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崔娜 指导教师刘云艳教授 摘要 学校适应是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学生学校适应状况不仅对个体目 前的情绪、心理、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青少年将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以 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及问卷调商等研究方法,结合因素分析、相关分析 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考察了学校适应的结构及目前初中生学校适 应状况,比较了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学校适应各维度的差异,同时初步探讨了学校适应与 自我概念的关系,井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建议。 本研究的初步结论是: ( 1 ) 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心里测量学的要求,可 以作为初中生学校适应的调杏工具。 ( 2 )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分为五个维度:学校态度与情感、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 适应、常规适应。 ( 3 ) 初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处于一般水平学业适虑问题比较突出。 ( 4 ) 初中生学校适应在性别、年级、是否住校、是否借读、感知的学习成绩等变量上存 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女生的学校适虑要好于男生:在师生关系和学业适应方面存 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师生关系上,二年级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学业适应方 面,三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城乡学生在学校适应总分、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上 均存在显著差异;住校生学校适应状况比通校生差,在对待学校的态度情感和同伴关系、 师生关系及常规适麻方面都较通校生差:借读生的学校适应和酱通生存在显著的著异,前 者明显著于t l 亓者;学校适应住学生感知的学习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绩水平越高学校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面盗生翌鱼垂垄墨鱼壅 ! 邋金! 殓塑灸勉氢 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土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出皈过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 了标注。 学位论文作者:经姻f签字日巅:加7 莎年甲月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部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口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镪嗣? 签字日期:伽多年中月7 日 导师签名:吲牛 l 签字日期:驴1 年牛月7 日 西南粪彰 奏器鍪霪黧 警? i 囊璧雾薹蘩羹囊囊 器? i ? ;萋蔼 鲻覆i i l l i 2 d 。酬昝蕊曼矗蔬彰;:; j “习“基篱。紧裂;堂 l ;! 五瓮辇 金l 一f 王驰孽掣氐瑾馏峦萼篡肆扣“j 珏鞭攀殴诗价对人 磊“聪胡窭舅裂需灞向溶圄 石旧嘻:咸啼叶瑚娄仓彰刚爹贮f 笔霉蓑器“堑。酣蝈挪豁l i 整堆。堡窖粕j 耄晨;臻焉 嘎萼伟与巧篓i i l 珀剥酗垂;i 纵觚鬟蓉嚣关;帮研究谐碗看婪等屉圣吐;i 潞戴豇柏啊鹃聃 玛盱奠鲢雾弱j 萎! 骑茉圭葫蜀筹甜带蝓肇扣蝎酣臣i 曲抽囊闯埤素黑蓦他弼粤驷i 萎骈 矫j ;i ! l 。聃新照钉镉“美题剐矿 寸j 妻宁牛篝俘埴应的整:一! j ! ! 瑚历馕崩掷舅蒴鞠酗,薹。猎 得嚼;堋罐掣闭喙。新;g 如丽釜删臼链褂:晕拍嘶孙囊豁:群& 器l : ! 曩孽套基谦蓬 毒墨 葛专矗墓差系避征举仑囊= 讨翁墅爹妻耋碴簟镬侧坶s 芸菰甜鐾硼朝:,驱| 羹| 萋雒型弱瑶茎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反映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并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学校行为。同伴接纳和友谊是同伴关 系中的两个重要层面( 邹泓,1 9 9 8 ) ,代表两种不同的经验,在儿童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同伴接纳( 受欢迎) 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项结构,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喜欢 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友谊关系! l l i j 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般向结构,反映的是两个个体闻 的情感联系( b u k o w s l 【i & h o ,1 9 8 9 ) 。关于同伴接纳的测量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根据研究目的 不同,所用的方法也略有不同,但基本是采用传统的社会测量法( m o f e n o ,1 9 3 4 ) 的变式。主要 区别是采用同伴评定法或是提名法。同伴评定法是单维法,通常是提供给被试一份同班同性 别同学的名单,请他们在5 点量表上表明自己对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积极和消极提名法义称 两维法,通常请被试写出自己在班里撮喜欢的三位同学( 积极提名) 和最不喜欢的= 位同学 ( 消极提名) 。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个被试所得的提名频次标准化。目前我国学者也越来越关 注学校适应中师生关系的研究,对于师生关系的类型、特点研究大多是依据依恋理论进行的, 英采埔的测量上具也大多是在p i a n t a 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些研究主要考察了师生关系 的冲突性、依恋性、亲密型和回避性关系。有研究( 杨阿丽,方晓义等,2 0 0 7 ) 采用张磊( 2 0 0 3 ) 在参考p i 协( 1 9 9 4 ) 问卷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基础上编制的量表。该问卷共2 2 个条目,包括 四个维度: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 另外,还有一些综合考察性量表,如台湾学者吴武典( 1 9 9 7 ) 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 况问卷的在校行为子量表该量表包括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学芙系适 应和自我适应五个维度,每个维度1 0 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的应状况越 好。