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0 3 3 0 5 2 7 内容提要 工具成分是语义结构中的重要成分之一,但它的内部情况相当复杂,需要 进行再分类。本文突破了以前“工具”( 狭义) 和“材料”的二分法模式,从工具 成分与述谓( 动词) 的关系人手,把工具成分分作四类:使动工具类、处所工具 类、弱受事工具类、强受事工具类,并对各类的特征加以细致地描写。另外,在 对工具成分的研究中涉及到一类所谓的“主宾互易句”,本文对此种现象也作 出了自己的解释。 ; 本文正文包括四部分:一、工具动词的特征;二、工具成分的分类;三、主宾 互易句的解释;四、有关工具成分的某些理论探讨,包括英、汉工具成分的差异 及其原因,汉语工具成分的分类标准问题等。 a b s t r a c t 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i so n eo ft h ei m p o r t a n te l e m e n t si ns e m a n t i cs t r u c t u r e o w i n gt oi t s c o m p l i c a t e d i n t e r i o r s i t u a t i o n ,i t n e e d s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s t a r t s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a n dp r e d i c a t e ( o rv e r b ) ,c l a s s i f i e s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a n dg i v e se a c ht y p edt h ee l e m e n tad e t a i l e dd e s c r i p t i o n i na d d i t i o n ,t h i st h e s i se l a b o r a t e st h es e n t e n c ep a t t e r ni nw h i c h “t h e s u b j e c ta n do b j e c tc a nc h a n g e ” t h i st h e n sc o n s i s t so ff o u rc h a p t e r s :c h a p t e ri t h ef e a t u r e so f v e r bw h i c hc a na p p e a rw i t h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 ;c h a p t e r t h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 ;c h a p t e r ,t h e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t h e “s u b j e c t o b j e c tc h a n g i n g s e n t e n c e ”:c h a p t e r e l a b o r a t i n g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t h e o r e t i c a l l y ,i n c l u d i n gt h ed i f f e r e n e e sb e t w e e n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i ne n g l i s ha n di nc h i n e s e ,a n d t h er e a s o nf o r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t h ec r i t e r i o ni nc l a s s i f y i n gc h i n e s ei n s t r u m e n t a le l e m e n te t c 2 现代汉语的工具成分 零攀l 喜 1 哭继光( 1 9 9 9 ) 把“用”字结构所代表豹语义成分统称为“用事成分”,并 将其作出如下分类: 洲蔺严媸瘦分嚆嚣 闩e 时间成分一f 稍科飙贸 用事成分一 。