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慎到学派及其思想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慎到学派及其思想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慎到学派及其思想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慎到学派及其思想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慎到学派及其思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 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 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垒址日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张他导师躲越南期:等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化改革和新旧制度激烈嬗交的时期。当时,诸子林 立,各抒己见,思想自由,百花齐放,其中慎到及其所创立的学派在先秦学术史 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然而,由于古代的典籍对慎到及其学派的记载很不一致,加之馕子书在 流传的过程中多亡佚,故古今学界对慎到及其学派的研究甚为冷漠,对慎到一派 的学术思想也多有歧义。自上世纪7 0 年代发现马王堆汉墓帛书后,尽管学界也试 图利用黄帝四经等出土文献及现存管子书对慎到及其学派思想进行再探 讨,但总的情况尚显得薄弱。 鉴于学界的这种研究状况,本文不揣浅陋,着重从慎到其人其书和他的学派 思想两个层面作些探讨。具体来说,包括五个部分,即:一、慎到其人与其书; 二、慎到学派产生的背景;三、庄子天下篇中的慎到早期思想;四、慎子 七篇中的慎到道法家思想:五、管子法法诸篇中慎到思想的齐法家特色。 首先。对慎到其人与其书进行了分析,褥出慎到是战国中期稍后人,是赵国 人,后到齐国,为稷下学士,学黄老道德之术,著十二论,或著慎子四十二 篇,是稷下黄老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慎子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多亡佚,目前钱校 本是慎子最好的校辑本。它也是本文所使用的文本资料。 其次,对于慎到学术思想的学派归属问题,我通过分析论证,认为庄子天 下篇中的慎到思想,属于早期道家,是慎到及其学派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现行慎子七篇中充满着以道论法、尚法、重势等思想,它是慎到及其学派思 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思想,是在稷下学宫形成的,受稷下黄老思 想影响最深,应属于稷下黄老学中的道法家。管子书中的法法诸篇,具有 齐法家思想特色,它极有可能是慎到及其弟子们所形成的慎到学派思想发展演化 的结果,已由道法家的思想演变成了齐法家,这是慎到及其学派思想发展的第三 个阶段。 最后,通过对 庄子天下篇、慎子七篇、管子法法诸篇中慎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及其学派思想的分析,揭示了慎到学派思想演变的进程及其在先秦学术思想史上 的地位,指出他们是从道家思想向法家思想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既与嗣后的 韩非法家思想相区别,又为韩非集法、术、势于一体作了资料铺垫。 2 关键词:慎到早期道家道法家齐法家特色重要环节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s p d n ga n da u t u m np e d o dw a r r i n gs t a t e st i m ei so u rc o u n t r yf e u d a l i z a t i o n r e f o r ma n dt h en e wo l ds y s t e mi n t e n s ee v o l u t i o nt i m e a tt h a tt i m e , t h ep r e - q i nt h i n k e r s s t o o di n g r e a tn u m b e r s ,s t a t ev i e w s ,t h ef r e e d o mo ft h o u g h t , a l lf l o w e r sb l o o m e d t o g e t h e r , c a u t i o u st o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w h i c ha n di t se s t a b l i s h e di nt h ep r e - q i n h i s t o r yo f l e a r n i n gs t a t u sc a n n o tu n d e r e s t i m a t e h o w e v e r ,b e c a u s et h ea n c i e n tt i m e sa n c i e n tb o o k t oc a u t i o u sw a sv e r yi n c o n s i s t e n t t oa n di t st h es c h o o lo f t h o u g h tr e c o r d ,a d d e d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t h eb o o ki nt h ep r o c e s s w h i c hs p r e a dt op e r i s hi sl o s t , t h e r e f o r et h ea n c i e n ta n d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t