袁立新等编写的学校生活适应奄表l a s s ( l i f ea d a p t a t i o ns c a l ei ns c h 0 0 1 ) 中小学版 包括集体适应、学业适应、自我接纳、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4 个方面,较全面地反映了学 生在学校的生活适应情况。本次研究对该量表进行修订,谢峰( 2 0 0 3 ) 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 量表( c o n e g es t u d e n ta d a p t 曲i l i t yi n v e n t o r y ) ,量表共有6 6 个项目,从七个方面( 学习适 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 心症状表现) 测查大学生学校适应。 2 1 3 学校适应研究的现状 国外关于学校适应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结 论。而国内研究则主要围绕二个领域展开。第一、人际且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主要考察家 庭教养方式、教师行为、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方面。第二、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如社交退缩、攻击、欺负等。第三个体的心理社会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如自我概念、 社会支持等。( 余益兵,2 0 0 6 ) 2 1 3 ,1 人际互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d 0 r n b u s c h 等人( 1 粥7 ) 通过对7 8 3 6 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 少年的学业成绩密切相笑。号制型和放任垂! ! 教养方式与学生的成绩早负相关,权 绞接攵 研究同顾 式与成绩早正相关,且教养方式与成绩的这种相关不受性别、年级、父母教育水平的影响。 l b o r n 等人( 1 9 9 1 ) 对4 1 0 0 个拥有1 4 一1 8 岁青少年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青少年在心理社会发展方面的得分展高,在心理与行为适应不良方面的得 分最低;一些研究发现,父亲的教养态度会对孩子后米的社会和学校适应产生影响。父亲的拒 绝与女儿的学习动机和自我价值感存在负相关( e l d e r ,1 9 8 5 ) ,父亲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与男孩 的同伴交往技能有关( j e s ,1 9 9 6 ) 。s h e k ( 1 9 9 8 ) 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功能、亲子冲 突是影响中国中学生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另外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儿童在学校 的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有密切相关并且父母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同伴拒绝的程度呈正相 关而与几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儿童的社交能力早负相关;父母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 同伴接纳的程度、儿童社交能力呈正相芙,而与儿童被同件拒绝的程度呈负相关。( 曾琦等。 1 9 9 7 ) 。谢蓓芳等人( 2 0 0 4 ) 对小学生的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儿童的适麻行为的发展,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有 碍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蒋奖( 2 0 0 4 ) 对北京市两所普通学校的2 0 6 名青少年学生进行研究也 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负相关, 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等因子有显著的止相关。 还有研究表明,父亲的过分关心,能预测男孩的内隐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拒绝则可以预测男 孩的外显问题行为。父亲的接受性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一抑郁行为( 陈会吕笆,2 0 0 4 ) 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丁儿童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积极参与班级、 学校活动,与同学形成积极的情感关系,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 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儿童产生孤独的情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在学校环境中表现退缩、与老 师同学关系疏远、以及攻击性行为等,从丽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师生关系与儿童早期的 学校适应( l a d d ,g 8 r y w 1 9 9 7 )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儿童的早划学校适应显著相关,亲密的师 生关系与儿童积极的适麻结果( 如学校喜好、班级参与、学业能力) 有关,冲突的师生关系 与儿童的消极适应结果有关。紧张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儿童的厌学及学业成绩的f 降而融洽 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学习成绩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方怀胜,2 0 0 3 ) 。在学业表 现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 ( m o s s ,1 9 7 8 ) 并且能够增强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b r i c h ,1 9 9 7 ) ,而师生间的冲突与学生的同伴 接受度之间旱显著的负向相关( l a d d ,1 9 9 9 ) ,从而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羊i l 不融洽。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片j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 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 伴关系不良有i t 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影响成年以后的社会适应。 2 1 3 2 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在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麻结果的,乏系中研究基本上支持了亲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之 间的正向相戈,但攻击、退缩行为与学校适麻间的关系,不论是在同伴关系( c h a n g ,2 0 0 4 ) , 7 阿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还是在学业成就领域( c h e n r u b i n ,1 9 9 7 ) ,两者之问的相关都呈现出由正到负的散状分布。