方式成分 嘲。1 9 成努 本文的工具成分相当予其中的“凭借成分”,即除了时间和方式志外的其它用 事成分。其典熬标记戈“耀”,冀絮逐鸯“拿、嫠、浚”等。 2 工具成分是语义结构中的重要成分之一。8 0 年代后,随着格语法的引 遴,对王具残努熬掭讨瑟趋深入,如量书贵( 1 9 8 4 ) 、徐杰( 1 9 8 6 ) 、零瞧定 ( 1 9 8 8 ) 、朱景松( 1 9 9 2 ) 、谭景释( 1 9 9 5 ) 、吴继光( 1 9 9 6 、1 9 9 8 、1 9 9 9 ) 、陈昌来 ( 1 9 9 7 、1 9 9 8 ) 等都铮对工具成分俘了一魑颇有价值戆研究探索,姆别是对工具 成分张句法结构中的袭现多有眈较深入丽细致的论述。另外遥有许多文献, 虽然焚研究不是针对点具成分的,但是也从语义格、配价、题元结构等熊度不 同程威地涉及剿了工舆成分,这些研究犬都视掰开阔,趱论性强,对人麟有启 发,如陈乎( 1 9 9 4 ) 、徐烈炯、沈阳( 1 9 9 8 ) 、袁毓株( 1 9 9 8 ) 簿。但是,到目前为止, 人们鼯工具成分的认谈还并不成熬,蠢许多方黼还有黄严重的分歧,镶鲡,汉 语的工具成分髂不需要专门独立出一类“材料”成分,从而把它与其它冀具成 分区分开来? 多数论鬻着饕了辩翥阉酌差异,认为这种区分是豁要酶,毽对区 分的标准则认识各异,由j l :对些实铡的分析也迥然菊别。经过研究我们发 臻,这蓬鲻分豁准多有不够秘攀豹魂穷,蠢显率鬻静语蠢事实毽说裙,这种“工 具”和“材料”的二分法也有失糨疏,不够完备。本文的擞要目的就是在语法形 式纛谬法意义裙结合这令基誊髹搿稽等下,获羞吴成癸与述谖 工具 系事 处所 受事 结果。 在充任主语方面,位于“ ”号左边的语义角色优先于右边的角色,在充任宾语 方面则相反。 充任主题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 1 6 系事 处所 q - 具 受事 感事 结果 施事 在充任主题方面,位于“ ”号左边的成分优先于右边的成分。 陈平根据序列的原则解释了上述主、宾互易现象的原因,认为在“白纸 糊墙”等句子中,主语都是工具,而宾语不仅仅是动作的受事,同时也是主语成 分通过v 的动作而抵达的处所,即这些句子的宾语兼有处所和受事两种语义 角色的特征,是“处所一受事”角色。同其它语义成分的组合相比,工具和处所 一受事比较靠近序列的中部,施事性或受事性特征相应较弱,而且,两者在 序列中相距不远,在施受程度方面相差不大,这使得二者在配位方面有着较 大的灵活性,主宾语可以互换位置。但对陈平的解释我们可以提出几点疑问: ( 一) 、陈平据以解释主宾互易句的基础是序列,即充任主宾语的语义角 色优先序列,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句子的配位并不符合序列的规定,如: a 类:受事和处所的两种配位方式: ( 6 4 ) a 桌子上放书b 书放桌子上 ( 6 5 ) a 罐子里装硬币b 硬币装罐子里 b 类:结果和处所的两种配位方式: ( 6 6 ) a ,黑板上写字b 字写黑板上 ( 6 7 ) a 红布上绣五角星b 五角星绣红布上 ( 6 4 ) 一( 6 7 ) 中的b 式句子其语义成分的配位方式与序列的规定有矛盾,而 且受事与结果并不处在序列的中间位置,受事性相当强,主宾语原本不能够 互易。 ( - - ) 对于上述主宾互易句,陈平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受事成分同时又兼是 处所成分,但有些并不表示处所的受事也可与工具成分构成主宾互易句。如: ( 6 8 ) a 绿箭射乌鸦b 乌鸦射绿箭 看来,陈平的序列以及他通过序列对上述主宾互易旬作出的解释都 存在一些问题。 