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物流包装现状及其策略探析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引言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二)研究内容与方法2二、绿色包装理论3(一)绿色物流与绿色包装3(二)绿色包装内涵4(三)绿色包装判断依据5三、绿色包装现状6(一)成本因素制约绿色包装发展7(二)绿色包装科技水平需提高7(三)绿色包装设计水平偏低8四、绿色包装策略8(一)包装废弃前策略8(二)包装废弃后策略10(三)激励策略10(四)保障策略11五、结束语12参考文献1313摘 要现有的物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非绿色的因素,尤其是在包装的子系统中,常常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包装模式,实行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减少了商品流通环节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绿色包装可以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基于绿色物流的理论,围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论述,探讨我国绿色包装的现状及其策略,从而展示了绿色包装所具有的现实意义。首先、界定绿色包装的概念为文章展开论述确定范畴;其次、通过阐述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包装对资源的消耗和包装产生的环境污染,分析绿色包装的必要性;第三、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现状,展示了我国绿色包装的现实性;最后,设计了我国绿色包装的策略。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现状;策略AbstractThere are many non-green factors in the existing logistics system, especially, that brings a waste of the resources and caus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usual in the packing subsystem. The traditional packaging has been change into green packaging for the sake of en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Green packaging reduce the possibl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commodity circulation and to establish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of exports be enhanced by green packaging, so as to promote the export trade of China.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such as reduce, reuse, recycle etc, the mean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dissertated, and the actuality and strategy of green packaging of China have been discussed as long as the meaning of green packaging has been demonstrated. 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of green packaging has been defined and then the category of this article has been introduced. Secondly, the necessity of green packaging has been illuminated by clarifying the impact of packaging in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the resources consumption of packaging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packaging. Thirdly, the actuality of green packaging of China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realism has been clarified. Finally, the strategy of green packaging of China has been planned.Key words: Environmental logistics; Green packaging; Actuality; Strategy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发生。以包装业为例:在我国,包装废弃物所带来的污染已成为仅次于水质污染、海洋湖泊和空气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源。1 包装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包装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工业污染是指从事与包装有关的企业部门,如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诸如废气、废水及其它废渣和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卫生产生的影响。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在随同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经使用后绝大多数包装物均完成自身使命而成为废弃物,对这些包装废弃物若不加以回收和处理,任其弃置于环境中,如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玻璃瓶、金属罐、纸容器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曾被誉为“包装革命”的发泡塑料,由于它极难在自然界中降解,因而成了“白色污染”、“白色公害”。这些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据环卫部门2007年统计:1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约为28万吨,其中2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并且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衬衫产业,平均每年生产衬衫12亿件,包装盒用纸量高达24万吨,相当于砍掉了168万棵碗口粗的树;平均每生产1000万盒月饼,就要耗费400棵600棵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做包装盒,我国每年花在月饼包装上的费用高达25亿元。2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包装,包括牙膏盒、鞋盒、家电用品的外包装等,无论他们设计的是多么华美,它们在购买后的命运大多都是被抛弃,仅木材原料的浪费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此外,还有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等其它包装材料的使用,这对于人均资源匮乏、还处于经济发展中的我国和资源有限的大自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大量的垃圾处理,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绿色浪潮也随之出现,绿色物流应运而生。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环境与贸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产品竞争除了价格、质量等传统因素外,环境指标正在变成一个重要因素。包装与运输是物流活动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两个主要环节。