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其同件接受和学业成就,儿童的攻击、退缩行为对学 业成就和同伴接受有明显的负向预测效果( 郭伯良等,2 0 0 5 ) :在学校受过同伴欺负的儿童明 显的讨厌和p q 避学校,讨厌和逃避学校的儿童也更多的表现出情感上的阿题( l a d d ,1 9 9 7 ) 。经 常受欺负的儿童注意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经常逃学( 0 1 w e u s ,1 9 7 8 ) 。b 0 u l t o n 和s m i t h ( 1 9 9 4 ) 的研究发现,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水平晟高,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儿童;同伴接纳水平也很低。 王丽萍( 2 0 0 2 ) 对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与学校适应的研究表明,儿童受欺负的次数对儿童的 同伴拒绝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经常受欺负的儿童是否受到同伴的拒绝,被同伴拒 绝的程度如何,不仅仅决定丁二儿童受欺负的频次,而且儿童的行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 一定的催化作用。 2 1 3 3 个体心理社会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刘j 盘军( 2 0 0 4 ) 研究发现高中生的身体自我对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社会喜好具有显 著的消极预测力:社会自我对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攻击破坏行为有显著的积极预测力。李玮 ( 2 0 0 5 ) 对三一无年级蒙古族小学儿童的臼尊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者旱显著 相关。以往的研究对于社会支持与个体适应之间的关系曾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社会支持 与个体适应具有显著的相荚( b a “e r a ,1 9 8 1 ) ,社会支持水平与孤独、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存在 着显著的负相关( 陶沙,2 0 0 0 ) ,社会支持对中学生的抑郁和过失行为有显著的缓冲作用 ( m i c h a e l ,1 9 9 2 ) ,并能很好的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 e r i c ,1 9 9 1 ) 。李文道等( 2 0 0 3 ) 研究发现,社 会支持水平不同的初中生在学校适应的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赢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量显 著高于低支持水平学生的适应质最,高支持水平的初中生表现出较少的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 问题行为,孤独感较低,学习成绩较好,同伴的评价更高,对学校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大学新 生感受到的丰十会支持水平和他们的学校适应水平早正相关,并且,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新 生学校适应的作用依次是:人学同学、大学教师、家庭和过去朋友的支持( 陈君2 0 0 4 ) 。 2 1 3 4 其他相关研究 其他相芙研究还从生活满意度( 刘旺2 0 0 6 ) 、家庭环境关系( 赵燕鹰等,2 0 0 5 ) 、人格 建构( 陈会吕,2 0 0 7 ) 、教师领导行为( 廉串德,郑日昌,2 0 0 2 ) 等不同角度出发探讨其与学 校适应的关系。另外国内对特殊群体如农村学生( 而艳玲,2 0 0 6 ,曹述蓉,2 0 0 6 ) 、女人学生 ( 李志,r 贻劭,1 9 9 9 ) 、贫困民族地区学生( 格茸拉姆,2 0 0 6 ) 、城市弱势群体子女( 赵红 伟,2 0 0 6 ) 、智力落后儿童( 李红菊等,2 0 0 6 ) 的学校适应情况也有一些研究。 2 2 自我概念研究概述 2 2 1 自我概念的界定及内涵 最早对“臼我”的内部结构和定义展开讨论的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詹姆斯用s e l f 8 研究回顾 ( 自我) 来表示自我概念,他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 m e ) 和i 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 者的主体我( i ) 。“主体我”起到发动、组织和解释经验的作用,“客体我”是被了解和认识的 对象。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 1 ) 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 成:( 2 ) 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 3 ) 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随后的心 理学家继承了詹姆斯对自我的划分,具体涵义虽不尽相同,但丈体上是一致的。库利和米德 都从自我和社会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库利认为“自我”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 连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1 9 2 2 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 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 的反映。米德认为自我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他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 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 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白我概念的形成。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 的基础上的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 通过“土格我”( 作为自我的体验者) 与“宾格我”( 作为自我的被体验者) 之间的对话。即 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 1 ) 和宾格 我( m o ) 两个方面。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一套有组织,有连 贯性对自己的观感”。菲茨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的总体特征或一系列维度的自我评价。 s h a v e i s o n ( 1 9 8 2 ) 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 形成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受他人的评价、强化及个体对自身行为的归因方式的影响。