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说苑》副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i 譬 l r 缸 摘要 本文选取上古汉语后期重要口语语料说苑中的副词作为考察对象,运用专书语 法研究的理论,以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对副词的界定为参照,同时参考杨伯 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的语法体系,从语法和语义相结合的角度对书中副 词作出界定、分类和全面描写,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说苑副词系统的整体特征,力求 反映出说苑副词的真实面貌及其在汉语史上的地位,对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进行 补充,为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提供实践性成果。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绪论:是本论文的综述部分。介绍说苑一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语言特点、语 料价值、流布与版本以及研究现状;探讨古汉语副词研究的现状及意义,包括副词的定 义及语法功能的界定、副词与其它词类的区分、副词次类划分、近年来副词研究的新角 度等几个方面;提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说苑副词作出 界定。 第一章:说苑副词的分类描写。将说苑中副词分为总括副词、限定副词、 统计副词、类同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累加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语 气副词、否定副词等十一个次类,并按各次类内部的语义特征细分小类,按小类分别考 察,统计所有副词的出现次数,描写其分布特征、语法功能,重点描写具有代表性以及 一些汉代新兴的副词。 第二章:对说苑副词系统的整体特征进行总结。列表统计书中副词的使用情况, 从词量、词频、组合能力、副词兼类和副词连用等几个方面总结整体特征。 第三章:以汉代新兴副词“全”、“绝”、“尤”、“一何 、“浸益 为例,通过与先秦 诸子文献和史记等比较,考察说苑副词的传承流变情况,并探讨了“甚 在本 书中的词性归属问题。 第四章:结语。在对说苑副词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整体特征做出 归纳总结,为副词在上古后期的发展趋势提供佐证。 关键词:说苑;副词;上古汉语;分类;总体特征 i - 0 5 l 一 吒 , a - j 、 一 a b s t r a c t t h i sa r t i c l es e l e c t st h ea d v e r bo f ”s h u oy u a n ”a sa l li m p o r t a n ts p o k e nl a n g u a g ec o r p u s i nt h el a t e rp e r i o d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u s i n gt h et h e o r yo ft h es p e c i a lg r a m m a rr e s e a r c h ,t a k e s t h ed e f i n i t i o no fa d v e r bi ny a n gr o n g x i a n g ”m o d e mc h i n e s ea d v e r br e s e a r c h ”a st h e r e f e r e n c e a n dc o n s u l t st h eg r a m m a rs y s t e mi ny a n gb o j a n ,h el e s h i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g r a m m a r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m a k e sad e f i n i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e a t i o n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 e s c r i p t i o nt ot h ea d v e r bo f t h i sb o o kf r o mt h es t a n d p o i n to fc o a l e s c e n to ft h eg r a m m a ra n d s e m a n t i c s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o v e r a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t h ea d v e r bs y s t e m ,t r y i n gt or e f l e c tr e a l a p p e a r a n c ea n ds t a t u so ft h ea d v e r bi n ”s h u oy u a n ”,s u p p l y i n gs o m ee x a m p l e st o ”c h i n e s e b i gd i c t i o n a r y , t op r o v i d ea c h i e v e m e n tf o rt h er e s e a r c h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 t h ef u l lt e x ta l t o g e t h e rd i v i d e si n t of i v ep a r t s :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h i si st h et h e o r yg u i d e i n t r o d u c e st h ea u t h o ra n dp u b l i c a t i o n ,t h el a n g u a g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v a l u eo ft h el a n g u a g em a t e r i a l s ,d i f f u s i o n ,e d i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o fs t u d yo f s h u o y u a n ”:d i s c u s s e s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s t u d ya n d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 a d v e r bs y s t e m i n c l u d i n gt h ea d v e r bd e f i n i t i o na n dt h e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t h e d i s c r i m i n a t i o no ft h ea d v e r ba n do t h e rp a r t so fs p e e c h ,t h ed i v i s i o no fs u b - c a t e g o r y , n e w a n g l eo fa d v e r br e s e a r c hi nt h er e c e n ty e a r s :p r o p o s e ss e l e c t e dt o p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t h e r e s e a r c ht e c h n i q u eo ft h ep a p e r , a n di nt h i sf o u n d a t i o nt om a k ead e f i n i t i o nf o rt h ea d v e r b i n ” s h u o y r u a n ” f i r s tc h a p t e r :t h ea d v e r bc l a s s i f i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o f ”s h u oy u a l l t h ea d v e r bd i v i d e si n t o a 1 1 i n c l u s i v ea d v e r b ,d e f i n i t i o na d v e r b ,s t a t i s t i c a la d v e r b ,a f f i n i t ya d v e r b ,d e g r e ea d v e r b ,t i m e a d v e r b ,f r e q u e n c ya d v e r b ,a c c u m u l a t i o na d v e r b ,s i t u a t i o nw a ya d v e r b ,e x p r e s s i o na d v e r b , d e n i a la d v e r ba n ds oo n , a n dc l a s s i f i e sa c c o r d i n gt oe a c h k i n d o fi n t e m a ls e m a n t i c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d d su pa l la d v e r ba p p e a r a n c et i m e s ,d e s c r i b e si t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 g r a m m a t i c a lf u n c t i o n ,t h ek e yd e s c r i p t i o na r et h et y p i c a la s w e l la ss o m eh a nd y n a s t y e m e r g i n ga d v e r b s 。 。 s e c o n dc h a p t e r :s u m m a r i z e st h ea d v e r bs y s t e m o v e r a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 s h u o y u a n u s et a b l e st oi n v e s t i g a t e st h eu s a g ec o n d i t i o no fa d v e r b s ,t os u m m a r i z et h eo v e r a l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f r o mt h ew o r dq u a n t i t y , t h ew o r df r e q u e n c y ,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a b i l i t y , t h ea d v e r b c o n c u r r e n t l ya n dt h ea d v e r bu s e dt o g e t h e ra n ds oo n t h i r dc h a p t e r :t a k et h eh a nd y n a s t ye m e r g i n ga d v e r b “q u a n ”,“j u e ,y i d u ”,y ih e ”, j i l ly i ”a st h ee x a m p l e , c o m p a r e sw i t ht h ep r e q i nt h i n k e r sl i t e r a t u r ea n