在绿色物流的道路上,发展绿色包装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绿色包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己经成为世界上许多任务业发达国家包装界的共识。随着绿色包装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以国际环保公约和环境保护为由,制定了一些包括绿色包装在内的环境法规。绿色包装成了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进入市场的“绿色壁垒”,有些己经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严重的影响。分析我国绿色包装的现状,可以了解我国绿色包装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保护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探讨绿色包装的现实策略,消除由于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将有利于我国进一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主要内容本文从绿色物流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相关领域做文献综述,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前提。其次、界定绿色包装的概念,从而明确本文探讨的范畴。第三、通过阐述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包装对资源的消耗和包装产生的环境污染,分析绿色包装的起因,从而明确了绿色包装的必要性。第四、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证发展绿色包装的现实性;第五、设计绿色包装的现实策略,从而实现绿色包装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优的路径。2. 研究思路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归纳法和演绎法,对我国绿色包装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通过项目实例说明绿色包装的实践环节。按照图1的逻辑展开论述。对相关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界定研究的范畴分析绿色包装的起因分析我国绿色包装的现状设计我国绿色包装的策略图1 路线图二、绿色包装理论(一)绿色物流与绿色包装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在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同时,在物流过程中抑制、减少直至消除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来看,绿色物流包括(图2)绿色包装、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仓储与保管、绿色装卸搬运和绿色流通加工等内容。图2 绿色物流的构成一般来讲,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和流通加工是物流最基本的5个流程和基本的功能环节,也是物流系统绿色化的基本内容。在这5个功能环节中,包装、运输、流通加工和仓储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绿色物流的重要环节之一绿色包装,它是实现物流绿色化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在展开详细论述之前,必须明确绿色包装的概念,界定绿色包装的范畴。 (二)绿色包装内涵绿色包装(Green Packaging)也称为“生态包装”(Ecological Packaging)或“环境友好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ing),是指能够循环复用、再生利用或降解腐化,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公害的适度包装。9简而言之,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对包括包装废弃前与包装废弃后的全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需要借助于系统工程的方法优化包装的环节。绿色包装不仅仅具有包装的一般性能,还具有保护环境和资源再生的两个主要功能。这两个功能主要靠5R1D的原则来实现,即Reduce、Reuse、Return、Refuse、Recycle和Degradable。101. 减量化(Reduce)包装在满足保护产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等功能的前提下,材料的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坚决制止过分包装,做到适度包装。欧美等国家将包装减量化列为发展无害包装的首选措施。它包含三个方面的降低:单件包装产品原材料消耗量降低、单件包装产品辅助材料消耗量降低、包装废弃物在清洗干燥时,能源公共资源及化学物质的消耗量减少。2. 再利用(Reuse)再利用指包装容器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重复使用。包装容器的重复利用,可大量减少废弃物数量。尽可能多地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以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率。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开发制品重复利用技术,并通过押金回收制度,使啤酒、饮料、酱油、醋等包装瓶实现多次重复使用。规定包装容器的使用次数,每使用一次都进行标记,当超过使用次数后进行资源化处理。3. 可回收(Return)指把包装废弃物再利用环节结束后进行回收,经过处理实现资源化,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例如,通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焚烧来利用热能,把包装废弃物堆肥用以改善土地的养分,从而实现资源化的目的。4. 拒绝使用无环保观念的产品(Refuse)无环保概念的产品主要指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破坏自然环境的产品,过分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品,过度包装的产品等;消费者应拒绝使用这类产品,而选用环保标志的产品。5. 再循环(Recycle)使用过的包装制品经过回收和再利用能够被运用于其它不同的领域。循环就是要在包装产品使用得不能再生的时候,设法通过再生的办法,使包装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或通过最终焚烧等处理,将其转化为热能,再循环到社会中去。当然,这种循环必须是以清洁生产为基本循环,把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避免循环生产时产生再次污染。尽可能选用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的原材料作包装材料,尤其应扩大再生材料的选用,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而且也节约了原材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如生产再生纸板、再生塑料。6. 可降解(Degradable)是指最终无法被再利用的包装废弃物,应该可以降解、腐化,不形成永久垃圾。如尽量选择可降解的纸包装材料,“以纸代塑”。当前世界各工业国家均十分重视发展利用生物或光降解的包装材料。如采用光控复合添加剂的新型塑料薄膜,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可自行降解成碎片,溶解在土壤中被微生物所“消化”,净化环境,消除“白色污染”。11(三)绿色包装判断依据我国对绿色包装还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标准,本文根据绿色包装的内涵,结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判断是否为绿色包装。1.包装材料无害化有毒有害成分应在规定的限量之内,我国也应加强对包装材料无害化的检查力度,制定严格的检查标准,可借鉴国外的标准。具体要求如下:在包装材料和包装中,铅、镉、汞和六价铬的浓度总量最大允许极限为100mg/kg(如表1所示);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总迁移极限不超过60mg/kg(对容器可换算为10mg/dm2)。