伯恩斯 ( b u r f l s ,1 9 8 4 ) 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提出自我概念是有关自己的技巧、能力、外貌和社会接受性方 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i b s e n b e 喀( 1 9 8 6 ) 认为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自我客体思想和情感的总和,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许多方面的看法,这些方面 包括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 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m a r s h ( 1 9 9 0 ) 认为白我概念是个体对自 身的感知觉,这种感知觉的形成依赖丁:个体的经验及其对周围环境的解释。我国心理学家黄 希庭( 1 9 9 6 ) 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 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能和他人分别开来。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不同的心理学家对自我 概念的定义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普遍认同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而这种 知觉是在个体对环境和经验的解释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2 2 自我概念的功能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白我概念在社会交往及个体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之所以能 够达到自主是因为有了良好的自我概念,而人的白我概念发展的实质是人逐渐走向白主乃至 白由的过程。它是复杂的社会行为相互作h j 过程的起点,也是个体社会化的结粜。自我概念 是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成分,它不仅能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 9 研究回顾 把学业语文自我概念细分为听、说、读、写四种自我概念。桑和哈特( s o n g & h a t t i e ,1 9 8 4 ) 发展 了自我概念的等级模型,他们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能力自我概 念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功的信念;成就自我概念是指对现实成就的情感和知觉:班级白 我概念是指在班级活动中的白信。将非学业自我概念分成社会亡:l 我概念和自我表现自我概念。 社会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和同伴两个方面,这与在一个人生活中重要他人有关。自我表现自我 概念包括身体和自信两个方面,这与人们怎样向他人表现自己有关。根据这一模型所编制的 s o n g h a n i e 自我概念量表在国外得剑了r 泛使用。h a t t j e ( 1 9 9 2 ) 认为和原始的s i l a v e l s o n 等 人提出的等级模型样,能力和成就白我概念的范畴可以延伸到特定的学校科目,身体范畴 可分为身体面貌和身体技能。1 9 9 5 年,s p o e l ( 1 9 9 5 ) 笛义把个体的艺术自我概念整合到m a 曲 一s h a v e l s o n 的理论模型中,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f m s 把自我概念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 个体的综合状况,即自我总分和自我批评;第二部分分成两人维度:一是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 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来分析,分别为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等;二是自我概 念的内容维度,可分为生理白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等。并编 制了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 c n e s s e es e l f c o n c e p ts c a l e ,简称t s c s ) 。w a t l 【i n s 和董奇1 9 9 4 ) 将自我概念具体分成8 个维度,包括生理能力运动、生理外貌、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语 文、数学、学校和一般自我概念。国内学者郑涌、黄希庭( 1 9 9 7 ) 在对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 结构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构想出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理论维度。结果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 主要涉及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和自纳等维度。 2 3 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2 3 1 自我概念与学业的相关研究 学业成就与学业自我概念是互为冈果的关系。学业成绩好会导致学业自我概念高,同样。 较好的学业自我概念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b y m e ( 1 9 8 4 ) 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和能力与学业自 我概念的相关高于非学业白我概念的相关,在特定领域中的成绩与相对应的学业自我概念有显 著相关。m a r s h ( 1 9 8 3 】等的研究发现,数学和语文成绩与它们各自的自我概念有高相关,而与其它 学业领域的白我概念相关较小,但这两个自我概念之间儿乎不相关。刘志军( 2 0 0 4 ) 的研究发 现高中生的身体自我对学业成绩有消极的预测作片j 。叶丽红( 2 0 0 3 ) 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 念偏差造成学习障碍。姚计海、屈智勇和井卫英( 2 0 0 1 ) 研究了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的关 系,认为学习成绩与自我概念有显著止相关。探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得到结 论:学业自我概念对学业成就有止面影响。 2 3 。