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西方经济学专业论文)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k 妒 湖南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 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储繇孝妇帚 日期:劲p 年m 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 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 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锄彩 导师签名:1 日期:肋年月7 日 日期:力f o 年cf 月护 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就业增长的变化,但是就业结构的 变动有时会脱离产业结构的变动,造成就业转换的滞后和就业增长的阻碍。湖南 省作为中部崛起最重要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经济总量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就 业结构的转变却远远跟不上产业结构转变的步伐,长此以往,将阻碍产业结构新 一轮高级化的进程,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研究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 变动关系,找出与产业结构变动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保证就业稳定增长,是一个 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文章首先通过建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机制模型,来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 结构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作用机理是:当二、三 产业的工资水平大于第一产业的工资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将进入第二、三产业, 这样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增加,就业结构得到改善。同 时,第二、三产业的生产产值也相应的增加,产业结构得到改善;然后对湖南省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的分 析,结果表明,湖南产业结构的发展基本符合世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第一产 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呈平稳和上升态势,但是就业结构却滞 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大量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比重大于就业比重,存在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最后通过协整 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得出,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长期协整关 系,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就业,且对各产业就业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同。第三 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偏离度;实证 l l 】 l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a bs t r a c t t h ea l t e r a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c o u l dl e a dt ot h ec h a n g eo fe m p l o y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a n de m p l o y m e n ti n c r e a s e ,b u tt h ec h a n g eo f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c o u l d d e v i a t et h ea l t e r a t i o no f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i ns o m es i t u a t i o n ,w h i c hm a yr e s u l ti nt h e la go fe m p l o y m e n tc o n v e r s i o na n dt h eb l o c ko fe m p l o y m e n ti n c r e a s e h u n a na so n e o f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r e g i o n so ft h er i s eo fc e n t r a lc h i n ah a dar a p i d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i nt h ep a s t2 0y e a r s ,i t s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a l l c h a n g e dal o t ,b u tt h e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l a g st o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w h i c h h a v eh i n d e r e dt h ef u r t h e r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e c o n o m y i ti sar e a l i s mi s s u e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a l t e r a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h u n a n b e t w e e n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d i s c o v e r t h es u i t a b l e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t oa d a p tt h e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 f i r s t l y , p a p e rt h r o u g h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m e c h a n i s mm o d e lo f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t oa n a l y z et h e i rm e c h a n i s m i nt h er e s e a r c h ,i ti si n d i c a t e d t h a tt h em e c h a n i s mb e t w e e n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i s ? w h e n t h es a l a r yl e v e lo ft h es e c o n da n dt h i r di n d u s t r i e s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a to ft h ef i r s t i n d u s t r y , t h el a b o rf o r c eo f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w i l lg oi n t ot h es e c o n da n dt h et h i r d i n d u s t r i e s s e c o n d l y , w ea n a l y s i st h eq u a l i t a t i v ec h a n g e st ot h et r e n da n di n t e r r e l a t i o n o f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i nh u n a n ,t h e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i nh u n a ng e n e r a l l y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t h eg e n e r a lr u l e s o ft h ew o r l d si n d u s t r ye v o l u t i o nw h a ti s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t h ef i r s ti n d u s t r yi s d e c l i n i n ga n dt h ep r o p o r t i o no ft h es e c o n da n dt h i r di n d u s t r i e sa r er i s i n g f i n a l l y , t h r o u g ht h e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t e s ta n dt h eg r a n g e rc a u s a l i t yt e s t ,w e c a nk n o wt h a tt h e 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e x i s t s t h el o n g t e r m c o i n t e g r a t i o n 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n dt h a tt h ea d j u s t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c a np r o m o t e t h ee m p l o y m e n t a n da f f e c te m p l o y m e n to fi n d u s t r i e si nd i f f e r e n td i r e c t i o n sa n dd e g r e e s t h et h i r d i n d u s t r yb e c a m et h em a j o ri n d u s t r yt oa b s o r bl a b o r k e yw o r d s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 e m p l o y m e n ts t r u c t u r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d e p a r t u r e s e m p i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 i l i 厶 。 