d ”s h ij i ”,i n s p e c t s t h ea d v e r bi n h e r i t a n c ec h a n g i n gs i t u a t i o no f ”s h u oy u a n ”,a n dd i s c u s s e st h el e x i e a lc a t e g o r y o w n e r s h i pq u e s t i o no f “s h e n ”i nt h i sb o o k f o u r t hc h a p t e r :c o n c l u s i o n i nt h ef o u n d a t i o no f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 a d v e r bs y s t e mi n ”s h u oy u a n ”,m a k e st h es u m m a r yf o ri t so v e r a l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p r o v i d e st h e e v i d e n c ef o rt h et r e n do f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a n t i q u i t yl a t e rp e r i o d k e yw o r d s :s h u oy u a n ”;a d v e r b ;a n t i q u i t yc h i n e s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e o v e r a l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l i 一 一_ i i 一 j v :0 。 p q 缸 目录 中文摘要i a b s t r a c t 一、绪论l ( 一) 关于说苑1 1 作者生平与内容简介1 2 流布与版本概述2 3 语言特点和语料价值2 4 说苑研究现状3 ( - - ) 学术界对副词的研究概况4 1 副词基本问题的探讨4 2 近年来副词研究的新角度:5 ( 三)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一6 1 说苑副词研究的意义6 2 研究方法7 ( 四) 说苑副词的界定和分类7 二、 说苑副词的分类描写9 ( 一) 总括副词:9 ( - - ) 限定副词1 3 ( 三) 统计副词1 5 ( 四) 类同副词1 5 ( 五) 程度副词1 7 1 表示程度高低1 7 2 表示程度变化:一1 9 ( 六) 时间副词2 l 1 表最终2 1 2 表过去、已然2 l 3 表突发、短时2 3 4 表初始2 4 5 表暂且2 5 6 表持续、长时2 5 7 表将来、未然:2 6 8 表逐渐一2 7 9 表进行2 7 1 0 表示动作行为的承接2 8 ( 七) 频率副词2 8 1 表惯常2 8 2 表反复。2 9 ( 八) 累加副词2 9 ( 九) 情状方式副词3 0 i l l ( 十) 语气副词3 2 1 表确认、强调语气3 3 2 表不定、推测语气3 4 3 表疑问、反诘语气3 4 4 表出乎意料语气3 5 5 表祈使、决断语气3 6 6 表感叹语气3 6 7 表谦敬语气3 6 8 表示期望的语气3 7 ( 十一) 否定副词3 7 1 表示一般性否定3 7 2 表示禁止性否定3 9 三、 :说苑副词系统的总体特征4 0 ( 一) 词量和词频4 1 ( 二) 组合能力4 l ( 三) 兼类情况4 1 1 兼属副词不同次类4 l 2 兼属次类内不同小类4 1 ( 四) 副词连用现象考察4 2 1 同类副词连用4 2 2 异类副词连用4 2 四、说苑副词的传承流变例析4 5 ( 一) 总括副词“全 4 5 ( - - ) 汉代新出现的副词统计4 6 1 首见于说苑的副词4 6 2 汉代新产生的副词在说苑中的发展4 6 ( 三) “甚”在说苑中的词类归属问题4 7 五、结语4 8 参考文献4 9 致谢5 l i v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绪论 ( 一) 关于说苑 1 作者生平与内容简介 说苑作者刘向( 公元前7 9 年一公元前8 年)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 今属 江苏沛县) 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是西汉时期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据汉书记载:“刘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康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述,昼 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他的一生经历了汉宣帝、元帝、成帝三个时期,汉 宣帝时,刘向曾与王褒等人同献赋颂,颇有文名,被宣帝选为名儒俊才,后拜为郎中, 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任宗正,作为谏官,他敢于直言,同弄 权的外戚宦官相抗争,遭到排挤,两次下狱,并被免为庶人,罢官达十五年。成帝即位 后,刘向重新被启用,更名为“向 ,表达了对皇帝的无限希望之情,拜为中郎,使领 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曾多次上书,批评外戚专权,力图匡救时弊,成帝只是“内 嘉其言,常嗟叹之 ,而终不能用。五十四岁时以光禄大夫身份主持校理皇家图书,三 年后,任中垒校尉。 政坛上的不得志反而使刘向在文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 受诏校阅群书,著成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奠定了我国目录学、校勘学的基 础。