12表1 包装材料有毒成分总浓度限值测试标准铅(Pb) ,镉(Cd),汞(Hg),六价铬(Cr(VI)的总浓度限值(重量)欧盟94/62/EC100 ppm美国TPCH100 ppm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品指令94/62/EC及其更新2004/12/EC美国:TPCH包装材料的毒性元素法令2.包装材料实行减量化 减量化是很难界定标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包装减量化的能力也会发生改变,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制定出包装材料减量化的标准。但减量化作为绿色包装的重要内涵,必须是否为绿色包装的判断依据。当前应该做到的就是避免过度包装,制定一个限制过度包装的标准。因为过度包装会导致垃圾不断增多,与绿色包装的要求相违背。3.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或无害物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或无害物对于绿色包装来讲必要的。例如,铝是一种能源密集型产品。生产一公斤铝需要耗费14度(千瓦/时)电。这就意味着,生产1米长的标准铝箔纸所需耗费的能量,如果用来为照明设备供能,可以使普通灯泡(60瓦)连续发光2个多小时,使节能灯泡(11瓦)连续发光13个多小时。而用回收铝制成新铝,则只需通常情况下所需能量的5%即可。13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包括:废弃物能重复使用,废弃材料回收再生,能源回收再生和化学物回收再生。包装废弃物转化为无害物是指包装废弃物转化为自然界自身可接纳、对自然界没有污染的物质。三、绿色包装现状由于出口商品采用绿色包装的压力和国内环保事业的兴起,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和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制品。近年来,我国的绿色包装产业快速发展,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包装材料呈逐渐上升之势。但同时,过度包装、虚假包装等不当包装现象还很严重。17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包装产品总产量的20%(数据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2008年4月2日)。回收处理方面存在着的问题有: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滞后、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且存在着以下制约我国绿色包装业发展的因素。当前,我国绿色包装的具体状况表现为如下文所示。(一)成本因素制约绿色包装发展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企业的生产规模有限等原因,绿色包装产品往往比传统包装产品成本高。因此与传统包装产品进行市场价格竞争时,不具备优势,直接制约了绿色包装的发展。纸浆模塑餐具一次性设备投资成本较高(年产3000万只餐盒,投资在300万元以上),成品率低,合格产品成本至少在0.30元只。植物纤维(稻麦壳)餐具从成本看,在目前所有发泡聚苯乙烯的替代产品中占有优势,但每只盒(无盖)仍在0.20元以上。光生物降解聚乙烯餐具是除纸浆模塑餐具以外,目前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替代品中最具生产规模的一种,其成本约在0.20元只。纸板餐具的成本较高,每只(盒)在0.40元以上。淀粉类餐具成本大多在0.20元以上,而一次性发泡聚苯乙烯餐具成本仅为0.07元。在没有法律强制使用绿色包装的情况下,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般不愿意主动使用绿色包装。(以上数据来源:中国包装网,梁燕君2008年3月调研报告)(二)绿色包装科技水平需提高绿色包装不是回归原始,而是以高科技为其技术支撑的。近些年,我国绿色包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湖南耒阳的王集忠发明了一种光和生物双降解塑料;顺德市大良镇中联包装厂的韩学年研制了一种环保型复合包装膜,解决了对复合膜防潮性透气性高档次要求,广泛适用于药品及其它物品的包装;山东省济南市的方传亮设计了一种环保包装袋(资料来源:中国行业研究信息网)。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统计,2008年我国R&D从业人员190万,R&D经费4400亿元,发明专利9.4万;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不能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产出。 我国专利水平近几年在世界排名一直徘徊在第四位,虽然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世界的比重逐年递增,但2007年仅占世界总量的9.6%(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部数据)。可见我国科研人员的产出水平还有待遇提高,这使得我国绿色包装新技术暂时没有取得巨大突破,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素质的提高、科研投入的进一步增加,我国在绿色包装领域的科研成果会日趋增多,绿色包装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另外,构成制约我国绿色包装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在绿色包装管理方面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从而严重制约了绿色包装的发展。(三)绿色包装设计水平偏低绿色包装设计(green packaging design)把包装产品视为人类生存的有机元素,用对人体和环境无污染,可回收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来设计包装产品,其要求是从包装产品的市场需求、设计开发、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后回收的循环周期,以及周期内每一个阶段包装设计产品与人和环境的互相影响。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社会审美法则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策略、手段使人造物品符合自然人文特性,它所带给人们是持久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它以材料学为基础,把生态学理论融入到包装体系,把美学纳入包装的范畴,它需要多学科精通的高级人才来完成该项工作。而我国当前过度包装、虚假包装等问题依然严重,包装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与包装废弃物的污染在短期内还难以消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绿色包装设计水平偏低,缺少高水平的绿色包装设计师。四、绿色包装策略基于绿色包装的理论,结合我国绿色包装的现实状况,为我国绿色包装的发展制定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管理策略是必要的。具体策略如下:(一)包装废弃前策略1.制定包装材料有毒有害成分的限量标准 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定包括铅、镉、汞和六价铬4种重金属,及氟氯烃、苯等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包括主材、添加剂、色素、以及粘合剂、油墨、涂料等助剂)则应按塑料、纸、陶瓷、橡胶、马口铁等大类分别制定有害元素限量安全标准。实施包装材料有毒有害成分的限量标准不仅是促进我国绿色包装标准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应对欧美绿色包装制度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实现我国产品出口的必要环节。 2.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化是指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18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有效地将高效率的物流机械应用于物流作业当中。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3.