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1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2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3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4页
(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本论文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通过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人力 资源的开发、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农民市民化的养成以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序转移的促进作用,从宏观上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问题。 论文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宏观研究,并 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 我国实际国情,得出几点启示。 论文第二部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评析,分析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适应性及其原 因。 基于上述研究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挑战,论文在结论 部分从宏观和微观( 职业教育自身) 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 出了策略,即宏观方面:积极提升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通过立法促进职 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投资的主体地位:立体合作,建立多 通道的职业教育经费渠道。微观层面: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的职业教育需求;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质量;提高办学机制的灵活性,发展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优化、完 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提升服务效能;树立大职教观,有效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健全 就业服务体系,构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平台;构建多元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职业教育: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发展策略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b s t r a c t t h em a s t e rt h e s i ss t l l d i e d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仃a t e 画e so fr u r a lv 萌:a t i o n a le u c a t i o nw h i c h 、明坞s c t i i in e ws o c i a j i s tc o 衄t r y s i d ei nc h i i l a b y 他a 幽gt h ee f f e c to fr u r a jv a l i o n 甜e d u c a t i o n 衄 d e v e l o p i i l 2r u r a jm a n p o r e rr e s o u r c e 。t h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霉m l a t i o no fo u rc o u n l r v s i d ce c o n o m v a c c e l e r a t i o no fr u f a l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a t ho fu r b 柚i z a t i f o rc h i l l e f a 唧琏柚dt l i es l l i f io fs u r p l 惦 r l i r a jl a b o r t b em a s t c rt h e s i sc o n t a i n e dt h r e ep a r t s t 1 1 ef i r s tp a t ts t l l d i e dt h ei h c k 毋,0 u n d sa n dm e a n i n g so fn e w s o c i a l i s ic o u n t r y s i d e ,a n da n a l y s e d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d e v e l o p e dc o u t r i e s ,b yt a k i n ge x a m p l e sf 如m s u c c 圯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 ,t h e ne l i c i t e d m e 陀v e l a t i o n s t h es e n dd a r ts t u d i e dt h ei l a t i o n so f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n r s i d ea n dr u i m 、l b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a n d c o m m e n t e dt l l ec u r 他n ts i t u a t i o no fr u r a lv b c a t i o n a je d m :a t i o n ,t h 蚰a d v a n c e dt h ei n a d a p t a b i i i t yo fr u r a l v r o c a i i o n a je d u c a t i o n 。a n da l s oa n a l v s e dt h er e a s o n s b e i n gb a do nt h o s er e s e a r c h ,a i ma t t h ed e m a n d sa n dc h a e n g eo fr u r a l 、,b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w h i c h i s ti n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i nc h i l l a ,t h ec o n c l 晒i o np a no ft h c 眦s t e rt l l e s i sp u tf o n a r ds t r a t e g i e s o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i e so fr u r a l 、,o c a t i o n a je d u c a t i o nw h i c hw 勰辩ti i l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i n c h i n af o mt w ds i d e s 细a c r o s c o p i ca n di n i c r o s c o p i c ) m a c r o s p i cs i d e :u p g m d et h es t a t u so fr u r a l v o c a t i o n a je d u c a t i o nw h i c hw a s ti n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v s i d e :p r o m o t er u m l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s e i n 2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 s i d eb yl a w ;s t r e n g t h e nt h e2 0 v e m m e n t sm a i ns t a t i o ni ni n v e s t m e n to f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u r a l1 v r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b u i j dk i n d so fo u u a yc h a n n e l m i c i d s c o p i cs i d e :i i l c r e a 跎 p r o p a 2 a n d a ,i n s p i r et h ed e m a n do ff a r i n e r s ;e i l l l a n t h ec o n s t n l c t i o no ft b a c h e r sr a n k s ,i m p r o v et h e s e r v i c eq u a l i t yo fr u r a l ) c a t i o n a je d u t i o n ;uf o re l 於t i cf o 珊i ns c h o o lm a n a 鼬m e n t ,d e v e l o pv 缸i e t y o fr u r a j 、,o 阻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c o n s u m m a t es y s t e ma n df r 锄eo fr u r a l ) c a t i o n a je u c a t i o n ,e x a j t r v i e f f i c i e n c y ;e r e c tt h ev i e wo fv b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i lab r o a ds e n ;c o i l i 0 锄r c s o u r c e so fr u r a j 、,0 阻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b u i l dh e a l t h ye m p l o v m e n t r v i c es v s t e m ,c o n s t m c tn a t 啪ff o rt h es h i f t0 fs u r d l u sr u r a l l a b o r :b 词dm u l t i p l e xp a t t e 】mo f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j o nd c v e l o p m e n ti nt l l e 邝r a la 陀弱 k e yw o r d s :n e w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时s i d e ;r u r a jv 0 t i 叽a je d u i i ;d e v c l 0 山gr u r a lm 柚p o w 盯 r e s o 眦e ;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f a t e g i e s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 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敝日期:掣。