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ppt_第1页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ppt_第2页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ppt_第3页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ppt_第4页
助产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助产技术管理规范,.,2,总则,3,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健康,加强对助产技术服务监督管理,严格助产技术机构和人员的审批、保证助产技术的安全、有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修订本管理办法。,4,总则,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助产技术,是指协助产妇完成分娩的技术。助产技术通常包括正常产程的处理、会阴切开缝合术、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剖宫产术等。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省内所有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助产技术人员。,5,总则,第四条助产技术的实施应当以保障母婴安全为目的,由经助产技术资格认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经助产技术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开展。,6,职责,7,职责,第一条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助产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制定有关助产技术管理规范和基本条件;确定本省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及人员的基本条件。,8,职责,第二条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制定本辖区的助产技术实施细则及相关技术。制定适合本地区助产技术服务培训计划。,9,职责,第三条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开展助产机构和人员相关技术的考核标准;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规划、设置和审批,对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资格认定;负责辖区助产技术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10,职责,第四条申请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应提交下列所有材料:,11,(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其副本;(二)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三)开展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申请文件及规章制度;,12,(四)助产技术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五)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机构设置条件和人员资格要求;(六)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13,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机构。,14,对符合条件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机构颁发开展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许可证;经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机构。,15,申请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提交下列所有材料:,16,(一)母婴保健技术人员考核审批表;(二)专业学历、技术职称证书及复印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助理执业医师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及复印件;,17,(四)经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五)医疗机构出具的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30例以上接生的证明;(六)符合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的人员资格要求;(七)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18,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从事助产技术的医护人员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决定。对合格者,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从事助产技术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经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19,助产技术服务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继续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应当在该行政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向原审批机关申请延续,未申请延续的,对该许可予以注销。,20,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后,按照本办法及附件中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接受助产技术继续教育不满规定学时、且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合格证书有效期满后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21,批准开展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申请终止服务或变更机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服务项目等,必须到原审批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22,技术服务,23,一、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助产技术服务和有关围产保健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二、各地应本着快速、高效、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急救和转诊流程,加强转运途中的抢救和处理,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和并发症发生,保证危重孕产妇和围产儿得到及时救治。,24,三、开展孕产妇保健的机构,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做好孕产期保健。开展有关安全分娩知识的宣传,提供咨询服务,提倡和鼓励自然分娩。