a l o rb e h a v i o r a lb l o c k , r e g u l a t i n g g e n e r a l m e n t a lh e a l t hp r o b l e m sa n d d e v e l o p i n g h u m a n p o t e n t i a l i t i e s e v e r yl e v e lh a si t so w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i t so b j e c t i v e ,c o n t e n t ,w a y s ,a n d e d u c a t i o n e r s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s i t u a t i o ni n c h i n a , t h e s y n t h e t i c a l m o d e lo f c o e c f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s r e a s o n a b l e s e c o n d ,a n a l y s i z i n g 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q u a l i t ye d u c a t i o n t h ew r i t e rc o m p a r e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w i t ht h ef i v e e d u c a t i o no fm o r a l ,i n t e l l e c t ,p h y s i c a l i t y , e s t h e t i ca n di a b o r a n dt e l l s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o f i t se d u c a t i o n a lt a r g e t , c o n t e n t , w a y sa n d a s s e s s i n gc r i t e r i o n t h e n ,t h ew r i t e rt h i n k s t h a t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s h o u l dp l a yt h es a m ei m p o r t a n tr o l ew i t ho t h e rf i v e e d u c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 t h ew r i t e rp u t sf o r w a r d s i xs u g g e s t i o n sa b o u tt h es y s t e m a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c h o o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h i s 仃o yo f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t h ee x i s t e dp r o b l e m s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 , q u a i 姆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a t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i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一、国外学校心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 心理教育产生的背景 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于2 0 世纪初的美国,以后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通常 认为,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与三次教育运动密切相关。第一次运动是2 0 世纪 早期的“职业指导运动”,当时工业革命在全球深入开展,社会为劳动者提供 了更多的职业机会,因而职业选择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一场帮助青年了解自己、 认识周围世界的运动,由早期的心理辅导工作者戴维斯( t e n e b d a v i s ) 等 人掀起,旨在促使青年合理选择职业和发展方向。受这一运动的影响,1 9 0 7 年戴维斯在公立学校首创了系统的心理辅导计划,要求学校教师每周给学生上 一次职业辅导课程,心理教育进入学校。第二次是“特殊教育运动”。2 0 世纪 初,人们已认识到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育行政部门试 图通过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科学的评估,以鉴别智力落后学生,然后对其在特 殊班级里进行特殊教育。为此,法国心理学家比奈( a b i n e t ) 和西蒙( t s i m o n ) 编制了最早的智力测验量表,对儿童进行智力鉴别。自此以后,心理测验在学 校教育中被广泛运用,同时心理评估和心理诊断技术也得到发展,这使得学校 心理教育沿着更为科学化的方向前进。第三次是“心理卫生运动”。2 0 世纪初,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名学生比尔斯,因精神失常住进疯人院。出院后,他对住院 期间精神治疗机构对病人的冷漠和虐待,及出院后公众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 视,产生了切肤之痛。1 9 0 8 年,比尔斯写了一本书名为发现自我的心灵, 再现自己患病期间的遭遇。这本书起初受到精神病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及大关 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有关学者的支持下,美国开始掀起一场心理 卫生运动。这次运动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影响非常深远,学校心理卫生工作成了 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1 9 3 2 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率先在校园里设立了心理辅 导机构。4 0 年代中后期,学校心理教育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 2 国外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阶段 从心理教育的职能、活动与作用看,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 l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 9 世纪末到2 0 世纪4 0 年代。主要工作是针对有弱智或发 展障碍的儿童进行心理测量,智力诊断,分类解释,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提 出建设性教育参考建议。