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传统设计伦理看现代设计道德.pdf_第1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传统设计伦理看现代设计道德.pdf_第2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传统设计伦理看现代设计道德.pdf_第3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传统设计伦理看现代设计道德.pdf_第4页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从传统设计伦理看现代设计道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设计道德是设计实践的内在驱动力,设计道德主导设计实践,有助于促进 设计实践的健康进行,设计道德的健全在过度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显得尤其重 要。由于企业对利益的极端追求,消费者需求的极度膨胀,无休止的设计生产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消耗,这与人类目前掌握的越来越有限的资源发生了根本性 的矛盾,所以设计道德的健全与否已经不仅仅关系到设计的优劣,而更重要的 关系到人类与自然的共处关系,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从传统设 计伦理中探索现代设计道德有利于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提升设计道德的战略高 度,扩大设计道德的影响力。传统设计伦理汲取了传统造物思想的符合人类长 远发展目标的有利成分,其中不乏很多关于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相互关系的经典论述,将传统设计伦理的相关知识运用到现代设计道德中, 将使设计主体对社会对自然产生更强的责任意识,对于现代设计道德价值观的 建立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设计伦理的发展脉络以及传统设计伦理与现代设计道德之 间的关系。其次分别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中提取出符合当代经济背景、文化背 景、政治背景的传统设计伦理,进而以传统设计伦理的几个核心体系作为启示 点,从而扩展出现代设计道德应该具备的相应的基本道德基础。这些道德基础 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传统设计伦理的自然要求以及现代社会的必然需求,从根 本上直接指导设计主体应该如何对内“修己”和对外“安人”,这也为现代设计道 德的健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前提保证。最后结合基本的道德基础提出, 作为设计主体的设计师和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认 真选择行为动机并考虑行为后果。设计师要充分认识自身不是以前的潮流追随 者而是当今的潮流引导者这种身份转变,所以必须具备系统的设计道德体系进 行积极的创作来引导健康的消费趣味,要不断加强自身设计道德建设和自身专 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从长远利益出发遵守基本的设计道德原则。 现代设计道德的健全与否与人类生产实践紧密相关,在可持续发展得到极 大提倡的今天,设计行业作为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把处理人与环境的问 题提上日程,设计主体把握正确的设计道德爿能在设计实践中更好的体现人文 关怀,继续完善和发展人性化设计,也为进行绿色设计和引导绿色消费指引正 确方向,更为维持环境平衡、保护生物物种以及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做出应尽 的义务。 关键词:设计伦理设计道德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设计 a b s t r a c t t h em o r a l i t yo fd e s i g ni st h ei n t r i n s i c d r i v i n gf o r c eo f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t h e m o r a l i t yo fd e s i g nl e a d st ot h e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a n dc o n t r i b u t e st op r o m o t et h eh e a l t h o ft h e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i ti sp a r t i c u l a r l yi m p o r t a n tt oe n h a n c et h em o r a l i t yo fd e s i g n e s p e c i a l l yi nt h eo v e r - c o n s u m e r i s ms o c i e t y b e c a u s et h ee n t e r p r i s ei sb u s yw i t h l o o k i n gf o r t h ee x c e e d i n gb e n e f i t ,t h en e e d so fc o n s u m e r se x p a n de x c e e d i n g l y , a n d e n d l e s sp r o d u c t i o nc a u s e se x t r e m e l yc o n s u m p t i o no fr e s o u r c e ,t h e s ea c t i o n sm a k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w i t hm o r ea n dm o r el i m i t e dr e s o u r c e ,s ot h em o r a l i t yo fd e s i g ni sn o t o n l yr e l a t e dt o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b u ta l s ot ot h e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h u m a nb e i n ga n d n a t u r a l ,a n di ti sa l s or e l a t e dt ot h es t r a t e g