2 自我概念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的研究 刘志军等( 2 0 0 3 ) 研究发现,同伴的受欢迎性与自我概念没有密切联系,而同伴的拒绝与 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4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的编制 4 1 编制目的 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用于溯评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 4 2 编制过程 4 2 1 开放式调查 对山东淄博五中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的5 2 名同学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 见附件一,对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合并相似条目,得到频率比较高的几个条目,土要有学习 成绩问题、师生同伴关系问题、情绪问题、在此基础上征询专家意见。建立问卷的基本结构。 4 2 2 编制预测问卷 通过访谈和专家建议,参考已有的国内外相关问卷中的项目;如人学新生学校适应自 评量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在校行为子量表,学校生活适应量表l a s s ( l i f e a d a p 妞t j o ns c a l ei ns c h 0 0 1 )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c d l i e g es t u d e n ta d a 昨l b i j j t yl n v e m o r y ) ,共编制 测验项目5 4 项。项目编制后,请5 名心理学专家,l o 名中学生仔细审阅各项目,将不易理解, 可能产生歧义的项目标示出来,对这些项目进行修改或删除,形成一个6 个维度,共4 7 项的初 测问卷。所有项目采取李克特式5 点计分。具体维度的含义如下: ( 1 ) 常规适应土要指对学校基本规章要求的适应。 ( 2 ) 课业适应主要指是否能胜任目前的学习,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效能感。 ( 3 ) 同伴关系主要指与是否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能够和谐相处。 ( 4 ) 师生关系主要指是感受到的师生双方对待彼此的态度和关系。 ( 5 ) 情绪适应在学校情境中的的情绪状况和由学校生活引发的情绪状态 ( 6 ) 学校态度对学校生活的评价、喜好或同避 4 2 3 形成正式问卷 4 2 3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抽取淄博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一到初三共6 个班( 每年级两个 班) 的学生同收问卷2 5 8 份,有效样本数2 3 4 名,被试的构成见表: 1 6 曲南人学硕+ 学位论文 表4 3 初中生学校适应初测问卷鉴别度分析 本问卷适当提高鉴别力标准,低于o 4 的题项都予以删除。经鉴别力分析,剔除1 、4 、7 、 1 6 、3 0 、3 7 题有效题项4 l 题,占总题项的8 7 ,说明初始问卷题项鉴别力质量非常好。 第三,闻素分析 经上述分析,问卷保留了4 1 个题项,对4 1 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7 根据各个项目因素负荷 和共同度作为判断项目有效性的标准,删除部分题项,确定晟终问卷。本研究采用公认的项 目评价和筛选标准取舍题项。具体删除题项的标准如下:因素负荷小于o 4 0 ( a o 4 ) :共 同度小于o 1 6 m 2 0 1 6 ) “概括”负荷小于o 5 0 ( a 孙2 o 5 0 ) ;每个项目最人的两个“概括” 负荷之差小于o 2 5 ( ( a 1 2 a 2 2 m o 2 5 ) 。根据以上标准对预测问卷题项进行筛选,构成有效项目 问卷,再次进行因素分析。首先,进行因素分析的适合性检验,用k m o 的值进行度量,结果 见表,b a n i e t t 球形检验及其显薯,说明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相笑它们可能共享潜在因素,非 常适合做因素分析。 表4 4k m oa n db a n l e n t st e s t 对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抽取山的因素进行正交旋转以明确其结构。在探索性因素分 析的过程中,根据以f 标准确定冈素数目:因素的特征值- 人丁i l :冈素解符台陡阶图检验( s c r e e 8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的编制 t e s t ) :抽取山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要能解释3 的总变异:符合理论构想的成分分析。对碎石 图的观察发现,比较适合提取5 个因素,5 个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5 6 5 6 7 的变异,旋转后的 因子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见表: 表4 5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因子贡献率 初始特征值 旋转后的特征值 因子特征值方差贞献| 牢 方差累计贡献率特征值 方差贞献牢方差累计贡献率 51 2 2 54 0 8 5 5 6 5 6 72 2 2 87 4 2 5 5 6 - 5 67 正交旋转后根据构想的维度和负荷值较高所隐含的意义命名5 个因素: ( 1 ) 因素一的题项主要描述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评价、喜好或回避,以及由学校生活引 发的情绪状态故命名为学校态度。包含2 9 、1 7 、4 6 、3 5 、2 8 、3 4 、4 0 七个项目。 ( 2 ) 因素二的题项主要描述的是同学关系状况,故命名为同伴关系。包括3 3 、2 2 、3 9 、 2 1 、4 4 、2 7 六项。 ( 3 ) 因素三的题项主要体现的是师生关系状况,故命名为师生关系。包括4 3 、3 、2 6 、 3 8 、1 5 五项。 ( 4 ) 因素四的题项主要来源于学生是否能胜任目前的学习,对学习是否有兴趣和效能感, 故将其命名为学业适应。包括3 1 、8 、1 4 、2 、2 5 五项。 ( 5 ) 因素五的题项米源丁问卷中对学校基本规章要求的适应包括4 个项目主要描述了学 生在学校中违纪,及对规章制度的态度,故将该维度命名为常规适应。包括3 6 、1 3 、4 l 、2 4 四项。 因素分析发现,原来构想的情绪适应的题项分散在了其他几个因子中。而没有作为一个 独立的因子体现出来,其中2 8 ,3 4 归入学校态度这个因子。2 2 归入同伴关系。可见,情绪可 能只是其他因素的衍生产物。而不作为学校适应的一个结构维度。 表4 6 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负荷矩阵( 旋转后) 项目 因素t凶素2凼素3 因素4因素5 6 9 5 6 8 7 6 6 3 6 “ 5 9 6 5 7 9 4 5 3 7 7 5 4 1 9 明加5 ;让 4 6 9 1h 勰昌;柏栅锄 “h n 吼镐蛎 3 2 3 7 4 4 3 2伯料昭 6 l 9 4 穹档盯眈 耋似啪孽; 穹l t tm 掰蛳蛳 吣王l l l 2 3 4 脚卅!星瞄脚枷脚胧 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的编制 卷的所有测题都来自理论文献,开放式问卷调查,并综合了国内外的相关问卷,请心理学专 家对项目的适宜性做出判断,并经过多次审卉和修改,初测完成,义对项目的进行合理的筛 选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涵盖初中生学校适应的主要方面,并且具有代表性。 4 2 4 2 ,2 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测验能测量到的理论上的结构和特质的程度,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来检验。 各因素应该与问卷总分具有较高的相关,以体现问卷整体的同质性;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因该 恰当。相关过低说明问卷构想上同质性太低,相关过高说明各因素之间有重复成分( 戴忠恒, 1 9 8 7 ) 。