这一阶段的工作对象重在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可以说 是诊断弱智和矫正心理障碍的时期。 第二阶段:约在2 0 世纪5 0 至6 0 年代未,当时,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 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咨询,做出分析,提出辅导对策;进入6 0 年代,心 理教育工作者开始深入到学校、教室等教育现场,研究“问题学生”,开展直 接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制定并实旌面向学生家长的心理援助计划。这一阶段 的心理教育对象扩大到具有一般心理困扰的学生而不纯粹是有心理障碍的学 生,可以说是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期。 第三阶段:从2 0 世纪7 0 年代至今。学校心理教育活动蓬勃发展,心理 教育的内容大大拓展,对象也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扩大到全体学生,并面向教 师、家长、学校行政领导和社区服务工作者。这一阶段的心理教育呈现出如下 几个特点:1 )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人数与年俱增。以美国为例,1 9 t 3 年, 美国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共有1 1 5 人,到1 9 5 0 年,这一数字扩大到1 0 0 0 人,1 9 7 0 年又上升到5 0 0 0 人,目前,全美学校心理学家的人数为2 5 0 0 0 左右,学校心 理咨询师为7 0 0 0 0 名。另外,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与所服务的学生的比率也呈 增加趋势,1 9 5 0 年,这一比率为l :3 6 0 0 0 ,1 9 8 6 年增加到l :2 1 0 0 ,目前大 约为1 :1 5 0 0 。2 ) 学校心理教育的服务对象的范围广。学校心理教育的服务对 象除各年龄段的学生外,还包括学校教师、家长或学生监护人。3 ) 学校心理 教育的内容广泛。这些内容包括: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筛选出需要接受特殊 教育的学生,并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设计特殊教育课程和教学指导:为学生心 理健康和学习适应提供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教育、教学指 导和心理咨询;帮助学校和家庭处理心理危机情境;协调整个教育系统和社区 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有关评定和发展计划。4 ) 学校心理教育从业人员的专 业要求提高。在美国,咨询心理学是一个攻读人数众多的专业,每年可毕业的 心理辅导学硕士6 0 3 0 人,博士9 0 7 人。美国入事协会制定了学校心理辅导员 的培养标准,要求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具备硕士甚至博士学位;规定从事学校心 2 硕士学位论丈 m a s t e r st t t e s i s 理教育的人员,必须先获得所在州的任职资格证书,或者获得美国学校心理学 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才能得到正式任职资格。5 ) 组织机构完善,学术 交流方便。学校心理教育学会在一定范围内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协调学校心理 学家与教育机构的关系,提供学校心理学发展状况的信息,同时它更是一个学 术管理机构,有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各种培训班。 “”第三阶段的心理教育已发展成一种网络化系统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学 校心理教育的环境氛围,可以说是心理教育的系统开发期。 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们发现我国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理解 心理教育的内涵及考虑我国心理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二、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历史与现状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约从8 0 年代中期开始。1 9 8 6 年底,中国心 理卫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首届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交流会,以此为标志,心理 卫生运动开始了向教育界的发展,从而对学校心理教育产生了影响。所做的工 作主要有( 刘华山,1 9 9 8 :郭亨杰,1 9 9 8 ) :其一,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上海、湖南、湖北及江苏等省市的一些学校都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试验工作或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开展了学校心理咨询, 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适合学生需要的心理学课程,组织了心理健康教 育的专门活动等。在活动的安排上,有些学校是结合班级、团队活动进行,有 些学校则是将其纳入课表,每周一个课时。国内参加学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学校 不断扩展,如湖南师大主持的一项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验,就有1 3 个省 市1 5 0 0 多所小学参加,南京师大主持一项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参加的大、中、 小学也有近1 0 0 所。其二,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研究所涉及的理 论问题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心理教育实施的原则,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学校心理健康的模式、途径与课程设置等问题。还做了 不少心理测试和调查等实证研究。“九五”期间,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组申报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多达7 0 余项,属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的 有l o 个以上。其三,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采取两条途径解 决学校心理教育的师资问题:一是引进心理学系或相关系科毕业生,二是对拟 从事心理教育的在职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对于前者,国内一些高校已设置了心 理健康教育的系科和研究生点,以培养专门人才;对于后者,国家、省市的教 育行政部门、大专院校、心理学会等群众团体,分别举办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 其四,加强了学校心理教育的学术交流与研讨。