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i 摘要i i a b s t r a c t i i i 插图索引v i 附表索引v i i 第l 章绪论1 1 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1 1 1 1 研究背景1 1 1 2 研究意义1 1 2 国内外文献综述2 1 2 1 国外文献综述一2 1 2 2 国内文献综述4 1 2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一7 1 3 研究内容和方法7 1 3 1 研究内容7 1 3 2 研究方法8 1 4 创新之处和不足8 第2 章产业结构作用就业结构的机理分析1 0 2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l o 2 1 1 模型的假定1 0 2 1 2 模型的推导1 1 2 1 3 结果分析1 3 2 2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机理分析1 3 2 2 1 产业结构通过收入水平变动影响就业结构1 3 2 2 2 产业结构通过总产出变动影响就业结构1 4 2 2 3 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变动影响就业结构1 5 第3 章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分析1 7 3 1 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分析1 7 3 1 1 湖南省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1 7 3 1 2 湖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的演变1 8 3 2 湖南省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分析1 9 i v l 3 3 第4 章 4 1 4 2 4 3 4 4 第5 章 5 1 5 2 参考文献4 2 致 射4 4 v 硕士学位论文 插图索引 图1 1逻辑结构示意图7 图2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变机制1 3 图2 2 产业结构通过收入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机制1 4 图2 3 产业结构通过总产出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机制1 5 图2 4 产业结构通过技术变动影响就业结构的机制1 6 图3 1湖南第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动趋势2 0 图3 2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图2 1 图3 3第一产业g d p 比重与就业比重2 3 图3 4 第二产业g d p 就业比重2 3 图3 5 第三产业g d p 比重与就业比重2 3 图4 11 9 7 8 2 0 0 8 年湖南s c 、l 、l 1 、l 2 、l 3 取对数的变化趋势2 9 图4 2d l n s c 与d l n l 、d l n l l 、d l n l 2 、d l n l 3 的变化趋势3 0 v 1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表3 1 表3 2 表3 3 表3 4 表3 5 表3 6 表4 1 表4 2 表4 3 表4 4 表4 5 表4 6 表4 7 附表索引 湖南与全国及其他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1 7 湖南省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比重的变化1 8 湖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及其就业结构比重2 0 湖南与全国及其他地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2 2 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2 5 湖南省g d p 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2 7 变量的a d f 检验结果。31 产业结构系数( l n s c ) 与总就业人数( l n l ) v a r 模型滞后值选择表3 2 产业结构系数( l n s c ) 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 l n l l ) v a r 模型滞后值 选择表3 2 产业结构系数( l n s c ) 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 l n l 2 ) v a r 模型滞后值 选择表3 3 产业结构系数( l n s c ) 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l n l 3 ) v a r 模型滞后值 选择表3 3 两变量的j o h a n s e n 检验3 3 g r a n g e r 因果关系检验结果3 5 v i i _ 硕:t 学位论文 第1 章绪论 1 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 1 1 研究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难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第一次明确的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 的四大目标之一。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产生的新一届政府将治理失业问题 放在施政方针的重要位置,由此可见,国家对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为了实 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就必须确保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为就业问题是与产业 结构密切联系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起产业的收益不同,从而带动就 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动;另一方面,产业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分布及流动方式不同, 又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要处理好中国的失业问题, 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由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属于大陆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水热光照充足,自然 资源丰富,生态资源独具特色【l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跟随全国前进的步伐,以 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改革为动力,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先后采取“以开放促开发”、 “五区一廊”、“农业1 强省”、“呼应两东”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发展 战略,全省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计划经济时代比 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其实是 经济结构转变的一个部分,在这经济结构中间,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就是产业结构的 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包括了生产结构和要素使用结构的变化。其中当然包括 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劳动力,因为各产业对于劳动力要素选择使用的数量、结构 各不相同,即各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是各不相同的。目前,湖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 后期,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转型时期。因此,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压力 不断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如何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促使产业结构 在演进的同时能够增加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1 1 2 研究意义 以往对就业结构的研究以静态研究为主,应该看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 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会影响就业结构,而适应产业结构需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求的就业结构能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适应产业结构需求的就业结构则会 阻碍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本文通过对湖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规律分析,从 直观上判断出湖南省各产业比重和各就业比重基本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并在此 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得出产业结构 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提出解决湖南就业问题的相应 政策,对缓解湖南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此 外,对湖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和长期关系的分析可以深化我们对产业结构 和就业结构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为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提供典型的案 例,并为全国范围内的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动分析提供借鉴意义。 1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2 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劳动者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规律的问题比较早,可追溯到1 7 世纪的 古典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他指出比较利益是促使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 门甚至商业部门的动因。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 1 9 4 0 ) 按照费希尔的三次产业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和产 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考察了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以及随着经 济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克拉克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推移的劳动力的产业转移 资料,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劳 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 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 第三产业逐步增加。