y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e x p l o r i n g t h em o r a l i t yo fm o d e m d e s i g nf r o mt h ee t h i c so f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i sc o n d u c i v et o e n h a n c et h es t r a t e g yo fd e s i g nm o r a l i t yi nw h o l ec u l t u r a ls y s t e m s ,a n de x p a n d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h e m o r a l i t y o fd e s i g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e s i g ne t h i c sa s s i m i l a t e st h e a d v a n t a g e df a c t o r sc o n f o r m i n gt oh u m a nl o n g - t e r md e v e l o p m e n tg o a l sf r o m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i d e a s ,i n c l u d i n gal o to fc l a s s i c a ld i s c o u r s e sa b o u tp r o p e rh a n d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m a n ,s o c i e t y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m a na n d n a t u r e i tw i l lm a k e d e s i g n e rr e a l i z em o r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a b o u ts o c i e t ya n dn a t u r et h a t w eu s e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d e s i g ne t h i c si n t ot h em o r a l i t yo fm o d e m d e s i g n a n di ta l s om a k ea c t i v e l yr o l et og u i d e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o ft h em o d e m d e s i g nv a l u e s t h i sa r t i c l ef i r s ta n a l y z e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 d e s i g ne t h i c s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 b e t w e e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e t h i c sa n dt h em o d e md e s i g n m o r a l i t y s e c o n d l y , e x t r a c t i n g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e t h i c sa d a p t i n gt oc o n t e m p o r a r ye c o n o m i cb a c k g r o u n d , c u l t u r a lb a c k g r o u n d ,p o l i t i c a lb a c k g r o u n d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d e s i g ni d e a s ,t h e nt a k e t h e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ya sr e v e l a t i o nt os u m m a r i z et h eb a s i cm o r a lf o u n d a t i o nw h i c h m o d e m d e s i g n s h o u l df o l l o w t h e s em o r a lf o u n d a t i o n s r e f l e c tt h en a t u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e t h i c sa n dt h en e c e s s a r yn e e d so fm o d e ms o c i e t yf r o md i f f e r e n t w a y s ,a n dg u i d ed e s i g n e rt or e a l i z eh o wt om a k eo n e s e l fp e r f e c ta n dh o wt od e a l w i t ho t h e rp e r s o n ,a l s oa f f o r dt h ec l e a n l y m o r a l i t y f i n a l l y , i ti sp u tf o r t hi nt h eb a s i c d i r e c t i o na n dp r e m i s ef o rm o d e md e s i g n o ft h em o r a lf o u n d a t i o n st h a tt h e d e s i g n e r l l a n de n t e r p r i s ew h oi s ap a r to fas o c i e t ym u s t r e a l i z et h ei m p o r t a n ts o c l a i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t h ed e s i g n e ra n de n t e r p r i s e s h o u l ds t a i d l yc h o o s et h em o t i o no f a c t i o na n dc o n s i d e rt h ec o n s e q u e n c e so fa c t s t h ed e s i g n e rn e e d t ou n d e r s t a n dt h e t r a n s f o n n a t i o no fs t a t u st h a tt h e yb e c