o c a u t i o u sf o rw a sr e a l l yi n d i f f e r e n tt oa n di t s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r e s e a r c h ,t ou s c a u t i o u sa l s oh a dt h ed i f f e r e n tm e a n i n g sa sas c h o o lo f a c a d e m i ct h o u g h t d i s c o v e r st h e m a w a n gd u ih a n m us i l kb o o ks i n c eo nc a n t u r y 7 0 s ,a k h o u g h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 a l s oa t t e m p t st ou s e ”y e l l o we m p e r o rf o u rt op a s st h r o u g h ”a n ds oo nt h eu n e a r t h e d l i t e r a t u r ea n de x t a n t ”p i p e “t h eb o o kt oc a u t i o u sc a r r i e so nt oa n di t st h es c h o o lo f t h o u g h td i s c u s s e sa g a i n ,b u tt h ea l w a y ss i t u a t i o ns t i l la p p e a r e dw e a k l y i nv i e wo ft h ef a c tt h a te d u c a t i o n a lw o r l dt h i sk i n do fr e s e a r c hc o n d i t i o n ,t h i s a r t i c l ee m p h a t i c a l l yf r o ma sc a u t i o u sm a k e sad i s c u s s i o na si t sp e r s o no fi t sb o o ka n d h i s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t h o u g h tt w os t r a t i f i c a t i o np l a n e s c o n c r e t es a i d , i n c l u d i n gf i v e p a r t s , n a m e l y :f i r s t , a sc a u t i o u sa s i t sp e r s o ni fb o o k ;s e c o n d 。a sc a u t i o u st h e b a c k g r o u n dw h i c hp r o d u c e s 觞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 ;t h i r d 。”z h u a n g - z iw o r l d c e n t e r 船c a u t i o u s 觞e a r l yt h o u g h t ;f o u r t h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s e v e nc e n t e rc a u t i o u st ol e g a l i s t s c h o o lt h o u g h t ;f i f t h g u a nz if af a “z h up i a nz h o n g 船c a u t i o u sa st h o u g h tu n e v e n 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f i r s t , t oa sc a u t i o u si ft h eb o o kh a sc a r r i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a si t sp e r s o n ,o b t a i n s c a u t i o u se n o u g ht oi st h ew a r r i n gs t a t e si n t e r m e d i a t es t a g el a t e rp e l n ,i st h ez h a o p e o p l e ,l a t t e ra r r i v e si nf u l lt h ec o u n t r y ,f o rt h em i l l e tu n d e rb a c h e l o r , s t u d i e st e c h n i q u e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o ft h ey e l l o wo l dm o r a l ,1 2t h e o r y , 0 f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4 2 ,a r eu n d e rt h em i l l e to n eo f y e l l o wo l d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f o u n d e r s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t h eb o o ki nt h ep r o c e s sw h i c h s p r e a d sp e r i s h e si sl o s t ,a tp r e s e n tt h em o n e yc o l l a t e da n dc o r r e c t e dc o p yi s ”c a u t i o u s c h i l d ”t h eb e s ts c h o o le d i t st h i s i ta l s oi st h et e