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pdf_第1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pdf_第2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pdf_第3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pdf_第4页
(美术学专业论文)浅谈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让巴蒂斯特柯罗( c a m i l i c o r o t ,1 7 9 卜1 8 7 5 ) ,是法国艺术史上最 出色的风景画家之一。他在继承了1 7 世纪普桑等画家的风景画的优秀传统基础 上,将法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柯罗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纯朴、 率真的画家,他走遍欧洲各地,领略大自然的奥秘,目的就是为了浏览风光, 在自然景色的启示下作画不辍,在他的作品中蕴藏着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类的 爱,朴实而又高雅。欣赏柯罗的风景画就像在读一首田园诗或是梦游仙境中的梦 k 电 坑。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中国古代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 而是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和人生追求的体现,中国 的山水画的产生是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紧密相连,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天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和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山水画多以 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创造出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更多的是画家理想 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如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 柯罗的风景画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笔下的景物朦朦陇陇,虚实相生, 犹如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柯罗在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神话或 传说中的人物,表现出一种仙境般的飘渺神奇这与中国文人山水画所追求 的意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对柯罗风景画用笔,构图及意境的分析研究,探寻西方风景画和中 国山水画间的共同点相互影响。 关键词:柯罗风景画,中国山水画,抒情意境 a b s t r a c t a b s t r a c t j e a n b a p t i s t e - c a m i l l e c o r o t ( c a r n i l i c o r o t ,1 7 9 h 8 7 5 ) ,i so n eo f t h em o s t o u t s t a n d i n g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e r si nt h eh i s t o r yo ff r e n c ha r t i n h e r i t i n gt h e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o f1 7 t h - e e n t u r y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e r ss u c ha sp o u s s i n ,h el e a d s t h ef r e n c h r e a l i s t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o n t oan e wl e v e l a sas i m p l ea n df o r t h r i g h tp a i n t e rw h o l o v e sn a t u r e ,h et r a v e l sa l lo v e re u r o p e ,f o rt h ep u r p o s eo fv i s i t i n gs c e n e r y , e n j o y i n g t h es e c r e to fn a t u r e ,a n dk e e p i n gp a i n t i n gi n s p i r e db yn a t u r e i nh i sw o r k s ,t h e r ei sa v a s tr e s e r v o i ro fl o v ef o rn a t u r ea n dh u m a n ,s i m p l ey e te l e g a n t t oa p p r e c i a t ec o r a l s l a n d s c a p e si s t oe n j o yr e a d i n gap a s t o r a lp o e mi nt h ed r e a m ,o ra d v e n t u r i n gi n w