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学,.,少阴病,下利咽痛,胷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下利日久,肺肾阴亏虚火上扰,咽痛:虚火循经上扰,胸满:经气不利,心烦:阴虚火旺,扰及心神,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猪肤汤,猪肤汤证,足少阴肾脉,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故仲景将病咽喉者,皆冠以“少阴病”。,(310),白蜜:甘寒,滋阴润燥,米粉:和胃补脾止利,猪肤:甘润微寒,滋阴润肺,猪膚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煑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伤寒论原文,少阴病二三日,邪热客于咽喉,咽痛,清热利咽,轻者甘草汤,重者桔梗汤,甘草汤证、桔梗汤证,(311),甘草汤方甘草二两上一味,以水三升,煑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桔梗汤方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煑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桔梗:宣肺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痰浊闭阻咽喉波及会厌声门不利,涤痰开结敛疮消肿,苦酒汤,苦酒汤证,(312),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黄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劑。,半夏:涤痰开结,鸡子清:甘寒消肿,苦酒:消肿敛疮,有利咽之功而无燥津之弊,辛开苦泄,增涤痰敛疮之力,伤寒论原文,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伤寒论原文,半夏散及汤证,少阴病,咽中痛,寒客咽喉痰湿凝滞,通阳散寒涤痰开结,半夏散及汤,(313),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上三味,等分。各別擣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煑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嚥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炙甘草,桂枝,半夏,通阳散寒,涤痰开结,缓急止痛,伤寒论原文,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觧也,虽烦下利,必自愈。(287)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288)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89)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290)少阴病,欲觧时,从子至寅上。(291)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292)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293),伤寒论原文,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5)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297)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8)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299)少阴病,脉微细沈,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同步课堂练习
- 幼儿园开学工作检查总结报告
- 村道新建合同
- 教师签临聘合同
- 本票投资合同
- 窗帘付款合同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煮炉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保险公司 劳动合同
- 不是现款合同
- 公司强制解除劳动合同
- 农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污水管线顶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局外人》课件
- 【《数字全息成像的理论基础知识分析》5100字】
- 交通运输企业工伤预防培训
- 矿业企业采购管理制度
- 20G361预制混凝土方桩
- 北京卫校笔试题目及答案
- 核废料运输安全技术-洞察阐释
- DB31/T 815-2022机关物业室内绿化服务规范
-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