o m et o g u i d ef a s h i o ni n s t e a do f f o l l o w l n g f a s h i o n n e r e f o r e ,t h ed e s i g n e rm u s th a v eap o s i t i v em o r a ls y s t e m t og u l d ed e s l g n a n dt h e nt oi n f l u e n c ct h eh e a l t hi n t e r e s t so fc o n s u m e r d e s i g n e rs h o u l dl m p r o v e t h e l r m o r a l i t ya n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b i l i t y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st h em a i nf o r c eo fs o c l e t ya n d e c o n o m i ca s s u m eg r e a t e r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 a n ds h o u l dc o m p l yw i t h t h eb a s l c p r i n c i p l e so fd e s i g nm o r a l i t yf r o m t h el o n g 。t e 册i i l t e r e s t s m o d e md e s i g nm o r a l i t yr a p i d l yr e l a t e sw i t ht h eh u m a n p r a c t i c e e s p e c i a l l ym t h ep r o m o t i o n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t o d a y , t h ed e s i g ni n d u s t r y a sa n1 m p o r t a n t e c o n o m i cc o m p o n e n th a sb e g u n t od e a lw i t h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i s s u e s t h ed e s i g n e r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h a v ec o r r e c td e s i g nm o r a l i t yi no r d e r t or e f l e c tt h eh u m a n ec a r eb e t t e ra n d c o n t i n u et oi m p r o v ea n dd e v e l o p h u m a n i s t i cd e s i g ni nd e s i g np r a c t i c e ,a n dt og u l d e t h ef i g h td i r e c t i o nf o rg r e e nd e s i g na n dg r e e nc o n s u m p t i o n ,a l s o t om a k eo b l i g a t l o n s f o tm a i n t a i n i n g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b a l a n c e ,p r o t e c t i n gt h eb i o l o g i c a l s p e c l e s a n d l o n g - t e r m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h u m a ns o c i e t y k e yw 。r d :d e s i g i le t h i c s ,t h em o r a l i t y 。f d e s i g n ,h u m a n i s m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c o l o g i c a ld e s i g n i l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或其它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理工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武汉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 授权经武汉理工大学认可的国家有关机构或论文数据库使用或收录本学位论 文,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研究生c 签名,:圭筐鞘导师c 签名,: 鹚帆日期:一2 珥 武汉理上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1 章引言 1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 1 课题研究的目的 当今,过度消费主义在全球的盛行,使得原本具有“寻找解决方案”内涵的 设计发生变质,逐渐演变成引发欲望、刺激消费的商业手段。新造型新功能设 计品的产生不断的刷新商业利润,但却始终掩盖不了产品“多余而无用”的实质。 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是无休止的设计生产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消耗,这与人类 目前掌握的越来越有限的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矛盾。然而,对于处于经济大好 形式下的中国企业来讲,企业按照自己短期的成功给自己制定着各种增长目标, 设计相对于市场、营销、成本来讲仅被放置在一个辅助性的位置,设计屈从于 经济利益之下,无法实现设计的真实内涵。但是目前的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如 果代表全球一半人口的中国、俄罗斯、印度三个未来工业大国缺乏健康的设计 道德指引,那么伴随着这三大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会在短期内造成全球资 源的短缺,所以,设计道德已被提升到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高度。 从传统设计伦理中探索现代设计道德有助于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提升设计道 德的战略高度,扩大设计道德的影响力。设计道德主导设计实践,加强设计道 德的j 下确把握有助于促进设计实践的健康进行。