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铝企业为例.pdf_第1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铝企业为例.pdf_第2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铝企业为例.pdf_第3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铝企业为例.pdf_第4页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以铝企业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我国企业当前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仅仅重 视技术要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间的全面协同, 从而影响了创新绩效。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协同 学理论为基础,以协同为主线,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效应进行 研究。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我国企 业协同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 关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总结和评述,在吸收前人成果精华的同时,结 合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形成了本文的主导研究思想,本文认为创 新的成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法用简单的单因素来解释。 创新成功意味着多个职能部门都能胜任其工作,并且它们之间保持 了平衡与协作,而不只是一两件事做得很卓越。因而研究各创新组 成部分的协同程度,对技术创新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 标体系,然后以我国铝企业为研究对象,得到有效样本数据7 6 份, 对指标体系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定量筛选,将筛选出来的指标体 系应用于协同度评价模型中,模型中各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 法得到。在分析与剔除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选取中国铝业公司9 家 下属企业,对其创新系统协同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协同度与企业创 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综合评价,创新绩效 a bs t r a c t o n e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p r o b l e m st h a tc h i n e s ee n t e r p r i s e sf a c i n g d u r i n gt h ep r o c e s s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i st h a tp a y st o om u c h a t t e n t i o nt o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a g e n t ,w h i l ei g n o r e st h et o t a ls y n e r g yb e t w e e n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u n -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a g e n t st os o m ee x t e n t b a s e do nt h e t h e o r i e so f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a n ds y n e r g y , w i t h t h em a i nt h r e a do fs y n e r g e t i c ,p r o f o u n dr e s e a r c h i n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o fc h i n e s ea l u m i n u me n t e r p r i s e sh a sb e e nd o n e t h i st e x th a sa tf i r s t e x p l a i n e d t h e n e c e s s i t yo fs y n e r g e t i c i n n o v a t i o ni ne n t e r p r i s eg r o u p ,i t so u t s t a n d i n gp r o b l e ma n dp o s s i b l e r e a s o n a n dt h e n b a s e do nt h er e s e a r c ho fl o t so fi n t e m a t i o n a la n d d o m e s t i ce x p e r t sa n ds c h o l a r s ,d i r e c t i n ga g a i n s tt h ew e a kp o i n ta m o n g t h e ma n dt h ee x i s t i n gp r o b l e m st h a te n t e r p r i s ef a c i n gi no u rc o u n t r y , w e p u tf o r w a r dt h e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g yo ft h e r e s e a r c h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 s u c c e s so fi n n o v a t i o ni sm o r et h er e s u l to ff a c t o r s ,n o tas i m p l es i n g l e f a c t o rt oe x p l a i n t h es u c c e s so fi r m o v a t i o nm e a n st h a tan u m b e ro f f u n c t i o n a ld e p a r t m e n t sc a np e r f o r mt h e i rw o r k ,a n dt h e ym a i n t a i nt h e b a l a n c ea n dc o o r d i n a t i o n ,n o ti u s to n eo rt w oa r es u p e r e x c e l l e n c e a n d t h e r e f o r e 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e