近年来,一些省市相继成立了 地区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组织。1 9 9 4 年,全国心理辅导与教育研究会 成立,实现了全国性学校心理辅导与教育组织的正式联络。“ 相对于中小学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国大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 更早。8 0 年代初期,北京师大、上海交大、华东师大相继在校内建立了心理咨 询机构。1 9 8 7 年,全国有3 0 余所大学开展了学生心理咨询工作。9 0 年代初, 全国1 0 0 所大学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中心。9 0 年代未,全国3 0 左右的大学开 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开设了心理教育的有关讲座或课程,一些大学纷纷成立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众社团。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为此成 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咨询委员会,并于1 9 9 9 年月1 3 日下发了关于加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 0 0 1 年,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 0 0 2 年8 月,教育部制定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同年,还向各高校颁发了普通高等 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途径和方 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按我国传统,行政 命令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手段,因此,政府的重视,使我国学校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有望大面积展开。 2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这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方面的工作而言,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我国民众包括广大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贫乏,心理教 育观念落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 听到家长这样诉说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太贪玩,坐不住, 一点也不爱学习,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我几乎不 敢说他了,一说他,他就对你项牛,还故意与我对着干,这孩子是不是有病 啊? ”,“我的教育真是失败呀,儿子成天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学习成绩一塌 糊涂,看着别人的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我真的无脸见人。”。查明华 等人( 2 0 0 0 年) 的调查发现,对于学生的厌学问题,3 1 2 5 的教师将其视为差 生,1 5 6 2 的教师将其视为思想问题;对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退缩行为,有6 2 5 的教师认为不算什么,有6 5 9 的教师认为是有私心;对学生的攻击性,有 3 4 ,3 7 的教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可见,些家长和中小学教师,常将学生 的正常行为视为心理问题,又将他们的心理问题混同为思想品德问题,从而导 致教育的失误。 第二,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学术交流中,存在一些基本概念的含混不清。 据笔者了解,许多大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但课的名称不一, 有的叫心理咨询课,有的叫心理辅导课,有的叫心理卫生课,还有的叫心理素 质教育课。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名称的混乱,反映了教育者心理教育理论知识的 贫乏。心理教育,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学校心理教育与素质 教育是何关系? 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看法,造成调查或研究的结果无法比较, 或在学术交流中话语不一甚至产生误会。因此,从学术上澄清心理教育的一些 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学校心理教育服务的对象范围小,心理教育缺乏整体观和系统观。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心理教育所服务的对象,是学校中有心理问题或行为问 题的个别学生,而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误以为,接受心理 教育的人就是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以至于有了心理问题也不好意思去 接受心理咨询;另外,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只是针对学生本人,很少照顾到教师 s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和家长。不改变学生的心理环境,其心理行为问题的纠正和预防得不到教师和 家长的社会支持,就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心理教育的系统 工程有待开发。 第四,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不明,导致心理教育的模式偏差。目前全国 各大、中、小学所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主要的内容是针对有明显心理和行为 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或心理咨询。有的学校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 治疗,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派教师参观、学习,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学生 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的学校把心理测验当作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 此为名,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智力测验分数偏低的学生受到取笑,老师也 基本上放弃了对他的教育要求。