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_第1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_第2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_第3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_第4页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世界经济专业论文)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间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也日 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也不单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而物流 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是我国与全球经济更好地接轨和满足我国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根本途 径。流通速度,特别是物流速度是目前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阻碍。物流速度的提高,将能 从整体上改变我国经济的运行方式,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起到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巨 大推动作用。但当物流资源分散在不同企业和不同部门时,各种物流要素很难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可能带来要素资源的浪费(如仓库的闲置等) 。而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出现可以将全 社会范围的各种物流要素进行整体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物流 要素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是由分布相对集中 的多个物流组织设施和不同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构成的具有产业组织、经济运行等物流组织 功能的规模化、功能化的区域。物流园区的出现,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多层次的 物流服务需求,起到了物流组织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专业化物流企业集中、 规模化的物流运作,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了城市经济开发的作 用。因而,物流园区的产生顺应了物流产业升级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 虽然现阶段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和建设道路不得不面临 经营成本上升、业务量下降及生存环境竞争激烈等困境的重重考验。由于我国政府及时采 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了整体上升趋势,物流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为物流园区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经 济基础环境。 由于跨区域物流园区的协同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产业升级的关键。加上我国 物流园区发展中本身存在的问题,这都促使我们有必要对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思 考和改革。如何让物流园区的建设从一开始规划就科学合理,如何能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 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以进一步加大对物流市场的培育,并将物流园区打造 成为区域物流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其集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功能。这将是物流园区未来发 展模式中应亟需考虑的问题。 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公共设施的属性特征,由政府主导物 iv 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将能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而日本作为最早建立发展物流园区的 国家,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的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已取得了现阶段的成功。借鉴日本 在政府推进方面的政策和作为,为我国目前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制定有效的政府导向提供 依据,避免在今后的建设发展道路上走弯路。 本文试从区位理论角度出发对日本政府推进型物流园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尝试明确 政府在物流园区区位选择和具体规划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以期能够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 模式的革新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物流园区 政府主导 v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on among enterprises about the procurement, storage, sale, distribu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complex with the rising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mpetition is not only in performance or quality of the product but also in logistics capability. furthermore, to upgrade and to develop logistics is the fundamental way for china to integrate with global economy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our enterprises for logistics. presently the velocity , especially velocity of logistics obstacles chinas industry upgrading.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speed will change the operation mode of our economy wholly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y and have a great effect in promoting ou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various logistics elements are difficult to play their due roles,leading to a waste of resources when the logistics of resources are scrambled in different enterprises and different sectors. but profess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ve various logistics elements optimistically composed and rationally allocated in the scope of the whole society,maximizing the effect of various logistics elements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logistics efficiency.logistics park,the important part of logistics,is a scale,functional area where number of logistics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and logistics enterprise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ly located,having logistics organizational function such as organizing industry,operating economy. the emergence of the logistics park,firstly,better meet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multi-level