此外,他的一生著录颇丰,散文、辞赋用意深切、辞浅理畅,所著洪范五行传论 十一卷( 残存) 、新序三十卷( g - 十卷) 、说苑二十卷( 存) 、列女传八卷( 存) ; 五经通义( 已佚) ,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有辞赋三十三篇,今 残存九叹等数篇,还有奏议十一篇,这些著作失多存寡,明代张溥辑有刘中垒集, 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刘向的思想体系中儒家思想处于核心地位,颂圣君,歌贤臣,近贤远佞,保民安邦, 致天下太平昌盛是他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此外,天人感应,灾异映世的思想十分突出, 他多次上书,借天灾言人祸,用历代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同时,他的思想中又兼容 了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因素,呈现出宽宏包容的一面。 说苑成书于刘向校理中秘书期间,具体时间为汉成帝鸿嘉四年( 即公元前1 7 年) ,赵善诒说苑疏证 一书前言中谈n - “说苑一书系刘向分类纂辑先秦至汉初 史事和传说,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向宗鲁说苑校 证 序言中提到:“说苑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刘向所序六十七篇中的一 国见( 汉) 班固撰,( 唐) 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 9 6 2 年版,第1 9 6 3 页。 圆见赵善诒说苑疏i i d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l 页。 见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 9 8 7 年版,第l 页。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部分。它是刘向校书时根据皇家所藏和民间流行的书册资料加以选择、整理的颇具故事 性、多为对话体的杂著的类编。 全书十余万字,分为二十卷,每卷用一个标题统摄数 十章,依次为: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 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除个别卷数外,第一 章是总论,后面各章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本卷主旨,内容涉及忠君爱臣、敬天保民、尊 贤斥佞、知恩图报、修文尚乐、戒奢倡简等传统儒家思想,但也兼有道、墨、法家的主 张,另外在外交、军事、音乐、丧葬、天文、地理等方面也有所涉及。 2 流布与版本概述 自汉至唐各代艺文志中均著录说苑二十卷,但到宋代时散佚。曾巩说苑目录 序中记载:“崇文书目云今存者五篇,余皆亡。臣从士大夫间得之者十有三篇, 与旧为十有八篇。陆游渭南集记录李德刍之言,谓曾巩所得缺反质一卷,曾 巩乃分修文为上、下,以足二十卷,后高丽进一卷,遂足,流传至今。现存版本有 宋咸淳乙丑刊本、元麻沙小字本、明内府本、嘉靖乙未刊大字本、明翻宋本、明袁宏道 等校刊本、四部备要本、四部丛刊本、新刊纂注本( 日本) 等。 本论文采用程翔先生的说苑译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版) 中的文本作为语 料,这部书是以云谦本校正刘向说苑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黄丕烈据北宋本手校 之咸淳本说苑为主校本,同时参照了敦煌文献中新发现的说苑中“反质 和“辨 物 手抄残卷,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译注和考订都更为完善。 3 语言特点和语料价值 程翔先生在说苑译注圆的前言中说过:“该书不仅在中国政治史、思想史、经学 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教育史、文学史、文章学、修辞学、汉语词汇学上都有 其重要地位。 书中所引的史事传说在上古文献中大都有相关记录,古事古语大都可以和先秦及汉 初诸子、史书相参照,如管子、庄子、苟子、晏子春秋、韩非子、吕氏春 秋、淮南子、新书、韩诗外传、大戴礼记、尚书大传:左传、国语、 战国策、史记、孔子家语等,不仅有助于经籍诸子的校勘,而且还保留了大量 的古代文献资料,可供后代辑佚。书中语言并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做了一番加工改造, 是以汉代当时的语言来写的,以叙述为主,议论为辅,语体大都以故事性的对话体为主, 每篇文章大都短小精悍、用词丰富、语言流畅、颇具哲理,善用比喻、类比,注重修辞。 由于刘向作说苑的目的是要献给皇帝,也就说明书中语言必须能够为当时人所接受, 通俗易懂,除了一些直接引用诗、书等先秦古书的材料外,基本上都反映了刘向 所处的西汉末期的语言特点,所以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汉语的特点,同时又能 。见曾巩集,中华二t 弓局1 9 8 4 年版。“十有三篇”和“十有八篇”为误记,当为从士大夫间得十五 篇,合为二十篇。 。见程翔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9 年版,第6 页。 2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见到从先秦到西汉汉语的发展。西汉时期的语言发展属于上古汉语的末期,也就是由先 秦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一些新的语言要素和语法现象开始萌芽,考察说 苑一书的语言,就能发现其处于过渡时期的语言特点。 4 说苑研究现状 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文献,说苑一书在政治教化、文学欣赏、史学思想等领域 具有很高的价值,被历代学者所重视,明代曾立说苑于学官,后来又将其作为“课 本 讲授。