2 我们认为,陈平的序列之所以不能解释汉语的一些现象,根本原因在 于陈文中使用的“主语”概念内部有矛盾,一方面,他接受d o w r y ( 1 9 9 1 ) 的理 论,把“主语”看成是蕴含原型施事特性较多、施事性较强的成分,“宾语”则是 含原型受事特性较多,受事性较强的成分;另一方面,他又把“主语”看成是纯 粹由位置决定的成分,即动词前的第一个名词性成分。若动词前只有一个名 1 7 词性成分,那么它就是主语,若有两个名词性成分,那么前面的是主题,后面的 是主语。在英语等“主语突出型”语言中,o 这两种看法一般并不冲突。在这 些语言中,主语就是动词前不带标记的成分,而且与动词有语法一致性的显性 特征,一般不能省略。把被动程序排除在外, 这些语言中的主语只能由主要 蕴含原型施事特性的语义角色承担,且蕴含原型施事特性越多的,越有可能充 当主语,其优先序列是:施事 感事 工具。主要蕴含原型受事特性的语义成 分一般作宾语,不能作主语,作直接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是:结果 受事 处所。作宾语的这些语义成分一般在动词后出现,在动词前出现时,或是被 动句的主语,或是有标记的主题。因此,英语等主语突出型语言中主语和主题 的区分是很清楚的,其主语概念与璐w t y ( 1 9 9 1 ) 中的主语概念是彼此一致的。 而且,由于主要作主语的语义角色一般不能作宾语,主要作宾语的语义角色一 般也不能作主语,所以上述两个优先序列可以合在一起,构成陈平的序列。 即作主、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可见,陈平的序列对英语等语言是适用 的。在汉语中,相当于英语“主语”的、与“原型施事”相应的“主语”概念不易确 定,它与动词没有语法一致性的显性标记,且经常省略,若仅靠位置的标记来 判认,结果会与脚y ( 1 9 9 1 ) 的原型理论相矛盾,如: ( 6 9 ) a 他在煮米b 米他煮了粥c 米煮了粥 这里,“米”是个受事成分,在英语等语言中,在施行被动化程序之前它是不可 能作主语的,而( 6 9 c ) 中的这种受事成分作主语的现象,与d t y 的理论也是 矛盾的。为了正确地使用d c w n y 理论解释汉语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相当 于英语中主语的汉语句法成分到底应如何确定,我们借鉴沈阳( 1 9 9 8 ) 确定“题 元结构”的方法,将主语定义为动词前不能够加介词( “被”除外) 的名词性成 分,如果一个名词性成分位于动词前而前边还可以加上介词,那么不管它是不 是紧靠动词前的第一个名词性成分,也不管它是不是动词前的唯一名词性成 分,都应当视作句子的主题o ,这样,“米煮了粥”、“米他煮了粥”中的“米”都应 视作主题成分,后一句中“他”是主语,而前一句的主语在句中省略了。现在, 我们再回头看上面提到的主宾互易句,它们都可有类似下面的变换: ( 6 0 ) c 把白纸糊了墙d 把墙糊了白纸 ( 6 i ) c 把报纸铺了桌子d 把桌子铺了报纸 这里,“白纸”与“墙”、“报纸”与“桌子”在动词前都是句子的主题成分而非主语 1 r , 成分,因此这些所谓的“主宾互易句”并不是主语和宾语的前后互易,而是两个 受事成分互作主题和宾语造成的主题和宾语的前后互易现象,然而( 6 0 ) 的。、 b 式还可作如下变换: ( 6 0 ) e 用白纸糊了墙f 把墙用白纸糊了 ( 6 1 ) e 用报纸铺了桌子f ,把桌子用报纸铺了 那么,是否也可以说,这些句子是工具和受事互相都可作主题和宾语而造成的 主题、宾语互易现象呢? 我们认为不妥: ( 一) 为了能与( 6 0 ) 等的c 、d 式作出统一解释,我们最好把( 6 0 ) 等的a 、b 式中的两个成分都看作是受事,而把( 6 0 ) 等的e 、f 式中的工具成分看作是受 事工具化的结果。 ( - - ) 典型工具成分不能作句子的真宾语,因此就不能与受事成分进行前 后互易。该类工具成分也正是因为它在工具化之前是受事成分,所以才能作 动词的真宾语,也因此才有上述的前后互易现象的。