检验结果见表4 8 表4 8 各因素及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结果显示:各分问卷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在o 6 5 4 o 9 0 6 之间,问卷备维度之间相关在 o 3 0 8 一o 6 4 7 之间,各分问卷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明显高于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说明问卷各维 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能较好地反映出要测查的内容。问卷具有较为良立f 的结构敏度。 2 l 西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5 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 5 1 研究目的 研究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现状,及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初中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上的差异。 5 2 研究方法 5 2 1 研究对象 对山东、北京、天律所属6 所中学( 3 所城市普通高中,3 所乡镇中学) 共计9 2 2 名学生进 行施测,同收有效问卷共8 3 5 份,有效样本率9 0 6 。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构成如表5 一l 所示: 表5 1 正式被试的构成 考虑到初中生以对自己的成绩作出高估,收集到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将中上与 上合并为中,将中卜与卜台并为下。上、中、下最终人数分布为2 5 l ,4 3 7 ,1 4 7 ,所占百分比 为3 0 1 ,5 2 3 ,1 7 6 。 5 2 2 研究工具 白编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问卷采用l i l c e r t5 点计分,共2 7 题。 5 2 3 实施程序与数据处理 初中生学校适,节现状的调查研究 问卷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统一指导语,要求被试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独立评判,问卷当 场回收。收集到的数据使用s p s s l l 5 进行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差异分析。 5 3 研究结果 5 3 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总体状况 表5 2 初中生学校适应总体状况 由表可以看出,被试总体学校适应状况一般,比较其他的儿个因素,学业适应得分稍低。 5 3 2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5 3 2 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 表5 - 3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性别差异 统计结果表明,初中生学校适应在总体水平上女生要好丁i 男生,并且在几个维度上的得 分都显著高丁男生。 5 3 2 2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年级差异 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 从总体来看筹距并不大。其t j 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适应总分上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5 3 2 4 是否在校住宿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 表5 5 住校生和通校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 5 可以看出,住校生学校生活适应的总分显著低于通校生,在对待学校的态度情感 和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常规适应方面都表现出了类似的特征。只有学业适应上不存在显著 差异。 5 3 2 5 是否是借读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 表5 6 普通生和借读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5 6 可以看出,借读生学校生活适应的总分显著低r 止常招生的学生,相比之下,其 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更多的4 :适。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3 26 自觉学习成绩状况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 表5 7 自觉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自觉学习成绩平均数 标准差f 值s i g事后多垂分析 注:i 一成绩j 2 成领巾,3 一成绩r 以自我评价的学习成绩将被试分为三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学生在学 校适虑各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学习好的学生比学习中等的学生学校适应情况明显强许 多。成绩差的学生比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学校适应方面还要弱许多。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6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6 1 研究目的 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路经分析等统计技术,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各因子对学校 适应的预测性。 6 2 研究方法 6 2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同5 2 1 6 2 2 研究工具 自编的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和林邦杰修订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6 2 3 数据处理 使用s p 镕1 1 5 对数据进行高低分组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6 3 研究结果 6 3 1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检验 对本次测验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同质信度、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见 表6 一l ,6 2 。 表6 1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信度分析 表6 2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的分量表的相关矩阵 生理 自我 伦理 心理 家庭 社会自我自我 自我 自我 自我自我自我自我批评认同满意行动 1 2 8 7 #1 0 1 94 0 3 _ 呻1 0 6 24 5 l #5 1 5 ” 伦理自我 1 6 2 + 心埋自我,4 7 2 掌掌 家庭自我 3 6 2 # i :会自我 3 3 2 # “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量喜昌宝量詈量量呈曼曼曼曼曼呈曼曼呈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竺詈罢! 