x tm a t e r i a lw h i c ht h i sa r t i c l eu s e s n e x lr e g a r d i n ga sc a u t i o u sa sa c a d e m i ct h o u g h t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o w n e r s h i p q u e s t i o n it h r o u g ht h ea n a l y s i sp r o o f , t h o u g h t ”t h ez h u a n g - z iw o r l d ”ac e n t e rc a u t i o u s a r r i v e st h et h o u g h t ,b e l o n g st oe a r l yt a o i s m ,i sc a u t i o u st oa n di t st h es c h o o lo f t h o u g h t t h o u g h td e v e l o p m e n tf w s ts t a g e p r e s e n t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i ns e v e nf i l l e dt ot h er o a di s d i s c u s s i n gt h el a w , t h o u g h ta n ds oo ns h a n gf a , h e a v yp o t e n t i a l ,i tw a sc a u t i o u st oa n d i t s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t h o u g h td e v e l o p m e n ts e c o n ds t a g e b u tt h i ss t a g et h o u g h t ,i s l e a v e sc l a s st h ep a l a c ei nt h em i l l e tt of o r m ,t h ey e l l o wo l dt h o u g h ti n f l u e n c ei sb e e n d e e p e s tt h em i l l e tu n d e r ,s h o u l db e l o n gt ou n d e rt h em i l l e ti nh u a n gl a os u er o a d l e g a l i s ts c h 0 0 1 ”p i p e ”i nt h eb o o k ”l a wl a w ”v a r i o u s h a v et h eu n e v e n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 t h o u g h tt e n d e n c y i te x t r e m e l yh a st h ep e s s i b i l i t yi sc a u t i o u sa sc a u t i o u st h er e s u l t e v o l v e sa s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t h o u g h td e v e l o p m e n tw h i c hf o r m st oa n di t st h e d i s c i p l e sw h i c h ,h a dt h eu n e v e n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t h et h o u g h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t oe v o l v et h e u e e v e n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 ,t h i si sc a u t i o u st oa n di t st h es c h o o lo ft h o u g h tt h o u g h t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i r ds t a g e f i n a l l y , t h r o u g ht o ”z h u a n g z iw o r l d ”。”c a u t i o u sc h i l d ”s e v e n 。”g u u nz if af a ” z h up i a nz h o n gc a u t i o u st oa n di t ss c h o o lo f t h o u g h t a n a l y s i s ,h a sp r o m u l g a t e da s c a u t i o u st h ea d v a n c e m e n ta n di ts i nt h ep r e - q i na c a d e m i ct h o u g h th i s t o r ys t a t u sw h i c h e v o l v e sa st h es c h o o lo f t h o u g h tt h o u g h t ,p o i n t e do u tt h e ya l ef r o mt h et a o i s mt h o u g h t a l li m p o r t a n tl i n kw h i c he v o l v e st ot h e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t h o u g h t , i t sb o t hw i t hh e r e a f t e r t h eh u nf e i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t h o u g h td i s t i n g u i s h e s , a n df o rt h eh a r tf e ic o l l e c t i o nl a w ,t h