o n d e r l a n d i n kl a n d s c a p ei st h ec h i n e s el a n d s c a p e t h e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i sn o to n l yas i m p l ep o r t r a yo ft h en a t u r a ls c e n e r y , b u ta l s oar e v e l a t i o no fs p i r i t u a l a s p i r a t i o n so ft h ep a i n t e r ,ae x p r e s s i o no f t h ea r t i s t sa t t i t u d et ol i f e ,ap u r s u i to ft h e p a i n t e r sl i f e t h ep r o d u c t i o no fl a n d s c a p ei si n s e p a r a b l ew i t hc h i n e s et a o i s m t a o i s m p u r s u i t sn a t u r a li n a c t i o n ,as p i r i t u a lr e a l mo fh e a v e na n dm a n a n daa r t i s t i cs p i r i to f n a i v en a t u r ew h i l e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i sp e r f o r m e dw i t hi n kp r i m a r i l y , s e c o n d a r i l yb y c o l o r ,t oc r e a t en o to n l yt h ed e p t ho fb e a u t i f u ls c e n e r y , b u ta l s ot h ei d e a lp u r s u i to fa p a i n t e r , as p i r i t u a lh o m ed e t a c h e df r o mt h et e d i o u sa n dv u l g a rs o c i e t y , al e i s u r e s e c l u s i o no ff i s hf a r m e r s ,m i s t ya n dm a g i c a la sw o n d e r l a n d d i f f e r e n tp e o p l ec a nf i n d t h e i ro - w ns p i r i t u a lh o m e c o r o t sl a n d s c a p ei sf u l lo fc h a r mo w i n gt ot h eh a z ys c e n e r yo fv i c i o u s n e s sa n d r e a l i t y , i nr e s e m b l a n c et oc h i n e s ei n k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e s p e c i a l l yi ns o m e l a n d s c a p e s ,c o r o ta d d e da n u m b e ro fm y t h so rl e g e n d a r yf i g u r e s ,d e m o n s t r a t i n ga f a i r y - l i k ee t h e r e a lm a g i cm o o d w h i c hb e a r sa s t r i k i n gr e s e m b l a n c et ot h ep u r s u i to f 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r y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i nt h i sp a p e r , b yt h ea n a l y s i so f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m o o do fc o r o t sl a n d s c a p e ,t h e a u t h o re x p l o r e st h ec o m m o nb e t w e e nw e s t e r na n dc h i n e s e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 i n d e p t ht h i n k i n ga b o u tt h e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w e s t e r na n dc h i n e s el a n d s c a p e p a i n t i n g k e y w o r d s :c o r o t sl a n d s c a p e ,c h i n e s el a n d s c a p ep a i n t i n g ,l y r i c a lm o o d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柯罗的风景画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笔记的景物朦朦陇陇,具有虚实 相生的妙理,犹如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尤其是柯罗在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 了一些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表现出一种仙境般的飘渺神奇与中国文人山 