demand for logistics services,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logistic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secondly it,through concentrated and scale operations of specialized logistics enterprises,improves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and cost-effectiveness greatly, developing urban economy. so the emergence of logistics park,to a certain extent, complys with the demand of the objective laws in upgrading logistics industry. although china current economic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risis in 2008, the road of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have to facing difficulties testing with operation cost rises,portfolio decline and fierce competition of survival environment etc.as our country government has adopted a series of timely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promoting consumption policy measures.at present the whole economy of our country still keep rising trend, logistics market scale unceasingly expand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lso more and more closely. which creates a good economic bas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vi due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ogistics park has become the key of logistics industry upgrade in a new economic situation.with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which are prompted us to rethink for the need of logistics park development pattern reform.how to construct logistics park scientificall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how to optimize functions of logistics organizing and managing as well as the fu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further increas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logistics market and to built logistics park into a regional logistics growth pole,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functions of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due to the present economic situation general shows ascendant trend, logistics market scale is increas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also more and more closely. thus trans-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 of logistics park is a new economic situation, the key of logistics industry upgrade.these problems above are in urgent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 logistics park,as an important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has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facilities.it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der the lead of government.in japan , the first to establish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government -promoting pattern is successful in the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learn from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 policies and acts of government -promoting pattern will give an effective example for chinese government in curren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parks , avoiding detours on the road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the theory of regional logistics park in japanese government -promoting pattern analysis, trying to clear influence of the government in logistics park location se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mode for developing the innovative logistics park in china . keyword: logistics park government leading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 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 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一、绪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1. 选题背景 1. 选题背景 (1)在新时期, 为了充分发挥物流园区对改善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对城市经济发展的 作用,我国各方面都比较重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由于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 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 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1。即物流园区是一个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物流组织管理和依 托物流服务的经济开发双重功能的特定的经济区。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物流市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即使是在2008年 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国际经济危机以及油价剧烈波动和燃油税政策出 台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下,虽然导致经济增量的大幅回落,也使物流业总体的增速放缓,但 物流市场规模整体仍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08年全国 物流运行情况通报表明,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国社 会物流总费用为54542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8.1%,比2007 年下降0.1个百分点2。 面对现阶段仍未退去的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政府又采用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 长的措施。