e t e c h n i q u e ,t h ep o t e n t i a lh a sm a d et h em a t e r i a lu p h o l s t e r yt oab o d y k e yw o r d s :s h e nd a n ;e a r l yt a o i s m ;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 ;q ic o u n t r yl e g a l i s ts c h o o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i m p o r t a n tl i n k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根据郭沫若先生的古史分期,春秋是我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往封建制过渡的 时期。战国则是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封建化改革的加 深和新旧制度嬗变的激烈进行,始自春秋末年的诸子纷争到战国时期则在学术思 想文化领域里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百家争鸣”。当时,诸子林立,各抒己见,思想 自由,百花齐放,使争奇斗艳的学术争鸣园地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气象,其中慎到 及其所创立的学派堪称富有学术魅力的一家。 然而,由于从先秦到秦汉间的典籍对慎到及其学派的记载很不一致,加之慎 子书在流传的过程中多亡佚,而现在流传下来的清钱熙祚辑校的慎子七篇 本,较之史汉记载的“十二论”、“四十二篇”或“四十一篇”相差甚多,所以古 今学界对慎到及其学派的研究甚为冷漠,人们对慎到及其学派思想了解得甚少。 人们可以根据先秦典籍和现已出土的简帛文献撰写出有关先秦儒学的演变史;也 可以根据先秦资料和前墨、后墨的文本撰写出墨学的演变史,甚至还可以根据道 家的自身文本撰写出从原始道家到黄老道家的演变史,等等;但是对于慎到及其 学派的有关情况,却至今无有论著作系统的论述。自上世纪7 0 年代发现马王堆汉 墓帛书后,尽管学界也试图利用黄帝四经等出土文献及现存管子书对慎 到及其学派思想进行再探讨,但总的情况尚显得薄弱。鉴于学界的这种研究状况, 本文不揣浅陋,着重从慎到其人其书和他的学派思想两个层面作些探讨。具体来 说,包括五个章题,即:一、慎到其人与其书;二、慎到学派产生的背景;三、庄 子天下篇中的慎到早期思想;四、慎子七篇中的慎到道法家思想;五、管 子法法诸篇中慎到思想的齐法家特色。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慎到其人与其书 ( 一) 慎到其人 慎子,名到,战国中期的思想家,具体生卒年代无法确考。史记田敬仲完 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 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 数百千人。”张守节史记正义说;“慎到。赵人,战国时处士。”史记孟 子苟卿列传说:“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予、田 骈、驺爽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 ”又说:“慎到,赵人。 田骈、接予,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 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汉书艺文志在著 录慎子四十二篇后说:“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从史记、汉 书的这几处记载来看,慎到与田骈、接子、环渊等同为齐宣王时的稷下学士, 其活动年代当与孟子、商鞍差不多。又据盐铁论论儒,慎到在齐滔王“矜功 不体,百姓不堪”时,同接子、田骈、荀卿等一起离开齐国,其活动年代应与滑 王、苟卿末年相接。齐宣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 1 9 年至公元前3 0 1 年,而齐滔 王的在位末年约公元前2 8 5 年前后,据此,慎到在稷下的活动年代当在公元前3 1 9 年至公元前2 8 5 年之间,前后约三十余年。当然,在这三十余年期间,慎到并不 一定都在稷下活动,中间也可能到过其他国家,但从中可以断定,他应是战国中 期稍后入,是赵国人,后到齐国,为稷下学士,学黄老道德之术,著十二论,或 著慎予四十二篇。大约与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环渊、驺爽是同时代 的人,略早于申不害、韩非。是稷下黄老学派的创始人之,也是先秦学术史上 杰出的思想家。 在先秦其它古籍中,也有记载慎子事迹的,但这是不是指慎到,就大可怀疑 了。如孟子告子下说:“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日:不教民而用之, 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勃然不悦,日:此则滑蟹所不识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说:“慎子,鲁 臣。”朱熹显然把这个慎子看作是鲁国大臣,并不是指慎到。赵岐注:“慎子, 善用兵者。滑嫠,慎子名。”也没有把这个慎子看作是慎到。焦循孟子正义 说:“慎子名滑麓,其字为到,与墨子之徒禽滑蕴同名。”焦循开始疑这个“慎 子”即是慎到。张岱年先生说:“此慎子名滑篮,不是慎到,有人认为是一人,那 是错误的。慎到是齐稷下学士,哪里能作鲁国的将军举兵伐齐呢? ”国张岱年先生 的说法是对的。因为慎到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在齐宣王、齐闵王;孟子大约在齐宣 王八年( 前3 1 2 年) 由齐过宋归邹,不久老死在故里。如果慎到与孟子有交,那 一定是在齐宣王时期,而此时慎到被宣王赐列第为上大夫,孟子也被授“客卿” 之位,同为稷下先生,并为齐宣王出谋划策。