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诗经》修辞功能论略.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瑰丽的艺术奇葩。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与 修辞的运用密不可分。本论文以诗经的修辞功能为研究对象,根 据修辞必须适应题旨情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对诗经修 辞尤其是诗经的艺术修辞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描写。论文主 要从语音、词语、句法、篇章四个修辞方面论述了它们与涛歌的声韵 美、形象之美和传情达意之间的关系。语音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虚 字、韵及双声叠韵的运用上。叠音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 形象美;色彩词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美、情感美。句法修辞侧重 分析互文和叠句的修辞功能。重章叠唱是诗经篇章结构修辞中最 突出的艺术特色,它不但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而且能增强情感的表达。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比兴、夸张、借代等常用辞格在诗经中的修 辞功能。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经拥有经久不衰的艺术 魅力。 关键词:诗经;修辞方法;修辞功能 a b s t r a c t t h eb o o ko fs o n g si st h eb e a u t i f u la r t i s t i cn o w e ri nt h ea n c i e n t 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r h e t o r i ci s c l o s e l y c o n n e c t e dw i mt h ea r t i s t i c a c h i e v e m e n t si ni t sp o e m s u s i n gr h e t o “cf u n c t i o ni nt h eb o o ko fs o n g s a sa no b j e c ts t u d y t h ep a p e re x p l o r e si t sp o e m sr h e t o r i c ,e s p e c i a l l yi t s p o e m sa r t i s t i cr h e t o r i c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r i n c i p l et h a tr h e t o r i cm u s ta d a p t i t s e l ft ot h es u b j e c to fp o e ma n dt h a tt h e r ei sa nu n i t yo fc o n t e n ta n df o r m t h ep a p e re x p o u n d s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t h ep h o n e t i c s ,i m a g ea n dt h e f e e l i n go fp o e mf r o mf o l l o w i n gf o u ra l s p e c t s :p h o n e t i c s ,w o r d s ,s y n t a x a n ds t r u c t u r e t h ep h o n e t i c sr h e t o r i cm n c t i o ni sr e n e c t e di nt h eu s eo f x u z ir h y m es h u a n g s h e n ga n dd i e ”n t h eu s eo fr e i t e r a t i v ei n c r e a s e s t h ep l e a s a n ts o u n da n dg o o di m a g ei nt h ep o e l s t h eu s eo fc o l o rw o r d s i n c r e a s e sg o o di m a g ea n df e e l i n g si nt h ep o e m s t h er h e t o r i cm n c t i o no f h u w e na n dd i e j ui st h em a i na s p e c t si nt h er h e t o r i cf u n c t i o no fs y n t a x t h em a r k e d l ya r t i s t i cf 色a t u 】i s c h o n g z h a n gd i e c h a n gi nt h ep o e m s t m c t u r eo fm eb o o ko fs o n g s i tn o to n l ym a k e sp o e tw o r l ( sp l e a s a n t r h y t h m ,b u ta l s oe x p r e s s e s d i f f e r e n t f e e l i n g s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p a p e r a n a l y s e s t h em n c t i o no fm r e er h e t o r i cf o m s ,i n c l u d e : b i , x i n g , h y p e r b o l e ,j i e d a ie t c t h eu s eo fr h e t o r i cf o l l n 啮i st h er e a s o nw h yt h e b o o ko fs o n g sh a sm e l o n g t i m ea n i s t i cc h a r m k e yw o r d s : ,r h eb o o ko fs o n g s ;r h e t o r i cf o 珊s ;r h e t 嘶c 凡n c t i o n i i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委呜锄铴矽多年j 月与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湖南师范大学。