在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走强的趋势 也更加明显,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逐步开始好转。众所周知,物流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 必要环节,我国消费的平稳增长必将为物流业和物流园区带来良好地发展前景。随着国家 将物流产业提到战略产业的发展高度,同时又把物流园区工程列入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 规划”中的十大重点工程。而且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又正式批准设立了上海西北物 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可见在新时期我国对物流园区建设的重视程度,而且加大了 各方面的扶持力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受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委托,中国物流 与采购联合会正在进行“全国物流园区专项规划”的研究和起草工作。而我国各地区现代 2 物流业发展的规划纲要中也都特别重视并纷纷出台了政策以支持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 随着专项规划的出台和各地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展开,物流园区必将迎来一个健康有序发 展的新时期。在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的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的基础上,以进一 步加大对物流市场的培育,并将物流园区打造成为区域物流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其集聚经 济和产业发展的功能。 (2)我国现阶段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节点。近年来在我国的建设发展倍受推 崇。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于2008年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显示,我国 的物流园区总量已由2006年的207个增加到475个3。虽然我国总体上对于物流园区的建设 热情很高,数量上也很可观,但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中却存在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诸 如缺乏系统规划、重复建设严重、盲目追求规模等等。物流园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 变化的经济环境下,终究成了园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加之2008年经济危机的来临,使整 体经济规模出现萎缩,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下,使园区间、企业间的竟争更加激烈。直接导 致了物流园区业务量下降,各方面成本的高涨等多重生存压力。这无疑使物流园区陷入更 艰难的发展境地。面对外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如何从根本上使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回 归科学合理高效。这需要对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思考。 物流园区最初是以“物流团地”的形式在日本出现,就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历史和成功 经验积累上,日本都是排在首位,在未来的物流园区规范建设发展中,借鉴日本的发展模 式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正是基于此对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展开研究。 2. 研究意义 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节点,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扮演着引导、带动物 流资源向集约、高效、系统性方向不断前进的重要角色。物流园区将通过对区域物流资源 的有效整合、物流企业的集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优化、促进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 集约化发展等等,最终能起到带动整个物流产业升级的作用。因而,物流园区的发展和建 设意义重大,针对物流园区进行切实有效的发展模式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而目 前对物流园区发展模式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对比较匮乏。正值我国物流园区大力建设发展的 时期,对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借鉴必将能为我国现有的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理论 3 研究做出进一步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2)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日本将物流园区定位为一种社会属性较强的公共设施的背景,从政府对物流 园区区位条件完善的角度来分析日本物流的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的情况,而对于物流园区 发展区位的选择以及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对物流园区区位条件的影响,是实现物流园区 物流组织和城市经济开发双重功能的保障。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在以后的物流园区建设 发展中能进一步发挥我国政府的引导、扶持特别是政府对物流园区区位的影响作用。可以 促使我国政府进行更有效地物流产业政策和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的制定。在物流园区建设中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物流园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代理理论对物流服务框架进行建模分析研究:matthew j. roorda,rinaldo cavalcante,stephanie mccabe,and helen kwan4(2009)在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gent-based modelling of logistics services一文中,基于代理理论的微观框架对物流服务进 行建模, 分析了代表不同作用和职能的货运系统的的行为者, 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即如何通过合同在市场行为者之间形成互动。该框架还提供了敏感技术趋势,业务趋势和 政策方案的分析。 (2)从交通与城市区域框架的构建对物流活动影响的角度进行的研究:kevin oconnor5(2009)在global city regions and the location of logistics activity一文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扩大和拓展研究周边的交通和城市地区之间的联系。从处于枢纽中心位置的交 通活动对城市区域架构的重要性出发,提出基于交通和城市节点的全球城市区域框架的构 建,而这样的全球城市区域可望发挥全球物流的重要作用。 (3)从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物流土地使用:clarence woudsma,john f.jensen,pavlos kanaroglouand ,hanna maoh6(2007)在logistics land use and the city: a spatialtemporal modeling approach 一文中,作者的目的是要量化城市运输系统的性能对 土地用途和物流模式的影响。通过空间自回归模型来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利用和地方 4 物流发展情况,其中涉及到除其他因素外网络无障碍分子的影响(拥挤的旅行时间)。研究 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城市的物流用地开发选址的重要性。 (4)从采购运筹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如g.schuh7(2007) 在 smrt logistics: intelligent networked systems一文中,基于持续增长的产品数量和批量生产趋势的采购运筹问题, 进行了建立在谈判机制基础上的物流系统计划和控制的研究,其中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需 要重视:信息技术、计划和控制系统以及强健的基础设施。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物流园区自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出现以来,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重视。