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 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 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东南大学研 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墨豳厶是导师签名: 鳓当7 期:础盟 绪论 绪论 1 1 选题缘由 1 1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 0 0 5 年l o 月1 1 日,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年1 2 月,国务院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2 0 0 7 年1 0 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的报告中再次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 务体系。”这些无一不预示着新农村建设已然成为党中央和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农村建设将是我国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问里的工作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直接关系到我国 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1 1 2 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1 1 2 1 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捷径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据2 0 0 6 年4 月国务院研究室发布 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数占2 0 ,接受过初 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人数占3 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数占o 1 3 ,而没有接受过技 术培训的人数高达7 6 4 。对这些面向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快速 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每年都有许多无法升入普通 高中的学生,将这些劳动力送入职业院( 校) 接受教育或培训获得技能,是将他们快速转化成人力资 源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素质的快速途径 1 1 2 2 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稳定的助推器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每年约有8 0 0 多万初中毕业生和近1 0 0 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 学校。抽样调查同样显示,7 5 以上的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未经职业教育就直接就业,1 5 的农村孩 子在接受高中教育后也直接就业,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他们没有机会进入职业 院校学习技能,直接在社会赋闲,这将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户的种 植养殖结构单一且传统化,传统农业的低效率又导致了普通农户生活水平的低下。为了增加收入。一 些农村劳动力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但是文化程度的偏低限制了农民工就业的领域,低收入的劳动密 集型行业成了农民工就业的主阵地。农民收入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一点, 就是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 专业技术能力,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发展职业教育对社会稳定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1 1 2 3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调整经济 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急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只有普遍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素质,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满足工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转型 1 1 2 4 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就业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一带企业高薪招不到技术工人,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 业。可见,工作找不到人和人找不到工作是当今社会存在的尴尬矛盾。很多企业在招收普通的工人 即“技工”的时候比较困难,究其原因是受到过正规职业教育、有实践经验的人比较少,而企业需 要的正是一些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员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加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 施,是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我省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人 口比例大,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相对较少,大部分初中毕业只有进入职业院( 校) 学习一定技 能才能满足就业的基本要求,实现快速就业。 1 1 2 5 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这个系统j i :稃中,人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新农村建设能否落剑实处, 见到实效,最关键的就是入。因此。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志,而要实 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培养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农民。为此,必须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转移、提高民族素质和开发人力资源、加速农村现代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2 课题研究现状( 文献综述) 1 2 1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一的研究 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中央明确提出,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 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一战略决策,使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 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充分认识到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 径。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虽然学术界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 的重视程度有了大大的提升,但是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著、文章相对而言都还是比普通教育少 的多。目前,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虽然比较丰富,作者通过c n i 【i 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中国 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为关键词查阅了1 9 9 9 年以来的文献,共有5 0 0 0 多篇,主要 集中在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如“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 展策略探讨”( 孙刚成、闫世笙,2 0 0 7 ) 、“湖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发展策略”( 周和平, 2 0 0 4 ) 、“河南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韩小爱,2 0 0 5 ) 、“对当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三 点思考”( 俞华,2 0 0 0 )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选择”( 马建富,1 9 9 9 ) 、“我国农村职教体制与政 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雷世平,2 0 0 5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政策研究”( 雷世平,2 0 0 6 ) 、“完善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政策的设想”( 雷世平、姜群英,2 0 0 5 ) 。