n t e r p r i s e ss y n e r g i s t i cd e g r e eh a sa n i m p o r t a n tr o l ei ng u i d a n c eo n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 a sf o rt h ee m p i r i c a lr e s e a r c hp a r t ,t h i st e x tp r o m p t sa no r i g i n a li n d e x s y s t e m a n dt h e nr e g a r d sa l u m i n u me n t e r p r i s eg r o u po f o u rc o u n t r ya s t h er e s e a r c ho b j e c t ,7 6e n t e r p r i s e sw e r ei n v e s t i g a t e de f f e c t i v e l y f i l t r a t e t h ei n d e xs y s t e mu s i n gc l u s t e r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t h e na p p l yt h ei m p r o v e d i n d e xs y s t e mt ot h em o d e lo fe v a l u a t i n gs y n e r g i s t i cd e g r e eo f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 w e i g h tc o e f f i c i e n to ft h ei n d e x si nt h em o d e lh a s b e e na d o p t e db yt h ea h p o nt h ep r e m i s eo fe l i m i n a t i n g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w es e l e c t e d9s u b o r d i n a t ee n t e r p r i s e so fc h i n aa l u m i n u m c o r p o r a t i o n ,e v a l u a t et h e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s y n e r g i s t i c d e g r e eo ft h o s e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 dt h e na n a l y z e dt h e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y n e r g i s t i cd e g r e ea n d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k e yw o r d s t e c h n o l o g yi n n o v a t i o ns y s t e m ,s y n e r g i s t i cd e g r e e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 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 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签名:益阻 日期:丝年且月丛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学位论文并根据国家或湖南省有关部门规定送交学位论文,允 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 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 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日期:型旦幺年- l 月皇丘日 硕i :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1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导论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不创新难以赢得持续竞争优势。但许多企业在实践 中仍因不知如何有效创新导致创新绩效不佳。最近我国一项调查显示,在进行技 术创新的企业中,只有不到2 5 的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创新回报。许多企业每年花 费大量经费用于创新但效果不佳。 企业陷入这种不创新就无法持续生存和发展,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创新 又往往无法获得预期效益、甚至陷入困境的两难境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低,同时由于怕风险不愿投入足够资金进行研发,导致无法不断推 出满足顾客需求的创新产品,影响企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 过程中过于注重技术要素或某一两个单个要素( 如技术与市场,技术与组织结构 等) ,而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战略、组织、文化、制度、市场等非技术要素的整 体协同作用,在创新管理中表现为创新决策的短期性、盲目性以及与市场脱节等, 缺乏系统观和协同观,这必然导致技术创新成功率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 因是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基于系统观和协同观的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指导。 t i d d 等( 1 9 9 7 ) 指出,许多创新没有实现其预期的最佳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正 是没有采用系统的方法,忽略了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国外资料表明,只 注意抓研发中心建设而忽视其他非技术要素的企业中仅有约2 5 取得较好的绩 效( t u c k e r , 2 0 0 2 )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最近o e c d 关于技术创新政策的奥斯陆手 册修订中也将增加非技术因素的指标。 我国的大量实践表明:很多技术创新项目效率不高或没有实现预期效益,主 要不在于技术要素( 如研究与开发、产品与工艺创新及其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基 础设施等) ,而在于企业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与流程、制度( 包括产权、激励 制度等) 、市场( 包括营销) 等非技术要素与技术要素没有全面协同,具体表现为: 其一,观念、文化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对我 国1 0 0 余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文化类型是效果型( 占6 1 2 ) 和秩序型( 1 3 1 ) ,仅6 5 的企业是创新型文化。