设计是人类意识的承载者,人 类意识受道德的绝对影响,没有道德的意识不能称为完整人格的意识,可见道 德对于设计来说具有支撑作用。设计伦理学体系是设计的文化体系,与同属于 文化体系的道德体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建设了设计伦理学体系的大框 架。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 中形成了诸家传统道德观,这些道德观对于传统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代 设计伦理和设计艺术中不乏优秀的设计精华,比如儒家“天人合一”、墨家“节俭” 设计伦理思想以及汉代长信宫灯、明代家具等,这些设计精华不但没有随着历 史的变迁而没落,相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更崭露出重要意义。诸葛铠先生在图 案设计原理讲“设计思想是一种观念,也是设计师的世界观,是设计过程的出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发点和指导思想。它在任何时代都暗示着怎样的设计才是合理的和美的这一 命题,并从宏观上控制着设计师在寻找最佳方案时的思维方法。”1 现代设计道 德从传统设计伦理中可以吸取精华,延续先人的智慧,启发自身的学科完善和 创新。 1 1 2 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统设计伦理属于经营修为之学,重在经世致用,现代设计道德同样也是 为了设计实践的经世致用,所以通过传统设计伦理探索现代设计道德有利于促 进设计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设计消费的健康进行,更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表现为 对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的指导规范意义,而艺术设计实践活动的规范与否与人类 生产实践是紧密相关的,在可持续发展得到极大提倡的今天,设计行业把处理 人与环境的问题渐渐提上日程,把握正确的设计道德为绿色设计和绿色消费指 引正确方向,为维持环境平衡、保护生物物种以及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做出应 尽的义务。 伟大的设计作品总是充满民族性,其中蕴涵着深厚而浓郁的民族气息,它 们是民族道德、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生活的产物同时又是其形成的必要构成部 分。设计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道德的制约,所以从传统设计伦理的 “根”和“脉”中寻找现代设计道德的本源对于本土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2 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全球化设计浪潮的不断影响和当前环境下设计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 题,我国关于设计道德的学术研究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如张道一教授的设计 道德一设计艺术思考之十八,尹定邦教授的设计概论中有关于设计师道德 的具体阐述,曹耀明教授的设计美学概论对设计师基本道德和素质的论述 等。伦理学在中国形成时期很早,先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伦理学体系,而系统 的设计伦理学却刚刚起步,目前国内关于设计伦理学方面的专著缺乏,不过也 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如李砚祖教授的设计之仁一对设计伦理观的思考,杭 间教授的设计伦理学一从人机适合到人际和谐,陈望衡教授的审美伦理学 引论等。关于中国传统设计伦理的论述主要从传统艺术哲学和古代设计思想 1 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南京:江苏美术;i j 版社,1 9 9 8 2 5 9 2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进行,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胡飞教 授的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探索,朱义禄先生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 等,诸葛铠先生的设计艺术学十讲第十讲中也有“重新体悟中国的哲学”的 论述。随着近年随着绿色设计概念在中国设计界的普及,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 景下,道德在设计伦理学的构架作用研究在设计界以及政府部门已经得到重视, 通过设计伦理学视野观察设计道德也随之产生,理论界对于环境伦理学、经济 伦理学、企业伦理学相关领域已经做出不少研究并获得优秀理论成果,如中国 政法大学裴广川教授的环境伦理学,浙江大学徐金发教授的企业伦理学, 刘湘榕的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一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等,设计边缘学 科研究逐渐兴起,这些因素为从伦理学角度研究设计道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设计的伦理性是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 v i c t o rp a p a n e k ) 于 上世纪6 0 年代末在其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d e s i g nf o rt h er e a lw o r d ) 提 出的,其中明确指出设计伦理性在设计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更突出设计的伦理 性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建构。1 9 6 2 年美国学者卡森 ( r c a r s o n l 9 0 7 1 9 6 4 ) 在波士顿出版了名著寂静的春天,拉开了生态学时代 的序幕,间接促就了生态设计的出现。后来设计界于上世纪8 0 年代提出了“绿 色设计”概念,并逐步被人们所追捧自此,设计界及理论界开始呼吁设计道德, 如由美国专业设计协会a l g a 自2 0 0 2 年出版发行的设计商业与道德( d e s i g n b u s i n e s sa n de t h i c s ) 系列手册,这本手册介绍了关于设计商业与设计行业道德 的相关标准以及规范的操作方法。