从宋代开始,历代学者致力于对不同版本的校勘和辑佚,到清代,说苑 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一批研究说苑的学者,如黄丕烈、王念孙、孙诒让、 卢文诏、俞樾、苏时学、文廷式等人,这一时代的代表作有卢文诏群书拾补之说 苑拾补。近现代研治说苑的学者也很多,著述颇丰,较重要的有刘文典的说苑 斟补、刘师培的说苑斟补、赵万里的说苑斟补、向宗鲁的说苑校证、金嘉锡 的说苑补正、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中有刘向 的研究、赵 善诒的说苑疏证、左松超的说苑集证等。 这个时期的说苑译注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较重要的著作有台湾学者卢元骏的 说苑今注今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镆、王天海的说苑全译、岳麓书社的钱 宗武的白话说苑、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的左松超和罗少卿的新译说苑读本等。 国外对说苑的研究,以日本最为兴盛,据记载,早在唐代,日本就有关于说 苑的记录,学者关嘉撰的刘向说苑纂注是日本较早的说苑研究著作,另外, 还有日人桃源藏的刘向说苑考、饭仓照平的说苑解说。 近几年学界对其进行了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研究,包括作者刘向的撰著思想、本 书的性质类属、文学特色、思想艺术、语言风格、版本校勘、文献价值、材料来源等方 面,重在校勘文字、考察对古书的征引、文本翻译。能查到的期刊论文有: 的 比喻、 引 略考、 引 特点及其修辞作用、 札记、 订补、 注译订正、 商榷、论 的人才思想、 、 文献研究综述、 、 之小说考辨、伯2 8 7 2 号考证一 敦煌文献新发现 残卷、从 谈 、 的特点、刘向 版本源流考、刘向 研究三题、论 的文献价值、论 、 同题材料的运用、 “反质修文的人性论解析、刘向撰 解读、 论刘向的 及其体例等。学位论文有: 平议、 研究、刘向 考论等。 统计中我们发现说苑的语言研究还不是很充分,目前能查到关于说苑语言 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 代词研究、 复音词研究、 及其相关文 献异文的比较研究、 实词转类研究、 同义词研究、 疑问句研 究、 反义词研究等七篇。 期刊论文有: 方位词对称使用的作用及其修辞文化探析、 对称代 词研究、 复音语词研究、 假设句群的类型及其修辞功能、 3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字研究、 心理动词同义连用现象考察、1 1 疑问代词研究、 指示代词研究、从 述引前人文字看上古汉语的发展共九篇。 学者对说苑虚词的研究只涉及单个虚词,如说苑“其”字研究中谈到了“其” 作为语气副词的用法; 复音词研究中谈到了几个新产生的复音虚词,尚未查 到关于本书的系统的虚词研究论著,说苑副词的研究尚属空白。 ( 二) 学术界对副词的研究概况 1 副词基本问题的探讨 ( 1 ) 副词的定义及语法功能的探讨 从马氏文通开始,学者们在副词的定义、语法特征、虚实归属、与其他词类的 区分原则、次类划分等问题上都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黎锦熙、王力、陈承泽、丁声树、 张志公、吕叔湘、赵元任、陈望道、张斌、朱德熙、邢福义、周秉钧、杨伯峻、何乐士、 郭锡良、史存直、胡裕树、黄伯荣、廖序东、张谊生、杨荣祥等学者都发表过相关论述。 通过比较各家的论述,我们知道学者们对副词意义和功能方面基本特征的认识是逐 渐深入的,但在具体落实到给副词下定义和描述其语法功能时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这与语法研究的理论背景有着很大关系。学界已公认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 9 4 9 年 以前,由于没有摆脱传统训诂学理论的影响,对副词的定义更侧重于意义方面的特征, 代表人物有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 、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 、张志公( 汉语知识) 等;1 9 4 9 年以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学界大多侧重从功能方面出发定义副词, 代表学者有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朱德熙( 语法讲义) 、周秉钧( 古汉语纲 要) 等;后期学者都注意到了意义和语法功能两方面的结合,例如杨伯峻、何乐士( 古 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郭锡良( 古代汉语) 等。近年来,学者张谊生( 现代汉语副 词研究) 、杨荣祥(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 中对副词的定义和语法功能有了进一步的阐 述,可以说为我们更好地抓住副词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有益启示。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对副词定义和语法功能的界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副词是一般在句法结构中只能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 词。 ( 2 ) 副词与其它词类的区分 副词研究的复杂之处还在于它与时间名词、形容词、连词等词类在划分上存在着交 叉的现象,近来随着学者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划界不清的情况基本得到了解决,副词 系统的整体轮廓是比较清晰的。