德国、英国、荷 兰、法国等国都规划并建成了一大批物流园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 的必然规律使然。中国物流园区的兴建热潮,从大背景上看仍然是顺应了这样的经济规律, 但怎样使物流园区健康、有序、科学地建设发展。对于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的研究一直以来 都备受关注。国内有关物流园区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物流园区定义和内涵方面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如何定义物流园区、物流园区形成机理研究等。 对于物流园区定义的考查,田 雪(2008)在关于物流园区定义的研究8一文中主 要是从区位条件和政策条件的视角,区域经济和都市经济的视角,集成管理和产业集群的 视角,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视角及综合视角出发来探讨分析物流园区应该怎样定义。最后 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理论界对于物流园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单纯的地理位置, 向园区内外 部经济联系转化, 最终演变到通过园区内外部的各种要素集成, 形成一种集约化、 协同化 的运作效果的过程。这些定义其实是不同的学者面对物流园区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行的定 义, 都是只看到了园区成长中的一个部分。 作者主张在今后物流园区定义的研究中, 应该将 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园区进行划分, 然后根据园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定义。 陈志刚、程慧平(2008)在其的物流园区形成机理9一文中,通过揭示物流园区 产生过程中各种主要因素的作用来进行物流园区形成机理的研究。首先,对这些主要因素 作了分层次的说明,作者认为区域经济活动是物流园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物流活动 运作成本的降低、高效地合作则是物流园区形成的内在动力,而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双重 力量造成的集聚效应才是物流园区形成的最本质原因;对于政府提供的相关政策方面的支 持属于间接的推动作用。然后作者进行了分阶段的系统研究。 5 (2)关于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方面的研究 刘伟文(2006)在其的日本物流园区的规划与运营10一文中,研究分析了日本政 府对物流园区的定位、物流体系的规划建设和园区规模控制、空间布局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通过系统的了解日本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的做法。以期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方面为 我国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沈艳丽(2007)在日本物流园区规划建 设及对我国的启示11中通过分析日本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经验,从而为我国物流园区的规 划布局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另外,也有相关研究是着眼于区域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如赵 国锋(2008)在浅议物流园区规划选址12一文中通过分析现代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和 类型,提出物流园区科学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太原市物流园区建设的必 要性,最后提出太原市物流园区选址的建议。 再者,牛慧恩(2010)在其关于物流园区规划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13一文中从 物流园区规划的目的出发,分别就物流园区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园区的选址布局、园区的 占地规模、物流园区与仓储用地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作者旨在明确物流园区规划的 目的,从城市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并引导物流向园区合理集中对物流园区科学规划选址的重 要性。可见,新时期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回归科学理性,追本溯源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3)关于物流园区发展方面的研究 王之泰(2009)在物流园区发展与创新探讨14一文中分别从物流园区本身的创新 内涵出与其服务属性角度出发对物流园区进行定位。并提出物流园区创新要围绕物流园区 的基本定位服务进行,应追求由物流园区定位派生而来的功能和作用,如城市科学 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缓解物流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集中对物流设施进行 大规模建设,增强城市与外界的经济交往能力,增强对城市内部各产业的物流服务能力, 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等。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从体制方面,以更广 阔地视野,并吸收其他产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园区内经济活动的创新,为物流园区的发展和 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关于物流园区建设方面的研究 汤珏,孙有望(2008)的国外经验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启示15一文通过对德日 两个发达国家的比较成熟的物流园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物流园 区的建设现状,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发展等各方面提供了经验借鉴。冯玫(2008) 6 在其关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一文16中揭示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盲目圈 地现象;明显攀比规模,缺少科学规划;急于速成,基础设施匮乏;重视硬件,轻视软件建设 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王 兴 洪树权(2008)在物流园区 建设的合理化思路探讨17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我国物流园区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 前者不同的是,对于所发生的问题的考查主要是基于对物流园区内涵出发的具有系统性功 能节点的认识基础之上。另外对于物流园建设现状问题方面的研究还有:李国旗(2007) 剖析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诸问题18;傅岚的(2008) 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建设问题探析 19等。 3. 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研究的简要评述 3. 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研究的简要评述 (1)国内外物流园区研究存在技术方法和内容方面的差异 物流园区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东京,之后在国外很多国家得到快速发展。 总体上,物流园区在国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也较为成熟。首先在技术方法方面, 国外研究现阶段比较侧重于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如进行建模分析、空间分析 技术的应用等等。国内物流理论研究现状,在经过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现阶段有关物流园区理论内涵、基本原理以及规划建设理论方面的研究仍处于主导地位, 但有关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方面先进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也已经开始被重视。其次,由于我 国物流园区还尚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及市场运营机制等方面还需要 不断地完善。尤其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区域范围内统一的物流园区规划 管理部门,使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都呈现出区域性、局部性的问题。这很不利于 我国物流园区在物流和产业领域的功能节点的进一步拓展研究。长远看来,不利于全国大 物流系统的形成,阻碍物流业在未来的发展。 (2)国内外有关物流园区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 物流园区作为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被提出, 随着其功能节点作用的逐渐被认识和发展, 物流园区在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相应也带来了物流园区发展 的理论体系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物流园区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物流园区作为物流领域的一个创新,国内外对物流 园区的研究分析都尚处于发展阶段,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层面的相关 研究虽然很多,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形成一个统 7 一的概念体系。 物流园区演进机理的研究不足。 物流园区的产生固然是物流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但同样具有其自身的演进机理。 对物流园区演进机理的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对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掌舵。目前有关物流园 区产生的原因、选址规划、建设模式、运营管理等等方面的研究很多,但从本质上对物流 园区演进机理的研究仍然不足。从而造成现阶段物流园区建设中产生定位不清、园区空置 率高、重复建设等等问题。 物流园区建设中的宏-微观层面的协同运作效率不高。 物流园区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和 城市经济开发两大功能。因而应以此为物流园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在建设中应协同运作微 观的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宏观的城市经济开发功能。由于相关研究内容的缺乏导致目前物 流园区在宏微观层面的协同运作效率不高。也制约了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物流网络节点功能 的拓展和发挥,同时削弱了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 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节点的一种创新,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物流 园区发展模式的研究,既要有理论基础的支撑也需要方法上的指导。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多 种研究方法以期能更好地引导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研究物流园区就需要对经济环境和物流产业环境进行分析。由于经济环境同物流产业 二者在宏微观上都相互渗透、紧密联系。因而既要从宏观的角度对物流园区进行定位,明 确物流园区在经济和物流产业环境中的地位和发展的必要性。同时从微观的角度把握物流 园区在具体的建设发展中与物流产业及其它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物流园 区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2)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本文在研究物流园区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等方面,以及在对日本物流园区发展趋势的 分析中,都涉及了逻辑判断与推理。需要进行规范研究,从已有的价值观出发,进行严密 的推理与判断,找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另外,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是借助一定的数理统 8 计和图表,使用部门的统计资料,对日本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及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进 行了描述和分析判断。 (3)归纳与演绎相结合 本研究中对物流园区区位条件的分析使用了归纳的方法,在具体分析日本的政府推进 型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中,从政府对区位条件完善角度出发,分析区位条件对物流园区发展 的影响的过程中,使用了演绎方法。 (4)比较分析方法 一方面,将参考的文献资料信息并结合自己学习期间的课题及调研资料进行充分的比 较分析,使所参考的文献更全面准确。另一方面,具体研究内容上的比较分析,如:物流园 区与物流中心等的区别;不同区域环境中物流园区所呈现的特点;等等。 2. 论文结构 2. 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基于对物流园区的内涵及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探讨物流园区的发展 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通过对日本物流园区产生的背景原因、经历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现状及特点的考 察,更好地了解日本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主要从对区位条件的完善角度来考察分析日本政府在推进物流园区发展中的行 政作为。 第五章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主要是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 基础环境、呈现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日本物流园区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日本物流园区发展的经验和我国物流园 区中存在的问题及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势趋,从政府对物流园区区位选择的影响和区位条 件的完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来把脉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革新方向。 3. 创新点和难点 3. 创新点和难点 (1)创新之处 基于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区位理论对日本物流园区的发展 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同 9 时结合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分析我国物流园区以后的发展模式,为物 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性、针对性的研究视角。 (2)难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园区对于物流产业升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之区域 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跨区域的物流园区的协同发展模式是物流产业升级的关键。而政府 主导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将能进一步加快这一进程。本文从区位理论角度出发对日 本政府主导型物流园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尝试明确政府在物流园区区位选择和具体规划 建设中的影响和作用,以期能够为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革新提供有益启示。这是本文 要解决的难题。 10 二、理论概述 (一) 物流园区的内涵 1. 物流园区的概念及认识 1. 物流园区的概念及认识 (1)世界各国对物流园区的定义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领域的一种创新,由于其在各国产生的原因以及产业环境方面的差 异使各国在理论认识上也是不同的。至今物流园区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以下是对中、日、德三国的物流园区的定义进行的收集和分析: 日本方面对物流园区的定义是:物流团地(物流园区)是有效综合物流资源,实行物 流现代化作业,减少重复运输,实现设施共享,建立一体化、标准化的中心节点20。 德国货运村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所有有关商品运输和配送的活动,包括国际和国 内运输,都通过不同的经营者实现。这些经营者可能是建在那里的建筑和设施(仓库、拆货 中心,存货区,办公场所、停车场等等)的拥有者或租赁者。另外,为了遵守自由竞争的规 则,一个货运村必须允许所有与上面陈述的业务活动关系密切的企业进入。也必须具备所 有公共设施以实现上面的运作。条件允许它还应当包括为员工和使用者提供的公共服务。 为了实现商品搬运的多式联运,必须构建一个多样性的运输模式(陆路,铁路,深水港,内 河,空运)服务于货运村。最后,一个货运村必须通过一个单一的主体运营,或是公共的或 是私有的。这个定义是由一个称为“欧洲平台”的机构在1992年9月18日制定的21。 