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1页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2页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3页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4页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X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杨丽娟 楚雄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以后合并心律失常采用临床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xx年3月xx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以后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1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病人经过临床护理以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7.5%(70/80),护理以后实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对照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6.3%(69/80),护理以后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0%,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发生心率失常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几率为5%,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几率为40%,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发生心率失常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在进入到医院以后全部采取药物溶解血栓治疗,在发生心肌梗死6h当中采取口服阿司匹林(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每天100mg,之后采用尿激酶150万(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溶解血栓治疗以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5000IU治疗(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临床治疗以后均伴有心律失常。 1.3临床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对病人常规临床护理方法,其中包括有传统保证睡眠治疗、下床活动、24h不间断监护以及药物等。 1.3.2实验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临床循证护理模式,其中有几下几点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大部分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714d当中,非常容易并发心律失常,特别是在一天当中最为常见,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有头痛、昏迷以及乏力。一旦有以上临床症状时应马上报告临床主治医生,并给予相对应的救治措施,以及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饮食护理: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并采取相对应的药物治疗,采取低盐、低脂肪以及低胆固醇,不要吃辛辣食物,戒烟、戒酒,同时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对病情带来影响。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病人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合并症的预防,可以使心肌损伤程度明显减低,使护理舒适度明显增加。同时要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让病人感受到家的感觉,给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心肌梗死病人通常因对医院环境产生一种陌生感,同时自身疾病所带来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个时候,护理人员要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病人提出的疑问和建议给予耐心回答,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和蔼可亲,对病人的问题尽量给予满足。同时向病人介绍相关手术成功案例,使病人的不良情绪得到消除,使病人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和护理人员工作,同时对自身疾病可以做到自主预防,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增加。康复训练:根据相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2,合理的运动可以使动脉硬化得到明显的改善,使血流保持通畅,使发生心绞痛的几率明显降低。对心肌梗死治疗以后病人胸部疼痛消失、以及没有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情况的病人,可以在护士的监护之下采取康复训练,可以采取散步、体操等,运动量不要过大,如果在运动过程当中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应该马上停止康复训练,以免出现意外情况,病人不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以免导致激发性血栓。 1.5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取问卷回收方式,一共发出100例,回收100例。病人满意度评价标准:使用我科室自主研制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其中包括非常满意(90100分)、一般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满意率采用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来进行判定。 1.6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都采取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心功能分级以及心律失常之间对比 通过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心脏功能级13例,级8、级20例、级9例,对照组心脏功能明显级28例,级15、级5例、级2例,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7.5%(70/80),护理以后实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对照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6.3%(69/80),护理以后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0%,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发生心率失常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两组病人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3.7%;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1.2%。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表2。 3讨论 心肌梗死指的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对心肌梗死治疗以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根据鲁登桃相关报道表明3,发病以后死亡率大于50%。所以,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工作不断发展,逐渐产生的一种全新型护理模式4,它是按照科学证据为根据,以治愈以后为目的的一种护理模式。跟传统临床护理模式相对比5,循证护理更加具有科学有效性,使护士摆脱常规护理思维模式,使病人信任度显著提高,使紧张的护士和病人之间关系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结果实验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除此之外,循证护理也改变了医生和护士的关系,护士要按照科学证据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的一种护理方案。它是以“一切为了患者”为护理理念6,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本文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7.5%(70/80),护理以后实验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5%;对照组在护理之前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为86.3%(69/80),护理以后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0%,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以后,实验组发生心率失常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临床报道相一致。现如今,循证护理模式已经被众多医院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通过循证护理和传统护理进行对比,表明循证护理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可以促进病情早日恢复,可是因为当前临床病例数相对较小,临床治疗以后跟踪随访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包艳,钟美容,张丽群,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4(8):526-527. 2王玉玲,秦力君,林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阶梯心理康复护理程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xx,35(6):373-375. 3鲁登桃.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xx,35(2):156. 4唐金凤,刘立淮,席晓红.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xx,14(4):25-26. 5胡静,胡晓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xx,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