窒曼量喜曼呈曼呈詈曼量曼量量曼曼量呈曼曼呈孽 生理伦理 心理 家庭荆:会 白我自我自我自我 自我自我 自我自我自我批评认同满意行动 自我批评 一0一1 7 酗一0 4 3一1 3 2一2 4 2 #l 自我认同 1 3 72 4 z #2 5 2 #2 4 l 料,1 4 7 料 一2 6 2 #l 自我满意 4 8 6 #2 9 3 # 4 3 7 # 4 5 0 # 5 4 4 #一1 2 43 1 4 _l 自我行动3 1 2 # 4 2 6 # 4 4 6 料4 3 i # 4 6 l # 一1 5 抖1 6 03 9 3 # l 自我总分5 坞#5 鹋#6 0 6 # 7 8 2 #7 7 3 #一2 2 船4 4 7 # 6 2 2 #6 0 l # 表6 _ 2 的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基本都高于各个分两表之间的相关,表明 各个分两表基对整个量表做出了贡献有各自独立,具有较好的内部结构效度。 6 3 2 高低自我概念组在学校适应各层面上的差异 将自我概念的总分最高2 7 及最低的2 7 作为高低分组的界限,考察不同自我概念的学生 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 表6 3 高低自我概念组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 4 5 1 ) 从表6 3 可以看出,高低自我概念组在学校适虑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高自我概念组在学校 适应各个方面都好丁:低自我概念组。 6 3 3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表6 - 4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矩阵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表6 - 4 结果表明,学校适应和自我概念之间多个困子存在显著相关。 6 3 4 初中生学校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 表6 4 表明初中生自我概念与学校适应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为了进一步揭示其定量关系, 对数据采用逐步同归的方法,以自我概念的结构和内容维度的8 个因子为自变量,以社会适应 的各个冈f 为因变茸,采剧逐步回门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6 3 4 1 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学校态度和情感的回归 表6 5自我概念预测学校态度和情感的多元回归分析表 8 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鼍,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3 个,多元相关系数为4 0 5 ,联合 解释变异量为2 5 5 ,也就是说3 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学校适戍2 5 5 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 来看,以家庭自我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1 5 2 。自我满意为7 1 ,自我行动解释量为3 2 。 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学校态度= 2 4 0 家庭自我十1 7 l + 自我满意+ 1 9 3 + 自我行动。 6 3 4 2 自我概念各因子对同伴关系的回归 表6 6 自我概念预测同伴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表 8 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群的显著变鼍共4 个,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 1 4 ,也就是说4 个变量 能联合预测学校适应2 1 4 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来看,以家庭自我预测力最强,其解 释量为1 2 8 ,其余三个变量解释量分别为4 6 ,2 8 ,1 2 。标准化同归方程为:同伴关系 = 1 8 5 t 家庭自我+ 2 5 1 社会自我+ 1 9 4 生理自我+ 1 8 7 自我满意。 6 3 4 ,3 自我概念各园子对师生关系的回归 表6 7 自我概念预测师生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表 8 个预测变量预测效标变最,进入【可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共2 个联台解释变异量为1 7 3 ,也 就是说2 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学校适应1 7 3 的变异量。就个别变量的解释来看,以家庭臼我预 测力虽强,其解释鼙为1 4 7 社会自我解释量为2 啪。标准化l 亓l 归方程为:学校适应= 2 9 4 初中生学校适应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3 l 总讨论 而喻的重要性,因此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住,很容易让他在学校这个环境中火去信心,感觉孤 独,同伴关系不良还有可能导致学业和情绪方面适应困难,甚至会影响成年吐后的社会适应。 师生关系主要描述的是目前的师生关系状况,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在_ 丁师生交往主要集中丁二学 习方面,其支持作j _ 1 3 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的关心与帮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感 和对集体的信任。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芙系有利丁儿童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 因此是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冈素。学业适应主要描述学生是否能胜任目前的学习,对学习是 否有兴趣和效能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一向被认为是学校适应的重要指标之一学业成绩经 常被当作学业适戊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许多研究也都采用学生的几门主干课程的成绩 作为学业适应的指标,本研究认为学业适应的指标不应该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涵盖兴趣,效 能感,学习技能等的综合性因素。常规适应土要描述了学生在学校中违纪,及对规章制度的 态度及执行情况。许多研究用学生的问题行为作为学校适应的一个因素,但是问题行为中吸 烟、酗酒、打絮斗殴等情况也许并不是与对学校的不适应相关联的,因此该因素的题项更多 的集中在对在学校一般规章制度的违反。预测试卷中的情绪适应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 析出除了被删除一部分题项,剩下的题项都进入学校态度,和同伴关系两个冈素中。这可 能是由丁各种情绪、情感总是由具体的事件所引起,如学业成绩不佳或人际芙系不良,经 过长期的积累效应,表现出来就是对引起此类情绪的客体或情境的一种趋向或回避。 