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彰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窖呜镝 日期:如g 年j 月;f 日 导师签名:一) 身勰日期:加占年j 月弓j 日 liv,、 。 ,- 诗经修辞功能沦略 1 引言 1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辉煌的艺术成就,对后 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修辞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就起源于诗经。 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材料发现,在修辞学领域,与现代汉语修辞学的 研究相比较,古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显得较为冷清;在修辞研究中,诗 经修辞研究又是一个相对薄弱的方面。历来对诗经修辞的研究 偏重于修辞方法的研究,而对其诗歌修辞功能进行研究的论著和文章 不多,系统论述其修辞功能的就更加少,这当中还有进一步开掘的空 间。因此,论文选取诗经的修辞功能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应的修 辞方法作系统的研究。以期对诗经修辞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1 2 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论文从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结构以及修辞格五个方面对涛 经修辞方法和修辞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对诗经的研究,颇受学者们的重视,在这方面有不少的研究 成果。下面我们就目前所查阅到的有关专著和论文略作说明。 对诗经研究比较有名的有:朱熹诗集传、姚际恒诗经 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等。涉及到诗 经修辞的专著主要有:夏传才的诗经的语言艺术、向熹的诗 经语言研究、王力的诗经韵读、朱自清的关于兴诗的意见、 程俊英的( 诗经) 漫话、杨仲义的诗骚新识、周满江的诗经 等。此外,诗经修辞在诗经的注疏书中或在诗歌修辞方面的著书 中有所涉及,但不够全面系统。学者们也发表了许多关于修辞的论文, 绝大部分是写修辞方法的,一般是从某一辞格或某一修辞角度进行研 究。发表过的相关论文有:陈光磊的略论( 诗经) 的语音修辞、 高校教师在职顾f :学何论文 何慎怡的( 诗经) 互文修辞手法、刘天堂论拟声词在( 诗经) 中 的运用、王冀的( 诗经国风) 中叠字浅析、赵晨霞浅析( 诗经) 重叠词、刁生虎的隐喻与比兴以( 诗经) 为中心的探寻、刘 艳平的论( 诗经) 的比喻和借代、李尚礼的( 诗经) 修辞手法举 隅等等。这些论文从多方面研究诗经的修辞方法,对我们进一 步研究诗经的修辞有很大的启发。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 对诗经修辞功能进行专门论述的专著和论文还没有。诗经修 辞功能的理论只是散见于一些专著或论文中,如:程俊英( 诗经) 漫话、孙书杰的古汉语语音的修辞功能探析。因此,我们认为有 必要对诗经修辞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1 3 研究方法及体例 诗经因其为诗歌体裁,其修辞格的表现是多样的。本文主要 采取描写的方法,同时结合语法形式和句式意义,力求作动态的描写。 我们的思路是: ( 1 )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在对诗经修辞作分析的同时,力 求合理的描写,凸现修辞的功能。 ( 2 )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在作全面共时研究的同时, 也涉及历时的研究。 ( 3 ) 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我们对诗经的修辞重点 研究的同时,也将其置于汉语史历史发展长河中考察。 本文的体例分为语音部分、词语部分、句法部分、重章部分和常 用辞格部分。各部分独立而又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涛经修辞功能沦略 2 语音修辞功能 2 1 运用虚字,调节音节 诗经中虚字使用甚多,这些虚字或在句首,或在句中,或在 句末。虚字的运用可以增强语气,调整音节。若用在句末,在前面再 加韵字,在句尾虚字同字押韵的基础上,构成两字韵脚,构成“富韵 。 在调:常音节的同时,增添音韵美。在诗经中,较常用的虚字有: 兮、矣、也、止、只、焉、哉等。这些虚字音节构造单纯,大多为独 立元音( 如“兮、矣等) 或语音重心落在元音上,这可使声音延长, 声调产生变化,从而适应诗歌曲调的进展,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虚 字的修辞功能主要表现在语音的调节方面,并通过语音的调节来表达 丰富的感情。“虚字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 ( 袁仁林虚 字说) “声 指长短、疾徐、死活、轻重的“声气 。