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吨轻型载货汽车驱动桥的设计【含全套CAD图纸】【优秀】【word+8张CAD图纸全套】【汽车车辆工程类】【毕业设计】
【带任务书+开题报告+审定表+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阅表+评阅人评分表+外文翻译+答辩评分表】【55页@正文27400字】【详情如下】【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加QQ1459919609】.bat
A3零件图合计3张.dwg
任务书.doc
后桥半轴套管凸缘A3.dwg
后桥壳A0.dwg
后桥壳盖A1.dwg
后桥总成A0.dwg
开题报告.doc
开题报告封皮..doc
汽车驱动桥设计外文文献翻译.doc
答辩相关材料.doc
说明书.doc
轮毂.dwg
过程管理封皮.doc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4吨轻型载货汽车驱动桥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基本功用是增大由传动轴或变速器传来的转矩,再将转矩分配给左右驱动车轮,并使左右驱动车轮具有汽车行驶运动所要求的差速功能;同时驱动桥还要承受作用于路面和车架或承载车身之间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驱动桥质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要求所设计的驱动桥结构合理,绘制的图纸格式规范,图面质量好,撰写的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格式规范。设计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熟练CAD绘图技能。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内容:
1.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2.4吨轻型载货汽车后驱动桥的总体结构设计;
3.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
4.差速器的设计;
5.半轴的设计;
6.桥壳的设计。
技术要求:
驱动形式:4×2;
总质量:4195kg;
装载质量:2500kg;
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
发动机最大转矩:184N*m;
最高车速:115km//h;
变速器传动比:6;
最小转弯半径:12.5;
要求:单级主减速器;
生产纲领:成批生产。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CAD绘制驱动桥装配图、零件图折合0号图纸3张以上,设计说明书15000字以上。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知识准备、调研、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2.28~3.11)
(2)整理资料、提出问题、撰写设计说明书草稿、绘制装配草图 第3~5周(3.14~4.1)
(3)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驱动桥的总体结构设计,主减速器总成的设计,差速器的设计,半轴的设计,桥壳的设计,CAD绘制部分图纸等内容,中期检查 第6~8周(4.4~4.22)
(4)改进完成设计,改进完成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审核,学生修改 第9~12周(4.25~5.20)
(5)评阅教师评阅、学生修改 第13周(5.23~5.27)
(6)毕业设计预答辩 第14周(5.30~6.3)
(7)毕业设计修改 第15~16周(6.6~6.17)
(8)毕业设计答辩 第17周(6.20~6.24)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徐灏主编.《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陈立德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宝玺主编.《汽车制造工艺学》(3).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4.陈秀宁,施高义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
5.刘惟信主编.《汽车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6.李硕根,杨兴骏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
7.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书籍
8.轻型载货汽车驱动桥资料
9.网络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
10.近几年相关专业CNKI网络期刊等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设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1.3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2
第2章 汽车总体参数的确定3
2.1 给定设计参数3
2.2 汽车形式的确定3
2.2.1 汽车轴数和驱动形式的选择3
2.2.2 汽车布置形式的选择3
2.3 汽车主要参数的选择4
2.3.1 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4
2.3.2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6
2.3.3 汽车性能参数的确定8
2.4 发动机的选择11
2.4.1 发动机形式的选择11
2.4.2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11
2.5轮胎的选择13
2.6本章小结14
第3章 驱动桥的结构形式及选择15
3.1 概述15
3.2 驱动桥的结构形式15
3.3 驱动桥构件的结构形式17
3.3.1 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18
3.3.2 差速器的结构形式20
3.3.3 驱动桥桥壳的结构形式21
3.3.4驱动桥桥壳的结构形式22
3.4本章小结22
第4章 驱动桥的设计计算23
4.1 主减速器的设计与计算23
4.1.1主减速比的确定23
4.1.2 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24
4.1.3 锥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26
4.1.4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材料28
4.1.5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29
4.1.6 主减速器圆弧齿轮螺旋齿轮的强度计算32
4.2 差速器的设计与计算37
4.2.1 差速器齿轮主要参数选择37
4.2.2 差速器齿轮的材料39
4.2.3 差速器齿轮几何尺寸计算39
4.2.4 差速器齿轮强度计算42
4.3 全浮式半轴的设计44
4.3.1 半轴基本参数计算及校核44
4.3.2半轴的结构设计及材料与热处理45
4.4 驱动桥壳设计46
4.4.1 桥壳的结构型式46
4.4.2桥壳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46
4.5 本章小结47
结论48
参考文献49
致谢51
附录52
第1章 绪 论
1.1 概述设计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驱动桥的设计,由驱动桥的结构组成、功用、工作特点及设计要求讲起,详细地分析了驱动桥总成的结构型式及布置方法;全面介绍了驱动桥车轮的传动装置和桥壳的各种结构型式与设计计算方法。