我国在2006年修订的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园区定义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 物流运作共同化, 或是为了实现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 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22。 (2)对物流园区定义的认识和分析 共性方面: 第一,物流园区的功能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物流资源的更有效率的组织和整合; 物流增值服务的提供;物流设施和物流资源信息的共享等等。 第二,物流园区的地理选址定位方面,各国的认识基本一致,即物流园区应该是一块 合宜的地域上的空间位置。这种合宜主要体现在物流园区的选址应该基于:较发达的交通 运输条件;良好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等。 11 第三,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物流节点,为了实现物流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运 作以及设施共享。园区内的物流设施大都基于综合服务的目地而建造。 不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物流园区在各国产生发展的情况不同。物流园区最早以物流 团地的雏形出现在日本,当时是为了解决日本国土面积过于狭小和城市化发展问题而提出。 但之后日本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认识却上升到了发展物流产业战略的高度。认为物流是支撑 国民经济及产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则是一项社会 属性较强的公共设施。 德国是欧洲较早发展物流园区的国家之一,而作为物流园区的雏形的货运中心主要是 基于国家大力倡导、扶持发展集约化运输组织而出现。当时的货运中心依托所在的经济区 域,以提供多种可选择的运输方式及便捷的运输网络和周到的运输服务等,将传统的多为 分散的运输企业及运输服务企业联结到一起,以达到集约化的运输目的。 我国对物流园区的建设,同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样,首先经历了引进的阶段,1998年我 国在深圳平湖建立了第一个物流基地,但当时提出物流基地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太系统、 准确的理论上的界定。以至在其后陆续的建设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诸如重复规划、 定位不明确等等。直至今日中国的物流园区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物流园区的建设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根据最近的调查,我国物流园区(基地)已经发展到475个。并且出现 了货运服务、生产服务、商贸服务和综合服务等多种类型,并形成了不同物流需求与多种 服务方式有机地对接平台。 (3)物流园区的产生原因剖析 第一,现代物流产业进一步升级发展的要求。 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并以现代制造业和商业为其 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及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对于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 升级发展,一体化物流系统的构建是关键。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以信息化为依托,在一定 程度上集聚物流企业,整合区域内现有的制造业和商业物流资源,借助其便利的交通运输 区位优势,来保证物流系统各环节功能正常的发挥。因而,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 节点,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代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后发动力。 第二,物流节点功能拓展的需要。 传统的物流节点在功能上比较单一,主要限于运输、仓储、保管、分配等一些比较简 12 单的物流节点活动。物流的过程总体上是物的流动的过程,但其中有停顿的时候,这些时 间大都是在物流节点存在。物流停顿的时间越短,物流的周转速度越快,物流的效率就越 高。而物流节点功能的单一,相互又缺乏系统的联系,势必造成节点功能的低效,进而使 整个物流也处于一种低效流动状态。物流园区的建设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为运作平台, 通过共享物流设施和物流资源,来推进园区乃至整个区域的物流高效率运行。物流园区的 这种物流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拓展了物流节点的功能。 第三,物流资源集约化整合的要求。 在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物流资源的整合必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物流企业 作为物流资源整合的主体首当其冲,大都展开了与其它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日前物流业 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趋势也愈加的增强。物流产业链延伸的趋势通过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 的物流系统供应链的构建进一步展开。物流供应链的高效集约无疑是物流资源整合的最佳 模式,但供应链的运营却离不开物流园区这个物流系统平台的支撑。 第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物流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经济,二是环境。物流产业作为城市的 服务性产业,有正负两方面效应。物流产业的发达必将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城市的 物流高效率运行。可以节省各方面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带来整个城市经济实 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不得不在享受高效物流服务的同时忍受交通紧张等环境 上的负面效应。造成城市的发展需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局面。这实际上是违背了我们城 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物流园区的产生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在物流园区规划 之初我们就应考虑到交通运输上的便利。将城市区域内的物流资源在园区内进行整合,最 终必将缓解交通紧张,减少车辆噪声、尾气污染等等问题。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营造一个 良好的物流产业环境。 2. 物流园区的作用 2. 物流园区的作用 (1)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资源的集约性利用。主要指物流园区可以实现资源的集约性利用,包括:物质 资源、信息资源、各种运输手段、多种作业方式、多种运行系统的协调和多种服务手段的 配套等等的集约性利用。 第二,提高效率。物流园区良好运营可以达到两方面效率的提高。首先是物流效率的 13 提高。这是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网络系统节点功能的重要体现。物流园区的建设在一定范围 内集聚物流资源形成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大批量的集中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的运输速度, 速度的提高可以减少物流的中断时间,也就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行效率。其次,物流是 经济载体,物流效率的提高,会直接反映到经济运作效率上。带来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以 至全国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降低成本。由于物流园区内集聚了众多的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一方面物流企 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配套服务,从而提高物流运作和企业运营的效率,降 低其物流成本和经营成本。同时,园区内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极大地降低了寻找合作伙 伴所花费时间和地域等要素资源的成本。也便于形成区域合作联盟,推进整个区域内的物 流网络构建。更大程度上降低区域物流的交易成本。 (2)物流园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首先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从长远看来有利于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区不断扩大,造成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物流园区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