借鉴杨荣祥先生的观点,可以总结如下:副词与时间名 词的区别就在于副词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时问名词既可以充当谓 词性结构,同时也可以充当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大多数情况下还可以和介词组成 介宾结构,副词则不具备这一特点;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在于除了能充当谓词性结构的 修饰成分外,形容词还能作体词性结构的修饰成分,能作谓语,也能充当被修饰成分; 。见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 0 0 5 年版,第1 1 页。 4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副词和连词的本质区别在于,副词的基本功能是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连词 只能起到连接作用,并不能修饰句法成分。 以上仅是就学界在副词定义、语法功能、与相关词类的区分等方面提出的具有代表 性观点的简单梳理,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古汉语副词系统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 3 ) 副词的次类划分 由于学界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对副词的界定标准往往不尽相同,划分出的副词次类 数目和名称就有了很大差异。一般来讲,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 频率副词、语气副词等次类已被广泛接受,另外如关系副词、肯定副词、推度副词、判 断副词、处所副词、劝令副词等名称还只是在个别学者的专著中有所涉及,不具普遍性。 在副词次类划分的问题上,虽然大多数学者都注意到语法功能和意义的结合,但从实际 划分的结果来看,还是以意义为主的,这种划分对描写副词系统共时平面的特征和语法 教学是很有益处的,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能否找到一种更有效的划分方法, 方便我们更好的认识同一次类的共性和各个次类内部相互之间的差异。据此,杨荣祥先 生指出:“副词的再分类,仅仅以语义为标准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功能、分布方面分析 各次类的特征即要在以语义为标准分类的基础上,找出各次类在功能特征方面的共 性以及它们对有关语法格式的制约作用,从而证明所作分类的合理性。 并提出各次类 的语法功能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一、对被饰成分的语法属性的选择;二、在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三、不同次类在句法结构中共现时的顺序位置。圆 这种分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论文就采用了这一分类方法。 2 近年来副词研究的新角度 近年来,副词研究的范围和角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学者们更加关注如副词语义 指向的研究、副词的汉外对比研究、副词的语法化过程,也有学者站在宏观角度对副词 的研究方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在这里,我们重点梳理一下上古汉语副词的研 究概况。 就目前已有的资料看,国内外对上古汉语副词的研究是极为关注的,出现了大量的 论著和专题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 1 ) 专书副词系统的全面考察 专著方面如李佐丰先秦汉语副词分类、殷国光吕氏春秋词类研究、黄珊苟 子虚词研究、吴庆峰主编 虚词通释、姚振武 词类研究、崔立 斌孟子词类研究、何乐士 虚词研究、左传范围副词等;学位论文方面 能查到的有诗经、战国策、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国语、韩非子、 淮南子、孟子、孙子、苟子、晏子春秋、庄子的副词研究:论文大都按 照相关标准对副词进行了次类划分,采用穷尽式调查方法,对次类中的副词所有用例进 行考察,分析其出现的位置及部分副词的语义指向,并通过列表、量化的方式归纳出该 。见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 0 0 5 版,第1 3 1 9 页。 。同上,见第4 6 - 4 9 页。 5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书中每类副词的语法特点。也有部分论著谈及了本书中副词在后世的发展,但在个别副 词的历时传承、比较上,以及对整个上古时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的副词系统的发 展演变特点的揭示还稍显欠缺。 ( 2 ) 副词来源及意义虚化过程的深入探讨 我们可以查到的论文有黄珊古汉语副词的来源、洪成玉 中的程度副词 “颇 、 刘巧芝从副词谓语句看古汉语“必 字的词性、李杰群“甚 的词性演 变、杨荣祥从历史演变看“v p + 甚极 的句法语义结构关系及“甚极”的形容词词 性、谷峰c f i - 汉语副词“方 的多义性及其语义演变、王华解读古汉语副词“独 、 赵长才上古汉语“亦 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石余试谈古汉语中的副词“既 、 刘黎先秦否定副词“弗字消失之原因、刘利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徐 朝华汉代的副词“颇 等数十篇。 ( 3 ) 对一组语义相近副词的历时关系的考察 查到的论文有李宗江“即、便、就 的历时关系、“也 的来源及其对“亦的 历时替换、丁声树释否定词“弗 、“不,、汤建军古汉语的“皆 类词、高福 生古代汉语“俱具+ v 语义指向的区别、韩陈其古汉语单音程度副词之间的音义 关系、马景仑古汉语范围副词“举、毕、胜 词义辨析、古汉语时间副词“忽、 卒、遽、亟、骤 的词义差别等数十篇。 