没有实字,句 子就失去了意义;没有虚字,各种语气、语调、及其变化便难以体现, 情感也失去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 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 ( 刘淇助字辩略) 诗经虚 字的运用,能彰显或加强肯定、感叹、疑问、反诘等语气,从而更为 准确细腻地表达诗中的摇曳流转、婉曲绵邈的声情和韵致。如: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周南关雎) 陟彼礓矣,我马瘩矣,我仆痛矣,云何吁矣。( 国风卷耳)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卫风硕人) 例用虚字“哉 更加突出表达了“君子 对“窈窕淑女的绵 绵长远的思念之情。例连用了四个“矣 ,与其前面的“殂、瘩、 痛、吁组成两字韵脚,构成“富韵 ,增添了音韵美,同时生动形 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病马及疲劳过度的仆人的担忧和叹惜之情。曲折婉 转地抒发了诗人对征人的思念之情。例的“兮 与其前面的“倩、 高校教师住职硕 :学何沦文 盼”构成富韵,“倩 、“盼”以点睛之笔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卫庄公夫 人庄姜的情态魅力,虚字“兮 使用,使声音拉长,声调产生变化, 表达了诗人对庄姜的情态美的赞叹之情。 2 2 讲究押韵,体现回环美 诗经非常讲究押韵。押韵就是指相邻或相问的诗句末尾用上 了韵母相一或相近的字。这押韵的字就叫韵脚字。涛经中的诗, 一般都是押韵的。只在周颂中有极少数的无韵的诗章。王力先生 将诗经的韵分为二十九个部:之、职、蒸、幽、觉、宵、药、侯、 屋、东、鱼、铎、阳、支、锡、耕、脂、质、真、微、物、文、歌、 月、元、缉、侵、叶、谈。“诗经的用韵,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第一是韵式多种多样为后来历代所不及;第二是韵密,其密度也是后 代所没有的。 有规律的平仄变化和押韵相配合,使诗句读起来抑 扬顿挫、悦耳动听。“一句之内,字系于韵而不离散;段落之中,句 系于韵而成一气。音响上的完整感,也有助于加强内容上的完整感。 押韵造成声韵跌宕起伏,在章法上也起到了前后呼应、归结语段的 作用,在表达上具有强化感情、集中语意的效果,产生音义结合的回 环美。 2 2 1 诗经的韵式 诗经之用韵,变化无穷。或见于句中,或见于句尾;或句句 皆押,或隔句押韵;或一韵到底,或交抱换韵:或密或疏,自由用韵。 2 2 1 1 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 诗经大多数诗都是句尾韵,少数诗是句中韵,如果句尾是一 个虚字或代词,韵就常常落在倒数第二个字上,构成“富韵 。例如: 王力( 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第4 l 页。 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1 月版,第2 9 8 页。 4 溥经修玉功能沦略 ( 下标“的是韵脚)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 以游。( 邶风柏舟)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小雅苕之 华) 例,“舟 、“流、“忧、“游 均属幽部,相押的字都在句子 的末尾,属句尾韵。例,韵字“黄 、“伤同属阳部,在虚字“矣 之前,构成富韵,也可以叫做句中韵。 2 2 1 2 从韵在章中的位置看 诗经句式整齐,用韵较密。韵在章中的位置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 1 ) 偶句押韵 这是诗经最常见的句式,双句押韵,单句不押韵。例如: 东门之扮,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陈风东门之扮)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陈风衡门) ( 2 ) 首句入韵 这一类也是偶句韵,不过与一般的偶句韵稍有不同,诗的第一句 加上了韵脚。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 京。哀我小心,瘕忧以痒。( 小雅正月) ( 3 ) 句句用韵 句句用韵在诗经中是一种常见的韵例,汉魏以后这样用韵的 诗很少。句句用韵是诗经的一个特点。例如: 何草不黄? 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 小雅何草不 黄)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梃,旅楹有 闲。寝成孔安。( 商颂殷武) 气 高饺教师住职硕卜z 何沦丈 2 2 1 3 从韵部的不同来看 从韵字的不同来看,诗经的用韵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韵到 底、一般换韵、交韵和抱韵。 ( 1 ) 一韵到底 一韵到底,就是从头至尾,全章只押一个韵部。例如: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o 相鼠有齿,人而 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o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 不遄死? ( 廊风相鼠) 整首诗相押的字均在句子的末尾,都是句尾韵,且是首句入韵, 句句用韵。第一章“皮 、“仪仪 、“为”属歌部。第二章“齿 、 “止 、“止 j “俟 属之部。第三章“体、“礼 、“礼”、“死”属脂 部。从每章的韵部来看是一韵到底,韵脚回环往复。 ( 2 ) 一般换韵 这种情况在诗经一章多韵中占相当大的数量。例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卫风氓) 这是一个一章三韵的例子。“落 、“若 属铎部,“葚、“耽 属 侵部,“说 、“说 属月部。同一章中,两次换韵。 ( 3 ) 交韵 交韵是诗经用韵的又一特点。交韵是两韵交叉进行,奇句与 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有的是纯交韵,有的是不完全交韵。