这套手册被a l g a 的两万两千多名会员设计 师所持有,事实上设计商业与道德已成为美国设计师从事设计作的重要参 考资料。设计要求企业和个人从设计伦理出发产生道德体系上的转变,世界各 地的政府、设计师和科学家在设计伦理和设计区域下道德重构方面都在进行着 不断的努力,制订了各种可持续发展计划和开展课题的研究。 1 3 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 3 1 课题研究方法 本文重在通过中国传统设计伦理找寻对现代设计道德的启示点,通过这些 启示点扩展出现代设计道德在当自仃市场背景下应该具备的道德内容。根据道德 3 武汉理- l =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系对设计实践作用的历史性演变分析,从设计伦理学角度研究经济社会下企 业以及设计师应具备的道德体系,以及该道德体系对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和 作用。 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 、分析与综合法:总结中国传统设计伦理的几大体系,引申我国传统道 德体系对设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分析当自仃经济背景下企业主体和设计师应当具 备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道德体系。 2 、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通过对古人和现代人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道德 体系的研究,对其设计作品进行分类对比,对这些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从隐含 的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时代的道德对设计实践的构架作用。 3 、举例方法:通过列举不同时期、不同用途、不同造型的设计作品和不同 的设计风格与不同的道德体系关系,来得出现代设计体系需要的道德准则。 1 3 2 课题创新点 本文从设计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设计伦理与现代设计道德关系,通 过道德这一载体完成文章的构架。从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到经济社会背景下的道 德体系对设计伦理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不同时代道德对于设计的指导作用,以 及在现代社会设计道德应该吸取传统设计伦理中的哪些有利因素,以此完善设 计的健康发展。最后探求当前时代背景下设计参与者设计师和企业应具备 怎样的道德体系才能促进设计的前进并架构新时代的设计伦理学体系,从而使 设计具有深远的传统道德涵养,又具备健康的现代气息,以崭新的面貌迎合新 的时代要求。 4 武汉理t 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2 章设计伦理与设计道德的关系 2 1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2 1 1 伦理与道德的概念与范畴 从中国的词源涵义的角度来讲,“伦”的本意是指“类”的意思,指的是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而“理”则是“条理”和“道理”的意思,指的是万事万物所包含的 固有的规律和联系,以及人们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要求和准则。“伦理” 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其中有关于“乐者,通伦理者也”的记载。 伦理是“人和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2 ,是指导人们的道德判断,并且自觉 地按照正确的判断从事生产生活实践,也包括了人与自然所应该具有的正确和 合理的关系。人们能够对“伦理”能够在抽象层次上进行思考,则是在较晚的时 期才出现,是“人类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完善 自身完善他人和完善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任何人之间逐渐形成的习 俗规范的基础上,产生了对人的这些关系的思考,从而形成了道德观念和道德 意识,并发展成为较系统的伦理思想,进而产生了伦理学。”3 通常来讲伦理主要针对人与人的关系,包括了人的个体与个体、人的群体 与群体、人的个体与群体这三者的关系,这种类型的伦理学统称为人际伦理学。 而设计伦理除了包含人际伦理之外还包含生态伦理的内容,生态伦理学主要研 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或“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规 范”。生态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而非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 之间的道德关系,或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规范而非人与人 关系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规范,它实现了伦理学领域的拓展。设计伦理从人际 伦理和生态伦理角度出发完善设计的道德规范。 道德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指的是道经和德经,“道”和“德” 2 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9 6 8 3 2 3 何怀宏伦理学足什么北京:北京人学:f ;版社2 0 0 2 3 2 4 叶平生态伦理学哈尔滨:东北林业人学j j 版 ,1 9 9 4 1 1 5 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对话环境伦理学的进展j 反思长沙:湖南师范人学 f ;版社,2 0 0 4 1 5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概念最初是分开的。道者,人之所共有也;德者,人之所自得也。“道德”一 词的出现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理而止矣,负是之谓,道德之极”, 意思是按理的规定去做就可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 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 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6 。