创新文化的缺乏往往导致技术 创新得不到高层领导的足够重视,在人财物等资源方面也往往捉襟见肘,因而难 以实现理想的技术创新绩效: 其二,缺乏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或与经营战略没有协同好。根据中国企 业联合会与企业家调查队( 2 0 0 0 ) 对1 0 0 0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能够对企业l o 年以 硕j 二学位论文 第一章导论 上的战略做出规划的企业仅占5 2 ,对于技术创新战略进行明确规划的就更少。 其后果就是造成对技术创新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创新决策的短期利益导向、盲目 性和随意性,不愿冒风险投入足够的研发经费,创新绩效自然难以提高; 其三,缺乏激励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如联想集团在2 0 世纪9 0 年代 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发展势头趋缓,主要原因是其产权和激励制度不到位。后来通 过股权改革和一系列增强激励的制度措施,并调整了发展思路,大大激发了联想 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了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重新取得快速发展; 其四,层次重叠、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以及流程的不畅往往影响了研发速度 和响应市场时间,制约了创新速度与绩效。例如,1 9 9 8 年以前的海尔事业部制 的组织结构下,集团各部门对客户的反应速度平均3 6 天,国内采购周期为1 0 天, 一度影响了企业竞争力。1 9 9 9 年以来通过实施流程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从原 来的事业部制结构调整为与国际接轨的扁平化的流程型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组 织的效率和灵活性。 其五,技术与市场脱节,存在较严重的不协同。一方面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 技术,技术能力欠缺,另一方,部分企业则走向另一极端,存在“核心技术”情 结,一味追求技术上的高精尖,认为只要产品技术含量高,不愁没销路,导致技 术与市场的严重脱节和不协同,大大影响了创新绩效。 造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对新形势下竞争环境 和市场需求变化对技术创新的更高要求缺乏足够认识,缺乏系统的理念指导,在 创新管理中缺乏全面协同思想。因此,当前很有必要基于全面创新的新视角,对 于创新过程中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解决我国 当前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境地 和创新要素间的不协同情况提供理论上 的指导和借鉴。 本文源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中国铝业集团技术创新贡献度评 价研究的子课题,旨在在系统协同的视角下,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通 过查阅文献并选取合理有效的指标,构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以 铝企业为例,对其协同度进行评价,并研究协同度与创新绩效的相互关系。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熊彼 特( j a s c h u m p e t e r ) 在2 0 世纪3 0 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那时起,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现在看来,熊彼特的理论不仅在技术创 新领域上具有开拓性,也是非均衡经济分析和制度学派的奠基石,在整个西方经 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l 】。经济学家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 理论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新技术推广方面的影响;技术创新与新加入 者的处境、技术创新类型;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中政府的作用,并以此为基 础逐渐发展为一门较为完善的科学。 2 0 世纪8 0 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创新的多主体性、动态性、集成性 等综合特性,创新的系统范式逐渐形成。事实上,熊彼特率先注意到创新系统这 一现象,指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相反, 它们趋于群集或者说,成簇地发生圆。熊彼特的创新系统概念源于在时间上创 新成簇成簇的发生这种集群现象,他仔细地解释了创新为什么会这样成群或成系 统地发生。熊彼特注意到的创新系统现象基本上是一种统计现象,并没有明确分 析这些创新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罗森堡说:“实际上,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很 少出自于某一个创新,而是来自于许多创新整合的集群效应 口1 。德布瑞森 ( d e b r e s s o n ) 也指出,既然创新不是单独事件,而是与其它创新群集在一起h 1 , 所以,他建议创新研究重点应以单个创新转到创新系统上来。美国学者纳尔逊和 温特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下,通过对创新过程机理的深入研究,创立了创新进 化论这一独特新颖的理论分支,它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使得人们 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又开始向熊彼特的原始定义回归,即认为创新是一个系统总 体的概念,它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当然,这种整合性的 回归并不是简单的定义回复,而是在分析研究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统一。许 多学者应用统计方法检验是否存在创新系统现象睁引。 从不同的层次来划分,创新系统可分为宏观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中观层次 的产业创新系统,和微观层次的企业创新系统。