例 如: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 女) ( 纯交韵)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邶风柏 舟) ( 不完全交韵) 例是纯交韵,奇句与奇句押脂韵,韵字是“荑 、“美;偶句 与偶句职之通韵,“异 属职部韵,“贻 属之部韵。例属于不完全 6 诗经修辞功能论略 交韵的形式,这一章前四句,“石 、“席属铎部,“转 、“卷 属元 部,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后面的诗句就不再交韵。 ( 3 ) 抱韵 抱韵在诗经少见,它指的是一个韵段中,首尾押一韵,中间 另押一韵。例如: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爸,迁于乔杰。嘤其哆矣,求其友 声。( 小雅伐木) 在这一韵段中,开头两句和结尾两句押一韵,“丁 、“丁 、“鸣 、 “声 同属耕部。中间两句押屋韵,“谷 、“木”同属屋部。 2 2 1 4 从用韵的疏密来看 从用韵的疏密来看,密韵是诗经用韵的最大特点。前面说过 的句句用韵、交韵、抱韵,都足密韵。诗经一般是句句用韵或隔 句用韵,很少隔两句用韵,隔两句用韵的,就为疏韵。无韵的诗章在 诗经中更足极少数。 2 2 2 诗经押韵的修辞功能 元音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元音是乐音,因此韵的音乐感非 常突出,音乐感又能引发相应的情感。诗经的韵式多种多样,既 体现了声音的跌宕起伏,又产生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也具有辅 助表达丰富情感的修辞功能。 2 2 2 1 回环的音乐关 押韵最能体现语音修辞的音乐美。押韵使同一乐音成分在诗句中 有规则地相间隔地重复出现,自然就造成回环的音乐美。诗经押 韵的方式变化无穷,这使得回环的音乐美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 1 ) 整齐美 诗经的大多数诗篇形式非常整齐。“整齐是诗经形式美 的一种表现。就一般情况说,诗篇的形式是整齐的,各章不但句数相 高校教师住职硕卜学何论文 同、字数相同,连韵脚的位置也相同。如果一韵到底,各章都一韵到 底;如果换韵,各章也都换韵:如果是交韵,各章也都交韵。这种 句式整齐和用韵整齐,就形成了结构上的句式美和音乐节奏上的整齐 美。如廓5 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o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o 相鼠有体,人而无 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 诗篇章节复叠,反复咏叹,具有很强的 节奏和音乐感。整首诗都用四言句式,各章都足句尾韵,且是首句入 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形式整齐,韵脚回环往复。形成音韵旋律 上回环的整齐美。 ( 2 ) 参差美 诗经诗篇形式的参差,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诗篇,极大 部分是整齐的,只有小部分略有参差。有的诗篇各章的形式完全不一 致,非但句数不同、字数有异,而且韵脚的位置也不一致。这种句式 和用韵的变化,在音响效果上就会产生音乐的参差美。例如: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真彼周行。o 陟彼崔嵬,我马 虺障。我姑酌彼金爨,维以不永怀。o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 彼兕觥,维以不永伤。o 陟彼石且矣,我马瘩矣,我仆痛矣,云何吁矣。 ( 周南卷耳) 这首诗共四章,第一章是偶句韵,押阳韵,第二、三、四章是句 句押韵,分别押微部、阳部、鱼部。第一、二、三章是押句尾韵,第 四章韵字在句末虚词“矣之前,形成富韵,也可看作句中韵。第一 章和第四章都足四言句式,第二章和第三章略有变化,前两句为四言 句,后两句为五言句。句式和用韵在整齐中又有参差变化,这使诗句 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给人以参差美的享受。 2 2 2 2 回环的情感美 诗经的押韵不单单在语音上产生回环的音乐美,由于音乐感 会引发相应的情感,押韵还可以产生回环的语义美。语音是为语义服 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0 年,第8 3 页 诗经修辞功能论略 务的,诗歌的用韵力求音义统一,声情相切。修辞学家郑子瑜先生说 过:“中国的语言文字有一个特色:字义悲伤,字音听起来也会觉得悲 伤:字义欢畅,字音听起来也同样会有愉悦轻快的感觉。汉语的音 义联系,很大程度上表现在韵母上。韵母与诗歌传情达意的关系较为 密切。诗经的音义的联系,在其用韵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其诗 篇在具有音乐美的同时,还具有情感美。 ( 1 ) 韵的音响不同,情感美的类型不同 不同韵的音响不同,表达的情感效果不同。“东真韵宽平,支先 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各有声响,莫革草乱用。诗 经较讲究用韵,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韵律。 一般来说,响度较高的韵回环往复,适合于表现上扬、欢快、豪 放的感情。声音响度较低的韵往复重现,适合于表达压抑、忧伤、悲 愤的感情。如洪音韵较适合表达愉悦的情感,具有激扬的欢快美。例 如: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天) 这是一首祝贺姑娘出嫁的诗。全诗共三章,这是第一章,以盛开 的桃花来起兴,烘托婚嫁的喜庆气氛。“华 和“家 为鱼部韵字, 属洪音,声音响亮,表达了姑娘将出嫁时的愉快心情。这使得全诗格 调轻快,有一种动态的欢快美。 细音韵较适合表达忧愁哀伤的情感,具有回环的忧伤美。例如: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 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秦风蒹葭) 这是一首写追求恋人的情诗,全诗共三章,这里所引的是第二章, 由秋景起兴,气氛悲凉。