道德包括政治道德和社会道德:政治 道德是指“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和政治家在处理重大政治关系问题,即解决政治矛 盾时,所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基本的道德准则、规范之总和”一;社会道德是 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性的民众道德原则、基本的道德准则、规范之总和。 道德随着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 透性、较强的稳定行和显著的实践性等几个基本特征。 2 1 2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仔细辨别分析一下,“伦理”和“道德”有着相同相异之处,“相同之处是说二 者都是指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要求,相异之处是说伦理具有外在的 意思,是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行为准则或要求,而道德则强调个人对这些准则或 要求的认同和践履,把社会伦理内化为个人德性。”8 也即是说,“伦理”是根本, “道德”是枝干。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较道德关系更为本质、客观和稳定。伦理关 系是构成道德关系的前提,为道德现象的枝繁叶茂提供根基,伦理关系的变化 表现在道德准则的变化上。简而言之,道德是规范人的行为,指导人们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伦理则是规定道德的选择和操作方式,是道德的人性基 础和人伦秩序的前提。 伦理比道德具有更为宏观的价值批判功能,伦理相比个人道德而言更像是 一种社会的道德,个人道德具有个人情感选择的因素,而伦理却是一种上升到 一定高度的社会道德。 2 2 设计伦理与设计道德概说 2 2 1 设计伦理的概念与演变 6 f f i 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北京:人民 j 版社,2 0 0 4 6 7 朱惠1 日应用伦理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版社,2 0 0 1 2 3 0 8 张培强,魏长领,余兴龙伦理学概说郑州:= 7 l i 南人学j l :版社, 2 0 0 1 3 6 武汉理工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设计伦理对于现代设计来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设计伦理以人为本的本 质已经体现在各个设计门类的“人性化设计”之中,“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也是 设计伦理在设计中的重要显现。设计伦理这个命题最早是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 克多巴巴纳克( v i c t o rp a p a n e k ) 提出的。 设计伦理这个命题虽然提出的时间较晚,但实质上它在设计文化中一直存 在,不过设计伦理的产生比人们最早设计工具要晚一些,伦理思想的产生是在 社会道德风尚、社会的文明程度,至少是在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达到一定 高度的时候产生的。几千年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设计不仅创 造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也创造出了深厚的设计文化,这种设计文化是包含着 古人的造物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意识、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并折射了 当时哲学、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各个方面,所以设计伦理一直伴随在设计 文化之中。设计伦理是从长远利益出发,以道德关系为基础,通过设计品或者 设计活动为媒介,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使之更美好 和谐。设计伦理更加侧重于设计学,设计学的范畴要大于伦理学,主要讨论的 是设计学中所应该注意的伦理学问题。设计伦理要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根本利 益为出发点,自觉地珍惜共同的财富,维护自然资源,建立健康、科学的人为 环境,尽可能的抵制那些有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无节制的丌发、生产和消费。”9 2 2 2 传统设计伦理 伦理思想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原因和力量,传统设计伦理构成传统设计 文化的深层部分和底蕴。传统思想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则是传统思想的 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形式,伦理学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 成的伦理关系与伦理精神的总和。 传统设计伦理汲取了传统造物思想中有利于人类长远发展的道德基础,其 中不乏很多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设计伦理思想。 我国的传统设计由于沿袭的是师傅带徒弟,口口相传的形式,虽然没有留下具 体的设计理论,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却在设计中体现出来。1 0 中国传统设 计思想中关于处理自然、社会的问题基本相似,尤其在设计之中,提倡的是一 种合乎广大人民利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谨慎有节制的生产方式,尤其以注重 9 鲁晓波关于设计伦理问题的一点思考美术观察2 0 0 3 6 1 0 胡鸿设计伦理与当代设汁北京:北京t 业人学学报,2 0 0 5 6 3 1 7 武汉理t 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伦理道德的儒家最能代表传统设计思想的伦理,例如孟子说的“矢人岂不仁于函 人载,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孟子以“术 不可不慎”警惕人类要注意自己的造物活动,对于后世的造物活动有很强的警惕 性。