这些论著在方法的创新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汉语副词研究 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三)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 说苑副词研究的意义 郭锡良先生曾在汉语史论集一书中强调指出:“汉语语法史需要建立在专书语 法研究、断代语法研究的基础之上。 为了更好地做好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一段时间以来,汉语专书语法的研究可谓如火如荼,相继有大量的论著和专题论文问世, 成果喜人,对于建立科学完善的汉语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古时期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目前学术界对上古前期、中期的语言研 究还是比较充分、全面的,对于处在上古后期以及上古到中古过渡时期的两汉时期的语 言研究还不是特别全面,最受学者们关注的是史记、汉书等历史著作的语言研究, 对其他同时期作品的语言研究才刚刚起步。汉代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 都很高,这个时期也被学界公认为是汉语发展演变的重要阶段。所以,进一步选择口语 性强、有代表性的语料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基于说苑一书具有成书时间 确定、材料来源广泛、口语性强的特点,学界对书中的语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词 汇、语法现象的全面考察工作已经展开,这对于更好地揭示汉语发展史上过渡时期的发 展特点是很有帮助的。 。见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j 5 馆1 9 9 7 年版,第1 2 5 页。 6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为止,尚无人对说苑一书的副词系统进行研究,书中的副词上承先秦,用 法比较全面成熟,但也呈现出发展的趋势,部分副词的功能出现扩展或萎缩,或产生了 新的特点,也有新副词的产生,体现出从先秦到西汉的过渡趋势。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就 在于首次对书中副词做穷尽性的调查和整理,为学界考察西汉时期副词的使用情况提供 个案参考,为汉语史的研究做些基础性的工作。 2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副词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采 用杨荣祥先生在近代汉语副词研究中对副词分类的界定标准,同时参考杨伯峻、何 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的语法体系,提出说苑一书副词系统的分类方案。论 文所采用的文本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程翔说苑译注为底本,参照中华书局出版 的向宗鲁说苑校证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赵善诒说苑疏证,并结合出土 文献中敦煌文献说苑的两部残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w o r d 版说苑文档,对书 中副词用例进行检索,考察各个副词的用法特点,从语法角度对单个副词的意义、功能、 语法分布进行详尽、精确的分析和描写,并与上古代表性文献中的同类副词进行比较, 探讨其在上古后期的发展,并通过论证对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进行补充。论文中所引 例句后括号内标注出自的卷数、篇章数。 论文拟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 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为学界考察西汉时期副词的使用情况提供个案参考,力求反映出说 苑副词的真实面貌及其在汉语史上的地位,为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提供实践性成果。 ( 四) 说苑副词的界定和分类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标志,划分词类应该主要根据功能和分布,兼及意义,因此在本 文中,我们采用杨荣祥先生的观点,给副词做出如下定义:副词是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 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在句中可以充当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的特征或方式等的一类词。根据这一界定标准,将说苑一书中的副词分为 总括、限定、统计、类同、程度、时间、频率、累加、情状方式、语气、否定副词等十 一个次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说苑副词系统内各次类的语法功能特征:一、 在副词充当修饰成分的句法结构中,对被修饰成分语法属性的选择。被修饰成分可以是 v p 、a p 、n u m p ( 数量( 名) 结构) 或者作谓语的n p ,不同的副词次类选择的被饰成分 可以各有不同,有的只能选择一种,有的则可以选择多种。二、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 。不同次类的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是不同的,文中重点分析了总括和限定副 词的语义指向。