这是脂微合韵。“凄 、“唏 、“湄 、“跻 、 “坻 都是韵脚字,“唏 是微部字,“凄 、“湄 、“跻 、“坻 是脂 部字。都属细音,主要元音开口度不大,读起来声音不是很响亮,适 江夏著名修辞学家郑子瑜教授修辞学习,1 9 8 5 年第四期。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年1 0 月版,第1 4 页 9 高饺教师佳耳 硕卜侮论文 合于表达主人公追求恋人而不得的凄凉、悲伤的感情。由于押韵,同 一悲凉的乐音反复出现,产生了一种回环的忧伤美。 ( 2 ) 韵的疏与密表达不同的情感 前面说过,密韵是诗经用韵的最大特点。句句押韵、富韵、 交韵、抱韵,都是密韵。偶句押韵在诗经中最为常见。疏韵在诗 经中较少见。 韵脚的疏密,与诗人的情感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韵脚愈密,节奏 愈快,感情往往显得急迫、热烈。例如: 硕鼠! 硕鼠! 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 彼乐土。乐土! 乐土! 爰得我所。( 魏风硕鼠) 君王于役,不日不尽。曷墓有佰? 鸡栖于攀。曰耄夕矣,羊生 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王风君子于役) 例,句句用韵,韵脚较密,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统治者的憎 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例,“月、恬、桀、括、渴”押句尾 月部韵,此外,“子 、“其 、“之 、“牛 四字古韵皆在“之 部, 在句中相互协韵。这种句尾、句中高密度用韵的形式,使得涛的节 奏更短促,这种急促的:帘奏,非常恰切地表现了妻子对在外服役没有 归期的丈夫日益迫切的思念之情。再如: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o 桃之天天,有黄 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o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 其家人。( 周南桃夭) 这首诗共三章,每章都是隔句均匀押韵。第一章“华、“家 属 鱼部,第二章“实 、“室 属质部,第三章“蓁 、“人 属真部,第 一、三章是平声韵,第二章是入声韵。与前两例相比,用韵不疏不密, 所表达的情感也较舒缓、平和,加上平入递用,显得闲静和谐,非常 符合姑娘将出嫁时的愉快心情。两句一韵,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富有规 律性,语音和谐动听。 成伟均、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 9 9 1 年6 月,第5 3 页 1 0 涛经修辞功能沦略 2 3 运用双声、叠韵,表现和谐美 双声是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叠韵是指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王国 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 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他指出了双声叠韵具有强 烈的语音修辞效果,道出了若能将双声、叠韵调配适当,必能使语言 悦耳动听的道理。诗经运用了大量双声叠韵词,增强了语言的音 响效果和表现力,也构成了音节的和谐美。 诗经的双声、叠韵词有三种形式:双声词、叠韵词、双声叠 韵的词。从词类来看,有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种,形容词居多,名 词次之,动词最少。 2 3 1 巧用双声,婉转动听 诗经的双声词,分为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类。列举如下: ( 1 ) 形容词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周南关雎) 燕婉之求,蘧蘸不鲜。( 邶风新台)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邶风谷风)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 召南甘棠) ( 2 ) 动词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邶风静女)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郑风野有蔓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邶风谷风) 予手拮据,( 豳风鸱鹗) ( 3 ) 名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唐风蟋蟀) 领如蝤蛴。( 卫风硕人) 程湘清先秦双音词研究,见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2 年,第8 3 页 1 1 高校敦| i l j 亿趴硕 :。? 侮论文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小雅鸳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秦风蒹葭) 辨别诗经里的词是否为双声( 也包括叠韵) ,是以古代语音 为根据的。有些词古今都是双声,如上面例子中的“参差 、“黾勉、 “踟蹰 、“拮据 、“蝤蛴 、“鸳鸯 、“蒹葭。有些词今音并非是双 声,但古音是,如上面例子中的“燕婉、“蔽芾 、“邂逅 、“匍匐 、 “蟋蟀 。清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里说:“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 婉转。 