在这种情况下,慎到怎么能跑到鲁 国作将军,反去攻打齐国呢? 孟子告诫鲁慎子说:“君子之事君也,务行其君以为 道,志于仁而已”( 孟子告子下) 这说明此慎子是鲁臣,且“善用兵者”( 赵 歧孟子注) ,并非游说之士的稷下先生。 战国策楚策记载了慎子为楚襄王傅的事。其文说。“楚襄王为太子之 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 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日: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日:献之地,所 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日:敬 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后来,楚太子即位,齐国派使车五十乘来楚国取 东地,楚襄王问慎子怎么办,慎子主张先征求群臣的意见,结果上柱国子良主张 把东地割给齐国以讲信用,大臣昭常主张守住东地以保领土完整,大臣景鲤主张 向秦国求救保住东地。楚襄王问慎子采用哪种意见好,慎子主张三种意见皆可采 用,结果楚国没用武力便保全了东地。 史记楚世家、汉书古今人表中有“楚顷襄王”,而无“楚襄王”, 显然战国策记载有误。于鬯的战国策年表考证,楚太子辞于齐王而归发 生在齐闵王六年( 公元前2 9 6 年) ,这时慎到已去世近二十年,他怎么能为楚太子 傅呢? 况且史书根本没有慎子为楚顷襄王傅的记载,所以钱穆的慎子考就怀 疑有此事。 张岱年蓍: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2 年8 月出敝,第6 3 页。 7 山东大掌硕士学位论文 i i i _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吴兴人慎懋赏根据孟子记载慎子的事迹,附会出“到 与孟轲同时,皆通五经,轲长于诗,到长于易。”又根据“滑麓不识”之语, 附会出“许犯问慎子”、“环渊问慎子”、“田系问慎子”的事迹。慎懋赏又根 据战国策楚策的记载,附会出慎到仕楚之事。还根据战国策赵策“郑 同北见赵王”之事,附会出慎子侍赵王的事。明人薛应旃根据孟子对慎子的 记载,附会出慎到“学墨子弟子禽滑麓之术”。明人郑晓又根据孟子的这段 记载,得出“慎到是墨子弟子、善于用兵”的结论。慎懋赏所造慎子内外两 篇被公认为是伪书,所有这些附会演义出来的慎到事迹,都是不可信的。 ( - - ) 慎到其书 关于慎到著作的情况,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载“慎到著十二论”,汉书艺 文志著录“慎子四十二篇”,史记集解引徐广e l :“今慎子,刘向 所定,有四十一篇。”张岱年先生说:“四十一篇可能是四十二篇之误。”。方国 瑜在慎懋赏本 自序中说:“十二或日四十二,夺四字。”张 岱年先生的说法较为可信,方国瑜的说法可备一说。 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载。慎子十卷,滕辅注”。宋代学者陈 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谈到慎子一书时说:“唐志十卷,滕辅注。 今麻纱刻本才五篇,固非全书也,崇文总目言三十七篇。”崇文总目是北 宋时期官府的藏书目录。这说明北宋时慎子已有两种版本。一是官府所藏的 三十七篇本,二是民间流传的五篇本。宋史艺文志载“慎子一卷”,很 可能就是民间流传的五篇本。而官府所藏的三十七篇本在北宋末年就已散失了, 所以南宋学者王应麟在汉书艺文志考证中说:“今三十七篇亡。惟有威德、 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唐代官修的群书治要选录了慎 子七篇,除五篇之外,又增加了知忠、君臣两篇,五篇内容也略有不同。 今人金德建的司马迁所见书考认为:三十七篇加五篇,正好等于汉书艺 文志所著录的四十二篇。这四十二篇分成二个本子,一是三十七篇本,二是五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史科学k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2 年8 月出版,第6 2 曩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本。前者崇文总目所著录,后者陈振孙所见,而三十七篇本亡逸,只有五 篇本流传。张岱年先生评价“这个推测是正确的”。 现在流行的慎子,最早的版本是明万历五年刊行的子汇本,大概就是 北宋民间流传下来的五篇本。且且巷初笺十六子、先秦诸子合编、诸子汇函、 四库全书、墨海金壶、 廿二子全书、予书百家、百子全书、养素轩 丛录和中国学会影印的慎子三种合帙,都收录了这个本子。 明万历六年浙江吴兴人慎懋赏还编辑了一个慎子内外篇本,其中内篇一 卷,外篇一卷,合为二卷。卷前有慎懋赏写的慎子序、慎子传、慎子考、 慎子评语和王锡爵写的慎子序。卷后附有慎懋赏编的传补、外篇直音 和汤聘尹写的慎子后序。中国学会影印的慎子三种合帙本,全部收录了以 上的正文和附录。四部丛刊收录了慎懋赏编辑的慎子内外篇,并补进缪荃 荪根据群书治要补的知忠、君臣两篇和逸文三十六条,还附有孙毓修 写的慎子内篇校文和跋。但如前所述,慎懋赏的这个辑本伪作之迹非常明显, 不能作为研究慎到及其学派思想的依据,无参考价值。最早提出质疑的是著名学 者粱启超。他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一书中说:“近四部丛刊有足本慎 子,系缪荃荪家藏本,说是明人慎懋赏传下的,显系慎懋赏伪造,为同姓人张目。 缪氏是专门目录学者,居然相信这种伪书,我们看见之后,大为失望。”后来,学 者罗根泽著文从八个方面论证慎懋赏的慎子内外篇是伪作,学者方国瑜进一 步提出伪作的证据,并作了有力的辩证,这样慎懋赏本慎子内外篇作为伪书, 基本成为定论。 元代陶宗仪辑的类书说郛卷四十收慎子五篇,与明子汇本五篇 基本一致,并附有滕辅注,这与隋书、( 1 f l 唐书、新唐书记载的滕辅注相 吻合。但隋书、( i n 唐书、新唐书所著录的慎子十卷,很可能是汉 书艺文志著录的慎子四十二篇。