水画所追求的意境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本文通过对柯罗风景画用笔,构图及意境的分析研究,力求探寻西方风景画 和中国山水画的共同点,从而揭示出中外优秀绘画艺术间的相互影响,这对当今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以作者的目力所及,国内有不少学者和画家开始了对柯罗传记和柯罗风景 画的专题研究,已经问世的成果有,如何政广的世界名画家全集柯罗( 河 北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版) ;李波的论文谈谈画坛抒情诗人卡米勒柯罗( 甘 肃农业2 0 0 5 第4 期) ,陈晶的论文梦幻迷人幽静温柔一柯罗和( 蒙特枫丹的 回忆) 、( 梳妆)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0 4 第1 期) ,白建涛的论文礼 赞自然的田园诗人法国风景画大师柯罗( 美术大观2 0 0 7 第5 期) ,胡曼 的论文心灵的牧歌浅析柯罗风景画中的抒情元素( 美术之友2 0 0 9 年 第4 期) 。也有学者对中国的山水画和欧洲的风景画进行专题的研究,如李倍雷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 荣宝斋出版社2 0 0 6 年版) ,吕彤渐江笔下 的山水与柯罗风景画的幽静之美( 贵州大学学报2 0 0 5 年第4 期) 。 本文拟采取中外图像资料的分析对比,美术史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归纳与分 析比较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美学、哲学、心理学、图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 行综合考证、对比研究、心理分析等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一个独特角度入手,综合运用美学、哲学、图像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尤其是从柯罗风景画轻柔细腻的笔触和画面表达的朴实无 华诗境入手,通过研究柯罗的绘画经历,分析其绘画风格的成因,从而探寻西方 风景画对中国山水画影响方面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既避免将对某一位画家的 专题研究写成人物传记,有不同于常见的“艺术家百科全书”式的面面俱到。 第一二章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特征 第二章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特征 第一节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皇主要特点 一构图方式的和谐、优美与寂谧 柯罗的风景画给人总的印象构图平稳、和谐,在色彩的运用l 不事夸张,不 施艳丽色彩,多以冷灰色调为主,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生命活力,如很多学者很 欣赏的柯罗名画池塘边的三头牛( 埃弗雷的记忆) ( 图2 1 ) ,画面上描绘的大 部分是色调柔和的清晨或傍晚,有时画面还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其寂谧、优美 之感有如梦境。 图2 1池塘边的三头牛( 埃弗雷的记忆) 柯罗的风景画有很多是以描绘春天为题材的,在他眼早,春天是最具活力的 季节,因而在柯罗的笔下,春风中沐浴的森林、树木是那么生机盎然。而他又不 是停留在厕面内容表面上的诗情画意,在对光线、大气和构图安排的处理以及画 面结构的安排上依旧执着于古典主义时期的构图传统,f h 又有自己独特的安排方 式。孟特芳丹的回忆( 图2 2 ) 是柯罗构图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面中 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占据了画面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左边则安排了一棵与之相呼 应的小树,树木的安排右大左小,用身着红农的妇女和孩童来增大左侧的分量, 从而达到了构图的平衡,两面中间片水域倒映着远处的土坡和树木,统帅整个 画面的是银灰且带有绿色的基调,为画面增加了宁静的氛围。同时,树木之间的 间隔,树枝的动势,以及少女柔嫩的身体曲线与弯曲的树干一起营造出了富有节 奏变化的造型美,显示了柯罗独特的构图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2 第二章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特征 图2 2孟特芳丹的同忆 二画面情感的表达与意境交融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柯罗的画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怀,强调切身的感受,风 景和形象都具有梦幻的、沉思的特征,一切自然界都笼罩在透明的薄雾之中。柯 罗曾说,要像孩子那样观察自然,“我每天都在祈求神,希望赐给我孩子般的心 灵,即让我像孩子所看到的那样去观察自然,并毫不偏见地去表现自然。”国这发 自心扉的话语,是出自他纯真的本性,出自他不泯的章心,来源于长期对大自然 全面而细微的观察。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一个个不同的清晨单,当太阳冉冉升起 时,画家j 下面对悄悄散去的薄雾,或躺在微微摇摆的嫩草上,或徜徉于村庄前、 河流边、f 只野早、林问小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倾听着乌儿的叽喳。 柯罗的画无论是大画还是小品,在视觉上都能给观者以圆满的感受,画面虽 简洁却包含着深刻内涵。