严格执行关于下发浙江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卫199426号),负责对所有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结合孕产期全过程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科学、系统管理。按照关于印发浙江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浙卫发200586号),做好产前筛查和高风险孕产妇的产前诊断转诊、随访工作。,25,四、开展助产技术机构应建立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成立产科抢救小组,(由妇、儿、内等相关学科人员组成),开展业务培训、院内外疑难病例的抢救会诊、加强剖宫产技术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依法对围产儿死亡、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发生进行监测登记、上报及死亡评审。负责围产保健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上报。并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26,五、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助产机构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为新生儿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建立健全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管理系统。,27,六、助产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医学指征选择必要的、合适的助产技术,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预防和减少产伤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管理规定,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七儿科医师应参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和抢救,加强分娩过程中产科与儿科的配合。,28,监督管理,29,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依法监督与管理助产技术服务。规划设置辖区内危重孕产妇急救通道、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以及转诊网络。确定各助产机构与急救中心的转诊网络,制定转会诊制度并组织实施。成立围产保健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对孕产妇危险因素、抢救过程等的评审。,30,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建立健全“产科急救中心”,做好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件,及时解决危重孕产妇转诊与急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对产科急救中心服务机构进行抢救质量的评估。急救中心和转诊网络等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31,监督管理,各急救中心应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急救小组原则上由行政人员担任领导,内外科、急诊科、产科、儿科及辅助科室等方面技术人员组成,24小时随时保持功能状态,不得延误或推诿病人。未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擅自从事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和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32,监督管理,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助产技术的非医疗保健机构和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擅自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和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任何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助产技术执业许可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规定予以撤消。,33,监督管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应妥善保管,不得出借或涂改,禁止伪造、变造、盗用及买卖。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遗失后,应当及时报告原发证机关,并自发现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办理补发证书的手续。未申请补办的,视为无证。,34,浙江省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条件,根据助产技术管理办法,制定助产技术服务基本条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口数、出生率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规划各级各类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分布、产科床位数、最少分娩人数等,并按照下例条件对助产技术实施管理。助产技术原则上分为农村助冰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和县级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35,县级以上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36,一、房屋要求,(一)产科门诊:设门诊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检查室(设有专用检查床)、产科检查床之间应有隔离装置。高危孕产妇门诊室(县级以上设置),有候诊场所和宣教场所。,37,房屋要求,(二)分娩区:分娩区集中一个区域(总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相对独立,远离污染源。分娩区与外界之间设置缓冲区,缓冲区内有更衣室、换鞋处等。分娩区内部要求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分娩室与待产室相邻。有条件的应设置三通道、开设导乐分娩单间和高危孕妇待产室。,38,房屋要求,污染区内设卫生间、污物处理间及污染通道;清洁区内设刷手间、器械室、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办公室;无菌区内设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敷料间。以上各区要求布局合理,设置隔断,标志明显。分娩室单间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应有单独的隔离分娩室。,39,房屋要求,分娩区: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门窗严密(装有纱窗、纱门)、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环境安静;应有调温、控湿设备,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以50-60%为宜,新生儿微环境温度在30-32。各房间应设足够的电源接口,上下水道,便于使用。,40,房屋要求,(三)母婴同室:母婴同室应与产房和新生儿科相邻近。每组母婴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有独立的婴儿床,有调温设备,室内安静、清洁、通风、舒适、日照好、色调温馨,每床应配备夜用灯。