许多学者如弗罩曼、多西【7 j 、约 翰齐曼等在更广的范围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 究,从而促使创新管理的系统思想越来越明显。 纳尔逊在1 9 8 7 年的美国支持技术进步的制度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创新系 统,指出企业创新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构成:( 1 ) 市场制度即习惯所 称的市场经济体制、( 2 ) 专利制度、( 3 ) 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和计划。此外, 纳尔逊还强调大学与现代公司的研究与开发在创新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纳尔逊在 1 9 9 3 年的著作中,进一步将创新系统定义为:“其相互作用决定着一国企业的创 新实绩的一整套制度”,认为最有价值的企业创新系统类型是那些鼓励合作研究 开发,创造风险资本基金以及扩大科研机构与产业间技术转移的政策。 另一位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者是伦德瓦尔,他在创新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 硕i :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程一文中,通过考察创新产品的厂商与用户的相互作用来研究企业创新系统各 个组成部分,指出企业创新就是一个创新产品生产者与创新产品用户之间相互作 用的过程【8 】。 有学者指出,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业已形成一种新的规则:惩罚个人主义 和冲突,鼓励共同体和协作,成功的技术创新取决于以技术为基础的共同体的开发 和维护【4 3 】。o e c d 报告也强调:企业自身正面临着需要变成一个学习组织,为适应 新的技术而不断地改进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及技术能力的形势m 】。 罗斯韦尔( r r o t h w e l l ) 和扎格维德( w z e g v e l d ) 指出,需要详细考察技术创 新众多参与者的具体影响。他们将技术创新的参与者( 包括组织和个人) 称为创 新过程的“行动者( a c t o r s ) ”。他们所说的创新行动者不仅仅指企业家和企业管理 人员,而且广泛地包括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政府、贸易组织、社会利益集团, 亦即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5 9 】。 罗杰斯( d e b r am a r o a g e r s ) 提出了“知识创新系统模型 。他强调:“新 的创新系统必须使信息和知识的流动通过合作、网络化团体在虚拟组织中达到最 佳化 【鲫。 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强调,企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企业的系统行为,需要企业全 员的共同参与,但并没有因此而抹杀个人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系统行 为,它所要求的不单是个人的创造性,而且是一种组织创造性。 系统理论的创新,突破了以前有关创新线性的思维模式,突出了创新系统 内各子系统和构件之问的匹配和互动对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项应用性很强的理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及其管理经历了思想萌芽 和实证研究的阶段后,也相应进入了系统研究的发展阶段,实际上就是企业技 术创新系统阶段。 陈劲( 1 9 9 9 )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战略、 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的压力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 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并且构建了企 业创新系统框架和企业创新系统的关联网络嘲。白洞明( 2 0 0 0 ) 提出了基于过程 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模型d 伽。 刘少生,欧阳绪清( 2 0 0 1 ) 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他们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机制,认为开放和非平衡是其前 提条件,随机涨落是其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则是其根本机制1 。任锦鸾,顾培 亮( 2 0 0 2 ) 提出了基于复杂理论的创新系统,分析了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来源,依 据复杂理论建立了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n 刳。 吕玉辉,丁常青( 2 0 0 6 ) 从企业仿生学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产生、 4 硕上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进行初步探讨,以探寻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进规律 d 3 。何郁冰( 2 0 0 7 ) 分析了创新系统观的内涵,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观强调创 新的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和整体性,注重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创新系统的 整体功能叼。 企业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对于创新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摒弃完全、 精确地控制创新过程的线性思维,而应将重点放在为系统提供良好的自组织、自 适应的内外部环境,充分发挥个人和组织的自组织、自适应性。 1 2 2 技术创新协同理论 协同是复杂系统演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系统中各要素的协调程度使得系统 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连续一致,实现1 + 1 2 的整体效应。创新系统中蕴含着协同 的思想。早在1 9 6 5 年,a n s o f f 在研究企业的多元化问题时就提到过协同问题。当 时把协同看作是价值创造( v a l u ec r e a t i o n ) 中价值增量的来源。其协同的概念 主要是指组织各事业部间的协同。尽管在2 0 世纪6 0 、7 0 年代协同的学术研究一 度比较热,但由于企业多元化实践中遇到了种种困难,结果导致协同的问题一度 又受到企业的冷落n5 l 。