三、不同次类在句法结构中共现时的顺序位置,即对副词连用的线性 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份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参考邵敬敏现代汉 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1 年版,第2 3 2 页。 7 , j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_ 一l _ _ 次序的探究。 譬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说苑副词的分类描写 ( 一) 总括副词 说苑中的总括副词有:皆、俱( 具) 、咸、毕、尽、备、钧、编( 遍) 、悉、胜、 全,共1 3 个,其语义特征都表示总括、无例外。 【皆】 可以表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都具有某一动作行为、状态,或承受某一动作行为: 或表示对主语所指的人、情况或事物等作总的判断;还可以表示宾语所指的人、情况等 都是某一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从语义指向上看,向前指向主语( 包括主语没必要 说出、承前省略的情况) 或与主语有关的对象的有1 5 5 例,向后指向宾语的有5 例。 先秦早期的文献如甲骨卜辞、诗经中就出现了“皆 的副词用例,但为数尚少, 到左传时成为总括类副词中的高频词。一直到中古时期,最高频词一直稳定在“皆 上,从中古到近代的语言演变中,“都 逐渐取代了“皆 ,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总括副 词。说苑中的“皆 共有1 6 0 个用例。 从句法位置上看,除下面的一例用在主语之前外,其它都位于谓语之前。例如: ( 1 ) 故古者慎其饮酒之礼,使耳听雅音,目视正仪,足行正容,心论正道,故终日饮酒而无 过失,近者数日,远者数月,皆人有德焉,以益善( 卷十九、四十) “皆人有德 指的是“人人皆有道德”,这是一个特例。 从组合能力上看,“皆 可以修饰的成分比较复杂,包括v p 、a p 、作谓语的n p 和主谓结构。 其中,修饰v p 的有1 2 3 例。如: ( 2 ) 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卷一、六) 修饰a p 的有1 2 例,如: ( 3 ) 五者皆乱,代相凌,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卷十九、三十九) 修饰作谓语的n p 的有2 3 例,如: ( 4 ) 翟黄对日:“此皆君之所以赐臣也,积二十岁,故至于此时以闲暇,祖之旷野,正逢 先生。”( 卷二、七) ( 5 ) 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 ( 卷四、一) 修饰作谓语的其他结构的有2 例,例: ( 6 )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三日而殡,三月而葬;士、 庶人二日而殡,二月而葬皆何以然? ( 卷十九、二十) 【俱、具】 说苑中“俱”的副词用例共有1 8 个,修饰v p 的有1 6 例,表示动作行为是 由两个以上的对象共同发出的,语义指向主语( 1 4 例) 或主语和介词宾语( 4 例) ,例 9 k , o ,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 ( 1 )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卷一、三) ( 2 ) 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 卷十三、十二) 例( 1 ) 中“俱 语义指向主语“文武”,例( 2 ) 中指向主语“窥墙者 和介词“与” 省略的宾语“威公”。 修饰a p 的有l 例,如: ( 3 ) 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曾君,不听而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 羁合礼( 卷九、一) 修饰n p 的有1 例,如: ( 4 ) 夫水旱俱天下阴阳所为也大旱则雩祭而请雨,大水则呜鼓而劫社( 卷十八,十) “具”的副词用例有2 个,均修饰v p ,语义指向均为介词宾语,含有“全部”、“详 细 等意义,主要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无一缺漏,例如: 辛栎趋而出南宫边子入,穆公具以辛栎之言语南宫边子( 卷十四、四) 高福生在古代汉语“俱具+ v 语义指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开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会相关试题及答案
- 三体培训试题及答案
- gcp考试题及答案
- 物品分类试题及答案
- 煤田地质试题及答案
- 居家客服面试题及答案
- 溢达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弯曲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 公寓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河船员考试(主推进动力装置2103·一类三管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护理
- 公司不交社保合作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
- 骨灰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火锅店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腰椎ODI评分完整版
- 5.Braden评估表及其评分指引
- GB/T 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金风科技-风电产业集团-供应商现场作业基础安全考试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