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1页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2页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3页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4页
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诊护士职业暴露及安全防护,.,2,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务人员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引人关注的职业性问题。由于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等等,经血液传播疾病出现蔓延趋势,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日益增加。,.,3,急诊科作为医院接诊、抢救急症患者的窗口及转运站,救治的患者大多病情重又复杂,再加上涉及到较多的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操作,以及开放式管理;急诊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职业暴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加。,.,4,经各种资料证实:实验室人员、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护工等被认为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位居首位!,.,5,主要内容,一、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三、几种常见传染病四、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6,一、职业暴露的定义及分类,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7,.,8,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职业暴露的因素(一)针、刀刺伤与割伤(锐器伤)(二)防护意识淡薄(三)皮肤粘膜暴露(四)空气污染(五)其它相关因素,.,9,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最危险的职业暴露是针刺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80%的护士有被针尖刺伤的经历,医生、检验人员也有针刺伤的危险。被污染的HBV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达18%,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利器刺伤受感染率为5.6%;被HIV污染的利器刺伤或接触污染的血液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4%。暴露于含HBV的血液,感染率为6%-30%,.,10,增加感染危险性的暴露因素:,接触体液量大;受损伤口深;造成伤口的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器械曾插入静脉或动脉内(采血的针头);体液离开身体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接触的患者在事故后60天内死于AIDS;HIV培养物、粘膜皮肤;病人处于窗口期。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11,有传染性的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12,没有传染性的体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13,三、几种常见传染病,1、HIV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职业暴露后存在着感染HIV的危险性,但实际感染HIV的机率是很低的。有研究资料表明:针刺皮肤破损:0.33%粘膜接触:0.09%(CI0.06-0.5%)职业暴露后是否感染取决于接触的性质、接触物的多少、在接触物中所含的HIV浓度等。,.,14,体液中的HIV,.,15,2、HBV(乙肝),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昆虫叮咬传播、胎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医源性传播,.,16,3、梅毒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血液传播;胎盘传播;其他: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17,4、HCV传播途径,血源性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昆虫叮咬传播,.,18,四、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一)加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教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增强职业暴露防护的自律性;(二)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及标准,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三)医院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有力的职业安全保障,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19,标准预防,概念: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既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也强调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和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再传至病人。因此,标准预防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务人员,故又称为所谓的双向防护。,.,20,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2、戴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医务人员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21,3、口罩、面罩、护目镜和隔离衣: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4、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22,5、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4)复用的衣服置于专用袋中,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清洗、消毒,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污染。,.,23,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7、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24,暴露后处理,(一)紧急处理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5,(二)上报1、报告(医生向感控医生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感控护士报告)2、填写锐器伤报告卡,并请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交感染办。登记的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种类和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零、诊断、祥细通迅、住址,包括亲属的姓名及祥细通迅及住址;暴露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3、感染办组织专家评估暴露情况并拿出处置方案(应在4小时内完成,最长不超过24小时),.,26,HBV暴露后预防,.,27,.,28,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HIV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24-36小时;超过1-2周仍应给药;给药持续时间为28天效果虽然暴露后有些药物可以预防HIV感染,但并不是100%有效,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29,药物用量及疗程,基本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双汰芝(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300mg/次2/日28天强化用药: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