病区内设婴儿沐浴室,室内应有保暖和热水供应设施。应设有隔离病房。,41,房屋要求,(四)手术室:每间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手术室应门窗严密,有调温、控湿设备,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和消毒,应设上下水道,有足够的电源接口,便于使用。(五)高危新生儿病房:有条件的应设置高危新生儿病区或病房。,42,二、设备标准,(一)门诊:应具有身高体重计、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测量尺、骨盆测量器、立式插灯、多普勒胎心仪、消毒设施、室温控制设备、计算机、健康教育室等相关仪器及设备。,43,设备标准(二)分娩室:1基本设施:检查床、待产床、产床、婴儿床、照明灯、鹅颈灯、应急灯、插座接线板、敷料柜、器械台、推车(担架)、急救药品柜(内放急救设备药品)、空气消毒机、常规消毒设备、刷手与浸手桶、污染处理设备、污物桶、调温控湿设备、通讯设备等。2诊断测量用具类: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婴儿电子秤、软尺、婴儿身长测量器、骨盆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胎心监护仪、聚血器、量杯、电子称、时钟等。3治疗器械类:注射器、开口器、压舌板、电动吸引器、胎头吸引器、产钳、穿颅器、产包、导尿包、侧切缝合包、刮宫包、内诊包、静脉切开包、输液泵、输液架、沙袋、上下叶拉钩、宫颈钳、卵圆钳、刮匙、氧源及吸氧装置、新生儿气管插管设备(新生儿气管导管、气管内吸痰器、新生儿复苏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新生儿低压吸引器)、脐静脉插管包、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等。,44,设备标准,(三)手术室1按无菌手术室基本要求配置。2产科专用器具:婴儿电子秤、婴儿身长测量器、多普勒胎心仪、聚血器、剖宫产手术包、妇产科手术包、新生儿及成人气管插管全套设备、脐静脉插管包、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新生儿复苏囊及粘液管、产钳等。,45,设备标准,(四)母婴同室:配备婴儿小床等符合医院病房配备标准。(五)高危新生儿病房(县级以上设置):新生儿低压吸引器、新生儿保温箱、开放式暖箱、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婴儿呼吸机、婴儿血压计、新生儿体重测量计、篮光箱、新生儿监护或心电监护仪、新生儿氧罩、冷暖设备、新生儿淋浴设备、负离子发生器、输液泵。,46,设备标准(六)其他设备:院内应具备B超、心电图机、床旁X光机、篮光箱、新生儿暖箱、电冰箱、恒温箱、健康教育基本设备和材料、产后康复设施。院内能够开展血、尿、便常规、血小板、红细胞压积、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乙肝五项、HIV/梅毒/淋病检查、纤维蛋白原、3P试验、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应有测定血型、配血(或血浆代替品)条件、有效消毒设备、供氧设备、抢救监护条件、急救通讯及工具等。以上设备要定时检查维修,应保证在功能动态,要随时可及、随时能够投入抢救,有固定的供血途径。,47,三、药品配备,(一)分娩室宫缩剂、心血管系统药物、解痉药、降压药、升压药、镇静药、利尿药、止血药、补容剂、纠酸药、麻醉药等其他必备药品。(二)手术室应常备同分娩室药品。以上药品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摆放、安全保存、随时可得、正确使用。,48,四、技术服务,为所有育龄妇女提供有关生殖健康咨询、产前检查、高危筛查、助产技术服务等。,49,技术服务,(一)生殖健康咨询:发现或者怀疑育龄夫妻患有严重遗传疾病的,应提出医学意见,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二)产前检查:为孕产妇建立围产保健册或产前检查,及时筛查高危母亲和胎儿,做好高危登记报告、随访、转诊、催诊,对有过不良妊娠结局的孕产妇进行医学检查指导。县级以上应开设高危门诊,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重点监护。(三)孕产妇入院待产后,经治医务人员应耐心细致向孕产妇及家属介绍孕产妇情况,告知分娩的安全性和风险性。,50,技术服务,(四)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分娩技术服务,包括正常分娩四个产程及新生儿处理。严格遵守有关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掌握转诊标准。孕产妇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医务人员应及时通知孕产妇家属,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五)需要对孕产妇实施特殊的、必须的助产技术时,经治医护人员应向孕产妇及其家属告知详情,包括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风险性,并由孕产妇或其家属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遇突发紧急状态时,医务人员应以抢救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为原则,进行相应的救治工作。(六)产程监测:正确使用妊娠图,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51,技术服务,(七)掌握常用助产技术:包括催产素使用、常规阴道分娩接生、人工破腊、人工剥离胎盘术、胎盘残留刮宫术、会阴侧切和简单裂伤缝合等、胎头吸引术等。(八)难产的识别、处理:头盆不称和产程异常诊断、鉴别诊断技术、会阴/阴道或宫颈复杂裂伤修补术、产钳术、内倒转术、臀位牵引术、剖宫产术、静脉切开术、子宫次全切或全切术等;实施剖宫产术必须严格按照医学指征进行,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九)实施剖宫产术必须严格按照医学指征,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控制剖宫产率。,52,技术服务,(十)产科出血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正确测量及估计出血量的方法经及处理;各种催、引产手术的技术、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十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及并发症处理、抢救。(十二)产科危急重症的快速诊断及抢救,如,心肺复苏、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抢救、呼吸、肝脏和肾脏衰竭的抢救,各种休克抢救、子痫的抢救、水电角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治、羊水栓塞急救、肺栓塞急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诊治等。,53,技术服务,(十三)各种麻醉技术及麻醉意外处理等。(十四)母乳喂养适宜技术的咨询与指导。(十五)健康教育及咨询指导。,54,五、人员资格,(一)助产工作应由2名以上获得助产技术资格的医生、助产士承担,并有儿科医师参与;取得助产资格并在产房工作的护士可作为助产士。产科应有6名以上医生,护士与助产士之和不少于10名;科室至少有二名副主任医师,门诊至少有二名副主任医师,有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二)助产技术人员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护士执业资格。,55,人员资格(三)助产技术人员应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30例以上接生数;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助产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具体考核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