汽车驱动桥是汽车的重大总成,承载着汽车的满载簧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及承载式车身经悬架给予的铅垂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还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转矩,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汽车驱动桥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动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另外,汽车驱动桥在汽车的各种总成中也是涵盖机械零件、部件、分总成等的品种最多的大总成。例如,驱动桥包含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半轴及轮边减速器)、桥壳和各种齿轮。由上述可见,汽车驱动桥设计涉及的机械零部件及元件的品种极为广泛,对这些零部件、元件及总成的制造也几乎要设计到所有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因此,通过对汽车驱动桥的学习和设计实践,可以更好的学习并掌握现代汽车设计与机械设计的全面知识和技能。
驱动桥的结构型式与驱动车轮的悬挂型式密切相关。当驱动车轮采用非独立悬挂时,都是采用非断开式驱动桥;当驱动车轮采用独立悬挂时,则配以断开式驱动桥。与非断开式驱动桥相比较,断开式驱动桥能显著减少汽车簧下质量,从而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了平均行驶速度;减小了其策划行驶时作用于车轮和车桥上的动载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汽车的离地间隙;由于驱动车轮与路面的接触情况及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较好,增强了车轮的抗侧滑能力;若与之配合的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合理,可增加汽车的不足转向效应,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断开式驱动桥在乘用车和部分越野汽车上应用广泛。非断开式驱动桥结构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但由于其簧下质量较大,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降低动载荷有不利的影响。
本设计的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汽车整体的匹配性设计完成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等部件型号的设计与计算,并完成校核的设计过程。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采用后轮驱动汽车的平衡性和操作性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后轮驱动的汽车加速时,牵引力将不会由前轮发出,所以在加速转弯时,司机就会感到有更大的横向握持力,操作性能变好。维修费用低也是后轮驱动的一个优点,尽管由于构造和车型的不同,这种费用将会有很大的差别。如果变速器出了故障,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就不需要对差速器进行维修,但是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来说也许就有这个必要了,因为这两个部件是做在一起的。所以后轮驱动必然会使得乘车更加安全、舒适,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研究的重点在于:从桥壳的制造技术上寻求制造工艺先进、制造效率高、成本低的方法;从齿轮减速形式上将传统的中央单极减速器发展到现在的中央及轮边双级减速或双级主减速器结构;从齿轮的加工形式上车桥内部的的主从动齿轮、行星齿轮及圆柱齿轮逐渐采用精磨加工,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要求及法规对于噪声的控制要求。
1.3 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1) 完成汽车的总体布置和参数选择;
(2) 汽车驱动桥方案的确定;
(3) 主减速器及差速器等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
参 考 文 献
[1] 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家瑞. 汽车构造[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 余志生. 汽车理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5] 王望予.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汽车工程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基础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7] 陈天星.机械工程制图.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8] 尹国臣.浅析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的装配与调整[J].科学教育家,2007,(10)
[9] 肖文颖,王书翰.普通锥齿轮差速器行星齿轮的力学分析[J].科技资讯,2007,(11)
[10] 安晓娟,郝春光.主减速器齿轮的失效分析[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8)
[11] 彭彦宏,吕晓霞,陆有 差速器圆锥齿轮的失效分析[J]. 金属热处理,2006,(4)
[5] 李庆华.材料力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6] 邱宣怀,郭可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 谢进,万朝燕,杜立杰.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杨朝会,王丰元,马浩.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载货汽车驱动桥壳分析.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6,(10):19-21
[10] 胡迪青,易建军,胡于进,李成刚.基于模块化的越野汽车驱动桥设计及性能综合评价.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0,(3):8-11.
[11] 唐善政.汽车驱动桥噪声的试验研究与控制.汽车科技,2000,(3):14-24
[12] 石琴,陈朝阳,钱锋,汽车驱动桥壳模态分析.上海汽车,1999,(4):1-3,8.
[13] 林军,周晓军,陈子辰,陈庆春.汽车驱动桥总成在线自动检测系统.机械与电子,2000,(4):20-21.
[14] 王聪兴,冯茂林. 现代设计方法在驱动桥设计中的应用.公路与汽运,2004,(4):6-8.
[15] 杨锁望,韩愈琪,杨钰.矿用自卸驱动桥壳结构分析与改进设计.专用汽车,2005,(1):21-23.
[16] 王铁,张国忠,周淑文.路面不平度影响下的汽车驱动桥动载荷.东北大学学报,2003,(1):50-53.
[17] 常曙光.重载汽车驱动桥齿轮用钢的成分设计.现代零部件,2006,(1):90-95.
[18] 徐灦. 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