恰当地使用双声词,可以使音节和谐,使诗歌琅琅上口,婉 转动听,具有音乐美。 2 3 2 妙用叠韵,铿锵悦耳 诗经中的叠韵词,一样可以分为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三类。 歹0 举如下: ( 1 ) 形容词 舒天绍兮,劳心惨兮。( 陈风日出)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大雅卷阿) 尔公尔候,逸豫无期。( 小雅白驹) 陟彼崔嵬,我马虺隋。( 周南卷耳) ( 2 ) 动词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唐风绸缪)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陈风东门之榆)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陈风衡门)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召南羔羊) ( 3 ) 名词 。 赠之以芍药。( 郑风溱洧)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曹风蜉蝣) 程湘清( 先秦双音词研究,见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8 2 年,第8 3 8 4 页 1 2 涛经修辞功能论略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小雅小宛) 陟彼崔嵬,我马虺隋。( 周南卷耳) 上面的例子中,古今都是叠韵词的有:“天绍 、“岂弟 、“虺隋 、 “绸缪 、“栖迟 、“芍药 、“螟蛉 。由于古今读音的不同,“逸豫 、 “婆娑 、“委蛇 、“蜉蝣 、“崔嵬今音并非是叠韵词,而古音是。 清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说中说:“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 叠 韵,由于同一韵部重复出现,在发音时,使声音得到巩固和加强,从 而产生一种回环反复的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准确地使用叠韵 词,可以使音调和谐优美,使诗句读起来铿锵悦耳,富有音韵美。 2 3 3 双声兼叠韵,音调和谐优美 诗经中的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词,也有形容词、动词和形容 词三类。例如: 二日之栗烈。( 形容词豳风七月)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动词周南关雎) 伊威在室,蝾蛸在户。( 名词豳风东山) “辗转”古今音都是双声叠韵词。“栗烈 今音是双声,但不是 叠韵。“伊威 今音既不是双声也不是叠韵。“蝾蛸”今音是叠韵却不 是双声。而“栗烈、“伊威”、“蝣蛸古音既是双声也足叠韵。双声 叠韵词,读起来既有双声又有叠韵的音响效果,既婉转动听,又铿锵 悦耳,使音调更加优美和谐,悦耳动听。 2 3 4 交错叠字叠词,抒情效果更佳 诗经中,双声词和叠韵词,常配合使用,有时还和叠字叠句 交错使用,这样更增加了诗的音乐性,加强了抒情的效果。例如: 羞蓑雎鸠,在河之洲。搴察淑女,君子好逑。o 叁薹荇菜,左右 流之。窜窄淑女,寤寐求之。o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蘸悠蕊,堡 垄反侧。( 周南关雎) 1 3 高校敦师住职硕十学位论文 这是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前三章。其中,“关关 、“悠哉 悠哉是叠字叠句,“窈窕 是叠韵,“辗转 是双声叠韵词。诗篇中 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反复吟咏,在间隔反复中又交错着叠字叠句、 双声、叠韵,既错落有致,又和谐统一,使得语音修辞效果更和谐优 美、婉转铿锵,传达了“君子 对“窈窕淑女 渴慕之情的信息。 涛经修辞功能论略 3 词语修辞功能 3 1 巧用叠音词,增强音乐美、形象美 叠音是指相同音节的重叠。叠音也称叠字。诗经的语言形象 生动,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体现在叠音词的大量使用上。诗经 中叠音词的总数6 5 4 个,包括重复的2 7 9 个。这6 5 4 个叠音词将诗歌 的音乐美和形象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 色篇中曾作过这样精彩的评述:“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 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 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艳,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 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 之韵。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 何易夺。 刘勰所举的“灼灼、依依、杲杲、漉漉 都是形容词,描 写事物的形貌,“喈喈 和“嘤嘤 是摹声词,模拟动物的声音。诗 经叠音形容词所描摹的事物可谓广矣,风云雨雪、山水花木、鸟兽 虫鱼、车马旌旗、钟鼓乐舞以及人的形貌神态、喜怒哀愁,无所不及, 无所不能,穷形尽相,细腻妥贴,灵活多变,生动形象。正如刘勰所 说:“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可见,叠音词在模拟声音、写景状 物等方面有着其他词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认为诗经叠音词的形 象美和音乐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1 1 摹声拟音,如闻其声 运用叠音词来模拟声音,是诗经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诗 经中摹声的叠音词有1 0 7 个,占叠音词总数的1 6 3 6 。