人们当时一度认为把各自每一部分工作做好比其他问题都 重要。进入8 0 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竞争的激烈,人们又逐渐重新开始认识到 “1 + 1 2 的重要性。 k li n ea n dr o s e n b e r g j 匿_ 用非线性理论揭示了创新过程整体协同运行机制u6 1 。 f r e e m a n 等人对英国、日本等国技术政策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技 术一经济协同进化范式n 7 1 。 库伯( r o b e r t g c o o p e r ,1 9 9 5 ) 等人则指出企业的创新绩效依赖于过程、 组织、战略、文化和资源这五个因素的协同度。 t i d d 等( 1 9 9 7 ) 指出,许多创新没有实现其预期的最佳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没有采用系统的方法,忽略了系统中各要素问的相互协同。 艾昆斯特( 1 9 9 9 ) 对创新系统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创新是一个随时间 变化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反馈机制,因此要考虑知识、创新、组织 和制度之间的协同进化,强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非线性机制。 2 0 0 0 年荷兰的k o e nf r e n k e n 发表了关于创新网络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利用 n k 网络模型来分析创新网络,认为创新的成功依赖于生产者、用户和政府在网 络中交互的能力n8 。j o et i d d 、j o h nb e s s a n t 、k e i t hp a v i t 从市场、技术、组 织三个方面强调系统整体协同对创新绩效的重要性n 引,使创新的协同研究达到 一个新的高度 硕十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复杂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 协同度评价方法。 吴跃明等( 1 9 9 6 ,1 9 9 7 ) 基于协同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环境一经济 系统的协调度模型【2 0 】【2 l 】。吴跃明的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功效函数、协调度模型 和环境一经济系统协调指标体系。 1 9 9 9 年孟庆松提出了复合系统“面向协调的管理”的概念模型【2 2 1 ,从协同学 的角度分析了系统协调的特征,研究了复合系统的复合因子、协调机制等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协调的管理的概念模型。2 0 0 0 年孟庆松给出了一类可 以实际计算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乜引。 彭纪生在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技术协同创新”概念, 并运用运筹学方法,建立了求解最优协同效应的一般数学模型,分析了要素间的 协同关系,从基本模型还可导出资源共享型协同模型、结果共享型协同模型、任 务共享型协同模型等创新协同模式晗4 l 。 许庆瑞,谢章澎( 2 0 0 4 ) 在创新理论和协同学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协同的技术 创新主导型、制度创新主导型、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共同主导型等三种模式,并 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协同演化模型陋引。许庆瑞的博士生郑刚( 2 0 0 4 ) 在他的博士论 文中,对在全面创新管理( t i m ) 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 同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与各非技术创新要素的两两协同对于要素全面协同 程度都有较强正相关性,其中对于全面协同程度贡献最大的是技术与市场要素的 协同,其次是技术与制度、技术与组织、技术与战略,而技术与文化要素的协同 对于全面协同的贡献相对较少嘶1 。 陈晓红,解海涛( 2 0 0 6 ) 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中 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构想,建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四主体动态模型 ,并分 析了其运行模式乜 。 陈光( 2 0 0 6 ) 建立了技术创新协同管理的审计模型,运用打分卡对技术创新 协同管理进行了审计评估硷引。 宋泽海( 2 0 0 6 ) 基于协同学对冶金业的技术创新整合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 了冶金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整合模型,分析了创新子机制的构成、运行机理及子 机制之间的协同作用方式,指出协同是冶金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作用实现的本质要 求。并对冶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机制的协同度进行了评价啪1 。 史宝娟,宋泽海( 2 0 0 7 ) 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系统协同度进行了评价 【3 0 】 1 2 3 创新绩效研究 6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s t o r e yc h r i s t o p h e r ( 1 9 9 3 ) 在开展了一般企业创新项目绩效与影响因素的调查 后认为,产品仅仅达到高技术参数是非常不够的,新产品必须满足用户的潜在需 求,适应市场状况,并且制定出排除产品障碍或消除这些障碍影响的策略【3 。 1 9 9 3 年创新调查委员会( c i s ) 应用新的指标对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进行了创 新调查,其中提出两个创新绩效指标:创新产品所占的销售比例、产品生命周期 各个阶段里的企业销售收入。 r e d m o n d w h ( 1 9 9 5 ) 认为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优势,是推广新产品失败 的原因之一【3 2 】。 m o n t o y a & c a l a n t o n e ( 1 9 9 9 ) 进行了新产品开发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后认 为,影响新产品开发的因素主要有:( 1 ) 战略因素;( 2 ) 开发过程因素;( 3 ) 市场环境因 素;( 4 ) 组织因素。 