所以上面的互易现象应 看作是两个受事的前后互易。 既然( 6 0 ) 等的a b 式中没有主语,那么就无法用序列来解释,倒是充任 主题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即序列对于解释这些句子有所帮助,因为受事比 施事容易主题化,所以这些句子中受事都可以既充当动词的宾语,又充当句子 的主题。这样,对所谓的主语宾语互易现象的解释就转化为哪些成分可以既 作动词的宾语,又作句子的主题,因为如果一个动词可以同时带两个这样的成 分,那么它们就可在动词前后互易位置了。可以作宾语的成分包括处所( 终 点) 、受事、结果,而它们较之施事都更易主题化,o 所以都可作句子的主题。 其它一些含原型施事特性较多的,如工具,虽然也比施事容易主题化,但典型 的工具成分不能作宾语,因此不能与其它成分前后互易。这样,我们可以得出 结论,如果一个动词可以带两类语义成分作宾语,那么这两类语义成分就可在 动词前后互换位置,构成主题、宾语互易句式。这样,处所( 终点) 、受事、结果 三类语义成分可构成如下几种主题、宾语互易现象: a 处所、受事前后互易,女1 1 ( 6 4 ) 、( 6 5 ) 。 b 处所、结果前后互易,如( 6 6 ) 、( 6 7 ) 。 c 受事,、受事2 前后互易。这又包括两种情况: c 送”类三价动词,o 如对于“他送了小刘家一箱苹果”一句可构成如下 1 9 互易句式: ( 7 0 ) a 小刘家送了一箱苹果 b 那箱苹果送了小刘家 q “糊”类二价二系动词,如( 6 0 ) 等的a 、b 式 d 受事、结果前后互易,如: ( 7 1 ) a 白面揉了馒头b ,* 馒头揉了白面 d 类似乎出现了某种例外。其中的原因不在于上面的规律出了问题,而在于 ( 7 1 b ) 违反了汉语的另外一条原则,即时间顺序原则。 在动态的动作过程中, “馒头”总是“白面”被揉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在动态的句子里,“馒头”不能出现 在“白面”的前面。但若是在表判断等的静态句中,“馒头”也可以出现在“白 面”的前面,因而构成前后互易旬式,如: ( 7 2 ) a 白面揉的馒头b 馒头揉的白面 肆有关工具成分的某些理论探讨 1 英汉工具成分的差异及其原因。从第贰节的论述可知,英语工具成分 的特征可以用 + 动态,+ 使动 来描述,但把它用来描述汉语的工具成分时, 却只能涵盖使动类的工具,其它三类工具成分都有与此完全不同的特征。那 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区别呢? 我们先根据第贰节的论述把各类 工具成分的特征列一个表 n in i 与v o ( v )n i 与s 使动类动态使动受控 处所类静态处所受控( 主观) 弱受事类变化( 位置)受事( 弱)受控 强受事类变化( 性状)受事( 强)受控 由此可见,汉语各类工具成分的一致性不在于象施事、受事、结果、处所等成分 那样,相对于述谓( 动词) 具有统一的属于自身特有的语义蕴含特性,而在于它 们相对于主语施事来说都具有统一的受控特性。但是英语的工具成分相对于 动词都有着属于自身的统一的语义蕴含特性,即使动性。汉语工具成分的一 致性是相对于施事的,英语工具成分的一致性则相对于动词,导致这种区别的 2 n - 应该是英汉工具成分标记的不同虚化程度。英语中的工具成分标记“。j t h ”是 一个完全虚化的成分,只具有标记出工具成分的作用。而汉语中的工具成分 标记“用”从动词虚化而来,但至今还没有完全虚化,仍保留有较强的动词特 点,这使得汉语的工具成分在使用时需要左顾右盼,不但要注意到它与述谓 ( 动词) 的关系,也要注意到它与施事主语的关系,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汉语工 具成分内部的复杂情况。 2 汉语工具成分的再分类及其标准。动词用法词典曾给工具成分下了 如下定义:“指动作依靠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编者已经注意到了“工具”和 “材料”的区别,但仍将两者统一在“工具”的名目之下。