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剑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1页
董剑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2页
董剑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3页
董剑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4页
董剑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 教学设计模板小学英语(新交际)五年级上册Unit 6 Lesson11 Lets Read设 计 者:董剑 学 校:东莞市南城区阳光第六小学教 材:小学英语(新交际)五年级上册课 型:阅读教学时 间:40分钟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沿海版联合编写、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新交际)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My Daily Routine第11课的Lets Read中的一篇对话故事,大意是:小男孩Tommy早晨睡过头,尽管他的外星好朋友Danny搭他飞向学校,可却因为Tommy忘了拿书包,他们不得不又折回家取书包,最终Tommy还是再次迟到了,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故事寓意是:避免上学迟到,关键是生活要有好习惯,否则谁也帮不上忙!故事的文本内容如下:Danny: Get up, Tommy.Tommy: What time is it now?Danny: Its half past seven.Tommy: Where are my shoes?Danny: They are under your bed.Tommy: Oh, Its nearly eight. Ill be late.Danny: Dont worry. Get on my back.Tommy: Oh, my schoolbag! Go back, Danny.Teacher: Tommy! You are late again.Tommy: I am sorry.故事中除了nearly、half、past外,没有更多的新语言,其中时间表达法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但如何通过简单熟悉的语言,借助图读懂故事,特别是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2、 学情分析1、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乐于模仿和参与活动,因此,这节课以学生猜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学生读故事、给故事配音和小组讨论故事的寓意为主要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故事教学活动既培养学生初步的故事阅读能力,也培养学生的相应的思维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意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中表演配音环节教师运用了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奖励最佳配音小组。三、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学生在复习巩固时间表达方式中学习理解nearly、half past,能准确理解故事中的时间节点基础上理解故事的寓意。2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目标:能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预测故事内容,能借用图片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能借助“心理构思图(mind map)”整理故事要点;能利用“头脑风暴”列提纲,口头讨论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情况和建议。3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通过阅读Tommy的故事,能辨别不良的作息习惯,并意识到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每一个人的努力目标。在这点上,国与国之间没有绝对的文化差别。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有关Daily Routine的语言去描述日常生活作息。2教学难点: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辨别不良的生活习惯,启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意识。五、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手绘书、故事人物头饰、学生阅读材料、视频文件六、 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中,本人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及个性特点,采取了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1、表扬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是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本节课中,用了 Youve done a good job! Well done! Great! Wonderful! 等鼓励性的用语,对学生个人、小组及全班进行了鼓励性评价。2、 互评:小组互评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学生表演的评价。本课中,教师在表演配音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配音朗读,引导学生互评,奖厉最佳配音小组。七、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破冰活动。教师与学生就日常作息情况进行交流,并通过PPT出示自己的照片和简单信息(见图1、图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教师的日常作息习惯,引出本课主题。 图1 图2T: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guess where I come from.S1: Are you from Dongguan?T: Yes. Do you want to know me more, like my daily routine? I am an English teacher in Dongguan. I usually go to work atSs: At seven thirty.T: Great! Also we can say at half past seven. 【设计意图】在新教师第一节课的开始,通过“破冰”活动,能让学生了解老师,拉近距离,顺利导入本课话题日常生活和习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在对话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中出现的语言难点。(nearly、half past seven、 late、 early)(1) I usually go to work at half past seven.(2) I often go home at nearly six in the evening.Step 2 Pre-reading 教师利用手绘书先向学生介绍故事中人物Tommy的爱好及Danny的身份(见图3),然后引导学生聚焦Danny和Tommy非常着急的一幅图(见图4),提问学生:How do Danny and Tommy feel? Why? 图3 图4T:Tommy and Danny are two boys in the story. Danny is from the other planet. Tommy is his good friend. Look! What can Danny do?Ss: He can fly. He can drive an UFO, and he has many good ideas!T: Cool! His good friend Tommy is a student. What does he like?Ss: He like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reading books and watching TV.T: Yes. Do you like doing these things?Ss: Yes!T: OK. But Tommy usually does these things until late in the evening. Its not a good habit for him. They live together happily, but one day, look at the picture, are they happy?Ss: No.T: Why are they unhappy? Guess!S1: They fought with each other.T: Maybe. Are there any other ideas?S2: Tommy lost his moneyT: I like your ideas. Now, lets watch the silent cartoon, and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对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惯的介绍,为学生更好理解故事做好铺垫,引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预测故事。Step 3 While-reading1. 教师给学生先播放无声音无文本的课文动画片,然后提问:Whats the story about? 【设计意图】以生动连贯的动画片形式整体呈现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推测故事大意;以去掉声音和文字的动画片,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2. 教师利用手绘书向学生展示故事的情境和对话(见图5、6),和学生一起边看手绘书边讲故事的同时提问关键点。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讲故事和边讲边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细节,为学生能够自己阅读故事和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奠定基础。图5T: Look! What is Tommy doing now?S1: He is wearing his socks.T: Yes. But where are Tommys shoes?S2: They are under the bed. T: Who helps him find the shoes? Ss: Danny! 图6T: Good! They are good friends. Good friends should help each other, right? Ss: Yes. T: What time is it? Is it late?Ss: Its seven fifty-five.T: Also we can say nearly eight! 