7 3 初中生学校适应现状分析 7 3 1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总体情况 目前,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在许多地区出现了让人担忧的情况。新华衬= 曾经报道过,有 的学生一进学校和课堂就山现头晕、呕吐,心慌、焦虑,共至昏倒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 与学生学校适应不良有很大的关系。在学校中学生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无法有效地进行 调整,导致了适应不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初中学生的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处于一般水平平 均分大都在3 分左也学业适应问题比较突山,体现出学生目前在学习的兴趣,效能感,主动 规划自己的学习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丁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 许多学校、家庭和丰十会上的一些观点仍然将学业成绩看作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导致学生 学习压力过大,这在报人程度上反而影响了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许多的中学生已经把“学习 太累”当做自己学习锄头不足的最主要原阏。学生只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获取奖励的丁具。而不 能真正作为一种内部需要,因此在漫艮的学习生活中,难免要失去兴趣,即使是学习成绩不 错的学生,在巨人的竞争压力下也会表现出对学习的厌烦。 7 3 2 初中生学校适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初中生学校适应在总体水平上女生要好丁男生,并且在所有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 阳南人学硕+ 学位论文 低白我概念的学生更游刃有余。同时,自我概念是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在 学校中的学业和人际关系对自我概念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可能本身学校适应羞的学生在妖 期学习生活中就遭受了更多的挫折。导致了自我概念比较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复杂的 因果芙系。相关分析表明,初中生学校适应总分与自我概念中的多个维度显著相关。其中与 家庭白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心理自我、自我行动及其显著的相关,与身体自我显著相 关,与道德自我、自我批评和自我认同相关不显著。具体到学校适应的某个层面,情况有所 变化。研究发现:( 1 ) 自我概念中生理自我因子与学校态度情感、同件关系、师生关系、适 应总分相关显著,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程度较其他几个因素要高,并且在回归分析中仅对同伴 关系有预测作用。这可能由于生理自我反映的主要是受试者对其身体健康状态、外貌、技能 等方面的感觉。因为外貌是影响青少年交友的一个因素,人的容貌、体能往往是吸引同伴交 往的最初原因和可以支配别人的先决条件,当对自己的外貌和健康充满自信时,更容易受到 同伴的欢迎和接纳。因此会对初中生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2 ) 自我概念中的道德白我因 子只与常规适应相关显著,道德自我反映的是对道德价值、行为等的看法。它与行为自律的 特征有关。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感到满意时,这 种信念使白己在遇到行为与规范冲突时能够更好的控制冲动,按照“理想”中的自我行事, 在学校生活中,当自己的行为与规范冲突时,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与道德自我概念会产生不一 致,因此会引起内心的焦虑,这时他可能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消除焦虑,达到内心平衡。 对自己的道德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通常认为自己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在自己的行为和 规范冲突时,对行为的评价并不会引发内心的冲突因此会更易于去破坏规范。( 3 ) 自我概 念中的心理自我因子除了与常规适应相关不显著外,与学校适应各层面的相关都很显著,并 且对学业适应、适应总分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对学业适应的预测力最强。心理自我主 要反映了对自己个人价值及能力的评价。当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那么在学 校中就会更多的表现山积极行为,更积极投入学习和活动中去,更愿意通过好的表现来不断 证明自己的价值,当取得一定的成绩后,继续提升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这样就易于形成良 性循环。相反,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没有价值的,往往就会表现出更多地退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管理-非宅腾退工作流程 SOP
- 2025年小学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德语写作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区道路施工方案
- CN120110800B 一种基于分布式零知识证明的匿名数据合规性检查方法 (暨南大学)
- CN120107759B 一种视觉识别算法容器动态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千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CN120103506A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半煤岩巷道围岩松动圈动态探测装置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 CN114091062B 职业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任丘市麻家坞学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案)
- 班组每周安全例会记录2优质资料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第1篇2生命的化学基础课件
- 多团队协作下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课件
- 博物馆建筑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原理课件
- 【讲座培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解读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交底
- 2022年二级建造师机电继续教育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
- 《机械知识》(第六版)电子教案(全)完整版课件整套教学课件
- 政府会计制度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