h a g e d o o n & c l o o d t ( 2 0 0 3 ) 以四个高技术产业中的近1 2 0 0 个国际企业作为样 本,通过r & d 、申请的专利数、引用的专利数、和新产品发布数四项指标来评 价创新绩效【3 3 】。 我国学者对创新绩效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与 方法。有的从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两方面来考察,如张仲英( 2 0 0 0 ) 用投入一 产出效率来衡盘企业的创新绩效【3 4 】。 有的学者按经济、社会、科技等不同性质的效益来对创新绩效进行划分, 如胡思华、王青云( 2 0 0 2 ) 等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引。 还有的学者综合了上述两种划分方法,如陈长彬( 2 0 0 4 ) 在企业技术创新绩 效综合评价指标下设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管理和技术创新效果三个二级指 标,其中技术创新的投入又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财力投入,技术创新的管 理包括机构管理、信息管理、激励机制、决策组织,技术创新的效果包括经济效 益、技术水平、市场效果、社会效果。 朱冬元、宋化民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子体系,即创 新改变生产要素使用绩效评价子体系和创新产品市场绩效评价子体系。还马宁 ( 2 0 0 0 ) ,梅小安,彭俊武( 2 0 0 1 ) 刘满凤( 2 0 0 5 ) 等人对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提 出了自己的理论与看法。 综上所述,当前基于创新的系统观的研究主要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对于创新要 素的协同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 研究的问题。现有的研究不足主要表现在: ( 1 ) 、基于创新系统理论视角的研究目前大多从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等宏观 层次作为分析的出发点,相关研究也大多涉及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宏 7 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观创新主体问的协同问题,而以企业创新系统为对象的研究比较少见,并且对于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间的协同问题基本仍处于初步的定性分析阶段,尚缺乏足够的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 2 ) 、当前基于系统观的系统要素协同研究总体上尚缺乏对于系统要素协同 的层次性、协同的动力因素、过程、协同度等的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 1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分析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特点,构建企业 技术创新系统框架。 2 、建立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得到7 6 家铝企业 的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指标的定量筛选。 3 、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是其重要特点,而协同性是自 组织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天津大学韩文秀教授关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 型研究的思想,通过合理的改进,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测度方法。 4 、在剔除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筛选出中国铝业公司下属9 家铝企业的进 行实证研究,分析各铝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要素的有序度以及系统整体的协同 度,并实证分析系统协同度与创新绩效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总的来说,研究采用了文献整理与问卷调研相结合、规范研究与 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争在理论分析的前 提下,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与创新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的研究方 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模型等。 1 4 论文的研究框架 本文共分六章来逐一展开。 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综述已有研究文献,交代论文的研究方 法、框架,理清研究思路。 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介绍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理论 与创新协同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第三章,初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研与问卷取得7 6 家 企业的数据,对初建的指标应用聚类分析进行指标的筛选,确立最终的评价指标。 硕上学位论文第一章导论 第四章,应用第三章建立的最终指标体系与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对中 国铝业下属企业中的9 家企业进行协同度评价,得出评价结果排名。 第五章,对9 家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创新绩效与创新 系统协同之间的关系。得出创新系统协同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好的结论。并对我国 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协同能力提出建议与对策。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图1 - 1 文章结构图 9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綦础 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 2 1 技术创新系统理论 2 1 1 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五阶段 技术创新理论始终对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论证技术 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熊彼特在2 0 世纪3 0 年代末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从那时起,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 纪。 