他说:“我虽然在细心地追求和模仿自然,但却一刻也 没有失去抓住感动我心灵的霎那。现实是艺术的一部分,只有感情才是艺术的全 部。”奢他的艺术言论虽然不多,但聊聊数语却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他的艺术追 求。 第二节柯罗的生活经历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 柯罗1 7 9 6 年出生于巴黎,成人后最初的经历是经商,2 6 岁y j 弃商学画,曾 在厕家米谢隆与柏坦的l f h j 室中学i 日:i 。自从拿起画笔后,就丌始喜爱旅游与写生, 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所到之处的自然j x l 光,以致于人们只要追 循着他的画,就走遍了全法国,甚至英国、荷兰、瑞士及意大利等地乡间美景都 1 ( 苏) 雅伏尔斯k 娅著,法陶巴比松风景i h i i 派,山东岫报出版社2 0 0 3 年版,第9 l 页。 4 ( 苏) 盖多凯维契著,柯罗一艺术家人,人民美术m 版社1 9 8 4 年版第1 8 5 页。 3 第二章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特征 在柯罗的风景画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柯罗的画中可看出他尤其喜欢意人利刚野风 景。他先后三次去意大利旅行,主要师法自然。直到去f i j = 前一年,他以7 7 岁的 高龄的i m j 家仍坚持到库布隆、阿拉斯、桑斯等地浏览,领略大自然的奥秘,他始 终怀着深厚的感情仔细地去观察世界,对大自然的风光加以认真的体会与品味, 在自然风光的启示卜作厕不辍。 柯罗性格豪爽,朋友众多,常和他一起作画的画家杜比尼直到l 临终前还念念 不忘地说道“到了天堂也要去看看我的朋友柯罗。”柯罗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而自己的生活f 分简朴。当年巴黎一些穷苦的年轻艺术家,经常受到他的接济。 即便是他功成名就经济相对富裕后,他仍然小忘身处困境的友人,柯罗卖画得到 的钱,相当。部分是支援穷苦的画界同f 。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不是按质论价, 而是看当时的需要,当朋友们有较人困难需要他支持资助时,他的画价格就高一 些,而平时他的画出于时价格也很低。他是厕界有名的“善良大叔”。 成名后的柯罗从不参与当时艺术界具有激进思想的流派和保:r 的学院派之 阳j 的争斗,对当时些重人政治事件,他也是尽量必避。当1 8 7 1 年3 月份巴黎 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导致社会动荡使他无法安放平静的画架时,他离丌了巴黎选 择n n 夕i 地旅行作丽,过着“隐士”的生活。曾有评论家指出,柯罗的风景画多 为银灰调子,严格说来显盈单一,且有雷同之感,一螳呲 乙风景画,是他根据当 时的写生回到画审再加工画就的,有的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很难保留现场感受, 不能不影响到它们的魅力。而我认为这正是柯罗风景画的独特之处,即使是社会 动荡的多事之秋,不受世俗世界的干扰,他仍然能够保持纯净、平和的心态去刻 画自然,抒发情感。从而创造出他的j x l 景画独有的梦幻与现实柏问诗意。 柯罗从1 8 2 5 年丌始旅行作厕,并一路素描和油画写生他所看到的风景,最 初他作俩的风格并不明显,通常只是画面的明 度较高,自然光线较为具体,但到了1 9 世纪5 0 年代以后,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实践,柯罗在5 4 岁时形成了他独特的羽毛状画风。此时他所画 的树和云,都相当具有蓬松感,画面构图也开 始币纯化,画届不少人认为柯罗的厕巾充满了 大最的诗意,多半是指他此时的风景耐。 柯罗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形成近似写意的 独特风景画风,其代表作波岁梅斯岛j :的浴 女( 图2 3 ) ,色彩淳厚而和谐,橄榄绿的色 调让人们仿佛身临1 8 世纪的欧洲郊外,暮霭温 柔地包围着在水中嬉戏的浴女。草草逸笔中透 4 图2 3波罗梅斯岛上的浴女 第二章柯罗风景油画的风格特征 出精致与细腻,成为欧洲美术史上抒情风景画的不朽之作,而柯罗也成为当时的 抒情风景画派的领军人物。 5 第章柯罗风景油i 面i 的抒情莉i 意境 第三章柯罗风景油画的抒情和意境 意境是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意境是作者通过对时空景 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后在绘画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就是画 家用笔下的形象来表达胸中之意,表达对山水的情感,画家把这种情感寄予 笔端,寄予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 间。 柯罗的风景画朴实无华,作品大多表现傍晚或清晨阳光不太强烈时的山川原 野,清新明朗。他摒弃了传统风景画中常用的暗红色,改用明亮的色调,表现细 致丰富的光影变化,展现自然界的清新空气感,塑造远、近处的空间感。 柯罗1 8 5 0 年创作了林中仙女之舞( 图3 2 ) 画面是银灰色的调子,朦胧 的光线在茂盛的林木间穿行,如梦如幻的意境中弥散着梦境般的氛围,宛如一首 晨光罩的奏鸣曲,与神话的题材j 下相吻合。朝云迷蒙的林间,清风拂煦,摇曳多 姿的树影遮满了画面,与仙女们轻快的舞姿交相辉映。人物使画面产生视觉 平衡,显示出柯罗的构图技巧和丰富的想像力。这不是他特意渲染的理想化风景, 而是通过景物表现一种比大自然更抒情的内心感受,还未完全散去的晨雾使树影 朦胧迷离,更增添了林间的幽静感和抒情意味,充满了诗意。 fi 刎 图3 1 米芾潇湘观奇图卷 1 9 世纪5 0 年代以后,柯罗在5 4 岁时发展出他独特的羽毛状画风,此时他 所画的树和云,都相当具有蓬松感,画面构图也开始单纯化,追求恬淡闲适、 清新自然、安谧闲静的境界,具有独特的抒情意味和想像力。