关于滕辅的情况,据清代学者严可均考 证,一为东汉人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 用,太守委任郡职,兼领六县。后又拜为九江都尉,又拜为中郎将,督扬、徐二 州事,后汉书有传。一为东晋太学博士滕辅,著有滕辅集五卷,已佚失。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2 年8 月出版,第6 3 页。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严可均最后说:“慎子注为汉为晋,未敢定之。”严可均不能确定是后汉的滕抚 或是东晋的滕辅。 严可均在嘉庆二十年以明子汇本为底本参考群书治要写出了七篇, 增加了知忠、君臣两篇,其中威德篇增加二百五十三字,并附有滕辅 注。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列“慎子一卷。附逸文”,注:“严可均校辑,守 山阁本,又金壶本。”但严可均校辑的慎子全书在刊刻的严可均著作 中均查不到,只有铁桥漫稿卷五保留了慎子叙一文。其叙文说:“汉志 法家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韩,申、韩称之。隋志、旧新唐 志皆十卷,滕辅注。崇文总目三十七篇,书录解题称麻纱刻本才五篇。 余所见明刻本亦皆五篇,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七篇有注即滕辅注。其多出之 篇,日知忠,日君臣,其威德篇又多出二百五十三字。虽亦节本,祝 陈振孙所见本为胜。因剌取各书引见之文校补伪脱,其遗文短段不能成篇者,凡 四十四事,附于后。” 清光绪十九年,学者钱熙祚又重新校辑慎子。他在慎子跋中说:“史 记称慎到著十二论。徐广注云:。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按汉 志本四十二篇,徐注云一字误也。通志艺文略慎子旧有十卷四十 二篇,今亡九卷三十七篇,是宋本已与今同。群书治要有慎子七篇,今 所存五篇具在用以相校,知今本又经后人删节,非其原书。今以治要为主, 更据唐、宋类书所引,随文补正。其无篇名者,别附于后,虽不能复还旧观,而 古人所引,搜罗略备矣。旧本后有逸文,不知何人所辑,内有数条,云出文献 通考。今检之不可得。且郑渔仲所见已止五篇,安得通考中尚有逸文? 寻其 文句,盖杂取鬻子、墨子、韩非子、战国策诸书,以流传既久,姑过 而存之。” 钱校本收在守山阁丛书中,四部备要、丛书集成、慎子三种合帙, 诸子集成都收录了钱校本。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在评价钱校 本时说:“清钱熙祚辑本以群书治要本七篇参校予汇的五篇,得出了比较 完全的七篇。”然而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把严可均辑本误作守山阁丛书本。 显然这是受张之洞书目答问的影响,把严校本与钱校本搞混淆了。中国大百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科全书哲学卷慎子条又把钱熙祚校本与守山阁丛书并列,显然这是把 一种版本误作了两种版本。 钱校本和严校本虽然都用群书治要校了明子汇本,增补了知忠、 君臣两篇。其中威德篇增牢t y - - 百多字。但严校本保留了滕辅注,可惜 严校本只有一篇叙文没有原书。钱校本参校了先秦各种古籍和各种类书,并有详 细按语,逸文又增加了十几条,显然钱校本是目前慎子最好的校辑本。但对 此,学术界仍有不同意见。现代知名学者郭沫若、范文澜、冯友兰、胡适、张岱 年、侯外庐、杨荣国等,在研究慎子及其思想时,基本都依据子汇本和 钱校本。现行诸子集成五,收录的就是钱校本,这也是本文所使用的文本资 料。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慎到学派产生的背景 关于慎到学术思想的学派归属,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庄子天下篇将慎 到与彭蒙、田骈作为一系,他似乎属于早期道家,是从老子道家分化出来的一个 支派,故可视为慎到及其学派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史记孟子苟卿列传、田 敬仲完世家等,将慎到归入稷下黄老学派,他实际上属于稷下黄老学中道家思 想与法家思想相结合的学派,学界新近将其称为“道法家”。而这个道法家的思想, 甚与现行慎子七篇本的以道论法、尚法、重势等思想相符合,故现存这个慎 子本子可作为研究道法家思想的依据,并可视为慎到及其学派思想发展的第二 个阶段。管子书中的法法、任法、明法诸篇,基本具有齐法家思想倾 向。而齐法家的思想特点是以道论法,主张礼法并用,并且也非常关注“势治”。 齐法家的这些思想恰好在法法诸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吕 氏春秋的慎势、不二篇,苟子的非十二子、解蔽,以及韩非 子等,都说慎到尊道、尚法、贵势,其与任法诸篇的内容十分吻合。因此, 管子中法法诸篇应与慎到及其学派的思想有缘,它很可能标志着慎到及 其学派作为稷下黄老学中的道法家,他们发展到法法篇的撰写年代,已具有 齐法家的思想特色或演变成了齐法家,这可看作这个学派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并 为韩非子集法、术、势于一体奠定了思想资料基础。 慎到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先秦文化史上的学术贡献,都是和稷下学宫密切相联 系在一起的。他于齐威王末年入齐,涉足稷下学术舞台;齐宣王时与田骈、环渊 诸子共同创立了稷下黄老学派,成为负有盛名的稷下先生。他上说下教,“不任职 而论国事”,一直到齐闵王末年才“亡去”。因此,慎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稷下度过的:他的思想学说也是在稷下形成、发展并通过稷下百家争鸣得到不断 修正、完善,进而在先秦思想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 稷下学宫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稷下百家争鸣又是怎么回事? 