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其原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 间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而造成的,人们总是向着具有较高收益的产业转移1 2 1 。 继克拉克之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19 8 5 )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产 业分布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作了进一步探讨。他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 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 a ) 什、“工业部门( 1 ) ”和“服务部门( s ) ”,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 论:第一,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农业部门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出现 明显的下降。第二,工业部门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出现明显的上升,而其劳动力 的比重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占劳动力比重的绝对上升或相对上升显著高于 其占总产值比重的上升。这一研究除了说明农业劳动力比重普遍下降以外,也说 明工业化到达一定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就不可以能大量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 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3 1 。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通过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产值和 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上是同步的,即随着农业和工业产值份额的此消彼 2 硕士学位论文 长,农业人口也相应的向工业转移。而在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 业结构转换。一般地说,在工业化起点时,产值比重比就业比重大约高2 5 个百分 点,如果两者要同步发展,需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5 0 0 美元以后。产业结构 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主要反映在现代部门产值相对于传统农业部门非常的高, 而就业人数又显得偏低1 4 】。钱纳里和塞尔奎因提出的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 构转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说明了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就业增长的难度越来越 大的原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大下降,农业剩 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首先吸收 到劳动比较密集、技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 刘易斯( 1 9 5 6 ) 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迁移模式。其认为传统农业部 门存在大量边际收益为零的劳动力,当城市现代部门发展的时候,只要其工资率高 于传统农业部门的工资率,低工资的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就会尽最大努力向高工资的 城市现代部门转移。刘易斯指出:正是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建立起两部门 之间的联系,城市由于对农村廉价劳动力的使用,增加了利润,充实了资本,扩大 了企业的规模与实力;与此同时,农村也摆脱了由于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存在而造成 的困境,开始走上经济发展之路。此模型在发展经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发展 中国家分析解决本国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p j 。 英国学者费景汉和拉尼斯补充和进一步发展了刘易斯的经济发展理论。他们 指出,刘易斯的模型有两个缺陷一是侧重于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对于农业部门 的发展问题只是一带而过。二是没有注意到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村劳动力 向城市流动的先决条件。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把两个部门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 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乡人1 :3 流动模型1 6 】。 托达罗认为刘易斯、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是根据西欧和美国的经验总结出来 的,但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过程和发展情况的描述的实用性不足。2 0 世纪6 0 - - 7 0 年代的情况表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中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在 不断加剧,但仍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源源不断的流入城市。要克服上述不足必须对 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他的人口流动思 想认为:第一,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经济利益与成本的理性经济考虑, 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第二,使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因素是预期的而不是现 实的城乡工资差异。第三,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是可能的。因 此,托达罗模型的政策涵义主要包括:要想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并完成二元 经济结构转换,单纯依靠工业部门的扩张是不能奏效的,应当消除扩大城乡差别 的经济政策并且加速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这对于广大发展中 国家制订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7 j 。 现代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一般将研究重点放在某个国 3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家或区域。 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1 ) 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 究。h u n t e r ( 1 9 9 6 ) 描述了澳大利亚在1 9 7 6 至1 j 1 9 9 1 年间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还分析 了制造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三个典型行业的就业状况,并总结出影响就业 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l a i n e ( 1 9 9 7 ) 描述了澳大利亚在1 9 7 2 至u 1 9 9 5 年间就业结构的 变化情况,并且用投入产出表检验和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m a r t i n ( 2 0 0 0 ) 描述了欧洲各地区就业结构之间的差异,并认为差距将会进一步的扩 大;r i s s m n a ( 2 0 0 3 ) 描述了美国在1 9 5 5 到2 0 0 3 间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总结出影响 就业结构演变的两大类因素;n i c k 和a l a n ( 2 0 0 3 ) 对产业调整对就业状况产生的 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以英国南威尔士地区的钢铁产业转移为例讨论了产业变动 导致的就业变动【8 1 。( 2 ) 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h o r t a n ( 1 9 9 1 ) 描述了南美八个国家在1 9 7 1 到l9 8 9 年期间四个产业部门间就业结构 的变化,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公共部门就业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l i m ( 2 0 0 0 ) 描述了菲律宾1 9 8 7 一l9 9 8 年十大行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了贸易和产业政 策、经济周期对就业结构的影响【9 】;a m a d e o ( 2 0 0 0 ) 描述了巴西在1 9 8 5 到1 9 9 5 年间 制造业和四种服务业间及其内部就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并且认为服务业在衰退中 对就业起了缓冲器的作用;r o s ( 2 0 0 0 ) 描述了墨西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业结 构的变化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合理就业结构的相应对 策;z v e r l i c h ( 2 0 0 4 ) 分析了近十年来东亚各国就业结构的变化状况。 总之,以上研究所探讨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点:描述产业的就业结构的 变化历程,总结就业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就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预测就业结构 变化的趋势,分析变化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合理的建议。虽然这些理论有时只是 描述性的,并不是十分正式的,但是对解决我国产业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仍具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1 2 2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在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研究中普遍认为二者存在一定的相 关性。