还有不少学校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 但是课程的内容却主要涉及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 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件,还有的教师把厌学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视为 有心理问题。这种心理教育给学生以错误的9 1 导,以为心理健康就是不得心理 疾病、学习用功、遵纪守法。总体来讲,现有的学校心理教育模式,是一种将 学生看作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矫正,也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 ( b ) o 第五,学校心理教育的师资和经费投入不足,心理教育的组织和规章制 度不健全,导致学校心理教育没有保障。心理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 作,它对从业者的品德、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我国目 前从事学校心理教育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符合要求的专业训练,往往 是学校从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直接上岗,或只参加一些短期 培训后就上岗。以高校为例,目前高校心理咨询队伍主要由德育、心理学、医 务工作者三方面组成,其中多为兼职人中。在一项相关调查中发现( 马建青 1 9 9 8 ) :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医务人员占1 7 4 ,德育工作者占5 5 4 ,心理学、 教育学专业教师占2 0 8 ,其他占6 4 。”1 这种组成不符合心理教育的专业化 和规范化要求,具有极大的人为性。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对德育的师资和经费 投入很重视,而心理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心理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从事心理 教育的教师报酬、地位不明,使得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被挫伤。另外,学 校心理教育的组织松散,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结果评估,也使得现有的学校 6 心理教育成为短期行为。 当代中国学校心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有必要加 以讨论和澄清。下面本文将就心理教育的内涵、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 心理教育的系统化建设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三、当代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理解 在当代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中,许多心理教育工作者并不了解什么是心理 教育,心理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在学术领域探讨心理教育时,常将这一概念等 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或心理辅导。我们认为,要确定心理教育的内涵, 应明确相关概念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卫生。 陈家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 2 0 0 2 年版) 一书中,对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四个相关概念,从工作对象与 工作者、所发挥的功能、所包含的内容、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工作的时间、解 决问题的深度、当事人自我表露的程度、工作的模式、过程和任务等方面,作 了较为全面的比较。明确指出,心理治疗是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心理咨 询则是针对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心理困扰或有轻、中度心理障碍的正常 人,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具有被动性与滞后性,其目的重在矫正、重建与预防。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教育工作 都是主动的、超前的,重在发展与预防;但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从外在条件控制 学生的行为,使其符合规范,而心理辅导则在向学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 重视其需要、情感活动,更希望学生能从内在的自我约束中做到自控自制,从 而使行为合理化。“从陈家麟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教育模 式,强调的是心理健康的教育指导;心理辅导则更偏向于咨询模式,强调的是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理解为是一种针对全体身心正常发展 的学生所作的心理素质优化和心理潜能开发的工作。 心理卫生的概念也同样强调心理健康的维护,但其出发点着重于医疗保 健而不是教育。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心理卫生是这样注释的:“心 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及预 防;减轻由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 活动的健康水平。”。从这一注释中,我们看到心理卫生着重于从医疗保健的角 度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教育则重在从教育的角度维护心 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 那么心理教育是什么,它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 有何关系? 心理教育是近来出现的新词,至今为止,我们在国内的词典上还找 不到“心理教育”的词条,对这一概念的定义也很少看到,心理教育概念的内 涵还有待探讨。荷永申,高岚( 1 9 9 5 ) 对心理教育的内涵有如下论述:“心理 教育是一项新的心理学的事业,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 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在一般 的意义上,它可以包括心理咨询与辅导,但是以主动的心理预防为主,治病于 未病,防患于未然。