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then?S4: They fly to school!T: Wow! You are so smart! Do you like flying to school?Ss: of course!T: Me too. Its so fast! But look at Tommy. Is he happy? (在幻灯片中展示Tommy吃惊的表情)Ss: No!T: What happened to him?S5: His schoolbag is at home.T: Youre so smart! Tommy is a student. But he forgot to bring his schoolbag. His schoolbag is at home! What a careless boy!3.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读文本,鼓励学生讨论完成图文匹配活动(见图7),再次播放动画片让学生核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匹配的活动,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故事细节的理解,另一个也对学生是否理解故事本身做一个检测,同时力图培养学生初步建构文本的能力。 图7T: Now, lets make a mini book by ourselves. Please take out the paper (教师手中拿着两张学生用纸) , and match the dialogue with pictures. You have 30 seconds!T: Have you finished? Exchange the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please! Lets watch the cartoon again,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 for your partner, OK?4. 学生通读一篇故事后,向他们提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故事文本,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板书如下:(见图8)Level 1 图81. When does Tommy get up? 2. When do they fly to school?3. Why do they go back home?Level 2 1. Is Tommy late for school the first time?2. Why is Tommy late for school again?【设计意图】第一层次问题主要提问故事的表层信息,引导学生读懂细节;设计第二层次的问题,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信息。而设计鱼骨型思维导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核心语言,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梳理故事的梗概,从而加深对故事的理解。5. 听音朗读环节(1) 教师多次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学生模仿跟读,同时鼓励学生根据朗读标注和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特点进行朗读(见图9)。 图9(2) 挑选两位学生做看无声动画,分角色配音朗读示范,引导学生关注话语的内涵和人物情感,然后让学生分小组练习。(3)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配音朗读,引导学生互评,奖厉最佳配音小组。【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和按标记朗读,引导学生从模仿朗读到自主朗读,再到分角色配音朗读,在促进学生对故事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为读后的口头交流任务奠定基础。Step 4 Post-reading图101. 教师先提问:Why is Tommy late for school?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Tommy的日常作息情况,找出问题,提出建议帮助Tommy调整生活作息时间。(见图10)2. 启发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语言口头交流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 T: Whats your suggestion for Tommy?S1: He should ge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T: Good suggestion. When do you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S1: I usually get up at half past six.T: Oh, thats early. You have a good habit!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给Tommy找问题提建议,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用已学习词语描述自己真实的日常生活作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Step 5 Homework:看你能的多少个星星?1. Retell the story with the help of the key words below. 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必选):能根据mind-map 的提示,基本能把主要内容复述出来。:能根据mind-map的提示,准确把故事完整复述出来。2. Say something about good habits in your daily routine. Try to write them down. 说说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尝试着写一写。(可选):能准确说出并写出3句关于自己的日常好习惯的句子。:能准确说出和写出5句或5句以上关于自己的日常好习惯的句子。【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是为了照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一方面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复习了主要语言后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简单复述故事;另一方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将好习惯用笔头表达出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八、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基本实施了原来的教学设计,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其中最满意的设计是利用故事内容和情节设置了各种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课堂中我发现:给学生播放无声故事动画片的时候,虽然学生不知道动画中Tommy和Danny的对话内容,但由于预留了许多可供预测推理的线索,所以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猜到故事大意,因此,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理解,课堂的气氛很热烈。其二,适时采用手绘书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学生很快投入并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当我拿着手绘书给学生再次讲述故事时,不时的请学生根据图片来猜测人物的对话和情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和他们的情感,如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Danny在叫Tommy起床时的语气是怎么样的?Tommy在发现自己忘记带书包会和Danny说些什么?我发现: 学生中们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其三,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我却妥善作了处理,收到良好效果。当我给出Tommy和Danny两人不开心的图片,让学生预测故事的时候,可能是我和学生都有一些紧张,我反复提问了几次都没有学生回答。于是,我将问题改为了一般疑问句,并提供了几种可能供学生选择,这时有学生举手了,渐渐地学生放开了,最后学生还给出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回答,比如有学生认为外星人Danny不开心,是因为他想回到自己的星球去。由于时间没有把握好,原来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我也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本应该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最后,只让学生简单列举了几个不好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展开讨论,还是有一点遗憾。九、教学评析(选做部分:建议不用这么长) 董剑老师此次参赛选用的教材文本以对话为载体,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学生Tommy上学晚起又忘带书包,虽有外星人好友Danny的帮助,最终还是迟到了。故事的话题和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真实且生活化。从整节课教学设计来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故事展开猜故事、看故事、读故事、演故事以及讨论问题等活动,创新了手绘书BigBook、无声动画片SilentCartoon、动画片话泡CartoonDubbing等故事教学方式。整节课教法新颖,趣味性强,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突显了语用功能。这节课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1.巧用手绘书,设疑激趣 在Pre-reading环节,授课教师巧妙地使用了手绘书,引导学生观察人物图片,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自然而然地介绍了人物背景,同时,设置了故事悬念Tommy和Danny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教师通过语气的变化、生动的演绎,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下面一系列的活动做好了铺垫。此后,教师利用手绘书,师生一起讲故事,解决了悬念。2.无声动画,了解大意 我们很习惯在给学生播放视频动画时,同时出示视频、音频和文本,致使学生很忙碌,又要听又要看还要完成任务,结果往往是听没听全,看没看到,抓不住有用的信息,任务完成不了。这节课,学生第一次读故事时,教师播放了一段去掉对话音频、隐去文本的课文动画片。排除了干扰因素,学生观看故事时的关注点落在了故事本身,促使他们能够快速掌握故事的大意。3.图文匹配,文本建构 再次阅读故事时,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读一读、贴一贴”的图文匹配活动。这是一个对课文文本进行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是动动手,撕撕贴贴,在玩中合作中就完成了任务。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喜欢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