同样中国的山水 画,特别是在宋元明清时期,如米芾的潇湘观奇图卷( 图3 1 ) ,追求的也 是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闲静的境界,这与柯罗的画风相当接近,甚至 有异曲同工之妙。 雹 第章柯罗风景油l 画的抒情和意境 图3 2林中仙女之舞 有一位艺术家对柯罗作过这样的评价:“柯罗画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他对 大自然的爱。 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柯罗高尚的诗人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柯 罗一生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与追求,使得他能将丰富的情感付诸于他那仙境般的画 面,从自然中真正寻到了与绘画间的精神交流。这跟我们今天倡导的艺术价值观 非常吻合,而这正符合当代艺术所推崇的理念:真正的艺术就应该面对真实,表 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才是风景画家追求的艺术真谛。 ( 苏) 盖多凯维契,柯罗一艺术家人,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4 年版,第4 6 页。 7 第网章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第四章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第一节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形成与发展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中国古代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表现了 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从一个 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意境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美学理念,是 山水画艺术表现的审美核心,山水画意境的营造需要画家的真情实感贯穿于整个 作品之中,使之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历代文人、画家从不同角度、立场、美学观 念对“意境一词的含义作了很多较为精辟的论述,有代表性的论述有:古代评 价唐代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北宋郭熙的“可行”、“可望”、 “可游”、“可居”的“四可 之境,以“可游”“可居为最高境界;清代 笪重光的“实景 、“真景”、“神景 意境论等。中国古代山水画意境在漫长 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蜕变和发展。 再从绘画实践的发展过程来看,魏晋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图4 1 ) 中就 已见山水之萌芽,到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图4 2 ) 就已经打破了洛神 赋图中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幼稚状态,但这也只是纯笔墨的探索,若 说到意境,就有些牵强。随着生产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使得一些画家为了避开纷嚣 的尘世,返归自然,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在山水画中 寻找意境情怀就成为许多文人画家的表达方式。直到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 “余复何为哉? 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成为中国山水画已经形成的 里程碑。“畅神 是使精神得到满足舒畅,这是对山水绘画提出的一个崭新理 念,亦把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宋苏轼就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有画境,画有诗意,正是后世文人画家追求的山水中 的“神”境。 蘸 图4 1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局部) 里 沁瓣黪ji阚 第四章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繇节 誊f 露蓁 ? 粼 。铟镭髟专钙 鏊蚓 r :鼍簟孳弓 图4 2 展子虔游春图 由于中国山水绘画一开始就是以老庄哲学为其理论内核,又在唐宋南禅之风 的氛围中汲养滋壮,便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幽然的意境。山水的审美意 态到了两宋更加追求“神”境,追求一种“无我之境”。逐步形成以李成、范宽、 关仝为代表的北方意境风格和以董源、巨然、二米为代表的南方意境风格。 到了元朝,审美意境有了一次重大的转变。从“无我之境”转向“有我之 境”。山水绘画的意境亦从“神”境转向“逸”境了。笔墨洒脱了,“逸”境慢 慢代替了“神”境。元代形成“逸”境时代风格的关键人物,当属元四家之首黄 公望。无论浅绛或水墨,“逸”境甚高。另一位开宗大家当属吴镇,他“为人抗 简,孤傲高自表。 他的山水画洞庭渔隐图意境苍茫沉逸,宁静淡泊而无凄 凉冷寂之感。这是画境与心境的高度统一。而真讵将“逸”境推向顶峰的还要算 倪瓒。