罗斯韦尔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总结了创新模式的发展方 向。他认为2 0 世纪5 0 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研究经历了五代有代表性的模型【3 6 】: 第一代创新管理模式( 1 9 5 0 s 6 0 s 中期) :技术推动型。 由科学技术推动新商业机会的产生,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线性发展。在技术 推动型创新中,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单纯企业研发就足以保证企业创新绩效的实 现,同时因为处于供小于求的单一市场环境中,企业市场端在企业创新中几乎不 起作用。 第二代( 6 0 s 中期一7 0 s 早期) :市场拉动型。 企业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向规模化发展( 多元化) ,伴随着战略重点向营销的 转移。技术创新中市场成为研发的构思来源,技术创新主要是一种市场反应型创 新。 第三代( 7 0 s 早期一8 0 s 中期) :互动结合型。 市场需求的成熟化使得企业一方面要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又要通 过技术推动进行市场创新。同时为降低创新不确定性导致的资源浪费,创新管理 采取线性规划的方式。 第四代( 8 0 s 初期9 0 s 初期1 :整合型或平行发展型。 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开始从多元化发展转变到集中化发展。环境的变 化使得企业必须打破线性规划的创新方式,在生产受到普遍重视的情况下,速度 更快的平行创新模式在日本企业中受到欢迎。但是平行创新模式并没有很好的解 决技术和市场之间的结合,而只是对创新过程进行分割进而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 能阶段上同步进行而已。 第五代( 自9 0 s 初期开始凸现) :系统整合精细创新。 未来的创新应该是系统全要素的整合创新,其特征包括:组织全系统范围内 1 0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i f d 的理论基础 更大的整合、扁平化和灵活性的组织结构、促进快速决策的和完善的内部数据库 建设、有效的外部联系。 慢速度快一 图2 - 1 技术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图 罗斯韦尔对创新过程模式的分析是建立在对创新速度和成本之间平衡的对 比上( 见图2 1 ) ,尽管他选取了创新的主要因素,但是因为过分关注速度和成本, 导致对战略和组织结构等创新系统要素的考虑较少,不能有效地整合价值创造和 价值增加、长期能力发展和短期竞争优势。 总的来看,第五代创新管理模式体现了系统创新的特征属性,为后继系统创 新研究开辟了道路,同时,将技术和市场作为创新主要因素的观点也对后继研究 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1 2 创新系统理论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来看,技术创新过程不仅涉及 创新构思、研究与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与制造、用户参与及市场营 销等一系列活动,而且创新行为主体之间、创新影响因素之间、创新系统与环境 一 。肛p p 一 一 p击帆+十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吉同一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间的理论堆础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构成层次不同、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具有网络特征的创 新系统。 技术创新并非是单个企业家的专有行为,而是整个企业的系统行为。事实上, 熊彼特在其晚年所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已经注意到,技 术进步作为一个进化的过程是由他所描述的系统所引起的,可惜的是他没有真正 地发展这一观点1 3 7 j 。 加尔布雷斯u k g a l b r a i t h ) 明确地主张,现代社会的特征在于大企业体制, 技术创新的主体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专家组合 的集团。需要指出的是,加尔 布雷斯是从“技术结构的权力 的视角来透视技术创新主体的,他实际上剥夺了 企业家个人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角色,而将之归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即 归于技术专家群体,并否认“那些在决策过程中不享有任何参与权的工人的作用 【3 8 】 o 梅地奎( m a m a i d i q u e ) 拓展了加尔布雷斯的观点。他比较全面地指出,成 功的技术创新需要创业的、管理的、技术的诸角色的特定组合,这些角色随着厂 商的发展与变化而变化,且由不同的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完成【3 9 1 。 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强调,企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企业的系统行为,需要企业 全员的共同参与,但并没有因此而抹杀个人的重要作用。不过,正如弗里曼所说: “实证研究确实经常肯定个人( 在技术创新中) 的重要作用,将之描述成产品 拥护者或企业创新者或网络协调者,但是有时难以在更无名的矮人与 巨人同时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找出突出的个人。 4 0 】而且,由“突出的个人 构成的组织,并不一定是“突出的组织”。贝尔宾( m b e l b i n ) 发现,由智商最高 和创造力最高的人员所组成的团体,其组织的创造性往往反而不尽人意,杰出的 个人可能组成笨拙的团体。他指出,创意可以是个人活动,创新却必定是一种团 体活动;发明是一种个人行为,创新则必须接受外部意见。这说明,技术创新 是企业的系统行为,它所要求的不单是个人的创造性,而且是一种组织创造性。、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是开放式组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企业,在进行 技术创新活动时不仅需要随时监视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引入社会积累的科 学技术知识,而且需要向社会提供适应需求的创新产品及其服务。