慎到及其 学派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都是需要在本文中加以交待说明的问题。我们知 道,春秋战国是个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也是从奴隶制往封建制转型的时 1 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当时在政治上虽然还是周朝统治,但周天子早已无力控制各诸侯国,王室衰 微,大国争霸,过去“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局面早已被“礼乐征伐自诸侯、 大夫出”所取代,陪臣执国命,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兄弟相残,上下易位,层 出不穷。在各诸侯国中,不少国君的权柄旁落在卿大夫或士的手中,严格等级的 宗法制的统治秩序被彻底打乱,形成几个大国鼎立的局面。在经济上,随着铁器 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了开垦。新开 垦的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田”,不是奴隶制的“公田”。占有私田的贵族为 了更有效地剥削劳动者。允许生产者保有自己的经济和使用小块土地,用提供实 物和劳役的形式向贵族交租,这样封建制的生产关系逐渐代替了奴隶制的生产关 系。在思想文化战线,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传统制度开始动摇,出现 了私人讲学的现象,文化已经开始下移,孔子就是当时首开私人讲学的一位杰出 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的“士”。这些人有知识、有文化,依附 于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上说下教”,奔走呼号;他们的思想、言论、 行动,成为反映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和愿望的“寒暑表”。与此同时,人们渴望 摆脱天命神权思想束缚,并力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作出新解释,提出新 思想,奴隶主贵族的天命鬼神观念开始动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国统治者都面l 临着如何统治人民、管理国家、巩固封 建制度,怎样才能富国强兵、称雄天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们需要一大批文士、 武士,为其出谋划策,执政掌军;他们特别注意招贤纳士,广泛罗致人才;这为 那些从宗法制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的士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自己才 能的大好时机。这些人在“诸侯异政”,“列国争强”的环境中,以自己的知识和 才能,为了谋生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理想,而奔走于各国之间,择君而 仕,为各自的主子出谋划策。田齐统治者取代了姜齐政权之后,他们以黄帝的苗 裔自命,以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为号令和己任,力图“辟土地,朝秦楚, 莅中国而抚四夷”( 孟子梁惠王) 。田齐统治者认识到,人才比珠宝更珍贵, 能否实现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的宏图大愿,关键在于能否得到贤能才士的广泛支 持。而要想在各诸侯国厚招游学的人才竞争中达到目的,就必须破除按宗法血缘 关系用人取士的旧制度、i e l 观念,采取比其他国家更为有力的人才政策、措施。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此,他们一方面选拔邹忌、孙膑等一批出身微贱的贤能之士,委以重任,变法 图强:另一方面又在稷下大办学宫,以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政治待遇,“揽天下 诸侯宾客”,“高门大屋尊宠之”( 史记孟荀列传) 。这就是齐国稷下学宫形成 的背景。 齐威、宣王之际,当权者好士、重士、用士,礼贤下士,不仅使“天下强国 无过齐者”( 战国策齐策) ,而且广泛吸引了众多的“文学游说之士”,像“驺 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 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在 稷下学宫内,诸子荟萃,学派林立,多元文化并存,各派学者竞相著书立说,聚 徒讲学,广造舆论,相互驳难,自由争鸣之风蔚为大观,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出现了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盛况和学术自由的宽松氛围。诸子百家谈论的问题很 多,诸如天与人、古与今、礼与法、常与变等无所不议,其核心是围绕着天与人、 礼与法而展开的。由于各个流派、各种思想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因而 它们皆按照各自的价值取向去究讨现实、构筑理想和设计未来社会的蓝图。也由 于它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及其解决的途径很不一致,于是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 争辩,甚至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然而,由于诸子百家皆以同一个时代所提 出的问题为思考对象,所谈论的不外是以自然、社会和人生为内容,加之它们又 生活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所以彼此在驳难中也吸取对方有益的思想营养,于是 形成各种学说互渗互补的思想文化格局。