心理教育不是将自己的服务局限于一些具有心理疾患的特 殊对象,而是面向所有的人,面向所有普通与正常的人。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一种以心理学为主体的教育。”。陈家麟( 1 9 9 5 ) 对心理教育的定义是:“所谓 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 包括自我培养) 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 心理机能,并发展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 个性的和谐发展。”。郑和钧( 1 9 9 8 ) 将心理教育定义为:“心理教育是培养受 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 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话 动过程。”。在以上学者对心理教育的定义中,陈家麟与郑和钧的定义偏重于将 心理教育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荷永申、高岚的定义则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辅导和心理咨询都揽括在心理教育的内涵中。”“”“” 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心理和精神的教育,心理的含义有多 广泛,心理教育的内涵就有多广泛,心理教育既要关注身心正常发展的人,也 要关注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既要关注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心 。转引自何艳如主编: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辽宁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1 2 月版,第2 页。 。荷永申、高岚:心理敦育,暨南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j 6 页。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 9 9 5 年4 月版,第4 页。 。郑和钧;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 京) ,1 9 9 8 ,i i 。 8 硕士学位论文 h a s t e r st i e s i s 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也要关注其它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应用。所以,我们 认为,心理教育应理解为一个涵盖面广的大概念,包括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 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与应用等。其内涵可以区分为矫正一 一调适开发三个层次,可定义为:心理教育就是矫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 为障碍,调适其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帮助其获得生活适应的教育;也是向 受教育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引导受教育者预防心理疾病。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 心理素质,并开发其心理潜能的教育。 第一层次的心理教育:纠正心理和行为障碍 我们知道,心理教育的产生与早期对弱智儿童的鉴别及心理卫生运动有 着不解的渊源。可以说心理教育最初是一种心理卫生的教育,目的在于对精神 或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早期在对精神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精神分析心 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从世界心理教育 发展的过程来看,在第一阶段诊断弱智和心理障碍期,对心理异常作出测 评、解释和矫正,正是这一阶段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据国内有关专家调查, 我国学校中儿童和青少年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发生,仍有相当比例 ll ) a 这些 儿童通常被称为“问题儿童”,是在学校教育中最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的学 生。一韶分教师将他们看成道德品行差的学生,用批评、惩罚的方法来教育他 们,结果收效甚微。 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障碍的不良后果可能持续到成人,导致个体在 各个时期的成长受阻,学习、工作业绩不良,精神长期痛苦,生活质量低下; 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自杀或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正因为如此,我 们认为,矫正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应该作为学校心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可分为如下七类:一、学习困难:常指学龄 期儿童在学习技能的获得和发展方面的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或 因此而留级。这类儿童一般无智力缺陷,智商在7 0 以上。国内攀枝花市( 1 9 8 7 年) 和长沙市( 1 9 8 8 年) 调查小学生中的学习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 7 4 和1 3 2 , 男女生比约为2 :1 。二、青少年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中途醒转增多及早醒, 9 可表现为任何一种或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三、0 童多动症:多发于小学生,以 多动不宁为主,同时伴随注意障碍、易激惹、好冲动、坐立不安等。国内报道 发病率为1 5 1 0 ( 颜文伟1 9 8 0 ,许枳德1 9 8 1 ,忻仁娥1 9 8 1 ) 。四、品行障 碍及青少年违法:指儿童及青少年出现的反社会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说 谎、偷盗、攻击性行为、放火、抢动、损害他人的行为等。向盂泽等( 1 9 9 0 年) 在湖南省城乡调查7 1 6 岁儿童6 9 1 1 名,品行障碍的发生率为1 4 5 ,其 中男孩为2 4 8 ,女孩为0 2 8 ,男:女8 9 :1 ;表现高峰年龄为1 3 岁。 五、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组心理疾病;常见的有分离性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和癔 症。