但是这些研究还是远远不够,尤其是 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1 2 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关系一的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想和思 路的集中体现,也是党中央在我国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后抓“三农”工作的总题 目和总抓手,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关系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比较少,作者通过 c n i ( i 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教育为关键词查阅了 1 9 9 9 年以来的文献,只有3 7 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郑锁平、 夏双秀,2 0 0 7 )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王向华、副教授、炱小波、郑建宇,2 0 0 7 ) 、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全面开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陈修佳,2 0 0 6 ) 、“发展农村 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胡启涛、束志高、王华君,2 0 0 7 ) 、“大力发展农村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张昭文,2 0 0 7 ) 、“实施职成教一体化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孟凡荣,刘冲,2 0 0 7 ) 、“发展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 余思林,2 0 0 7 ) 、“试 论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 耿金岭,2 0 0 6 ) 、“重新认识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蓝 建,2 0 0 6 ) 、“略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杨宏,2 0 0 7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孙文学,2 0 0 7 ) 。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就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 阐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不尽相同,尚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和实践。 1 2 3 关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策略一的研究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对目前来讲是一个比较新、比较热点的课题。 目前,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在理论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应 用方面,也还是处于萌芽阶段。已有的相关研究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 邓宏宝,2 0 0 7 ) 、“谈三农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及农村职教发展策略”( 云波,2 0 0 6 ) 。面对着林 林总总的相关研究成果,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实际,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合乎我国国情,服 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则是一项挑战。 1 3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3 1 理论价值 现代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对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 职业教育的功用,而且有助于人们探索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 2 绪论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和谐 社会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使职业教育与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的发展机制;有助于职业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与成熟。 1 3 2 实践意义 1 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农村职业教育更加健康地 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培养有文 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 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变人们轻视农村职业教育的 状况,使全社会尤其是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和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自觉地将农 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 措施支持农村职业教育,使农村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跳出“贫困 陷阱”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 对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城乡职业学校根据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要求,科学确定自身服务方向和办学定位,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 置,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效能,并 进而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1 4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 4 1 文献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一方面广泛掌握国内外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 功的经验;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国内有关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使本研究立 意更深,成果更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 1 4 2 比较法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借鉴国外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国情 形,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1 4 3 调查法 运用调查研究法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我国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 要做法,现行职业教育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哪些不适应性,以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助于促进 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1 4 4 案例研究法 运用案例法进行实证研究和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总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 提出的新要求,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制定一些面向农村、农民、 农业的优惠、特殊政策,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出路,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低谷都具有十分重要 作用;同时提炼出的新农村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对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 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也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1 5 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 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目标与要求是“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 0 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 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 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 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是泛指县( 含县级市) 及县以下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它既指全日制的学校职业教育,也包括其它形式的学校职业教育及各种培训:既指学历教育,也指 非学历教育。 新农民:我们强调“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不仅仅 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还需要有具有自主意识,追求社会或社区利益最大化的领军者。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供给超过了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 3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水平下耕地所能承受的劳动力负荷,导致一部分劳动力无法实现与土地资源的有机结合,从而无法 在农村正常就业以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等途径和方法,促进农村现有劳动力实现水平方向产业 转移( 主要是向二三产业或非农产业转移) ,或垂直方向的区域转移( 主要是向城镇转移) ,以优化 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收益。 