思想家及其学派在这种互渗互补的格局 中,既改造和利用着传统,又不断构建着新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争鸣的思想园地 充满着一派盎然生机。 战国时期通过百家争鸣所形成的这种互渗互补的文化格局,正好为原始道家 吸取各家所长和调整自身,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而吸取、调整则意味着学派生存 方式的改变,预示着新学派的诞生。稷下黄老学所以产生在这一时期,在很大程 度上就是得益于百家争鸣的文化条件。 而从慎到及其学派的思想来看,庄子天下篇虽然将其与彭蒙、田骈划为 一派,但天下篇成书年代大概是在战国中后期到秦汉时期,这说明此篇提到 的慎到应是战国时期人。而韩非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苟子书以及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吕氏春秋等所提到的慎到似乎比天下篇稍晚一些,但其再晚也不会晚于 战国后期。这说明这些著作所记述的慎到不是指慎到这个人,而是指慎到及其弟 子们所形成的慎到学派,因为他个人不会从战国中期活到战国后期这长达一二百 年的时间里,因此这些著作所记述的慎到思想是指慎到所代表的这个学派。而这 个学派只能产生在战国变法改革和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中,其中稷下学富的争鸣 对于慎到从道家到转向黄老学影响较大。因此,慎到及其学派应是战国封建化改 革和百家争鸣的产物,倘若离开了这种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很可能就没有该学 派的出现。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庄子天下篇中的慎到早期思想 如前所述,慎到及其学派的复杂性,就在于从先秦到秦汉时期的一些典籍对 他们的记述很不一致。这种不一致,首先表现在庄子天下篇中,该篇在论 述道家分化的时候,将宋锈、尹文作为一系,彭蒙、田骈、慎到为一系,关尹、 老聃为一系。郭沫若先生在其著名的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的批判中,据此 将稷下黄老学分为三派,即宋钎、尹文派,彭蒙、田骈、慎到派,以及继承老聃 遗说整理成上下篇的环渊派。o 虽然对郭沫若先生的这种划分法目前还有争议, 但把彭蒙,田骈,慎到列为一派,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庄子天下篇说 彭蒙、田骈、慎到是“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这实际上 说他们这种发挥了老学中“无私”、“无矜”的思想。由于彭蒙的文章早佚,所以 他的思想已无法详考,但就田骈、接子和环渊来看,应属于从原始道家分化出来 的一派,即他们主要是在齐地传播和发挥了老学的某一或某些思想,并使之与封 建制度相结合。而慎到的情况要复杂些,如果就庄子天下篇所记述的慎到 来看,它应是在老子之后所分化出来的道家一个支派,其反映了早期慎到或慎到 这个学派的早期思想。庄子- 天下篇对慎到的思想作了这样的表述: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 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说之, 齐万物以为首,日:“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 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日:“选则不遍,教则 不至,道则无遗者矣。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 道理。日:“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误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 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鲩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 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 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 夫无知之物,无 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元誉。故日:“至于若无知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新文艺出版社,1 9 5 2 年上海出版,第1 5 8 一1 9 l 页。 1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杰相与笑之日:“慎到之道,非生人之 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 日:。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宠然,恶可而言? 常反人不 见观,而不免于鲲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 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根据以上表述,慎到等人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一) “齐万物以为首” “齐万物以为首”,系借庄子“齐物”一词来说明慎到的学说是以“齐万物” 为第一要义。这亦即是吕氏春秋所说的“陈骈( 田骈) 贵齐”( 不二) 。慎 到认为:“万物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