李雪荣( 1 9 9 0 年) 对山东省某县市小学生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调查发现, 儿童神经症为2 5 9 ;李雪荣等( 1 9 9 3 年) 报告湖南城乡8 6 4 4 名4 1 6 岁儿 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儿童神经症为l - 0 5 ,1 2 一1 6 岁组达1 4 5 。女生明 显高于男生,男女比为l :2 2 。六、抽动障碍:这类障碍多发于童年或少年早 期,表现为不由自主地眨眼、挤眉、皱额、缩鼻、咬屠、呶嘴、张口、摇头、 歪颈、侧视、耸肩等。国内报道本痉在儿童精神门诊中占2 ,以男孩为多见。 七、性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性心理障碍一般有性识别障碍和性倒错二种, 前者多发于3 7 岁儿童,表现为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己真实的解剖 特征相反:后者多发于青春期后,主要指一些变态性行为,如露阴癖、恋物癖、 摩擦癖、窥阴癖等。“” 儿童、青少年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程度较重的,必须采用各种心理 治疗方法来加以矫正。在国外,心理治疗的工作主要由i 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 医生来做,我国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或精神医 学工作者来做,他们需要具有相当的心理学专业和精神医学方面的知识及掌握 心理治疗的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称之为“学校心理医生”。心理障碍 程度中等和较轻的,可通过心理咨询加以调整,但对应的工作人员必须为具各 资格证书的学校咨询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 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常采用的矫正方法有:精神分析治疗、支持性心 理治疗、认知治疗、社区治疗、行为治疗,同时要指导家长进行家庭训练、父 母管理训练、解决问题的技巧训练等。”对程度特别严重的学生,可转介到医 i o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院的精神科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 矫正性心理教育的任务在于矫正学生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消除症状, 改善人格,促使他们恢复正常心理和行为。 第二层次的心理教育:调适一般心理问题 事实上,学校中学生的适应性心理问题比障碍性心理问题更为常见。笔 者翻阅了自己近一年的心理咨询值班记录,对1 1 7 份来访者登记表作了一下统 计,发现来访者中存在中、重度心理障碍的为1 1 人,占9 4 不足来访者的1 0 。 而最常遇到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困扰的学生。 适应性心理问题程度较轻,不同于心理障碍,又称一般心理问题。这类 问题的程度有三个判别标准( 傅安球,1 9 9 9 ) :第一,具有特定的情景性。如 学生一遇到考试就心悸、手抖、冒冷汗,且并不随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适应缓解, 甚至每遇相应情景,会出现更剧烈反应。第二,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只有在 特定情景中才出现,在其它的场合心理和行为正常。第三,不存在心理状态的 病理性变化。可伴随较长时间的负性情绪,如分神、紧张、焦虑、抑郁、烦躁、 自卑、空虚、消沉、偏执、孤僻、敌对或恐惧等:不会出现病理性心理变化, 如自知力缺损,定向力缺损,智力迟滞、情感淡漠等。一般心理问题若不加以 调整和改变,可能转变为心理障碍。“2 有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不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但却可体验强烈的 负性情绪,并伴随一些不良行为: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效率低 下,内向和自我封闭,对老师的教导不满,对父母的嘱咐反感,或无视纪律我 行我素,或胆小退缩自暴自弃,日常作息无计划无规律,生活茫然和空虚。这 种迷茫的生活状态,使他们有的整天沉溺于上网或电视节目,不思进取;有的 无法应付紧张的学习和竞争,自卑感日益加重,内心矛盾重重,生活在焦虑之 中;有的人际关系日益紧张,孤僻不合群,甚至对同学和师长产生怨恨和仇视 心理。学生的这些一般心理问题若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有可能转化为不 良的人格品质和各种心理障碍,一些人在特殊刺激情景中,还有可能做出危害 社会和他人的冲动性犯罪行为,如2 0 0 4 年2 月2 3 日,发生在云南大学震动全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国的大学生杀人案中,案犯马加爵在案发前寡言少语、脾气乖戾、敏感易怒, 正是一位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 具体来说,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的种类包括:1 ) 学习适应问题:如 厌学、考试焦虑、学习疲劳、上课注意力分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精神压力 太大;2 ) 人际交往问题:如,害怕与人交往、交往中易与人发生冲突、对人 仇恨与敌视心理、孤独感等;3 ) 情感与恋爱问题:如恋爱向往、早恋、暗恋、 失恋、恋爱冲突等;4 ) 挫折与压力应对:如考试与竞赛失败、学习成绩急剧 下降、被他人指责与挖苦、失去友谊、失去亲人、毕业生求职失败等;5 ) 不 良性格改变:如急躁、依赖、被动、孤僻、胆小、懒惰、拖延、马虎、自卑、 自负等;6 ) 性心理困扰:如性好奇、性冲动与性压抑、性放纵、少女怀孕、 不良性行为等;7 ) 前途与择业困扰:前途的茫然感与焦虑感、学习与娱乐的 矛盾感、兴趣与专业的对立感、择业的失败感等。 学生存在各种一般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心理障碍的比例,约为 1 0 7 0 。据刘晓明( 1 9 9 5 ) 的调查,中学生中存在个性偏差的情况为,有2 3 的人经常出现偏激性情绪或行为,1 9 的学生有极强的嫉妒心理,孤僻者占 1 1 3 ,固执者占1 6 ,自卑感受强者占1 0 5 ,易激惹者占1 4 ,经常处于焦 虑状态下的学生为1 2 。同一调查还发现,学生存在学习适应问题的比例更大, 有1 8 的学生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4 3 的学生认为学习负担太重,6 8 的学生 对考试有厌烦感。另据刘晓明( 1 9 9 7 年) 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的调查结果: 有1 8 的学生不合群,2 3 的学生搞不好师生关系,2 8 4 的学生不知该如何与 同学交往,2 7 5 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 在中小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中,学习适应问题容易为老师和家长所重视, 而人际关系问题和不良性格等问题则易被忽视。