挖掘传统设计伦理对于现代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于现代设计道德健 会起到积极的完善作用。 2 2 3 设计道德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1 1 ,这里所说的每 一个行业的道德就是职业道德。设计道德是指设计参与者的职业道德,职业道 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以及形 成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境界”1 2 ,从广义上讲,设计道德包含了设 计主体的社会职责、技能和素质。 设计道德包括设计师和企业的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从设计伦理学角度来 讲,设计道德尤其包括社会道德中的生态道德以及个体道德中的个体行为选择 和责任。生态道德要求人类行为要从大局出发,着眼于人类长远利益,强化自 我约束,保护生态资源,为子孙后代谋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保持生态善恶 的道德原则、整体和谐的生态道德原则、爱惜自然价值的生态道德原则、合理 消费的生态道德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原则、义利统一的生态道德原则。 1 3 个体行为选择和责任则包含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前期要充分考虑自身行为 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和社会责任,在行为选择上要选择符合“以人为本”有利于可 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和谐。设计道德是以设计主 体的社会责任为前提的,设计师和企业具备完善的设计道德是履行社会责任的 基础。 2 3 设计伦理与设计道德关系 设计伦理作为以道德关系为基础通过设计产品或者设计活动为媒介,研究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使之更美好和谐的文化形态对设计 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f f j 版社,1 9 9 5 2 4 0 1 2 秀云社会道德j 个体道德北京:人民; :版 ,2 0 0 4 2 1 8 1 3 i f j 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北京:人民f i j 版社,2 0 0 4 2 1 1 2 1 6 8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道德存在直接的影响。设计伦理之所以能影响设计道德的原因在于设计伦理指 明了设计道德建设的方向,设计道德包括了设计主体的责任、素质和技能,设 计伦理从宏观上概括出设计主体的责任在于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素质和技能的完善要以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利 益为基础,在自身素质上要修养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在设计中体现出“以人为本” 的设计内涵,技能上在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基础上,要学习先进技术和合理手 法,通过节俭的方式用“少”的资源创造出“多”的财富,并通过营销手段引导消 费者进行健康的消费,通过设计的审美性促就消费者道德的建构,体现在“艺术 活动中通过审美取得道德效应”1 4 ,消费者道德的再次建构将对设计伦理起到更 大的推动作用。 1 4 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北京:人民j l :版社,2 0 0 1 8 4 9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3 章中国传统设计伦理主要体系 3 1 儒家设计伦理概说 3 1 1 儒家思想与古代造物的基本关系 儒家是中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在先秦文献中,儒字最早 出现在论语,因此儒出现不会太早,由于他们属于春秋时彳出现的士阶层, 故也称儒士”1 5 儒家所推崇的道德品质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有关道德品质学说 的主流。儒家伦理思想是以“仁”为主要内容,孔子全面论述了“仁”的内容和意 义。儒家文明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道德修养。孔子一直注重道德修养的必要; 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恶是后天环境的污染,人只有通过道德修 养才能成就“善”;苟子则从反面提出道德修养的必要,认为进行道德修养是“性 恶论”决定的必要。孔子的思想体系就是以“仁”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它由两部分 组成:以求仁为根本的“修己”学说和以行仁为目的的“安人”学说,这标志着儒 学的诞生。 儒家强调“礼治”,同时“孔子强调礼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所谓为国以礼 ( 论语先进) ,孔子是儒家中奠定礼治为治国策略的第一位思想家。”1 6 儒 家文明被推奉为中国传统统治思想之后,对政治、军事、艺术、造物等产生了 重大影响。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古代造物,在中国古代有 着非常发达的发展,儒家伦理为中国古代造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古代造物也 是儒家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 儒家对古代造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美学思想上,这种美学思想具备有意 识的伦理道德目的,中国古代造物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在以“礼乐文化”为传统的儒家美伦理思想体系之上的,例 如儒家的“礼”在古代造物上就具有重大影响,“周礼中对于礼在器物上的 贯彻有着详细的规定。这种规定从阶级上来看,上到天子,下到平民;从器物 种类来看,大到皇城,d , n 碗筷,覆盖了人同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图1 - 1 ) 。