这些词用 来模拟事物的声音。在远古时代,人们就有意识模仿自然界声音来创 造词语。“一般认为,远古的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了自然界或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 9 8 6 年,第4 1 5 页 1 5 高校教师 :耳;:颁l j 何论文 人类社会常有的各种声音,如雷鸣、风啸、水泻、鸟叫、猿啼、人欢 等等,处于表达的需要,加以摹仿,便产生了拟声词。而不少声音是 重复发出或连续发出的,于是单不足以喻则兼,一个个拟声叠音 词就这样产生了。 到诗经时代,模拟声音的思维与技巧更加成 熟。诗经开篇关雎的“关关 就是模仿雎鸠的和鸣声。凡古 人能接触到的无论是人事还是自然方面的声音,诗经几乎都用文 字记录下来了。其中以模拟鸟虫风雷的声音较多,反映了古人对大自 然的认识很丰富,形容钟鼓、玉佩、车马的声音也很多,这与上古人 们同鸟兽为群的生活息息相关。诗经用许多叠音词来形容鸟呜、 伐木、车响、水流、风雨等声音。有模拟鸟兽虫豸的呜叫声或飞翔声 的,如“嘤嘤“喈喈 “嘤嘤 ;有形容人声的,如“唣哩 ( 婴儿 哭声) ;有仿拟车马、钟鼓或劳作声的,如“槛槛“铃铃 “坎坎 等。这些叠音摹声词的运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 3 1 1 1 模拟动物呜叫之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周南关雎) 毛传:“关关,和声也。 朱熹诗集传:“关关,雌雄相应之和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关关,鸟和鸣声。 集于灌木,其呜喈喈。( 周南葛覃) 毛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朱熹诗集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向熹诗经词典:“喈喈,鸟和鸣声。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小雅伐木) 毛传:“嘤嘤,惊惧也。郑笺:嘤嘤,两鸟声也。 朱熹诗集传:“嘤嘤,鸟声之和也。 向熹诗经词典:“嘤嘤,鸟叫声。 沈怀兴复音单纯词、重叠词、派生词的产生和发展一汉语词汇复音化发展续探汉 字文化,2 0 0 1 ( 1 ) ,第2 5 页。 1 6 涛经修辞功能论略 嘤嘤草虫,超超阜螽。( 召南草虫) 毛传:“嘤嘤,声也。 朱熹诗集传:“嘤嘤,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嘎嘤,虫叫声。 螽斯羽,薨薨兮。( 周南螽斯) 毛传:“薨薨,众多也。 朱熹诗集传:“薨薨,群飞声。 向熹诗经词典:“薨薨,虫群飞声。 呦呦鹿呜,食野之萍。( 小雅鹿鸣) 毛传:“鹿得萍呦呦然呜而相呼。 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向熹诗经词典:“呦呦,鹿叫声。一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小雅鸿雁) 毛传:“未得所安集,则嗷嗷然。 向熹诗经词典:“嗷嗷,哀鸣声。 菀彼柳斯,鸣蜩噶嘈。( 小雅小弁) 毛传:“噶嘴,声也。 朱熹诗集传:“噶噶,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噶嗜,象声词,表示蝉声、铃声或管乐声。 诗经用叠音词来描摹各种各样动物的叫声。如上面例子中, “关关、喈喈、嘤嘤为鸟和声,“嘤嘤 为虫叫声,“薨薨 为虫群 飞声,“呦呦为鹿鸣声,“嗷嗷为鸿雁哀鸣之声,“嘴噶 为蝉唱 声。这些描摹声音的叠音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婉转的鸟叫声、 欢快的鹿鸣声、热闹的蝉唱声、断断续续的虫鸣声。这些叠音词对动 物动作的描写更加生动、准确,更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动物的神态甚至 动物的情感,借以表达作者的感情。例如,用“关关这个叠音词来 摹写水鸟雎鸠悦耳的和鸣声,借以引起人们对诗中描写的那位“窈窕 淑女 的美好联想。“嘤嘤 的叫声,生动地表现了鸟几因为人们伐 木而惊恐的样子;“薨薨”是虫儿的群飞声,形象地描写了飞虫众多 1 7 商校敦师企职硕 = 学何论文 的情形;鸿雁未得所安集,而内心痛苦,发出“嗷嗷 的哀鸣声,令 人为之心寒。 3 1 1 2 模拟车行和鼓乐之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秦风车邻) 毛传:“邻邻,众车声也。 朱熹诗集传:“邻邻,众车之声。 向熹诗经词典:“邻邻,通辚辚,车行声。 大车槛槛,毳衣如茨。( 王风大车) 毛传:“槛槛,车行声也。” 朱熹诗集传:“槛槛,车行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槛槛,车行声。 约羝错衡,八鸾硷跄。( 小雅采芭) 毛传:“王仓跄,声也。 朱熹诗集传:“王仓跄,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 王仓王仓,铃声。 钟鼓嚏唣,磐筅将将。( 周颂执竞) 毛传:“哩哩,和也。 朱熹诗集传:“哩唣,和也。 向熹诗经词典:“哩唣,形容声音宏亮而和谐。 毛传:“将将,集也。 朱熹诗集传:“将将,集也。 向熹诗经词典:“将将,金玉撞击声。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小雅采芑) 毛传:“渊渊,鼓声也。 朱熹诗集传:“渊渊,鼓声,平和不暴怒也。 向熹诗经词典:“渊渊,鼓声有节奏的样子。 诗经用不同的叠音词来模拟车行和鼓乐的声音。如以上例子 中,“王仓王仓 是铃声:唣哩,形容钟鼓和谐宏亮的声音;“将将 是玉 诗经修辞功能论略 制乐器的撞击声;模拟车行声的有“邻邻、“槛槛 。同是车行声, 但二者有所区别,“邻邻 形容车多行走的声音,“槛槛 是大车行走 的声音。这些模拟车行和鼓乐声的叠音词的使用,让人感觉辚辚车声、 有节奏的乐鼓声似乎就在耳边回荡,乐音缭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增强了形象美和音乐美。 