笔者1 5 年来所接待的家长和 中小学生来咨询的问题,大多数是学习适应问题,这与应试教育的模式及家长 与教师的期望有关,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才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注意,而 那些成绩好却存在人际关系问题或心理压抑的学生,却不易被注意到。因此树 立教师、家长心理教育观念迫在眉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则突出表现在情感恋 爱和性心理困扰方面。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罪错而受处分 者占2 0 ,大学生性心理障碍比例正在逐年递增:性恐惧4 8 、性压抑9 8 、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i e s i s 性放纵4 3 、自慰焦虑4 8 、同性恋5 1 、窥阴癖4 3 。“”有的学生因恋爱 失败,便陷入痛苦、迷惘、消沉不能自拔,甚至出现轻生念头。据调查,大学 生因情自杀的人占大学生自杀总数的5 3 。“”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大学生的心 理教育中,要重点进行性心理和情感恋爱心理教育。 存在般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较高,因此,学校心理教育最适合 采用的途径,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指出,团体 具有吸引各个成员的内聚力,这种凝聚力来自于成员们对团体内部建立起来的 一定的规范和价值的遵从,它强有力地把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结构联结 在起,使得团体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团体内有个体所没有的动机 特征。这为调动同伴群体的教育资源,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和辅导提供了理论依 据。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将具有同类心理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在心理辅导 员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学生在交往中观察、 学习、体验:成员间可因心理问题的相似性而达到同感,可以以他人为镜,反 省自己、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学会调整和改善与其它同学的关系, 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发展良好的学习、交往和生活适应。团体心理 辅导由于影响广泛、心理教育的互动性好、针对的对象人数多,往往教育的成 效显著。“” 对于那些需要个别帮助的学生,还可以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现代学生具 有信息来源广、开放性强和自尊感强的特征,因此,咨询者采用来访者中心谈 疗法和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和支持疗法来处理这类心理问题是较为合适的 方法。 学校心理咨询家、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员和心理辅导员可胜任这一层 次的心理教育。在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师有7 0 0 0 0 人,而我国目前全部的心理 学工作者包括心理专业的在校生只有1 万余人,在学校中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 学人员就更少,而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就有3 亿,因此,要在我国全 面进行调适性心理教育还需要长期的努力。 调适性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恢复情绪平衡、学会学习、学会人 际交往、学会处理性心理问题、学会应对挫折、改变不良个性特点,形成积极 向上的生活风格。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三层次的心理教育:开发人的心理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的健康心理学思想的提出,促使心理学将关注的 目光从病态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转向正常健康的人。马斯洛重视现代 人的人性需求、个体的尊严、自我的价值,认为只有最大程度满足人的心理需 要,才能避免现代人产生心灵的困惑,才能保持人的心理的健康。在健康心理 学的推动下,结合人生发展心理学的若干理论指导,现代西方心理辅导从障碍 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转向了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国外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实质是面向全体身心正常发展的人,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其内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 生;进行心理素质开发调练,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 高人心理素质,培养与完善人格。 国外发展性心理辅导中还包括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学校中的普及 与应用,我国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较重视人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及心理潜 能的开发,却忽视了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与应用。事实上,心理学知识在学校中 的普及,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第一,学生了解到有关学习 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就可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教师学习了教育、 教学心理学,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促进全体学生掌握知 识,提高能力,有利于他们在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沟通和指 导;第三,学校管理者掌握了管理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对学校实行更为 入性化的管理方式,这又有利于师生愉快的教学和生活。所以,我们认为,心 理学知识的科普化、大众化,也应该成为现代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这 种包含了心理学科普教育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