其实,在该词典编纂前 后,已有许多研究者看到了两者的差异,主张将它们区分开来,如徐杰( 1 9 8 6 ) 、 李临定( 1 9 8 8 ) 、谭景春( 1 9 9 5 ) 、陈昌来( 1 9 9 8 ) 、林杏光、鲁川( 1 9 9 4 ) 等。但对什 么是“材料”,“工具”和“材料”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各家的标准则各有不同,我 们先看如下几个例子: a 他用这盆水洗衣服。( 1 类液体n 。) b 他用这张纸写字。( 2 类中“写”类n ) c 他用报纸铺桌子。( 3 类n 1 ) d 他用白纸糊墙。( 3 类n t ) e 他用白面揉馒头。( 4 类n i ) 李临定( 1 9 8 8 ) 将“材料”看成是与“成品”相对应的概念,即做某成品需要的原 料,所以在他看来,只有e 例中的n i 才是材料,其余都可看作一般的工具,徐 杰的结论与其基本类似。陈昌来( 1 9 9 8 ) 认为“材料”区别于“工具”的基本特性 是其再用性,并认为c 中的“报纸”具有再用性,可视作一般工具,而其它四例 中的n 。都不具有再用性,应视作材料。李文的材料概念具有内部的一致性, 且能够用形式化的方法辨认( 即可以转化成“把n l v 成o ”) ,但余下的工具成 分内部却相当庞杂,怎样从正面下定义成了一个难题。陈文的“再用性”没有 一定的语法形式来加以确认,再加上客观事物的“再用性”又各种各样( 如使动 类固体工具的再用性与上面c 例中的n l 的再用性就有非常大的区别) ,所以 容易见仁见智。陈文把c 和d 中的n i 看作具有不同再用性的根据应是n l 附 着的紧密程度不同,但这个区别完全是逻辑一概念世界的区别,从语法一语义 的角度我们则找不到二者的区别所在,所以,陈文的“材料”与“工具”的区分标 2 1 准是不够严密和科学的。鲁川、林杏光编写的动词大词典也有同样的问题。 谭景春( 1 9 9 5 ) - 淡到“材料宾语和工具宾语”的区分,其中自然也涉及到“工具” 和“材料”的区分。谭文的最大特点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形式语义标准,如材 料宾语不仅可用“用”提前,还可用“把”提前;材料宾语可受数量词修饰,如“绑 一根绳子”,工具宾语一般不受数量词修饰,如“* 吃一个大碗”;带材料宾语的 动词有“附加”( 即“附着”) 特征等,这些特点合在一起构成了“材料”的特征。 因此谭文的材料成分范围也很明确,即3 类的“材料”附加上4 类的“材料”。 但其中的有些标准不是“材料”独有的,如有些工具宾语也可带数量成分,如 “洗热水”可说“洗了两盆热水”等。看来,余下的工具成分内部也有不一致性, 怎样处理这种不一致性,谭文没有涉及。 下面根据三家的标准,将他们对以上五例中的n i 的分析列成下表: abcde 李l | 缶定工具工具工具工具材料 陈昌来材料材料工具材料材料 谭景春工具工具材料材料材料 由此可见,由于现代汉语中工具成分内在的复杂性,也由于对“材料”和“工具” 的本质认识难以统一,加上有时运用的标准不够科学,造成了目前对工具成分 再分类的种种不同看法。陈文使用的标准不够科学,姑且不论,李文和谭文虽 然可以运用一定的形式标准对“工具”和“材料”加以区分,但都是为了把“材 料”从其它工具成分中划分出来,所以虽然可以保证“材料”内部的一致性,但 一般工具成分内部情况复杂,从正面作出定义比较困难。我们认为,汉语的工 具成分可以从它与述谓( 动词) 的关系人手进行分类,这样的分类既能够遵循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这样一个根本原则,同时分出的每一小类都有其 自身的特征,不会让某一类最后成为无法从正面定义自身特征的“杂类”。本 文的实践正是来自这样一个思路。 3 工具成分作为语义格的分合问题。工具成分虽然可以作出如上分类, 但它自身又有其内部的一致性,而同一标记词“用”的使用又强化了这种一致 性。