总体来看国内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归纳 为以下三个部分: 1 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产业结构的演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周涛( 2 0 0 1 ) 从就业、需求、资 金、技术、制度结构等角度对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研究【1 0 】;洪明勇( 1 9 9 9 ) 贝0 从科技 创新、消费结构变动、对外贸易、制度安排等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因【】; 陈其林( 2 0 0 0 ) 认为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实际上是由一国要素秉赋结构的变动造 成的【l2 】:胡文新( 1 9 9 5 ) 则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规 4 硕士学位论文 律性演进的动因及过程,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得益于技术变革的“推力”作用、 需要结构的“拉力”作用、创新诱导与产业关联的“复合”作用、对外贸易的“引擎” 作用【”】。此外,一些学者还就某一重要因素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联进行了专 门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这方面,有的从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 联角度,联系中国的状况进行了定量化、模型化、实证化的应用分析,初步揭示 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运动的规律。有的把技术进步这一重要因素与产业结 构演进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也有的初步研究了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关 联问题。还有的学者把经济周期这一重要因素如何影响产业结构的传递机制作了 详细考察,揭示了各类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同时分析了中国的 经济周期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特点。 2 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的研究 李红松( 2 0 0 3 ) 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的就 业弹性值。其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了显著 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1 4 1 。龚玉泉和袁志冈j j ( 2 0 0 2 ) 1 1 5 】、陈安平 和李勋来( 2 0 0 4 ) 1 6 】在对相关理论与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有效劳 动就业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带来了就业的相 应增长,这里的就业更主要的是指有效就业的增长而不仅仅是名义就业的增长。 而蔡叻、都阳、高文书( 2 0 0 4 ) 在运用新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城镇就业弹性和城乡整 体就业弹性进行测算后也认为:与城乡整体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不同,城镇就业 弹性从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 7 】。以往的研究所得出的经济增长 没有带来就业的结论并不准确,实际上,经济增长没有带来的只是显性就业的增 加。邹薇、胡翱( 2 0 0 3 ) 通过构建g n p 、g d p 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模型发现,中国 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出现这种偏离的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失业率统计指标的不完善性【1 8 】。常云昆、肖六亿( 2 0 0 4 ) 在对我 国失业率变化量和产出增长率进行回归的基础上也发现,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 失业率变化与产出之间并不存在奥肯关系【i9 1 。姜巍、刘石成( 2 0 0 5 ) 用就业量替代 失业率构建的扩大的奥肯模型,分析中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结果显 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农业的就业增长 与产出存在负相关【2 。 3 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喻桂华、张春煜( 2 0 0 4 )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就 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产生于劳动就业结构滞后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由此 产生了结构性偏差,并且偏差的收敛速度慢于国际经验。若分别从三次产业看, 偏差产生的原因在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劳动节约型技 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2 1 1 。蒲艳萍( 2 0 0 5 ) 5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后指出:( 1 )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 第一产业就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下降, 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2 ) 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不相 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 3 )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 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此外,就业结构变动中 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较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2 2 1 。何大安 ( 2 0 0 5 ) 选择一个能够反映产业变化的总量概念产业运行格局来揭示它与就 业结构交动的动态关联。在体制转轨的初期阶段,由于产业运行格局中的结构调 整和结构升级幅度比较大,政府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物资供 应政策等,一般会在政策扶持产业和政策抑制产业有明显的不同,因而,就业结 构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大体保持一致【2 3 1 。b 鸥( 2 0 0 5 ) 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就业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由于不同产业的收益不 同,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同,就业弹性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产业结构的 调整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动,即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2 4 1 。程 红莉( 2 0 0 6 ) 认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其中产业结构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其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无论是发达国家还 是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都表现出它们之间正相关的变动关 系。即某一产业产值比例下降,该产业劳动力比例也下降,反之亦然。然而,除 产业结构外,就业结构还受体制、教育等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就业结构的变化并 不与产业结构变化完全保持一致,而且当产业结构没有按正常方式升级时,就业 结构就会与产业结构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大量的失业【2 5 1 。王庆丰( 2 0 0 9 ) 运用灰 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计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测算我国三次 产业就业结构滞后时间。分析得出我国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 不同程度的滞后性,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滞后时间分别为9 、8 、3 年【2 6 1 。 同时,国内学者进一步对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变动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给 予了深入的探讨。李勇( 2 0 0 7 ) 在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 各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以及第三产业及其各行业的就业弹性随时间和 实际g d p 增长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趋势之后指出,第三产业在我国是促进就业 的主要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 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业等六个行业对促进就业具 有显著的作用。不过,第三产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就业拉动能力随着产业规模 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2 7 1 。宋晓丽( 2 0 0 4 ) 在对各次产业就业 增长潜力进行计量分析后也认为,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正在不断减弱,实 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所面临的“与城镇化不相关”问题,是阻碍第三产业增加就 业的主要原因【2 8 】。 6 硕士学位论文 另外一些学者如刘殿臣、闰彩9 2 ( 2 0 0 7 ) 等,将这种研究思路运用于对地方就业 问题的考察,并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发现【2 9 1 。这种尝试不仅为今后的研究积累了众 多素材,拓展了原有思路,丰富了分析方法,而且还从扩大就业的角度为今后的区 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方向,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意义。 