1 6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以江苏不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区为典型样本,将促进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包括职业教 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实地考察作为切入点,广泛吸取国内外、省内外相关的最 新研究成果:同时,遵循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律,寻找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 合点:据此探求基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可操作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并提出有关政策性建议供 政府以及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4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战略意义 1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1 1 1 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正处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不断延续和深入的大背景之中,这既是一种 普遍趋势,又是重要的时代特征。这样一种大的背景特征,其影响是普遍的、不可回避的。无论是 开放的社会系统,还是较为封闭的社会系统,时代背景特征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只不过影响产生的 程度、方向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己。伴随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扩展,经济、社会与文化联系已经越 来越多地扩展到全球领域。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接受,但全球化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事实。那么,中 国众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分散经营的农村,该以何种方式来适应这一大背景的变迁呢? 建设新 农村似乎就能和新时代特征相一致。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也是顺应时代背 景需要的结果;或者说,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大 趋势。 1 1 2 中国现实背景 1 1 2 1 经济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2 0 0 4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 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 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 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 0 0 6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2 0 9 4 0 7 亿元,财政收入3 7 6 3 7 亿元,城市化水 平达4 3 1 。经济总量已超过了法国和英国,列世界第4 位,我国g d p 占全球g d p 的5 。参照国际 经验,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以工促农,城带乡” 的条件已经初步具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1 1 2 2 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无法回避的、严 峻的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1 9 7 8 年,农民人均 收入是1 3 4 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 4 3 元,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是2 0 9 元,相对差距是2 5 7 : l 。到了2 0 0 5 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3 2 5 5 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达1 0 4 9 3 元,城乡居民收入 绝对差距扩大到了7 2 8 3 元,相对差距扩大到了3 2 2 :1 2 。又如,在城乡建设方面,城市建设越来越 漂亮,越来越像欧洲。农村建设却是“涛声依旧”,越来越像非洲,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城镇、农 村“两个经济单元、两种发展水平”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越来越明显,这不利于农村经济的 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1 1 2 3 “三农”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 现实问题,是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现也必须解决这一问 题。“三农”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一直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但是,现实情 况则是,尽管为解决此问题而有较多惠农政策出台,问题也没有实质的改变。进入2 1 世纪,政府提 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旨在以此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策略 1 1 2 4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 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须经过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因 此必须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显著改变,农民生 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在新的历史时期,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 “三农”工作,进一步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改革创新破除不适应农 村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1 1 - 2 5 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愈益显露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 1 国家统计局2 0 0 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戟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2 陈锡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载干新华网 h t l p :n e w s x i n h u a n e t c 0 嘶“c 啦0 0 6 _ 0 2 2 2 c o n t e 小4 2 1 2 1 2 1 1 h i m 5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础。这就表明,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的进程中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教育不仅能 生产和提高劳动能力,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更是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媒介,也 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先进的教育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提高现实的生产力,教育还能够 提高劳动者解读就业信息、获得更高收入的能力。而农村教育的不公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教育在培养 新型农民中的作用。实现农村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公平目标的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可以通过在农村实旌义务职业教育教育、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促进高等教育通 向农村、统筹城乡教育、建立农村终身教育体系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 1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1 2 1 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 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 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 道。 1 2 2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能够共享经济发 展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下大力气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 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健康 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 2 3 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党中央提出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它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使农村和城市得到同步发展, 从而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一些国家,譬如韩国、日本 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由于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较快地迈 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譬如拉美地区,由于未能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未能解决农 业农村农民问题,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城市集中,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城市贫困阶层,经 济危机频发,社会矛盾四伏,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走具有中国 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1 2 4 新农村建设是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 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 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 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 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 展 1 2 5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 从目前的总体形势上看,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实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格局,加大惠农支农力度,有助于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 科技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 业:有助于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 有助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 伐。 