所以工具成分的再分类并不构成对其内部一致性的否定,工具成分可以作 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格来看待,其证据是上面四类工具成分能够彼此以并列词 2 2 组的形式出现: ( 7 3 ) 他用笔和纸写字。( 1 2 类) ( 7 4 ) 她用钩针和毛线钩帽子。( 1 4 类) ( 7 5 ) 小王用小锤和钉子钉凳子。( 1 3 类) 有时候,句子显得有点别扭: ( 7 6 ) ? 他用案板和萝h 切萝卜丝。 ( 7 7 ) ? 他用擀面杖和白面擀面条。 不能并列并不一定说明两者就不属于同一语义格。看下面的例子: ( 7 8 ) a 他喜欢小刘。b 他喜欢冬天。c ? 他喜欢小刘和冬天。 ( 7 8 c ) 的不够合格只是因为“小刘”和“冬天”不属于同一个语义场,可能也是由 于同样的原因,( 7 6 ) ( 7 7 ) 两个句子虽然从句法选择角度看投有什么错误,但却 不是人们实际运用的句子。 附注: 这些标记有时不在句子中出现,但可在不改变基本语义关系的前提下补出来,不能 补出标记的不能视为工具成分,如“刀切钝了* 用刀切钝了”,其中的“刀”不是工具成 分。 有少数非述人动词,如表示动物动作的“叮、螯”等,也可带工具成分,我们可视作将 其与人类比的结果,人们在心目中认为这些动作是出于动物内部的自主性,所以可带工具 成分。 觅张国宪( 1 9 8 9 ) 。 “动态”和“位移”动词都是从动作的直接发出者( 即“使动工具”) 的角度来认识 的。动态动词这里表示动作的使动工具在动作过程中有位置的变动,但在动作进行前后不 一定有位置的改变。位移动词表示动作的使动工具在动作进行前后有位置的变动,自然 在动作过程中也有位置的改变。 其中“看l 、听i 、闻”等几个动词的 + 动态 特征不显明,但考虑到它们带工具成分 的典型性,将其收入词表。另外还有些动词的 + 动态 特征不显明,比如“煮”等,在“用电 炉煮饭”中,使动工具不具有 + 动态 性,但都具有 + 动力 特征,我们把这些动词也列入 词表中。 其中“看、昕”等也可带表非身体部位的工其,如“他用望眼镜看星星”但其中的n i 成分应属于处所成分可说成“他从望眼镜里看星星”。 2 3 气功中的“用刀切( 砍) 砖头”可着作比喻性的用法。 “爆塞蚕磨、趸攘援擦、是舞予簿、臻电炉煮”等孛翡n l 痰努蠢一定瓣 + 静态 特 征,可处所化,但它们叉同时具备c + 使动 特征所以其中的n 1 可澍作兼类成分。 见陇平( 1 9 9 4 ) 。 其中的p 是动词的 语成分,“0 ”是它的语义指鲥。 见杨成凯( 1 9 8 6 ) 。 这鼙的“蚤为”弱旄事、工具一襻,是一个语义角色概念,它较之施事步了 + 自主3 特征,较之工具少丁 + 受控 特征。袁毓林( 1 9 9 8 ) 将这里的“动力他”称为“施事化”。 o 表势俸罄燕瓣获蓟飘鑫于毒港爨理提嚣久、撬器等等王具,掰叛也霹动力锯,暴是 这时的身体部位已经不再是擞体中不可让渡的部分。 本文的英语铡予除特羰据注外,全部取鑫以下两啦:牛渗现 弋高缴英汉双辫词 熟,商务印书馆、牛律大学出版社,1 9 9 5 ;汉英词典,汉语教学与研究出版丰土,1 9 9 5 。 舆有 一位穆,+ 附鬻 特征的动词,其“v + l ( 终点处所) ”有特殊的相应格式,如 “就在l 上放着,还铰矿,髑翔“纱线就在锭予上藏着,还没缠”、“壤纸就在案子上载糟。 还没铺”。 “癌在沦嚣”是囊谶瀑义结撺审蕴害熬沦元,它盏耩篷事、鼹事、缮豢、终赢照瓣等 谮义成分。般以主、宾语形式出现。“外围论元”弗不蕴含予动词的语义结构中。它包播时 阁、 # 终点娃辑等成分,一般以状语形式出褒。 见顾阳( 1 9 9 9 ) 。 “这个大沙锅羼煮着肉”是动态襻在旬,可以变换为“这个犬沙锅里正淼着肉”。 囝( 3 5 e ) 是静态存在旬蔼非动态存在旬,因为它不能麓换为“* 撞的手羹正在捧赞花 生”。 其海容可表逡为:每一制、訇串,任蓊释语义蔽努最多炙戆由一个名词短语( 可 以是并列短语) 充当。见杨成凯( 1 9 8 6 ) 。 这辩拿句子凳a n d e r s o n ,j 。酝c h c a s eg r a m m a r ,l o n d o n ,c r o o m h e l m ,1 9 7 7 ,筹 5 3 页。 