他的性情生来鄙薄功名,志趣高洁,这种孤傲超逸的精神气质最深刻地反 映在他的绘画中:“余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明清山水绘画上对意境的追求,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董其昌,他提倡“师 古”。虽然讲究摹古,在师古各家的基础之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入于绘画 的皴、擦、点、染中,所作山石树林,显得柔润有骨力,转折而高于灵变,意境 十分高雅,显出其平淡天真取其胜的厕风追求。 第二节中国山水画意境是画家真情实感和人格修养的反映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来源于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中国古代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风光,而是画家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i f 6 家人生态 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产生是与中国的道家思想 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 苫 爨捌骶瓣 第四章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境界 府万物,“能胜物而不伤 。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 以受道家影响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而选择归隐,他们隐 居山林,吟诗作赋,因而山水诗大盛,山水画也应运而生。而这一时期的画家画 的虽然是山水画,画笔中寄托的却是画家的真情实感,是画家追求一种意境的写 照,而此时的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 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 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如仙境一 般的缥缈神奇,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心灵居所。由此可见,中国山水花 一开始就体现了画家的精神境界,这不仅与柯罗的风景画相同,而且要早于柯罗 的风景画,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中外美术作品的相互交 融。也不难感受出柯罗风景画中的中国山水画元素。 1 0 第瓦章结论 第五章结论 柯罗家境富裕,在家庭的支持下成为画家。他是画界有名的“善良的大 叔”,他安贫乐道,乐观豁达、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他是一个隐士,成名 后的柯罗从不参与当时艺术界的具有激进思想的流派和保守的学院派之间的斗 争,对于当时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他也是尽量回避,j 下如中国有句古语“大隐 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他热爱大自然,走遍欧洲各地,目的就 是为了浏览风光,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在自然的启示下作画不辍。由于他 怀着深厚的感情去仔细的观察,对大自然加以认真的体昧。因此,他的风 景画朴实无华中蕴含着浓浓的诗意。他贴近自然而不抄袭自然。他爱画那 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的暮色与清晨、颤动的森林、那洁净的湖水、珍珠般 银灰色的天空,他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虚实相生而见妙理,他那梦幻与 现实相问的独特诗意难以言表。 柯罗的风景画用笔酣畅而率性,松动而富有韵致,景物朦朦陇陇,虚实 图5 1维拉达桶瑞小镇 相生,犹如中国的水墨山水画。 ( 如图5 1 ) 在对自然的感悟以 及对视觉效果的追求方面,却有 许多实质上的相似,尤其是柯罗 在有些风景画中还加上了一些 神话或传说中的人物,表现出 一种仙境般的飘渺神奇与中国 文人山水画所追求的意境有惊 人的相似之处,都让人们感受到 自然风景的奇幻和幽静之美。从 绘画的角度来看,中西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现,都是倾注了画家的思想感悟 与审美情趣,如中国山水画和两欧风景画,两者虽然在选择载体和技法上不大相 似:中国山水画多以笔墨或黑白( 虚实) 的形式,西欧风景嘶擅以色彩或形体的 形式,分别去显现自成体系的文化内涵。有学者提出:中国山水画以“写意的 方式描绘大自然,偏重于画家的情感抒发;欧洲的风景画以“写实”的方式描绘 大自然,更偏重画家对自然的赞美。柯罗的风景画,把欧洲风景画的“写实”与 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结合起来,画面集圆劲、简淡、凝炼、宁静、幽远、沉雄、 灵动、大气等美感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和中外艺术作品的相互影响和 相互交融。 第五章结论 柯罗就是这样一个画家,能在纷乱的世界中超凡脱俗,淡泊自己,用一种宁 静的心态去寻找“真如”,使自己的作品不拘泥于时代的局限,不圈囿于固定的 构图和技法,而是师法自然,大胆创新,更多的追求意境上的突破。 本文通过对柯罗风景画风格及意境的分析研究,探寻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 画的共同点。揭示西方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