绿色包装设计 绿色包装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方案中有具体的成本核算、原料选择、生产加工方式、包装件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及制作工艺设计,包装过程的工艺方法,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方法,设计再造产品的类型,再生材料的加工方式。绿色包装设计要求,在整个产品包装设计上,从原材料的采集、材料生产加工、产品的各项工艺设计及产品的制造、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到最终处理的每个环节,都不能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污染,加工产品要轻量化、节省资源和能源。19采用最先进的绿色包装设计对包装各环节进行最优规划,在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前提下要求包装材料、包装形状和种类及规格应尽少。做到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循环使用的包装,要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实现机械化包装能,尽量简化包装,没必要包装的可采取无包装化。4.实施包装减量化,制定过分包装标准 包装减量化能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材料和包装废弃物数量,被欧美誉为包装绿色化的首选措施。实施包装减量化,首先是包装设计人员要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意识,在选用材料、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装潢印刷设计中都应实施减量化。借鉴国外经验,完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确定包装是否属于过分包装的具体办法。5.应用可降解性材料 可降解性材料是指能在自然界中,依靠自然界自身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可以消融而不污染环境的材料,主要应用于在包装废弃后不易回收的包装成分。一般天然材料都是可降解的,因此积极鼓励使用来源丰富的天然材料作为包装原料,如植物纤维材料(秸秆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甲壳类物质(虾蟹蚌蛎)等。(二)包装废弃后策略1.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发展绿色包装关键环节之一是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然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鼓励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而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关键又是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发展包装后期产业。我国目前的废物回收处于无序发展状态,需要在政府的引导线建立完善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积极培育回收利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2.推进包装重复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推进包装重复利用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节约资源,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做到凡是能重复利用的包装,都要重复利用。为此,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本文认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进包装重复利用的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深度和广度。 (三)激励策略1.鼓励绿色包装研发加大绿色包装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扩大绿色包装科研的支持范围,重点支持可降解塑料、无害包装材料、包装无害化检测手段、包装减量化手段等项目。积极鼓励绿色设计的科学研究。2.制定有利于绿色包装的产业政策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引导包装企业向绿色包装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差别利率等信贷倾斜政策引导资金进入实施绿色包装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促进绿色包装的区域市场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形成。3.制定环境标志按照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制定包装产品环境标志。在一定期限之前,符合绿色包装判据的包装产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授予我国绿色产品的环境标志;制定我国包装产品单项环境标志,对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单项条件的包装产品,授予单项环境标志。给予获得环境标志或单项环境标志的包装产品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的待遇。(四)保障策略1.绿色教育绿色消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我国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远未成为大多数公众的消费习惯。而据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2008的调查,只有54%的国人有使用绿色产品的意愿。20只有当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方向,绿色包装才能得到市场运行机制的支撑而成为一种必然,企业才能自发使用绿色包装。可见,绿色消费融入我国公民的生活习惯还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家庭和个人不断提升这种意识。一个人的成长通常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入手进行全方位的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绿色教育,并使之体系化,则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教育体系就在我国构建成功了。从家庭教育开始,使得儿童从小接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娱乐方式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信念深入学龄前儿童心灵之中。学校课堂是开展和推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教育活动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各学科教材的特点,强化、挖掘学科中的绿色教育因素。社会教育是以其对被教育者施加有形的或无形的公共影响力而实现教育功能的,它是以社会公益广告,主题宣传活动等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意识普遍宣传。2.加快绿色包装立法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体制。一方面,针对我国包装行业发展不良的现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从宏观上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完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尽快针对过度包装立法。五、结束语包装是物流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全球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时代,绿色物流已经成为物流业的前进方向,作为绿色物流必要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