陈警文申称“处所”为“地点”、“受事”为“对象”、“结粜”为“受枣”。 见石定栩( 1 9 9 9 ) 。 r 州y ( 1 9 9 1 ) 在实施论元选择原则时,就预先排除丁被动程序。 穗誉不霹静爨,这样确立蘸汉语鹣工其袋分是能辙主嚣,不麓徽主谣,嚣英语麴王 鼹成分可以作主语,如“t h ek e yo p e n e dt h ed o o l - 。 嚣为霹戳警魅瑟、受事、结暴孛豹嚣类( 惫耩嚣类受事) 终鬟谱螅囊谰都是垂圭动 词,其主语都是施事。 - 2 4 我们把平常所说的“对象”成分看作受事成分中的特殊的一类。 这个句子是歧义句,“小刘家”既可看作施事主语,也可看作主题。 其内容可表述为:两个句法单位的相对次序决定于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领域里的状 态的时间顺序。见戴浩一( 1 9 8 8 ) 。 谭文不把“揉白面”等中的宾语看作材料,可能是将其作为受事看待的,但“用白面 揉馒头”中的“白面”还应看作是材料成分。 附录:典型工具动词词表 安2 、接1 、按3 、熬、拔l 、抚、掰、摆l 、搬1 、绑、包l 、背、编l 、拨1 、补1 、擦1 、擦2 、擦”擦4 、裁1 、 采、踩、插l 、拆1 、搀a 、搀b 、缠、抄t 、炒、扯1 、扯2 、盛1 、吃、冲b l 、冲m 抽a i 、抽a 4 、抽、锄、穿1 、 穿“穿4 、传1 、吹”吹2 、搓、搭n 搭2 、打i 、打3 、打s 、打6 、打7 、打8 、打9 、打l o 、打l l 、打1 2 、打1 5 、 打1 6 、打1 7 、打1 8 、打2 i 、逮、戴、担l 、掸、挡1 、挡2 、捣、倒l 、倒2 、登b 1 、递、点1 、点2 、点5 、点6 、点1 0 、 垫1 、钓、叠、顶l 、顶3 、顶4 、钉t 、钉2 、丢2 、动l 、堵、端、堆、对”对6 、对1 8 、夺l 、剁、发l 、发2 、发6 、 翻l 、翻2 、放4 、放5 、放1 0 、放l l 、分l 、缝、扶1 、扶2 、改l 、改2 、改”盖l 、盖2 、盖4 、尬、割、搁1 、耕、 刮a 1 、挂1 、关l 、关2 、滚l 、裹、喝、糊、划m 划a 2 、画a 、画b 、划b 、化h 挤2 、挤3 、记2 、夹1 、煎1 、煎2 、 剪、捡、浇1 、嚼、搅、接l 、接2 、揭l 、揭2 、解”紧、举1 、锯、卷、掘、开1 、砍”砍2 、看”扛、烤、磕、 啃、抠1 、扣l 、扣2 、捆、拉m 拉m 拉b 、捞1 、理2 、炼、量、搂a 1 、搂m 搂b 、抹a 1 、抹a 2 、描l 、描2 、 摸1 、摸2 、磨m 抹b t 、抹卧磨b l 、抹c 、拿l 、撵、捻、碾、捏、拧m 拧m 拧b 、扭2 、挪、拍1 、拍2 、耪、 抛1 、泡1 、喷、捧、披1 、劈小劈b l 、劈m 拼a 、泼、破2 、扑1 、扑2 、铺、沏、骑、起4 、砌、掐1 、掐2 、 签a 1 、抢a 、抢b 、敲1 、撬、切、亲、取1 、染l 、绕、热、扔1 、扔2 、揉l 、揉2 、洒、撤、塞、扫l 、杀l 、筛、 删、扇、上8 、上1 0 、烧1 、烧2 、射1 、射2 、升l 、拾、收1 、梳、输a 、刷、摔j 、摔4 、拴、涮、撕、锁i 、锁2 、 抬2 、摊1 、弹l 、弹2 、弹3 、烫2 、掏1 、掏2 、淘a 1 、淘m 套1 、套2 、剔l 、剔2 、踢、提1 、剃、填1 、舔、挑m 调d b l 、挑m 挑m 贴1 、听l 、通2 、捅1 、捅2 、偷l 、投、涂l 、涂2 、涂3 、吐m 推1 、推2 、推3 、吞1 、 脱2 、拖1 、托a 、驮、挖、喂1 、喂2 、闻、握、捂、吸l 、吸2 、吸3 、洗l 、洗2 、洗3 、下6 、下”掀、献l 、写l 、 修,、修:、修4 、修5 、绣、选。压。、轧、淹、腌、摇、咬。、印- 、扎a 、砸l 、栽、宰、凿、造n 扎b 、铡、 炸a 、炸、摘l 、蘸、照l 、照2 、照3 、蒸、织l 、织2 、指、种、煮、抓l 、抓2 、抓3 、装b l 、装砬、撞1 、提、 钻,、做 注 :下标数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