6 第二章国外职业教育促进农村改革和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第二章国外职业教育促进农村改革和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建设新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同时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世界各国的农村 职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说,发达国家由于农业实现了现代化,达到了城乡一体化,因此农 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差别不大。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业和非农 产业不发达,农村经济社会落后,农民贫困。经历了这一阶段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农 村改革和建设,可以加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缩小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基本解决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也 加速了社会变革。 2 1 国外职业教育为农村改革和建设服务的主要做法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农村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有些定义为“义务职业教育”,也称“强迫教 育”。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 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及各国政府认识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和 就业增长起关键性作用。为此,各国政府不断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采取有利于农村职业教 育发展的措施以促进农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2 1 1 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起主导作用 在职业教育的投入方面,发达国家多以政府投资为主,普遍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 个人多方筹资的经费体制,学员一般不交或仅交纳很低的费用,而有的国家还向学员支付一定的报 酬。 日本的农业协同普及事业经费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都道府县共同分担的。中央经费由两大部分 组成:一部分为固定金额的“交付金”,是由中央根据各地区农业人口数、耕地面积及市町村数而拨 付:另一部分经费为政府根据各县特殊业务需要而提供补助经费,主要用于配合政府农业政策开展 一些农业推广项目,农业推广所需的其余经费由县级承担。日本除了享有政府给予的设旖、器材投 资外,还享有用于科研的专项经费,日本一度时间则是采用每年给每所重点农业高中4 0 0 0 万日元补 助的做法帮助有关学校改善条件,鼓励农业职业高中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日本农业团体也都有开展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门经费,1 9 6 2 年还专门创立培养农业人才的各种基金,总额每年都在1 0 0 亿日元 以上。1 9 6 3 年,日本农林省在农业后继者的现状和问题对策中规定:“作为企业化、专业化现 代农业的承担者,应具有高度的经营能力和农业技术,至少应培养有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日本政 府制定了投资2 2 0 亿日元的1 0 年计划,发展“农业者大学校”,到1 9 7 7 年,全国4 7 个县建立了“农 业者大学校”5 4 所。“农业者大学校”修业2 年,实行全日制,毕业可取得大专学历。一部分学生 由社区及农业团体发给奖学金,对从事农业经营者提供必需的贷款,并优先到国外进修,学生的学 费、住宿费全免,教材、伙食费由学生负担一部分。 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投入约占职业教育总经费的5 0 ,澳大利亚的农业职业教育 中,培训占8 0 ,学历教育只占2 0 。此类短期培训在欧洲通常由农协或某一团体设置,但与其他的 教育形式一样,获得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补贴。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保障法规定,年收入在 2 2 6 万澳元以上的雇主,应用工资预算的1 5 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未达到要求的雇主须依法向国 家培训保障机构缴付其差额。 2 1 2 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鉴于农村职业教育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其所涉及面的广泛性、复杂性,制定一套全面、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各国成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通行做法他们 普遍都把农村职业教育列为义务教育,只要经营农业就必须接受农村职业教育。 在美国,1 8 6 2 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可以看作是第一部职业教育法,该法案以法律形式确定 了联邦政府通过资金资助职业教育的历史,同时强调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视为国家繁荣的关键, 对美国以后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 9 1 7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 史密斯休士法案,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要求对农村的在校学生及 校外青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该法案通过后,美国职业教育迅速稳步发展。随着农村j l :业的迅速发 展,各地农村学校在1 9 6 3 年通过的 职业教育法的鼓励和帮助下,举办了各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技术教育中心,设置适合于当地的工厂所需技术课程,为这些工厂培养技术人员。将“提高从事农 场以外的农业职业人员,即非农业生产人员所需要的能力”纳入了农村教育目标之中。职业教育法 以及1 9 6 8 年职业教育法修止案和1 9 7 6 年职业教育法修正案的实施,使美国接受耳 业教育人 7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迅猛增加,职业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备。1 9 9 4 年的2 0 0 0 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 作多途径法案,将在各州为所有中学年龄段的青年,特别是高中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和己辍学的青 年建立学校一工作多途径体系,使参与学校一工作多途径体系的所有青年人都能达到学术和职业的 高标准,为继续高中后教育和第一份高技能、高工资的职业做好准备,使联邦、州、地区、各级学 校、各企业、劳工组织、社区组织、家长等合作起来,支持和发展学校一工作多途径体系,使之成 为美国终生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韩国已经从封建的以人治为中心的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的法制社会,依法治教已成为国民的主 导意识。为了发展农村教育,韩国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制订了相关教育法制,以保障农村教 育的顺利进行。韩国在1 9 4 9 年颁布的教育法中包涵了相关农业教育的条例,于1 9 6 3 年颁布的农 业局教育课程中规定了农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实际能力,开展综合经营, 为区域社会的开放与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中坚农业经营者。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韩国 政府1 9 8 1 年开始组织实施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工程,大力兴办农村职业学校,鼓励引导农村青年报名, 再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选拔录取。政府还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体农 庄无条件地、随时随地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及各种学习需求,使之成为合格的农渔民后继者。同时, 实行助学奖学金制度、专业职业领域的学位制度,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等等,使韩国农业专 科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本行或创办农业企业者逐步增加。韩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 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从法律上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专业农户提供了保证,把农民 培训事业在制度和政策上具体化。韩国还制定了职业训练法,专门解决职业教育机构师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