3 1 1 3 模拟劳动之声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魏风伐檀) 毛传:“坎坎,伐檀声。 朱熹诗集传:“坎坎,用力之声。 向熹诗经词典:“坎坎,伐木声。 伐木丁丁,鸟呜嘤嘤。( 小雅伐木) 毛传:“丁丁,伐木声也。 朱熹诗集传:“丁丁,伐木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打桩声或伐木声。 约之阁阁,栎之橐橐。( 小雅斯干) 毛传:“橐橐,用力也。 朱熹诗集传:“橐橐,杵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橐橐,用力筑墙声。 抹之陨睽,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大雅绵) 毛传:“薨薨,众多也。 朱熹诗集传:“薨薨,众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薨薨,填土声。一 毛传:“登登,用力也。 朱熹诗集传:“登登,相应声。 向熹诗经词典:“用力筑墙声。 毛传:“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 朱熹诗集传:“冯冯,墙坚声。 向熹诗经词典:“把墙削平和捶打坚实的声音。 高校教师侄职硕十学何沦文 获之捱捱,积之栗栗。( 剧颂良耜) 毛传:“垤捱,壁声也。 朱熹诗集传:“捱扛,获声也。 向熹诗经词典:“捱桎,收获庄稼的声音。 诗经中模拟劳动之声的叠音词非常丰富,如上面例子中,伐 木的声音有“坎坎 、“丁丁 ,筑墙的声音有“橐橐 、“登登”,还有 填土的声音“薨薨 、削墙的声音“冯冯”、收获庄稼的声音“捱捱 。 读到这些叠音词,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抹 之瞑瞑,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 连用四个叠音词,其中 三个是摹声词,真实再现了当时人们在建筑工地上劳动的情景:人们 先噌噌地把土装入筐,又轰轰地把土投进筑墒板中,再登登地用力把 土夯实,还砰砰地把墙削平。众声作响,热闹非凡,形象地再现了古 代人们建筑的劳动场景。 3 1 1 4 模拟大自然风雨之声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郑风风雨) 毛传:“潇潇,暴疾也。 朱熹诗集传:“潇潇,风雨之声。 向熹诗经词典:“潇潇,风雨急骤声。 噎噎其阴,虺虺其雷。( 邶风终风) 、 毛传:“虺虺其雷,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 朱熹诗集传:“虺虺,雷将发而未震之声。 向熹诗经词典:“虺虺,雷声。 上面例子中,“潇潇 是风雨急骤的声音;“虺虺 是震耳的雷声。 这些叠音词的运用,在我们眼前生动地展现了风雨交加,雷声作响、 电光闪闪的画面。诗经中模拟大自然风雨之声的叠音词的使用, 使语言具体、形象,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3 1 2 写景状物,如临其境,借景抒情 诗经修辞功能沦略 诗经中写景状物的叠音词有2 8 0 个,占叠音词总数的4 2 8 。 诗经运用丰富多彩的叠音词来绘声绘色地拟物状景,增强了 诗歌的形象性,渲染了气氛,使意境显得更加深邃。准确运用写景状 物的的叠音词,还可以借景抒情,收到声情并茂、音意兼美的表达效 果。 3 1 2 1 描写水貌 新台有洮,河水涌漏( 邶风新台) 毛传:“涌漏,盛貌。 朱熹诗集传:“涌澜,盛也。 向熹诗经词典:“澜漏,水满的样子。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邶风新台) 毛传:“浼浼,平地也。 朱:蓑诗集传:“浼浼,平也。 向熹诗经词典:“浼浼,平澄的样子。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卫风硕人) 毛传:“洋洋,盛大也。 朱熹诗集传:“洋洋,盛大貌。 向熹诗经词典:“洋洋,盛大。 淇水漶漶,桧楫松舟。( 卫风竹竿) 毛传:“滤漶,流貌。 朱熹诗集传:“漶滤,流貌。 向熹诗经词典:“滤漶,水流动的样子。净 溱与洧,方涣涣兮。( 郑风溱洧) 毛传:“涣涣,春水盛也。 朱熹诗集传:“涣涣,春水盛貌。 向熹诗经词典:“涣涣,水盛大的样子。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齐风载驱) 毛传:“汤汤,大貌。 高校敦师住职颂 :学化论文 朱:袅诗集传:“汤汤,水盛貌。” 向熹诗经词典:“汤汤,水大的样子。” 汶水滔滔,行人僬僬。( 齐风载驱) 毛传:“滔滔,流貌。 朱:善诗集传:“滔滔,流貌。” 向熹诗经词典:“滔滔,水大的样子。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小雅瞻彼洛矣) 毛传:“泱泱,深广貌。” 朱熹诗集传:“泱泱,深广也。 向熹涛经词典:“泱泱,( 水流) 深广的样子。” 钟鼓喈喈,淮水浩潴( 小雅鼓钟) 毛传:“浩浩,犹汤汤。”( 汤汤,水盛貌。) 朱熹诗集传:“消消,犹汤汤。 向熹诗经词典:“浩浩,水流盛大的样子。 诗经中运用了许多描绘水貌的叠音词,通过上例中的“涌涌”、 “浼浼、“洋洋、“湛漶 、“涣涣”、“汤汤 、“滔滔”、“泱泱 、 “浩浩 ,此外还有“浮浮 、“芒芒等等。这些霍音词借助于不同 的音响效果,把不同的水势形象地反映了出来:“灞灞形容水势汪 洋;“洋洋 、“涣涣、“汤汤 、“浩浩 形容水盛大;“浼浼形容水 面平展;“滤漶、“滔滔形容水流动的样子;“泱泱 形容( 水流) 深 广的样子。“汉水汤汤,行人彭彭 ,“汤汤 描写水势盛大的情状, “彭彭 写出了行人之盛多,两个叠音词连用,烘托了一种盛大的气 j ,氛o 3 1 2 2 描写草木之貌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周南葛覃) 毛传:“莫莫,成就之貌。 郑笺:“成就者,其可采用之时。 朱熹诗集传:“莫莫,茂密貌。 许经修 车功能沦略 向熹诗经词典:“莫莫,茂密的样子。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周南桃天) 毛传:“天天,少壮也。 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