围绕技术创新, 企业与其环境的关系被加以重新审视,从而获得了新的认识:技术创新过程应当 被看作是一种创新企业的环境变革,而不只是发生于这一环境中的事情;应当被 看作是一种既涉及企业又涉及其环境的学习过程,它导致企业与其环境两方面深 刻的变化。【4 2 】因此,组织的开放性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基本条件。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面对的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个企业依靠自身 能力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已越来越困难。有学者指出,随着技术创新的复杂化, 1 2 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 业已形成一种新的规则:惩罚个人主义和冲突,鼓励共同体和协作,成功的技术 创新取决于以技术为基础的共同体的开发和维护。【4 3 】 o e c d 报告也强调:企业自身正面临着需要变成一个学习组织,为适应新 的技术而不断地改进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及技术能力的形势。它们也要加入到网 络中去。在那里,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在试验和信息交换中的相互学习将是创新 的推动力。【叫 在知识经济时代,开放式的组织学习( 包括从干中学、从用中学、从相互作 用中学等) 是企业创造性的基本来源,是技术创新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知识 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仅为企业建构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方式提供更 广阔的可能性,而且为企业实现这种可能性提供了可再生的丰富资源和全球化的 有利条件。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学者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e d q u i s t 指出,创新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科学、技术、学习、生产、 政策、企业、潜在或实在的市场需求等等体制和组织元素之间发生互动关系的系 统即创新系统1 4 5 1 。 g a l a n a k i s 运用系统思考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创新体系模型。这个模型试图解 释企业战略决策的内涵以及国家政策战略和体制支持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接。该 模型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反映组织内部的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企业层 面。可以将企业视为“创造力工厂”,它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员工的 参与以及企业承担的风险的水平等元素;围绕企业、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环境层 面,可以看作是供给的可获得性。这里的供给综合了知识和技术、专业人才、物 资、市场需求、有关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和相关基础。【4 6 】 k o b e r g 4 7 1 认为是领导与管理、战略协调、过程、组织育人、衡量标准等5 个相互依赖的因素构成了创新体系的核心因素。每一个因素怎么起作用,各要素 之间如何交互影响则是由第六个因素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这样五个方 面: ( 1 ) 、对于创新体系的其他因素来说,领导与管理是唇亡齿寒的因素。没有 领导就不会有战略联合;离开了强有力的领导和有力的管理,即使是最佳发展规 划也难以实现价值。领导和管理是规划和工作的荃础,也是实施的基础。 ( 2 ) 、要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需要巨大的成本和很长的时间,没有一套完 整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必须创造一个与企业核心任务和价值相协调而 且还与企业的未来技术、供给、制造战略相协调的创新战略。产品和过程之间如 果缺乏这种协调,那么,结构成本和风险就会迅速增加。如果你的发展过程与你 的组织结构不相匹配的话,就会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战略协调是将企业战略与 硕:学位论文第二章技术创新系统协同的理论基础 企业终极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过程。在协调的组织中,创新决策和创新行为相 互补充,创新意向与创新管理相互协调。 ( 3 ) 、创新过程确定谁做什么、应该何时去做以及如何去做。现实中,最一 般的发展模式是阶段式。这种阶段式将整个创新过程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一个 阶段都格守最初的思想和概念,每一阶段的工作都十分明确。事实上,可以将创 新发展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该过程与企业的目标、市场、技术越适宜 的话,创新的努力就越有效。 ( 4 ) 、对于组织与人来说,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员工是组织创新系 统中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二是组织架构的功效,它要在各种流的疏导、明确经 营项目、技工基础设施方面给与创新以必备的支持,因为任何组织设计都会导致 一些事可以做到,而另一些事难以完成。 ( 5 ) 、衡量标准为创新提供了指南和控制系统。一个好的衡量系统可以显示 平衡状态,可以告诉企业目前处在什么状况之中以及企业将向什么方向变化,可 以预言企业可能遇到的严重问题。 2 2 协同理论的发展 2 2 1 协同理论的产生 在管理学界,有关协同的概念最早是由h 伊戈尔安索夫提出的,他在1 9 6 5 年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把协同作为公司战略四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提出的, 同时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随后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索。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协同学 ,则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创立的,他在吸收了平衡 相变理论、激光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