这 巧马振铎,徐远和,郑家栋儒家文明北京:中国 l 会科学i i ;版 ,1 9 9 9 2 8 1 6 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一 :海:复口大学 j 版社,2 0 0 6 2 7 0 1 0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种设计原则具有非常明显的宣扬伦理道德的功利性倾向。孔子以古代圣王 的礼乐传统为基础,以“礼”规定“美”,赋予美以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 圈3 - 1 主次分明的故宫 3 1 2 儒家思想中的设计伦理 儒家思想中的设计伦理在古代造物设计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 面分别从设计的出发点、形式、内容上规范了设计的模式,这种模式符合中国 传统的“仁”学体系,这在现代设计中也是可取的,“设计之仁指涉着设计的伦理 价值、道德原则和精神品质”,“求仁”应该成为设计师“修己”的根本。 第一,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在设计伦理中表现“真、善、美”统一的美学 观念。在造物上要尽美尽善,“美”是外显,“善”是产生“美”的内在原因。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 子认为艺术必须有倡导高尚道德的功能,孔子美学思想与道德联系紧密,其核 心是主张美和善的统一。这在中国古代造物中影响广泛,古代工艺美术之所以 极富魅力是与儒家提倡和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审美观分不开的。 孔子把“美”的依据放在“善”上,道德上的“善”要成为器物“美”的内容,成为 衡量美的一个基础性标准。这种思想的缘由是儒家的“克己复礼是为仁”这一中 心体系造成的,以“善”为“美”是为了“复礼”,是达到“仁”这以目的手段。儒家的 :;:;! j 竺: :i 嚣蓥:i i :? ;盎;”。1 1 ”论镕八惜 武汉理工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这一审美情操对古代造物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我国古代造物中深厚的人文气 息奠定了稳固的根基。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周礼考工记有“方九里,旁 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 儒家希望通过以造物来熏陶和规范民众的道德,造物作为影响教化人们思想的 手段就必须要承载“德”,认为“德”的表现在器物的设计中极为重要。 第二,儒家“中庸为德”的伦理观念对古代造物形成长久影响。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2 0 ,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家的“执两用中”的思 维方法是为了“复礼”,礼记仲尼燕居中有“礼乎礼,夫礼所以治中也”,执 中即是执礼,中庸意即谨守礼制,不过不及,不改不易,不偏不倚。这以伦理 观表现在美学上则为“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看似是儒家的美学观点,而实际 上是更深层的伦理观。“中和之美”表现在古代造物中指在创作形式中应该追求 恰当合理的不偏不倚的形式美感,避免极端片面,避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 例如左传中对于颂乐美好的描写体现了“中和之美”这一思想,“至矣哉, 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协,迁而不淫,负而不厌,哀而不愁, 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低,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2 1 的论述把这种和谐恰当的 处理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赞扬了颂乐的尺度把握以及和谐完美的艺术效果。 还有例如孔子赞美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 2 ,朱熹的“淫者,乐之过而 失其正业;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也。”的论述都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情 操。 儒家认为讲究和谐和节制的“中和之美”有利于对艺术欣赏者产生道德熏 陶,使其在精神和心理上达到平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而“过”的审美情 操过分刺激艺术欣赏者喜怒哀乐的感性体验,会损害艺术欣赏者的身心健康, 影响其道德的健全,最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古代工艺品虽然工艺复杂, 但是整体却和谐朴素,建筑也是一样,例如亭子或者塔的建造,高度增加其宽 度也相应加宽,这样看起来比单独的增长一点要和谐很多,( 图1 2 ) 这都得益 于制作者对“中和”的把握,这种设计思维是深受儒家“中庸”伦理思想影响而产 生的。 2 0 论语雍也 2 1 左传季札观周乐 2 2 论语八佾 1 2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3 - 2 亭f 第三,儒家“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对古代遗物的影响。 提到“天人合一”,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这是道家的主要学说,而实质上儒家 和道家学说都提到“天人合一的理论,只是“天人合一的理论在儒家学说和道 家学说中有不同意义;在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重在“以物比德”,如“君子之 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而道家的“天人台一本质是崇尚 自然,“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提出的道论,首先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 然美的基础。埘讲的是人摆脱社会现实去与自然合而为一。而儒家的“天人合 一、“天人同构”的重点是用自然来比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