1 2 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为本文打下了坚实的 理论基础,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是,前 人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国外学者的研究都是以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 业结构变动数据为依据,分析的结果适用于发达国家,而较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 国情。而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其特殊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国内关于 有很多文献对产业结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研究,但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实证 的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对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互影 响机制的理论关系的研究甚少,同时对湖南就业问题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从产业 结构变动这一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1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3 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演替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入手,构建产业 结构演变与对就业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理论,并进行实证研究。 绪论 1r 产业结构作用就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1r 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分析 1 r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r 结论及政策建议 图1 1 逻辑结构示意图 7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根据图1 1 所示的逻辑结构示意图,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5 章,具体安排 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从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 化的背景以及现状入手,指出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影响的现实意义,明 确了研究方法,提出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并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就 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研究,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准备。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这部分主要是 从理论上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规范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产业结 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制。 第三部分: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分析。对湖南省产业结构 现状和就业结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并对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 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第四部分: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在利用根检验 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并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 研究,并对实证分析结果做出了解释说明。 第五部分:结论及政策建议。根据前面定性定量的研究,对湖南省产业结构 升级对就业结构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政策建议。 1 3 2 研究方法 1 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统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改革开放3 0 年来的产业 结构、就业结构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其变动发展的趋势,并对两者互动 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湖南省未来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增长相互协调 提供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从而把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用协整检验与格 兰杰因果检验对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对 研究结果进行规范分析,以提出可行的结构调整相关对策。 3 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结合。本文在对湖南省改革开放3 0 年来的产业结构与 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进行纵向分析的同时上,又将湖南省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与全国及上海、北京之类的一线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发现 其中的差异,从而确定了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及相互关系,进 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4 创新之处和不足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湖南 硕士学位论文 展开了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创新。 1 研究对象方面,本文深入到省一级行政区,具体分析和研究了湖南省在产 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为 湖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不可否认,我国对产 业就业结构的研究自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逐渐增多。但是各个国家甚至同一国家 不同地区,由于其自身条件的不同,所以其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不能照搬别 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模式,因此,结合湖南的具体情况,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 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当是本文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创新所在。 2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在对产 业结构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考察时,本文不仅满足于借助产值结构偏离度等指 标,而且还通过应用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变量的长期均衡及相互因 果关系进行分析,来揭示产业结构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得出产业 结构对就业结构内在定量的影响,使得全文的数量分析过程更加全面、完整。 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没有取得最近两年的最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以支持文章结论;二是文章的数据分析仅限于三大产业之间,没有进一步分析各 次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以及随之变动的就业变化。 9 湖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第2 章产业结构作用就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2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作用机制模型 克拉克定律描述了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即随 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即产业结构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转移【3 0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构成了就业结构的物 质基础,决定着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总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和变动一定会导致 就业结构的转换变动,而同时就业结构的变动会使劳动力对各产业的产值贡献发 生变动,从而又促使各产业的产值及产值结构发生变动。因此,产业结构和就业 结构变化的作用机理,首先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尤其是第二、 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工资水平得到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 业向非农业产业即第二、三产业转移,然后导致第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 进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最终形成第二、三产业的产业集群和人口集居。 本文通过借鉴和采用要素市场均衡理论构建产业结构和就结业结构之间的作 用机制模型【3 l 】来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 2 1 1 模型的假定 假定:( 1 ) 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集中 在城镇;( 2 ) 劳动力可以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自由的流动;( 3 ) 第二、三产 业劳动报酬的收敛;( 4 )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 报酬具有差异,导致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